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幽默的意思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诙谐幽默的意思范文

诙谐幽默的年会主持开场白

诙谐幽默的年会主持开场一男:尊敬的女士们,我是xx

女:尊敬的先生们,我xx

合:大家,上午好

男:(20xx)爱你一生的乐章,悄然若雪,飘落大地

女:(20xx)爱你一世的诗韵,已然如梅,香醉红尘

男:因为热爱xx我们相识于网络

女:因为钟情xx我们相约在这里

男:回首20xx文友们创作热情如火如荼,佳作倍出

女:回顾20xx组织的各项活动有声有色,欢欣鼓舞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用甜美的歌声畅想辉煌的明天

女:今天,我们深情邀约,用优美的舞姿展望美好的未来

男:朋友们,让我们采撷时光的月华,谱写新春的旋律吧

女:朋友们,让我们拾起岁月的落叶,抒写新年的篇章吧

合:携手为xx的天空,描绘绚丽的彩虹

男:xx朋友们

女:xx朋友们

合:xx迎新年联欢会现在开始。诙谐幽默的年会主持开场二

男:没有松风的秋,雁去长空。

女: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

男:一夜高风凋碧树,凋不了青春不灭的火焰。

女:满地余寒凝露香,凝不住你绝美的容颜。

男:光阴荏苒,我们依依惜别已成过往的昨天。岁月如梭,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华年。

女:在这快乐与激情构成的舞台,在这笑声与掌声汇成的海洋,在这温馨与永恒筑就的圣地,我们欢聚在一起!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

女:亲爱的各位朋友,***的全体同仁,帅哥美女们,

合:***“激情跨越,共赢未来”20xx年迎新春元旦联欢晚会现在开始!

男:今天,是我们共同走过20xx的终点,是我们畅想20xx的起点;

女:今天,让我们用真诚的火花将激情的火焰点燃;

男:今天,让我们一起为***的历史共同再添一笔绚丽;

女:今天,让我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登上这广阔的舞台,相约绽放那一缕璀璨!

男: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的董事长***先生向来宾致新年贺词!

女:有请董事长!

第二篇:让诙谐幽默的语言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从课堂语言的风趣幽默的角度,阐述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幽默 语文课堂 运用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我们现代的教学观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而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大潮,逐步走向落后或是淘汰的边缘。因此,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是在教学管理中,都应运用含蓄、幽默、委婉、迂回等方式。

当然幽默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日积月累,即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社会阅历是教师具备幽默感的前提。正是有此基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教学中,幽默能给人以亲切、轻松、平和等感觉。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又鞭辟入理、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注意它的含蓄性

含蓄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是教学语言艺术中的内涵,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含蓄性的语言艺术。

1.言近旨远法 唐代史学家刘知己在《史通·叙事》中说道:“言近而旨远,词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不尽。”他告诉我们,叙事说理不要把话说尽,要给听者或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可见“言近旨远”也是教学的语言艺术。

2.说古论近法

就是在教学中,说话不照直说,而是采用说古论近的比喻。宋朝学者就说过“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语忌直”、“脉忌露”这就是要求教学语言要含蓄。适当地用积极的说古论今法,话里有话,或弦外有音,可以使教学语言意味深长,增加感染力,使学生回味无穷,乐意接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迂回设问法

这种语言艺术是指绕着弯子设问,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涛和理智思考的飞跃,让学生在情感与理智结合处得知识、明事理、受教益。迂回设问,一般设计三个层次,一是问,二是诱,三是归纳,层层深入,扣人心弦,启人心智,动人情怀。常常达到事半功倍之妙用。

4.亲切委婉法

就是指根据语言传递与转换的需要。教师要把讲授语言的内容和教学语言的组织说得委婉、曲折、亲切。使学生感到有一种快感、美感和亲切感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教与学双方关系融洽、情感相通、和谐自然,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 教师应明确语言的幽默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起到重要作用。事实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学生总是喜欢的,师生间的情感也必然融洽。但是教师幽默感与相声、戏剧、电影、电视重点幽默不一样。课堂上的幽默是一种庄重的幽默。庄重是指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幽默是指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没有庄重,幽默就会失去基本内涵,没有诙谐,庄重就会缺乏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使学生喜欢接受呢?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1.说笑话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说些富有哲理性、知识性和情趣性的笑话。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说服人、开启人,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的育人过程,不一定非要在那么庄严、典雅的气氛中进行,也可以在双方谈笑风声中进行,以笑移情、生情、在笑声中说服人、开启人,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巧妙地穿插笑话,不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启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育人品德,沟通师生情感。

2.引典故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事实上都是一种劝人方式,同样也都包含了诙谐的笑话和知识,要古为今用。引用这些典故,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向学生暗示事理、传递情感、创造愉快的情感。

3.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

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之时,不能死搬硬套地向学生讲述其中的道理,应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后语,这种方式是可以引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又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还能使学生终身难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脱离具体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搞笑逗乐,那就误入歧途了。因此,适时地运用幽默感在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我们还是把幽默请进课堂来吧,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给人以智慧、情感、力量。

第三篇:幽默诙谐

6.每逢佳节胖十斤,十斤不够十公斤;减肥要需小半年,成功时候又过年。 7.人瘦穿什么都百搭,人胖穿什么都白搭。

8.励志对联:上联:一白遮百丑 下联:一胖毁所有 横批:多么痛的领悟 9.老公老公,我在广东,白天睡觉,晚上打工。四个五个,轻轻松松,虽然辛苦,收入颇丰!你在家里,学习雷锋;服侍婆婆,孝敬公公;带好小孩,平安过冬;再过几年,咱成富翁。别发牢骚,思想得通;如若不通,人财两空;闲言碎语,当耳边风;回家团圆,教你练功。最近时间,央视抢功;公安出动,刮起大风。以前计划,全部扑空;改日回家,伺候老公。提醒国家,分配要公;老实本分,只能喝风。无业农民,下岗职工;自谋职业,难道无功?盼望哪天,停止刮风;重操旧业,再回广东。 10.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11.最近总是失眠,16小时就醒一次。 12.人人都说我丑,其实我只是美得不明显。

13.我从不以强凌弱~~~我欺负他之前真不知道他比我弱„ 14.绅士无非就是耐心的狼。

15.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16.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 17.我由衷地想把赚钱变成我的业余爱好。

18.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可以为了理想壮烈的牺牲,成熟男人的标志的可以为了理想卑贱的活着。

19.漫漫人生路,总会错几步。 20.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调。 2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自己未化妆的脸。

22.身穿地摊货,脚蹬温州鞋,全身上下加起来不超过200元,只有手里的包算是高级皮包,因为它的英文名就叫“Gaojipibao”。

23.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4.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让鬼神太为难了。

25.小时候我以为自己长大后可以拯救整个世界,等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26.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27.我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 28.明月几时有,自己抬头瞅 29.英雄不问出路,流氓不看岁数 30.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 31.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能上吊的梁

32.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33.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若不走,拍晕了继续拖走! 34.个头大就一定厉害吗?恐龙不是照样灭绝了!

35.父母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父母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36.别跟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

37.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 38.还没来得及去沾花惹草,就被人拔光了。

39.男人的大脑喜欢女人的内心,但是眼睛喜欢女人的外表。 40.女人喜欢长得坏坏的男人,不是喜欢长坏了的男人。 41.咸鱼翻身,还是咸鱼

42.我又不是王子,为什么女孩遇见我总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公主 4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喝酒必疯,逢酒必喝 44.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45.在中国队面前,穿黄色球衣的泰国队恍惚间也有了巴西队的风范。 46.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李俊基李宇春都是水泥做的 47.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 48.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 49.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下。 50.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讲故事! 51. 跌倒了,爬起来再哭. 52.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53.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在地里 到了秋天收获很多玉米 我在春天把老公种在地里,现在秋天到了, 啧啧,居然死了! 54. 西游记告诉我们,有背景的妖怪都会被领导救走,没背景的才被一棒打死!

55. 如果心情不好,就去超市捏捏方便面!

56.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那些孩子们的,但迟早是那帮孙子们的! 57.将薪比薪的想一下,算了,不想活了。 58.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59.船撞桥头自然沉~~ 60.七岁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61.人贵在言而有信——我说不还钱就不还钱! 62.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连西北风都没得喝,幸亏现在是秋天了。 63.特别的人从来不说自己特别,比如说我。 64.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65.谁耽误我一阵子,我让他后悔一辈子 。

66.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啊,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 67.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看着别人上班,领着别人的工资。 68.你给我滚,马不停蹄的滚„„

69.人生最大的悲哀是青春不在,青春痘却还在。

70.最简单的长寿秘决--------------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71.钱对你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讲了3个多小时了一分钱都不降。 72.甲:人家十全十美,你怎么说也是十全八美~~ 乙:那我是缺哪两美?甲:内在美和外在

美„„ 乙:„„„„

第四篇:诙谐幽默演讲开场白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上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最后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了。

这时陶先生则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欢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著名素质教育家郭天祥

各位亲爱的伙伴,大家好!生命的每一次重逢绝非偶然,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能与大家在此相逢,这是我们几千年来有约而今天的相识、相逢。让我们为这种相逢、这种缘分给一个热烈的掌声。人与人之间,随缘而聚,缘尽而散。聚时尽其在我,散时尽其在人。既是相识,既是相逢,有恩便无怨,有爱便无恨。得与失,获得与付出,求心之所安。存有随缘之心,完美故可喜,缺陷也是美,纵使一刹那也是永恒!上下几千年,人口近百亿,你我能相识,相聚在一起,你说珍奇不珍奇。所以想你应该,爱你应该,祝福你更应该!(自觉热烈的长时间鼓掌)。其实两三天的课程没有状元老师只有状元学生,两三天对于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这两三天是我的生命,也是在座的各位的生命,我会用我的生命来与各位分享,与各位见证,与各位共同达成。同时,也希望各位用生命投入这两三天。

第五篇:谐趣就是诙谐

机巧、诙谐、有趣诗

谐趣就是诙谐、有趣。谐趣在艺术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就是一个“趣”字。谐趣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或玩笑、或戏说,千姿百态。最常见的谐趣表现体裁是诗和对联。所以也分别单独称之为谐趣诗和谐趣对联。其他的如词、曲、赋和民谣、歇后语等文学形式也有不少采用谐趣法来表现的。几乎所有可用于谐趣对联的修辞方法都可用于谐趣诗,而由于诗的句数多于对联,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更多,表现方式就更丰富。

以谐趣感染、吸引读者,比板起脸来说教,自然高明百倍。袁枚《随园诗话》引了一首《戏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咸酸中,能知味也否”,嘲讽官场中病态人格,可谓寓庄于谐。袁枚自作的《遣兴》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比喻、戏谑的笔调,表明自己作诗的态度和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

戏谑诗和打油诗同属于谐趣诗的范畴,唯一的区别是,戏谑诗一般是文人故意为之,或含蓄或直露的营造出意味深长的谐趣效果;而打油诗通常是老百姓的创作,浑然天成,自然而然的达到质朴无华的谐趣效果。谐趣多调侃,无论戏谑诗还是打油诗,一般都是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的

换句话说,戏谑诗是一种文人的游戏,多少有点戏说、开玩笑的意思;打油诗是民间的笑谈,多用俚语、俗语、大白话。打油诗和顺口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这里先说说戏谑诗。

戏谑诗是用诙谐的表现手法来达到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或玩笑的目的。戏谑诗通常是意在言外、言犹未尽,有点戏说的感觉,却又不仅仅是戏说。

戏谑诗。古称“俳谐体”。其特点是追求调笑戏谑,制造幽默诙谐。“俳谐”一说,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索隐》:“姚察云,滑稽犹俳谐也”。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辟有《谐隐篇》,说“谐”是“浅辞会俗皆悦笑也”,“隐”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显然,这里的“谐隐”和“俳谐”相近。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说:“按《诗·卫风·淇奥篇》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此谓言语之间耳。后人因此演而为诗,故有俳谐体、风人体、诸言体、诸语体、诸意体、字谜体、禽言体”。这里的“俳谐体”,就是戏谑诗。

戏谑诗古已有之。《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非鸡之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非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写凌晨两口子的对话,可谓戏谑风趣。至晋代,大诗人陶潜开始自觉地在作品中创造戏谑意味,如著名的《责子诗》:“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宝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滞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子粟。”诗故意“家丑外扬”,说他的几个儿子如何懒惰、懵懂、顽劣,何其幽默风趣。 至唐代,戏谑诗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很多戏谑诗。李白的《戏赠杜甫》云:“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曰卓午。何故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郭沫若曾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引此诗说李白多么瞧不起杜甫,其实,此诗是善意的调侃,开开玩笑罢了。杜甫的戏谑诗则更多。胡适曾说:“陶潜与杜甫都是诙谐风趣的人,诉穷说苦,都不肯抛弃这一点风趣。” 据清代钱谦益的《草堂诗笺》所列杜诗,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以“戏”为题的诗组,就有二十一组之多。如《戏为六绝句》、《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戏赠友二首》等等。明末清初金圣叹在他的《杜诗解》里说:“先生凡题中有戏字者,悉复用滑稽语。”

在杜甫的其他诗作中,幽默之句,也时常有之。卜居成都草堂时,杜甫有《客至》一诗。诗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又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朴素戏谑,似风俗画。又如人所皆知的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评曰:“其优游愉悦之情,见於嬉戏之间,则又异於秦益时矣。” 杜甫不仅创作了大量带戏谑风格的诗歌,而且还明确提出了“俳谐体”,曾作《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其一云:“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龟,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晚唐李商隐也曾作《俳谐》诗。诗云:“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唐僖宗年间,书生于佑在御河桥畔,发现了一片题有诗句的红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他细细地看罢红叶题诗,也马上写了两句诗,投入了御河: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这片红叶被题诗的宫女韩翠屏收到之后,爱的种子便在心中萌发。又经过十年的煎熬,二人终结良缘。大喜之日,韩又写诗一首: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年幽思满情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诙谐中含着酸楚、戏谑中却又欣慰。这诗恐怕也算历史上第一首征婚诗了。 晚唐诗人李涉,为人正直,洁身自好,曾任几年太学博士,因常写诗抨击权贵,讥讽朝廷,因此被罢黜官职。在他坐船返乡的一天晚上,于皖口江上遇上一伙绿林豪客。首领听说是李涉博士,就带着歉意插剑入鞘说道:“我们众兄弟混迹江湖,劫富济贫,专杀贪官污吏。既然是李博士,我们知道你的为人,决不会为难你。不过,久闻李博士诗名,今日巧遇,请李博士留诗一章。” 李涉惊喜交集,顿时在脑海中浮现出近年来官家横征暴敛,逼得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的情景。于是,他欣然吟咏了一首七绝: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日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众豪客一听无限感慨,齐声呐喊:“谢李博士赠诗。”可见戏谑中也是饱含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戏谑诗在唐代以后更是代不乏人。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现了一个“俳谐词派”,大词人辛弃疾、苏轼都可算是“俳谐词派”的主将。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62)收录稼轩词共有629首,其中在题记中标明戏作和解嘲的有39首,而有明显谐戏风格的有60来首,两者相合,约有100来首,占了全部词作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最著名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苏轼生性风趣幽默,他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他的俳谐词就更多了,曾有友人李公择生子三朝设宴庆贺,他作《减字木兰花》与人大开玩笑,中有“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之句,举座皆绝倒。下面这个故事最能体现这点:

北宋时,有一个阔秀才,不学无术。一天去城外游山,发现山间流泉瀑布甚美,一时诗兴大发,便高声吟唱起来:泉泉泉泉泉泉泉„„

可是除了一个“泉”字,他再也吟不出来别的词句了。忽听背后有人吟道:好似珍珠倒卷帘。

这个秀才十分惊异、钦佩,脱口问道:此人莫非苏东坡? 那人答道:然然然然然然然!

秀才听说苏东坡在此,羞得面红耳赤,赶紧溜走。

至明清两代,解缙、唐伯虎、郑板桥、李调元、纪晓岚等都有不少戏谑诗作。此外,还有大量无名作者的幽默、戏谑诗作。

戏谑诗经常是峰回路转,机巧百变的,很能看出做诗人的功底,比如这一首。明朝大学士解缙是有名的才子,这天,皇上想考考他,叫他写首咏鸡冠花的诗。解缙张口就来:"鸡冠本是胭脂染".谁曾想皇帝从衣袖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朵白色鸡冠花说:“是白的”。想难为解缙.不少大臣也等着看笑话.谁知解缙不慌不忙的接着吟道:“今日为何浅淡妆.只缘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前后浑然一体,却又构思奇巧。 关于解缙写此类戏谑诗的传说颇多,就象很多民间传说中,纪晓岚通常都和奇对巧联联系在一起一样。故事的真假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了大家对他们这样为官清正的文人的喜爱和赞许。下面也是关于解缙的故事。

解缙成名后,许多人慕名求诗讨画。一天,一老道士拿来一幅自画像,请解缙写诗题字。解缙并不认识这老道士,就和他开了个玩笑。先刷刷地写了三个贼字,道士当时愣住。待解缙润笔写完后三句:有影无形拿不得。

只因偷吃吕仙丹,而今变作蓬莱客。称他变成神仙,老道士才擦擦汗露出笑容。 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纪晓岚。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蟠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还是说的解缙。这天朱元璋让解缙陪着在御花园垂钓。解缙善钓,屡有收获。朱元璋却半天不开张,很不开心。这时,解缙为了给皇帝解闷就说:“陛下钓不到鱼,是因为鱼不敢来,它们懂礼节。” 朱元璋说:“小小鱼儿,懂什么礼节?”

于是,解缙就吟出下面的诗文: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影。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大笑。后来,有人评论说是解缙拍马有术。其实,解缙并不是这样的人。历史上他曾经上过万言书批判朱元璋屡改政令,杀人太多,终被罢官。 又据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一次,解缙跟着朱元璋在御花园玩,朱元璋想考考解缙,就有意出题:说宫中夜来有喜,你试作一首。

解缙脱口吟出第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朱笑着说:“是女儿。”解缙又吟出第二句:化作嫦娥下九重。朱笑着又说:“已经死了。”解缙吟道第三句:料是世间留不住,朱进一步为难他说:“已经扔到水里去了。”解缙马上吟出第四句:“翻身跳入水晶宫。” 朱元璋赞赏地说:“ 临机应变,不愧是才子。”

朱元璋不但会难为别人,但能这样难为别人的人自己当然也诗要有点水平的,自己也诗能写上几句的,有时候写的还不错,比如下面这首诗。

明洪武十四年(辛酉鸡年)。新春佳节,朱元璋十分高兴,驾临翰林院文华殿,与众学士饮酒赋诗。这一天,鸡鸣即起,按时上朝。席间他以《金鸡报晓》为题,命每人吟诗一首。这时,一个老学士奏到:“陛下才高,理应先吟。” 朱元璋乘兴吟出:“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意是鸡鸣一次,必撅一次尾巴。众人想笑,可又不敢。待朱元璋吟出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众人不由得心悦诚服。

还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到了南京城东北,长江南岸的燕子矶(燕子矶是江边一屹立之小山,形似飞燕故得名)。燕子矶上,俯视江水茫茫,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只见几个秀才正吟诗,他便凑前去听。 “燕子矶兮一秤砣”一个秀才开口朗诵了一句。可是,再等半天,却无下文。朱元璋笑着说:“我续上几句,你们看可否?”于是一气吟出了后三句: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秤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好!”众秀才听罢,纷纷称赞。此诗续的几句浑然大气,很是符合朱元璋的帝王气概,果然是好诗!

还有一日,朱元璋闲暇时忆起幼年在皇觉寺为僧,曾在殿宇的门侧屋角写了些打油诗抒怀言志,不知如今在否?便下诏,定于某月某日驾临皇觉寺。到了那天,皇觉寺方丈率同全寺僧众,穿袈裟,击法器,下山恭迎圣驾。

朱元璋进入寺内,四处寻找以往亲笔所题之诗,竟了无痕迹。他把方丈召来,责问他为什么不保护好?方丈奏曰:

圣上题诗不敢留,诗题壁上鬼神愁。 谨将法水轻轻洗,犹有龙光射斗牛。 朱元璋听后变嗔为喜,厚赐寺僧而返。

可见戏谑诗用的巧,说不定就能化解危机、消除劫难了。

虽然朱元璋和后来的朱棣都不是儒雅的皇帝,施政也难免暴戾,但有这样的皇帝领天下风气之先,当然天下的老百姓也就难免跟着戏谑起来了,哪怕是苦中作乐,也比死气沉沉来的好。所以整个明朝象解解元这样善于写戏谑诗的人很多,其中还有不少大名鼎鼎的文人墨客,比如“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最出名的唐伯虎。

唐伯虎曾经写过一首题画诗,是题秋夜雨竹的。 一枝寒竹护山家,秋来夜听雨似麻。 嘈杂欲疑蚕上叶,萧森更比蟹爬沙。

唐寅这首诗的特色是,没有像一般的诗人从形似的方面入手;而是从听觉上,把雨打竹叶写活了。用语浅显活泼,比喻巧妙戏谑,却不失韵味。

唐寅还为名画《秋风纨扇图》题了一首诗。画的是一个俏丽佳人,手拿细绢团扇,面上些许伤感,似追忆往事。苏轼说过:“团扇只堪题往事。”唐寅概是由此句联想而出,把团扇和佳人坎坷命运相联系,作此戏谑诗。构思奇巧,借扇讽人,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人都谁不逐炎凉!

相传唐寅死前不久还写了一首《绝笔》。从容自如,充满风趣: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吾不识青天何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这是李贺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的诗句。都是凄凉无比、伤感之极。

可唐寅对人的死亡抱乐观态度。他认为人生在世,就像参加宴席,总有散场时候。又认为阳间和地府差不多,死了到地府去,就如去异乡漂泊。因此,他不需要畏惧害怕。他笑对死亡的态度,也让人会心一笑。

明朝的徐渭徐文长也是个中高手。

话说一年春天,徐渭坐一小船游西湖。在湖心亭岸边,碰到一十来岁女孩啼哭。一问方知其父是渔民,出门打鱼遇太守游船,未及躲避被扣押。徐渭不平,带女孩去找太守评理。太守问:“你是何人?”徐渭回答:“我乃一秀才。”太守有意刁难,让其作首诗,作得好才肯放人。

徐渭提笔连写七个“天”字,太守大笑:“你这也叫诗?”徐渭不理,紧接着写下后三句,着实厉害。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子新丧才半年。山川草木皆含泪,太守西湖独放船。意为:老皇帝才死半年,你这个太守就乘船游湖„„太守看后,面如土色,只得立即放人。

徐渭还写过一首自嘲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写这首诗时,心情可谓难以言说。从小虽有“神童”之名,五十还没中举。积极参与抗倭,但在权力倾轧中险受株连。精神病犯误杀妻子,坐牢七年。到老心情忧郁,倔强不屈的性格不被人们接受。真像诗中所写,这两个“闲”寓意颇深。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个文采极好的诗人,他留下的诗有四万多首,几乎和全唐诗差不多一样多了,虽然很多水平并不怎么样,可也有不少水平不错的诗。这样的皇帝,当然也少不了很多和诗有关的风雅故事。

相传,一年冬天,一向少雪的杭州,竟纷纷下起鹅毛般的雪。当时,乾隆帝正兴致勃勃地游玩。面对天女散花般的飘雪,乾隆随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见到乾隆吟着不象诗的句子,众随从想笑又不敢。

这时,乾隆帝吟不下去了,总不能接着再数下去吧!沈德潜上前奏到:“请皇上把下一句赏给臣吧。”乾隆点头。待沈德潜吟出“飞入梅花都不见”,乾隆笑说:“不错,不错。” 。一说是纪晓岚。反正只要和乾隆有关系的传说,十之八九都会和纪晓岚拉上关系,这里就不深究了。

比如下面这个就是说的纪晓岚: 一天,乾隆皇帝带着纪晓岚去圆明园,时近黄昏,忽见一只白鹤在前头飞。乾隆灵机一动说:“卿善作诗联,能否以此鹤为题,急就一章?”他话没说完,纪晓岚就吟出了声: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他刚吟出两句,那白鹤已远远离去,在幕色中变成了一抹黑影。乾隆又连忙说:“你看那鹤明明是一身墨黑,并无一点白色,卿为何说它是’雪为衣‘呢?这岂不是大谬?” 纪晓岚微微一笑,又转口吟道:只因贪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乾隆听了,点头称叹,不再说话了。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运用颠倒、删除、增添

或者改动数字等手法,使原意更好或与原意相反,借古讽今,读来妙趣横生,诗意盎然。雅致的“剥皮诗”可以归进戏谑诗,通俗的““剥皮诗”就纳入打油诗。我的《趣味诗词(3)打油诗》中间就收录了一些。

有一次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书写折扇。他写了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

诗。这首诗的原作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看了折扇上写的字后说:“这首诗,你丢掉了一个字。”下臣奉命

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是有罪的。纪晓岚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将首句的“间”字写脱了,但他稍动脑筋,便很镇定地说:“没掉字,我写的是一首词,不是诗。”乾隆讶然地说:“如果是词,你读来听听。”于是纪晓岚看着扇子大声诵读起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见机得很,狡辩得好!”

诗改词这个算是戏谑诗的特例了,但纪晓岚改诗却不只一次。纪晓岚曾将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删改成五言绝句。原诗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删改后成: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纪晓岚删改的理由是:清明时节下雨,自然是“纷纷”,“行人”当然是在“路上”;“酒家何处有?”本属问句,“借问”则多余;“遥指杏花村”者,也可以让读者想象为“村姑”或其他,不必拘泥于“牧童”。 纪晓岚改过的诗,确实比较简洁、古朴,但不为多少人称道;而原诗

却在民间广泛传诵,脍炙人口。这是因为原诗除去历史原因之外,还具有形象丰富、鲜明、音乐性强等特点。

原诗首句的“纷纷”给全诗定下了优美的调子,导入一曲羁旅春愁的

吟唱,在读者眼前展现出霏霏细雨在春风中飘飘洒洒、迷迷濛濛的景象,“纷纷”正抓住了春雨的特征。末句具体写出“遥指”者牧童,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雨中牧牛图:一个放牛小孩,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横跨牛脊,身背长笛,手指杏花村中的酒旗„„。这一具体生动形象的出现,在这种环境里比其他形象的出现,更觉合理。至于第

二、三两句中的“路上”和“借问”确有“冗赘”之嫌,但跟全诗配合起来,通俗易懂,条理晓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从而增强了表达效果。

纪晓岚减字改诗其实改的也不怎么样,但有两首改诗改的却很好.

唐定宣宗年间有个叫魏扶的人考中了进士,后来当了主考官,刚上任时,他踌躇满志,曾在试院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诗曰:

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他就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删去,就成了意思相反的一首诗: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诗颠倒了一下次序: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还有人加字改诗,改成了戏谑诗的佳作。古时,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赞颂人生幸事的五绝: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有人认为这首诗太平淡了,需要再修改一下,于是在每句诗前面加了两个字,便变成了一首七言绝句: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童生金榜题名时。 清朝的石涛写过一首题画诗,《墨笔梨花图》:人说梨花白雪香,我爱梨花似月光。明月梨花浑似水,不知何处是他乡。

石涛把梨花比作月光,独出心裁、别有新意。在月光中赏梨花,漠漠如水、茫茫似渡,此情景中,诗人已经分不清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了。用语清新自然,颇有点年少轻狂的戏谑意味。

清朝的郑板桥画画得好,诗也做的不错,人也够怪,所以也写了不少戏谑幽默的却有富于哲理诗句。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郑板桥这首《题半盆兰蕊图》的四言诗,寥寥十六字,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他曾在《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言:“凡事留一分做不到处,便是一分蓄积。”他贯主张“凡事留有余地”。“不求发泄,不畏凋残”,这是郑板桥的经验之谈。

又一年,郑板桥从山东潍县辞官回乡。眼看女儿要出嫁了。为官清廉的郑板桥,一向两袖清风,毫无积蓄,日常生活尚可,哪有钱给女儿办嫁妆。好在女儿懂事,体谅父难,并不嗔怪。她说:“我最喜欢您画的兰花,您给我画上一幅,就是嫁妆了。”板桥听罢甚喜,立即为女儿画了一幅茂盛的春兰图,并题上这首诗: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一生爱竹,以竹喻人。他喜欢竹子迎风挺立、宁折不弯、严寒不惧、敢于拼搏的精神。所以郑板桥竹子画的最多也最好,“胸有成竹”就是他提出来的理论,所以他也有不少题竹画的诗,如下一首:

秋风昨夜入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说到戏谑诗,当然少不了著名的调笑大才子李调元。

李调元是四川人,后出任广东学政,于上任途中,经过某州,驻马更衣,独自走到湖边一个叫“张家楼”的酒楼上,凭窗饮酒观景。在他席旁有四个文人以张家楼为题,联起句来:

“张家楼外更无楼,” “秋到江南不是秋,” “幸有巫山来阻隔,” “梦魂才不到蛮州。”

联毕,四人鼓掌互相赞赏,得意极了。

李调元一听,心想:哼!竟把四川称为“蛮州”,真是岂有此理了!他边想边不觉微微冷笑出来。不料被四人觉察到了,便很轻视地问他:“难道你也懂诗?”李答:“粗知一二。”又问:“也能作诗否?”李答:“能。”四人便要李仍以“张家楼”为题试和一首。李不加思索便吟出一句:

一上张家楼碰头,

四人一听,几乎笑倒。李接着吟出三句: 眼观四海飞横秋, 不是巫山云雨阻, 看破江南十二州!

四人听他诗句非常,气势很大,都为之惊慑,忙上前问李姓名。李笑而不答,又吟出七律一首:

朝辞西蜀锦州城,赢得文才动帝京。 淮北一联羞四座,江南三考服诸生。 将名入句传经院,以雀为诗送别亭。 萍水何劳相问询,谪仙与我本同根。

四书生这才惊悟,原来他就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李调元,忙施礼赔罪,认错不迭。

上一篇:向英雄致敬征文范文下一篇:信用卡等级分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