改进打捞工具及其应用效果

2022-09-11

前言:遇到具体井次打捞时, 针对井内落物的实际情况加工制作甚至改进打捞工具, 对其内外径选择或大或小, 选择长度或短或长, 对于筒状工具或闭窗或开窗, 或载丝或镶内齿, 争取一次性打捞成功。通过对掉泵、电泵卡子以及封隔器井内解体的小件落物或其他类型的异型落物的打捞工具实施改进, 对缩短占井周期、抓好作业管理及提高整体作业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案例分析

案例1:某井起出电泵生产管柱, 发现泵上1根油管内有乳白粘稠物、检泵发现有细粉沙。继续按照施工设计进行了“刮削工序”施工。随后决定在打捞油管桥塞前增加“冲砂”工序, 冲砂管柱在2316米遇阻, 冲砂施工到2322米再无进尺, 返出物再次发现白色粘绸物, 当时判断可能有调剖剂进入该井或套管变形甚至破裂, 但起出笔尖后却带出电缆钢片卡子4个, 笔尖有划痕, 由此判断冲砂无进尺的原因主要是“电泵电缆护铁落井”所致;用“一把抓”进行打捞, 但两趟打捞管柱都在2322--2323米处遇阻, 都没有捞出任何物件, 在第二趟打捞操作中一度加压15吨, 起出“一把抓”收口正常、前端有变形痕迹。打“铅印”确定井内状况。铅印在2323米遇阻, 起出判定落物确实是“电泵电缆卡子”;考虑到“一把抓”连续失败没有再选用“老虎嘴”为打捞工具, 而是先用“三叉捞钩”进行打捞, 仍然无捞获。

随后决定采用“套铣筒开口并内栽钢丝”的方式进行打捞, 捞出电泵护铁5根和少量碎的钢片护铁, 再次打捞, “套铣筒”变形, 怀疑套变。进行打铅印进一步验证井内状况, 印痕显示为“电泵电缆护铁和钢片卡子”, 并已经成“陀状”。我们采用下“铣锥 (内置活动外钩) +螺杆钻”的方式进行“先钻入再打捞”的方式进行, 在操作中在现场进行指导, 施工过程坚持做到“操作平稳、下行不加压、缓慢下放钻具、进尺井段冲洗关注泵压变化”等操作要点, 经过改进的“铣锥 (内置活动外钩) ”处理终于顺利的将落物打捞干净, 并成功打捞出下面的封堵桥塞。按要求完成了射孔、下泵等工序的施工, 达到地质目的, 日增原油22吨。

案例2:某作业队在老爷庙一口油井作业时因管柱丝扣太紧, 卸扣时管钳钳头突然断掉落井, 五寸半套管1708米以下是悬挂四寸套管, 内径83.6mm, 经对落物的分析:成九十度的弯型结构, 长约87mm, 人工井底是桥塞2430.56米, 认为落物不会掉入人工井底, 落物在四寸套管悬挂器处卡住的几率大些, 定下改进后的“老虎嘴”一次性在悬挂器处打捞一次性成功, 顺利实施冲砂、下泵生产;恢复产能6.5吨。

案例3:柳中一口电泵井作业, 起电泵管柱时发现电泵以下分离器因出气或液中带砂磨蚀而从中间断开落井。按照以往电泵或电泵附件落井打捞的经验, 需上大修处理;这样势必增加大修费用至少25万元以上。为减少开支, 我们仔细查阅该井的历次作业情况和生产井史, 经解剖查看与落井同型号分离器内部结构, 经过测量分离器33cm以下出砂影响断裂落井。根据套管组合情况:井口-2322.81米套管内径124.26mm, 2322.81-3103米套管内径121.36mm, 优先选择内打捞方案并加工改进适合其内径的打捞工具, 给施工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详细讨论在打捞过程中可能遇到电泵卡子和护铁可能落井的复杂情况, 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 并要求作业队进行了打捞工况下防喷抢险应急演习。在打捞经过初次试探鱼顶, 进一步加压试打捞后, 一次性地打捞出断脱的电泵分离器及其电机。经过如此打捞为以后类似事故的处理提供了经验, 同时也节省了大修开支。

小结

通过上述案例描述, 根据井内具体情况, 改进入井工具实施打捞, 效果显著, 缩短作业占井周期, 及时恢复产能;且为同类落物打捞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这几年的生产实践中, 先后有若干井次打捞出井口试压器、螺杆泵本体、钻头以及空心杆等落井物件进行应用, 都迅速解决问题恢复油井正常生产。在处理打捞落物的过程中, 也对造成的原因及其改进施工工具进行了反思, 加强技术培训, 强化技术交底, 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减少了小件落井事故发生的几率, 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处理问题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技术、工艺, 要敢于出新招、使新法, 及时处理现场施工遇到的新问题, 达到增油上产的目的。

摘要:油井检修施工过程中, 经常遇到冲砂、刮削、通井、钻塞遇阻现象以及打捞桥塞多次无果的的情况, 不但延误了修井周期, 造成产量损失, 同时增加的无效工序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对一些常规打捞工具多次打捞无果的情况下, 对其进行一些改进往往就能顺利打捞出来, 使油井顺利恢复生产。

关键词:修井,掉落物,鱼顶,打印,改进打捞工具,恢复产能

参考文献

[1] 王时任、郭文平等编著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

上一篇:提高甲醇合成气中有效气体利用率的探讨下一篇:关于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