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

2024-04-26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篇1:《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的读书笔记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一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本文为HiStruct的读书笔记(见正文中红字注出部分)。正文如下:

结构设计中相当部分构件的设置,规范仅给出了最低限值或建议取值,实际设计过程中各人的理解不同可能对整个设计带来相当大的区别。还有部分是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尤其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一.关于超长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1条中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而7.1.2条则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工程实例中超过55m 就设置伸缩缝,这显然是很难保证的,但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究竟应控制房屋长度多少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按照苏州地区的经验,单层房屋超过55m在70m以内时,采取设置施工后浇带及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后,不设置伸缩缝是可行的,这在笔者长期的工程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多个工程均未产生严重的裂缝。但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而两侧梁柱,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HiStruct注:首先中部区域恰恰相对不需要加强配筋,这是因为中部作为收缩的中和轴区域,一般应力比较小,而约束比较强的边界区域则是需要加强的;角部区域更是严重,至于角部区域的扭转,则有点费解]。当框架结构超过70m时,笔者认为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譬如说采用预加应力,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而且作为超过70m 的结构,必须对温度及收缩裂缝采取定量的分析,并相应施加预应力,这在许多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也是众目共睹的。如果对超长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笔者建议还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毕竟建筑上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观瞻的[HiStruct注:温度和收缩应力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清楚的知道,温度应力对于混凝土和钢筋同样起作用,而收缩只是混凝土在变形,实际上并不一定都需要采用预应力,比如加强构造钢筋,膨胀加强带的设置,或者纤维混凝土等均可,长度上依据具体情况可做到百米以上不设缝]。

二.关于桩筏基础中筏板取值:

桩筏基础设计中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一般是先按建筑层数估算筏板厚度,常规是按层数x50mm来估算。譬如说一幢十八层的小高层住宅,我们则先按18x50mm=900mm设定筏板厚,然后再根据排桩情况,分别验算角桩冲切,边桩冲切及墙冲切,群桩冲切。一般情况均为角桩冲切来控制板厚[HiStruct注:某种程度说柱对筏板的冲切才是决定满堂桩筏基础厚度的主要因素],但笔者在这里主要强调一个短肢剪力墙结构下的群桩冲切,短肢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不封闭,故取值群桩冲切边界时有相当大的困难,而群桩冲切由于桩群重叠面积较大,应是一种不利状态。笔者一般是取值几个大层间近似作为冲切边界,所围区域内短肢墙体内力则作为抗力抵消,虽不完全准确,但区域区域放大后,边界的开口效应有所削弱,是可行的[HiStruct注:合理的假定冲切边界是设计可靠的前提条件,应慎重]。

三.关于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9条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对于这一条设计人员的理解又会产生出入。什么区域属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笔者认为对于规则较短的建筑物我们可以在各楼面边跨及屋面层设置相应的温度应力钢筋,而对于超长结构,则建议在超长结构的长向均应设置双层钢筋。其余部位则可因人而异,功能重要的区域设置,有条件的建设子项设置,而不必过于强调[HiStruct注:从构件的层次上看,一般板跨度比较大时,比如大厅,就应考虑混凝土收缩的不利方面]。另外有一点,当地下室筏板厚度大于1200mm时,笔者建议在筏板中间配置温度收缩应力钢筋以抵抗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收缩及温度应力,配筋量笔者建议取1/2筏板厚的0.1%,且不小于φ12@200[HiStruct注:基础规范上规定2000mm厚度时才需要层中附加钢筋网,对于基础

底板而言,是否有必要还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高有膨胀趋势,但是已经受到三向限制,事实上是外部表面失水收缩才产生的裂缝]。

四.关于梁上起柱是否设置附加钢筋:

笔者曾遇到某些工程梁上起柱及次梁上面都在梁中附加横向钢筋,有的同志甚至在弹性梁基础中柱下梁内亦附加钢筋,这完全没有必要。虽然这是偏于安全的一种做法,但如果计算不需要则就是浪费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3条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因此次梁放在主梁上面及梁上起柱,主梁是不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就是如此的。但还是有相当多的设计人员认为梁上起柱应设置横向钢筋,其理由是柱的轴力(集中荷载)会通过柱中的纵向钢筋传到梁截面。这就不对了,柱轴力是由柱截面的混凝土传到梁的上表面,而不是由柱内钢筋传递的,否则独立基础内岂不是也要设置吊筋了?这一类问题我觉得搞清楚了在工程实践中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HiStruct注:梁上立柱,柱轴力直接传递上梁混凝土的受压区,因此不再需要横向钢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梁的混凝土等级比柱要低,有的时候低比较多,这就可能有局压的问题出现]。

五.关于梁筏基础板筋位置:

弹性梁筏基础,由于考虑水浮力下底板所受向上的反向力,设计人员会要求筏板面筋能置于地梁主筋以下,而地梁配筋有时较多甚至配置双排筋,再加上梁箍筋则施工中引起板筋的弯折相当困难,遇到人防工程则更难施工。笔者认为从受力传递过程来说,板筋设置必须准确,但考虑施工困难及相应板保护层的损失,建议可以作适当放松,我院地下工程说明中规定底板面筋应有一半钢筋经斜折后放置在支承基础梁主筋下面,伸入梁内不小于15d,这是合理的。[HiStruct注:梁筏基础设计梁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以及板筋对有效计算高度的影响,避免钢筋布置与计算有明显偏差,正确布筋方式: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然后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方向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和其余板筋,以此类推;]

六.关于地下室墙迎水面保护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规定,墙在二a类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故常规设计中我们取外墙保护层厚度50mm,且根据GB50010-2002第9.2.4条要求在保护层内加配φ6@15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为20mm.笔者认为在计算墙板裂缝时墙板的计算保护层至少可以按30mm来折算,以考虑钢筋网片的有利作用,这对于节省墙体配筋效果明显。也有设计人员保护层厚度取20mm即可,笔者也持赞同态度。[HiStruct注:一种观点认为GB50010-2002第9.2.4条仅是争对梁板而言,而实际设计中大家一般会在地下室外墙中加入一层细直径钢筋网片,以限制裂缝宽度和开展模式]

七.关于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

强柱弱梁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而提出的。柱破坏了建筑物整个都会倾覆,而梁破坏则仅是某个区域失效,因此柱较之梁破坏的损害更大,当前我们的经济已高速发展,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定要将这一概念设计贯彻下去。其一必须严格控制柱轴压比,我们目前的计算均是基于小震下进行的,如果小震下柱子轴压比过高,则大震下地震力将对边柱产生一个巨大的附加轴力(有文章研究表明约增加30%),则柱子根本不可能有这点安全储备,在大震即会破坏,那又何谈大震不倒呢?笔者认为轴压比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宜超过0.9,且我们对柱断面及配筋设置时应分部位处理,建议边柱,角柱应适当加强,特别是角柱,建议应全柱加密箍筋,且配筋率不宜小于1%.所有框架柱,不包括小截面柱,笔者建议纵筋均应大于20,且柱筋品种不宜过多,矩形截面柱尽可能对称配筋。而对梁配筋笔者则建议应配足梁中部筋,而支座筋则可通过调幅让其适当降低,以使地震作用下能形成梁铰机制,防止柱先于梁屈服,使梁端能首先产生塑性铰,保证柱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

[HiStruct注:作者关于轴压比的叙述,代表一种个人习惯做法,仅供参考]。

八.关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几个问题: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处理不当经常会成为薄弱点,这也是抗震审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其一是对普通长墙的界定,高规JGJ3-2002第7.1.2条中规定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困惑,高厚比为7.9倍及8.1倍的两种墙受力特性截然不同,由此而引起的配筋亦相差甚远(对四级剪力墙而言,短肢剪力墙在一般部位的配筋率要求大于1.0%,而普通墙则仅要求边缘构件配筋率0.4%,墙身部分配筋率仅为0.2%。),因此笔者在布置长墙时建议控制高厚比大于9,这样就与短肢剪力墙有所区分而不会混淆[HiStruct注:设计规范中很多规定都存在跳跃性过渡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取舍,附录规范要求短肢剪力墙抗震设计的措施]。其二是关于小墙肢JGJ3-2002第7.2.5条规定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截面厚度的5倍,因为当墙肢高厚比较小时受力特性是脆性破坏,属抗震不利构件[HiStruct注:假如高厚比小于3,那么受力形态就接近柱了,按照高规要求,宜按柱设计,难道柱子就是脆性破坏?显然作者观点站不住]。因此笔者认为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次类构件的出现,特别是高厚比小于3的小墙肢应不出现,如出现建议一种是按构造柱考虑,不作为抗侧力构件,否则应按框架柱设计,尽量降低轴压比,加强配筋。

以上是笔者对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的理解,难免有片面性。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应以规范为依据,不断总结,使我们的设计更经济合理。

附录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加强措施:

1.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高规4.8.2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2.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

3.抗震设计时,除底部加强部位应按高规7.2.10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外,其它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

4.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它部位不宜小于1.0%。

5.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

6.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7.高规7.2.1条文规定了带有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篇2:《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

会做事的人一般都不会说话,会说话的人一般都不会做事。

花时间做实事,就得疏远人得罪人。

花时间热络人际关系,这有点虚伪还要演戏。

你想拥有自由,随性而为,做点大实事说点大实话,可你觉得这样就会没朋友,可你又想和朋友保持不近不远的.距离,你该怎么办?

一个人,一方面想做自己,一方面想有人情味,他该怎么选?

尤主任根本不屑于处理人际关系,因为他从心理上就不认同“盲目”的人情味。算计利益,是聪明人的本能,因为聪明,所以能一眼看透,什么样的行为有利,什么样的行为无益。

对于丁主任来说,他联盟是为了生存,背叛也是为了生存,没有长久的朋友,也没有长久的敌人。他宽容,讲义气,左右逢源,是因为他有要这么做人的逻辑通顺的理由,觉得这么做有价值,值得做。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丁主任的胜利,倒不如说是人情社会的胜利,残酷的生存环境让小如蝼蚁的我们身不由己。

自过去到现在,自古往到今来,人情社会好像只是无意义地在重复,谁都知道问题,但谁都没办法改变。

这个世界不会变得好一点,丁主任看得通透。

而看透不说透,选择随波逐流,

篇3:读书笔记写作中反映的问题

一、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阅读和写随笔随意性,缺乏一个完整体系。一方面没有专门教材 , 另一方面 教师没有 系统安排。

2.学生不会阅读和写随笔,不知读写什么,怎么读写。教师也没有对其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读写内容,读写方法,并进行有效训练。

3.教师未能培养学生读写习惯,读写流于形式。老师只是一味要多读,对学生的随笔也不看,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读、写热情。

二、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教师角度说,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反映的问题首先是教师随意化造成。没有具体教材的指导,没有一个详细的教学安排与计划。再加上缺乏有效指导,读书笔记流于形式。每周甚至每月收一次读书笔记,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不是以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为目标。从学生角度说,受我国传统普通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理科学习和外语学习上,没有养成学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畏惧写作文,就是良好写作习惯的缺乏。平时不多阅读,不去观察,不进行反思,不练笔等等。

三、解决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一) 构建完善的读书笔记训练体系

虽然教材没有给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安排,但教师自身也不能随之无序随意。读书笔记要结合读书要求,结合必修教材制定好相应计划。这个体系,宏观上要建立三年的读书笔记的读与写安排,同时兼顾到与必修教材形成互为补充的功效;微观上,要具体到每学期、甚至每次写读书笔记怎么安排,读什么,写什么,怎么读,怎么写。

另外,每学期,各年级组围绕三年计划进行具体安排,如一周上一次赏析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想象创新的能力等,以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为主;一月收一次读书笔记,老师总结反馈。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不会再对读写抱着畏惧的心态,也能调动起写作热情,不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衰退,写作水平也由最初的模仿、借鉴到最后的运用自如。

(二) 学会阅读,为写随笔做好素材储备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首先,通过赏读,借鉴模仿,学习写作技巧。如鲁迅的论说文,他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中,首先从反面论证,而后笔锋一转提出正面观点自信力。接着,又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进行论证。分析发现,他的很多文章都采用了这种写法,这样的写法与我们教学中一贯议论文写作 结构模式———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比,共同处结构模式相似。其次,利用品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自我认识。如李密的《陈情表》,围绕“情”“孝”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在上任与留下照顾祖母两难之间反复纠结,最后表白先尽孝后尽忠的意愿,将亲情文章与国家尽忠联系在了一起,更加突出了亲情的伟大。废黜黄州的苏轼,在困顿的处境中、失意中,写下了《赤壁赋》,他随缘自适,善于处穷,还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三) 指导写随笔,为乐学乐写乐思做好铺垫

阅读中、生活中,面对种种现象和观点,我们不能避免有自己的认识,所以要养成随时写随笔的意识。首先,将书本知识由课内向课外链接 ,如必修一 奥尔多·利奥 波特在《像山那样思考》中揭露出了深深的忧虑意识,让我们不由想到,自私的人类如果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结果不仅不能为子孙后代建造美丽家园,反而会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最终走向毁灭,我想这是人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其次,透过现象看本质,兼顾两面性。对于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能透过表面看清实质,看到其具有的两面性,既要看到问题所在,也要看到反映出来的闪光点,态度上要保持既不消极、悲观,更不能骄傲、自满。如汶川大地震、洪水、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既暴露出社会的弊端,管理的不完善,人性的险恶,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事件过程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团结互助,人性的善良。

篇4:《哲学问题》读书笔记(精选)

书目:《哲学问题》

简介:

1、作者:伯特兰·罗素

2、译者:何兆武

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4、出版年月:2007年4月

一、整体感受

这学期开始时,由于一个讲座,我对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就一直想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做一点初步的了解,可又不知道从何读起。这次的读书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从郁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先生的名字,于是当即决定就读他的著作《哲学问题》。等网上买来的书真正到了手中我才发现它是一本很薄的书,当时我想,虽然书薄,但我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充分领会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真正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本薄薄的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读,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会不知所云,我便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划出重点词句,在一旁的空白处时时写下疑惑和心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向哲学之门迈进。可以说这本书真是我读的最辛苦最认真的一本书了,时至今日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遍,虽然有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全新的体会和宝贵的收获。

本书对于哲学来说,算是一种通俗性的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廉价本的惊险小说”,但虽然如此,罗素还是在书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并引入了各种崭新的观念。书中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是仅限于那些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设的那些问题。为了进行论证,罗素构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来说,《哲学问题》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普通的课外读物。

二、细节体会

1、关于哲学的价值和思考方式(P3、130)

在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有趣的问题,在我面前的桌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例如桌子的颜色,罗素提到,看上去它是清一色的棕色,然而反光的部分却不一样,看上去会比其余部分明亮,甚至某些部分会变为白色;如果移动桌子,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颜色的分布又会有所改变;假设有多个人同时在看这张桌子,那么可以肯定不会有两个人能够看到相同的颜色分布;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必须养成按物体表现出来的样子来观看世界的习惯。罗素对以上发现做了一个讨论:“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上任何一个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看上去,它便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来就更加实在是桌子的颜色”,“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而是某种依赖于桌子、观察者以及光线投射到桌子的方式而定的东西。”(P3)

“桌子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之前在我看来是不值得讨论的,因为只要能够看得见而又没有色觉问题,人人都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即使在更细的颜色分类方面可能会产生分歧(如到底是赤褐色还是栗梅色),但也实在无关紧要。然而哲学家们却不肯轻易忽视这个问

题,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看似真确的事物,仔细加以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充满了明显的矛盾,以至于即使是原本看似显然的东西,也必须通过深思熟虑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可以相信的。

关于这一问题,罗素在本书的第十五章“哲学的价值”中也做出了讨论,他说“哲学的用处在于能够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P130)对于身边再平常不过的问题,哲学家们却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一切都有理由怀疑,对所有事物都要多次审慎思考之后才肯罢休。一开始,我觉得哲学家们的这种行为不可理喻、没有意义,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有什么好郑重其事的讨论的呢?可是要想真正了解哲学理解哲学,就必须认识到,这正是哲学的精神和态度,哲学就是一种突破种种所谓的“常识”,排除人们狂妄独断的说法,指出人们熟悉的事物中不熟悉那一面的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对于本质的思考。不尊重哲学的人觉得哲学的思考是无意义的、荒谬可笑的,殊不知了解哲学的人们却在嘲笑他们的盲目和愚昧无知。抱着这种哲学的态度,我重新看待有关“桌子的颜色”这一问题,发现它变得有趣而有意义。这绝对不是一种自找麻烦的多余之举,夸张一点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世界观的问题。

2、关于物质是否存在问题的讨论(P5、8、13、23)

下面让我们还是回到罗素先生的那张桌子上来吧。除了桌子的颜色,当我们考虑到桌子的质地、性状、触感等类似的问题时,会发现几乎有同样的困难,即我们不能肯定构成桌子的某一要素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基于这种考虑,罗素进而提出了两个困难的问题:“

(一)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桌子呢?

(二)如果有,它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客体呢?”(P5)读到这里,我越发感觉到哲学思考的奇妙,从开始对于桌子的颜色、性状等一系列平常看似毫无疑问的问题,到现在直接对桌子的存在与否都产生了质疑。眼前这“实实在在”的桌子怎么可能不存在呢?为了论证,罗素提出了“感觉材料”的概念,即我们感觉中所直接认知的东西。所以,刚才提到的颜色、性状、质地等都是一种感觉材料。所以假定有一个实在的桌子,那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对于它提供的感觉材料的感觉而已,并且我们只能通过把这些和桌子联系在一起来认识桌子。罗素假设实在的桌子存在,并把它称为“物理的客体”,那么研究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的关系问题就变成了探讨到底有没有“物质”这样东西以及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到这里为止,在我们平时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便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接下来,罗素从提出“我们感官的直接客体并不能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哲学家贝克莱主教(1685—1753)的观点出发,逐步推导出其荒谬之处,指出物质的真实存在,否定了唯心主义者们“除了心灵和心灵的观念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P8)这种观点。对于同一张桌子,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对感觉材料有不同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否定,不同人们感觉到的感觉材料是相类似的,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不同的时间,只要是在一定的地点,也会有相类似的感觉材料。罗素基于此而提出了假设:“超乎感觉材料之外与之上,一定有一个持久性的共同客体,它是构成为不同的人和不同时间的感觉材料的基础或原因。”(P13)肯定了物质的存在之后,罗素在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中进一步阐明了物体存在于它所占有的一定物理空间中,并且它“所具有的空间关系和各个相应的感觉材料在我们个人空间中所具有的空间关系,两者是对应的”(P23)。我们感觉到的感觉材料所具有的性质,虽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都来自于同一个物体,具有相似的特点,这一特点正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

终于搞清楚了,物质是存在的,并且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性质。在罗素介绍唯心主义者的思想时,我对它有了新的看法,在以前的认识中,这无疑是一个荒谬的谎言,没有任何价

值和探讨的必要,但当我读到《哲学问题》这本书,才对其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当我看到“尽管桌子不是依赖于我的看见才存在,但是它的确要依赖于被某一个心灵所看见(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被感觉到)”这种见解时,我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唯心主义的观点。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认识到虽然唯心主义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看似也能自圆其说,但是尚存在许多地方不能使人信服,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只有唯物主义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理论。

3、关于“内省的认识”(P37)

另外,书中的另一个地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五章“认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中,罗素强调了“内省的认识”这一概念,即“我们不但察觉到某些事物,而且我们也总是察觉到我们是察觉到了它们的”(P37),进而提出了一个令我很感兴趣的假定:“自觉是人之异于禽兽者之一端”,“动物虽然认识感觉材料,但是从来也不会察觉到这种认识,因此它们便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罗素的这一观点阐明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解决了在我心中的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中学的学习中,课本教我们说动物的行为都是出于本能的,它们不会思考,没有感情,对外界变化的本能反应构成了它们的一生。我对这种结论非常不满,因为我心中有着对动物们的认可和同情,不相信它们只是依靠本能而生活着的,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样的行为呢?罗素先生的观点打消了我的疑虑,动物们确实是有认识能力的,但是它们的认识能力仅限于对事物所提供的感觉材料的认识,而并不能认识到它们认识到了感觉材料这件事本身,这样一来,它们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对外界有着多种多样的反应,也可以充分认识世界,但是却无法有更深的思考。

三、读后启示

除此之外,罗素提出的其他诸多有趣的观点如第九章“共相的世界”中“只有事物在时间之内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在我们能够指出它们存在的时间的时候,我们才容易断言它们是存在着”(P81)、第十二章“真理和虚妄”中“一个信念,在有一个与它相应的事实的时候,便是真实的,在没有与它相应的事实的时候,便是虚妄的”(P107)等等,都让我十分感兴趣,并且做出了反复的思考,在思考哲学的同时,某些观点和论述也加深了我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内容的理解。

篇5:正式党员读书笔记(腐败问题)

学号:姓名:第几篇:

所读内容概述:一个奢靡之风蔓延的社会,无论它的物质有多发达,也难免会造

成巨大的浪费,使社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使社会风气败坏。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主张。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应该努力响应党的号召,培养自己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并把它落实到

行动中去。

读书笔记内容: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物质条件比过去有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伴随着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的蔓延。室内能见度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酒店、食堂吃剩的饭菜几乎没动筷子就倒掉了。农村甚至城市四合院的住户为了防止冬季水龙头冻住,晚上一直开着水龙头。可见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影响下,整个社会弥漫着奢靡的风气,这种奢靡之风已经开始渗透到饮食、服饰、居住和建筑、婚姻丧葬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隋朝时候,它和其它国力衰落而逐渐灭亡的国家不同,它是到达顶峰之后突然崩溃的。而它迅速亡国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对民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唐太宗时期国家经济虽然还没有从战乱中完全恢复,但是却十分安定,最大的原因来自于珍惜民力,不搞奢侈之风。李商隐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由此可见,奢靡之风不仅会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久而久之会潜伏成一个民族危机。所以无论我们的物质有多发达,我们都必须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勤俭节约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提倡大家并确保我自己能做到:

节约用电,做到无人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不开空调,人走灯灭;在家把洗过衣服的水留着冲厕所;尽量公交出行,少开车;垃圾分类;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不待机,拔掉插头;下班后不仅关闭电脑主机,而且关显示器、关打印机电源;纸张双面使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去饭店剩菜打包等。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坚持以艰

篇6: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读书笔记

关于《汉语语法问题分析》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院(系)名 称:文法学院

专 业 名 称:对外汉语

学 生 姓 名: 张芳芳

指 导 教 师:赵志强

关于《汉语语法问题分析》的读书笔记

张芳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文法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2008级02班)

指导教师:赵志强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创作的一部语法理论著作。这本书篇幅不大,不到七万字,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全书以语法分析为纲,结合我国语法学创建八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对语法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语法体系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的检讨。吕先生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多年来想写一篇文章谈谈汉语的语法分析问题。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借以活泼思想,减少执着。同时也可以安抚一下要求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语法体系的同志们的不耐烦情绪,让他们了解,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这是本文的主要用意。当然,如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说明,能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那也是‘固所愿也’。”

全书按“一 引言”、“二 单位”、“三 分类”、“四 结构”四部分展开论述。主要是摆问题,促使读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但也常常摆出几种看法加以比较,指示解决问题的途径。著作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法单位及其划分”、“词类及其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和句子分析”等方面。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结构关系”、“主语和宾语”等,小的如“量词”、’“是字句”等。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个个问题串联全文的,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凌乱地堆积起来,而是被作者组织在一个语法体系之中。可以说,作者既注重摆问题,同时也照顾到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不同的问题,作者的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有的问题是长篇大论,如“语素”、“补语”等,而有的问题则是一笔带过,如“词根”、“定语”等。在讨论中,作者主要是摆问题,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下面我就从“单位”、“分类”、“结构”这三个方面作简单的摘要。单位

对语言进行语法分析,就是分析各种语言片段的结构。要分析一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必须先把它分解成多少个较小的片段,这些小片段又可以分解成更小的片段。结构就是由较小的片段组合成较大的片段的方式。所以,要做语法结构的分析,首先得确定一些大、中、小的单位,例如“句子”、“短语”、“词”。

1.1 语素

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对应的问题。

1.1.1汉语的语素,单音节的多,也有双音节的,如疙瘩,逍遥,还有三个音节以上的,如巧克力,奥林匹克,都是译音。这是语素大小问题。

1.1.2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连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得上,只是一个语素。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例如“公”,有共同公平的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得算两个语素。这是异同问题。

1.1.3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也有别种情况。语音、语义、字形这三样的异同互相搭配,共有八种可能。这是与汉字对应的问题。

1.2 词和短语

1.2.1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1.2.2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在词的定义中,用能否“独立运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来区分词和短语。分类

给词分类有“向下看”和“向上看”两个角度。向上看--看这个单位是怎样由下级单位组成的,例如把词分成简单词、复合词,又把复合词分成并列式,主从式等。向上看—看这个单位在上级单位里担任什么角色,例如一些词经常在句子里做谓语,算一个类,称为动词。

2.1 名词

名词这个类里面最困难的问题还是怎样区别哪些动词已经转变成名词(兼属两类),哪些动词只是可以“名用”,还没有转变成名词。

2.2 量词

量词和数词也许是词类中问题最少的两类。只是量词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有那么一些词,前边可以直接数词而后便不要求有名词,如年,季,天,夜,块(毛),卷,章,节,页等。这些词可以算是特殊的名词,直接和数词组合,中间排斥量词;也可以算是特殊的量词,语义上可以自足,不需要另有名词。比较起来,似乎后一种处理较好,因为这种“自主量词”有时候也可以像一般量词那样用,如“一年时间,三天工夫,两块钱”。

2.3 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为谓词。这里首先涉及的是二者的分合问题。它们有很多共同点,并且是重要特点:都可以直接做谓语,都可以用不否定等。因此,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类,在讲句子格式的时候就常常要说“动词或形容词”,很累赘。但是如果把形容词合并于动词的话,又有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一般所说形容词,其中有的只能修饰名词,不能做谓语,如果形容词并入动词,这一部分是带不过去的。

2.4 动词和介词

我国语法界一直有一种流传颇广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没有介词,所谓介词实际都是动词,这话”有一定道理。汉语里的介词几乎全都是由动词变来的,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它们一般已经失去做谓语的能力,就不便还算做动词了。介词内部也不均齐。“把”和“被”跟其余的不同,只有句法功能,没有实在意义,绝对不能当动词用。“给”字兼有这两类的性质,有时候有“给予”的意思,有时候意思空泛,接近把、被。动词分为及物和不及物,是很有用的分类,可也是个界限不清的分类。按定义,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不能的是不及物动词。一个动词有几个义项,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这个动词就兼属及物和不及物两类。问题在于“宾语”的范围,是不是动词后边的名词都是“宾语”?如果把“宾语”限于代表受事者的名词,那么及物不及物的分别还有点用处,虽然“受事”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规定。

2.5 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这里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代词都有称代的作用,有的只有指别的作用。指别和称代是不同的句法功能,把代词分成代词和指别词两类也许更合理些。

2.6 连词

连词也有范围问题,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又、越、就、才)等划界,另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短语(一方面、总而言之等)划界。

2.7 副词

这个类的大问题是形容词修饰动词的时候要不要划入副词,这个问题本来就不简单,又由于书面上分别“的”和“地”,问题就更加复杂起来。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只有

在语义明显分别的场合才算是同形的副词,“的”和“地”的区别跟词类无关,“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结构

3.1 句子成分和结构关系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句子里边一个成分和另一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需要用一个名目或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另一方面又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比如动词谓语句里出现一个或几个名词,它们跟动词的语义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语义联系决定它们在句子里的活动方式,仅仅把这个标为宾语,把那个标为补语是不够的,要考察这样的名词同时可以出现几个,各自和动词发生什么样的语义关系,什么关系的名词和什么关系的名词可以同时出现,各自在什么位置上出现等。

3.2 主语和宾语

主语和宾语的问题在于位置先后和施受关系的矛盾。在多数句子里,代表施事的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前(主语),代表受事的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后(宾语)。但多数不等于全部,在两项标准不一致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意见。

3.3 状语

状语一般指动词前边的修饰性词语,除修饰性的状语外,还有关联作用的状语,如首先、最后、同样、反之、此外,例如等。

3.4 单句和复句

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这里区分单句和复句涉及三个因素:一.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还是有几个主谓结构?二.中间有没有关联词语?三.中间有没有停顿?这是拿主语是一个还是几个这个标准来说,要是拿有没有关联词语这个标准说,同样有露面不露面的问题。并且这两个标准会闹矛盾。总之,像汉语这样不爱搞形式主义的语言,要严格区分单句和复句,确实困难。

以上就是我关于《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不过我认为本书中也是存在一些不足的。比如在融合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以及转换生成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吕先生未能很圆满地协调好各种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表现出了一种游移不定的倾向等。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这本书的主旨在于摆问题、提思路,并不是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语法体系,因此,有些问题并非吕先生的疏漏,而是由著作的性质造成的。

参考文献: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2005。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篇7:《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

中职校园以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为目的, 学生不仅能凭一技之长顺利就业, 而且就业后还应该具有发展潜力。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一, 不少学生基础差,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成为每一位中职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中职教育快速发展, 基础文化课为专业科服务, 基础教育专业化成为了一种需要。在课时比初中大为减少 (只有一年级开设、每周只有2节课) , 学习全面围绕专业课、专业技能转的背景下, 没有语文练习册, 没有单元测试, 没有日记和没有作文的篇数要求等具体的硬性要求,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方法上都必须跟上形势, 努力转变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是“习得”的, 要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 要在有计划、有组织的状态下, 通过强化训练 (教学) 完成。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提出了“以教师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主张, 他认为语文课自始至终都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 离开了这一练习, 学生只能获得一点语文知识, 不能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 在每个阅读单元中只能选择一篇课文来上的情况下做好仿写式读书笔记,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发展潜力。

所谓仿写式读书笔记, 是指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 模仿文章中的精彩句子, 段落甚至篇章手法进行仿写, 达到学会运用, 如同临摹。临摹是最直接和有效地学习别人的经验、观察及表现的一种方法, 在临摹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学习到很多技法。仿写式读书笔记充分适应了中职语文“训练型”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作用不断显现出来。

1 仿写突出了文本感悟, 有效促使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语文感悟的核心是文本感悟。只有从品读文本切入, 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意义、形象、意境、情感, 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范式, 才能形成人的内部语言能力, 进而根据需要“生成”“输出”得体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目前的中职生学习能力差距大, 学情比起普通中学而言不容乐观, 不少同学对学习压根就不感兴趣。常规的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办法, 比如让他们主动的阅读文本、品味某个词、某个语段的妙处非常难。但是做学生来一直的习惯, 又使他们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一种要完成的责任心。因此, 每一篇精心挑选的文章, 布置给学生一个根据文章及单元训练要求精心设置的仿写读书笔记, 在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只能勉力去进入文本努力感悟了。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时, 给学生设置一个如何表述时间流逝之快的仿写读书笔记。有同学选择了“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一句来仿写:“上课的时候, 日子从老师的粉笔中过去;下课的时候, 日子从同学的嬉笑中过去;玩手机时, 便从灵动的手指中过去……等等皆是从生活中提炼的文字。又如教学赵丽宏的《友谊》, 仿写的要求是要学生学习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写得具体可感, 借鉴文中对友谊的描述“友谊是雨中的伞, 是黑夜里的灯火, 是扬帆航船途中的风, 是崎岖山路上的扶手”, 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抽象的东西, 如“亲情、挫折、幸福”等来仿写。学生努力感悟文本、思考后会写出“亲情是生病时妈妈端来的一碗热汤, 学摩托车跌倒时爸爸那双鼓励的眼神……幸福是打了一场球后洗一个痛快的热水澡, 是夏天冰凉可口融化在口中的冰激凌, 是周末时睡到自然醒……”等很多既符合要求, 又细腻地感受了一番生活的句子。学生在品读后自己“下水”, 不仅仅是分析文本, 还从文本阅读中感悟了生活, 继而又从生活中提炼了个体的感悟, 生成了文字。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 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 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 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仿写前, 学生总会嚷嚷:“又仿写, 好烦啊, 词穷!”可是随即很快就进入了冥思苦想。当他们完成仿写后, 在彼此的交流中惊奇地发现了“原来我也行啊!”, 而被老师当做佳作展示的那些同学, 俨然一副“我也有这样的才气啊!”的喜悦神情!快乐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动力, 学生由此感到阅读和写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它首先来自于自身对生活的品味, 然后完美地借鉴了例文的语言范式得以诗化般的展现。习惯成自然, 当习惯了仿写的训练方式, 再阅读其他的文章时, 会条件反射般地去挑选、去品味文字、去感悟文本, 然后挑喜欢的语言范式化为己用, 有效促使了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2 仿写实现了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深层对话,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在进行篇章的仿写时, 必须对范文讲解与广泛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 目的是加大文本感悟的深度, 促使课堂与生活的对接, 与单纯的强调课外阅读相比增强了指导、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如下是两种基本做法。

2.1 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 向整篇著作、相同领域的相关作品扩展

该做法目的是通过对全貌、对不同领域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教学毕飞宇的《人类的动物园》前, 可先安排学生上网查询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不和谐故事, 使学生了解新时期下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的深刻内涵, 有利于对写作目的的把握。在课内教学时, 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对动物的描述, 思考如何从文中影射不同类型的人, 从而尝试着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来作为描写对象, 通过介绍动物的表现来影射人。学生的习作让人惊喜———牛: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牛, 我可不见得它牛到哪去…… (影射了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人) ;鸡 (激) 情: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种扯淡的问题着实让人郁闷 (影射了耐不住寂寞的人) ;蚊子:蚊子就是勇敢中缺乏知足…… (影射了贪心的人) ;兔子不喝水, 又何来的饮水思源呢…… (影射不感恩的人) ……

2.2 以某篇佳作为基点, 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

这一做法目的是为了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的《我愿意是急流》堪称爱情诗典范。全诗清新、自然, 毫无造作之感。通篇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式结构回环连接, 意象组组对比排列, 其间又含暗喻, 诗句一气呵成,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仿写出的作品让他们也为之雀跃:

我愿意是一朵花∕山坡上的野花∕在石缝间饱受孤独的侵袭∕只要我的爱人∕是一丝丝飘荡的风∕拂过山坡石缝时∕我的馨香能伴着它飘到远方。

我愿意是一把伞∕在无边的雨幕里∕在炎炎的烈日下∕抵御生活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位不断前行的人∕在我的呵护下勇敢的向前走。……

据此, 在分享了仿写带来的欢乐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其他诗歌, 如《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和《我的泪》等。这种扩展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同时对作者的艺术风格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 仿写是临摹名家练习写作技法的好途径, 对提高个人写作能力大有促进

书并不在多, 最重要的是选得精, 读得彻底。"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思考。读书原为自己受用, 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涵泳优游, 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 则如驰骋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 徒惹得心花意乱, 空手而归。

语文教师从一个单元中精选一篇文章, 一个学期精选6~8篇, 内容从诗歌、散文到小说均有, 或从遣词造句、或从布局谋篇、或从表现技法上能够有所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精心引导, 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让学生仿写, 经过输入 (品读感悟) ———输出 (生成文字) 这一个动态学习过程, 在“下水”练习中力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通过课内学方法, 从而达到课外求发展的目的。高尔基说:“读书, 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 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4 结语

为鼓励中职生自学, 培养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 新教材已是“教本”“学本”合二为一了, 仿写因而具有了更为现实的实施土壤。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当语文教师摈弃遵循守旧照本宣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形成职教特色;当学生面对的语文课堂, 不再是应试教育下的生吞活剥、记住教材分析、记住别人的文章写得是如何如何的好, 而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尝试着借鉴例文的语言范式得以诗化般的展现。“渔”所带来的收获喜悦无疑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阅读,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语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也就真正的发挥了作用。

摘要: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仿写式读书笔记, 能有效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实现了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深层对话, 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也就真正地发挥了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仿写,语文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代娜.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篇8:工作就是解决问题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端正员工心态的书,浅显易懂,内含十一章,分别为牢记使命,工作就要解决问题;立即行动,积极面对所有问题;全力以赴,别把问题留给老板;勇于承担,问题来了我负责;用心做事,带着思想来工作;放弃借口,解决问题不推脱;敢想敢做,方法总比问题多;踏实认真,莫要败给细枝末节;重视效率,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借力使力,团队协作找答案;彻底解决,给老板想要的结果。初看起来颇觉得乏味,但细品之后还是能够让人警醒的。那些看似空洞的口号提醒你要理解工作的实质,工作总会给你带来新的状况,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端正心态、正确认识,既能够呼吸到开窗带来的新鲜空气,又要能够编织出适当的网格,阻挡空气中的蚊子苍蝇,让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因为工作而受益。

我个人很喜欢第六章的“遇困难,多找办法别找借口”,这一章中引用了一则一个普通业务员敢于接受高难度工作任务,虽未取得显著的工作成绩,但最终获得了工作升迁的机会。通过这个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怕干不了,就怕不去干。不敢去尝试的员工,永远开创不了新天地,只能在自己的狭小世界中徘徊。那些喜欢找借口的员工,往往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工作的困难和对手的强大。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接口为自己的懒惰和灰心找理由。联系自身的实际工作,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与挑战时,我不会让“难”字写在工作的前面,让自己觉得“又来了一个问题”,我一直坚信: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战胜不了自己的消极心态,就等于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使自己一事无成。承担的工作越富有挑战性,工作越有效率。艰巨的任务是锻炼自己能力难得的机会,在完成这些艰巨任务的过程中,工作能力和经验会迅速提升,这些都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宝贵财富。

篇9:《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

08011226-梅路遥-会计085

一、本科论文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1、封面:包括学校名、题目、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姓名、完成时间等。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有特殊要求的可加注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数一般为300个字左右,关键字3-5个,列在摘要的左下方。摘要和关键词是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的概括性综述。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一致。

3、目录:目录可按二级或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设计美观;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文本主体:文本主体一般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它写在文章的最前面,用来说明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这部分很短,常用一小段文字表述,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与你的摘要重复。摘要是简要地说明你的文章写了什么,而引言是说明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侧重点不同。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作者要对课题的内容及成果进行详细表述、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见解或建议。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1)标题: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清晰规范

(2)注释:毕业论文中引述别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时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也可以加注说明,注释可采用脚注

(3)量和单位:文中出现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4)插图:曲线图、示意图和照片在正文相应位置放置,并写明图号和图题,图号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字体为宋体小5号。

(5)表格:表号和表题放在表格上方正中位置,表号后空一格书写表题,字体为黑体小5号。

(6)数字:毕业论文中的测量、统计的数据及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5、参考文献:按文献的拼音或者顺序,列在论文正文后面,先中文后英文;

6、致谢: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人员表示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作风。

7、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原始数据、计算程序及说明、过长的公式推导等,其中设计图纸可另附。

二、本科毕业论文与硕士毕业论文的结构差异

硕士毕业论文的一般结构包括引言、文献回顾、理论阐述、案例、结论这几部分,所以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硕士毕业论文需要的创新能力和专门的研究能力也较高,需要提出新的见解,而本科毕业论文只是要求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文献综述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1、文献综述应紧紧围绕研究问题,所引述文献应与课题直接相关,相关性要强

2、文献综述应突出综述二字,尽量避免大量引文,内容要精炼

3、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尽量是原文,尽量避免引用他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转述

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来自政府、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有影响的正式出版物及有影响的专业人士等

5、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是最近5年一10年的6、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是重要文献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7、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8、文献综述应建立在大量的文献检索、查询与阅读的基础上,做到资料翔实,避免内容干瘪。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9、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10、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11、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12、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四、分析评价本科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相对于硕士论文来说,本科论文更加容易理解。能够衡量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而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缺点:相对与硕士和博士论文缺乏创新,也不能掌握专门的研究能力。

五、分析评价硕士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衡量学生是否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从而表明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缺点:相对于博士论文,缺乏创造性成果,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还是缺乏的。

六、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从一般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推断出结论。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法,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假设进行验证以求得近似正确结论的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对某一问题客观、科学的认识。

《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对家族企业定义的主流看法、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基础上的扩展、家族上市公司的界定、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等等采用大规模普遍调查的方法,国内家族企业治理实例、瑞贝卡和罗顿两家公司情况介绍采用个案调查方法、样本选取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宁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查分析》中宁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采用大规模普遍调查的方法,2.相关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也是一种描述性研究,目的是了解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

《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民营企业与家族企业的关系、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高管层报酬与公司绩效关系、净资产收益率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每股收益的回归分析

《宁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查分析》中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3.行动研究方法

篇10:《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来一些。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说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的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述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的说明自己的观点。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自由,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在此,引出宗教解放问题。在这里,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道: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力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应该是国家从这些宗教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国家不再信奉任何宗教时,才以自己的形式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然后提出人的解放是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来完成的,国家是人以及人的自由中间的中介人。接着作者讨论了关于私有财产的问题这个部分和上面部分到底有着如何紧密的联系。然后提到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等,谈到“公人”和“私人”问题,公民身份和私有财产维护等问题,说明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矛盾的存在。指出宗教信徒和公民的差别就是个人和公民身份的差别,是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问题。然后提出无神论国家,民主制国家等进行比较。后来他指出所谓基督教国家就是不完善的国家,而且基督教就是它的不完善性的补充和神圣化。因此宗教对于基督教国家来说必然成为了手段。民主制国家,真正的国家则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充实自己。确切的说,它可以撇开宗教,因为它已经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在民主制国家就出现这种情形。这种国家的基础不是基督教。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世俗社会中犹太人的信仰问题。他们对待钱的态度问题。他们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他们的世俗礼拜是做生意。他们的世俗的神便是金钱。然后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这一世俗的态度,并指出他认为这种实际本质是毫无价值的,若犹太人从这种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便可以真正的得到人的解放,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视金钱如一切的人类,具有普遍的意义。进而指出犹太人的解放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得到解放。然后作者举了些他们对金钱的态度问题的例子,比如他们是实名就是要比自己的邻居富有。在北美,作者指出,这种犹太精神对基督教世界的世纪统治已经达到明确的,正常的表现。在许多人眼中神职只是一个赚钱的行业。犹太人的神也被世俗化了,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神了。再此,作者大加批判之辞。然后指出由于这种精神的指引,在犹太宗教中,自然界虽然存在,却也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他们想象中的民族是商人的民族。犹太人的焦化手段就是自私自利的世界对统治者和它的法律之间的关系。然后又说基督教太高尚了,其实骨子里却又实际需要的粗俗性,所以要维持表面的光鲜,就是压抑甚至消灭犹太教。最后作者指出,社会一旦消除了犹太精神的经验本质,犹太人就不可能存在。

上一篇:初中考试命题依据下一篇:想想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