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2022-07-28

第一篇: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每日名言

持久的争论意味着双方都是错的

每日自励

我选择积极、乐观的态度.每日短文:你知道,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吗?

一、过去不等於未来。

电影巨星席维斯史特龙十几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一百美金,连房子都租不起,睡在金龟车里.当时,他立志当演员,并自信满满地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徵,但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绝,当纽约所有五百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仍然秉持「过去不等於未来」的信念,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再度尝试,在被拒绝了一千五百次之后,他写了「洛基」的剧本,并拿着剧本四处推荐,也继绩被嘲笑奚落,一共被拒绝了一千八百五十五次,终於遇到一个肯拍那个剧本的电影公司老闆时,又遭到对方不准他在电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后,坚持到底的席维斯终成闻名国际的超级巨星。

你能面对一千八百五十五次的拒绝,仍不放弃吗?席维斯能,他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我相信只要你要,你也一定能。

二、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4鬼话连篇 4搞笑图片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路时,你会给他几次机会?你会在他跌倒十次之后,让他改坐轮椅吗?还是只给他二十次学走的机会,若学不会走路就要他放弃?或者当你身边有五十个人叫嚣着劝你放弃,你就决定让他坐轮椅呢?我想你的答案是:不会。

的确,当我间每一位父母,会给你的孩子几次机会呢?他们都说:我会给他无数次机会,直到他站起来,学会走路为止!是的,一直坚持到底者,最终都会站起来。

为什么许多父母只给孩子一次联考的机会?为什么常用失望的口气告诉孩子不适合某种行业,要求他转行呢?

而许多人竟也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放弃了他们的理想。其实,凡事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三、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有一个人,他在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

二十二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二十六岁时,爱侣去世。

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三十四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三十六岁恃,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四十五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四十九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四、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於我。

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中认识一名活泼的女士,她非常幽默,热力贯穿会场,脱口而出的笑话让每个人都感染了她的快乐,谁都想不到她有过坎坷的成长经验。

当时她自问:为什么我的人生有这许多的不如意?

但她随即深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於我。因此咬紧牙根度过难关.之后,试交了男友,人生再度有起色出,又因乳癌先后割掉两个乳房。然而,纵有千般不如意,他还是相信:凡事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於我。

当她母亲歉然地对她说:「凯西,真的很对不起,把你生成这样。」时,她回答:「妈,你把我生得太好了,因为这样,我今天才有这份热忱把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与他人分享,化恐惧为力运,化压力为助力,为自己在每一个困难中,找出值得收藏的礼物。」

五、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那些事来改善它。

佛家说逆境是「增上缘」,可遇而不可求。遇到困难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即将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做些什么事来改善它。

六、我对我的生命完全负责。

成功者对事精百分之百负责,负责的定义是永远握有主控权,如果不能主控生命,很可能一生随波逐流。对生命负全责者,他为自己而活,并学习替别人着想。

七、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要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曾经有一次,我在推销汽车失败时,向公司经理抱怨汽车的颜色太少、种类单

一、奖金不够优厚等,那名经理不顾我的喋喋不休,闷声不吭地在纸上画了一个图(见图一),然后抬头问我:「XXX能赚五千美金,难道他卖的产品和你不同,奖金制度比也优厚吗?而你却只能赚一千美金,两者间的差异在那里?」

「是我自己。」我不得不低下头来。

要让事情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要让事情更好的话,自己必须变得更好。一般人在遇到困难时,总是抱怨别人,但是,抱怨对於解决问题有多大的帮助呢?假如帮助不是很大的话,那么何不尝试先改变自己,也许效果会更好。

八、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美国激发潜能的课程中有一项走火大会:就是赤足走过摄氏二千度的烧红木炭。我永远记得第一次参加走火大会时,是在子夜十二时,十二呎长火花纷飞的木炭让我联想到烤肉架上的肉,十分令人恐惧。

当时,我的老师安东尼罗宾提醒说:你永远要记得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惧的。记得那次我还是特地排在一个小女使后面,心想如果他走得过,我也应该走得过.然后,走火开始,数百人走了过去,脚都安然无恙。我见状隐隐增强了一些信心。接着,当我发现前面的女孩双脚不停发抖时,我的信心又动摇了,就在这时,旁边的辅导员大喊一群:「Go!」那名女孩竟大踏步走了过去。我心想,她可以,我也一定能。接着我也信心十足的走过去了。

顺利过火之后,第一个念头是:走火竟然这么简单;的确,有很多事情看起来都很困难或不可能,但是只要你下定决心一定要的时候,它们都变得非常简单。

走火,让我学会了化恐惧为行动,在面对困难时做最有效的决定,在面对挑战时坚信: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九、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全美四大推销大师之一的汤姆霍金斯,从小就背负父亲希望他当律师的期许,当他浪费了父亲毕生的积蓄,从律师学校休学回家时,他的父亲失望得流下泪来,并说:「汤姆,我看你这辈子都不会成功了!」汤姆只得在第二天离家出走,接着选择了推销房地产的行业.前六个月,汤姆一点业绩也没有,身上只剩一百元,又花了这仅有的一百元参加一门加强推销技巧的研讨会,之后,他连续八年得到全美房地产的销售冠军,开劳斯莱斯轿车,环游世界,并教导无数业务员推销的方法。

他成功的原因为何?他说:「支持我遇到挫折也勇往直前的是一个信念: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什么路都可以选择,但就是不能选择「放弃」这条路。

十、成功者愿做失败者不愿做的事情,所以他成功。

十一、我一定要,马上行动,绝不放弃。

有一位成功者,许多人间他:

「你这么的成功,曾经遇到过困难吗?」

「马上行动」:他说.

「当你遇到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压力时呢?」

「马上行动」:他说.

「在婚姻、感情上遇到挫折或沟通不良的话呢?」

「马上行动」:他还是说.

「你在人生过程中遇到困难都这么处理吗?」

「马上行动」:他只有一个答案。

现在也请你马上行动来突破你的现况.

第二篇:《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读后感(定稿)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读后感]

这本书是国际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经典力作,虽然我不是学营销的,但我喜欢他的成功之道,喜欢他一直以来的自信和努力,《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读后感。读完这本书你心中就会有一阵阵的渴望成功、追求成功的涌动。

他说:“成功者微不足道,反倒是失败者的毅力和决心要来得更坚强,因为他们可以忍受一辈子的失败!”

所以他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成功很难,但是不成功更难!读到这句话让我的心灵备受震撼„„

这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进行了关于“成功”的全方位的阐述,它提倡的不是单纯的经济上的成功,还包括了学业、工作、家庭、健康、爱情、友谊等各个层面的成功,也只有这种平衡式的成功,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人生!

没有太多冗长深奥的理论,而是一个个充满趣味而又鲜活的成功事例,不仅好不枯燥,而且能一针见血地点破成功的迷津。它向每一位追求成功的人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人们常常习惯于从外在的世界中寻找快乐与财富,因此忽略了挖掘自己的内在世界的能量——这才是真正财富的海洋。

陈安之在书中总结出最棒的五十五条有关目标设定以及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且告诉我们快速达到目标的锦囊妙计————你一定要,你就一定能!

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读后感《《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读后感》。很多人想戒烟,很多人也想减肥,可是又有多少人成功的摆脱了香烟?又有多少人成功的脱胎换骨、减肥成功?没有!因为他们只是想,事实上想是不够的,必须下定决心付出行动。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成功的起点。所以不管我们现在的处境如何,你都必须下定决心。这样一个必胜的心态,会使我们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会知道如何立刻调整来做改善,直到达到目标为止。这样一个决心和意念才会帮助我们成功!世界上没有不合理的目标,只有不合理的期限。当你拥有核心目标后,你还须指出你所想要的结果。也就是一个目标它不只是要明确,还需要可以衡量、需要有期限,同时也需要有详细的描述。

其实,我个人觉得。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记得有位名人这样说过: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做。成功要比失败来得更容易,只要你有目标,知道你所想要的,采取行动,告诉自己决不放弃,成功与否只是时间问题。要相信自己!

对了陈安之的这本书——《自己是就是一座宝藏》,我真的深受鼓舞,感觉自己又重新的充满了活力!它给我注入了无限的力量,让我更加强烈的坚定了我的信念,努力迎接一切挑战,做个最好的自己!

优秀不是做最好的那个人,而是做最好的那个我!

第三篇:抒情作文:书,就像一座宝藏作文800字

【99ZuoWen.Com - 书,就像一座宝藏作文800字】

书,就像一座宝藏。 宝藏的钥匙,就是对书的热爱。 我爱书。只要捧起书,就舍不得放下,好似守财奴捧着黄金般。无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书,只要有时间,只要能看,我都能看起来。不仅闲暇时间看,没时间我也挤得出来:上厕所时看,上厕所上了一小时;关灯睡觉时打着手电看,第二天早上,多了两个黑眼圈儿;甚至洗澡也能看,结果就是书不是湿了,就是太湿,烂了。每次被妈妈现场捉到,还要讨价还价一会儿,直到妈妈真的怒了才放下。可是呢,鼻尖还残留着浓浓的书香味儿,耳边响着的是书中人物的对话,眼前看到的是书中的情形,嘴里喃喃念着的是书中人物的名字。迷迷糊糊时时刻刻无不是想着书,好一会了才缓过来。“小书虫”这个称号在我头上挂到现在也是名副其实。 我喜爱书的生动细腻。

好的书可以让我看上几个小时之久也不觉得累,我的情绪跟着人物走,有时脸上微微荡上笑,又时微微皱皱眉;有时狠狠跺着脚,有时手心里捏着一把汗。欢乐,悲伤,恐惧,放松,愉快„„这些故事是如此引人入胜,让我不自不觉中沉迷于此。它又好比一剂良药,让你抛弃烦恼,卸下负担,重新快乐地对待事物。 读书,可以让你增长知识。有人说读书苦,我觉得一点儿也不苦,我记得每次得到小知识的雀跃心情,当你有什么问题时,突然想起在书上看过,刷刷写出来的感觉比捡到十块钱还要兴奋,至少我认为如此。书读多了,有时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脑海,写作文时特别顺畅。边想边写,写好后稍做修改,作文基本OK了。

阅读理解类的题型更好办,书看多了,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不是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吗? 把书中的一些话用于生活,你才会发现它挺有用的。最近我看了一部都市心灵小说,里面有句话特别好——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是一件精心包装过的礼物,如果你肯面对它有时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打开它的包装,你会惊喜地发现珍藏在里面的礼物。有一次,妈妈把饭煮糊了,禁不住的埋怨,我就告诉妈妈这句话,并且和她一起挑去烧黑的地方,心平气和地吃了顿锅巴饭,嚼嚼还有点香呢。事情已经发生,埋怨有何用?如果你肯接纳它,一点一点的改变它,你也会有收获的。这是书告诉我的道理。书,真的就像一座宝藏,有缘找到它,带着耐心和勇气去探索和发现,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惊喜。

第四篇:父爱就是一座山

父爱就是一座山!它会在我困难时给我力量,它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方向,它会在我失落时给我信心,它会在我成功时给我祝贺和警醒父爱,是支撑我生命的伟岸的山!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像一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爱像一杯甘醇的酒,回味无穷。

如果我是一棵草,那么是父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腐朽在我的根下,让我茁壮的成长;如果我有脚,那么我走过的每条路上都有父亲身体铺就的碎石,而让我走得更加踏实;如果我能站起来,那么他一定是站在父亲的肩头。

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虬劲的枝蔓里,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

亲情,是一片深情的海,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夏日里瑰丽的诗篇。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憧憬、思念、眷恋,充满着欢乐、关爱、希冀。

亲情,是一条金丝带,让心相拥,让爱汇集。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

我已经不记得上面的话是谁说的,只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将这张泛黄的纸压在了属于自己的书桌玻璃下。也许我不曾细细去品味当中的含义,要不是这期的文字秀围绕着亲情或许我已经忘记了这张名为《亲情》的文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有着不同的变化,当然我也不例外。人间有情:亲情、爱情、友情,三者均为重要,无法想象失去亲情会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总觉得父亲疼爱自己是很正常、理所应当的事,也许父亲对我的付出只有等我有一天成为父亲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了解,真正的有所体会。现在仔细看看《亲情》,似乎才能模模糊糊的明白中间的含义。想起来真是有点心酸,小时候的淘气没少惹父亲生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和父亲相处的时候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在离开父亲的日子里又日夜思念着他,这几年来看着父亲日渐苍白的头发,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儿女,是父母身上凝聚的血;儿女,是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走得再远,永远是一种牵挂……每当华灯亮起,走在街上的我,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太孤独了,偌大的街上,只有我一个人还在闲逛。我喜欢黑夜,喜欢这种寂静的感觉,甚至喜欢孤独。我认为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才能彻底的展开思维,回到真实的自己。

经受时光的风化,许多记忆模糊了,消逝了。可也有一些犹如斑竹上的泪痕,历久常新。那梦痕虽已淡淡如烟,却是有酸有甜、如歌如泣、刻骨铭心,想起来就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女儿,遇到开心的事、烦恼的事,还是要去给父亲述说,因为那儿永远都是鼓励、包容和理解,还因为父亲一直都记得:女儿喜欢吃用微火慢慢焖出的有着黄灿灿、脆蹦蹦、香喷喷锅巴的米饭,喜欢吃他做的红烧鱼,喜欢吃多放一点醋的凉拌菜……

父亲的爱犹如巍巍高山—坚实、厚重、深远,望不到头!

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是谁,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一片充满爱的天?

是谁,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相信大家都知道以上的这些优美的句子都是赞美父亲,歌颂父爱的。

曾记得初中的时候学过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也是赞美父亲,体现浓浓父爱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父亲的背影,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第五篇: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的负面

一只狗受伤后,会独自躲在窝里舔伤口,据说口水可以疗伤,如果伤势不重,过些日子伤口可自动愈合。可我接触过的一些人,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却不习惯这样。当被对方触及到负面,或心灵创伤时,他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回避与否认,进而对抗、结怨。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正视自己的负面,或者说不敢。

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有一种经验:手上扎了根刺,挺疼,却小得看不清、找不到。于是我们会反复触摸那个区域,既希望拔掉(根除)它,又怕碰到它。当我们自己无力拔掉它的时候,往往对它采取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它或许长在肉里,与身体共存,可这并不代表它不是异物。于是,我们“带着它”待人接物,突然有一天,在接触某人或某物时又触碰到那个区域——一阵疼痛,让我们本能地躲开、掩饰或对抗:“你弄疼我了。”其实,那个疼的根源(刺)本来就在那里,环境只是个助缘。可正因如此,我们排斥对立面,缔造出许多对手。

人类掩饰负面,与狗正视伤口有本质不同。可这话也不尽然,大多数的孩子就对自己的所谓伤口、负面不加掩饰。比如一个孩子,当它摔了一跤时,看到自己的手划破了,会本能地哭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疼痛。如果换成这孩子的父母,也许也摔了一跤,当然,他们或许在工作上或人际交往上失足,但他们一般不大可能像孩子般表达和正视。

作为男人,他们也许会说“没什么”,以此显示自己更像个男人;作为女人,她们可能会说“这都是命”,或习惯性地把负面推诿给环境,说“都是因为他,我才„„”他们不允许,也不习惯把自己的真实情绪表达出来,无法和当下的疼痛、情绪在一起。因此,他们也许会带着这些“刺”继续生活,一旦再被触及,仍然发作,进而缔造对立。

然而,是什么将这种本能扼杀的呢?可以想象,当一个孩子因摔倒而哭泣时,有的家长一定会说:“别哭,哭不是好孩子!”当然,家长们不会意识到这句话的后果,可孩子会认为:“如果把疼痛的感

受通过情绪真实地表达出来,家长有可能就不爱我,不接受我”,家长的这种暗示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威胁。于是,为了让家长满意,孩子选择了压抑真实的情绪,不再让它流露出来,无论是感受、兴趣、情绪或行为„„这些本能的流露都要通过家长的筛选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

那么,孩子也就变得不那么真实,不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真实的后果往往是家长不满。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对自己的态度,包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当哭泣被允许和接纳时,当说实话也不会遭到冷落和体罚时,即使犯了错,孩子也不会撒谎,也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里,他/她学会了对情绪的接纳程度——无论我对或错,父母都无条件地接纳我,爱我,于是,我也接纳自己的正、负面。

但大多数家庭往往相反:哭泣时,我讨厌你,快乐时,我喜欢你;听话时,我爱你,不听话(有自己的主见)时,我可能抽回我的爱;成绩好,我买礼物给你,成绩差,我会骂你;表达欲望时,可能遭到体罚,于是孩子采取撒谎,便可逃过一劫„„这些事件积累起来,形成一个孩子长成过程中的安全感,都是为了怕失去爱,才得出的种种经验。

这些经验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存观念,于是,一旦有人触及到上述某件事的源点时,那个“抽回爱”的感受便会自动发作,让我们疼,让我们恐惧。为此,我们习惯性地掩饰和逃避,却根本不会想到,那只不过是童年经验的复苏。

因此,我们习惯性地不接纳自己,不会像一个孩子,或一只狗那样真实地包容完整的自己,只是以安全的面具存在于所处环境。为了让别人满意,我们承袭着与父母共存的成长经验,是的,那也许正是父母希望的结果,可是,我们在获得部分安全感的同时,却丧失了同自己接触的机会,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对得起所有人,却恰恰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不接纳自己的状态表现为自责、罪恶感、自卑等,那么,隐藏或排斥、讨厌或否定自己的所谓负面也许是最佳选择。有一位中年女性多年与老公没有性生活,当然,她和许多人一样,一方面对老公的表现挑三拣四,进而发展到否定所有异性,另一方面

又总在手机里发一些黄色段子,以排遣、表达本能欲望,同时又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以此转移自己的焦虑,并尽可能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问题,只看到自己的乐于助人。

其实,她是因为童年时期遭到过长辈的性侵犯,才得出性不良的经验,这就是她心中的那根“刺”,老公肯定是经常让她“疼”的人,那么也自然成为她排斥的对象。但同时,本能的正常欲望又驱使她想根除那根刺,便围着它左右徘徊,于是发一些黄色段子。可她又怕别人觉察到这一切,便以热情和乐于助人加以掩饰。

还有一位男士长年与领导无法和睦相处,只要上司命令或要求他,他就不自觉地加以排斥,他的做法是替同事们打抱不平,经常以“出头鸟”的身份向领导讨公道。因此,他曾多次失去提升的机会,也换了多家单位。原来,他是因为童年时期遭受过父亲的长期打骂,也因为如此,父亲放过了其他子女,把愤怒全部宣泄在他一人身上。长大后,这演变为他对权威的敌意,那根“刺”反复在与领导接触时发作,疼得他屡遭不顺。

更有甚者,一位中年女性得知先生出轨后,既不分手,也不和谈,二人近十年貌合神离、行同陌路。原来,她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父母冷战而没有离婚的事件,那时,父亲也有外遇,但母亲一再忍受,并声称是为了孩子才忍气吞声„„于是,这种“宁可彼此折磨也不分手”的经验被她承袭下来,进而导致她的乳腺与妇科出现癌变。他们都想尽力做个好人,可他们没有能力看到,也不敢正视自己的经历创伤,越是疼,就越排斥和逃避,进而导致敌意与对环境的恐惧。这是人本能的防御机制,也是不接纳自己的真实表达。

当然,他们的逃避和敌意都是当年遗留下来的,是一个孩子没能如愿的“心灵断层”——那根“刺”是与父母共存时落下的,发作于今天的环境与身体。可是,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智慧和力量都已经强大无比,他们完全有能力解决当年的问题,不再让这些创伤总影响着他们的生命质量。

如果他们能够全然地接纳自己,首先就应该让成长经历中的童年自我真实地表达情绪,知道那不是自己的错,一切都是被迫形成的,就像一个本该是贵族的人若从小便与乞丐生活,将来若有机会得到财

富或权利,他/她也有可能不会享用。于是,为了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回尊贵的身份,他们应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童年,让创伤事件重现,在那根刺扎入时便奋力拔出,或者根本就不再让伤害发生——是的,现在的成人自我绝对做得到,他们有的是力气和胆量对当年的不良事件说不,替那个儿童表达真实情绪,而且没有人再敢阻挡他们,想哭就哭,想发作就发作,疼就是疼,怕就是怕„„今天的自己,有权真实,替那个孩子真实,让身体记忆复苏,把遗留的所谓负面能量释放出来——从此,那个孩子笑了,一个接纳自己的人回来了,这就是爱自己的开始。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心理治疗过程,我常带领着学员重返心灵成长之路,目的就是用现在力量拔除当年的“刺”,尽可能地做到接纳自己。因为人类实在是最高等的动物,一旦修改了当年的因,那么如今或未来的果也就随之改变,有些改变,几乎是在同时发生。

接纳自己的程序一旦被输入,许多平时积累的负面能量会蠢蠢欲动,因为它们本身就相互联系、触类旁通,因此,许多情绪会涌上来,平时根本想不起来的一些往事也会以种种状态浮上水面,其实,那只不过是真实的自我希求被拯救的复苏本能。于是,一场生命能量的更新开始了!

上一篇:浙江大学招生简章下一篇:中海物业岗位职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