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资料整理

2022-07-09

第一篇:论语复习资料整理

《童趣》《论语》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三)《童趣》《论语》复习

一、解释重点文言词语

1、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凹者为壑作青云白鹤观

徐喷以烟鞭数十方出神

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驱之别院

舞于空中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盖一癞虾蟆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师焉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2、理解熟背重点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细小的东西也看得很清楚。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这样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变成鹤一样。

(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以后时时温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反省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第二篇:《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3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习过程设计: 一 导入: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孔子智慧的结晶。就目前来说,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那么,《论语》中到底有哪些精神食粮供我们学习呢? 二 基础知识检测: 1 给下列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吾日三省(

)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

不逾(

)矩 论(

)语

一箪(

)食 曲肱(

)而枕之

博学而笃(

)志 2 解词

时习

天命

耳顺

逾矩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

匹夫

切问

3翻译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理解性默写

(1)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2)阐述君子应该具备的风度的句子是

(3) 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句大意相同的句子是

。 (4)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二 合作交流:

1、作家作品:

孔子——

《论语》——

四书:

五经:(了解)

2、成语:

3、通假字(2个):

4、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5、文言总结: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三 知识拓展: 1 你喜欢哪一则?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后的收获

2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四 学贵置疑: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学习要温习,但侧重点相同吗?

我的疑惑:

教学反思:

第三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30.切问而近思(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温故而知新(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四篇: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论语选读

第六版块:《论语》选读(共6课时)

第1——2课时 高考频点整体感知

一、考向分析

高考年份 考点统2010年 计

2009年

二、命题分析

1.考查范围比较大,涉及到《〈论语〉选读》十个章节的内容,但考题主要涉及客观填空、主观评价分析两种形式。

2.形式上往往命制两道题:或一大题两小题,或两大题(内容上有联系)。

3.分值有所加大,由4分增加到5分。(一般是前一客观题1分,后主观评价分析题3分或4分)

三、高考频点整体感知

《论语》阅读作为浙江省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从语言上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备考:文字、文章和文化。具体就题型来说:可能涉及以下两种题型:

题型一:名句、成语、观点填空题(基础理解题) 《论语》文字的理解重点不在于疏通,不一定深究特殊用法,但得理解《论语》章句的含意。这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评析孔子思想的前提,否则任何“评析”均无法有效展开和具体落实。 常见设问方式:

(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一句话)。

(2)以上材料(课外材料、补充材料)体现的观点与《论语》中孔子的观点基本相同,请写出体现文中观点的句子。

(3)上述材料是如何形象地表述××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等等)的?

(4)上面文字中的××(比如“忠”“友”“信”)的内涵是什么? 题型二:主观评价分析题

本考点的命题基于《考试说明》的“批判继承” ——《论语》的现实性运用,选料可以是来自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相关的材料,或者是课内课外横向比较的材料。但答案更多的是阐述儒家思想,观点可在课内找;考查的实质还是评述的深刻性、辩证性。做题注意观点提示性的话语。 常见设问方式:

(1)以上材料对儒家“××思想(观)”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 (2)对孔子(儒家)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谈谈你的理解。 (3)上述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观)”?请简要说明理由。 (4)上面材料体现了不同的“××思想(观)”,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5)以上××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观)”?请简要分析。

三、高频考点分类例析

(201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011年 题号顺序 考查章节 23 24 24 24(1) 24(2)

《周而不比》 《诲人不倦》

主观评析(教学原则)

3分

《为政以德》

评价分析 主观分析(交友观) 客观填空(填写成语)

4分 4分 1分

考点及题型 客观填空(填写观点)

分值 1分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 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对应题型一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 [审题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点:概括 孔子和韩非子 为政观 [思路要清晰]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正确解读。经典文化名著阅读,应读懂原文,并结合作者的生平作答。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以德、礼治国。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答题要规范]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2.对应题型二 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审题要仔细] 抓住2个关键点:两种为政观 评析 [思路要清晰]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批判继承。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的两种为政观,首先要陈述文段中孔子与韩非子各自的观点,然后指出他们观点的优劣。解答本题,一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见解。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罚在治理国家时的作用。这也体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个中不能有一个,就认为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忽视了圣人在治国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为政观也有偏颇。 [答题要规范]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解答《论语》基础理解性填空题的解题策略 (1)解答分析

《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中对《〈论语〉选读》复习提出的建议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要顺利完成基础理解性填空题的解答,关键在于理解《论语》章句的含意——读懂材料,熟悉材料。 (2)备考策略

该背的章节及名句必须背出,消灭书写中的错别字;文句的理解与翻译也必须掌握个八九不离十;将十个章节必学课内容烂熟于心,掌握吃透《论语》十篇必读课文涉及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 认真解读每课后的相关知识链接的那篇短文,把精要之处加以圈画或摘录,弄通弄懂弄透弄熟。

四、主观评价分析类题目的解题策略

批判与继承《论语》中的思想观点是《论语》阅读考查的重点,其目的在于“传承文化,提升思想”。此类题目都以主观探究题的形式出现,检验考生对儒家文化内涵的把握。试题一般围绕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尤其值得关注仁、义、礼、乐、信五大关键词在孔子学说中的关系以及各自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题答题具有辩论性,要先总说自己的观点,再分说理由,理由的说明要结合文本内容来阐释。 (一)解题分析 1.话语类评析题 以《论语》原文语录为评析对象,要求学生进行评析。分单篇材料评析和多篇材料组合式评析。 (1)单篇材料评析

例: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题目: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 (2)多篇材料组合式评析

包括非重点课文和非《论语》语录,这类题目强调比较、综合,要求学生从题目指定的角度进行评析。

例: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题目: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又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话题式评析题

引用《论语》中的一些语录,提出一个话题,要求学生进行评析。它已经不是简单地概括语录所包含的原始儒学的理念,而是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理念就某个话题进行评析。

例: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进行交往,他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他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党营私的活动。 题目: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不超过100字) 3.文学欣赏式评析题

从欣赏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评析,分析人物行为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念。既要求认识理解语录所包含的原始儒学理念,又要求认识叙述者表达的方式,或表达时的情态、心理。 例: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题目:你是如何看待文中孔子的这种“苦乐观”的?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答题模板

1.点出主旨:读懂所给材料的含意。通过筛选信息,点出孔子观点或儒家观点。

2.阐释含意:理解文本,探究儒家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摘抄题中相关材料或《论语》课文中的语句,具体阐释观点的含意。

3.辩证分析:对材料所反映的孔子的思想,结合时代和现状(可以是社会的现状,也可以是考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辩证地思考其价值和意义。

五、课后练习

详见“点对点”训练1——4题p101

第3——4课时 高频考点分类例析

一、真题讲解

(2010·浙江高考)《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审题要仔细] 抓住4个关键点:引用 意思相仿 然后 分析思想 [思路要清晰] 作为全国高考独一无二的对《论语》的考查,本题另辟蹊径,一改2009年命题方式,不是机械地选几则《〈论语〉选读》中的章节,考查成语概括与孔子的思想,而是着重考查学生对《论语》思想精髓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在充分理解欧阳修名言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巧妙地融合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名句熟练程度、品评分析的角度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达到知识迁移,巩固与应用的目的,可谓[答题要规范]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题多赢”。该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因为两问前后的关联性,容易一错全错。

二、总结答题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简单翻译,没有分析

示例一:君子与君子之间是因为有共同的道义而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之间因为有共同的利益而成为朋友,这是自然规律。

示例二:君子与君子交往团结而不勾结,小人与小人勾结而不团结。所以我们要与君子做朋友。 2.重点不突出

第一问回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考生中,有部分考生在回答第二问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周”“比”“和”“同”上,分析时围绕“团结”“勾结”或“和谐”“混同”,没有考虑到材料中重点关注的是君子与小人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而事实上“周”指以义合,“比”指以利合,“和”是指君子在坚持义的原则下与人和谐相处,“同”指的是小人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无原则地与人混同,因而“周”与“比”、“和”与“同”同样揭示的是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的不同。答题时应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按要求有重点地回答,切不可无的放矢,事倍功半。 3.语言罗嗦,表达不清

2010年《论语》题第二问出题意图很明显,答题要点也很明确,但能清楚地说明白的考生并不多。有考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仔细一看就是一个意思反复出现,如“君子以义合,小人以利合,君子看重的是义,小人看重的是利,君子与朋友相处是以义为原则的,小人与小人相处是以利为原则的,君子是重道义的,不会因为利而出卖朋友,小人是重利益的,一旦无利可图就会出卖朋友”。这一回答将君子与小人两者的区别分析得很清楚,但语意重复累赘并且缺少概括性揭示两者的本质区别的语言。

另外分析过程中对关键词语解释时出现严重的书写错误以致概念不清,如“利益”写成“利义”,这样的表达自然会使得分大打折扣。

三、课后练习

详见“点对点”训练5——8题p102

第5——6课时 专题质量检测(十八)及讲评

《论语》阅读

(时间:40分钟 满分: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根据前两章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1分) (2)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此有人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为什么?(4分) 答案:(1)严己宽人;与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任选一条,意思对即可) (2)不同意。(1分)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并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2分)他认为君子在集体生活中,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1分)这些观点与有进取心并不矛盾。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上文有成语如“发愤忘食”,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____________。(1分) (2)结合“浮云”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4分) 答案:(1)箪食瓢饮(箪食陋巷)、乐在其中、乐以忘忧(答出任一个即给1分) (2)从对颜回的称赞和自我表白中看出其安贫乐道,重义轻利。(1分)把富贵比作浮云,因为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1分)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1分)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1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甲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乙

有人认为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昭夏,五性发而为辞章,五味和而成佳肴。推及施政,则必须综合考量,若“声无一听,物无一文,味无一果,物一不讲”,“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你认为材料乙中的观点正确吗?结合有子的话,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正确。(1分)有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分)色彩调和就艳丽,韵律调和就悦耳,真情倾诉就动人,咸辣适中味就佳。(1分)要想社会和谐发展,必须遵循中庸之道,既要宽容包纳,又要和而不同。(1分)不会知权通变(若同一声音、同一花色、同一味道、同一标准)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1分) 4.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②虚而沦漪③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④丹漆,质待文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注] ①史:虚浮。②性:性质,特征。③沦漪(lún yī):水的波纹。④资:凭借。

(1)关于“文”“质”的关系,二三两段都采用了比喻说理,请写出比喻的喻体。(2分,每个本体对应的喻体至少写出三个)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三段文字,比较孔子和刘勰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3分) 答案:(1)文:兽皮上的毛色花纹、沦漪、花萼、丹漆。质:兽皮、水、木体。 (2)同: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统一的。(1分) 异:孔子侧重在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层面。文质兼备,才能成为君子。而刘勰从文艺美学角度论述了文质关系问题,把这个问题提高到纯粹审美的高度。(2分,即为人与为文的区别,意对即可) 5.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问题。(5分) 甲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乙

法治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标志,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而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前总书记江泽民也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1)这三则材料贯穿了孔子怎样的思想?(1分) (2)你认为若要改变我国官场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现象,扭转社会不良风气,“法治”与“德治”哪个更有效?(4分) 答案:(1)中庸之道。

(2)①法治更有效。其一,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规范行为,让官员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其二,严厉的法律惩处可以让贪官们心生畏惧,从而减少贪腐。

②德治更有效。其一,提升官员的道德修养,从根本上树立“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思想。其二,法治只能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而德治却能规范人的内在行为;法治是让人被动服从,德治是主动修养。(可引用孔子的这些原话“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③两者结合,内外兼治。(能自圆其说亦可) 6.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甲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11.22) 乙

一名华裔妈妈蔡美儿倡导的“华人家庭教育”——以严苛辛辣的教育让孩子成才,在全球引起激烈讨论。紧接着上海的教育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这似乎又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前有“虎妈”,后有“猫爸”,究竟哪种中国式家教更好?(节选自报载文章《虎妈妈PK猫爸爸》) (1)从“甲文”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这种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分) (2)结合“甲文”的内容,试解答“乙文”提出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1)①因材施教;②中庸之道。(各1分) (2)没有更好,只有因材施教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1分)。如果说“虎妈”和“猫爸”互换方法,他们还能成功吗?我们更应提倡在教育方法中贯穿“中庸之道”的思想,就如孔子对待冉求和子路一样,因人而异,刚柔相济,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2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5分)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文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中的“若人”指的是________。(1分) (2)“夫子不答”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析。(4分) 答案:(1)南宫适(1分) (2)①因为孔子已经知道南宫适的见解非常高明,所以不需要答复。(1分) ②政治主张:崇尚以德服人(答“为政为德”“德治”等亦可),反对以武力得天下(答“以力服人”“武力侵暴”等亦可)。(1分) 评析略(要求言之有理)。(2分)

第五篇: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校注》又名《战国策鲍注补正》,元吴师道撰,至南宋,姚宏和鲍彪分别为《战国策》作注。

2.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又名《左氏春秋》。《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左传》是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242年间的历史。记载了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丘明所著。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传世有宋刻本;清代有顾炎武《左传杜注补正》、惠栋《左传补注》、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等;现代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3.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汉代学者将其称为《春秋外传》,成书于战国初年。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名《国语》,通过记录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等。分别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周国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八国的史事,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对于研究我国春秋时代政治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存最早的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作的《国语注》。

4《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后约3000年。从前叫《太史公书》,东汉末年改名为《史记》。其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本纪有《五帝本纪》《夏本纪》《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等。记载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事件,表有《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高祖功臣候者年表等,是按朝代顺序,把历史分为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的大事记;书有《礼书》《乐书》《天宫书》等,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世家有《吴太伯世家》《孔子世家》《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等,记载王侯外戚的事迹,列传有《伯夷列传》《孟尝君列传》《刺客列传》等,记载事迹可传或行状可序的人物。其通行的注本是“三家注”本: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史记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正义》。

5、《老子》大概成书于战国时期,是老子后学编辑而成的。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主张世间万物由“道”而生,总体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老子》一书共81章,5000多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历代研究《老子》的著作很多,早在战国默念,韩非就曾作《解老》《喻老》,现存的较重要的注本有魏时王弼的《老子注》和后人假托的“汉河上公撰”的《老子章句》。

6《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又称《南华经》,系庄周及其后学所撰。一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共33篇,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学术界一向认为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后学所注。为其作注的有晋 郭象的《庄子注》、清 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第五单元

通论部分

一、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界定:指古代汉语中词的临时转换类型现象,它是一种临时的、公时的、偶演的现象。我们将词类活用,是针对实词而言的,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等。

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干···/让宾语干···

古代文献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但是附上“致使”义后,就可以带宾语了。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活:使·······活

需注意:第一研究动词的语法功能要以义项为单位,常用动词往往是多义词,义项不同,语法功能就不同。

甘茂亡秦,且之齐《战国策·秦策》亡:逃亡/焉用亡郑以倍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倍:增加(土地)亡:使······灭亡。第二少量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从而造成本用与活用同形。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朝王:朝见王/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朝诸侯:使诸侯来朝见。第三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总是和宾语共现,因此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的标识。远人不服而不来也。来:使来/众可惧也,不可怒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具该形容词具有的状态或性质 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吕氏春秋·孝行》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陷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

完璧归赵,丰衣足食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时,使他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物。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按名词表示的方向行动。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性《史记·晋世家》国:使异性立国。

我疆我理,东南其亩《诗经·小雅·信南山》东南:使其亩东向、南向。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作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仅限名词、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物(认为宾语怎么样)。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认为······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主语把宾语看成该名词指称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是什么)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宝:把珠玉看成宝物。

不如闻而药之也《左传·相公三十一年》药之:把它看成药。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1)使动用法表示一种客观结果,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改变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或是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

(2)意动用法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与客观状况相符与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4、名字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以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事物——成为该事物:微禹,吾其鱼乎。《左传·昭公元年》鱼:成为鱼

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杇:用杇粉刷

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大疱不豆《吕氏春秋·贵公》豆:排列豆

方位——向改方向移动: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东:向东进发

二、名词做状语

(1)表示比喻:豕人立而啼:像人一样/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像狐狸一样喊

(2)表示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3)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方式、或工具: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法:依据法

(4)表示处所,在······地方······:四方之来者,必庙礼之《国语·越语上》:在庙堂上

三、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

第一、名词形容词出现在解构助词“所”后面活用作动词

第二、名词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活用作动词

第三、名词形容词出现在助动词“能”“可”“敢”“欲”等后面活用为动词

第四、名词出现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只适用于叙述句)

第五、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第六、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常活用作动词 课文《齐晋鞍之战》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军之大事业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也,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而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第六单元

一、判断句:指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一)基本形式:(1)主语+者,谓语+也: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主语,谓语+也: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史记·酷吏列传》

(4)主语,谓语: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左传·哀公八年》

(二)判断句的否定:第

一、谓语前加否定词“非”: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第二、判断句中,名词谓语可以受副词修饰,除否定外: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第三、关于判断句中为,普通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但它不是判断词: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第四、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大量的“是”是指示代词,它常常充当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论语·微子》: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三)、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 晋,吾仇敌也

2、表示等同关系 此必介子推也

3、表示比喻 仲尼,日月也

4、表示某种复杂的语义关系 夫战,勇气也

5、解释原因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

(四)、系词“是”的产生

系词“是”在战国末期出现萌芽:此是何种也《韩非子》

汉代以后,用例有所增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二、被动句

主语是施事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事的句子是被动句。

(一)、不带标记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句”“广义上的被动句”

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及;被赶上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镂:被雕刻

(二)、帯标记的被动句“狭义的被动句”“被动句式”

(1)、“于”字句

1.及物动词+于+施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治于人:被人统治

2.及物动词+乎+施事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万:宋万 获:被获

(2)、“为”字句

1.为+施事+及物动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集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吕氏春秋·慎势》

介词“为”后的施事有时不出现

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左传·襄公十年》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为+施事+所+及物动词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所——被动标记

起源于战国末期,东汉成为一种主要被动和句式

(3)、“见”字句

“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跟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

(见不能引进施事,是助动词)

见+及物动词+于+施事(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南北朝以后,见发展出一种新的用法,在及物动词前充当副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我”或“我自己”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4)、“被”字句

1、被+施事+及物动词

先秦汉语“被”——及物动词“”覆盖“遭受”“蒙受”

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墨子·尚贤上》

战国末期,“被”的宾语可以是动词性成分 被——虚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离骚》

东汉以后“被”引进施事,介词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三、宾语的特殊语序

(一)、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否定句中否定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双重否定表肯定,不前置:物莫不若是《庄子·人间世》

以“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国语·越语下》不图百姓

君亡之不恤,而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不恤亡(不担心自己流亡),忧群臣

(二)、双宾语

现代汉语:双宾语是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的,直接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对谁做)或动作所关涉到的目标(为谁做)。间接宾语紧跟在谓语动词之后,但它不能单独存在,它和直接宾语构成双宾语。

现代:谓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谓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假道韩魏:向韩魏借道

有是宾语可置于谓语动词前

寡人将谁属国?谁属国:属国于谁。

课文《勾践灭吴》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第七单元

一、特殊代词“或”“莫”

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我们称之为无定代词

“或”表肯定的无定代词,意为,有的,有人,某人

“莫”表否定的无定代词,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人

二、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余、吾、我

第二人称:尔、若、汝、乃

第三人称:古代汉语本无他称代词,遇到第三人称不是重复一遍就是省去不说,但有时也借用“之”“某”“彼”等来表示,久而久之这些指示代词也可看做人称代词

三、虚词

(一)、介词

常用介词举例:于、於用法

第一、引进处所、时间、或动作所涉及的范围:子于是哭

第二、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第三、引进比较对象:我则异于是

第四、引进行为主动者 被动句的标志:郤克伤于矢

介词“以”由动词“以”虚化而来

第一、引进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第二、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第三、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第四、引进动作设计的对象 教我以善

介词“为”

第一、引进涉及对象 我为汝唱,汝为我和

第二、引进动作发生原因或目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第三、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止,将为三军获

(二)连词

语法特点及其内部差异

A连词对连接对象的选择 连接体词(及、若)、数词(有、又)、谓词(且)

B连词在复句中的位置

若、苟、微、虽、即等前一分句

故、沉、因、则等后一分句

而、则、且两者皆可

常用连词

而 表并列、承接、假设

以 表并列、补充、修饰

则 表承接、假设、修饰

(三)、助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之”:

一、标志体词性偏正结构的语法关系

二、标志主谓结构,不独立成句

三、标志句法结构内部词序变化

课文《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第八单元

古书的翻译

(一)、古书翻译的方式

1、直译: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要求按原文的词义、词序、语法结构。语气进行表达(容易造成死译、硬译)

2、意译: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一字一句,而着重译文的内容,以及原文的艺术风格。

3、近代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概括归纳出的“信”“达”“雅”三项原则

信: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要准确 达:表达要通顺晓畅 雅:语言典雅,能再现原文风格

4、基本方法留、补、调、删、选

留:保留古今相同的基本词汇、词序、句子格式、语气、以及专有名词等 补:增补必要词语

调:调整词序,凡古今词序不同的都需要调整 删:虚词,无需翻译

选:指对以原词为成分(语素、或词)的词语的选择

第九单元

古音知识

一、反切

反切法产生于东汉末年,魏晋后广泛使用

用两个汉字拼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栋,多贡切,栋是被切字,多是反切上字只取其声母;贡是反切下字,只取其韵母和声调;切是标志字。

反切之前,有譬况(打比方,描写发音情况)、读如(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注音)、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二、“五音”“七音”

古代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归纳分析,主要有“五音”“七音”之说。五音:唇齿舌牙喉,后来在五音的基础上,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分出半齿音,加上之前的五音,合称为七音。

三、韵

指一个音节内包含元音、韵味和声调的部分。

四、四声: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去声不变 入派四声

古四声到现代汉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轻声母字变为阴平,浊声母字变为阳平;上声中轻声母字和次轻声母字依然是上声,全浊声母字变为去声;去声依然为去声;入声消失并入其他调类,全浊声母变为阳平,次浊声母变为去声,次浊声母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都有。

五、古书的读音

破读:破读又称“读破”(按,“读破”术语另有一用,即指用本字来该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诗经·周南·序》云:“风,风也”《经典释文》引徐邈说:“上如字,下福凤反”

破读现象大多属于声调不同的情况,古人把它叫做“四声别义”,“四声别义”是从词义演变的角度来说的,破读是从文字的读音方面来说的。

假借字的读音:一般按其所代表的本字来读(有借无还)通假:有借有还

上一篇:路政大队工作职责下一篇:六一亲子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