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读书报告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数据结构读书报告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篇报告是笔者在仔细阅读完齐湘泉老师编写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后,以主要章节为线索从著作者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立论和论点、研究的论据和资料运用以及本书的贡献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旨在阐明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第一篇:数据结构读书报告论文

从《银行结构报告》到《金融结构报告》:欧央行经历了什么?

自1999年欧元诞生起,欧央行就开始探讨研究银行结构,并于当年发布欧元区第一份《银行结构报告》,凸显了商业银行体系在该地区金融体系中的举足轻重。其间,在2009年、2011年,欧央行曾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度停止发布该报告,2009年重新发布,同年,也开始发布《金融稳定报告》。2013年,欧央行再度暂时中止发布《银行结构报告》,2014年起恢复了一期《银行结构报告》,并在其中增添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结构研究部分,作为次年发布《金融结构报告》的过渡。自2015年起,欧央行开始正式发布年度《金融结构报告》,原《银行结构报告》的核心部分成为其中一部分,迄今为止发布了两期。

从《银行结构报告》到《金融结构报告》,欧央行到底经历了什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欧央行高度重视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研究。商业银行是否不再重要了?本文着重分析欧央行发布《金融结构报告》的原因、主要分析框架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银行结构报告》的初衷

1999年,欧央行发布第一份《银行结构报告》时提出,该地区商业银行体系在当时快速发展,成为欧央行货币政策执行中的重要对手方,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支付清算系统——TARGET运行和金融稳定,也是欧央行重要监测指标——货币总量的资金搜集者,从根本上改变着欧元区金融体系。同时,欧央行有义务监测银行体系,从而保持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基于上述因素,欧央行有浓厚的兴趣追踪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银行结构的变化。简而言之,《银行结构报告》发布的初衷是,商业银行体系在当时的金融体系中占据要位,影响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目标——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付清算体系以及金融稳定。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总资产规模相对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年底,欧元区的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总资产规模为27.7万亿欧元,比2014年下降1.3%,比2008年下降17%。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中介发展增速,规模逐步增加。广义影子银行体系(保险公司和养老金之外的非银行金融中介)的资产变化如下:1999年为9万亿欧元,2003年为10万亿欧元,2007年为17万亿欧元,2014年为23.9万亿欧元,2016年3月则为28万亿欧元,超越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总资产。截至2015年年底,欧元区狭义影子银行体系持有的资产规模则占整个金融体系总资产规模的40.5%,而信贷机构总资产比例占比则为46%。

因此,探讨银行结构的理由同样是欧央行监测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理由,即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时常发挥类银行作用却没有被同样的监管标准所约束。但仅仅从规模角度来看,欧元区份额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并未超过银行体系资产规模。与发展规模相伴而来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结构性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的关联且没有受到严格监管,必将滋生更大的风险,这也是欧央行《金融结构报告》关注影子银行体系的出发点之一。

转而关注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

2013年,欧央行暂时中止发布《银行结构报告》。同年,欧央行发布一篇研究论文《提高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能力》,表明了欧央行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如回购和融资融券等风险的担忧。歐央行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形成了如下挑战,容易增加金融风险:第一,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杠杆,而高杠杆金融体系在面对“突然地去杠杆”情形时会非常脆弱,由此很容易放大信贷和经济活动的波动风险;第二,回购协议等活动增加了金融结构的复杂性,干扰了货币政策传导,弱化了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第三、类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具有类似银行存款的挤兑风险;第四、回购、融资融券等影子银行活动容易引发短期流动性挤兑风险,同时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非担保性融资的追索权。鉴于上述因素,欧央行认为回购、融资融券等影子银行活动越来越重要,必须对其进行监测。

数据规模统计分析是最基本的监测手段。影子银行体系并不是一组固定的金融中介的活动,而是分布于各种金融中介,又不完全覆盖它们。在摸清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基本特征之后,欧央行对该地区的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大致统计。欧央行主要借鉴金融稳定委员会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界定——非银行信用中介,并结合使用排除法,排除了那些负债没有类银行存款特征、因此没有挤兑风险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金机构和部分投资基金。目前,欧元区的影子银行体系范围如下:(非货币金融中介-保险公司-养老金机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金融工具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欧央行排除了货币市场基金之外的各类投资基金,如对冲基金、私募投资基金、外汇交易基金等。欧央行也认为,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中介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是未来需要不断更新的地方。

按照这一大致的统计范围,在2012年年中,其他金融中介总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0.3%,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5.2%。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持有的总资产为7.6万亿欧元,其中70%属于影子银行体系,即5.32万亿欧元。这一规模约为当年全球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的三分之一。欧元区的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之间,以及银行表外活动联系。从地区分布来看,欧元区影子银行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包括荷兰、卢森堡、法国、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这些国家的影子银行规模占欧元区影子银行规模的94.9%,其他所有各国共占5.1%。

欧央行目前的数据统计框架难以满足影子银行体系的统计需要,例如,缺乏金融市场的回购交易数据。公开数据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实证研究。与此同时,在欧央行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欧盟影子银行体系绿皮书》中,欧央行提出,若要全面了解影子银行体系,欧央行应建立一个“欧盟中央数据库”(Central EU Database)或交易库,联合搜集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交易数据,一步一步摸清其发展现状。

《金融结构报告》的综合分析框架

FSB是目前直接执行制定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标准和政策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基本理念是首先应提高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水平,其次要强化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监管。

作为对FSB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回应,欧洲中央银行已经自2015年起,开始定期出版欧洲《金融结构报告》,每年一期,涵盖商业银行、保险养老金、非银行金融中介(即影子银行体系),作为《金融稳定报告》的重要补充。2015年、2016年发布的《金融结构报告》一方面继承了其原有的《银行结构报告》的精髓,另一方面借鉴了IMF关于金融部门评估的系列指标,并新增了影子银行体系的结构特征指标统计。

现代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金融中介、工具和市场纷繁复杂的交互、关联关系,欧央行的《金融结构报告》选择从金融部门(Financial Sectors)视角理解金融结构,将纷繁复杂的融资工具所依赖的载体,归入非银行金融中介即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梳理市场上主要的负债工具——贷款、债务性证券等的持有机构分布结构,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结构,试图理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传染途径,为未来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微观依据。欧央行发布《金融结构报告》的理念,延续了当初发布《银行结构报告》的初衷。

欧央行《金融结构研究》的框架设计,一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所有金融部门之间的金融结构,第二部分是欧元区银行业部门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欧元区保险公司和养老金部门的结构,第四部分是欧元区非银行金融机构即影子银行体系的结构。具体分析框架如下:(1)所有金融部门的金融结构,以观测欧元区不同金融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相对重要性。主要考察了金融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指标,以准确理解欧元区的金融稳定面临的结构性风险。(2)欧元区银行业部门的结构。延续了之前《银行结构报告》关于银行部门结构的分析指标,主要考察了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结构、市场结构、金融绩效、资本投资、杠杆。(3)欧元区保险公司和养老金部门的结构。包括整个保险市场的结构,各部门的资产负债结构等。(4)欧元区影子银行体系的结构。讨论了广义影子银行体系和狭义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规模。重点分析了狭义影子银行体系(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金融实体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

欧央行《金融结构研究》有一个重要特征,它还考察了单个国家的金融结构指标,以及国与国之间的跨境交易结构。对于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地区,这些指标清晰地昭示了不同国家的金融交易重点及国与国之间潜在的风险联系。

除此之外,欧央行在2012年3月发布了《欧洲委员会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绿色报告》,深度讨论了欧元区的影子银行体系。根据FSB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初步划定欧元区的影子银行体系范畴,包括特殊目的实体,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基金、金融公司、提供信贷或信用担保的证券机构、担保信用产品中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业务、证券化、证券借贷、回购协议等。同时,提示了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体系的好处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欧元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趋向,包括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对原有监管体系的强化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资产管理监管、证券借贷和再回购监管、证券化监管、其他影子银行机构的监管)。

对中国的启示

银行并非不重要了,而是更重要了。欧元区银行业高度发达,而且商业银行比以往更为复杂,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在扩大。通过资产负债表和表外活动,商业银行已经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深度关联,形成了更为复杂的金融结构。从《银行结构报告》到《金融结构报告》,凸显了欧元区对商业银行以及快速发展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国而言,更是如此。与欧元区相似,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银行的影子”,与商业银行表内外活动息息相关。借助影子银行体系的高杠杆手段,商业银行实际的风险或超过了资产负债表表面的风险,银行比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容易遭遇挤兑,因此,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健比以往更为重要了。此时,监测整个金融结构是对银行监管的重要补充,也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手段。

必须监测影子银行体系动态和风险。影子银行体系“藏身”于各类金融创新中,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形成了挑战。但是,从次贷危机爆发到目前,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影子银行体系潜在的风险而完全禁止影子银行活动。欧央行认同这一观点,并认为需要利用数据统计等监测手段,提高影子银行体系运行的透明度,降低风险。在实际监测中,欧央行初步借鉴了FSB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方法,细分工作将在未来的《金融结构报告》中进行。如果从FSB最新界定的经济功能角度划分影子银行体系的范围,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将比肩或超过商业银行体系总资产规模,涵盖几乎所有的资产管理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意识到,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是金融体系演进的结果,是金融中介的一种发展趋势,监测手段远比禁止手段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发展更为有利。经济转型、金融结构转变的特征决定了,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内部结构也更为复杂,潜在的风险也更为隐匿。因此,监测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结构、以及其与商业银行体系的关联性等非常迫切。

应该重新了解中国的金融结构,并形成监测模板。目前,国内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直接挑戰了货币政策执行效力,也挑战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发展模式,形成了监管真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市场对影子体系金融产品刚性兑付的预期,不利于金融稳定。了解金融体系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以及各行业的内部结构、行业之间的关联性,集合金融体系发展的大数据,打破部门分割,既是遏制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也是下一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础,更是提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作者:周莉萍

第二篇:《<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读书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是笔者在仔细阅读完齐湘泉老师编写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后,以主要章节为线索从著作者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立论和论点、研究的论据和资料运用以及本书的贡献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旨在阐明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读书报告

一、本书概况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制定的现实背景、通过的历史过程以及重大意义,并对该法的实施效果做了大胆的展望和预测。九章的正文是本书的主体,详细介绍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各章节的理论渊源和具体规定。最后的附录部分,包括《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全部法条以及作者撰写本书的后记。二、重点章节解读

本书第一章为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作者从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入手,辨析了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以实证方式解析了法律适用法,追溯了中国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历史,叙述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得出我国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应为法律适用法的结论。在辨析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名称时,作者放眼世界,追溯历史,分别作了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引用了其他国家大量的立法资料和理论依据。在谈到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起源时,作者独具匠心地列举了古代历史事件(诸如汉代“刘细君和亲案”、“昭君和亲案”等)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大大加强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另外,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每次专家组的汇集与讨论作者都像写故事一样写明时间与地点,由此可以看出齐湘泉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国际私法学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最后,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0月,《法律适用法》终于三读通过,在我国成为正式法律。本章是从宏观上对《法律适用法》的制定到出台做了叙述性的描写,告诉了读者这部法律是什么,为以后各章着重描写法律问题作了很好的理解性的铺垫。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论述了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宗旨与调整对象,探讨了《法律适用法》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关系;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与外国法的关系,并说明了总则中各个原则的理论来源,对后文具有指导作用。

个人认为,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第二章的重点,这两节分别阐述了涉外民事关系的两大原则,即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这两节分别从两大原则的产生与演进,各国立法和国际条约对两大原则的采纳,以及该两大原则的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作者开篇就指出《法律适用法》取得的立法成果之一是把最密切联系原则这种法律规则选择方法提升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总的补充原则,使我国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了兜底条款。接下来,作者以奥汀诉奥汀案引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首次践行。各种国际条约(诸如《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公约》、《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法律适用公约》等)以及世界上多数法律适用法均采纳了最密切联系原则,而且阐明该原则主要适用在合同和侵权领域。接下来,引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对该原则的认可态度及采纳程度。作者先从《法律适用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立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8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07年《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定(仅适用于合同邻域)引出《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即法律适用法规定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所有领域,提升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并对该条规定从立法技术、社会影响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论述采用与最密切联系原测相似的方法,即通过横向对比、列举案例、纵向发展的方法得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上升为法律适用基本原则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根本性的变革这一结论。这种写作方法对比清晰,层层递进,重点鲜明,使得读者心中有格局,不仅使读者了解到我国《法律适用法》对两大原则的具体规定,而且使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到这样规定的法理和现实原因,可见作者的写作颇具逻辑性和严谨性。

第四节阐述了“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保留的关系。作者指出,“直接适用的法”在是否是直接规范、直接适用的法的效力、是否是公法方面引起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争议。作者对比了赞成者和反对者的理由及依据,最后对“直接适用的法”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结论:“直接适用的法”是一种新型的法律适用规范,是一种集单边法律适用规范和和公共秩序规范为一体,又有别于单边法律适用规范和公共秩序规范的法律适用规范和公共秩序规范的法律适用规范。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所以作者的观点得出的顺理成章,水道渠成,不管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十分严谨。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者从该制度的法律特征,起源及立法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纵观了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制度的采纳情况后,作者再次回到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立法上,即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贯持肯定态度,而且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立法,《法律适用法》将“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分别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个人认为,第八节的反致制度是本章另一个重点。所谓反致,是法律适用法特有的一项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依本国法律适用规范的指引应适用某外国法,但该外国法律适用规范却指向法院地法或第三国法,法院适用本国实体法或第三国实体法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作者从反致制度存在的价值、产生的条件、引起的争议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反致制度本身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接着,作者列举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对反致的态度得出了多数国家认可反致这一结论。最后,对比完后,再次落脚到我国立法对反致的态度,即我国《法律适用法》明确反对反致制度。尽管我国法律这么规定,作者还是表明了自己的学术立场,认为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反致制度是应该被我国所采纳的。由于立法上的拒绝,作者从感情上对该制度以后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希望,结客观与主观于一体,体现了作者“只唯实,不唯上”的治学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对该项问题的关切。

第三、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也是法律适用法总则的最后一部分。前三节主要写了自然人作为涉外民事关系主体的法律适用,诸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自然人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法律适用。作者指出,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的规定是相同的,即都为“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具体到“何为出生,何为死亡”的问题上,各国的法律规定又不相同。接下来,作者通过列举一些不同国家的标准引出在解决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冲突方面主要采用属人法。接着,作者再次把焦点对准我国,指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也是以属人法为标准,只是我国属人法抛弃了国籍国法原则,采用“经常居住地法原则”,形成属人法以经常居所地法为主、住所地法为辅、国籍国法为补充的格局。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了我国这一立法的先进性:即采用经常居所地法作为属人法的国家不是很多,我国《法律适用法》以经常居所地法为属人法在立法上是超前的。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写作结构与民事权利能力这一节相似。由于自然人是涉外民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因此作者花了大量笔墨说明这一问题,从自然人具有法律人格到其背后的价值理念,再到各个国家关于“出生”和“死亡”的不同标准,再到我国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立法变化,作者以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阐述,有法有理,有历史有现实,彻底而清晰地论证了这一问题,使读者对此项规定了然于心。

与自然人相对,在涉外民事关系中另一个重要的主体即为法人。作者通过考察匈牙利、奥地利、马其顿等国家对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组织机构及股东权利等事项的法律适用,得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法人的属人法,而各个国家对属人法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最后,落实到我国,我国《法律适用法》也是采用属人法,且这种属人法为登记地国法和法人主营业地法律。本节的写作结构与第一、二节相似,内容全面完整,结构紧凑。

本书从第四章到第八章,每章一个主题,分别阐述了涉外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涉外债权的法律适用以及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该几章均遵循以下写作结构:世界其他国家对该问题所采用的适用方法、理论上的利弊分析、我国对该问题在历史上的立法活动以及我国《法律适用法》最终确定的适用方法。在写作方法上,作者依然以实证分析、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为主,引用了大量的宏微观资料,包括其他国家的立法、该问题产生的理论渊源、该问题的实践等,使读者再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厘清了我国立法的依据和目的。个人认为,物权与债权的重要性略高一筹。

法律适用法中的物权,其基础是民法中的物权,且含有涉外或跨国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法律适用法所规范的物权核心问题是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即涉外的或跨国的物权关系应受何种法律调整或规制的问题。我国《法律适用法》采用分割制分别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权利质权的法律适用,且三者的适用方法各不相同。对于不动产物权,我国采用“物之所在地法”规定“不动产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而对动产物权的规定,我国引入了完全的意思自治原则,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且采用选择性法律适用规范,当事人可以无限选择法律。对于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我国《法律适用法》将无形财产的有价证券和权利质权进行了区分,对权利质权,适用质权设立地法律,而对于有价证券则适用有价证券权利实现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有价证券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我国《法律适用法》对物权的规定在立法技术上十分先进,既遵循了一些古老悠久的原则,又体现了法律适用多元化的趋势,可谓与时俱进,方便灵活。

在有关债权的法律适用中,个人认为,其中的合同的法律适用最为重要。因为涉外民事关系主要调整的就是基于意思自治而产生的诸多合同关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涉外,合同都占据了民事关系的绝大部分。正是基于涉外实践中合同的大量存在,作者用了100多页对该问题进行详尽地论述。这其中不仅有理论渊源,理论争议,世界各国对此立法的不同,还有作者在考察资料后的主观评价和观点倾斜。对于合同法律适用的方法,作者从最原始的理论争议(分割论与单一论的博弈)入手,在列举了大量的法律资料和理论学说后,指出我国《法律适用法》虽未对合同的法律适用并未明确是采取单一制还是分割制,但作者认为我国应采取分割制。还指出对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是有条件的选择性法律适用规范,很好地体现了主观论和客观论的统一。最后,作者高屋建瓴,对我国《法律适用法》中有关合同的规定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即采取以意思自治原则为主,客观性援引的法律和最密切联系原则选择的法律为补充的立法模式。三、附录

作者在附录部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全部法条展现出来,使得读者对该法一目了然,尤其在前篇已经对该法进行过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着正文的理论分析再来查阅相关法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升华理解的作用。此外,该部分完善了本书的编写体例,解析与法条相得益彰,使得整本书的结构相当紧凑,浑然一体,实乃写作结构上的一大创新。四、结语

本书的作者齐湘泉老师参加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第四稿、第五稿的起草工作,十分熟悉《法律适用法》的制定情况,在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铸就而成本书。从宏观上再看本书,作者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论点,即: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博采各家理论之长,在结合我国自身的立法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制定而成,总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求新务实,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个人粗略计算了一下,出现在本书的理论有几十个之多,所列举的国家和立法数不胜数,足见该书的理论价值之大。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对《法律适用法》原理的解析,不管是对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指导,作者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

作者:伍萌

第三篇:知识经济下财务报告发展困境与变革:数据库企业报告

摘 要:分析了知识经济下财务报告面临的新问题和财务报告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基于事项法会计的数据库企业报告是财务报告变革的趋势。通过相关利益群体背景下企业报告的有效需求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企业报告变革的因素。

关键词:财务报告;数据库企业报告;事项法会计

一、知识经济-F财务报告面临的新问题

20世纪70年代,新科学及高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新的知识经济形态崛起,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出现一系列新问题。例如,知识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服务行业中,公司最重要的智力资产、人力资本等不确定性的软资产,没有被会计理论体系确认、计量和报告;同时,虚拟企业根据需要和效率而不断调整、解散或重新构建。拓展了会计主体的空间属性,企业组织边界已变得极富弹性,而且日趋模糊化。这种变化不仅是一个程度问题,而且是一个新的类型问题,仅仅更快地增加一些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应从概念层次上审视财务报告,并变革财务报告,使之与经济活动变化相适应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定期呈报的财务报告,不能及时地反映动态的、快速变化的企业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于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财务报告因其报告模式、单一货币数值计量、及时程度等限制,无法揭示几乎瞬息万变的风险状态;另一方面,通用的、高度汇总的财务报告,不能满足某些已经具备对非汇总信息进行高层次分析能力的最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他们根据各自特定的决策需要“解构”高度汇总的数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已大大降低;并且,根据他们特定的决策需要“重构”信息,其过程需要花费时间,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这两方面都不利于减小风险,降低资本成本,影响了财务报告信息对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财务报告的关键问题在于会计处理方法过于简单,是通过会计准则框架规定一个标准,对企业经济活动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这种非黑即白的“黑白模式”选择,使一些重要的企业经济活动信息被过滤出去,如非财务数据、面向未来的数据以及软资产信息等。复式簿记仍然是财务报表结构的主体框架,受当时信息处理技术水平有限的影响,通过分类、汇总,报告浓缩的信息以便于使用者理解。然而,正是赋予财务报告生命力的复式簿记,同时也给财务报告带来缺陷。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下,随着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其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引起的多样化,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及披露模式等局限日益凸显。财务报告的变革被断言有可能发生在其自身基础上这种可预见的财务报告变革曾被称为一场会计革命。

二、知识经济下财务报告的发展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财务报表由于信息相关性逐渐降低,而备受社会各界批评和指责。现代财务会计及报告已到了十字路口,如果再不予以改革,其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急速下滑,财务报告不得不以表外附注、其他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补充披露信息;过量的表外披露信息相对于财务报表的表内确认信息而言,大有强宾压主之势。并且为提供与企业经营业绩及未来发展状况的更相关的信息,财务报告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披露。然而,由于可靠性是运用公允价值最显著的隐忧,也使其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甚至冲击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为此,针对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特征的权衡,再次重述财务会计的本质在于强调其可验证性。人们对财务会计及其报告的要求已经使财务报告力不从心,财务会计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保持财务会计以记录和报告过去为主的本质,还是改变财务会计及报告的边界而合并或同时发展企业财务预测的新学科?

同时,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国际财务报告也遭遇困境,也就是说,国际准则委员会试图消除各国会计环境差异,在全球使用相同的国际报告准则,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及可比性。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混合物,既有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形态,又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混合社会形态,更有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转轨经济社会形态转型。这些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各国,不仅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包括国际准则机制等在内的经济政策,更会加剧各国经济差距和国际不平等,导致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在实践中,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使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各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均衡的产物,这决定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理论上,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会计环境的动态性和混合兼容性,逻辑地决定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动态性和非单一性,因而即使各国最终都统一采用国际报告准则,据此产生的国际财务报告,也并不能改变或减少财务报告自身的局限。

三、知识经济下的数据库企业报告

(一)知识经济下的企业报告变革

知识经济下的知识和信息革命,现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提升,推动了财务报告向企业报告的变革。而且,信息技术可能会以效益大于成本的方式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用“企业报告”一词,意味着仅仅关注财务信息将成为过去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报告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如:面向未来的、非财务信息等,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呈现。这种企业报告的变革,是适应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结果,以满足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多元化及其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引起的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企业信息化为财务报告向企业报告的可能变革提供了技术性平台。基于这个技术平台,为了满足日益多元化信息使用者及其日益多样的信息需求,企业的经营活动信息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的集成:不仅集成了会计部门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收报告等各个独立的信息系统,而且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实现了跨企业职能部门,集成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共享数据库;更重要的是,新知识经济下企业外部生存与竞争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拓展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管理理论从传统价值链、价值系统、虚拟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发展演变,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集成范围分别实现了在企业内部、产业范围的实体活动及信息活动、跨产业甚至国界的战略联盟、实体活动及信息活动的转变。总之,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传递、利用,对企业价值创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使企业信息集成化空间和范围不断地拓展,使企业报告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信息使用者

及其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然而,信息的多样性需求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会计界定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系统的容量;会计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增强,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它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二)基于事项法会计的数据库企业报告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创造了需求,又带动了需求,这种需求提升促进了成功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着一场新的财务报告变革,那就是以实时报告替代定期报告,以个性化会计信息披露替代通用型会计信息披露,以复合数据披露替代财务数据披露。这场财务报告革命,对财务报告的形式和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电子数据搜集、分析和存取的EDGAR(Elec,tronic Data Gathering,Analysis and Retrieval)系统,以及现代网络环境下的Web数据库技术和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交换标准的企业财务报告(XBRL)模式。这种变革只是基于财务报告系统的信息披露频率的技术性创新。并没有解决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及披露模式的缺陷,也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元化及其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未来财务呈报“能否采用由原始要素的披露而形成的数据库方式所取代?由用户直接在各种不同的假设下去构造他们自己的财务报表或根本就不要造?……财务呈报环境的变化如此之快,是否使得规范显得太过时和太迟钝呢?……规范是否应当向原始披露的方向转移,以取代财务报表的方式?”。这种财务报告采用了描述方法,是对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的改革;这种财务报告能提供一种理想的基础数据状态,数据加工和组合由报告使用者自己去完成,无疑更能满足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这种“数据库”财务报告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其实施已不存在关键的技术障碍的突破。这使事项法会计思想。在新知识经济时代重逢生机。事项法会计提倡财务报告中应尽可能减少事项的汇总(但允许相同性质的数据汇总和判断),会计只提供相关事项的信息,由使用者根据个人决策模型,对事项数据进行汇总、分配权重和价值。而财务报告只能提供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不仅遗漏了很多重要的企业经济事项信息,如非财务、面向未来以及软资产信息等,而且夹杂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加总计算,信息的可靠性不高。事项法会计是数据导向的会计概念(而非决策导向的),其广泛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给会计理论提供了新方法。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作为该报告模式的关键技术支撑,对会计数据模型和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据库系统技术从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以事项法会计理论为基础的会计数据结构模型及会计信息系统研究得到迅猛发展,这种数据库企业报告模式得到了积极倡导,基于事项法会计的数据库报告模式的体系结构可以实现。

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为实现基于事项法会计的数据库报告模式开辟了道路。一方面,由于支持这种数据库报告模式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大量数据的存贮、检索、组织及维护技术日趋完善,同时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大规模数据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及时、可靠、低成本地从报告企业传送给信息使用者或信息中介,前述的XBRL对实现该模式下企业电子信息传递起很关键的作用。而且,相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的提高,也使数据的大规模传输更加安全可靠。另外,个人计算机普及与现代分析决策支持软件的结合,使一些信息使用者具备了对大量数据进行高层次分析的能力,能够根据各自特定的决策模型的信息需要,通过提高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获得更多收益。这些都为实现基于事项法会计的数据库报告模式,从技术上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基础和前提。

四、企业利益相关群体背景下企业报  告的有效需求分析

围绕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变革财务报告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但是,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仅仅强调了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以强制信息供给方提供信息作为前提,并没有考虑到报告供给方的披露动机。企业财务报告的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共同构成了财务报告的环境。因此,研究企业报告的成功变革,不能仅强调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还要从信息供给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有效的需求。企业利益相关群体背景下企业报告的有效需求分析框架下,报告提供者、报告使用者和报告中介是影响企业报告的核心利益相关群体,只有当企业报告提供者的披露动机、企业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中介对于企业报告变革的提议达成一致时。才能形成企业报告的有效需求。如果这三方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报告没有共同的需要,那么这种数据库企业报告的变革就没有需求倾向。

管理当局作为企业报告的编制者和提供者,对资本市场的争夺使管理当局有动机向企业利益相关群体披露信息。企业报告是管理当局的主要职责之一,企业报告有助于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理论上,这意味着管理当局有责任按照投资人的利益行事。然而,管理当局具有明显的立场,特别是管理当局有动机隐瞒不利信息,可能采取逆向选择行为,进行不恰当的信息披露;而且,信息披露还会导致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负面影响,信息披露所引起的诉讼风险,也是管理当局企业报告决策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审计师对企业报告履行“监督”或鉴证职责,与管理当局一样,不仅是风险的承担者,而且也是企业报告的主要供应者之一,在财务呈报环境中也拥有明显的立场。最后,管理当局和审计师都要受到规范机构的管制,管制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衡量供给,因而是影响企业报告的最突出因素。另一方面,从企业报告的需求方看,信息需求对披露产生影响是有一定条件的,信息需求群体是否真正形成、有没有建立信息需求反映机制,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均衡,以及信息取得处理成本与信息谈判成本等,都是信息供给的制约因素。

实践中,信息披露是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管制者起着规范信息供给、引导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重要作用。有效需求的形成是供给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供给行为并不是简单地适应有效需求,而是在相关因素制约下的合理选择,除了上述的规范机构管制者、管理当局、审计师,以及日益多元化的已形成或潜在的企业报告信息使用者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如国内外资本市场需求、客户要求、市场竞争情况、同业推动等因素,也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报告的变革及其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利益相关群体背景下的有效需求分析框架,也解释了为什么基于事项法会计的数据库企业报告的技术可行性早已被证实,却至今仍然没有对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管制部门产生实际影响的原因。

五、小结

知识经济下财务报告面临新问题和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困境。但是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财务报告向数据库企业报告的变革,以满足知识经济下企业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化及其需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引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企业利益相关群体背景下的有效需求分析框架,为有效实现基于事项会计的数据库企业报告,指明了促进财务报告变革的努力方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库企业报告并没有否定和排斥传统财务报告,前者将以其信息优势对后者完全兼容。在财务报告变革的初期,数据库企业报告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报告模式,随着使用者的有效信息需求增加,数据库企业报告将完全替代传统财务报告。“非常规科学的进步总是明显伴随着革命而发生。科学革命以两个对立阵营之一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对这个胜利的团体来说,这一结果肯定是进步,而且他们处于优越的地位。

作者:王永海 刘国英

上一篇:汽车环保节能毕业论文下一篇:浅谈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