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炼油企业二次污水再生利用系统

2022-09-11

1. 概述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智能化的出现,为各地炼油行业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工业生产中新鲜水需求量与污水产出量日益增加的现象,水资源紧缺程度也随之加剧。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污水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外排水比例,逐步实现污水零排放,是目前所有化工炼油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企业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解决

根据企业现有的常减压装置、连续重整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延迟焦化装置、RO除盐水装置等为主的情况下,可将产生的所有污水整体划分为两大类;这两大类污水来自不同的处理工艺详情如下。

第一类二次污水来自以下处理工艺简图,如图1:

第二类二次污水来自以下处理工艺简图,如图2:

通过以上处理工艺可以得出:

(1)各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后,产水已达到循环水补水水质标准(本企业标准),可回用至循环水场,而且后期运行状态稳定。但循环水场通过旁滤处理后,旁滤系统反洗排放污水达到外排标准通过外排池外排,没有再次利用,这就是第一类二次污水。

通过2018年6月至11月周期性分析二次污水水质的变化规律得知,悬浮物最低15.6mg/L,最高到96.8mg/L;浊度最低6.3mg/L,最高89mg/L,悬浮物与浊度受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其它指标变化不大。

据DB37/3416.3-2018山东省地方标准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性排放标准,此污水已经不能满足再次循环利用甚至外排。因此,针对此二次污水必须回收进行深度处理。

在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条件下,解决此二次污水问题,我们采用新建一沉降水池来起到分离作用,将二次污水经过沉降分离后,上清液回收至循环水场,剩余废水进污水处理场二次处理。从而提高二次污水的回用率,减少循环水场新鲜水补水量,降低循环水运行成本;具体处理工艺如图3。

第一类二次污水处理工艺简图3:

(2)第二类二次污水是RO浓水回装置后最终产生的二次浓盐水。原水(新鲜水)水质与二次污水水质对照如下表1:

现有数据与一次新鲜水对比分析得出,整体主要指标如电导率、钙离子、总硬度及其他离子最低浓缩在4倍以上;此刻必须排出浓污水不能循环利用。同样据DB37/3416.3-2018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性排放标准,且二次污水产水量在70m3/h左右的情况下,兑中水达标外排耗水量太大,但现有装置无法进行深度处理,综合考虑新增加一套系统来处理第二类污水。

新建系统处理工艺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现有污水水质分析的状态,首先应该去除大量悬浮物、细菌、一些微小颗粒以及其它微量有机物。

其次根据污水与浓盐废水回用的相关专利技术资料,盐水分离主要采用双膜法、电吸附等工艺。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反渗透与电吸附技术在废水领域中的主要几项比较,如下表2:

通过比较综合考虑对进水水质要求不要太高、运行与出水稳定、操作简单、产水率较高;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阻垢剂、还原剂等试剂,降低成本;使用过程不产生额外能耗。电吸附比反渗透更容易做到这一点。特别是电吸附装置应用了EST模块化设计,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不容易污染,清洗周期长运营维护方便,降低人员成本。

针对以上面临的问题及技术对比,此二次污水采用“高效纤维精密过滤器与电吸附装置”组合工艺来深度处理,是一种新型的组合工艺系统,据长期统计两大类二次污水产出量70m3/h,最低回收率已达到85.1%的循环利用率,且电吸附产出的再生水进入中间水箱与企业已有的锅炉烟气废水混合继续处理;锅炉烟气废水是我们后续考虑分盐装置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二次污水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的目的;也达到减少外排水量和降低使用新鲜水的效果。具体处理工艺如图4。

二次污水处理工艺简图4:

3. 结论

智能化管理化工炼油行业的时代,普遍面临二次污水处理的问题,此新型系统主要采用“精密过滤器+电吸附装置”工艺的合理耦合,取长补短,平均以59.6m3/h的产水量回收,回收率最低达到85.1%,取得了很好的盐水分离效果;高盐废水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处理的问题。但化工炼油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相应技术措施来提高二次污水的再生和回用率,减少二次污水的排放量,从而达到降低新鲜水的使用量,降低水资源的快速消耗,进而实现污水零排放,改善绿色生态环境,为社会以及企业可持续性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摘要:在炼油行业中,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一些装置用水量逐步增加,也伴随着污水的外排量增加,水资源的紧缺日益加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二次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减少外排水量,降低新鲜水用水量,充分回收循环利用水资源。为化工炼油企业如何提高二次污水的回用率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循环水排污水,浓盐水,电吸附,水处理,节能减排,再生利用

参考文献

[1] 于蒙.高盐废水回收浓缩结晶工艺技术.山东化工,2019(48):242-246.

[2] 李丹丹,韩建秋.高盐废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应用技术学报,2018(4):340-345.

[3] 吴小娟.浅谈热电厂循环水管理与优化.中国论文网,2015.

[4] 张旭,提芸,赵波.电吸附技术处理电厂反渗透浓水试验研究.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

[5]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性排放标准第三部分小清河流域.山东.DB37/3416.3-2018.ICS13.060.30.

[6] 金可勇,胡鉴秋,金水玉,高从楷.中水回用RO浓水的零排放工艺比较及优化研究.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水处理技术,2015,1:103-106.

[7] 郑祥,魏源送,王志伟主编.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9.

[8] 金可勇,吴益尔.中水回用RO浓水的零排放工艺比较及优化研究.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第十届工业水处理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58-64.

[9] 杨金生,韩其利,王贤山,等.基于绿色发展的炼厂水处理技术集成.当代化工,2019(48)-8:1877-1880.

[10] 沈应栋.化学业污水二次处理利用机制分析[J].石化技术,2015,22(04):61.

[11] 王海雁,胡雅琴,甄文娟,杨志峰.粉煤灰和二次污泥联合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J].煤化工,2013,41(04):62-64.

[12] 韩雪松,鹿云霞,薛健为.催化裂化催化剂微球装置污水的二次利用[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04):330-332.

[13] 易赛莉,雒文生.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的二次启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06):79-81+119-120.

[14] 陈艺娟,戴桂勋,黄建平,陈毓雄,杨正焱.生物氧化技术去除二次供水及生活污水中“三氮”的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04):350-351.

上一篇: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下一篇: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四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