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习相远习惯主宰人生——谈职业学校学生的习惯养成

2022-09-11

在当前“普高热”和“就业学历上移”两股大潮的冲击下, 初中毕业成绩稍好一点的学生, 都奔向普高, 职业学校门庭冷落, 生源危机, 招收学生基本是没有门槛入学, 有的甚至是初中毕业后在社会上流浪几年后的社会生。与普高生相比我们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习惯和意志品质上, 这些因素的综合导致学生出现诸如懒惰、马虎、不求甚解、不遵守合理的要求, 没有条理性, 避重就轻, 怕提问题, 怕动脑筋, 缺乏交流, 不跟老师和同学讨论, 缺乏主动意识, 生活懒散、学习被动, 严重阻碍了他们今后的发展。事实上, 在智力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高生并没有明显差异, 造成这些差异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的习惯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也愈来愈明显。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 更是看中学生的习惯, 他们的理由是培训一种技能, 学习一种知识不难, 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日之功, 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必然会有好的职业习惯, 可以说, 首先是习惯打开大门, 然后才有专业提升品质。

那么什么是习惯呢?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哪些习惯是用人单位最为看中的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曾走访了长三角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十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或者毕业生回访, 其结果让我们深有感触, 体会颇深。我们一度十分热中的专业建设, 除了设备资金的投入, 教师“双师型”的培养之外, 对学生学习习惯乃至生活习惯的培养才是最终的落脚点。

1 什么是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 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 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 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 创造的奇迹, 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既然习惯这么重要, 那么在操作层面上又该如何理解习惯呢?

1.1 习惯的表现是一种行动

行动是习惯的反应。过去我们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教育, 但大多是软指标, 说得多, 做得少, 忽视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 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 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 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没有无缘无故的行动, 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 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1.2 别人眼中的你才是真实的你

认识这一点很重要, 实际上这也是从客观上体现了习惯的评价标准,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很自我,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缺乏理解别人和沟通能力, 但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才有可能从自己的主观意识上去注意自己的行为, 学生自主意识的复苏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所在。

1.3“误解”新说

这是基于对上一点的认识, 对于误解应该有两方面的认识, 对方固然不对, 但自己还应该考虑的是, 是不是自己原有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误解呢?改变对方的认识也许不易, 改变自己却是可以马上开始的, 消除误解最切实有效方法不是语言而是自己的行动。而认知后的行动才是有意义的行动。

2 习惯的积累是一种思维方式

2.1“半杯水”的启示

我们都知道一个心理学故事, 意思是, 桌面上放着半杯水, 具有积极思维方式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呢!”而消极的思维方式的人会说:“只剩半杯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习惯有好坏之分, 思维方式同样有积极与消极之别,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积极的行为进化为好的习惯, 并最终积累成积极的思维方式。

2.2 德国人的爬山计划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兵打死英国兵挺多的, 但是英国兵打死美国兵并不多, 什么原因呢?是刻骨仇恨?恐怕不是。这个跟他们的教育有关系, 美国老师对学生采取比较鼓励的态度, 比方说, 老师问:“五加一等于几?”学生回答:“五加一等于七。”老师会说:“差不多, 差不多。”他很少批评, 而是鼓励, 所以美国人在某些事情上马马虎虎特别多。英国就比美国严谨的多, 德国人那就更严谨。德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识, 孩子心血来潮:“爸爸, 我明天想去爬山去。”爸爸不会说“N O”或“Y E S”, 他会说:“你的计划呢?你准备怎么去呀, 跟谁去呀, 带不带午餐, 到哪个地方去?”“我还没有想过。”父亲就会说:“你没想过的事就不要说。”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作计划, 老问你的计划呢?不能心血来潮, 这些习惯就使得德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的严谨。所以积极而缜密的思维方式才是我们的最佳目标。

3 习惯的根本是一种责任

3.1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是一切行动的起点, 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不可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的, 因为只有想改变才会有改变, 改变行动从改变态度做起。

3.2“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

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 其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演振动国人, 他认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就像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 那不等于没加吗?作为学校应该训练学生“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的思想。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然会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 久而久之好的习惯也会相伴而生。

4 用人单位需要的习惯

4.1 习惯的分类

习惯就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可以分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而实际上这三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生活中的不严紧很可能就变成学习中的马马乎乎, 就业后的毛毛糙糙, 因此习惯的培养在于平时。

4.2 企业最重视的习惯

(1) 卫生习惯, 现代企业对环境卫生的要求都特别高, 有些甚至有洁净度的要求, 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是严格禁止的,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从冲抽水马桶开始的。

(2) 严谨、认真、塌实, 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很多学生更换工作频繁, 问其原因竟然很多是因为简单工作重复做觉得太无聊, 实际上现代企业很注意对员工的培训, 但机会只属于综合素质较高的人, 长时间得不到机会自己是不是也该找找原因呢?一位机械加工企业的老总曾跟我们说过这样的话, 他说,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他的企业踏踏实实干上五年, 可以通吃长三角地区。但很遗憾这样的学生少之又少。

(3) 吃苦耐劳, 工作不比学习, 特别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强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又成了部分学生工作的拦路虎。

(4) 聪明但不要精明, 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对此学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按规范操作是最基本的要求, 投机取巧, 偷工减料是企业最痛恨的行为。

(5) 协调合作,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别之一就是多工种多部门的协调合作, 因此企业对学生的合作精神也特别看重, 他们通过面试时对学生在校期间和同学、老师或在家与父母的相处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 单打独斗并不是他们所欣赏的。

5 培养好习惯的步骤

5.1 了解自己理解别人

俗语说, “知人者智, 知己者明”,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才有进步的可能, 职业学校的学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懒惰 (生活与学习) 、马虎、不求甚解、没有条理和不会交流。一旦犯错会有无数个理由说明其犯错的正确性, 再配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很是潇洒。实际上他们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从小学到中学他们都是被批评的对象, 因此, 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很重要, 作为培养好习惯的第一步, 就是要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 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在纸上写出他们自己的优、缺点,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克服, 明确告诉他们犯错是他们的权利但不是他们的借口。

5.2 令行禁止贵在坚持

职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规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比较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要求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培养习惯的几个层次, 学生必须了解它们, 这样他们才会配合, 而不会半途而废。具体层次是这样:首先是被动行为, 学生对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行动比较被动;其次是自发行为, 学生基本认识了习惯的重要性, 能够自发执行, 但自控能力差, 还需要外界给予提醒;再次是自觉行为, 学生能自我监督, 一般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最后是自动行为, 既不需外部监督, 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 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 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 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 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 这就是习惯。

5.3 配合老师循序渐进

5.3.1 习惯在于养成

叶圣陶说过,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习惯, 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常说的, 培训一种技能, 学习一种知识不难, 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日之功, 所以教师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寻求学生的配合, 而学生也只有积极配合教师, 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5.3.2 一日之寒与三日之功

坏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寒, 所以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 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 要有耐性, 要不怕反复。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 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一日之寒需三日之功去补救。

5.3.3 兴趣与责任

很多学生将自己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兴趣, 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 读书有什么兴趣?真正目标不应是兴趣, 而是责任, 在责任当中找到兴趣, 但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这个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专业学习与习惯培养两者并重, 习惯可以为你打开大门, 而专业可以提升品质。

5.3.4 学习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同样重要, 对于学习的认识可以分为:生而知之者, 上;学而知之者, 次;困而知之者, 又其次;困而不学者, 下。我们的学生很多处于下, 他们也有很多理想和梦想, 但很少能付诸于行动, 更别说是主动自觉的行动了, 因此启发学生的思考, 鼓励他们的行动,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让他们相信:“播种行动,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

摘要:本文就职业学校学生的习惯问题, 从对习惯的认识以及用人单位对习惯的要求, 阐述了习惯的重要性, 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习惯,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  张新平.关于教育管理理论, 实践及其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11) .

[3]  叶澜主编.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上一篇:浅谈中学数学思维训练教学的开展下一篇: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探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