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广告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环境媒体广告视觉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沈阳地铁为例

摘要:环境媒体广告的蓬勃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环境媒体广告的介入颠覆了传统的思维观念及思维模式,促使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新的特征,在视觉语言的表现上朝着多元化、多样性的趋势发展,带来更多崭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本文对环境媒体、环境媒体广告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具体分析环境媒体与其它媒体的之间的差异,指出环境媒体的优势和价值。从环境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环境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所呈现出新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表现形式,寻找环境媒体和视觉传达之间的发展规律,力求在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媒体中找到契合点。本文以沈阳地铁作为具体应用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地铁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地铁环境和媒体自身的特性,从而提出了沈阳地铁广告设计的原则,并对地铁广告中的视觉传播形态的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强调了广告与地铁空间环境的关系,分析周围的环境和媒体本身的特点,注重地铁广告的媒介载体与环境整体的协调,改善广告的视觉污染问题,提升广告的视觉传播效果,准确有效地传达广告信息等等。以实地考察的照片和整理出的数据作为支撑点,总结和发现沈阳地铁广告的特色和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广告案例,提出创意性的构想及新思路,期待对未来沈阳地铁广告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本文还全面地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在环境媒体影响下的发展趋势,望能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先行研究的前沿报告。环境媒体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并不断扩大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力,使人们对当前视觉传达设计的变化有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视觉传达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使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的不同特点,寻找环境媒体与其它媒体在视觉传达效果上存在的差异,取长补短,把设计创作和媒体形式巧妙结合起来,利用不同媒介加强视觉传达效果,把视觉传达设计发挥到淋漓尽致。在环境媒体框架下,视觉传达设计想要创新,就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仔细观察媒体周边的环境,深入细致地了解载体的特性,产品的特点、销售的技巧等等,并寻找和发现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契合点,然后来决定如何进行实际创作。同时倡导以人为本,走人性化发展道路,为视觉传达设计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以此推动与城市环境和谐发展。环境媒体广告的视觉设计,总体上还处于上升的阶段,我国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它能够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快速成长。

关键词:环境媒体广告;视觉设计;沈阳地铁;互动体验

学科专业:设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环境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理论

2.1 环境媒体的相关概论

2.1.1 环境媒体和环境媒体广告的概念

2.1.2 环境媒体的兴起的原因

2.1.3 环境媒体的分类及特征

2.1.4 环境媒体与其它媒体比较分析

2.2 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概述

2.2.1 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

2.2.2 视觉传达设计媒介的演变

2.2.3 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2.2.4 视觉传达设计的分类

第三章 环境媒体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境况

3.1 环境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3.1.1 环境媒体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3.1.2 环境媒体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2 环境媒体广告视觉设计的特征

3.2.1 综合体验性

3.2.2 环境共融性

3.2.3 动态延续性

3.2.4 娱乐互动性

第四章 环境媒体广告视觉设计的具体应用

4.1 地铁广告的定义及特征

4.2 沈阳地铁发展概况

4.2.1 地铁运营情况

4.2.2 地铁运载人数

4.3 沈阳地铁广告实地调研分析

4.3.1 乘客的行为分析

4.3.2 地铁广告视觉传播形态的构建与分析

4.3.3 地铁广告的信息类型

4.3.4 沈阳地铁广告存在的问题

4.4 沈阳地铁广告设计原则

4.4.1 整体性原则

4.4.2 规划性原则

4.4.3 地域性原则

4.5 沈阳地铁广告的视觉创意构想

4.5.1 媒体的创新表现形式

4.5.2 受众全方位互动体验

4.5.3 科技的最大化植入

4.5.4 主题站点的创新设计

第五章 环境媒体广告视觉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5.1 多维化的拓展与创新

5.2 全方位互动体验的拓展与创新

5.3 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

5.4 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5.5 合理优化媒介组合

5.6 设计体系的监督与管理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卫生统计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安全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