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

2022-09-11

1 文献综述

对农民工回流问题或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关注最早始于21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主要在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外出打工的关系、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否有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学者赵奉军和高波[1]应用全球创业观察2005年的3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按照创业意愿衡量的创业精神与按照人均GDP衡量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的关系。He Yupeng和Bai Nansheng[2]从中国经济结构进入全面结构调整的背景入手, 把农民工回流问题置于社会经济学体系内进行研究, 分析过去20 a农民工流动问题的发展趋势, 认为返乡农民工与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并无差别, 外出打工与返乡创业的关系不大。高静[3]等基于分工理论得出创业对农户增收“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很大, 分工对农户创业促进农户收入”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调节作用明显, 而交易效率的调节作用较弱。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 现阶段, 很多学者研究和阐述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作用机理及如何引导其促进农村长远发展的策论。大多着重于影响机制方面研究, 很少有从中国整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思考, 虽然在金融、技术、土地等方而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但总体上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试图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角度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意义。

2 模型建立与解析

2.1 基本模型

假设某一行业仅有两家互为竞争的企业i, j, 一般企业的成本函数都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 即达到一定规模后, 随着投入的增加, 利润的增加幅度反而减少。

在给定价格p的情况下, 企业不愿意供应比它的竞争性供应量si (p) 更多的商品, 这个竞争性供应量si (p) 室友下列价格与边际成本的等式所决定的:p=ci (si (p) ) , 库诺特分析, 同样假定某行业仅两家竞争性企业1, 2。二者存在线性需求函数:D=D (p) =a-p和Ci (qi) =Ciqi[模拟价格和供应负相关关系, 以及成本和数量正相关关系]

其中:Ci (qi) 为成本, Ci为边际成本。

再延伸, 设p=a- (q1-q2)

a为任意常数, q1, q2产量, 并且同时显负相关。

每个企业利润函数:

上式为企业反应函数, 即企业1根据企业2产量做出反应确定自己最佳产量或者企业2根据企业1产量做出反应确定自己最佳产量。

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有:

当企业1和企业2的战略均为对3的最佳反应时, 即为纳什均衡

此时克制企业的产出随其成本上升而下降, 随竞争对手的边际成本上升而上升, 这是因为较高的c2使企业2减少生产, 这使得企业面对的剩余需求上升, 从而鼓励企业1多生产。

由此模型进而推而广之,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开放初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淘汰洗礼规模不断扩大由此而逐渐进入规模报酬递减和生产能力约束的怪圈, 进而为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2 农村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模型建立及解析

2.2.1 基本模型

全球创业观察项目 (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 由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共同发起的, 在国际创业研究和教育领域享有盛誉, 该项目的研究报告成为反映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变化和特征的重要理论文献并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

邱琼和高健[4]就GEM研究项目用理论模型统计分析了该项目提出的两套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 (见图1) 并得出结果:有的国家 (或地区) 创业活动活跃。同时, 经济增长速度快;有的国家 (或地区) 创业活动不太活跃, 但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有的国家 (或地区) 创业活动不活跃, 经济增速度也不快。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没有出现创业活动活跃而经济增长速度低的情况。

根据现有创业研究中, Wennekers·Sander[5]等率先提出了创业与经济的初步理论框架 (见图2) , 他认为:个人、文化、制度等是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并提出创业史多维度的, 需要我们从不同层面分析。同时, 创新和竞争作为中间枢纽发挥连接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注:资料来源Sander Wenneken and Roy Thunk Link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 1999。

在初级研究理论机理模型框架基础上, 储珩和纪春礼[6]提出了全新的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模型, 他们认为, 创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间接的、循环渐进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提供新的机会, 促进新的创业者进行创业, 实现新一轮的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循环, 而且, 经济增长也同样可以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和宏观层面得到体现。本文基于上述理论进一步细化研究, 着眼于农村创业通过作用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由此建立农村创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增长模型。

2.2.2 模型建立及阐释

本文认为, 上述研究多从仅仅创业角度分析经济增长而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因此提出, 不仅要从创业角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还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把二者相结合, 构建更为完善具体的农村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机理模型。从经济视角出发, 哈罗德-多书经济增长模型为:

其中, λ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率。在新古典经济面模型中, 农村经济增长的变动不仅取决于Y和L, 而且取决于λ、α、β。

综上所述, 资本、劳动力、新思想、技术、制度等都可引申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笔者认为, 农村创业也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应该从更具体、更全面的角度去加以区分。本文借鉴Wennekers et al的理论, 沿用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宏观层面的基本框架加以考虑。返乡农民工从“民工潮”中获得了创业启动资金、工作经验、生存技能, 加上政府政策引导以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孕育出了新生代的“创业潮”。

农村创业之所以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认为, 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创业有益于促进农村资本回流, 促进农村创业资本、人才技术, 非技术劳动和技术的合理投入整合, 使农村的分散资源集中起来投入生产, 引起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迈进,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使得农村由土地经济向创新竞争经济推进, 因此, Wennekers·Sander[5]等将创新竞争作为创业与经济增长的中间链接枢纽在本文中可以得到解释。同样, 农村创业可以有效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空洞化”、整合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和促进小城镇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 农村创业属于多维度对层面的较为复杂的活动, 应该从不同层面去分析农村创业通过怎样的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首先, 农村创业者的内在特质 (态度、技能、行动等) 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内在驱动力, 但并非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只有返乡创业者真正融入市场之后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次, 企业层面农村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惠条件和低成本优势, 他们对资源的可获得程度和企业内员工组织程度更为直接有效, 加上小康社会、新农村、城乡结合等话题的热议, 使资本家加大对农村市场的重视, 农村创业者与城市不断接轨逐渐由需求性企业转为竞争性、创新性企业。农村企业在市场中的进入和退出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 促进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提高劳动力的使用率, 减轻国家养老经济负担, 实现新一轮的劳动力的再使用, 价值的再创造。依据上述分析, 本文构建了农村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模型 (图3)

3 研究启示及建议

2007年, 国务院研究中心农村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同流农民工相当于当前外出农民工的23%, 其中回乡创业者占回流者由2005年的10%上升到16%;”根据湖南省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底, 全省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达1 093万人, 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达29万人, 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2.66%, 返乡创办实业33700多家, 总投资额多达732亿元。”截至2009年5月底, 湖北省天门市共有8 500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 占到了回乡农民工总数的91%以上, 其中大部分也是近几年实现的。由此可见, 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 “农村创业潮”的大幕已经拉开, 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 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3.2 营造创业服务环境, 加强创业市场信息引导

营造浓厚的回乡投资氛围, 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地方政府应对回乡创业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增强家乡对他们的吸引力和亲情感, 并在他们回乡创业过程中全力简化程序, 清除“障碍”, 开辟“绿色通道”。

3.3 实施“回乡创业工程”, 构建创业人才培训模式

积极出台“回乡创业工程”规划, 提出创业目标, 明确创业条件, 落实创业政策。把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摆上重要日程, 打亲情牌, 营造浓厚的回乡投资氛围, 增强有投资能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投资荣誉感。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 将农民工回乡创业按照招商引资对待, 给予政策优惠。设立农民工回乡创业培训专项基金, 无偿进行技能培训, 有针对性地对回乡农民工开展实用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让更多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善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现代企业人才。

模型中促进经济增长要的投入和整合决定了农村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方向, 提高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但如果仅强调对创业的支持而缺乏对影响经济增长要素的把握, 缺乏而整体系统的认识, 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农村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甚理想。

摘要:基于报酬递减和生产能力约束, 建立包含两个企业的生产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一:分析城乡企业在不同的规模环境下企业的再生产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城市部分简单加工制造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涨及规模报酬递减而向农村转移, 基于国家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模型二:从创业的角度和经济增长的角度建立农村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模型, 并提出如下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营造创业服务环境、加强创业市场信息引导;实施“回乡创业工程”, 构建创业人才培训模式。

关键词:农村创业,创业型经济,经济增长,机理

参考文献

[1] 赵奉军, 高波.创业精神与经济[J].经济管理, 2009, 24 (31) .

[2] Bai Nansheng, He Yupeng.Returning to the Countryside Versus Continuing to Work in the Citiess:A Study on Rural Urban Migrants and Their Return to the Countryside of China[J].Social Sclencesin China, 2002 (2) :149-159.

[3] 高静, 张应良, 贺昌政.基于分工理论的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06) .

[4] 邱琼, 高建.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动态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 (1) .

[5] Wennekers·Sander, Van Wennekers·Ander, Thurik·Roy, et al.Nascent Entrepreneyrship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Small Business Economic, 2005, 24 (3) .

[6] 储珩, 纪春礼.创业经济背景下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 2014, 24 (5) .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效应下一篇:病案分析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