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

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唐存平 王恩庆 苏勤云 冉龙明 杨斌 吴自会 毕金洪 袁睿

一、 前言

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 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2013年假羊肉事件,可能导致鼠疫等疾病;家禽未经正规流程走上餐桌,导致H7N9等流感发病率上升。诸多问题使得“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课题小组展开了这一次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一些潜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 关键字

大学生 食品安全 调查

三、 课题的展开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实地考察辅。我们对学校的一些饮食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来了解那些广大师生常去的主要餐饮场所(学校食堂和后街)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态度,并希望借助我们的问卷调查反馈结果,使他们了解到目前师生们对他们的举措提出的建议和看法,并且在未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我校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一个情况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四、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全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我们小组针对目前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及学生的消费特点,制作了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表,于5月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79份,有效问卷78份。

根据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反映了以下一些基本情况:

一、有83.4%的学生一般选择在食堂就餐,13.7%的学生在校外餐馆或小摊

就餐。对学校食堂的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总体评价一般的占63.8%,不满意的占21.3%。觉得食堂提供的餐具安全性一般的占80%,不安全的占10.2%;觉得食堂的就餐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占72.9%,不满意的占10.3%;觉得食堂的食材新鲜的占20.5%,一般的占49.1%, 不新鲜的占30.2%。

二、认为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卫生状况良好的占26.6%,一般的学生占45.3%,认为较差占13.8%。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未关注小摊点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看到哪儿有好吃的就坐下吃。部分学生同时还反映学校周边有些摊点存在碗筷较油腻、不卫生、好像没有消毒等现象;蔬菜没洗干净、有黄叶;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帽、指甲未剪、戴手饰,服务态度较差等情况;但也有部分写生对校外一些优秀餐馆给予了肯定。

三、对于购买可存放的食品大多数同学会到比较正规的商店购买,并注意商品的价格、生产日期、厂名、保质期等事项。也有少数学生并不重视商品质量,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图个方便。由于大型超市有着相对比较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所销售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有比较好的保障,所以在大超市购物相对比较放心,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首选场所。但对于那些小型商店,大部分学生会注意保质期和不去购买“三无”食品,但有部分学生仍不知道“三无”是哪三无;对散装食品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疏忽,大多数学生不会注意,说明学生对散装或裸装食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好在国家已经对散装或裸装食品采取措施(国家质监总局、卫生部等部门规定,散装速冻食品等十类食品必须加贴“质量安全(英文简称QS)”标志才能上市销售);所以大学校园内也不常发生相关食品安全事件。

四、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舆论监督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多数学生很少关注到食品卫生方面的新闻报道,说明舆论的宣传力度不够。毕竟广播电视和家长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还是主要手段,通过这些媒介虽然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比较薄弱,毕竟这些知识的来源有限。足以说明有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大,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这一方面。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总体食品安全意识较低,消费维权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地调查总结:

1.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1日

2. 调查地点:、超市、学校食堂、后街面馆、自助餐店。

3. 调查内容:调查餐馆的食材是否新鲜,饭菜制作过程是否卫生,是否有隔顿菜和隔夜饭,餐具是否进行严格消毒,同学对餐馆饭菜及就餐环境是否满意,调查周围私营餐馆的卫生许可证和超市销售食品的安全与卫生.大学生对这些消费场所的评价。

4. 总体情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是过关的.校外部分餐馆不符合卫生标准。

1.食堂篇

就餐食材都是新鲜的,制作环境相对卫生,碗筷都经过消毒处理.就餐时间会有工作人员及时清理餐桌上的剩饭,保持清洁。食堂个别服务员的态度不好,用语不文明,叫餐后,有些窗口不够迅速,等待时间长,偶尔会有

隔夜饭和隔顿菜,特别是荤菜隔顿隔夜现象严重。

2.后街篇

私营餐馆均有卫生许可证,但是有些餐具质量不宜装刚炒好的菜和炒饭,餐馆的锅瓢还算干净,有些残光餐具未经消毒。小摊上的食品卫生较差。

3.超市篇

购买饮食类商品时大多数注意保质日期、商标,少数因赶时间匆匆挑选,吃垃圾食品的不少。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

(一)对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集中用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多年来就是这么过的,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二)从业职工食品卫生意识不是很强,个别人员卫生知识缺乏。

(三)学校使用的是一次性纸碗和筷子,不利于环保节约型原则,还大量提

供以此获得利益。

(四)学生食堂普遍存在盈利现象,而忽视饮食生产安全。

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全的膳食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学校饮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经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

(一)首先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在校内宣传,加大对师生员工和从业人员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班会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预防食物中毒和急性肠道传染病等卫生防疫知识,努力培养提高其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做到从业人员必须职装上岗。

(二)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尽管面临有资金困难,完备基础设施,使学校食堂座椅进行适当的修缮,使得有一个好就餐环境,做到有与其规模相配套的食堂基础设施和面积。

(三)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卫生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卫生安全责任状,落实专人重点把好食品采购关,保鲜保洁关,消毒保管关。在全县学校中积极推行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实行行政处罚与信誉度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促进学校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提高食品卫生信誉度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度,从整体上提高学校食堂的卫生水平。二是要加强对校园商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校必须严把食品进货关,校园商店出售的食品饮料,必须是通过正规渠道购进的合格产品,进货时必须索取生产经营单位的有效证明。必须严把食品销售关,不得销售“三无”食品、饮料,校园商店的食品饮料要及时进行清理,不得将过期、变质或劣

质的食品饮料销售给学生食用。必须严把诚信经营关,对饮料、乳制品和膨化食品等三类儿童青少年日常食品要进行重点检查与管理,一经发现过期、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饮料,必须立即予以销毁。

1.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重视。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的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

2. 在后街各个小店采用顾客投票的方式,对店内蔬菜、肉类,以及制作过程卫生与否进行投票。这样,可以让顾客有选择的余地,同时还可以让小店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

3.在安全监管体系,工商、卫生等部门努力之下,学校也要对校园内及周边的超市、商店、食品零售摊点进行定期的卫生监查,以保证学生使用安全卫生的食品。

4. 可在校内设立由学生组成的卫生检查“小部门”,分级分部门明确划分职责。对校园内及周边的超市、商店、食品零售摊点展开卫生调查,并作出报告,使学生们有一个清晰的消费规划。

5. 学生会可以在青春广场举行展板,加强学生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维权法律等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

6.学生们若在校内外发现不卫生的食品,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若物品发现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费者权益协会举报。

7、突出重点排查,及时整改隐患。根据后勤服务的特点,该中心突出餐饮、水电、物业、交通运输、医务等安全重点,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时对食堂及服务网点等重点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查找薄弱环节,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分工专人整改。

8、定人定点监管,确保饮食卫生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学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后勤服务重中之重的工作。在没有增加学校财力支出的情况下,该中心调整增配了餐饮管理人员,做到大食堂都有一名专职人员定点监管,检查督促食堂及服务网点不加工已变质或有异味的蔬菜、肉、鱼、蛋、禽等半成品,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并做好食品留样专人、专具登记管理;检查督促各食堂和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检查督促各食堂和服务网点工作人员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同时在各食堂醒目处设立“食堂监管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标示牌,师生发现食堂饮食卫生安全有问题时,可随时拨打电话投诉,要求及时解决问题。

五. 附问卷

关于校园及附近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我们正在开展一项有关校园食品安全的实践活动,十分感谢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关注校园食品安全!关注自身健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

1. 请问您经常就餐的地点是?

A. 学校食堂B. 校园周边小摊点或小餐馆C. 到超市购买食品 D.其它:

2. 您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A. 味道好B. 质量好C. 其他:

3. 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是?

A. 很满意B. 一般满意C. 不满意D. 很不满意

4. 您觉得食堂的食材是否新鲜?

A. 挺新鲜的B. 一般新鲜C. 不新鲜

5. 去超市买东西时,是否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

A. 对每一种产品都很注意B. 只对个别产品注意,例如C. 没想过要注意

6.你在学校周边就餐或点快餐的频率一般是

A. 每天吃1到2次B.每周 2 到 3 次C.每月 2 到 3 次D.从不

7. 您觉得商业街小饭馆的卫生条件如何(普遍)?

A. 很满意B. 一般满意C. 不满意D. 很不满意

8. 您觉得小摊点或者小餐馆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 [多选题]

A. 原材料不卫生B.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不卫生C. 就餐环境不卫生

D. 食品包装、餐具不卫生E. 其它:

9. 在校园食品安全方面,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多选题]

A. 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 B. 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问题C. 转基因食品问题D. 食品不清洁加工问题E. 食品过期变质问题F. 其它:

10. 您觉得目前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证食品安全? [多选题]

A. 国家立法严格执法B. 舆论监督C. 提高国民食品安全意识D. 其它

11.提高学校及其周边地区食品安全水平,最有效的做法是( A.市政府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管、严格检验 C.提高大学生食品鉴别能力 E.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曝光典型案件

12.对于改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环境,你还有哪些期待?

A.加大社会公众舆论 B.行业自律 C.社会道德约束

13.你在校外就餐时对现在的传染病如乙肝的注意

A怕被传染但没采取保护措施B没注意这个问题C 怕被传染偶尔注意 D一般不去外面吃

第二篇: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 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姓名 温心雨

学院 艺术学院

班级 工业设计141

学号 140805012

5一、实践教学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范围:大连交通大学、山东省部分大学 调查时间:2016年七月——8月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 调查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调查背景: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保障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认知的现状以及作出相关对策分析 。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日常饮食,发现大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存在隐患 调查意义:

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国际民生的“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各个环节都要抓好;从政府到企业到消费者,人人都要明白,家家都要参与。近年来苏丹红和三聚氰胺等事件的恶劣影响,使广大消费者至今仍心有余悸。因此,必须严厉打击破坏食品安全、危害人民健康的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A非常关注 B偶尔关注 C几乎不关注 D从不关注 4您在学校的就餐地点

A学校食堂 B路边小摊 C超市 D周边餐馆 5您在学校及周边饮食后是否有过不适现象 A曾有过多次 B曾有过一次 C从未有过

6您在食品消费时,会注意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有效证件吗 A不会 B会

7您知道“三无”产品是哪“三无”吗 A知道 B不知道 C不是特别清楚 8你订外卖的频率

A每天 B一周几次 C偶尔 D从不 9您对外卖的安全问题产生过担心吗 A有,但很多人吃应该没事吧 B没有,好吃就行,别的不在意 10您对学校路边小吃的看法 A看着就很不卫生,从来不吃 B看起来不太卫生,但很好吃 C对卫生要求不高,好吃就行 11您购买食物会关注的信息(多选)

A外观 B品牌 C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D产品成分 E食品安全标志 F生产厂家及地址

本次问卷访问人数202人,有效率为100%。其中男女比例为:男生占56%,女生占44%。问卷题型主要为等级性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大学生对食品相关证件的关注

根据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男女总体大致分布比较相近,其中大约37%的同学关注相关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比率偏低,反映大多数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对于注意生产日期的问题,男女生几乎一样,都是84%的会看生产日期,16%的表示不会注意,而第六题男生女生就有比较大的区别,只有33. 9%的男生表示会注意配料表,而有54.5%的女生表示会注意配料表。

对于路边小吃,多半的大学生可以接受,明明知道并不卫生,仍然抵抗不了美食的诱惑。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甚少且食品安全知识薄弱,而造成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很多,政府的监督力度、宣传力度都不够;大学生自身的食品问题防范意识不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和维权意识不够。

三、总结

一、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购买食品和消费这一方面还是谨慎理性的,他们大多会选择在正规的大超市、专卖店购买食品,但在路边的流动摊位的购买次数和数量依然不少,仍有部分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途径比较单一。他们不是通过政府宣传、食品安全讲座和课堂教育来了解,而是通过网络媒介来知道一些食品知识。这就说明学校、政府对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她们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真正能在现实生活中注意的人却很少,人们都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所谓的安全事件不过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正由于这种心理再加上大学生对于食品方面的问题知之甚少,造成如今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在社会方面来看,不管是从调查还是从社会现象都可以看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尽如人意。 由于调查对象的限制,通过问卷只能得出学生这一个群体对食品问题的态度这一个方面。但是我认为要分析下导致食品问题的其他具体原因,让人有所了解。这也是此报告的目的所在。上面分析提到许多,这里再作下总结。具体有:1.个体商户利益熏心,违法成本低,利益巨大。2. 法规不健全,食品指标不全。添加剂种类繁多,没有全面定义和规定,无法统一监管3.政府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处罚力度不够大。4.消费者还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鉴别真与假,好与劣。

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据我们的问卷数据统计所得,大多数人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措施是有关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查封违法场所,其次的是严格监督管理,加大公民的参与度,再次是开展公民的食品质量安全教育,最后是倡导生产者经营者诚信和自律。

在结合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参考了一些网上资料的情况下,我们组商量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从以下做起: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良好的运作离不开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监管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也要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建立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增加媒体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网上、电视台、报纸应有计划、有针对性适时报导食品检测结果,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引来认购者,使其受益,不合格者暴光,让其下架或受冷落,令其整改或停产,多方面、全方位开展关注,持之以恒。

(三)、建立市场准入制在我国,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已建立了一批面向全国的大型安全食品批发市场,所有商品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并实行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对不符合绿色安全要求的食品限制进入市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已试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并将在全省大中城市全面推行,所有上市的食品必须领有合法的“身份证”才能上市销售。

(四)、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多方协调,离不开投入部门、产出部门、管理部门、技术监测部门及各社会团体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所以应加强宣传和领导,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五)、注重食品及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教育食品及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将直接决定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一线工作人员和品控人员必须取得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为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四、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从而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中,但是食品安全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导致了各种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面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这不仅仅对于大学生教育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生产者、市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监督下,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将从源头上得到遏制和解决,让老百姓真正做到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

第三篇: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模版)

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摘要]: 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认知行为及态度现况,本研究通过对824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相关问题问卷调查, 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认知行为及态度现况, 分析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 为高校进行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减少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晓行为态度影响因素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团体, 食品卫生安全与之密切相关。近几年来, 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及食源性肠道疾病频频发生, 对大学生的健康、安全及生活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何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解决大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某市高校900 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900 份, 回收问卷864 份, 其中有效问卷824 份, 有效率为95.4%。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表经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经反复修改、预调查后形成), 问卷项目及答案均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确定。问卷以选择题形式为主, 内容包括一般状况, 食品安全知识、饮食习惯、认知态度、消费行为等问题。其中知识题10 题; 食品安全知识来源、安全意识及饮食习惯10 题;消费行为题6 题; 认知态度题10 题。

1.3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调查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解说, 然后由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问卷, 当场收回。经SPSS 11.5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t 检验与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 1 -

(检验水准α= 0.05)。

二、结果

2.1 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本调查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知识题共10 题, 每题1 分, 共记10 分。

本次调查的824 名高校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6.062 ±

2.359) 分。得分在0~5 分范围内的大学生有334 人, 即知晓率≤50%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0.534%, 说明将近一般的大学生知晓率还不到50%。得分在8~10 分范围内的大学生有239 人, 即知晓率≥80%的学生只占调查总数的29.005%, 说明知晓率很高的大学生较少。在10道食品安全知识题中, 其中对于什么是食物中毒与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大学生知晓情况表现较高, 两者的知晓率分别为88.302%和76.721%, 对食物中毒如何预防与突发性食物中毒应如何进行急救知晓情况表现均较低, 其知效率分别为36.815%和22.603%, 而对于什么是“QS” 标志仅有5.311%的学生知道并留意。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 目前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仍然不高。

2.2 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影响因素分析调查结果

男同学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平均得分(6.184 ± 2.513) 分, 较女同学(5.979 ± 2.247) 分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192, P﹥0.05)。来自城市(6.301 ± 2.199) 分大学生较来自农村和县城(5.953 ± 2.369) 分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70, P﹤0.05)。医学专业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6.519 ± 2.502) 分远高于非医学专业(5.401± 2.136) 分的学生,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888, P﹤0.05)。月消费水平在﹤400﹑400~600 和≥600 元之间的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5.748 ± 2.232) 分﹑ (6.088± 2.392) 分及(6.449 ± 1.971) 分, 表现出食品安全知识知晓随消费水平增高而增高的现象, 且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657, P﹤0.05)。以上结果提示, 专业、家庭环境及月生活消费水平可能是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的主要因素。

2.3 食品安全知识来源、饮食习惯及消费行为情况

调查发现, 医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来源排在前3 位的分别是电视网络

(77.301%)﹑ 报刊(65.158%) 及学校宣传教育(60.906%) ; 非医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主要来自电视网络( 93.102%) 和报刊( 72.943%) , 其学校宣传教育的只有47.349%。对于非医学生来说, 85.512%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宣传教育来获取更多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在饮食习惯和消费行为方面: 大部分同学都选用学校食堂的公用餐具用餐, 仅有8.744%的学生自带饭盒用餐; 大部分学生选择一日三餐均在学校食堂用餐, 有46.335%的学生经常选择街边小摊食品和烧烤类食品; 71.516%的学生选择在学校小超市里购买食品,并且会看其生产日期和商标, 但最关注的是商标。

2.4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 在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及质量方面, 有54.142%的大学生表示为不满意, 20.50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 仅有25.353%的大学生表示为满意。对当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的态度: 75.819%的大学生表现为担忧和非常担忧, 仅有8.012%的学生表示很放心, 另外有16.169%的大学生表示放心。对于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时, 57.046%的大学生会感到不安, 害怕自己会食物中毒; 85.91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正常学习有影响, 而且有37.602%的学生不能够静心去学习。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方面, 虽然有78.54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一些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会减少一些食源性肠道疾病的发生, 但有68.249%学生认为学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其主要责任在于食堂经营者的责任心不强, 认为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增强其责任心才是减少学校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2.5 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尤其对食源性疾病该如何预防方面知识的知晓率(36.815%) 以及突发性食物中毒应如何进行急救方面

(22.603%) 仍表现为较低, 显示出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仍然不强。不同专业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知晓不同, 除了受专业, 学生家庭环境,月消费水平影响以外, 从大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看, 非医学院校对大学生有关食品安全方面开展的教育较医学院校少, 因此,学校是否开展食品安全方面

的教育是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高低的又一影响因素。从学生饮食习惯和消费行为来看, 很少有学生自带饭盒用餐, 部分学生仍然选择街边小摊等不卫生食品, 大部分学生经常从学校小超市购买食品, 更多关注的是商标而非生产日期, 均反映出现代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不高, 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学生对学校食品卫生态度方面, 学生食堂存在米饭质量差, 剩饭剩菜现象, 部分蔬菜清洗不干净且有烂菜叶存在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食品安全表示担忧, 害怕会食物中毒, 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 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仍不能忽视, 为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校除重点加强学校食堂食品质量及卫生管理,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外, 还应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食品安全意识, 拒绝小摊等不卫生食品, 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6 大学生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此次调查,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在 我国的生活现状下,我们更多人开始有意识去突破传统的饮食结构, 去尝试更科学更合理的饮食方式。随着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新一轮的健康革命将会再次掀起。下面就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给 出我的一些建议。

1、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膳食中充足的蛋白质可以保证生长 发育 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该院学生蛋白质摄入量偏低,因 此建议在保证粮食摄入量的基础上,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供给 蛋白质质量较好的食物,如畜肉类、蛋类、豆类等。

2、 提倡吃早餐, 可积极推广课间餐 学生要改变忽视早餐的观点, 食堂要增加早餐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如卤蛋、豆浆、肉包等,使学 生定时定量地食用到较高质量的早餐。早餐热量要占全天的 30%,质 量上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 1/3。根据目前的客观条件和饮食习 惯,即使早餐吃饱,其质量上也难达到要求,所以,应推广课间餐。 事实证明,课间加餐,对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营养状况和减轻课 间疲劳都有较好的作用。

3、预防各种维生素缺乏病 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并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建议①食堂应增加动物内脏、鸡蛋、豆制品、深 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的供应, 蔬菜要新鲜, 先洗后切, 切后便炒, 急火快炒;淘米不要过度,以免维生素丢失太多;②调查表明,VitB2 缺乏是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及时补充,已是当务之急。维生素来

源极少,完全依靠食物难以满足需要。见效最快的就是定时补充药物维生素 B2,由于核黄素(VitB2)是耐热性维生素,可以采用汤料中 加入的方法,给予集体补充。

4、补充钙 学生应改变挑食习惯;食堂多供应,学生多食用含钙 高的食物,如奶类、骨头汤等,必要时也可服用钙片。

5、普及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 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大学生的营 养,食堂对学生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增加学生营养补助,改变学生的 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调查发现,男、女生同在一个食堂 吃饭,但钙、蛋白质、热量、维生素、谷类等摄入量差别较大,男生 较为充足,女生较缺乏,说明有些问题不在食堂,而在于学生本身。 加强炊事人员的营养与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利于实现学生的合理 营养。

6、经常开展营养调查,了解和监测学生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小云,左亭.中国农民权益保护探究[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 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兰州学刊,2008,4(175):102-107

[3] 崔蕴霞.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4,51-54

第四篇:大学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1)调查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2)调查时间

1月16日—1月21日

(3)调查地点

吉林省通化市得顺泉酒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抚民镇 北关村)

(4)调查认识

很久以来我就渴望去工厂实践,我希望能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耐心,韧性,毅力。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的社会实践实在是太少了,感觉上了大学后整个人都变得十分的懒惰,都没有高中充实。想到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染缸去,想到毕业后将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内心总是感觉不安,总是害怕自己以后毕业了找不了工作,整天就为就业发愁,更可怕的是还要靠父母养着,成为“啃老族”。

酒厂建于在镇上,就在我家附近,专门烧酒。我是在老厂工作的,

在白酒那边,除了白酒,还有食品厂,生产枣脯之类的东西。酒厂的生产方式是流水线,有两个车间,每个车间有三条流水线。流水线的主要流程有进瓶子,拾瓶子,冲瓶,灌装,灯检,压盖,灯检,烘干,贴标,总检,装盒,折盒,打铆,喷码,装箱,打包,装车,入仓。另外,还有挂钥匙,挂牌,贴奖的工作。每个工作,都有专门的人来完成。虽然规定不能串活,但是阿姨们觉得干一样干累了的话,还是会互相换一换的。

其中,灌装,压盖,烘干,喷码都是机器完成的,打铆却是很累的话,对臂力的要求比较大,所以,我没干过那个。仔细算算,我干的其实不多,灯检就是看看瓶子里有没有悬浮物等杂质,压盖就是把盖子放到瓶子上,自然会有压盖机来完成,折盒虽然挺难,但是熟了也就没什么了,只是连续几个小时重复一样的动作会有点麻木的感觉。另外,我还捡过几回钥匙,有很多线头都要弄掉,然后一百个放一起,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才知道原来也挺麻烦,更何况,还要一直蹲在地上,腿都麻了。

工厂里也是有厂规的,因为工厂生产酒,所以对火的规定十分严格,不能带烟火,不能吸烟,发现一次,就要扣1000元。另外,在工厂里,不能开机。

通过在工厂的实践,我真的是长了不少的见识,增长和很多社会经验,我感受颇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那些工人干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工资却还低。而我们许多大学生整天那就知道玩游戏,而不去好好学习,还抱怨生活得无聊。身在福中不知福是我们很多大学生的通

病,跟工人们一比,我们的生活,实在太好。“宝剑锋从磨砺出,腊梅香自苦寒来”,我们大学生应该好好利用假期的时间,走出校园,走出小家庭,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基层群众中去,去广泛的实践、调查、走访。身为大学生,了解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了解最真实的人,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还是会记住这一次实习的,虽然这次实践并没有运用到我所学的知识,但是我从这次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道了我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这是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时刻!

基于我自己的社会实践体验,我积极的倡议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锻炼中寻找自我价值,我们来到大学的目的就是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服务社会,所以我们更应该尽早地了解社会的需求来提升自我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素质,当我们走向社会时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服务。

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自己所长,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社会中的位置。现代大学生缺少社会知识和信息,在学校时从不关注社会中的情况,甚至连新闻都懒得看,更不用说社会锻炼,所以当他们迈出校门的那一刻就迷失了方向,拿着自己的简历不知何去何从,只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以至于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因为大学生缺少社会锻炼,空一肚子墨水却不知如何用,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都愿吸取有工作经验者,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率也越来越低!有的学生辛辛苦苦学了数十年的专业当走进社会时却找不到任何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这是

多么可悲的事情,这就是不了解社会的需求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发起倡议,为了我们今后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会当中去,为了我们早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了能够更顺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长服务于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第五篇:本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了解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平时一般在哪里购买食品?

A、超市B、路边小摊C、私人小店D、农贸市场

4、您在购买食品时都注意哪些问题(多选)

A、生产日期和保质期B、食品包装标识

C、经营者有无营业执照D、食品的色泽

5、在日常生活中,您对食品安全关注吗?

A、非常关注B、一般C、无所谓D、不关心

6、您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多选)

A、假冒品牌B、食品过期

C、没有生产日期D、在保质期内变更

7、在食品安全方面您最关心什么问题?

A、添加防腐剂B、添加剂超标

C、转基因食品D、农药残留

8、当您买到劣质食品时,您会

A、扔掉,自认倒霉B、要求商家退换

C、向媒体曝光D、向有关部门投诉

9、对于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厂家,您的看法是

A、不再值得信任B、影响不大

C、继续光顾D、视其以后表现

10、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您认为您现在最需要什么

A、食品安全相关法律B、食品营养知识

C、鉴定食品安全的知识D、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知识

11、为了改进食品安全环境,您认为现在最需要做的是

A、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B、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

C、加强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D、加强消费者的分辨能力 谢谢合作!

上一篇:大学生团日活动方案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