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案件五个案例

2022-07-14

第一篇:伤害案件五个案例

伤害案件处理办法

故意伤害、殴打他人案件的处理(当事人版)

作者:余音

故意伤害、殴打他人案件,大多数可以认为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根据伤情程度可以分为轻微伤及以下、轻伤、重伤三种不同情况,伤情程度应当以法医鉴定意见为准。作为当事人,具体处理时可参照下面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一、故意伤害、殴打他人致轻微伤及以下的,属于治安案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1、双方自行和解或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是否形成协议依双方的意愿。公安机关一般不会插手处理,但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或和解协议显失公平等情况除外。

2、一方或由群众报案至公安机关的,公安机关在接报案后应当调查案件事实、固定和收集证据。在案件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可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之规定主持调解,调解原则上进行一次,必要时可以再进行一次,调解应当制作《调解笔录》。如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协议且履行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罚,调解达成协议的办案单位应当制作《治安案件调解协议书》;如经调解,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此时公安机关程序结束,民事赔偿问题由被侵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二、故意伤害致轻伤的,属于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处理,这类案件的处理较为复杂,具体分为如下类别:

1、双方自行和解或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是否形成协议依双方的意愿。公安机关一般不会插手处理,但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或和解协议显失公平等情况除外。

2、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或举报的,公安机关会接受刑事案件先予以初查,在伤情鉴定意见做出后,公安机关应当询问被人是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如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但是公安机关认为伤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比如,一耳光把对方打成耳膜穿孔的。)如被害人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则公安机关的程序结束,且不会再接受被害人再要求立案侦查的请求。

3、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自诉的,对于证据充足,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如法院认为证据不足,需要公安机关侦查而移交公安机关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4、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故意伤害致轻伤的案件,属于公诉案件,任何人

不得再对刑事责任提出不予追究的主张。此时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检、法三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5、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前双方自行和解的,对已有法医鉴定意见的,公安机关一般不会主持制作调解协议书或和解协议书,而以被害人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结束程序;对拒绝做法医鉴定的,如明显不构成重伤,可能以治安调解结案或做其它处理。

综合以上情况,对于被害方,如果要得到较多的赔偿费用,最佳时机是公安机关接受刑事案件后,尚未立案之前这段时间。对于加害方,如果想要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就要争取在公安机关立案前与被害方达成和解。

三、故意伤害致重伤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加害方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求得被害方的谅解是法律意义上的悔罪的表现,是法官在量刑时考量的重要情节,更是能否获得缓刑的关键!

对于不属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殴打他人案件,系应当依法惩处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与刑事和解,违法犯罪嫌疑人应当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

第二篇:故意伤害案件的防范

故意伤害案件就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伤害犯罪行为造成的事件,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伤害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人的生命与健康密不可分,生命不存在了,健康自然不复存在;生命虽然存在,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其生命存在的价值也不能充分实现。因此,保护人身健康不受侵害也是防范工作的重要任务。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伤害行为一般表现为以暴力方法(打、砸、砍、扎等)或非暴力方法(如投毒),通过作为的方式实施。在个别情况下行为人有义务防止或阻止他人身体受到伤害,而故意不履行此义务,即不作为,也构成本罪。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即只有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结果,才构成本罪既遂。伤害结果,即对他人身体健康的损害,一般表现为两种形态:其一是破坏了身体组织的完整,如打掉了牙齿、砍掉了手指、摘除了某内脏等等。其二是损坏了肢体或者外部器官或体内组织的正常机能,如造成耳聋、失明、变哑、精神失常等等。伤害行为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伤害致死。按照法律规定,只造成轻微伤的不构成犯罪。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也应当以本罪定罪处罚。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犯罪,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因此,只有查明认识因素(对伤害结果的明知)和意志因素(对伤害结果的希望或放任态度),二者统一,才能对伤害结果负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一)、故意伤害案件的特点

故意伤害案件在部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多发性案件,其特点与 1

故意杀人案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的一些值得注意和特点。

1.起因简单过程短,具有突发性。故意伤害案件中,作案人大多数是在激情状态下实髓犯罪的。所谓激情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扭曲的情感支配下,意志失去控制力,虽然明知其行为将造成严重后果,但无法克制并放任其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激情犯罪的发生,主要是由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它是犯罪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士兵多数是20岁以下的青年人,而且士兵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处在人生不成熟与成熟的交替时期,因此,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很多特点。如易于冲动、冒险和寻求刺激,过于自信、好奇和追求享乐,具有逆反、对抗和以我为中心等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他们尚未形成独立人格,因而缺乏自制力、判断力,容易冲动而误入法网。在激情状态下实施故意伤害犯罪的形式,常常是在某种偶然事件的诱发下,顿生犯罪动机,即刻实施,犯罪人往往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件不足为奇的小事而突然产生伤人念头并实施犯罪行为。有的因为酒后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为之;有的出于“哥儿们义气”、“老乡情义”,“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为之;有的甚至为了在不相识的女性面前呈能而为之。这些案件的发生往往给人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但是,如果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我们从中也能找到有效控制的时机和办法。

2.结伙殴斗打群架,具有团伙性。故意伤害案件的犯罪人具有纠合性,这种纠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与地方人员发生冲突后,如有的单位在“小团体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往往出现一个军人受到打骂,领导带领一伙军人“还击”而导致军地人员伤亡;有的军人在与地方人员冲突中吃了亏、受了辱,为了讨回所谓的“公道”,便纠集同乡与地方人员“决斗”,结果造成军地人员伤亡。这种纠合性的特点也表现在与军队内部人员发生冲突后,如有的军人因为与其他

省份或地区的军人发生了矛盾,就纠集本省份或本地区的人员与对方“算账”,如果对方吃亏,又采取同样办法对付,结果必然导致重大伤害案件的发生。

3.心胸狭窄多猜疑,具有报复性。故意伤害案件的作案人,大多数是处于报复心理而实施犯罪行为的,从报复心理引起的攻击行为的时机来看,往往是在感到被忽视、被轻蔑、被侮辱、被压制,人格、尊严受到践踏和伤害的时候。如玩笑口角过分时,受到批评处分时,评功评奖、入党入团、上学提干落空时,疾病伤残、家庭困难、婚恋受挫时等等。

4.缺乏理智自控差,具有愚昧性。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战士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强烈的排他心理。表现为称王称霸,狂妄自大。他们不懂得只有自己首先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的基本道理,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对别人的人身安全、荣誉、人格都不屑一顾。头脑中时常有一种被歪曲了的“强者”形象,不是用努力进取,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而求得别人的尊重,而是信奉“谁胆大谁英雄,谁胆小谁狗熊”的信条,由于一些单位对蛮横无理、寻衅闹事、以强凌弱的人惩治不力,更使一些战士把拳头当本事,把粗野当风度。他们往往看不起别人,也瞧不起领导,盲目地狂妄自大,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一听不顺耳的话或吃了一点亏,便张口闭口要“修”这个,要“扁”那个。如果遇到对方“还击”,导致故意伤害案件发生就不可避免。

(二)、故意伤害案件的防范措施

1.加强军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认识修养、道德情感修养、道德意志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加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那么,如何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呢?首先要加强学习。一个不重视学习和知识贫乏的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不高,遇到挫折时必然会产生不正

常的情绪反应,如果性情粗暴的人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便会失去理智,实施故意伤害他人的极端行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常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明辨是非曲直、懂得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只有用政治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做事情才有很高的标准和远大的目标;只有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明白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次还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作为青年战士,要经常解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经常分析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性格引起的过激行为将会给他人带来的是什么?带给自己的又会是什么?还可能给部队带来什么?只有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反省反思中,才能使自己性格、气质中消极的一面逐渐转化为积极的一面,使自己的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人都有性格,人都有脾气。青年军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可能出现的急躁性格和粗暴脾气。而粗暴的脾气和急躁的情绪,正是引发伤害案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战士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必须在调整他们的性格上下功夫。首先要启发他们学会克制和忍让。一个单位的军人来自五湖四海,由于个人的经历、成长的环境、性格、志趣的不同,相互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都是正常现象。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令人气恼的事情也会时常发生。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都是对双方当事人的一个考验,如果剑拔弩张,大打出手,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有一点忍让精神,则会息事宁人。因此,要启发他们遇事不发火,用克制和忍让来“冷却”自己的激情,抑制动手伤人的冲动。当然,对于青年军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通过加强修养来逐步达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3.坚决摒弃江湖义气。我军是人民的军队,相互之间在政治方

向和革命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同志之间只有在共同的理想下建立起同志情、战友爱,才能有益于军队建设,才能使部队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江湖义气”是封建宗法思想和行帮思想的具体化,往往与故意伤害犯罪的犯罪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把“江湖义气”作为道德信条和行为准则,把“江湖义气”看得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拜把子、结兄弟、发誓愿,声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死,共患难”、“为朋友两肋插刀”,表现出极大的愚昧性和盲目性,往往导致严重的故意伤害犯罪。另外,“江湖义气”往往是亲一部分人,疏一部分人,以“小圈子”对抗“五湖四海”,以出“馊主意、歪点子”对付同志之间的坦诚相见,发展下去必然会使内部关系紧张。还要看到,一些“江湖义气”严重的人,他们靠“哥儿们”不靠组织,靠老乡不靠领导,当老乡和同志之间发生矛盾时,就不分是非曲直,夫原则地站在“哥儿们”一边,串通一气,抱成一团,替老乡出气,聚众打架,严重者则导致伤害案件的发生。因此,“江湖义气”和“老乡观念”是青年战士成长过程中的腐蚀济,是阻碍青年战士成长进步的陷阱,必须从树立远大理想、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条令条例的高度,拼弃“江湖义气”和“老乡观念”,强化战友之情、同志之爱和“五湖四海”的观念,建立政治上互相关心,生活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促进的真诚的同志关系。从根本上杜绝故意伤害案件的发生。

4.坚持教管控相结合。正面教育可以使青年军人充分认识故意伤害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可以引导青年军人选择正确的处事行为,防止故意伤害案件的发生。严格的行政管理可以使青年军人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在健康有序:地环境中进行,避免并减少与不良因素接触地机会,避免并减少引起愤怒激情的条件,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案件的危险因素,从而防止案件的发生。但是,教育和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一些“好斗成性”的重点对象,还必须采取有效

地控制措施。如在没有产生伤害他人意识时,要通过减少他们自由活动时间和缩小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等措施,消除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条件。如果在已经产生了伤人念头的情况下,就要严格控制他们与对方接触的机会。总之,只有把教育、管理和重点控制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防范效果。

第三篇:浅析轻伤害案件之处理

随着城镇化发展建设的进程,城镇商业活动快速发展,公安机关接受和处理由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害案件也日益增多,但由于某些政策法规的新改变与本地实际情况有冲突,轻伤案件处理困难,致使此类案件大量积压在基层派出所,给基层派出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带来巨大困难,成为目前困扰派出所工作的一大顽症。

一、轻伤害案件的处理途径

我县

城关商业发达,娱乐场所多,人口流动性大,接处警量非常大。在这些警情中因群众之间小事引起的纠纷占到多数,其中造成伤害的也不乏其例。通常情况下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情节轻微的伤害治安案件,民警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注重教育和疏导,化解矛盾,使大部分双方当事人达成当场和解。而一些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也不在少数,根据目前法律法规有三种解决途径,分别是公安机关调解、公诉和当事人向法院自诉。

(一)由公安机关组织调解。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适用调解的,公安机关优先采取调解。因为本身此类案件一般情况下都是街坊邻里之间、顾客之间、学生之间因为一点点小矛盾引发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矛盾激化引发轻伤害案件。这些案件基本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公安机关的职责就是要认真调解,化解这些人民内部矛盾。在民警的说服教育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对当事人来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程序简单;对民警来说是用了最简单的办法有效解决了人民内部矛盾。但是现在的轻伤案件中,大多数当事人都在经济赔偿方面不能达成一致,造成调解失败。受害人经鉴定确认构成轻伤后,有的不愿意调解,要求严办嫌疑人,有的认为自己因为受伤而误工,且在治疗过程中花费时间和金钱,身心均造成伤害,遂向违法嫌疑人及家属提出大额赔偿,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而违法嫌疑人有的认为自己主观过错不大,或者认为案件起因双方均有过激行为,案件过程中双方均有过错,虽答应赔偿但无法接受受害人一方狮子大开口式的大额赔款;而且有的违法嫌疑人因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法承担全部或部分经济赔偿。一方大额索赔,一方拒不赔偿,由此双方当事人在经济赔偿问题上互不退让,公安机关的先前劝说也因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而失效。因此,轻伤案件调解多因在经济赔偿问题上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而造成调解失败。

(二)提请检察机关公诉。公安机关在处理轻伤案件时,如果案件不适用调解,或者调解失败时,可依据刑事诉讼程序向检查院提请诉讼。由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已构成刑事案件,嫌疑人身份明确时,对有证据证明有殴打他人犯罪事实,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公安机关应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嫌疑人。对于需要逮捕而且符合逮捕条件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及时向检查院提请批准逮捕嫌疑人。我国现在提倡“宽严相济”政策,我县响应国家政策,对刑事案件处理提出了“宽严相济”司法政策,因此我县检察院在审查批捕工作时,着重强调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认为轻伤案件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对轻伤案件案件很少批准逮捕,大部分均以含糊的理由推回公安机关。这样公安机关无法对嫌疑人进行逮捕,也就无法对该嫌疑人起诉。正是这个原因,公安机关对轻伤案件的公诉处理解决途径也就中断了,而且因为检察院不批捕,致使许多受害人还认为是公安机关办事不力,造成轻伤不逮捕嫌疑人致使嫌疑人逍遥法外,形成对公安机关的误解。

(三)当事人向法院自诉。在调解不能解决经济赔偿问题以及公安机关因检查院不批捕而无法对嫌疑人起诉的情况下,最后的途径就是公安机关建议案件当事人就此案件向法院自诉,由法院依据诉讼程序对案件进行处理。但是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当事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到法院诉讼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提前支付诉讼费用,程序繁琐复杂,有时还要聘请律师,所以他们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到法院自诉。用群众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也不愿意因为这样的一个拌几句嘴赔几个钱引起的事闹到法院打官司。但是他们自己又因此事花费了医药费并造成了其他损失,无法解决最终还是再次找到公安机关强烈要求违法嫌疑人对其进行经济赔偿。这等于再次要求公安机关对先前调解失败的案件重新进行调解,但在经济赔偿金额问题上双方当事人还是相互不退让,害怕自己吃亏,致使调解再度无法进行。正是这样,无奈之下轻伤案件处理这样被动地恶性循环,就造成了轻伤案件在公安机关大量停滞积压,而且严重公安机关的精力甚至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轻伤害案件大量积压的危害

轻伤案件处理这样恶性循环、大量积压,造成两个严重后果:

(一)影响派出所正常工作。本身派出所警力就比较紧张,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所内每位民警都负有各种重大责任,但眼下民警都被这样一起接一起的处理不了的轻伤案件困住了,其他所内日常工作的开展也极大地受到了限制,群众对案件处理不理解、不满意,天天来找,天天

来闹,民警们几乎没有精力去处理其他事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二)极易造成非法群体上访事件。就我县本身实际情况而言,群体越级非法上访事件比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矛盾突显,上访频率比较高,级别也比较高,发展到了赴省、赴京群体性上访。不仅县委县政府工作受阻,公安机关的工作也带来巨大麻烦,每次都由县公安局派局里及各派出所

民警出去劝说并带领群众返回,回来的事件安置处理也由公安局及派出所民警加班进行,力求妥善处理好群众矛盾,安抚好群众情绪。在这样的先期情况下,如果轻伤案件再这样无奈地积压在派出所不能处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会越来越膨胀,最后极易引发新一轮的越级非法上访事件,再次给全县全局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三、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轻伤害案件

轻伤案件在派出所的大量积压,不能说是哪个人哪个部门的过错和疏漏,应该说是有些新政策新法规在实际运用中与本地实际发生了冲击,产生了矛盾。我个人认为要缓和这个矛盾,减少案件积压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做些准备。

(一)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是指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应当说,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努力把政策实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政策讲的是大的方面,对我县工作的实际,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在处理轻伤案件时,都要做到在宽严之间保持一定的协调关系, 既不宽大无边或严厉过苛, 也不时宽时严宽严失当,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只有宽严协调才能实现政通人和的效果。

(三)公安机关民警要加强自身学习。这里的学习不仅指学习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熟悉并正确理解该政策,还指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与群众交流时既要能讲明道理,又要能以理服人,尽量把轻伤案件圆满地解决在调解过程中,解决好群众矛盾。

第四篇:浅谈校园伤害案件的法律预防

2010年3月至5月,校园伤童案件不断发生,短短两个月里,六起血案,数十名孩子倒在血泊之中,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我市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形势也是相当的严峻、任务相当的重。

观察这几起故意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探究案件起因,我认为可以简要概述为以下几点:

其一是学校安保建设的缺失。也许由于学校的安宁与和谐已经使人们丧失了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提前预防,长期的忽略造成了安全保障制度的欠缺。一些学校的保安大多都是些大爷大妈,工作也只是看看大门收发一下报纸而已,遇到紧急情况起到的作用很小,还是要转向求救于警察,而这期间耽误的时间很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此外,很多学校的安保制度分工不明确、缺少监督。

其二是学校安全教育缺失。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而很少从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角度教给学生安全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应急演练等大多都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可操作性,没有落到实处,没有深入到心中。很多学生没有基本的安全技能,遇到突发事件后,不能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自救。

其三是对一些心怀不满而蓄意报复社会的高风险人群,重视度不够。涉及学校师生和幼儿园儿童的安全问题十分敏感,都是大问题,社会关注程度极高。对这类人如果不严加防范、果断出手、坚决打击,将严重威胁到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威信。

其四是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较少且操作性不强。现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刑法》等比较笼统,缺少一定的操作性,没有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来保护学生的安全,全国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安保措施应当有法律规定,应当立法予以规定。

与此同时,面对这样惨无人道的恶性凶杀案件,我们还必须取得这样的思想共识:一方面,对于那些丧心病狂的犯罪分子,即使他们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不平和不公,但是只要他们残害无辜,特别是残害小孩子的这种极端行为,都是及其罪恶不得人心的,为全社会所愤慨和鄙视的,这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价值判断。 我们必须站在同一条线上,一致坚决反对、强烈谴责这种极端行为,不给这些人一丁点的同情和可怜。另外一方面,面对如此残忍不堪的校园血案,我们政府部门更要深刻地唤醒校园安全意识,引以为戒,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以强有力的措施告诉那些心存报复社会恶念的人,选择弱者尤其是无辜的孩子,是不得人心、万夫所指的,也是不可能得逞。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告诉人们,政府有能力保卫孩子们的安全,保证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社会安全,而最让人牵挂揪心的则是孩子们的安全。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防范胜于救险”的工作意识,确保这类侵害少年儿童人身安全的恶性案件不再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健全完善内部安全防范制度,强化自防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对各类可疑人员的提前发现能力和对各类侵害活动的提前预防能力,为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树立坚实的保护屏障。各地党委政府、各职能单位、责任人员,要切实提高责任心,认真认真再认真,过细过细再过细,扎实扎实再扎实,落实落实再落实,从健全校园自防体系、公安安防力度、自保宣传教育、校园周边秩序整治、人防技防建设、重点人排查管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方面着手,下大力确保校园安全。

一、加强学校安保机制建设,完善校园自保措施

学校要建立健全保卫组织,配齐配强专职保卫人员,加强校园内部的巡逻、守护,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切实增强学校内部安全防范的能力,健全校园自防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生的这几起事件,大都是凶手直接冲进学校行凶,所以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门卫必须是体格健壮,年龄处于青壮年且经过专业培训的门卫。很多学校门卫以前大多数都是些大爷大妈,现在可以规定起不得超过50岁,还要经过严格培训,会应对突发事件。配备专业的保安,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对坏人形成心理威慑,让他不敢去,降低犯罪欲望。

同时,聘用校内人员尤其是临时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审查背景、社会关系,看他有没有不良嗜好,有没有精神病史,有没有犯罪记录。校园内白天必须有老师不间断巡逻。上学、放学必须有护导老师,学校必须派护导老师在门口护送孩子。护导老师必须佩戴袖章,这样才能威慑犯罪分子。督促学校严格门卫查验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混入校园。对存在没有配备专职保安和门卫安全设施简陋等重大安全隐患的学校幼儿园,要作为重中之重,安排足够力量值守,凡是今天能整改的,不能拖到明天。

二、公安机关加大巡逻密度,提高校园见警率,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 可以采用的手段很多,比如说:在中小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重点区域、僻静街巷、道路要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治安巡逻;上学、放学时段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要加强对形迹可疑人员的盘查询问;及时处置校园及周边发生的各种治安问题,有效预防各类涉校现行 违法犯罪的发生;督促中小学落实安保力量、器材和制度;经常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应急演练,让学生熟悉自我防方式;切实发挥公安民警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的作用,深入宣传,会同学校深入宣传法制和消防、交通安全知识,传授自防、自卫、自救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与此同时,警方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迅速成立校园安全保卫支队,向学校派驻专业民警,还可以设立校园警察。对校园警察所需编制先从各单位内部调剂解决,不足部分可从年富力强的退休民警中返聘。让身体健康、素质较高的人重新穿上警服,佩戴专用标识,并进行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培训,承担起校园消防宣传、

防火防盗、周边秩序整顿及师生人生安全等职责任务,使之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的生力军。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门口设立专门警务室,或依托学校门卫室设置治安岗亭,及时处置校园及周边发生的各种治安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校方主体作用,校方要积极支持,全力保障,尽快帮助解决落实办公用房问题,区各街道、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派驻校警工作。

三、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威胁和伤害时学会“跑和躲”

孩子在面对伤害威胁的时候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在灾难面前,学会“躲避和逃跑”应该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新方式。家长和学校有义务教会孩子们“逃”。不要区片面的宣扬英雄主义,而是强调遇到坏人和危险,一定要跑开,躲避起来。现在师生安全是第一位的,而不是以往的勇敢斗争。过去那种“往前冲”、做“见义勇为”好少年的教育方式比较片面,没有顾及少年儿童的特点。孩子是不能被赋予成人应承担的责任的,孩子本身就是应该受到保护的。

“跑和躲”都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符合孩子年龄和身心发展的教育。尽管我们害怕孩子遭遇危险,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们关到笼子里加以保护,最积极的办法是教给孩子掌握识别和抵御危险的本领。儿童各方面的发育有限,认知能力较低,面对危险情况时的在我保护意识是最重要的。要注重提高操作技能,主动避开危险,积极寻求帮助,比如大叫、求救、逃跑等,而不是让孩子反抗,这样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危险。要培养孩子遇事头脑冷静,让他们明白,采取哭的方式来面对危险反而更危险。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安全教育。老师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谣、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让孩子扮演各种角色来发挥聪明才智。

四、全面掌握高危人员情况,对高风险人员进行严管严控,防止其制造事端危害校园安全

要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管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人员、高危人群的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病人、有极端行为人员以及学校周边高危人群等重点人员的“拉网式”排查,切实落实管控措施,提高监护率,严防发生过激行为侵害师生安全。以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为重点,迅速组织人员,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上访重点人、精神病人和可能采取极端、过激行为人员等开展摸排,逐一建立台帐,并督促落实管控措施。要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威胁社会治安重点人员情况,严管严控高风险人员,防止其制造事端危害校园、幼儿园安全。对公共安全措施要严格到位,对于特殊紧急情况,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坚决予以处理,防止发生恶性案事件。对可能威胁社会治安的高风险人员和危险物品,进一步落实严管严控措施;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解决好社会闲散青少年就学、就业等问题,从源头上减少涉校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对可能影响学校、幼儿园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化解。

五、加强人防、技防力度,不给犯罪分子留任何机会

对校园保安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个学校都有至少2名具有一定专业素质保安人员进行校内安全保卫工作。

为校园保安配备防刺背心、防割手套、索套、警棍等安防物品,加强培训,熟练使用。公安机关指导学校在大门、围墙、宿舍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报警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校园发生的各类案件进行监控追踪,为打击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要深入校园实地考察,把“天网工程”建设延伸到校园,确保校园安全。对此,一是教育部门要迅速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对需要安装监控探头的学校及数量做到底数清;二是系统建成后,公安机关、教育部门要落实人员负责监控探头的巡视,充分发挥“天网”作用,并实现与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联网,不断提高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科技含量,构筑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体系,切实保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安全稳定。

六、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秩序,加大校园周边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对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的“地毯式”排查,对校园及周边社会矛盾纠纷的全面排查,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的重点排查。集中侦破涉校涉生积案,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强对重点人员、高危人群的稳控,防止漏管失控。集中整治周边特业及场所,大力净化社会环境。

各级公安机关要在综治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协同教育、文化、工商、城建、卫生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深入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重点复杂地段、区域要开展定期不定期地专项治理,特别是对校园周边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网吧、游戏厅、歌舞厅以及非法经营音像制品、饮食摊点等场所进行集中清理整顿,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取缔的坚决取缔,

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同时隔绝社会不良青年与在校学生之间的接触,确保在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紧密结合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逐个学校进行安全评估,摸清防范漏洞和突出问题,迅速开展针对性整治,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七、打字当头,以最凌厉的声势打击查处涉校安全案件

各司法机关要紧密协作,以最强大的合力抓好校园周边治安整治,以最强烈的责任感抓好组织推动。公安机关要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把检查督促、打击防范、清查整治等工作做在前头、落到实处。

检察机关对于涉及校园安全的案件,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强有力的办案力量提前介入,参加公安机关对案件的现场勘验、检查活动,积极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固定证据,快批、快捕、快诉。法院快审、快判,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搞公审大会,营造威慑力。只有各司法部门协调配合,对涉校刑事案件,严厉打击,对犯罪分子依法从严惩处,才能有力的震慑犯罪。

八、将校园安保职责划分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肃责任,确保落实有力

学校、幼儿园要把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工作放上突出位置,端正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各地公安机关要切实把维护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特别是县级公安机关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研究工作方案,分管领导具体抓,负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措施。要将校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工作列入督察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促进责任落实。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带队深入学校幼儿园开展安全维稳工作检查,了解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力量到位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对各种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预案督促落实到实处、细处、深处,不能让预案成为一摞漂亮的文件。要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不认真履行安全保卫职责的,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或酿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调查处理。

综上所述,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加大对维护校园安全的经费投入、人员配置、装备配备,强化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要加强学校自保建设、校园警务建设、群防群治建设、校园周边治安防控建设,形成源头预防治理有效、内部安全、管理有力、外围治安防控严密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维护校园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衷心地希望政府、学校和我们整个社会都能够将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上升到实际的工作层面,立即行动起来,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对我们的孩子祖国的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健康成长,营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

第五篇:一般伤害类治安案件调解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1):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单位或住址

申请人姓名(2):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 单位或住址

纠纷简要情况: 当事人申请事项: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将申请人民调解的相关规定告知我,现自愿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申请人(1)签名: 申请人(2)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以下由民警填写

是否已采集人员信息:是□ 否□ 是否已制作笔录:是□ 否□ 是否已开具《验伤委托书》:是□ 否□ 警情编号:

初步伤情判断:申请人1(未达轻微伤□ 轻微伤□ 轻伤以上□) 申请人2(未达轻微伤□ 轻微伤□ 轻伤以上□) 是否属于可调解范围:是□ 否□

案件队办理意见:建议调解□ 不建议调解□ 理由: 所领导意见:同意□ 不同意□

上一篇:施工员专业与实务下一篇:商务助理简历模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