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平台

2023-01-03

第一篇: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平台

2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理论

本章首先给出了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相位,周期时长,绿信比,相位差,绿灯间隔时间,有效绿灯时间等,然后介绍了常用的交叉口性能指标以及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常用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这些研究为后面的信号配时模型及优化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交通控制的基本概念

交叉路口信号配时参数优化,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交通控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面对信号配时设计中部分参数作一介绍。

(l)信号相位: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具有相同的信号灯色显示的一股或几股交通流的信号状态序列称作一个信号相位。信号相位是按车流获得信号显示的时序来划分的,有多少种不同的时序排列,就有多少个信号相位。每一个控制状态,对应显示一组不同的灯色组合,称为一个相位。简而言之,一个相位也被称作一个控制状态。以四相位为例如图所示:

相位1

相位2

相位3

相位4

图1 四相位信号相序控制示意图

(2)周期时长:信号灯发生变化,信号运行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等于绿、黄、红灯时间之和;也等于全部相位所需的绿灯时间和黄灯时间(一般是固定的)的总和。周期过长时,等待的人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因此通常以180秒为最高界限。

图1 第

一、三配时表

(3)绿信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对一指定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与信号周期长度之比。

(4)相位差(又叫绿时差或绿灯起步时距):相位差是针对两个信号交叉口而言,是指两个相邻交叉口它们同一相位绿灯(或红灯)开始时间之差。

它分为绝对相位差和相对相位差。相对相位差是指在各路口的周期时间均相同的联动信号系统中,相邻两个交叉路口协调相位的绿灯起始时间之差。绝对相位差是指在联动信号系统中选定一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标准路口的相位差叫绝对相位差。

(5)绿灯间隔时间:是指从失去通行权的相位的绿灯结束,到下一个得到通行权的相位绿灯开始所用的时间。绿灯间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交叉口的几何尺寸,因此,要确定该时间的长度就必须首先考虑停止线和潜在冲突点之间的相关距离,以及车行驶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

(6)有效绿灯时间:是指被有效利用的实际车辆通行时间。它等于绿灯时间与黄灯时间之和减去损失时间。损失时间包括两部分,一是绿灯信号开启时,车辆启动时的时间;还有绿灯关闭、黄灯开启时,只有越过停止线的车辆才能继续通行,所以也有一部分损失时间,即为绿灯时间减去启动时间加上结束滞后时间。结束滞后时间是黄灯时间中有效利用的那部分。每一相位的损失时间为启动延迟时间和结束滞后时间之差。

在实际工作中,损失时间的精确计算是非常困难的,也没有必要。通常取绿灯时间代替有效绿灯时间 2.2交通信号控制类型简述 2.2.1定时控制

(l)定义

依据交通量历史数据进行配时,交通信号按照配时方案运行,一天只按一个配时方案的配时方法。定时控制是单个交叉路口最基本的控制方法。

(2)适用条件及优点

定时控制适用于交通流量变化模式基本固定,并可以预测的情况,其因信号启动时间可取得一致而有利于同相交通信号协调。它的优点在于便于执行,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要求较为简单。由于路网上各个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参数都是预先确定的,因此不必在执行中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作任何调整,也不需要采集实时交通数据和反馈,使得各种费用使用较低。

(3)缺点 首先,定时控制中的配时方案都是根据历史性交通资料,事先经过脱机计算建立起来的。然而,路网上交通状况如车流量的分布,流量大小及流向,不可能长期维持某一固定的模式。一旦变化,则原分配方案就不再适合变化了的交通状况。因此,固定配时系统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它只适用于交通状况变化不十分急剧的城镇。其次,控制对策的灵活性较差,固定配时方案一经建立并付诸执行,就不会自动调整和更改。因此,路网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交通阻塞,甚至于瘫痪。再次,缺少实时交通信息反馈,除非设置专门用于采集交通数据的检测器,固定配时控制系统没有任何关于网路上实时交通状况信息的反馈,这就限制了它的灵活性。 2.2.2潮汐控制

潮汐控制方法和定时控制方法相类似。区别在于若一天只用一个配时方案的称为定时控制;而一天按多个时段采用不同配时方案的称为潮汐控制。

潮汐控制比定时控制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对于交通流量变化大的地区,控制效果仍不理想。 2.2.3模糊控制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的、时变的大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都要首先建立交通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某种控制算法。由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建立的数学模型一般难以准确地描述城市交通的实际状况,而且算法复杂,在线估算量大,控制实时性差,控制精度也不高。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开发新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是新的研究方向之一。

2.3相位、相序设计与信号配时

2.3.1相位、相序设计与信号配时的关系

无论采用哪种控制方法,都需要先了解交叉路口的几何状况,交通流状况,然后制定相应的相位,相序方案以及配时方案,只有选择合适的相位和配时方案,才能使交叉口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优。交叉口相位方案和配时设计是信号控制方案设计的两个方面,属于定性和定量的关系。

相位方案设计是信号设计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交叉口交通流的安全性,以及交叉口的延误、通行能力等各项运行效益。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早己提出:“信号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选择一个适当的信号相位方案”。

配时设计是在相位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进口车道配置,交通流情况来求解最优配时方案,最终达到提高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的目的。只有在充分研究和采用最佳相位方案的前提下,利用配时参数优化模型,才能得到真正的最优控制方案,即最优解。否则,选用不适当的相位方案,再先进的配时模型也只能得到伪最优解。 2.3.2相位设计

相位方案是相位的组合方式,有必要从多个组合中选出最佳的相位方案。一般来说,交叉口形状越复杂,相位方案也越复杂。

相位选择可分为相位初选和相位调整两步。相位初选时,只能运用经验判断,通过画出交通流线,合并部分交通流来缩小可选范围,初步确定相位相序,并作为信号配时的基础。当信号配时完成后,将会对各参数进行试算评价,对相位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并重新评估,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形成最终方案。

确定信号相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l)交通安全

交叉路口交通流之间的冲突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增加相位数,减少同一相位中冲突方向交通流的数量,可以提高安全性。

(2)交通效率

交叉口相位设计要提高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率。过多的相位数会导致相位交替次数增加,也即损失时间的增加,从而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反之,太少的相位也会使交叉口因混乱而降低效率。

(3)交通状况

交通状况包括机动车交通量、左右转率、车道饱和率、大型车混入率、非机动车流量流向、横过行人数等。

(4)交叉口几何条件

交叉口的限制条件包括:交叉口的类型、进口道车道数、交叉口扩展车道的展宽长度、行人和自行车过街的组织形式。这些因素影响机动车左转专用相位的设置、车辆排队长度等。

(5)协调控制的要求

为了保证协调控制效果,相同子区内的信号要具有一致性,各交叉口的相位相序需相互匹配,否则不利于驾驶员适应。 2.3.3相序安排

信号相位设计不但要考虑相位组合,还要考虑相位的衔接问题。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l)对同一个交通流设置两个以上信号阶段时,在时间上应尽可能保证连续性,对于行人信号可不局限于此原则。

(2)对同一进口道车流中不同流向交通流在不同信号相位放行时,尽可能保证它们所在信号相位的连续显示。

(3)一向含直行车流的相位与另一向含直行车流的相位不宜连接。 (4)一向含左转车流的相位与另一向含左转车流的相位不宜连接。 (5)两向相位相序设计应尽量对称,便于驾驶员理解。

(6)于直行与左转机动车,应考虑左转车道可停放的车辆数。若到达的左转车辆超出该车道可停放的左转车辆数时,需先放行左转车。反之,则先放行直行车。在一般路口和有左转待候区的路口多是先放直行车,后放左转车。

(7)有特殊方案相位,其前后应尽可能衔接与特殊方案相容的基本方案。 本文主要研究信号配时参数的优化设计,所以不对相位,相序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2.4交叉路口常用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信号交叉口的控制效果是由延误、停车次数、通行能力和饱和度等四个基本参数来衡量的。这些参数不仅反映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动态特性,同时它们也作为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优化的依据,用于建立优化模型和目标函数。也就是说,信号配时参数优化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对配时参数选择合适的值,让通行能力稍高于交通需求,并且使得通过交叉口的全部车辆总延误

时间最短或停车次数最少。

当然,除了上述四项基本评价指标以外,还有一些其它评价指标,例如:车辆运营费用(包括燃油消耗、轮胎和机械磨损)、废气排放量、噪声污染、运营成本(计入乘客旅程时间折合的经济价值等)以及安全舒适程度的差异等等。但这些都是由上述四项基本评价指标派生出来的次级参数,即以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常称作“辅助参数”。

下面具体介绍车辆延误、停车率、通行能力、饱和度、平均排队长度和通行权转移度。 2.4.1车辆延误

延误是由于交通干扰、交通管理和控制设施等因素引起的车辆运行时间损失。由于延误能反映了司机不舒适、受阻的程度以及油耗和行驶时间损失,所以是最常用的评价信号交叉口运行状况的指标。

车辆平均延误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本文选择它作为比较各种信号灯控制方法优劣的依据。车辆的排队长度是延误时间增加的主要诱导因素,车辆滞留时间又是延误时间的构成元素。某车道的车辆排队长度如果过长,易引起车辆堵塞和平均延误时间增加;而某车道的车辆滞留时间如果过长,不仅增加了平均延误时间,而且易引起通行权资源分配失衡。大多数情况下,排队长度与滞留时间是正相关的,反之亦反。但也有例外,例如,当出现很短时间内连续到来多辆车和很长时间没有车辆到来这两种情况时,排队长度与滞留时间就不具备正相关关系,排队最长的车道,平均滞留时间不一定也最长,反之亦反。可见,两者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不可相互替代的,它们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 2.4.2停车率

停车率:指每个周期停驶的车辆数占整个周期所到达车辆数的比例,它是一项信号交叉口评价的综合指标之一,停车率的大小不仅反映了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同时从车辆耗油、环境及出行费用等几方面反映了信号控制的合理性。 2.4.3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是针对每一引道规定的,它是在现行的交通、车道和信号设计条件下,交叉口某一引道所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单位:辆/小时。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不重要。

饱和流量:在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在整个小时都是绿灯的条件下,连续通过交叉口指定引道的最大流量。

所以,可见影响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l)车行道条件,即交叉口的几何条件。包括:车道类型,车道数,交叉口几何形状。

(2)信号设计条件。即信号灯配时的各个参数及相序、相位设计。 (3)交通流条件。每条引道的交通量,流向,流向内车型的分布。 美国HCM给出的饱和流量(率)计算公式为:

S=S0NfwfHVfgfpfbbfafRTfLT

(2.1) 其中,S为在通常条件下,车道组的饱和流量,S0为每车道理想条件下的饱和流量,一般取1800/绿灯小时,N为每车道组的车道数。fw为车道宽度校正系

数,fHV为交通流中重型车辆校正系数,fg为引道坡度校正系数,fp为临近车道停车情况及该车道停车次数校正系数,fbb为公共汽车停在交叉口范围内阻塞影响作用校正系数,fa为地区类型校正系数,fRT为车道组中右转车校正系数,fLT为车道组中左转车校正系数。

通行能力是以饱和流量为基础进行分析的。交叉口的总通行能力是通过各进口车道组(引道)的通行能力之和。每一车道组的通行能力根据其车道功能不同按下式(2.2)计算:

CiSii

(2.2)

igT0 i其中,Ci为车道组的通行能力,Si为车道组i的饱和流量(辆/绿灯小时),i为绿信比。 2.4.4饱和度

饱和度是针对每一车道(车道组)而言的。计算公式(2.3)如下:

XiVCiViSigTCiViSii

(2.3) 其中,Xi为第i个车道组的饱和度,Vi为第i个车道组的交通流量。 相位饱和度是指该相位上各个车道组的饱和度之和。交叉口的饱和度是饱和程度最高的相位所达到的饱和度值,而并非各相位饱和度之和,用X表示。从理论上说,交叉口饱和度只要小于1就应该满足各方向车流的通行要求。然而,实践表明,当交叉口的饱和度接近于1时,交叉口的实际通行条件将迅速恶化,更不必说等于或大于1了。因此,我们必须规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最大饱和度限制,即饱和度的“实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反映车辆通过一个交叉口时的一些特性参数,如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平均停车次数以及排队长度等等,均与饱和度实用限值的大小有关。实践证明,饱和度实用限值定在0.8——0.9之间,交叉口可以获得较好的运行条件。在特定条件下,例如交通量很大,而交叉口周围的环境条件较差,为减少交叉口的投资,可以采用更高的实用限值——饱和度实用限值为0.95。

关键进口道到达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而交叉口饱和度是相位饱和度中的最大值。在设计时,交叉口各个相位的饱和度小于1。 2.4.5平均排队长度

信号一个周期内各条车道排队的最长长度的平均值。各条车道最长排队长度一般是指该车道的绿灯相位起始时长度。 2.4.6通行权转移度

通行权转移度反应了不同方向的车流对绿灯需求的迫切程度。它依赖于各入口的交通情况,而车流在红灯信号和绿灯信号相位下,有不同的状态。在绿灯相

位下,车辆可以自由通过停车线,在停车线检测器上可以检测出驶过停车线车辆的数量,上游检测器可以检测车辆的到达数,这些车辆经过若干秒后可能会到达停车线或通过停车线或排队等待:在红灯相位下,检测器可以检测车辆的到来情况和排队长度。因此红灯相位和绿灯相位的通行权转移度就有不同的输入和推导规则。

2.5车辆检测器

一个完整的交通控制系统需要有一个准确、可靠的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它将来自底层的实时数据收集起来,准确、迅速地通过高速信息传输网送交后台进行分析和处理。交通控制系统的交通信息采集是由车辆检测器来实现的。

车辆检测器有多种,感应式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等。本文的车辆采集采用图像式车辆检测器。图像式车辆检测器由闭路电视摄影机、终端控制器和图像处理器等设备组成。技术原理以图形处理器分析由闭路电视摄像机所拍摄的数字化图像,用算法对图像初步处理,去掉多余信息。接着对图像进行分区。按一定算法对各分区图像处理,提取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进行车辆计数、分类。根据相邻图片计算车速,最后在拍摄区域内跟踪所辨识出的车辆。它的优点是功能强大图像直观,易于增添检测项目;多道检测、安装及维修不会阻碍交通。

第二篇:2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汽车、家用电器、交通等各个领域,其在交通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本章在阐述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介绍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为下一章的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作理论铺垫。 2.1模糊控制基础理论分析 2.1.1模糊控制的特点

模糊控制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近几十年来模糊控制理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模糊控制在实际应用上也已经硕果累累,这主要是由模糊控制的特点决定的:

1、模糊控制既具有系统化的理论,又有着大量实际应用背景。

2、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在实际的设计中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而控制器的设计简单,便于应用。

3、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针的不同,容易导致很大差异;但一个系统的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容易找到这种规律,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弱,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5、许多复杂系统,很难建立模型和控制,因为它们包含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并混杂有非线性和时变性。模糊控制对于那些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较适用。

6、是一种反映人类智慧思维的智慧控制。模糊控制采用人类思维中的模糊量,如“高”“中”“低”“大”“小”,控制量由模糊推理导出。这些模糊量和模糊推理是人类通常智慧活动的体现。

7、模糊控制具有语词计算和处理不确定性以及模糊信息的能力。模糊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规则的仿人智能控制。由于控制对象仅能提供一些模糊信息,计算机参与这类控制时必须模仿人类能够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进行模糊控制的本领。 2.1.2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

在人们的思维中,有很多没有明确外延的一些概念,即模糊概念,如以人的年龄为对象,那么“年轻”、“中年”、“老年”就没有明确的外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与判断;再如炉温的“高温”、“中温”、“低温”也是此类的概念。以上这种概念不能用经典集合加以描述,不能绝对地区别“属于”与“不属于”,而要用模糊集合的概念描述。在本文中用到的模糊控制重要概念有:变量的论语、模糊子集、隶属度、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

1、论语:被考虑对象的所有元素的全体称为论语,又称全域、全集、有的也称空间,一般用大写字母U表示。

2、模糊子集:给定论语U,U到[0,1]闭区间的任意映射A,

A:U→[0,1] →A

都确定U的一个模糊子集A,A就是论语U的模糊子集。

~~

3、隶属度函数:上式中A称为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函数。 隶属度函数的表示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l)图形表示法 (2)表格表示法 (3)公式表示法

4、隶属度:A ()为对A的隶属度。

~

5、模糊关系:模糊关系R也称模糊控制规则,它描述了元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当论域X、

~Y都是有限集时,模糊关系可以用模糊矩阵来表示。设X=x1,x2,xn ,Y=y1,y2,yn,模糊矩阵R的元素rij表示论域X中第i格元素xi与论域Y中的第j格元素yj对于关系R的

~`隶属程度,即RXi,Yjrij。

~2.1.3模糊控制过程及原理分析

模糊控制的控制规律由计算机的程序实现,实现的过程是:计算机采样获取被控制量的精确值,然后将此量与给定值比较得到误差E;将误差E作为模糊控制的一个输入量;把E的精确量模糊化变成模糊变数,从而得到E的模糊语言集合的一个子集e~;由e~与控制规则R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控制变量u,其中u=eR,其中u是模糊变量;将模糊~~~~~~变量u转换为精确量,这样通过u可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循环进行第二次采样,进行第~~二步控制,循环下去,最终实现被控对象的模糊控制。具体的模糊控制原理与过程如下图所示:

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在使用模糊控制器进行模糊控制时必不可少的三步骤为:精确量的模糊化、模糊规则的设计、反模糊化,下面分别分析、介绍这三部分。

(一) 精确量的模糊化

精确变量的模糊化过程实际上是定义模糊变量的模糊子集的过程,而定义一个模糊子集就要确定模糊子集隶属函数曲线的形状,确定隶属函数曲线有以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1)主观经验法:当论域是离散变量时,根据主观人数或个人经验,直接或间接给出隶属的具体值,由此来确定隶属度函数。

(2)分析推理法:当论域连续,根据问题的性质,应用一定的分析与推理,决定选用某些典型的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如三角形函数、梯形函数、高斯函数等。

(3)调查统计法:以调查统计结果所得出的经验曲线作为隶属函数、作为隶属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将确定的隶属函数曲线离散化,就得到了有限个点上的隶属度,便构成了一个模糊变数的模糊子集。模糊子集的数量一般选5个或7个为宜。隶属度函数曲线的形状一般有:三角形、梯形、高斯型等,在目前的应用中大部分都是为方便起见采用梯形、三角形隶属度函数。

(二) 模糊规则的设计

模糊规则是模糊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模糊控制器正是依据这些模糊控制规则来完成最终推理,它用“IF--THEN”的形式描述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目前模糊规则大都是专家经验确定,并且要求模糊控制规则要完整覆盖模糊集合。

常见的模糊控制规则根据模糊控制器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单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

该种控制器仅有一个输入变量、一个输出变量,设模糊集合A为属于论域X的输入,

~~模糊集合B为属于论域Y的输出,其控制规则通常由模糊条件语句

~~If A THEN B

~~~~

If A THEN B ELSE C

~~~~~~其中模糊集合B与C具有相同的论域Y,这种控制反应非线性比例(P)控制规律。

~~~~(2)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

设模糊集合E属于论域X的输入,模糊集合EC属于论域Y的输入,两者一同构成模糊控制器的二维输入,属于论域Z的模糊集合U是模糊控制器的一维输出,这类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通常由模糊条件语句

IF E AND EC THEN U

来表达,是模糊控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控制规则,它反映非线性比例加微分(PD)控制规律。 (3)多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

假设模糊集合A,B,C„N分别属于各自论域的多维输入,U为属于其论域的单维~~~~~~~~~~~~~~~输出,其控制规则通常由模糊条件语句

IF A AND B AND„AND N THEN U来描述。

~~~~~~~(4)双输入多输出模糊控制器

设模糊集合E属于论语X的输入,模糊集合EC属于论语Y的输入,两者一同构成模糊控制器的二维输入,多维输出为UV„W的模糊控制器。这类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可由一组模糊条件语句

~~~~~

IF E AND EC THEN U

AND

IF E AND EC THEN V AND

IF E AND EC THEN W

在制定模糊规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来设计确定合适的控制规则。

(三)模糊判决

通过模糊推理得到的结果只是一个模糊集合,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有一个精确值才能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因此要有一个将模糊集合变成一个最佳代表的精确值的反模糊化这一过程。

该过程有三种方法:最大隶属度函数法、重心法、加权平均法。最大隶属度函数方法简单快捷,但是不考虑输出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只关心其最大隶属度输出值,因此会丢失一些信息;重心法取模糊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的重心为模糊推理最终输出值,该方法与最大隶属度法相比具有更平滑的输出推理控制;加权平均是重心法的一种拓展方法,调整系数可以转化为重心法,需要根据实际来确定系数。综合上述,重心法较最大隶属度方法更加平滑,较后者较简单实用,故重心法是目前较理想的逆模糊化方法。

后面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使用重心法来解模糊,这里就着重介绍重心法,重心法是根据输出模糊集合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围城面积的中心相应的输出当作精确值的输出,其公式如下: ~~

~~~~~~~uuuii1nni

iui1ui是对象论域中的元素,ui是论域元素ui对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2.2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相关理论分析

城市交信号模糊控制是模糊控制在城市交通控制中的一个具体的应用,它解决了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建模难、建立的模型难以用算法求解的问题。本节结合具体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利用模糊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理论。 2.2.1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问题描述

传统的单个信号交叉口控制方式:固定周期和绿信比的固定配时控制、感应控制。固定配时根据以往观测的交通需求,按预先设计的配时方案进行控制,无法根据相应交通需求的随机变化而变化。感应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固定配时的不足,但在相位绿灯时间内,只要检测到车辆到达就给出一个单位的绿灯延时,直到最大绿灯时间为止。也就是说它只关心有无车辆到达、车辆到达与否,而没有考虑有多少辆车到达,只能考虑一个相位方向的延误情况,而没有真正的总体考虑总延误,因而无法真正响应各个相位的交通需求。

模糊逻辑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方式,它综合考虑交叉口车辆到达与排队情况,以交叉口的总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调整控制策略使得交通控制能真正响应交通实时变化的需求。

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通过设置在各个车道上的车辆检测器检测到各个相位的到达车辆数,计算出各个相位的车辆排队长。通过绿灯相位的入口流量、车辆排队长度来考察绿灯相位的交通情况、红灯相位的车辆排队长度来考虑红灯相位的交通状况,综合考虑红灯、绿

灯相位的交通情况,用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做出是否转换信号的判决,通过是否转换交通信号来影响交通流。根据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的思想:当绿灯相位的车流量很大、排队长度相当长时,有必要延长该相位的绿灯时间,但是是否做出延长绿灯时间的决定还要看红灯相位的交通情况,若红灯相位的排队长度很小时,控制器就会做出延长绿灯时间的判决; 若红灯相位排队长队很长时,综合考虑总的车辆平均延误就不一定会继续延长绿灯时间,到底做出什么样的判决,取决于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推理规则的设定。要得到理想的控制结果就要合理设计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合理设置模糊推理规则。

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用以下实际问题来描述:假设一个平面交叉口采用典型的四相位放行控制方式:东西直行为第一相位,东西左转为第二相位,南北直行为第三相位,南北左转为第四相位。

注:

1、由于中国的道路交叉口的右转车流一般不受城市交通信号的控制,所以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中不考虑右转车流。

2、各个相位的直行、左转车道上设置一组车辆检测器,可以实时检测到各个车道的车流到达、车辆排长度。

根据以上所述,该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可以描述如下:

控制目标:使通过交叉口的车流量的平均排队长度最短,车辆平均延误最小。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综合考虑绿灯相位、红灯相位的交通情况,做出以交叉口的总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

控制变量:信号周期、各相位的绿信比。模糊控制器做出是否延长放行相位的绿灯时间的决定,延长绿灯时间会增加总的绿灯时间,也会改变信号周期,这样就会调整信号的绿信比。

2.2.2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原理分析

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是城市交通模糊控制决策部分,做出是否转换交通信号的决定来影响控制交通流,交通流的变化会使得红灯、绿灯相位的交通状况的变化,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是否转换相位的决策,周而复始,进行实时交通控制。

针对以上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的控制思路与策略是这样进行的:

1、给定每个相位的最小绿灯时间与最大绿灯时间,以保证通行相位的车辆通行权、与

等待相位车辆的通行权。

2、假设按最初给定该相位的最小绿灯时间放行第一相位(东西直行),放行时间到达最短绿灯时间时开始计算该放行相位的入口流量、排队长度、下一个要放行相位的排队长度,通过模糊控制器综合考虑是否继续放行当前相位,模糊控制器做出决策。

3、如果继续放行该相位就在最短绿灯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延长绿时间,否则就放行下一相位。

4、每一相位放行时间到达最大时间时就自动强制转换下一相位。

5、这样循环控制形成周期、绿信比随交通状况实时变化的控制方案。 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把城市交通模糊控制器与交通流生成、交通车辆延误综合考虑的周期循环控制。要进行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需要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流、车辆检测器、模糊控制器、交通延误。计算具体的框架如下图:

该控制过程通过交通流生成模型生成一定的交通流,生成的交通流通过车辆检测器可以检测监视得到绿灯相位的排队长度、绿灯相位的入口流量、红灯相位排队长度三个城市交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将该输入量输入模糊逻辑控制器后,可以得出该时段的控制策略;对交通信号进行控制;对交通信号控制同时会对交通流产生影响,形成新的交通流继续以上的循环可以对一定时段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

第三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视频检测方案

一、概述

我们知道智能交通系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交通更安全、更节省时间、更节省成本。为了协助交通界能够更完美的实现此目标,美国ITERIS公司专为ITS行业研发出一种目前国际上技术最为领先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视频检测技术——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

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视频技术,它除了能够完美地融入于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抓拍系统,还能够无缝地整合到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双重功用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城市电子警察、城市交通数据采集及公路隧道、桥梁的意外事故监控系统中。目前,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在全球已有30000多个系统的运用业绩,已成为了全球在用业绩最多、最受用户欢迎的车辆检测产品之一。

本方案采用Vantage Edge2单、双路视频检测模块(硬件),集成到各种感应式信号灯控制机中,来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Vantage Edge2模块可应用于城市点控、线控及面控系统中,实现感应式或自适应式控制,能够完美的与SCOOT、SCATS等系统无缝整合!

二、Vantage操作性能优势:

对于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应用,Vantage视频检测技术与感应线圈检测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易于安装

Vantage视频检测器是利用安装在十字路口照明灯杆上的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然后由安装在信号灯控制机内视频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必要的信号灯控制信息,从而实现路口的智能控制!视频控制过程的实现只需在照明灯杆或专用立柱上安装必要的摄像机,而无需切割破坏路面,乃至铺设很长的线圈馈线电缆,最大程度的缩短了封闭道路的时间。另外,视频虚拟线圈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放置,而感应线圈安装在一个位置后就不能根据路况的变化而任意移动,否则重复切割路面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2、易于设置

Vantage 视频检测器本身具有全部的设置功能,完全可以不用笔记本电脑进行现场设置。每路视频图像上都可以显示一个设置菜单,利用鼠标和视频菜单便可在摄像机视频图像上画出检测区域并进行所有的参数设置,非常方便。

Vantage还具有动态区域设置(DZR)功能,此技术允许在任何时刻新建一个检测区域,或对一个检测区域进行修改,与此同时并不影响其它检测区域的正常工作。随后,一旦新的检测区域设置被保存,它便立即开始背景学习,进行检测!最有工程意义的是Vantage的操作非常简单,基本的培训工作不超过一小时便可完成。

另外,视频虚拟线圈的位置摆放可以根据路况任意调整,其线圈功能属性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存在、延时、延迟、脉冲和计数。选用不同属性的线圈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需求,每路视频图像可以

设置24个这样的虚拟线圈!

每个视频虚拟线圈的信号输出通道都可以任意定义,Edge2模块本身可提供4个独立的输出通道,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扩展输出通道,比如在控制信号灯的同时,还想增加闯红灯抓拍触发功能,我们就可以再增加4个输出通道。每个通道输出都有手动测试开关,利用这些开关可以极为方便的调试信号灯控制机的工作性能。

3、易于维护

在十字路口控制中经常会遇到交通状况变化或道路维修的时候,这时我们可能需要改变虚拟线圈的检测位置,这对视频检测来说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封路;而相对于感应线圈检测来说,就需要封路、重新切割路面,这样的维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更甚者,如果感应线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变形而断裂就更麻烦了!感应线圈的寿命大约在2-5年(根据交通量及路面温度而定),而Vantage视频检测器的使用寿命要超过10年。

此外,Vantage还具有VRAS远程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利用RS232通讯端口对Edge2进行远程管理控制,用于监测现场交通流,提供用户支持及系统诊断等功能,尤其是需要重新设置虚拟线圈时,您只需在监控中心便可完成,无需到现场操作,维护起来非常方便。

三、Vantage检测性能优势:

1、检测可靠性高

对于十字路口控制应用,在任何天气及光照条件下,Vantage视频检测器均能实现95-98%的检测精度,近似于进口高档感应线圈检测器(反应时间好于10ms)的检测精度。Vantage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这使其能够面临各种天气情况及光照条件的挑战,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晴天,它都能够精确、可靠的提供交通检测。不受天气或温度的影响,真正实现全天候的检测控制。

另外,在一些特殊路况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层叠放置2-3个虚拟线圈,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2、先进的视频检测算法

① 夜间检测难题的解决:在夜间检测时,Vantage系统会运行强制车灯检测算法(EHDA),当系统确定天色已黑时,它会自动运行EHDA算法,此算法将自动跟踪识别车辆前灯,从而减小夜间光线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② 路面积水反光影响的解决:Vantage系统算法具有背景自适应、连续自动更新的功能,它能够识别路上的任何背景干扰因素,如积水反射光、抛洒物、树木和护栏的阴影等,如果有此类干扰背景存在于检测区域内,系统经过背景学习,会自动将它们定义为背景物质,从而实现可靠的检测。

③ 车辆阴影影响的解决:Vantage系统具有专门的阴影处理算法(SDA),它能够有效的识别车辆及其阴影,将其定义为同一移动车辆,而不进行重复检测,从而消除阴影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④ 恶劣天气变化影响的解决:Vantage系统有双重保障来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当天气非常恶劣,图像对比度非常低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故障安全模式,发出警报,视为到处都是车辆,注意安全行驶!另一方面,采用三阶段图像分析算法,如果系统确定检测区域的检测有效性较好时,系统便运行正常的检测模式(S1);一旦遇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如雨、雪、雾等,系统确定检测区域的检测有效性降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S2)模式,增加检测区域的灵敏度,实现精确的检测;当天气更为恶劣,检测区域的检测能力完全丧失时,系统便会自动切换到故障安全模式(S3),当天气转好,图像质量变好时,系统又会自动切换到正常检测模式。此三阶段图像分析算法有效地减小了恶劣天气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⑤ 摄像机晃动影响的解决: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摄像机会产生很大的晃动,一般会影响图像处理,但Vantage系统采用了特殊的图像晃动补偿处理算法,避免了由于图像晃动造成的检测误差。

3、能够实现更多的检测功能

① 三个独立的现场结构设置:Vantage系统允许用户设置三个不同的现场虚拟线圈设置方案,其中一个用于正常交通状况下,另外两个用于特殊交通状况,如道路维修,临时道路交通状况等。三个结构设置可以相互切换,使设置工作更为简单。

② 主辅线圈联合控制功能(And/W):Vantage系统可以实现两个虚拟线圈配合控制一个通道输出,一般主辅线圈安装要有一定距离,只有当主辅两个线圈同时被不同车辆占用,并达到一定时间后,主线圈才发出一个检测信号,这对感应式信号机控制非常有用。

③ 过滤行人检测功能:在视频十字路口控制中,由于大量的行人,可能对检测有一定影响,而Vantage系统可以过滤掉行人,可以避免由于行人经过而造成的误信号控制。这一功能对多行人路***通信号控制非常有用。

④ 逆行车辆过滤功能:当检测区域属性设置为行驶方向向下时,逆向行驶的车辆将被过滤掉,不予检测输出!

⑤ 眩光检测功能:当检测区域被车辆眩光充满时,则相应的输出通道便输出一个检测信号,从而降低眩光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此功能特别适用于路灯光线较差的路口控制。

⑥ 绿灯强制通行功能(Green/Input):此功能在国内应用较少,它是为了使快速行驶车辆顺利通过绿灯路口,而不需紧急刹车而设置的。当路口绿灯将要变成红灯时,而此时离路口一定距离的地方有车辆经过预设的专用虚拟线圈,那么此时的绿灯会延时,延时多久可以设置,一般由虚拟线圈与停车线的距离而定。

四、工程示例:

1、摄像机安装高度

大约在9.2~15米之间,只要图像清晰、车辆图像足够大,摄像机安装越高越好,并尽可能固定在检测区域的中间位置,建议安装高度在10米左右。如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要尽可能的避免遮挡问题。另外,尽可能将摄像机固定在稳固的立柱上,特别是长期应用。

2、摄像机安装视域

摄像机视域取决于它的安装高度和镜头,一般摄像机视距为其安装高度的10倍。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0-100米的有效检测范围,可以同时检测4条车道,一般摄像机的视域要能容纳4.5~5条车道,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度,要尽量确保视域中车辆停止线保持水平,右图为标准的视域范围:

3、检测区域的设置

虚拟线圈的大小一般接近于我们的大拇指肚大小,基本上与图像中夏利轿车的尺寸相同,这样可以避免漏检较小的车,又能保持较好的灵敏度。

虚拟线圈的放置位置不一定在每条车道的正中间,而是可以根据摄像机的视角略微偏移向某一侧,基本上要根据大多数车辆的行驶轨迹而确定。

每路视频图像最多可以设置24个虚拟线圈,也就是说它可以取代6个4通道的感应线圈检测器!每路视频图像有4个独立的通道输出,可以随意定义虚拟线圈的输出通道。如果必要,还可以将多个检测线圈重叠放置,设置主辅线圈,进行联合控制。所有设置通过面板鼠标即可完成。

4、对摄像机的要求

用于视频检测的摄像机必须是固定式的,云台摄像机通常不适合用于这种检测。不论是用于十字路口控制还是交通数据采集,对摄像机都要有一个最低的要求:

① CCIR/EIA 1Vpp (+/-20%)

② 1/3 CCD适应昼夜亮度变化,自动亮度调节,在夜间照度水平低于0.1 Lux或日间照度达到10000 Lux时所产生的视频图像仍为可用视频信号并具有可分辨特性;

③ 图像水平分辨率应在500线以上,垂直分辨率在350线以上;

彩色摄像机也可以使用,但要注意,彩色摄像机的灵敏度通常要比黑白摄像机低4倍左右,这样最大的影响是在晚上,在这种低对比度条件下检测的性能会很差。

5、使用VRAS远程管理软件设置

如果您想通过远程设置管理,使用VRAS软件模块即可。

我们可以通过VRAS软件对Edge2检测模块进行远程控制,可以设置检测区域的参数以及对检测模块进行各种操作,它为Vantage系统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 远程浏览现场图像,单帧或连续帧两种模式

★ 浏览多个Vantage摄像机的图像

★ 为每台摄像机重新设置检测区域

★ 远程执行系统诊断

★ 远程获得交通统计数据

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采用闪存的方式可以将参数设置存储起来,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即使有意外断电的情况也不会带来损失!

另外,如果您想用Edge2模块再采集一些交通数据,也没有问题,不必更换硬件,只需用我们提供的VSU软件模块将Express数据采集程序写入到Flash闪存中即可,非常方便!

五、Edge2硬件特点及技术指标

1、主要功能及特点

① 双路视频输入;

② 每路摄像机图像能够设置24个检测区域;

③ 每个Edge2具有4个通道输出,通过增加扩展模块,可以设置多达24个的通道输出;

④ 检测区域之间可以设置成“And”逻辑功能,来提供联合控制;

⑤ 每一个检测区域当有车辆存在时,可以持续输出一个存在信号;

⑥ 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设置及状态监控;

⑦ 采用FLASH闪存存储,使处理器具有编程能力,并能够实现多种应用;

⑧ 通过串口进行软件升级,不需要修改硬件,同时增加了用于储存数据的FLASH存储空间;

⑨ 易于操作的主菜单接口界面,使系统设置或维护不需要电脑即可完成;

2、接口指标

① 输入:BNC视频输入,RS170(NTSC),CCIR(PAL)

② 输出:BNC视频输出,RS170(NTSC),CCIR(PAL)

③ 75 Ohm或Hi-Z视频输入端口

④ USB型鼠标接口

⑤ DB9针RS232接口

⑥ RJ45与扩展模块连接接口

3、工作环境

① 环境温度:-37℃~+74℃

② 环境湿度:0%~95%,无冷凝

③ 电源:12VDC或24VDC(490/280mA)

六、感应式路口控制系统组成

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是感应式路口控制系统的感应部分,在本方案中就不再论述信号灯控制机及摄像机等系统部件。Edge2模块可应用于单点路口控制、线控及面控系统中,实现感应式或自适应式控制,能够完美的与SCOOT、SCATS等系统无缝整合!

需要将Vantage Edge2集成到信号灯控制机中,Edge2模块适用于多种型号控制机,如170、TS-

1、TS-

2、2070、ATC等。一般只需将Edge2模块直接插入到信号灯控制机内相应的位置即可,非常方便。

1、系统部件组成

① Vantage Edge2视频检测模块(双路视频输入)

② Vantage Intersection十字路口控制专用软件(固化在Edge2中)

③ Vantage Remote Access System(VRAS)远程管理软件

④ 符合要求的摄像机

⑤ 感应式信号灯控制机

⑥ 信号灯

第四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通行规则及道理

很多人记不住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的避让规则,是因为不明白道理。现整理并说明原因。

在没有交通信号和标志时,很多国家规定,只有你的车能够开过路口不会被迫停止在路口内,才能进入路口。进入路口按四个方向顺次进入一辆车的原则进行。所以有些国家路很堵,路口不堵,纽约大停电路口也不会堵死。如果你从国外回来,按这个原则开车,车多时估计你过不了路口。国内的原则是这样:

交通标志最大,有标志,遵守,没标志,如下处理。

1. 左转让直行。左转与直行发生事故,左转负全责。转弯要低速,直行速度快,这样规定直行车辆可以快速通过路口,提高通行效率。

2. 右转让对面来的左转车辆,因为右转的时机很多,对车辆通行影响最小,而左转车辆机会少,等在路口影响交通,故如此规定。如发生事故,右转负全责。

3. 你直行,右侧来车也直行(即交叉路口冲着我的右边开来),你必须让他,发生事故你负全责。据有人解释这样规定的原因:如果转角处有障碍物,两辆车同时发现对方,你比对方采取措施的距离长半个路面宽度。

第五篇:电梯控制系统中信号反馈问题

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多种多样,通常电梯控制系统信号反馈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控制系统运行指令的执行器件的反馈信号(如上下行接触器、制动接触器、运行接触器、抱闸接触器、快慢车接触器等信号);②ACVV及VVVF装置故障信号,VVVF运行中信号反馈;③抱闸线圈得失电检测信号反馈(即抱闸线圈动作检测信号);④电机热保护信号反馈(或电机过电流信号);⑤电源错缺相信号反馈;⑥速度检测信号反馈。

针对以上几个主要信号反馈问题作简单介绍,以帮助读者设计电气原理图和编制系统程序。 1 控制系统运行指令的执行器件的反馈信号

运行指令的执行器件通常是由一些接触器或继电器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这些接触器或继电器辅助触点接入微机控制系统中,由微机来判别这些器件的执行情况。在电梯每次起动前,都对这些信号进行检测,在这些器件收到微机的执行指令后也要进行一次状态检测。如果执行器件的反馈信号在电梯起动前正确,则允许电梯的内外指令登记,否则电梯进入故障保护状态;如果执行器件收到微机的执行指令后反馈给微机系统的信号正确,则允许电梯作正常运行;如果执行器件收到微机的执行指令后反馈给微机系统的信号不正确,则微机立即取消执行指令,控制电梯紧急停止并进入故障保护状态。笔者维修一台电梯,型号为SPVV,该电梯控制系统采用OMRON C200H可编程控制器,拖动系统采用德国交流调压调速装置,内外召唤指令输入及输出采用矩阵扫描方式。该电梯故障现象为:当电源刚接通时,C200H第二通道有矩阵扫描脉冲输出,大约2~3s后,扫描脉冲消失,从而使电梯无法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该电梯部分执行器件反馈信号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电梯检修部分是通过调压装置输出动力电源,因为执行器件只有3个主接触器SC、XC及C,从PLC输入点可以观察到第6通道02点不导通,在待机状态下02点应该处于导通状态,经观察发现C接触器铁芯卡住,致使02点输入信号不正常,将C接触器进行修复,控制屏重新上电,一切恢复正常。C接触器是该电梯控制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个执行器件,它直接给电机提供直流制动力矩,如果C接触器有机械卡住或线圈断路情况,电梯将产生飞车以致引起电梯冲顶或 底。后经询问客户,该电梯确实发生过冲顶。下面我将OTIS300VF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器件的反馈信号画给读者,以供参考(如图2)。

在图2中,U表示上行继电器;D表示下行继电器;SC表示速度检测继电器;ETSC表示紧急终端速度检测继电器;INS为检修继电器;UD表示运行继电器;UDX表示运行辅助继电器;LB表示松闸继电器。 2 ACVV及VVVF装置故障信号,VVVF运行中信号反馈

ACVV及VVVF装置故障信号、VVVF运行中信号也称为使能信号,它们大多数由继电器或光电晶体管输出,此信号可直接送入微机控制系统输入接口回路中,如果故障信号出现时,控制系统应立即取消内外召唤指令,使电梯停止运行;如果VVVF装置运行中信号正确,则电梯抱闸打开,电梯运行,如果运行中信号丢失,电梯停止运行,并进入故障保护状态。故障信号是对电梯拖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此信号反馈对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3 抱闸线圈得失电检测信号反馈(即抱闸线圈动作检测信号)

抱闸线圈得失电检测可通过抱闸微动开关进行检测,当抱闸线圈得电时,抱闸打开带动微动开关动作,微动开关信号反馈给微机输入接口电路,自微机发出抱闸打开指令起延迟1~2s时间。如果在1~2s时间内收到微动开关反馈信号不正确,控制系统应立即取消电梯运行的各种命令,使电梯进入无效运行状态。这一信号对于保护电机及各种调速装置非常有用,处理不当的话,容易引起重大设备损坏,严重的会引发火灾。

4 电机热保护信号反馈(或电机过电流信号)

预埋在电机内部的热敏电阻是检测电机是否过热的器件,此信号通过外部电子线路对这一信号进行放大和比较后反馈给微机输入接口电路中,由软件实施控制。电机过电流信号在不同的电梯中执行器件不同,在交流双速梯和交流调压调速梯中,该信号通常由热继电器给出,此时该信号可直接串入电梯安全回路中,也可输入微机输入接口。在变频调速电梯中,变频器输出电流由变频器故障信号或运行中信号进行监测,这一信号的处理方法在上面已作了详细说明,这里不作说明。在变频器三相交流输入侧的过电流可通过三相空气开关或热继电器进行检测,采用空气开关可直接切断变频器动力电源,空气开关容量的选择应与变频器的容量一致;由热继电器进行检测时,需将热继电器输出信号串入电梯安全回路中或直接送给微机输入接口电路中由软件实施控制。 5 电源错缺相信号反馈

该信号反馈大多数采用相序继电器输出,给出的信号可直接串入电梯安全回路中,这里不再细说。 6 速度检测信号反馈

在有些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电梯中,通常将电机速度反馈信号单独送到速度检测器。速度检测器由一些电子元器件构成,速度反馈信号源有2种:一是模拟量(直流测速发电机);另一种是数字量(由旋转编码器产生)。对于模拟量信号源可直接由比较电路进行信号比较及放大电路处理,由继电器或晶体管输出。继电器或晶体管输出的信号反馈给微机输入接口,由微机控制电梯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在VVVF拖动系统中速度检测信号直接进入变频器,变频器输出故障信号给微机系统,这种情况在上面已作了说明,这里不必细说。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电梯整个控制系统来说,控制信号的反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只有正确认识各种控制信号反馈的意义,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电梯控制原理图及可靠的系统软件,从而保证电梯可靠安全的运行。

上一篇:家庭医生签约系统方案下一篇:交通运输全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