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工作规范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结核病工作规范范文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指的学校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

一、职责分工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卫生、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

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考核;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制订本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方案,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内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教育行政部门。

配合卫生等部门,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督促落实学校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检查督促辖区内学校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控的措施;配合卫生部门监测辖区内学校结核病发病情况,适时发布健康提示;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的处置等工作。

(三)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与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联动机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具体防控措施。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为学校提供结核病防控工作培训等业务技术指导;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及时向学校通报辖区内结核病疫情信息;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2.医疗机构负责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报告和转诊;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通报结核病患者信息;在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和治疗过程中,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负责学生结核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规范化治疗。

(四)学校。

各项结核病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

二、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措施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措施。

1.对学校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协助开展健康教育。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开展对学校校医、卫生保健教师的业务培训,协助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工作,定期对辖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

2.为学校师生健康体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幼儿园、小学、初中新生入学体检需查看卡介苗(BCG)卡痕,并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高中和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和教师常规体检需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体检发现的PPD试验强阳性者(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有水疱)、可疑症状者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对痰涂片检查阳性者进行痰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3.加强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要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发生、流行趋势,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对学校报告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实。

(二)学校措施。

1.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

核心知识包括:(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6)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不随地吐痰;(8)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9)养成开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2.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

(1)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的检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对于通过学校健康体检发现的疑似结核病病例,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学生或家长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2)落实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负责的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告知学生或家长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3)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缺课原因。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并由学校医务室(卫生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4)加强疫情报告。对学校通过健康体检、晨检等途径发现的结核病疑似病例,疫情报告人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管理措施

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一)医疗卫生机构。

1.做好疑似结核病病例的确诊。对学校师生中因症就诊或转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详细询问病史、既往诊疗史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诊断程序进行拍摄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必要时进行痰培养。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片和痰菌检查结果,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作出明确诊断。

2.筛查密切接触者。发现结核病病例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开展病例所在学校师生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结核病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结核病病例,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病例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师生;同时,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对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

3.根据确诊病例的病情,开具休学诊断证明。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可开具休学诊断证明:

(1)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

(2)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

(3)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

4.负责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对确诊结核病病例,负责登记其信息并提供免费抗结核病药物治疗。休学的病例应当纳入居住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治疗管理;在校治疗的病例,实行属地结核病防治机构与学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程督导治疗管理。

5.适时开具复学证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开具复学证明:

(1)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二)学校措施。

1.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

2.休学和复学管理。

(1)休学管理。根据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管理。

(2)复学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方可复学。

3.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对经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学生结核病病例,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

4.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当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四、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分管该校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并确定事件级别。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置。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落实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密切接触者筛查、病例治疗管理、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危害和影响。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强化措施。

l.在学校的支持配合下,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

2.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强化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3.配合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

(二)学校强化措施。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防治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

2.加强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每日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3.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以及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等工作。

4.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公共场所通风等措施,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

5.落实医疗卫生部门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

第二篇: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管理规范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职责分工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共同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格局。

(一)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与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联动机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具体防控措施。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为学校提供结核病防控工作培训等业务技术指导;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及时向学校通报辖区内结核病疫情信息;协助市CDC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

2. 在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和治疗过程中,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负责学生结核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规范化治疗。

(二)学校。

各项结核病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

二、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措施

(一)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

核心知识包括:(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6)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不随地吐痰;(8)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9)养成开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

(1)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的检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对于通过学校健康体检发现的疑似结核病病例,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学生或家长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2)落实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负责的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告知学生或家长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3)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缺课原因。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并由学校医务室(卫生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4)加强疫情报告。对学校通过健康体检、晨检等途径发现的结核病疑似病例,疫情报告人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第三篇: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学校幼儿园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2017版)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指的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托幼机构等。

一、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控制措施

学校结核病常规防控工作是预防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基础。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相应职责,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每年召开部门间沟通协调会,制定日常防控工作计划,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一) 健康体检。学校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结核病检查方案见附件1),由具备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学校师生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学校师生健康体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例,体检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机构要及时反馈给学校,由学校告知学生(或家长)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确诊并跟踪了解诊断结果。

(二)健康教育。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以及校园内传统媒介或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核心知识见附件2),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助学校开展工作。

(三)学校环境卫生。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等涉及学校卫生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均使用面积;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

(四)监测与报告。

1.晨检工作。中小学校应当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落实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

2.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因病缺勤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原因。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或校医院,并由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学校卫生(保健)室或校医院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3.病例报告。对学校发现的肺结核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由学校疫情报告人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疫情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展学校肺结核疫情的主动监测、舆情监测和汇总分析。对监测发现的学生(或教职员工)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报告信息,应当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将结果反馈给学校。

二、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的防控措施

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尚未构成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共同做好结核病散发疫情的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疫情应对和处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各相关单位和机构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控制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和密切接触者筛查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蔓延。

(一)及时确诊并报告。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对就诊的学生及教职员工肺结核疑似患者或已确诊患者必须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尤其是在患者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的工作单位栏中要详细、准确地填写患者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按《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要求将患者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2.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学校师生中因症就诊或转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临床表现等,按照肺结核的诊疗规范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痰菌实验室检查,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作出明确诊断。确诊的学校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登记。

3.同一学校同一学期发现2例及以下患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所在学校反馈;发现3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时,应当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学校报告、反馈。

(二)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应当及时组织开展病例所在学校师生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理方案见附件3)。

2.学校应当积极配合筛查工作,要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宣传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就诊。

3.对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在校学生,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在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随访复查。

(三)治疗管理。

1.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确诊病例提供规范抗结核病治疗。对休学在家的病例,居住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组织落实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对在校治疗的病例,学校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与学校共同组织落实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医疗卫生机构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指导学校做好疑似病例的隔离工作。疑似病例确诊后,学校应当及时登记,掌握后续治疗和转归情况,对不需休学的学生,应当安排好其在校期间的生活及学习。

(四)休复学管理。

1.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的学生病例,应当开具休学诊断证明。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

(1)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

(2)胸部X光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

(3)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4)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建议休学的其他情况。 2.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好转,根据下列条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可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建议复学,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1)菌阳肺结核患者以及重症菌阴肺结核患者(包括有空洞/大片干酪状坏死病灶/粟粒性肺结核等)经过规范治疗完成全疗程,初治、复治、耐多药患者分别达到其治愈或治疗成功的标准。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光片病灶明显吸收,后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并且至少一次痰培养检查为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3.对教职员工肺结核患者的休、复课管理,可参照学生休、复学管理要求执行。

三、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学校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现场调查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事件。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政府的领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导下,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的危害和影响。

(一)事件核实与上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对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与核实,并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如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确定事件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事件确认后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同级政府报告,并告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在学校的支持配合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根据疫情情况合理确定筛查范围。对密切接触者中初次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非强阳性者,应当在2-3个月后再次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初次筛查时仍处于窗口期的新近感染者。

(三)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学校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协助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

(四)校园环境卫生保障。学校应当加强公共场所通风、改善学校环境卫生,并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五)事件评估。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各项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应急处置情况组织开展综合评估,包括事件的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

四、监督与管理

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联合组织督导检查,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作为对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责令改正,对报告不及时、疫情处置不力等原因造成疫情扩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1. 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结核病检查方

2.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核心知识 3. 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理方案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附件1

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

结核病检查方案

一、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园(入学)新生体检应当询问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二、高中和寄宿制初中的入学新生应当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

三、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也可同时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四、教职员工健康体检中应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 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或胸部X光片检查异常者需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附件2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核心知识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六、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七、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八、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附件3

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理方案

一、筛查范围判定

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肺结核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肺结核病例,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病例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师生;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判定,也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另外,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

二、筛查方法

15岁及以上的密切接触者,必须同时进行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感染者和肺结核患者。

15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应当先进行肺结核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以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开展胸部X光片检查。

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胸部X光片异常者应当收集3份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三、筛查后处理

龙腾学校、月亮船幼儿园培训教材

对筛查发现的疑似肺结核患者转到属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

对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宣教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期间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对筛查发现的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并且排除活动性肺结核,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干预;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干预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第四篇:群策群力 合力共建 谱写结防规范化管理新篇章(结核病规范化建设交流发言)

群策群力 合力共建

谱写结核病防治规范化管理新篇章

XX结核病防治所 XX (201x年3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xx县结核病防治规范化建设工作!首先,我谨代表xx县结核病防治所对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对xx县结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xx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通过“加大投入提升硬实力、强化宣传提高知晓率、文化建设提振精气神、精细管理群众得实惠”等举措,全面、深入推进结核病防治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社会满意度的大幅度提升,谱写了我县结核病防治规范化管理的新篇章。

一、xx县结防所概况

xx县结核病防治所是一所独立结防所,占地约6亩,业务用房面积3XX㎡,其中实验室面积约XX平方米。全所共有在岗人员XX名,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其中: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XX人。

二、主要做法

自规范化建设活动启动以来,我县结核病患者发现、转诊、追踪、病人管理等各项指标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力推动全县结核

- 1

校本科毕业生XX余名,切实解决了县结防所人才瓶颈的问题。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两大体系

一是健全了多部门合作体系。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财政、卫生计生、人社、发改委、民政等单位为成员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例会,每年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研究和协调解决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全面加强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了三级防治服务体系。加强了“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县结防所成立了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创建办公室,XX个镇乡(街道)卫生院都配备专兼职人员专门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县XX个村卫生室均确定一名乡村医生负责结防工作。全县约XX余人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防治服务体系。

(三)软硬件升级改造,凸显三个提高

一是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对县结防所业务用房进行整体规划、布局调整和装修改造,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减少了患者等待排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建成了P2负压生物安全实验室、PCR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理化实验室,添置全自动离心涂片机、 Gene Xpert耐药检测设备和SAT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设备、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生化仪及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DR、彩超等先进检测设备,全面提升我县结核病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 3

一是指导各乡镇(街道)卫生单位落实结防工作人、财、物,配备结防工作办公室、电脑、资料柜等硬件设备,将结防人员的待遇与工作任务进行挂钩,并进行定期考核。

二是县结防所专业人员分别对各乡镇实行挂片管理,进行点对点指导,并随机进行抽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三是定期开展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督导,实行量化考核,轻查看资料,重工作落实,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抽查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进行现场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各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通过分级培训的方式,每年对各乡镇街道结防人员进行2次以上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结防人员对辖区乡村医生进行再培训,做到业务培训全覆盖,培训率达100%。

3.落实医防合作,全面加强转诊管理。

一是定期召开医防合作会,邀请各综合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代表参加,讨论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并建立有效的转诊互通机制。

二是县结防所落实人员对各医疗机构实行责任制管理,定期到各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求各综合医院对发现的痰涂片阳性病人保留痰标本,由县结防所直接取用进行培养。

三是重点加强与县人民医院的合作,重症及有并发症的患者归口定点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结防所落实专人负责联系,随时掌握住院患者情况,出院后及时转诊或追踪到县结防所进行后续的归

- 5

设备和SAT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设备的投入使用,使结核病人在县内就能完成耐药检测,减少了市上送检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及时诊断率。目前,我县结核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已处于领先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先行先试。

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要求,对信息化软件进行了定制开发和建设。初诊病人各种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了在所内各科室的共享;同时,还开发了自动生成报表功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需要的相关报表都可以通过自动生成功能完成。通过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统计模式,为结防工作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一是经过电脑统一生成数据,由网络传输到各科室,避免各科室反复登记时出现信息错乱,统计数据更准确;二是减少了以往项目需要的各种登记本需要到相关科室抄录相关数据的工作,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省了统计时间,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三是在患者的治疗管理中,通过软件查询自动提示患者按时复诊、复查,防止中断治疗,为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提供便利;四是查询便捷,相关资料、数据只需要输入查询条件,就能清晰显示。下一步,我们将借助全县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将软件应用到各乡镇(街道)医疗卫生单位,实现结核病防治信息工作的全县共享,进一步健全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网络。

(三)健康促进卓有成效。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方式,重点加强学校、农村和山区群众的结防核心知识宣传,通过“主题日宣传、宣讲进万家、志愿者行动和村医一对一宣传”四大主题宣传活动,掀起了全

- 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本次交流,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莫大鞭策。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市卫计委和市结防所的精心指导下,在各兄弟区县的帮助和支持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第五篇: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年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一、肺结核诊断

(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1.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 (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3次; (2)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 (3)胸片;必要时肺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1)疑似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

①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②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2)临床诊断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①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

②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③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

④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

⑤痰涂片3次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3)确诊病例

①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凡符合下列3项之一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1分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②仅培阳肺结核。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③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

3.通过以上检查仍无法确诊者,可进行以下检查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1)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 (2)结核抗原、抗体检测;

1 (3)胸部CT(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 (4)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者); (5)痰结核杆菌定量PCR; (6)肺组织活检。

4.不具备诊断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肺结核可疑者转诊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二、肺结核治疗

(一)治疗地点的选择。

1.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当转诊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

2.在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可在确诊机构治疗,或将患者转诊到其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3.对具有以下指征的患者,可考虑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1)存在较重合并症或并发症者;

(2)出现较重不良反应,需要住院进一步处理者; (3)需要有创操作(如活检)或手术者; (4)合并症诊断不明确,需要住院继续诊疗者; (5)其他情况需要住院者。

(二)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

(三)诊疗过程中的检查检验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含胆红素):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后第2-4周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2.尿常规(使用注射剂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3. 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在治疗前检查);

4.电解质(使用卷曲霉素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5.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第2月、5月、6月(复治患者为第8月)各检查1次;耐多药结核患者注射期每1个月检查1次,以后每2个月检查1次。 6.听力(使用注射剂者,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视力、视野(使用乙胺丁醇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后第2-4周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 7.胸片: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第4周检查1次,以后每3-6个月检查1次,治疗结束时检查1次。

8.心电图(使用喹诺酮类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

(四)治疗方案。 1.推荐药物治疗方案:

(1)初治肺结核:2HRZE/4HR或 2H3R3Z3E3/4H3R3。

(2)复治肺结核:2HRZES/6HRE或 2H3R3Z3E3S3/6H3R3E3 或3HRZE/6HRE。有药敏试验结果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既往用药史制订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为多次治疗或治疗失

2 败病例,可根据患者既往治疗史制订经验性治疗方案,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耐多药肺结核:6 Z Am(Km,Cm)Lfx(Mfx)PAS(Cs,E)Pto /18 Z Lfx(Mfx)PAS(Cs,E)Pto(括号内为替代药物)。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Am:阿米卡星,Km:卡那霉素,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Cm:卷曲霉素,Cs:环丝氨酸。

(4)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在进行化疗的同时,可针对患者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治疗。

(五)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1.初、复治肺结核。

(1)治愈:涂阳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连续2次痰涂片结果阴性,其中1次是治疗末。

(2)完成疗程:涂阴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疗程末痰涂片检查结果阴性或未痰检者;涂阳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最近一次痰检结果阴性,完成疗程时无痰检结果。 (3)结核死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因病变进展或并发咯血、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全身衰竭或肺外结核等原因死亡。

(4)非结核死亡:结核病患者因结核病以外的原因死亡。

(5)失败: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至第5个月末或疗程结束时痰涂片检查阳性的患者。 (6)丢失: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断治疗超过两个月,或由结防机构转出后,虽经医生努力追访,2个月内仍无信息或已在其他地区重新登记治疗。 2.耐多药肺结核

(1)治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患者完成了疗程,在疗程的后12个月,至少5次连续痰培养阴性,每次间隔至少30天; ②患者完成了疗程,在疗程的后12个月,仅有一次痰培养阳性,而这次阳性培养结果之后最少连续3次的阴性培养结果,其间隔至少30天:且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加重。

(2)完成治疗:患者完成了疗程,但由于缺乏细菌学检查结果(即在治疗的最后12个月痰培养的次数少于5次),不符合治愈的标准。 (3)失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治疗的最后12个月5次痰培养中有两次或两次以上阳性; ②治疗最后的3次培养中有任何一次是阳性;

③临床决定提前中止治疗者(因为不良反应或治疗无效)。 (4)丢失:由于任何原因治疗中断连续2个月或以上。 (5)迁出:病人转诊到另一个登记报告的机构。 (6)死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任何原因发生的死亡。

(六)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并给予正确处置。

(七)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完成治疗患者的治疗转归结果应及时通知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

三、病例报告和登记

(一)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均为病例报告对象。凡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二)结核病患者登记。 1.登记单位。

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本地区结核病患者的登记工作。 2.登记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新发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患者均为登记对象。此外,下列患者也应进行重新登记:

(1)结防机构已登记,中断治疗≥2个月后重新返回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2)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 (3)涂阴转为涂阳的肺结核患者; (4)结防机构登记的复发肺结核患者。

四、医院感染控制

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应具备以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一)设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并配置相关人员;

(二)制订并有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计划;

(三)采取多种途径,对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教育;

(四)采取合理患者诊疗流程,确保患者在医疗卫生机构最短时间完成诊疗;

(五)门诊、病房、实验室以及检查室配置必要环境控制措施(如通风、紫外线消毒等);

(六)传染性患者外出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五、健康教育

(一)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培训。

1.确保患者准确了解结核病作为传染病,对自身、家庭以及周围健康人的危害。 2.确保患者了解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

3.确保患者了解结核病治疗疗程、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按医嘱治疗的重要性。 4.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预防结核杆菌感染。

(二)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1.疾病传播途径: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期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或与健康人密切接触时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疾病预后:经过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规范治疗可演变为耐药结核病,有终身不能治愈的风险。

3.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按时服药、确保治疗不中断是治愈的重要保证。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师。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ICD-10:A15.0、A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药物敏感试验或分子生物学等检查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0年版)》等。 1.药物治疗:

(1)根据以下原则选择治疗方案:

①充分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当地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

②应当至少包括4种有效或几乎确定有效的药物,其中包括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1种注射剂;

③根据体重确定药物的剂量; ④每天服用抗结核药物;

⑤注射剂至少使用6个月,或痰菌阴转后至少4月; ⑥治疗疗程应为痰培养阴转后至少18个月。

(2)推荐治疗方案:6 Z Am(Km,Cm)Lfx(Mfx)PAS(Cs,E)Pto /18 Z Lfx(Mfx)PAS(Cs,E)Pto方案(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Am:阿米卡星,Km:卡那霉素,Cm:卷曲霉素,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Cs:环丝氨酸)。

注射期使用 Z Am(Km,Cm)Lfx(Mfx)PAS(Cs,E)Pto方案6个月,非注射期使用Z Lfx(Mfx)PAS(Cs,E)Pto方案18个月(括号内为可替代药品)。

(3)疗程一般24个月。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4)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42-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5.0、A15.1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或C反应蛋白)、血尿酸; (4)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

5 (5)促甲状腺激素; (6)心电图、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听力、视力、视野检测,腹部超声检查; (2)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怀疑耐药谱发生改变); (3)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患者); (4)胸部CT检查(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 (5)胸部超声(胸水、心包积液患者); (6)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

(7)细胞免疫功能检查(怀疑免疫异常患者);

(8)痰查癌细胞,血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等)(怀疑合并肿瘤患者)。

(七)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好转。

2.患者可耐受制定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2.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如肺外结核、咯血、气胸、呼吸衰竭等,需要进一步诊疗,或需转入其他路径。

3.原有病情明显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4.需要手术治疗。

二、耐药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ICD-10:A15.0、A15.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42-56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1-3天

□ 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 □ 完善必要检查,初步评估病情 □ 完成病历书写

□ 根据病情对症、支持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制定诊疗计划

住院期间

□ 病例讨论,上级医师定期查房,完善诊疗计划

□ 处理基础性疾病及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 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 确定抗结核治疗方案,签署药物治疗知情同□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意书,开始抗结核治疗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重 点 医 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6 □ 血常规、尿常规 □ 既往基础用药

□ 肝肾功能(含胆红素)检查、电解质、血糖、□ 对症治疗

血尿酸、传染性疾病筛查、血沉(或C反应蛋白) □ 抗结核治疗14天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 □ 心电图、胸片

□ 听力、视力、视野(有条件时) □ 促甲状腺激素 □ 既往基础用药 □ 对症治疗

□ 其他相关检查(必要时)

(含胆红素);以后每月一次,指标异常可增加检查频率

□ 使用注射剂或乙胺丁醇者,2-4周复查听力、视力、视野

□ 使用卷曲霉素者,2-4周复查电解质 □ 治疗强化期痰涂片和培养每月一次,以后1-2月一次

□ 其他相关检查复查 □ 胸片检查

□ 病房环境、医院制度及医护人员介绍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入院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测量,病史询问及□ 检验、检查前的宣教 体格检查)

□ 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

护理 工作 □ 指导留痰 □ 静脉取血 □ 入院健康宣教 □ 心理护理

□ 完成护理病历书写 □ 执行医嘱,用药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7 出院前1-3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 确定出院日期及治疗方案 □ 出院前一天开具出院医嘱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出院日

□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案首页及出院小结

□ 和患者或家属确定出院后治疗管理机构(本院门诊或患者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 □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出院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 预约复诊日期 出院医嘱: □ 开具出院带药

□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痰菌、胸片等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 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 □ 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性护理措施 □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品反应 □ 护理安全措施到位 □ 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必要时) □ 胸片(必要时)

□ 复查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 □ 根据需要,复查相关检查项目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无

□有,原因: 1. 2.

□ 注意药品不良反应 □ 病情变化随时就诊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出院指导

□无

□有,原因: 1. 2.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5.既往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抗结核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药物治疗:

(1)推荐治疗方案:2HRZE/4HR或 2H3R3Z3E3/4H3R3(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强化期使用HRZE方案治疗2个月,继续期使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2)疗程一般6个月。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3)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5.001初治菌阳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或C反应蛋白)、血尿酸; (4)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 (5)心电图、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视力及视野检测、腹部超声检查;

(2)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及菌种鉴定(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选做); (3)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患者); (4)胸部CT检查(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 (5)胸部超声(怀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患者); (6)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

(7)细胞免疫功能检查(怀疑免疫异常患者);

(8)痰查癌细胞、血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等)(怀疑合并肿瘤患者)。

(七)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好转。

2.患者可耐受制定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严重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2.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如肺外结核、咯血、气胸、呼吸衰竭等,需要进一步诊疗,或需要转入其他路径。

3.进一步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需要转入其他路径。 4.原有病情明显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1-28天

时间 主 要 诊 住院第1-3天

□ 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 □ 初步评估病情 □ 完成病历书写

住院期间

□ 全科病案讨论,上级医师定期查房,完善诊疗计划

□ 处理基础性疾病及对症治疗

9 疗 工 作 □ 完善必要检查

□ 根据病情对症、支持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制定诊疗计划

□ 确定抗结核治疗方案,签署药物治疗知情同意书,开始抗结核治疗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 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既往基础用药 重 点 医 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检查(含胆红素)、电解质、血糖、□ 对症治疗

血尿酸、相关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沉(或C反应蛋□ 抗结核治疗14天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白)

□ 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 □ 心电图、胸片 □ 既往基础用药 □ 对症治疗

□ 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 病房环境、医院制度及医护人员介绍 □ 入院护理评估

□ 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 □ 指导留痰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检验、检查前的宣教 □ 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 □ 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性护理措施 □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品反应 □ 护理安全措施到位 □ 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含胆红素)

□ 胸片检查(必要时) □ 异常指标复查

护理 工作 □ 静脉取血 □ 入院健康宣教 □ 心理护理

□ 通知营养科新患者饮食 □ 完成护理记录书写 □ 执行医嘱,用药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出院前1-3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出院日

□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历首页及出院小结 诊 疗 工 作 □ 确定出院日期及治疗方案 □ 出院前一天开具出院医嘱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和患者或家属协商出院后治疗管理机构(本院门诊或患者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 □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出院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 预约复诊日期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重 点 医 嘱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必要时) □ 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 □ 胸片(必要时)

□ 根据需要,复查相关检查项目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观察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无

□有,原因: 1. 2.

出院医嘱: □ 开具出院带药

□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痰菌检查、胸片等

□ 注意药品不良反应 □ 病情变化随时就诊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出院指导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 名 医师 签名

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复治肺结核(ICD-10:A16.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 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5.既往抗结核治疗时间大于1个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0年版)》。 1.药物治疗方案:

(1)推荐治疗方案:2SHRZE/6HRE 或2H3R3Z3E3S3/6H3R3E3或3HRZE/6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S:链霉素)。强化期使用SHRZE方案治疗2月,继续期使用HRE方案治疗6月;或强化期使用HRZE方案治疗3月,继续期使用HRE方案治疗6月。

(2)若患者既往多次抗结核治疗或治疗失败,根据用药史选择二线抗结核药物制订经验性治疗方案。

(3)获得患者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应转为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其他耐药类型患者根据耐药谱以及既往治疗史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4)疗程一般8个月。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6.2复治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液常规、粪便常规;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或C反应蛋白)、血尿酸;

(4)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5)心电图、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听力、视力、视野检测,腹部超声检查; (2)耐药结核病检查;

(3)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患者); (4)胸部CT检查(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 (5)胸部超声(怀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患者); (6)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

(7)细胞免疫功能检查(怀疑免疫异常患者);

(8)痰查癌细胞,血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等)(怀疑合并肿瘤患者)。

(七)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好转。

2.患者可耐受制定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2 1.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2.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如肺外结核、咯血、气胸、呼吸衰竭等,需要进一步诊疗,或需转入其他路径。

3.进一步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需要转入其他路径。 4.原有病情明显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复治肺结核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复治肺结核(ICD-10:A16.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8-35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1-3天

□ 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 □ 完善必要检查,初步评估病情 □ 完成病历书写

□ 根据病情对症、支持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制定诊疗计划

住院期间

□ 全科病案讨论,上级医师定期查房,完善诊疗计划

□ 处理基础性疾病及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 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 确定抗结核治疗方案,签署药物治疗知情同意□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书,开始抗结核治疗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既往基础用药 重 点 医 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含胆红素)、电解质、血糖、传染□ 对症治疗 性疾病筛查、血沉(或C反应蛋白)

□ 抗结核治疗14天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和菌种(含胆红素) 鉴定(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 心电图、胸片

□ 听力、视力、视野检查(有条件时) □ 既往基础用药 □ 对症治疗

□ 其他相关检查(必要时)

□ 病房环境、医院制度及医护人员介绍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胸片检查(必要时) □ 异常指标复查

护理 工作 □ 入院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测量,病史询问及体□ 检查检验前的宣教 格检查)

□ 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 □ 指导留痰

□ 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 □ 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性护理措施 □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品反应

13 □ 静脉取血 □ 入院健康宣教 □ 心理护理

□ 通知营养科新患者饮食 □ 完成护理病历书写 □ 执行医嘱,用药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长期医嘱:

□ 肺结核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重 点 医 嘱 □ 普食

□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必要时) □ 胸片(必要时) □ 复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 □ 根据需要,复查相关检查项目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无

□有,原因: 1. 2. 出院前1-3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 确定出院日期及治疗方案 □ 出院前一天开具出院医嘱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 护理安全措施到位 □ 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无

□有,原因: 1. 2.

出院日

□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历首页及出院小结

□ 和患者或家属确定出院后治疗管理机构(本院门诊或患者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 □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出院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 预约复诊日期 出院医嘱: □ 开具出院带药

□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痰菌、胸片等

□ 注意药品不良反应 □ 病情变化随时就诊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出院指导

□无

□有,原因: 1. 2.

14 医师 签名

发表于:2012-08-16 11:26:09

上一篇:聚合氯化铝应用范文下一篇:经典元旦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