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工考技师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汽车修理工考技师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项目教学法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能有效地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强师生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第一篇:汽车修理工考技师论文

关于提高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研究

摘要: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师院校,作为培育优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岗位的工作需求。

关键词:技师院校;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Key words: technician college;automobile maintenance;teaching quality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片面、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人才缺失等。导致教学质量低下,严重阻碍了技师院校的稳健持续发展。今后的教学中,就要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快速提高教学质量。

1 提高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1.1 加快院校改革

近几年来,我国技师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学生质量却明显降低。为技师院校的长远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压力。那么在新形势下,就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来提高技师院校的综合实力[1]。汽车维修专业,也是技师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将影响着整个院校的教学水平。通过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方案,为后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与参考;而且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技师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当院校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提升,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加快技师院校的改革步伐。

1.2 强化学生能力

技师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需要为社会与市场,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实践实训机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技能素质;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快速掌握岗位工作的流程与方法,提高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其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2 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内容片面

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下,我国的汽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而技师院校,就是为社会与市场输送大量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而现阶段技师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教学内容片面,与实际发展严重脱节,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很多技师院校,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教材书籍,既没有结合市场发展进行完善调整,也没有根据教学情况进行改革优化,因此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2]。整个教学内容不仅非常复杂、抽象与片面,而且无法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讲解通透,导致学生兴趣低下,效果不佳。第二,很多技师院校,都采用统一的教材与内容。既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没有根据教师学经验与目标,展开教材编写与创新。然而在新的时期与环境下,汽车维修行业的知识更新较快,因此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

2.2 教学方法单一

技师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第一,整个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内容较多,但是教学时间较少,课时有限。因此教师就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述上,忽视了教学实践与演示操作。而学生的能力有限,差异较大,无法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3]。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受到了各种条件与环境的限制,无法保障教学质量。首先,很多技师院校的领导,忽视实践教学的开展。既没有将实践教学纳入到规定的大纲中,也没有投入大量的财力与设备。因此实践教学就流于形式与表面,无法实现高效开展。其次,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其维修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而技师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与工具,与真实的岗位工作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再加上院校投入的资金有限,导致設备落后,实训环境较差。最后,整个实训实践教学,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主要是因为实训设备有限,而学生数量较多。在实训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技能操作与演示,还要维持课堂纪律,导致实践教学效率低下。

2.3 教师人才缺失

一支高素质、优质的教师人才队伍,是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现阶段由于教师人才的大量缺失,还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具体表现在:第一,很多技师院校,缺乏福利政策与优惠补贴制度,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前来就业。整个选拔招聘过程也比较滞后,无法做到公开、公平与工作,因此很难留住人才。第二,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制度。技师院校,只有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障教学工作的高效展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院校并没有为教师留有充足的、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时间与机会,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定体系给予保障,导致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等,教学质量自然低下。

3 提高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

3.1 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是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与依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选择前沿的教材书籍,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技师院校要做好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并且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选择教材书籍[4]。一定要做好教材书籍的审查与定期更换,才能与实际岗位工作紧密结合。第二,技师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材的研发与编制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教材中老旧的内容进行删减,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简单的内容进行创新,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可以将自身的课堂笔记、教学设计等内容,制作出电子版,上传到图书馆或者校园网上,供学生查阅与学习。第三,教学内容的调整中,还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思维,让教学更加具有特色。比如搜集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前沿资料与实践案例,加入到教学课件中,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3.2 创新教学方法

多元、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快速提高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图文、声乐、视频等形式,进行演示与操作。比如媒体设备、微课视频、在线课堂、学习软件、网络平台等,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传递与分享给学生,突破课堂教学限制,激发学习兴趣。第二,运用小组合作法。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然后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展开实际生活探究,接触新的设备与技术,实现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最终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满足岗位的工作需求。

例如在“汽车结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自主拍摄,或者搜集网络资源,以动态图、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与展示。并且标注出汽车零部件的名称,便于学生熟知与掌握。接下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与操作。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3.3 加大师资建设

在今后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必须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快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加大师资建设,调整教师结构。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进行实践训练,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聘用企业员工到技师院校讲课、任职,并且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讲授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二,技师院校可以通过福利政策与补贴优惠制度,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前来任职,保障整个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5]。只有在专业教师、企业师傅的相互合作与协调下,才能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第三,院校还要为全体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离职培训、在岗教育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掌握新型的教学理念与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专业教师,还要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与目标,紧跟时代发展与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3.4 提供实践机会

技师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时间机会,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技师院校要与当地的企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明确双方职责,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实践基地的建设、教学活动中。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实践机会,带领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第二,技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与平台。比如运用VR仿真技术,来模拟真实的汽车维修操作,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并且由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给予指导与点拨,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与发展方向,找出自身不足与问题。提前熟悉企业文化与专业素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提高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有效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建设;提供实践机会等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如何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J].消费导刊,2020(5):81.

[2]张钦淏.浅谈如何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J].职业,2020(20):71-72.

[3]陈境福.浅谈如何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5):154.

[4]张宏.提高技工學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职业,2019(9):78.

[5]李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J].魅力中国,2019(35):197.

作者:李兴

第二篇: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摘 要:项目教学法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能有效地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强师生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汽车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其基本思路是以设计创新为出发点,针对汽车检测试电笔的实用、方便、易制作等特性来开展职业技能教学,从元件选用、电路设计、电笔外观设计、制作工艺和方法等多方面考核,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教学;沟通能力;创新

一、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提出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型的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得以应用,使得汽车电气系统越来越自动化,控制电路也越来越复杂,如汽车前照灯自动控制系统、红外线雨量感应控制系统、一键起动控制系统、自动倒车控制系统等等。另外,现在技师班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系统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老化,已经跟不上现代汽车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导致教学效益不高,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激发。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有效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而有效的好方法。教师通过项目教学法,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二、项目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施一般按以下四个教学阶段进行:

1.确定任务阶段

项目来源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设计出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要求项目的可操作性高、应用性强。例如,在本课程和教学中讲完半导体元件的结构组成、原理特性以及作用后,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半导体元件的检测和作用,加强技师班学生的应用能力,可要求学生利用二极管和废笔管制作汽车专用试电笔,利用三极管制作晶体管闪光器等两个实用性很强的项目。由教师提出项目要求,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在项目实施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制作能力。

2.制定计划阶段

由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在班上展示,得到全班同学和教师认可后方可实施,通过这样的展示和沟通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的优点,可以使此项目的设计更加完美。例如,设计“利用二极管和废笔管制作汽车专用试电笔”的项目时,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出试电笔的电路原理图,然后查找相关资料计算出试电笔的耐压值以及各元件的参数,最后设计电路的焊接和电笔的外观以及它们的装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成品给学生,让学生的设计思路更加清晰,制作的产品要求美观、易携带、易拆装、成本低。在此阶段,学生通过项目计划的制订及展示互相沟通、互相启发,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3.计划实施阶段

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形成后开始实施计划。学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成品从中了解到应该收集什么样的废笔管,电路设计好后要怎样焊接才能安装到笔管中,笔的两端为检测端,要如何设计才能不松动而且美观。每组展示试电笔电路的工作原理图,并描述其设计思路和方案。

4.项目评估总结阶段

针对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复整改总结,为项目的下一轮实施做好铺垫。例如,要设计出耐压范围在3V~50V的电路,应选用多大阻值的电阻;检测电流方向可用发光二极管工作个数不同来判断,一个发光二极管亮时表示正向,两个一起亮时表示反向,也可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实现,红色二极管亮时表示正向,绿色二极管亮时表示反向等等。较多知识点的应用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只有掌握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后才能应用自如,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对理念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项目成果验收评价阶段

项目成果的验收采用成果展示、小组制作工艺描述、答辩、实训报告相结合的形式。由指导教师负责总体组织,首先每个小组派代表现场操作演示,并描述其设计思路、制作特点和工艺等,验收产品的运行情况、技术难度、工作量和美观性;其次是现场答辩,其他小组的同学有疑问可以向描述者提出,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把握情况,验收学生对该项目理论知识的掌握;最后成果展示和答辩完毕后,各小组将项目设计思路及过程写成报告总结出来,并要求写出相关的参数计算过程和画出相关电路,报告描述问题清楚完整、格式规范、页面整洁清晰、反映学生本人所完成工作的全面情况等。在成绩评定中,教师应突出评定学生项目成绩的主要依据不是学生的项目结果,而是项目实施的过程。对于比较新颖的创新性思路,即便最终的效果不理想,也应该给予较为优异的成绩,以鼓励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国利.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项目教学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6(4):253.

[2]王晓民.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0):233.

[3]蒋红枫.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68-69.

[4]李进.《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6.

(作者单位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张运花

第三篇: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初探

技师学院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技能培养和就业质量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效技能培养和过硬就业质量的极佳途径。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诠释

校企合作是一架金桥,把学院和企业紧密连结在一起。从功能定义的角度总结归纳,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运行机制,是技师学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技师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合作的前提是产学互补、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技师学院想要为学生的未来铺就一条坦途,为学生的一生打造一个“金饭碗”,在对学生实施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就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学院和企业的双赢。

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形成生产和教学联合体系,把企业的需要作为技师学院生存立足的根本。技师学院只有与企业握手“联姻”,才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创新跃变;也只有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品质的提高,技师学院才能紧跟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变频式”的发展。从时间、空间和组织三要素进行考量,校企合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学年分段

即“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与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或毕业实践,并与就业紧密相关,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的形式。

2.阶梯分段

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形成本土化的“双元制”式校企合作模式。3年学制中,企业实习的比例,分别为1/3、1/2和2/3,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紧密结合,逐渐加大企业实习比例。

3.半工半读

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生交替在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其中,工读交替时间可分为每一学期或一学年,或几天轮换一次。这种形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也有利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弹性安排

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灵活安排工学的交替,利于知识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

5.订单培养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以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企业与学校一起开发课程,共同培养学生,联合教学管理。订单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缩短订单周期、模糊订单数量、深度参与订单培养。

6.教学工厂

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该模式不但方便学生,同时,学校在教育上具有更多支配权。艺术设计、广告专业的“工作室”也可以纳入该模式。

7.厂内基地

企业除安排技师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的车间、工位和兼职指导师傅外,还单独设立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服务的车间,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者可称为厂内工学基地。这种模式中,企业具有更强的主导作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教学。

三、校企合作的突出优势

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推进社会化服务,关键在于发挥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找准需求结合点和利益共生点。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一般要经历情感联络、利益互享和价值共建等阶段,逐步形成集聚实力、搭建平台、有的放矢、多方联动的合作思路。

1.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毕业后很快就业,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和创新改革气息的熏陶,接受社会现实的洗礼,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学生实习的过程,既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更在与一线师傅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密切了与社会现实的亲密触摸,提高了对所从事职业的理解,便于为自己定位,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从岗位做起、从基础做起、从自身做起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是学生成人、成才、成器的主要元素。

2.校企合作为技师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从深刻的层面上来看,校企合作不是简单的用工对接和订单式培养,而是在市场经济下,校企双方遵循共同的利益驱动,努力创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机制。

3.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下基础

一个学生要想走向成功,仅凭在学院内的学习,无疑是杯水车薪。技能教育可以真正将职前职后的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旋转提升的阶梯中,铸造自己技能水平的攀登台阶;同时,校企合作拓宽了职教培训市场,有利于技能教育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

4.校企合作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储备技能型人才资源

“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成立,使山东东部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它需要数以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为山东的技师学院走校企合作之路,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就业渠道。

四、校企合作的基本问题

在校企合作中,如果学院是主导者,那么,企业就是掌控者。实际情况往往是学校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企业就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校企合作就表现为一边热、一边冷的尴尬境况。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学院和企业都有一些表现需要反思。

1.企业对实习学生的主要意见

顶岗实习学生角色转变慢,不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同时缺乏责任心,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沟通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存在问题,要求工作条件好一点、待遇高一点、轻松一点;有的一心想坐办公室当主管,眼高手低;一些学生“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许多学生在实习中不甘心与农民工干同样的工作,连3个月也坚持不下来,甚至有实习生不打招呼就离职,也有群体离职的现象,导致就业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

2.企业对学校方面的意见

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没有归属感,加上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果学校方面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心理方面都很容易出问题;大部分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所带学生在20人以上,实习指导教师的力量亟待加强;学校顶岗实习时间与企业工作安排相冲突;技师学院现行教学计划长时间没有更新,学与用不能及时有效接轨,出现理论知识不好用、用不上的矛盾冲突;学生水平不够,反映出学校教学内容和教材落后,教师水平差。

3.企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部分企业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安排岗位轮换,更不愿为实习生安排培训;少数企业有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连续加班的现象,学生体力得不到恢复;有的企业实习工资太低,有的企业对实习生缺乏人性化管理,对实习生的惩罚措施与员工相同,动辄罚款、开除,引起学生、校方和家长的不满,这也是部分实习生群体离岗的原因之一。

五、校企合作的对策措施

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要因“校”制宜、因“企”制宜,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双向培训、共同组建职教集团等方式,密切校企合作关系,满足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锻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教育教学各方面的需要。

1.明确合作的性质与遵循的原则

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同时,其主要内容是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的训练,也是一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行为,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因此,要遵循教育与培训的基本原则。其次,校企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商业行为,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洽谈项目、制定规则、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以保证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第三,校企合作是技师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一种资源互补,一种涉及不同社会与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合作,需要宏观调控,需要公共政策的引导和公共财政的支持。因此,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第四,校企合作的主体涉及企业、学生和学院三方,是适合非完全行政、非完全市场的一种治理结构,要兼顾多元办学主体的利益,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权益平衡的原则。

2.明晰合作中的利益与责任关系

学院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方式上基于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行为倾向;技能教育是从学校学习向企业工作的过渡准备,人才培养的前期要以“学中做”为主,侧重基础性学习、基础性技能训练,掌握更宽广的职业生涯基础能力;后期要以“做中学”为主,侧重专业性应用、职业性的工作训练。

在教育观念的价值判断上,应形成在劳资平等、社会和谐基础上的共同认识;在教育规律认识和教学内容上,要尊重企业的实践真知;在课程教学上,要尊重学校的理性把握;在实习环节上,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在实训环节上,以学校为主,以企业为辅。既要加强教育管理,使实习学生重视实践、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又要督促企业合理安排实习工作岗位,保证专业相关、技术含量等实习要素的落实及必要的岗位轮换,避免让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

3.灵活的调节机制

技能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集中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和教育过程的特点上,包括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模式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的多样化和适应性。

技能教育不能一刀切,只能因地制宜。例如,铁路因春运、暑运的需要,实习应安排在寒、暑假期间;酒店管理、旅游实习,则考虑安排在旺季;订单、工学交替更适合涉农专业等。因此,灵活的调节机制,要成为校企合作的基本运行机制之一。总而言之,校企合作要想推陈出新,学院就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作者:王术良

上一篇:高校学生社团对策论文下一篇:企业品牌文化建设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