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园长的儿童权利观

2022-09-11

幼儿园园长的儿童权利观如何?从近年来见诸媒体报端的“药儿园”事件、儿童针扎事件、虐童事件等案例来看, 情况不容乐观。这些在园发生的损害儿童权益的恶性事件持续并非一时一日, 难道园内同事、管理者从来就没有知晓?幼儿权利的保护跟园所组织文化有关, 园长是园所组织文化的领导者, 不少园长对儿童权利的认识淡薄, 才是导致上述种种公关危机的根本原因[1]。

一、对儿童的界定

什么是儿童?儿童是一个法律概念, 哪个年龄段的人被称之为儿童, 与各国儿童法使用对象的范围有直接关系。《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 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除非根据对该儿童适用之法律, 该儿童在18岁之前成年。这个界定与中国的“未成年人”界定相似。但是在《义务教育法》中, 儿童指15岁或以下不超过适学学龄的人。在刑事法中, 儿童则指14岁或其以下的人。从中国的实际来讲, 采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界定, 儿童是指已出生但未满18岁的人。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 这是儿童第一次进入社会集体生活, 这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幼儿好奇好动又懵懂无知, 他们应该受到特别的保护、照顾和教育, 获得发展[2]。

二、传统儿童权利观念的发展

由于意识的局限, 古人慈幼的思想基点不在于儿童本身, 而在于国与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古时候的法律大多保留许多允许成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处理儿童的权利。中国古代将儿童生理发育、自然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与传统道德伦常、风俗习惯紧密联系, 将性别、装束、言行等与称谓融为一体, 形成了一种浓重的民族文化现象, 体现了男女有别, 出身有等级差异、社会权利不平等等特点。对儿童的保护被用作齐家治国、富国强兵的政治手段, 作为社会政治伦理维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常关系。《汉书。食货志》载, 汉高宗颁布诏令:“民得卖子”。《大清刑律》规定:父母控子, 即照所控办理, 不必审讯。“孝”的精神作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最大特点就是下对上、儿童对家长的绝对服从。家长的权威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嫡亲长子与别的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的地位明显不同, 整体而言儿童地位低下, 根据性别、出身等严格限定其继承权、受教育权甚至是生存权, 能够接受教育、得到较好生存条件的只是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 儿童权利的思想无从生根发芽[3]。

近代中国儿童概念的出现, 在中国政府官方法规文件中最早见于1902年清政府《钦定学堂章程》中:“蒙学堂之宗旨, 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 并调护其身体……”古代一直延续的男、女童观, 在国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 冲破了封建家族子孙观的藩篱, 打破了男尊女卑传统束缚, 中国儿童观念从此开始进入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相关的大视野。不过, 传统丰富的儿童观在许多地方依然遗留:“男璋女瓦”、“强男弱女”、“男不言内, 女不言外”等等。中国近代远渡重洋的学者官员们, 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东西方发达国家富强之道, 根本上得益于这些国家特别重视人才培养, 男女皆入学, 人人知义务, 将儿童视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男女并重, 人才济济,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观念压迫下的儿童观念的缺失、落后, 不由感叹、觉醒和反思。19世纪初的中国, 男女童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 实现自身权利, 获得应有的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他们大多数生存环境和条件恶劣, 基本权益受到封建制度的剥夺和侵犯, 无法得到基本医疗保健, 教育权利无从而论, 娱乐被束缚压抑, 社会福利归于零。由于近代官员、学者向西方学习的亲身经历和感触反思, 带来了儿童认识上的转变, 从而影响了近代中国儿童观念和儿童政策保护思想的产生。

《大清新刑律》仿照德国等国的法律制度, 首次提出对少年犯在规定期限内实行强迫感化教育;1902年, 清政府在参仿日本现行学制的基础上, 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儿童教育、普及教育的要求。1904年, 清政府在改进前一学制基础上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全国施行的学制, 推行和落实儿童普及教育。1910年京师内外城总厅制订了《观念种痘规则》, 加强社会对儿童医疗卫生工作, 控制、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长期以来, 儿童不被看做权利主体, 而是看做成人的附属物, 家庭的附属物, 成人按照成人标准来改造儿童, 习惯把儿童看作是成人的支配对象, 改造对象。公元14-16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 他们重视人权, 认为儿童同样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 反对把儿童看做单纯的成人可以随意支配的对象。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独立地位和特殊本性渐渐为人们所谈论。启蒙思想家开始引导人们关注儿童的感觉和需要。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要求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从儿童天性出发, 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考虑儿童的独有特征。

三、现代园长应认同和强调儿童的独特权利

园长应尊重儿童的独立主体地位。由于儿童处于附属于成人的地位, 对儿童权利的探讨很容易就蜕化变为成人如何更好地保护儿童的探讨。皮艺军指出, 当未成年人被看作是一个蜷缩在卵翼下的雏鸟, 或是看做完全依靠成人庇护而不能成活的群体, 这种看问题的方式与其说是在声称保护孩子的重要性, 不如看作是成年人再进一步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话语霸权。

园长应尊重儿童期的特点。对儿童阶段独有特点的承认, 是儿童权利认识和保障的基础。

否则, 根据儿童与成人特点进行分级的文化市场、建立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亲子关系和教育体系等等都失去了依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儿童独立于成人的诸多方面。人们都越来越认识到, 儿童发展在其生无规律基础、在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与成人社会不同的一面。这种独特性是决定性的、本质上的区别。从幼儿时期起, 儿童有了自我意识, 独立自主意识开始萌芽, 他们努力追求维护自己的主体身份和地位, 并逐步形成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美国学者哈里斯认为,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儿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儿童群体自身, 成人的影响并不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大。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那种抹杀儿童权利、藐视儿童内在需要的高高在上的态度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 儿童独立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更加充分, 就像是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提出的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一样, 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等多元化方式产生和扩散, 人类正进入长辈反过来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

园长应充分重视现代儿童的权利。儿童权利是指为道德、法律或习俗所认定为正当的, 体现儿童尊严和道德价值的, 带有普遍性和反抗性的利益、主张、资格、权能或自由的总称。《儿童权利公约》列举了生命权、最高标准的健康权等多种权利, 可以概括为生存权、发展权和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权利。儿童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离不开成人的照顾、保护和指导, 而成人在涉及儿童利益和成人利益矛盾的场合, 极易忽略、牺牲儿童的利益, 或把儿童利益看作是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和工具。为此, 园长应特别强调和保护儿童的权利。

摘要:幼儿园园长儿童权利观淡薄, 直接影响幼儿园组织文化, 也是导致损害儿童权益恶性事件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对儿童的界定, 梳理了传统儿童权利观念的发展脉络, 提出园长应该特别强调和重视儿童权利, 具体来说有3点:尊重儿童的独立主体地位;尊重儿童期的特点;充分重视现代儿童的权利。

关键词:儿童权利观,园长,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郑建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89.

[2]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63.

[3] 陈孝彬, 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8.54.

上一篇:论私立图书馆的价值与发展前景下一篇:论过失犯罪中的注意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