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督导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死因监测督导范文

岳村乡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一、背景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其重要。而目前死因监测工作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如死因数据的缺漏报率较高,根本死因的确定和死因编码不准确等。

死因数据漏报的原因较多,如在外地死亡、死后不火化也不注销户口。错报则把没有死亡者报为死亡,或者把一个死亡案例报告了两次或更多次。这都将影响到对死亡率的准确估计。而死因诊断或死因推断由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临床医生做出或通过入户调查获得,根本死因判断和死因编码的由死因统计人员完成。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根本死因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死因数据的报告质量,现制定督导方案,对死因监测的相关单位开展质量督导,通过督导结果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质量。

二、督导目的

1、评估死因监测相关单位的工作质量;

2、通过督导信息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督导范围

督导工作包括对全乡人群死因监测工作的督导。

全乡人群监测督导工作包括全乡疾病监测点。

四、督导内容与方法

(一)督导内容

1.保障机制:政策、经费保障等。

2.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与落实、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

2.网络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报告覆盖率、直报账户的管理等。

3.人员培训:包括培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记录等。

4.报告质量:包括卡片填写质量、报告及时性、审核率和审核及时性、死因准确性、死亡漏报情况等。

5.资料分析与利用:包括年度分析报告质量,数据质量分析频次等。

第二篇: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

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顺序和错误解析

A死因链/顺序

一、只发生在男性/女性的死因

新生儿(围生儿)死因: 吸入性肺炎、窒息、早产、先天性疾病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肺炎、腹泻、营养不良

孕产妇死因: 梗阻性分娩、妊高症、产后出血 老年人死因: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

中青年死因: 损伤/中毒:机动车事故、工伤、自杀

二、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继发性疾病: 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 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 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临死前的症状:如呼衰、心衰

三、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原发性疾病:原发性恶性肿瘤;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还有糖尿病、精神病、孕产妇疾病、慢性疾病、慢性肾炎、慢性白血病、慢性支气管炎. 举 例:

1、慢支3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死亡;

2、意外被撞(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意外被卡车撞倒)1小时→颅骨骨折1小时→颅内损伤1小时→死亡;

3、(a) 脑梗死 (b) 脑血管意外 根本死因:脑梗死

4、(a) 三期梅毒 (b) 初期梅毒 根本死因:三期梅毒

5、(a) 慢性肾炎 (b) 急性肾炎 根本死因:未特指的慢性肾炎

6、(a) 肺纤维化 (b) 陈旧性肺结核病 根本死因:呼吸道结核病的后遗症

7、(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b)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 根本死因:肝硬变

8、(a)急性心肌梗死 (b)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流行性感冒 根本死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a)心包炎 (b)尿毒症和肺炎 根本死因:尿毒症

10、(a)恶性贫血和足坏疽 (b) 动脉粥样硬化 根本死因:恶性贫血

11、(a)风湿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根本死因:风湿性心脏病

12、(a)胰腺纤维囊性病 (b)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 根本死因:胰腺纤维囊性病

13、Ⅰ (a)支气管肺炎 Ⅱ 继发性贫血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根本死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14、(a)贫血 (b)脾大 根本死因:脾大性贫血

15、(a)心肌变性和肺气肿 (b)衰老(R54) 根本死因:心肌变性

16、a)心源性休克 b)心力衰竭 c)心脏扩大 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病伴有心衰

17、a) 肺部感染 b)尿毒症c) 动脉硬化性肾病d)高心病 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肾衰竭

18、(a)风湿性心脏病 (b)二尖瓣狭窄 根本死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19、(a)脑膜炎 (b) 结核病 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 20、Ⅰ(a)妊娠中严重的高血压 Ⅱ子痫惊厥 根本死因:妊娠子痫

21、(a) 脑干损伤功能衰竭 (b) 脑挫裂伤 (c) 前颅底骨折并颅内积气 (d) 车祸伤 根本死因:车祸伤

22、(a) 肺脓肿 (b) 大叶性肺炎 根本死因:大叶性肺炎

23、(a) 支气管肺炎 (b) 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根本死因:脑梗死

24、(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b)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 根本死因:肝硬变

25、(a) 多脏器功能衰竭(b) 慢性肺气肿(c) 慢性肾孟肾炎(d) 高血压性心脏病 根本死因:慢性肺气肿

26、(a)衰老和坠积性肺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根本死因:类风湿性关节炎

B常见错误解析

一、恶性肿瘤

1、原发肿瘤编码为继发Ⅰ(a)肺癌 错误编码为:C78.0(肺继发性恶性肿瘤) 正确编码应为:C34(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

2、宫颈癌编码为宫体癌Ⅰ(a)宫颈癌 错误编码为:C54(子宫体恶性肿瘤)正确编码应为:C53(宫颈恶性肿瘤)

3、低年龄患一些恶性肿瘤 Ⅰ(a)乳腺癌 年龄5岁 要进一步核查年龄和死因;

二、循环系统

1、高血压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Ⅰ(a)高血压 编码为:I10需要进一步追溯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2、与年龄的逻辑关系 低年龄患冠心病、心梗 Ⅰ(a)心脏病 年龄1岁 错误编码为:I 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要进一步核查死因和年龄,一般为先天性心脏病(Q类);

3、肺心病一般很少作为根本死因,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Ⅰ(a)肺心病 错误编码为:I 27.9(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 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有慢支病史),正确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

三、循环系统

1、高血压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 Ⅰ(a)高血压 编码为:I10需要进一步追溯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2、与年龄的逻辑关系 低年龄患冠心病、心梗Ⅰ(a)心脏病 年龄1岁错误编码为:I 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要进一步核查死因和年龄,一般为先天性心脏病(Q类)

3、肺心病一般很少作为根本死因,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 (a)肺心病 错误编码为:I 27.9(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 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有慢支病史),正确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

4、低年龄患脑出血、脑中风 (1)脑瘤错误编码为脑动脉瘤Ⅰ(a)脑瘤 年龄13岁 错误编码为:I 67.1(脑动脉瘤) 正确编码应为C71(脑恶性肿瘤) (2)新生儿脑出血错误编码为成人脑血管病 Ⅰ(a)颅内出血 年龄0岁 (b)产伤错误编码为:I 61.9(脑内出血,未特指)正确编码为P10.1(由于产伤引起的大脑出血)(3)伤害错误编码为疾病引起的脑出血 Ⅰ(a)车祸脑出血 年龄10岁 错误编码为:I 61.9(脑内出血,未特指) 正确编码为V89.9(交通事故);

四、呼吸系统疾病 低年龄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1)病毒性肺炎错误编码为慢支 Ⅰ(a)支气管肺炎 年龄5岁 错误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 正确编码为:J18.9(肺炎,未特指) (2)新生儿、先天性肺炎错误编码为慢支 Ⅰ(a)新生儿肺炎 年龄0岁 错误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 正确编码为:P24.9(新生儿肺炎);

五、消化系统疾病 低年龄患消化系统疾病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系疾病错误编码为成人消化系疾病 Ⅰ(a)肝硬变 年龄0岁 错误编码为:K74.1(肝硬化) 正确编码为:P78.8(先天性肝硬变)

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1、低年龄围生期疾病P类错误编码为O类 Ⅰ(a)早产 年龄0岁 错误编码为:O60(产程和分娩的并发症—早产) 正确编码为:P07.3(其他早产婴儿)

2、高年龄其他疾病错误编码为O类 Ⅰ(a)乳腺癌 年龄60岁(b)乳腺炎 错误编码为:O91.2(与分娩有关的非化脓性乳腺炎) 正确编码为:C50(乳腺癌)Ⅰ(a)脑血栓 年龄73岁 错误编码为:O22.5(妊娠期大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编码为:I63(脑梗死);

七、围生期疾病

1、妊娠期疾病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疾病 Ⅰ(a)产后大出血 年龄37岁 错误编码为:P15.9(产伤,未特指) 正确编码为:O72(产后出血)

2、成年人疾病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疾病 Ⅰ(a)肺气肿 年龄43岁 错误编码为:P25.0(起源于围生期的间质肺气肿)正确编码为:J43(肺气肿)

3、伤害死亡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的产伤Ⅰ(a)颅骨骨折 年龄41岁 煤矿塌方导致 错误编码为:P13.0(由于产伤引起的颅骨骨折) 正确编码为:W77(塌方伤害);

八、先天性疾病

1、恶性肿瘤错误编码为先天性疾病 Ⅰ(a)胆总管癌 年龄61岁 错误编码为:Q44(胆囊、胆管和肝先天性畸形)正确编码为:C24(胆管癌)

成年人的慢性病错误编码为先天性疾病Ⅰ(a)冠心病 年龄69岁 错误编码为:Q24.5(先天性冠状动脉瘤) 正确编码为:I25(冠心病);

九、年龄和伤害的逻辑错误 5岁以下的自杀

例子一:四岁男孩 I. a)灭鼠药中毒1天 编码为:X68(杀虫剂的故意自害) 错误原因:意外中毒被判定为故意自害(服毒自杀)。正确编码为X48(杀虫剂的意外中毒)。

例子二:不满一岁男孩I. a)溺水 b)被母亲带着一起跳河自杀 编码为:X71.9(用淹溺和沉没方式故意自害)错误原因:意外溺水被判定为故意溺水(溺水自杀)。正确编码为W69(在自然水域中淹溺和沉没)。

第三篇:死因监测方案

死因监测是统计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规律的工作主要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的科学指标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为顺利开展我区死因监测工作根据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并下发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和2007年制定并下发的《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以及市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关于规范使用和加强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统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格式一自2011年10月1日起我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市区死亡居民出具统一格式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市疾控中心统一印刷区疾控中心统一发放。

二该死亡证明书包括四联由填写医生填写一至四联并加盖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公章。第一联为出证单位留存出证单位根据该联7日内完成死因网络直报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定期送往区疾控中心每月10日前将上一月的送往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做好登记并保存第

三、四联交予死者家属作为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的依据其中第三联由户籍管理部门留存第四联由殡葬管理部门留存。

二、出证单位一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过程中的死亡者均由所在医院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其他死亡情况均由户口所在地外地户口由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区疾控中心于2011年8月之前将辖区内各街道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名称与联系方式上报市疾控中心见附表。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机构必须做到每周7天工作制以方便为居民出证。对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行出证职责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由区疾控中心代为履行出证职责。

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办理及使用流程一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过程中的死亡者由所在医院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未作出明确诊断的死亡原因不明者应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调查记录栏内。填写医生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死者家属持第

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二在家中或求医途中以及在其他场所的正常死亡者经过医生救治的则由负责前来救治的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或体征进行推断后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签名加盖所在医院公章。死者家属持第

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未经过医生救治的则由死者家属持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外地户口由暂住地居委会出具到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根据死者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或体征进行推断后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同时必须填写死亡调查记录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

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调查记录栏内并签名加盖公章。死者家属持第

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三凡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司法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死者家属持司法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到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死者家属持第

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四在外地死亡者由当地医疗机构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未填报者由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调查并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医生详细填写一至四联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不得用红色笔或铅笔、圆珠笔填写。因《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出具时应项目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楚不得勾划涂改特别是姓名。《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须有填写医生签名并逐联加盖填写者所在单位的公章。

二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等应详细填写符合逻辑不能有缺项。出生和死亡日期按公历填写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不满1周岁的按月计算不满1天的按小时计算。如果出生或死亡日期月和日不详的按7月1日填写如果日不详的按15日填写。

三与死亡有关的疾病诊断项目应结合死者生前有关疾病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多个则按顺序填写在第Ⅰ部分的a、b、c各行中一行只能填写一种疾病或情况不是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但因其存在促进了死亡的其他重要的医学情况或疾病填写在第Ⅱ部分。

五、报告的方式、程序及时限《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一各级医疗机构由本单位预防保健科负责收集各科室经治医生填写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做好登记并进行第一级审核。网上填报之前应与门诊和出入院登记核对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预防保健科负责死因网上填报的人员将收集到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在病例死亡7日之内进行网络直报。

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辖区内死亡个案信息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做好登记并按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第一级审核在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7日内完成《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审核及网络直报。每个月与乡镇的公安、统计、妇幼和计生部门核对死亡数及名册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

三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辖区内死亡个案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医生进行入户调查与核实。

四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单位将填写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在7日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进行审核后应在5天内由区疾控中心代为完成网络报告。

六、人口及其他信息的收集一出生资料的收集区疾控机构负责死因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每年应到当地公安、计生、妇幼保健部门收集出生人数进行比较以漏报较少、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为准。

二人口资料的收集区疾控机构负责死因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每年到当地公安或统计部门收集分乡镇、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资料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等。收集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备查。

三漏报调查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负责死因报告的工作人员应建立每月与门诊和出入院登记核对的制度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死因报告的工作人员应每月与乡镇的公安和统计部门核对死亡数及名册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

区疾控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应每季度与当地公安、统计、妇幼、计生以及殡葬管理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七、信息管理一死亡信息的审核各级医疗机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本单位临床医生填写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死亡原因是否正确包括多个原因逻辑顺序是否正确是否属于死前的临床表现或症状、死因不明及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等、项目间的逻辑错误等方面进行检查对有疑问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应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填写。

区疾控中心死亡报告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填报的死亡个案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是否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死亡原因是否正确等方面的审核对发现的填报不合格的死亡个案应注明具体的审核意见并反馈、督促报告单位核实、纠正。

区疾控中心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网上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经核实无误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审核确认。

二死亡个案信息的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死亡个案信息如发生报告死亡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时填报单位应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并进行订正。

三死亡个案信息的查重区疾控中心及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确认后删除。

四死亡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利用死因监测常规统计分析除上级机构要求的统计报表外区疾控中心可根据需要和条件对死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项目和内容包括

1、不同人群和地理特征的死亡水平粗死亡率、死亡专率、校正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劳动人口死亡率等。

2、不同人群和地理特征的死亡原因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前十位死因占总死亡的比重。

3、其他死亡统计指标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平均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潜在损失寿命年数YPLL等。

专题统计分析可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本单位的工作需要按专题选择性的进行统计分析。

五资料保存与管理

1、各级报告单位和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信息原始资料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疾控中心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报告单位和区疾控中心应按月和按下载个案数据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

3、死亡统计资料或分析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相关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

4、对于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照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八、质量控制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的质量控制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率≥95凡属于多个原因逻辑顺序不正确填写死前的临床表现或症状、死因不明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的均视为不正确。

二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各级报告单位从填卡至网络报告的及时率≥95区疾控中心上网审核按时限完成审核及时率、合格率≥95。

三死因监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ICD-10编码正确率≥98死因监测资料全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衰老填写项目合理在全部死亡者中所占的比例≤1归类为其他疾病和诊断不明者≤5《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机录入符合率≥98月、年报表的差错率≤5。

4、报告率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的报告率100以区为单位报告率≥本区户籍人口的6‰。

第四篇:死因监测培训

一. 监测对象

1. 辖区内发生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外籍公民。

2. 辖区外死亡的户籍居民。

二. 乡镇、街道卫生院、分院工作职责

1. 收集在家或本院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 摸底补漏。

3. 核实死亡信息,开展质量控制。

4. 30天内完成网络直报。

5. 每月及时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cdc。

三. 村级卫生所及其他医疗机构

收集死亡信息,协助入户调查工作。

四.《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内容

1.第一部分是死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户口、婚姻、文化、工作单位、出生、死亡日期、年龄、死亡地点等。

2.第二部分是死亡原因,指与死亡有关的疾病或损伤诊断,死亡原因又分为

1、2部分。

3.第三部分是根本死因及统计分类。

五填写要求

1. 采用统一的《死亡证明书》的基本格式,逐项认真填写,

不能漏项或错项。

2. 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

3. 死亡原因填写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4. 《死亡证明书》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师签名及医院盖章。

六.基本情况项目填写

1.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每一项目,字迹清晰,不缺项,不错项。

2.注意逻辑关系。

3.填写选择性问题时,只可选择最适合的唯一答案,不能多选。

七.证明书填写

1.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人工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电镀工、炊事员等。

2.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薄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

3.现居住地址、联系电话。

4婚姻状况:按法定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再婚、复婚、同居)、丧偶、离异、不详5种情况选择,打对号,对

老年人应注意“丧偶”一栏的选择。

5. 生前工作单位:指死者在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那个单位;

6. 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按照公历填写年、月、日,如按阴历的话则推迟1个月计算。

7. 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

a. 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年龄,28天以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小时。 b. 死亡时已过生日,实足年龄=死亡日期-出生日期 c. 死亡时未过生日,实足年龄=死亡日期-出生日期-1.

8. 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应填写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和其他情况的直系亲属或者同事、邻居的姓名。

9. 住址或工作单位:指联系人的具体住址或工作单位,如有电话号码应尽量填写,以便于联系。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父母的姓名、住址、单位。

部分死因

是证明书的主要内容,需要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损伤,以及该疾病或损伤的更早的原因,如有两个或多个疾病,前后列于第1部分各行上,则每个疾病都是记在其上行另一个疾病可接受的原因,即疾病之间需要有逻辑顺序。

在1部分中还需填写每个报告的疾病或情况从发生到死亡时大概的时间间隔,如果能填出来,则可以帮助判断各种

疾病间的关系。

1.(a)行至少填写一个疾病,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疾病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不要只填写各种衰竭情况。

2.一行填写一个疾病。

3.各行之间的逻辑关系为(c)至(b)至(a)。

4.每个疾病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尽量填写。

5.追踪最早疾病,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e)(f)等行。

第二部分填写注意事项:

1.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

2.第二部分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需报告,特别是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

3.按照重—轻程度在同一行依次填写。

4.注意调查询问。

最高诊断单位:

a. 针对第二部分死因生前就诊情况。

b. 如果有多个死因,综合多个死因选择最高一级医疗单位。

c. 同一死因多个级别单位就诊,选择高级别诊断单位。 d. 上述填写的诊断单位与调查医生、填报医生所处的单

位级别无关。

最高诊断依据:

a. 针对第一部分死因生前疾病就诊情况。

b. 如果有多个死因,综合多个死因选择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

c. 同一种疾病实行诊断分级,区最高级别的组织进行切片诊断。

“临床+理化”包括三大常规的化验:x线拍片、胸透、ct、b超、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临床”指望、闻、问、切。

第五篇: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黄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二〇一四年)

为统一开展我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好主要慢性病的发现、报告、诊治、随访和评价,畅通运行慢性病管理流程,建立统

一、有效的死因监测和肿瘤报告体系,制订本规范。

1、任务分工 村服务站点:

(1)负责出具本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每旬集中交镇服务中心防保科,第三联交死者家属注销户口,第四联交死者家属作火化凭证。

(2)将死亡信息即时登记到《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手册》中的“居民死因监测登记表”中,每旬集中报镇级服务中心防保科。

镇级服务中心医疗科:

(1)负责出具院内死亡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即时交防保科。

(2)协助进行死因推断工作。

镇级服务中心儿保门诊:负责婴儿死亡登记并报防保科。 镇级服务中心防保科:

(1)统一保管本镇《死亡医学证明书》,统一编号,建立发放、回收台帐,填写、保存第一联。

(2)每月与镇社事办核对死亡登记信息。

(3)负责本镇所有死亡信息的收集、复核和报告,填报“居民死因登记月报表”和“慢性病防治镇级月报表”中的死因监测部分。

(4)负责死因信息网络直报,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及时进行复核和完善,尤其是填明调查记录,于次月15日前完成网报。

(5)组织开展本镇居民死因漏错报调查。

2、资料要求

《死亡医学证明书》使用台帐必须与其发放、回收、质控等实际情况相符。镇村死因登记必须相符、必须与《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相符、镇级死因登记与慢防镇级月报表的统计内容相符,即表册相符、表证相符、表表相符。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使用要求:

(1)统一编号:例如 200901001 注解 2009为年代,以后逐年类推(必须4位),01为镇代号,001为死者编号。

(2)第一联必须根据第二联内容对应填全项目并保存,注:医师签名为村医生签名,院内死亡的为接诊医生签名。

(3) 第

二、

三、四联统一盖卫生院公章,不得盖防保科、村服务站等其他章,不盖骑缝章。

(4) 第二联填写注意点: a.框外地址栏不得缺项。

b.死者基本信息不得缺项,农民工作单位填写其住址,出生日期不详用“99”。

c.死亡原因必须在对应栏目填写,不得填写出格,车祸等非正常死亡必须在I(a)直接死因栏填写临床疾病,在I(b)根本死因栏填写详细的非正常原因。

d.诊断单位和诊断依据不得缺项,癌症等诊断明确的疾病不得填写村医生死后推断、不得填写未就诊和不详,溺水等非正常死亡不得填写死后推断、不得填写未就诊和不详、可填写临床依据等,衰老可填写村医生死后推断。

e.医师签名实行“双签名制”。 f.调查记录必须包括就诊过程(时间)、就诊单位和临床表现等。 镇级“居民死因登记月报表”填表说明:

备注栏填写对应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编号,未出具证明书的不填。

3、网络直报

镇级服务中心配全电脑网络等设备,按全市统一要求开展死因网络直报。慢防医生收到死亡证明书7日内或填卡日期后1月内进行网报,否则视为网报不及时,对审核不通过的3日内订正后提请重审。

4、重点指标

全年报告死亡率≥6‰,《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率≥95%,不明原因死亡(含衰老)<5%,不明原因死亡入户调查率达100%,网报及时率≥95%、合格率达100%

黄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

2013年01月04日

抄 送: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慢病科

盐城市亭湖区黄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年01月04日印发

上一篇:三种翻转课堂范文下一篇:述职报告护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