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矿物绝缘电缆

2022-06-30

第一篇:规范矿物绝缘电缆

关于BTTZ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与BTTW

关于BTTZ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与BTTW 发布时间:2011-12-11 来源:本站 作者:上海胜华电缆集团

BTTZ与BTTW都是铜护套、铜导体、矿物绝缘防火电缆,这两种电缆是当前国际、国内最好的防火电缆。BTTZ的问世早于BTTW,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和哪些不同?为此作一些比较:

一、结构比较:

BTTZ采用铜护套,铜导体(是铜杆)绝缘层是氧化镁粉。BTTW也是采用铜护套(铜带在模具中成圆形,包覆缆芯后,氩弧焊接,连续轧纹)铜导体(多股铜丝绞合),绝缘层是氧化镁等无机矿物带绕包在导体上,由于两种电缆的结构差别较大,因此它们的制作工艺与特性有很大的差异。

二、制造工艺比较:

BTTZ制造工艺复杂,机械化程度低,能耗大。BTTZ目前有两种工艺,一种是将氧化镁粉预制成瓷柱,塞入定长的铜管和定长的导体内,退火后,拉拔再退火再垃拔,一直拉拔到导体固定规格。另一种工艺是连续灌粉(氧化镁)在定长铜管中,仍边退火边拉拔到规定规格。对于小截面电缆拉拔,长度比较长,大截面电缆拉拔长充则比较短,所以中间必须增加中间接头,同时电缆本体很硬,是刚性结构。BTTW电缆的制作工艺比较先进,生产全过程均由全自动生产线完成。铜导体绞合与绝缘绕包在机械上一次完成,半成品放入烘箱去湿后,通过氩弧焊接,轧纹也是机械化一次完成。因此BTTW电缆,质量好,无人为因素,并且BTTW电缆连续生产长度长、有柔性、大小截面电缆均能盘绕在标准的电缆盘上。

三、耐火特性比较:

1、电缆本体:BTTZ铜导体耐温是1083℃;绝缘氧化镁粉耐温是2800℃;所以极限耐温是1083℃;BTTW铜护套、铜导体耐温1083℃;矿物绝缘带耐温是1375℃,所以极限耐温也是1083℃。两种电缆都能通过英标C(耐火温度950-1000℃,连续3小时)W(650℃喷淋试验15分钟)Z(950℃撞击15分钟) 。

2、电缆接头比较:

BTTZ的电缆接头,一般用有机材质密闭(氧化镁粉在空气中会吸潮),接头处导体绝缘不是氧化镁而是热塑套管,这两种材质的耐温不超过200℃,显然是不耐高温的。因此在配电系统中,接头也应耐高温避免火烧。BTTW无中间连接头,全长系统都耐高温。若系统特长,必须加一个中间接头,BTTW的中间接头还是采用矿物带绝缘,其耐火等级与电缆本体一样。

四、环保特性比较:

BTTZ电缆在火焰中燃烧时无毒无烟,可称是绿色环保产品。BTTW电缆在燃烧中也是无毒无烟,同样是绿色环保产品。

五、电气特性比较:

1、电缆阻抗比较,BTTZ阻抗较大,它的导体在加工中有粗细(在拉拔过程中,导体是靠氧化镁粉挤压变小,因此镁粉有紧有松,决定了导体有粗有细。其次,导体表面有麻点及氧化膜,实际导体截面达不到标称截面。再其次电缆在配电系统中增加了中间接头的阻抗,所有因素合在一起,其阻抗较大。)BTTW铜绞线,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无中间接头,阻抗较小,所以同规格的截面,BTTW的截流量大于BTTZ的截流量。

2、动热稳定性两种电缆“本体”的热稳定性都是顶级的,无需验算。而BTTZ接头的热稳定性是不太可靠的,当短路温度大于200℃,它是无法抵抗,一般情况短路温度均大于200℃。关于两种电缆的动稳定,BTTZ是刚性结构,必须通过动稳定试验,试验中试品必须至少有一个接头,根据接头结构,BTTZ很难通过动稳定试验。BTTW是柔性结构,且无中间接头,能自动消除短路中产生的动热应力。

3、单芯电缆与多芯电缆,BTTZ没有无阻搞均匀的多芯电缆,所谓最大到4*25mm2的多芯电缆,它的三相阻抗是不均匀的,只能称其为四根单芯电缆组合在一起。BTTW则有阻抗均匀的多芯电缆,最大可到4*70 mm2,多芯电缆电气性能比单芯电缆好,一般来说单芯电缆在运行中会产生涡流(铜护套两端必须接地),造成铜损,不节能。在变频系统中一般也不能采用单芯电缆,多芯电缆则无上述缺陷。

4,树干式配电与链式配电,配电方式有放射式(电缆用量大)与树干式(节省电缆)。BTTZ无法采用树干式配电。现在大家是按照厂家样本中用分支箱或盒进行分支,但它们不是树干式配电而是链式配电,链式配电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是不能随便采用,以前大家不注意把BTTZ的链式配电误认为树干式配电。BTTW可以由分支箱分支;可以采用T型联接;可以预制成预分支电缆,且都是树干式配电。

5、电气强度比较,BTTZ在直线段电气强度较好,但在弯曲段变差,弯曲时内侧镁粉绝缘反而紧密,耐压有所加强,而在弯曲外侧,镁粉绝缘开裂,降低了电气强度,还有在中间接头或终端接头密闭不好,潮气浸入,电气强度大大降低,BTTW则矿物带既防潮又不会开裂,电气强度始终稳定。

六、施工、安装比较:

1、BTTZ电缆施工要求技术性高,普通工人不能安装,尤其在中间接头,要求更高,密闭帽扭矩不能太紧(使应力存在)又不能太松(密闭性差)。其次电缆弯曲时以及终端割断做头时都必须先采用喷灯去硬去湿。例如电缆到终端如果尺寸未计算好,必须在现场割断重新做密闭头,潮气会进入,最大进入长约600mm,因此必须用喷灯在大于600mm处喷烧,并向终端移动把潮气去了,否则绝缘摇不上去。BTTW安装时,无中间接头,弯曲时只要按弯曲半径弯曲,不需要喷灯加热。在终端可以任意割断,只要不浸入水中,电缆做终端时不用喷灯去湿,如果现场湿度很高,温度又低,此时可用热吹风在端头去湿,再用热缩套管封闭即可。上述做法,普通工都能完成而不需要技术很高的工人来完成。

2、安装自然力消除法,BTTZ是刚性结构,必须考虑自然力的破坏,因此在安装时每隔30米有—S型或Ω形段来抵抗自然力破坏,增加了安装难度甚至在安装中做不到,BTTW具有柔性在安装中会有微微的蛇形,不会受到自然力的破坏。

3、安装时间,BTTZ安装所花时间至少比BTTW多一倍时间,所以BTTW在安装过程中节省劳力和相关费用。

七、使用中的隐患比较:

1、隐患来自接头,BTTZ本体一般不存在隐患,但其接头无法保证。接头有三种因素留下隐患,A铜护套有细纹,是护套的薄弱环节,安装时留下机械应力很可能产生开裂;B密闭材质会自然老化,使密闭失效开裂潮湿乘机而入,使电气强度降低,产生漏电甚至短路;C接头绝缘材质老化(三十年后)电气强度降低而引起电气事故。

2、隐患来自自然力,BTTZ是刚性结构,且中间有接头(薄弱环节)即使30米有一缓冲连接,也不能保证其铜护套不会开裂,这一点已被大量的各类刚性管子受到自然力的破坏而证实。安装时要实现30米有一缓冲联接,这一措施是很难做到的。BTTW没有这缺陷。

3、隐患来自接触电阻,BTTZ接头有两种方式,A采用套管压缩连接,比较可靠;B采用机械连接,可靠性下降,刚连接时不会有问题,但时间一长,经热胀冷缩循环后,接触逐渐变大逐渐松动,接触电阻增大发热至损坏,这是大家熟知的,事故来自电缆接头,BTTW无中间接头,不存在上述隐患。

八、使用寿命比较:

1、电缆本体使用寿命,两种电缆无区别,50年以上是无问题的;

2、电缆接头,BTTZ接头处材质不是无机物,能保持30年寿命是相当好了,因为有机物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而BTTW全系统都是无机材质,避免了迅速老化损坏。

九、价格比较:

1、原材料价格,BTTW略大于BTTZ,因为铜丝绞线价格大于铜杆;矿物带价格大于矿物粉;铜护套轧纹用铜量大于光铜护套,显然BTTW价格略大于BTTZ。

2、制造费用,BTTZ制造工艺比较落后也比较复杂,耐BTTW工艺先进,机械化生产,人工少速度快,废品低,所以BTTW制造费用低于BTTZ。

3、电缆配件,BTTZ配件较多而价格不菲,BTTW配件少价格低。

4、安装费,BTTZ大于BTTW。综合比较BTTZ本体加配件及人工费用等价格略大于BTTW。

十、前景比较:

其一:根据一些安装公司实际安装反映,对BTTZ电缆不愿安装,常与设计单位和业主发生争议,争议主要三点,一是BTTZ太硬,安装空间小导致安装困难;二是安装费用大,必须增加相关费用;三是BTTZ有中间接头,安装麻烦,而且中间接头位置不符合BG50168验收规则要求,所以他们推荐用BTTW。其二曾经设计过BTTZ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麻烦,辟如安装空间太小,弯头较多,配电箱尺寸太小等,若改为BTTW也是很感兴趣,所以大量设计采用BTTW。再其次得到许多电缆专家肯定,在建设部专家评审会上BTTW电缆被评为了“国际先进”,并经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项指标型式检验合格,并正式上报建设部待批为部颁标准。可以预计,不久BTTW电缆在实践当中的使用会优于BTTZ电缆,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十

一、BTTW电缆的应用范围:

1、各类建筑物中的消防设备供电,防火电梯等供电;

2、重要建筑或人员密集的建筑物中设备及照明系统供电;

3、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如钢铁厂、冶炼厂、玻璃厂等设备供电;

4、易燃易爆的重要场合,例如石油化工、煤矿等设备的供电;

5、需要特别清洁卫生的场所,如:医院、食品厂等供电设备;

6、重要的军工、国防、航天、卫星基地设备的供电;

7、地铁、发电厂、核电站重要设备的供电。

第二篇:电缆绝缘击穿的分析及处理

2011-10-09 10:15:06 来源:中电易展网

城市化的大力发展,使城市空间愈来愈紧张,工业企业生产的不同需要,也使电缆入地成为必然选择。但近年来,外力破坏和安装质量等原因造成电缆绝缘击穿甚至爆炸等已成为电网主要事故。一般来说,造成电缆绝缘击穿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机械损伤。由于重物砸伤电缆,挖掘机不慎误伤电缆,在敷设时电缆弯曲过大使绝缘受伤,装运时电缆被严重挤压而使绝缘和保护层损坏,由于底层沉陷直埋电缆受拉力过大等,均导致绝缘受损,甚至会拉断电缆。避免电缆机械损伤可采用架空电缆,如果是沿墙敷设的电缆应加以遮盖,地埋应有明显的标识,并及时制止在电缆线路附近取土。

二是施工不当。由于施工方法不良和使用的材料质量较差,使电缆头和中间的薄弱环节发生故障,导致绝缘层被击穿。预防这种现象,应提高电缆头的安装质量,在电缆头制作、安装过程中,绝缘包袋要紧密,不得出现空隙。环氧树脂和石英粉之前,应进行严格的干燥处理,使气泡和水分不能进入电缆头内,并加强铅包套边缘的绝缘处理。

三是绝缘受潮。由于电缆头施工工艺不良,使水分侵入电缆内部,或电缆内护层破损而使水分进入。铅包电缆敷设在震源附近,由于长期震动而产生疲劳龟裂。电缆外皮受腐蚀而产生空洞。由于制造质量不好,铅包上有小孔或裂缝。针对这些情况,应加强电缆外层的维护,定期在外护层涂刷一层沥青。

四是过电压。由于大气过电压或内部过电压引起绝缘层被击穿,尤其是系统内部过电压会造成多根电缆同时被击穿。对此,应安装避雷器,提高系统自动保护的科技水平。

五是绝缘老化。电缆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散热不良或过负荷,导致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劣化,使绝缘层变脆或断裂。如果是这样,应按周期对电缆进线预防性耐压测试,发现电缆绝缘降低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应更换新的电缆。

第三篇:矿物质电缆及中间接头

矿物质电缆及中间接头、终端等的规格型号

一、电缆型号

BTTZ—4×4mm²BTTZ—4×6mm²BTTZ—4×10mm²

BTTZ—4×16mm²BTTZ—3×25+1×16mm²BTTZ—3×35+1×16mm² BTTZ—3×120+1×70mm²BTTZ—3×150+1×70mm²

BTTZ—1×16mm²BTTZ—1×25mm²BTTZ—1×35mm² BTTZ—1×50mm²BTTZ—1×70mm²BTTZ—1×95mm² BTTZ—1×120mm²BTTZ—1×150mm²

二、电缆终端型号

4mm²6mm²10mm²16mm²25mm²35mm² 50mm²70mm²95mm²120mm²150mm²

4×4mm²4×6mm²4×10mm²4×16mm² 3×25+1×16mm²3×35+1×16mm²3×120+1×70mm² 3×150+1×70mm²

三、电缆中间T型接头型号

6mm²10mm²16mm²25mm²35mm² 50mm²70mm²95mm²120mm²150mm²

第四篇:直埋电力电缆绝缘电阻降低故障的原因

直埋电力电缆绝缘电阻降低导致电缆线路故障的现象经常发生,也是电缆用户与电缆制造厂发生质量事故纠纷最多的项目。需要从电缆材料、电缆制造和电缆施工的角度,对电缆绝缘电阻下降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解释,包括电缆材料、电缆制造、使用环境、自然条以及敷设施工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缆绝缘受潮

1、电缆原材料受潮

电缆绝缘和护层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塑料类和橡胶类材料,并由此改性衍生出许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材料制造厂在制造材料时,经过配合剂混合、混炼、造粒、冷却和烘干等过程,以及在材料运输、储存期间,往往会发生程度不等的受潮,使材料含有程度不等的潮气。因此,电缆制造厂在把材料挤包在电缆导体上之前,都要把材料进行烘干处理,挤出机组上都配有材料烘干装置,使挤出的绝缘层和护层内不会发生气泡和砂眼、表面不会起泡等缺陷。这是电缆制造厂的硬性工艺规定,否则电缆成品通不过出厂耐电压试验。

2、电缆制造过程受潮

在绝缘挤包过程中,绝缘层被刮伤,造成绝缘层破洞或脱胶,绝缘线芯在冷却水槽中进水,导致绝缘电阻下降。或者在挤包护层时,发生护层被损伤而进水,使绝缘层受潮,绝缘电阻下降。当制造多芯电缆时,即使绝缘层挤包完好无损,但在绝缘线芯绞合成缆时,以及在挤包护层时也可能发生损坏而进水受潮,于是成品电缆通不过出厂耐电压试验。

3、电缆施工过程受潮

在直埋电缆施工过程中,如果电缆沟开挖、电缆埋设作业、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接头制作不规范等,都很有可能损伤电缆护层和绝缘层。如果土壤潮湿或者电缆沟积水,一定会发生电缆进水。绝缘受潮后,使电缆绝缘表面电阻降低而表面泄漏电流增加,绝缘电阻下降,还会引起导体与绝缘层之间的电场畸变。绝缘内电场分布不均匀,会引发绝缘内部游离放电,甚至引起电缆击穿。售后服务实践证明,有95%以上的直埋电缆绝缘电阻下降事故是由施工不当引起的。

二、电缆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

根据介质物理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绝缘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式下降,而电导则随温度降低而按指数式增大。温度升高导致绝缘电阻下降。这是由于绝缘温度升高时,材料内的分子热运动增强,使导电离子的产生和迁移数量都随之增大。电缆通电运行后,在电压的作用下,由导电离子运动所形成的传导电流增大,绝缘层温度升高,势必造成绝缘电阻下降。

实验证明,电缆绝缘材料在70℃时的绝缘电阻值只有20℃时的10%。也就是说,电缆在导体工作温度70℃时的绝缘电阻,只有在导体工作温度20℃时绝缘电阻测量值的10%。如果

供电线路发生过负荷,电缆导体温度超过70℃,绝缘电阻下降会更严重。

电缆的敷设环境温度对绝缘电阻也有很大影响。在不同气候带地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测量的直埋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是不同的。在中国,虽然电缆产品标准中都规定了导体允许的长期工作温度,以确保电缆的绝缘水平,但在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直埋敷设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下降数值,比在北方温带和寒带地区下降数值大得多。这就是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对电工产品性能要求的重要差异。

2、环境湿度

众所周知,电缆在制造和敷设运行过程中进水受潮,是危及电缆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不论电缆制造厂还是用户,都对此非常重视。

实践经验证明,造成电缆进水受潮的主要原因如下。

1)材料纯度

如果电缆绝缘料中混入杂质,特别是金属杂质,甚至所使用的不同颜色的颜料,都会直接影响绝缘的电气性能,使绝缘电阻下降。其原因,一是绝缘层内非金属杂质在电缆受潮时,会吸收水分,形成众多的导电点;二是绝缘层内的金属杂质直接就是导电点。在导体运行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联合作用下,这些导电点在绝缘层内形成导电通道,导致绝缘电阻减小和泄露电流增大,进而导致绝缘被击穿。

2)材料受潮

如果电缆绝缘材料已受潮,在挤包在导体上之前又没有烘干,将会出现绝缘层内有大量气孔、挤出表面不光滑以及机械强度降低、甚至开裂等质量缺陷。因此,电缆厂家在挤出电缆绝缘层时,都要进行材料烘干。挤出低烟无卤料时,更要注意烘干。这些已是电缆厂家的基本工艺常识。

3、线路过负荷

实验证明,在供电线路不发生过负荷,电绝缘介质处于工作电场强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介质材料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与电场强度大小成正比,即介质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当电场强度比较高时,介质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的趋势,逐渐由线性关系变为指数关系。介质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绝缘电阻突然大幅度降低,进而发�"离子雪崩",使绝缘层发生瞬间击穿。当电缆长期超负荷运行时,通常会发生这种故障。电缆制造厂在产品出厂前,都要按产品标准进行成品耐电压试验。电缆用户应根据线路额定电压,正确选择电缆型号,尽量避免电缆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

三、自然条件

1、白蚁损伤

白蚁是地下电力电缆的大敌,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经常发生白蚁侵蚀电缆塑料护层的事故。白蚁遇到电缆时,除了啃咬之外,还会分泌出蚁酸,严重腐蚀电缆绝缘和护层,导致电缆绝缘性能下降甚至短路。因此,在电缆使用部门制定的敷设规程中,都有关于电缆线路防蚁措施的明文规定。

电缆的防蚁性能试验方法有三种,即国家标准GB2951.38和机械行业标准JB/T10696.9-2011规定的击倒法、群体发和蚁巢法防蚁试验。以往多年来,采用最多的是群体法。但经过多年来电缆蚁害防治经验教训,击倒法和群体法试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电缆在不同环境中的防蚁性能。于是,广东电网公司从2009年起的电力电缆招标中,规定防蚁电缆必须通过蚁巢法试验,电缆试样的被蛀蚀状况必须要达到I级水平。

2、鼠类损伤

鼠类对地下电缆的损害主要是啃咬造成的机械损伤,当电缆护层材料的硬度低于老鼠门齿的硬度时,电缆就很有可能被老鼠啃咬。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电缆防鼠试验标准,但各国都有自己制定的试验方法。我国JB/T10696.10-2011规定了大鼠啃咬试验方法。另外,由山东华能线缆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防鼠和防蚁电线电缆通则》,已于2016年3月19日召开了编制工作启动会,不久我国即可拥有正式的防鼠防蚁电缆产品标准。

3、霉菌损伤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有些国家就已经规定湿热带地区使用的电器产品应具有防霉性能。我国针对出口到这些地区的电线电缆,制定了相关的湿热带用电线电缆防霉性标准。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由于各年份中气候的湿热程度、延续时间不同、地域以及电线电缆使用环境的差异,直埋电缆霉害程度也不等。

根据有关微生物霉菌繁殖研究报告,霉菌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适合霉菌生长的一般温度是15℃~35℃,而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当温度低于0℃或高于40℃时,霉菌实际上停止生长。适合霉菌生长的相对湿度为80%~90%,而当相对湿度超过95%时,是霉菌生长最为旺盛的条件。因此环境温度为30℃±2℃和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最适合于霉菌大量繁殖。海南岛的湿热气候正好适合于霉菌大量繁殖生长。

如果电缆表面大量生长霉菌,对电缆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会引起:电缆表面变色、起麻点、腐烂;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率、介电强度下降,引起漏电,甚至绝缘击穿;绝缘和护套材料分子发生化学降解,材料机械性能明显降低,丧失其保护作用;潮气水分进入电缆内部,引起严重的电气性能故障等。

4、雷电影响

在雷暴发生时,如果线路上使用的避雷器等品质不良或接地保护不妥,落雷会击中避雷器,使线路负荷突然增大产生过电压,导致电缆中产生过电压冲击浪涌,造成电缆绝缘击穿。在我国南方包括海南岛雷雨频繁的地区,电缆线路遭受雷击事故屡见不鲜。

四、化学腐蚀

1、敷设环境化学腐蚀

如果电缆沟内的积水或直埋土壤中含有腐蚀性成分,例如硫酸或硝酸等,电缆表面长期与这些腐蚀性物质接触,会发生严重的化学腐蚀。如果电缆护层被损坏,水分进入电缆后会左右纵向扩散。在某些地区的地下水质和土壤严重受化学污染的情况下,如果电缆路径选择不当,电缆沟构筑不良,回填物腐蚀性太大,都会使电缆绝缘和护套有机材料的分子发生化学降解而导致电缆被腐蚀现象,使电缆绝缘电阻下降,甚至丧失绝缘电阻。

2、酸雨化学腐蚀

对电缆危害严重的化学腐蚀因素,除了敷设环境的水质和土壤状况以外,还有现代酸雨的严重影响。

所谓酸雨,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或生物物质燃料,将酸性化合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至空气中,造成降雨中含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的现象。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一般认为,如果雨水的PH值小于5.6,可被认为是酸雨。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工厂二氧化硫排放过量造成的。现在,世界上正在实施的"节能减碳"和"节能减排",其目的主要是减少硫化物和碳化物的排放量,以保护清洁的大气环境。

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发生酸雨灾害,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不但对农作物、森林、草原、鱼类等造成非常严重的灭绝性危害,而且对金属物品的腐蚀也相当严重,对电线电缆、铁路轨道、船舶车辆、输电线路、桥梁、房屋、机电设备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四川大学学报曾发表一份研究报告《酸雨作用下酸性土壤酸化过程中铜的腐蚀行为》。实验证明,酸雨会增大铜的腐蚀速率。铜的受腐蚀表面主要是氧化亚铜(Cu2O)和氧化铜(CuO)。

酸雨对直埋电缆的危害途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含有硫酸的雨水,在高气温环境中,从电缆护层破损点或电缆接头处进入电缆,对绝缘层、护层和铜导体都会发生腐蚀作用。硫酸腐蚀电缆护层和绝缘层,使其分子结构发生降解而损坏,使绝缘电阻严重下降,甚至失去绝缘和保护作用。硫酸与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CUSO4)结晶体,遇水成为蓝色硫酸铜溶液。。

CU+2H2SO4=CUSO4+SO2↑+2H2O

前几年,土壤腐蚀性大、酸雨重灾区的重庆市某供电部门,就在电缆端部发现了蓝色液体和绝缘层损坏的现象。如果电缆外皮损坏严重,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强日光的季节,如果发生酸雨,或者土壤中的硫酸含量较大,电缆进水很多,这种蓝色硫酸铜溶液会迅速沿着电缆长度上扩散,直到从电缆破损处和电缆端部溢出。硫酸铜溶液可以导电,渗入绝缘层内后,更曾强了绝缘层的导电性,进而使绝缘层的电阻急剧下降,失去绝缘作用,发生电缆短路事故。

五、机械损伤

多年来的电缆产品售后服务经验证明,在用户投诉的电缆机械事故案例中,有95%以上是由电缆安装敷设不当或线路维护不善引起的。某供电部门曾经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损伤:安装时违反操作规程;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制作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接头时不遵守施工工艺;电缆沟不符合要求;任意野蛮牵拉;电缆弯曲半径太小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发生电缆机械损伤。

2)外力损伤:在电缆敷设路径上或附近,有其他工程施工作业,而造成电缆损伤,此现象屡见不鲜。

3)车辆损伤:若电缆埋设深度不够,敷设后电缆沟覆盖保护不良,在车辆频繁行驶振动情况下,电缆频繁遭受很大压力和振动,导致电缆结构变形和损伤。

4)自然损伤:由气候过于湿热、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台风、地震等自然现象引起的电缆损伤,即所谓的不可抗拒力损伤。

发生机械损伤对电缆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尤其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这些地区"高温、高湿、强光"的季节里,直埋电缆在非常苛刻的环境中工作,每时每刻都处于湿热环境中,就像在经受"湿热老化试验"。如果直埋电缆护层破损,水分潮气进入电缆,会引起绝缘电阻急剧下降。即使损伤不很严重,敷设后通电检验正常,但时间久了,也会有水分潮气进入电缆,使绝缘电阻下降。这一过程,根据敷设环境、自然条件和破坏程度不同,一般为2~12个月,就很可能发生运行故障。

以上,从电缆绝缘受潮、电缆使用环境、自然条件、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五个方面,分析介绍了直埋电力电缆绝缘电阻下降、导致发生线路运行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纠正措施。只有电缆材料制造厂、电缆制造厂和电缆施工既用户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责,才能不断提高电缆质量,保证供电线路安全。

第五篇:路灯电缆保护管施工规范

(摘录自城市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12) 路灯保护管所使用各种材料需符合相关行业对材料的规定。

1、路灯电缆保护管敷设,电缆应敷设在能满足承载强度的保护管中。

2、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绿地、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7m; ②

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5m;

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敷设;

3、电缆保护管不应有孔洞、裂缝和明显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金属电缆保护管应采用热镀锌管、铸铁管或热浸塑钢管,直线段保护管直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有弯曲时不应小于2倍;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其内径不宜小于100mm。

4、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弯制后不应有裂痕和显著凹瘪显现,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菱角,管口应做成喇叭形。

5、硬质塑料管连接采用套接和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粘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接两端应采用密封措施。

6、金属电缆保护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当采用套接时,套接的短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长度不应小于外径的2.2倍,金属电缆保护管不宜直接对焊,宜采用套管焊接方式。

7、敷设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管等电缆保护管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降。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8、过街管两端,直线段超过50m时,应设置工作井,灯杆处宜设置工作井,工作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作井不宜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它管线交叉处。

工作井宜采用M5砂浆砖砌体,内壁粉刷应用1:2.5防水砂浆抹面,井壁光滑平整。

井盖应有防盗措施,并满足车行道和人行道相应承重要求。

井深不宜小于1m,并应有渗水孔。 ⑤

井内壁净宽不宜小于0.7m。

电缆保护管伸出工作井壁30mm—50mm,有多根电缆管时,管口应排列整齐,不应有上翘下坠现象。

上一篇:高二生物上册教案下一篇:个人村委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