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2022-07-03

第一篇: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 护士长:

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

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 ;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 cm2 。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

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

5、有造瘘口感染的危险

6、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士长:针对这位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压疮的部位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2:

1、应用气垫床预防。

2、勤翻身,每两小时一次。

3、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柔软。

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6、已发生压疮部位局部消毒后给予涂抹压疮膏以利于早期愈合。 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病人出现胸闷、憋气较重,考虑肺部感染,针对此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3:

1、床头抬高30°~50°,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吸入引起肺部感染。

2、每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 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

3、痰液粘稠行雾化吸入,及时给予吸痰。

4、饮食管理

嘱患者在痰多、黏稠时,一定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做好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提高自身防御能力。

护士长:

为了保证病人的营养,每天为病人进行胃肠外营养,即通过静脉输入三升袋,于2011-09-23在局麻下经颈内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那么在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护士护士护士护士4444:

1、保持深静脉置管固定,以免脱出。

2、保持深静脉置管的通畅,要定时冲管,防止血凝块的形成;避免导管扭曲、打折。

3、注意正压封管,封管时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动作要快,以免时间过长造成管内凝血。

4、每周两次深静脉穿刺处换药,输液前常消毒肝素帽;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以预防导管性感染。 护士长:患者已行膀胱造瘘术,造瘘口处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针对膀胱造瘘的病人,我们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5:

1、观察瘘口周围有无漏尿,尿袋应定时排放,保持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尿量的变化。

2、嘱病人多饮水,每周两次更换尿袋,以预防尿路感染。

3、造瘘口周围皮肤容易形成皮炎,应保持皮肤干燥,造瘘口 周围定期清洗,用碘伏棉球擦拭。

护士长:该病人自剑突下瘫痪,对于瘫痪病人我们应该如何护理?

护士6:

1、加强心理护理,主动与病人接触、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继续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进一步发展。

3、做好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发生便秘,可使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戴手套挖出干结粪便,以解除病人的痛苦。大便失禁时可服收敛剂,并保持肛门皮肤清洁。

护士长:该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对预防静脉血栓,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7:

1、卧床期间定时更换体位,进行下肢肢体的被动按摩。

2、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3、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如有及时通知医生。

4、适当服用活血化瘀或抗凝药物。

护理部主任:请各位护士长讨论一下针对该病人我们还有哪些护理措施?

神经内科护士长:

1、病人发生抽搐时要专人守护,如在床上,要扶起护档,以 防跌伤。

2、抽搐时,应适当保护病人,以免碰伤,但不可强按病人肢体,那样容易发生肌肉撕裂、骨折或关节脱位。背部应垫上衣物避免背部擦伤和椎骨骨折。

3、为防止咬伤舌头,应用纱布缠压舌板(或临时用手帕卷成条等物替代)塞入病人上、下齿之间,但要注意不要造成舌后坠,以免影响呼吸。

4、吸氧,必要时加大氧流量。

5、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药物治疗。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

泌尿外科护士长:

1、注意造瘘口清洁干燥,每日应清洁造瘘口。

2、引流袋一定要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回流膀胱造成 感染。

3、尿液引流不畅或是漏尿,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注意造 瘘管是不是堵塞,如果堵塞及时通知医生。每日清洁造瘘口,在造瘘口周围涂上氧化锌软膏保护周围皮肤。

胸心血管外科护士长: 长期卧床的病人,不能有效的咳嗽,气道分泌物不能排出, 容易形成坠积性肺炎。针对这样的病人,我们要指导病人深呼吸,进行有效的咳嗽,指导病人做呼吸操,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如做腹式呼吸及缩唇吹气,在病人咳嗽的全过程中进行指导。加强叩背振动排痰,叩背时一定注意手法正确,以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力,利用腕关节的甩动力量,自胸廓边缘向中央(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叩击背部。 腹式呼吸:

1、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2、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3、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

4、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子吸气。

ICU护士长:

1、对气管插管的患者我们要加强气道管理。在吸痰前我们要用

0.45%的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每次湿化液量为3-5ml,然后进行膨肺吸痰,呼吸气囊送气时要缓慢,回气时要快,这样才能将气道深部的的痰液吸净,发现痰痂时要反复多次膨肺吸痰。吸痰前后均要给予2分钟纯氧吸入。

2、膨肺吸痰时护士要双人操作,妥善固定气管导管,以预防气

管插管被过度插入或被拔出。

3、固定气管导管时我们要采取双固定,以保证气管导管不被拽 出。

骨科护士长: 高位截瘫病人的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瘫痪的肢体各关节均应处于功能位: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应防止关节僵硬与废用性肌肉萎缩。人体各大关节的功能位分别为:(1)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外旋15°。(2)肘关节:屈曲 90°。(3)腕关节:背屈20°~30°。(4)髋关节:前屈 15°~20°,外展10°~2,外旋5°~10°。(5)膝关节:屈曲5°~10°或伸直180°。(6)踝关节:根据情况可屈曲5°~10°。在我们骨科功能锻炼是促进骨康复的重要环节。为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并且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

1、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方法:直腿抬高患肢保持3~5s,重复做,直到感到疲惫,每日练习做,同时练习绷腿运动,每日2~3次,每次20~30次。

2、踝关节的功能锻炼 ,踝屈伸及踝旋转锻炼。方法:活动踝部先向一侧转,再向相反方向转,每日3~4次,每次5~6次,每次5~10min。

胸心血管外科护士长:

假如患者出现一侧肢体明显肿胀,或两侧肢体不对称的肿胀时,应首先考虑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在下肢肿胀的同时,可见到皮下浅静脉有扩张现象,与正常静脉比较,患肢的静脉明显增粗,也可突起于皮肤表面。同时伴有患肢皮肤温度的升高,皮肤颜色由白逐渐变红再变紫。另外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此时应下肢制动,抬高患肢,避免上热敷;嘱病人不能随便按摩疼痛的肢体,防止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嘱病人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

肿瘤科护士长:

1、如果病人外周血管好,可选择进行PICC。

2、置管处要定时换药,避免感染。

3、正确选择无针接头,接头处要严格消毒。

4、正确的冲封管,避免导管堵塞。

5、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导管,以防将导管拽出。

护理部主任: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内容很丰富,主管护士汇报病情很流畅,各科护士长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护理建议,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希望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到今后的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08年9月1日15:00时

科室:心内

地点:医办室

参加人员

支持人:

责任护士:

汇报病例:

患者主因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悸十余年,加重伴喘息、少尿五天入院。患者于五天前受凉后自觉胸闷胸痛症状发作频繁,且伴发热、咳嗽、痰少,白色粘液性,自测体温37.8℃,尿量减少,腹胀,无恶心、呕吐,有双下肢水肿,夜间睡眠不能平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一余年,口服洛丁新、拜新同治疗。一余年前有摔伤史,肋骨骨折。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窦律,心室率约100次/分,Ⅰ,AVL,Ⅱ,Ⅲ,AVF,T波低平,V4-6ST压低0.05mv。患者入院后化验血D-Ⅱ聚体73.5ug/ml,肺CTPA结果回报:右肺动脉主干,2肺下叶,右肺中叶,左肺上叶及段动脉内充盈缺损,考虑双侧大面积中央为主型急性肺动脉栓塞。由于患者高龄为溶栓及什么留置什么禁忌症,故给与大剂量抗凝治疗,速碧林0.1ml/㎏皮下注射7天。应用速碧林2天内加用华法令3㎎1/晚口服,监测凝血系列。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什么给予患者扩冠、利尿、营养心肌、抗凝治疗。患者仍有焦虑、恐惧心理,安慰患者,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三级,老年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Ⅳ心衰Ⅲ度,肺感染,肺栓塞。

第二篇:2018-01《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护理病例讨论范围: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等病例。

(二)护理病例讨论方法:护理部或科室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采用科内和几个相关科室联合举行。

(三)护理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前明确目的,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会由护理部或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四)护理病例讨论重点:

1、讨论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病例:根据面临的疑难、特殊问题及时分析、讨论,提出护理方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2、讨论罕见、死亡病例:结合病人情况,总结护理实践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讨论资料归于业务技术管理档案中,作为业务技术考核内容。

1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2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3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4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5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6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7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8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9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10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11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12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13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14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15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16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17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18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19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20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21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22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23 20 年 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属性: □疑难 □重大抢救 □特殊 □罕见 □死亡

讨论时间: 20 年 月 日 时 主持人: 讨论地点: 讨论课题: 参加人员签名:

一、主持人介绍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 年 月 日 时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阳性辅检: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 处置措施:

24 效果评价:患者入院第 天, 现存护理问题:

责任护士: 技术职称:

三、主持人提出讨论问题:

四、讨论记录: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

记录人: 技术职称:

25

第三篇: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XX人民医院病历记录

姓名:张XX

性别:男

年龄:66岁

科别:脑外科科

床号:12

住院号:999999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2010-03-15,15:00 地点:脑外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王XX主任医师

参加人:李XX副主任医师,张XX主治医师、高XX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多名。

讨论意见:

高XX住院医师(报告病历):患者男性,66岁,退休工人,因“意识不清、呕吐20小时”于2010-03-05,16:00入院。患者于2010-03-04,21:00无明显诱因地突发头痛,呈撕裂样,即之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近2年测血压偏高(具体数字不详),未进行治疗。入院时查体:T 37.2℃,P 80次/分,R 20次/分,BP 200/10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轻度意识障碍。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外观正常,双眼裂等大,双侧瞳孔3mm,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未见玻璃体下出血,颈部有抵抗感。双肺(-),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P2,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发现。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查体: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动脉细,反光强。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有不自主运动。肱二头、肱三头肌及膝腱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颈部抵抗。颅脑CT示四脑室、鞍上池、纵裂池、环池、左桥小脑角池、外侧裂池高密度铸型,中线居中。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给予绝对卧床、镇静、止血、解痉、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后,第二天意识转清,但仍头痛,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其家人不愿行血管造影和腰穿检查。2010-03-12 14.00 咳嗽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随之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mm,左侧3mm,对光反射存在,颈硬,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再次出血,即给予止血芳酸、尼莫地平,甘露醇、速尿等治疗,病情无改善。2010-03-15 10:00出现间歇性呼吸,随之呼吸停止,血压、脉搏消失,双侧瞳孔扩大固定,立即给予呼吸兴奋剂、阿托品1mg、肾上腺素1mg、利多卡因50mg静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1小时,心电图呈直线,于10:30临床死亡。

(以上病历报告内容记录可省略)。

张XX主治医师:本例患者为66岁老年男性,因意识不清、呕吐20小时收入院。入院时患者轻度昏迷,颈部抵抗感,双眼裂等大,瞳孔圆形,3mm,双侧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镜检查未见有玻璃体下出血。双侧肢体有不自主活动,巴氏征未引出。脑CT显示鞍上池、纵裂池、环池、外侧裂高密度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明确,且出血量大临床表现较重。入院后经治疗病情好转,意识转清,但仍有头痛,建议其进一步多DSA或MRA,以明确原发的病变及部位,但其家属不同意。以后病情又有波动,病程中给予了积极、正确的治疗。

李XX副主任医师: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得15%左右,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还可见于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及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动脉瘤虽多有先天性因素,但通常在青年时才发展,50%的患者出现症状在40岁以后。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40~70岁为多。发病突然,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底检查25%可见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1 XX人民医院病历记录

姓名:张XX

性别:男

年龄:66岁

科别:脑外科科

床号:12

住院号:999999 这种出血在发病1个小时内即可出现,是诊断SAH相当有力的证据。此患者为高龄患者,病前有高血压史;发病急,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结合影像学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成立。因患者家属不同意多进一步的检查,故原发的病因不能确定。患者经正确积极的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但咳嗽后又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考虑为原出血部位再出血的可能性大,也是致死的原因。

王XX主任医师:同意以上各种医师的发言。本例有以下特点:

1、老年男性;

2、有“高血压”病史,既往无头痛病史;

3、急性起病,意识障碍是主要表现之一;

4、意识清醒后以头痛为主,无肢体瘫痪等局灶体征;

5、病程中再次突然加重。结合脑CT异常,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成立。

由于头痛之外的体征不明显且有血压过高,也不在本病的好发病年龄段,易于误诊。

进一步的血管病变性质及确切定位要依靠血管造影以DSA较好,MRA易于实行,也是常采用的检查。就本例而言,以基底部动脉环附近的动脉瘤破裂可能性较大。再出血增加了治疗的难度。SAH的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尽早去除出血的原因和防止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关。颅内动脉瘤出血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存活率1/3复发,其中60%复发在发病2周内,第一次出血存活时间愈长,复发几率愈小。第二次出血病死率为30%~60%,第三次几乎100%死亡。外科手术是根除动脉瘤避免再次出血的治疗办法,但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目前仍有争议。一般主张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有人认为,发病10~14日后手术,血管痉挛和伴发脑梗死较少。脑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痉挛者也不应立即手术。总之,积极的治疗应包括神经内外科医师的密切合作,因人而异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此患者诊断明确,治疗充分,无处理不当。治疗过程中已多次向患者家属告之本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其家属对诊治无异议。死亡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王XX/高XX 2010-3-15 18:00

2

第四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2015-5-20,15:00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2015-5-20,10:00 讨论地点:

主持人:xxx主任医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参加人员:xxx主任医师,xxx副主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xxx、xxx,住院医师xxx、xxx、xxx,进修医师xxx、xxx和实习医师多名。

讨论意见:

Xxx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患者xx,男,72岁,退休公务员,2010年9月21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謇涩、口舌歪斜1小时”由门诊以“脑出血”收入院。(内容略)

Xxx住院医师:本病历特点:①老年男性(内容略) Xxx主治医师:(内容略) Xxx副主任医师:(内容略) Xxx主任医师:(内容略)

Xxx(汇报病历者) 具体参照山东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版)第64页,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示例。 各科行政秘书:

请各科按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要求准备。

要求:自2015年7月份开始实施,要求字体为四号仿宋,纸张B5,页边距左右各2.7厘米,上边距3厘米,下边距2.5厘米。病例讨论必须在病历中放一份,在科室存留一份。

第五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时间:

地点: 讨论主持人:x 参加讨论者:x 病人姓名: 床号: 诊断:

病情摘要: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1周,皮疹4天,肾性高血压”于6月6日收住入院。患者1月前开始服用嘌呤醇片,。全身遍布皮疹,部分融合,压之褪色,伴咽喉部粘膜糜烂出血。予头孢唑肟针、热毒宁针抗炎对症处理后皮疹加重,考虑皮疹与药物有关。予甲强龙、DXM抗炎免疫治疗。雷夫诺尔湿敷。7月4日患者低热,全身皮肤触痛,四肢肿胀明显。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查体:神志清,精神软,四肢躯干融合性瘀斑,背部皮肤松懈样改变,有少量渗出。全身皮肤触痛,四肢肿胀明显,右颈带入临时血透管,局部皮肤新鲜,湿润,左股CVC固定妥,管端血痂残留。

更换敷贴后,左股CVC周围表皮脱落,予纱布包扎。7月4日下午行血液透析治疗,返回后,背部、双肘部、臀部多处表皮脱落。左手心水疱予针筒抽吸。患者全身皮肤触痛明显。 讨论目的:

对大疱松懈性皮炎的护理,特别是导管固定,大片表皮剥脱的处理。 讨论摘要:×××:该患者属于重症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感染的预防:

1、予保护性隔离,最好是单人间。避免与感染性患者接触;

2、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操作;

3、被服、衣裤,包括毛巾均需高压灭菌后使用。病室消毒每日一次。 ×××:临时血透导管及深静脉置管的固定不能使用黏贴性敷贴,可用无菌纱布外加绷带固定,同时做好宣教,防止导管滑脱。

×××:对表皮剥脱处采用暴露疗法,渗液较多时可用NS湿敷。 ×××:该患者还需使用气垫床,平卧侧卧交替,防受压,加强肛周、邻周粘膜的保护。

×××: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之物。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可多食水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促进上皮愈合。 小结:

护理重点保护上皮,促进愈合,避免感染。全身皮肤破损处生理盐水清洗,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使用气垫床,床单消毒,平卧侧卧交替,防受压,加强肛周、邻周粘膜的保护;口腔护理到位,NS漱口,每次饭后易可新含漱。

上一篇:环境整治情况汇报下一篇:葫芦岛市纪委通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