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民间丧葬风俗

2022-06-28

第一篇:丰城民间丧葬风俗

民间丧葬风俗 文档

民间丧葬风俗

刘春梅

中091-2 200901501234 “红白喜事”即婚嫁和丧葬是民间的两件大事。因为在民间办丧事要烧灵屋、吹唢呐等,还要用白纸写对联,所以办丧事又叫“白喜事”。下面就谈谈鲁西南地区民间丧葬的习俗与程序。

当老人生命垂危之时,老人的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准备听取遗言,直到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无子女送终,是否所有子女都来送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老人在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道正厅。

人死后,家人要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而是向邻居报丧。然后就是报丧。家人要尽快地向亲友登门通报死讯并告知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当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磕头。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要将尸体入棺,叫“入殓”。死者在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擦洗身、穿寿衣等,再用白绸掩面。

死者入棺后停放在灵堂里,亲人要日夜轮流守候,叫做“守灵”。一般棺材停放三到七天,在此期间,逝者的亲戚朋友会来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的重要内容,其礼数、方式由于死者关系的远近而决定。死者的子女接到讯息,要先哭悼,然后尽快奔丧,临到家时要“望向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起。亲朋好友虽不像孝子那样,但也要表现得比较悲痛。亲友吊唁,孝子要迎接陪同。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者礼金。

接下来就是丧葬礼俗中最重要的环节——“出殡”,也叫“出山”。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先装“显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埋在棺材前。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材下,然后用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

以下为出殡的程序:

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品,由礼先生主持礼仪,丧主跪拜。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们持过着白纸的“哭丧棒”。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起杠之际还有一项礼仪——“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仪式十分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或者关系特别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女而不得不让别人摔,摔盆者就会与死者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而且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越碎越便于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送葬路程中设茶桌和路架棚,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要跪下叩谢。另外一路上还要路祭,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一般要停棺进行祭祀和答谢,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依次进行三叩九拜,祭奠完继续前行。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基坑,把随葬的显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扫去脚印,然后把棺木放下,由丧主铲土掩棺,堆土成坟。丧礼完成。

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其家人必须在生活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这就是“居丧守孝”。古时候孝子一般居丧三年,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而且半月之内不能吃肉,五七之内不得理发等,礼仪繁多,要求严格。在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仍有人居丧,只不过比古时候时间短得多,也简单得多了。

第二篇:壮族的丧葬风俗

一、壮族的丧葬风俗概况

A. 壮族的丧事殡仪程序:

①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

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② 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

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③ 入殓: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入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

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④ 停丧: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

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⑤ 出殡: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

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柚)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三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

B. 壮族曾采用的葬式:

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如岩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壮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尤存。

1950年后,壮族民间的丧葬礼仪风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变。丧礼、礼服、脱服以及迁葬等均从简。然报丧、入殓大体仍沿旧俗,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做道场念经。

在壮族好些地方,有类似现在治丧委员会的“老人会”。如果这家是“老人会”成员,必须马上去报葬,“老人会”立即出来协助办理丧事。“老人会”现在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没有迷信的内容,变成纯粹是互助的团体。参加该会的会员,交十个碗,十个羹匙,并把姓名写在传命牌上,该会积累了一大批餐具,供有丧事的会员借用。平时可以租赁。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改选正副会长的日子,会员各派一名男子到指定地点赴会,各带家酿米酒若干,宰一头猪作宴席。会长主持会,照例要阐述一番宗旨,宣布申请入会名单,用协商办法选下一任正副会长。会务办完,即共饮团结酒。谁家老人去世,会长便召集会员齐心协力处理后事,壮语叫做“含卢过喝”,意思是划船过河滩,同舟共济过难关。会长为死者家属征集钱、米、酒等物。会员各家壮实男子要出来帮助打柴、修桥、铺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毕,会长设宴酬谢。会长还要出任丧家办理丧事的总指挥。有了“老人会”,即使是贫寒之家,丧事也能隆重举行,使儿女尽到孝道。这是壮家人团结互助的好传统。

二、壮族的二次丧葬习俗

据考古发现,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二次葬俗。最早的记载见《墨子.节葬》,称“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其动机一说是古人认为人之血肉属于人间,必须待其腐朽之后再作正式埋葬,死者灵魂才能脱离尸身进入阴间;一说是为实行氏族或家族合葬的需要。后代二次葬的原因各异,或子孙发迹,再行“厚葬”;或因朝廷追褒、追贬而“改葬”;或客死他乡,就地葬,过后移归故里“迁葬”;或夫妻一方先亡,待另一方亡故,移骨“合葬”等。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

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坛”,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

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它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

《千子万孙史略》故事原文是: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有些地方的壮族,为了能够找到风水宝地,不辞辛劳,迁葬多达数次。有的地方在重葬时,由逝者在世的后代若干人,用针将手指刺破,把鲜血滴于颅骨上,然后盖上罐盖放入新墓穴中进行安葬,又称“滴血葬”。二次葬要同时筑墓台,立墓碑,有的甚至比首葬更堂皇,葬礼也相当隆重。

三、壮族的丧葬风俗文化:

在广西壮民族的眼里,葬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礼仪,“事死如事生”。壮民族信仰道(公)教、师(公)教,由道公、师公主持完成的各种人生礼仪,贯穿了壮民族每个人的一生。道公、师公信仰是壮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的民间的信仰。

(一)道公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和教义内容:

广西壮族的道公不像中原传统的道教徒,在广西壮民族中,从事道公这个行业的多半是半职业性的农民,他们平时下地干活,只有在日常需要超度亡灵、禁压恶鬼和举办丧礼的时候,才作为神职人员出现,举办道场,他们也可以婚娶成家,荤素不忌,只忌狗肉。他们并不是社会宗教的领袖,也没有在意识形态上脱离社会,他们是普通的社会人,区别于其他的人为宗教的教徒,他们是壮族民间宗教的鬼神代言人。壮族人民尊敬道公、师公,并信仰他们通天地晓鬼神的能力,但人民并不是教徒。

道公没有成型的宗教组织,没有固定的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但是他们有临时的宗教活动场所,它的神职人员一般都是专门的,相对固定的,除了师父和徒弟,他们没有更多的级别分类。法师是通过严格的学习、仪式和考核才具有资格的,他们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成为道公的,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道公的。一个人在成为道公前,他们要拜师受戒、背诵经文,并用毛笔抄写所有的经文、随师父练习设道场做法事,只有经过了这些过程,他们才能顺利出师。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并没有年龄限制,有些人是老了之后才开始学,有些人是少年时候开始学,终身以此为生。道公、师公出师后,要在主持过很多场道场、学过很多经文并在地方上有声望之后,才能带徒弟做师父,他的资格取决于他从事本行业的时间长短,而不取决于年龄。道公有大量的成文经书,有统一的教义,那些经书教义中虽然有伦理的成份,却并不是主要用来指导人们自身行为的,它们更重要的是能超度亡灵,安抚死者。

(二)师公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和教义内容:

师公跟道公差不多,其神职人员也是半职业性的农民,也要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考核,只是师公在出师前还要学会舞蹈、杂技等“师公”的看家本领。相较道公而言,师公经文很少,有的甚至没有(笔者仅就所调查的都安、马山、上林、宾阳师教而言),在做道场时他们唱念的主要是师父口头相授的内容,唱颂内容以古代名将的故事为主,有些地方是以现实故事和生活中的人为主(笔者在都安参加的道场中,师公们唱颂的是姜子牙、雷震子、关云长、张飞、诸葛亮的故事),唱颂时并没有很严格的内容规定,师公们可以按照节拍自行添加有益的内容,如孝顺、善良、忠诚等,以教育人们现实伦理道德。

在广西的大多数地方,道公、师公各司其职,并行不悖。师公在壮族的丧礼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壮民族自己话说,道公是文,师公是武。在上林、宾阳、马山一带,丧家都会请师公跟道公一起做丧葬道场,而在都安的绝大部分农村,一般家庭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请师的,一般只有在死者为意外死亡、生前为道公、师公者和做丧品者才会在请道公的同时请师公,当然,有钱人也可以在“平常”丧事时请师公。

(三)道公、师公信仰和“么教”:

广西的壮族,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和小城镇生活的壮族人民中,存在着普遍的道公信仰、师公信仰。道公、师公在壮族的各种有关鬼神的人生礼仪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超度死者亡灵,保佑人们不受鬼魂的侵扰。除了日常的驱鬼逐疫外,在所有的丧葬仪式中,都伴随着道公、师公的唱念做打,壮族人认为只有经过了道公、师公主持的丧葬仪式,人的一

生才算圆满结束,死者才能进入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生活或者轮回转世,才能保佑其子孙。壮族人民尊敬道公、师公,并信仰他们的通天地晓鬼神的能力,道公、师公是他们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黄桂秋、何正廷等学者认为壮族中流传“么教”,就笔者所生活过的都安、上林以及所考察的马山、宾阳一带而言,没有人听说过“么教”,不过在巴马倒是听说了有“么教”存在,但笔者发现除了称呼不同之外,其性质、职能和组织形式等与道公并无二致。很多地方么、道(或师)不分,笔者认为尽管在总体上壮族的宗教信仰有一致的地方,但所谓“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在小的地域范围内,必然会因为特定的地域、心理等因素而出现特有的东西。所以就笔者所考察的都安、马山、上林、宾阳一带的风俗来说,在那里活跃着的是道公、师公群体,且其内部还有不同的派别,如果统统以“么教”来概述,并不见得是很准确的。

第三篇:丰城民间习俗

(一)婚俗 1.婚嫁“合八字”

封建社会里,男女青年订婚必须事先“合八字”,这是旧时订婚的一个程序,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男性成年后,娶媳妇要事先托媒人(多为已婚妇女)向女方提亲,并求取“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辰,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等,叫年庚八字,一旦对方有意,即将之写在红纸上。若女方认可,就会送上庚贴,庚帖的内容就是所谓的“八字”;男方获得这份庚贴后,又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阴阳之说,推算男女双方的寿、夭、福、祸、通、穷、得、失,是“相生”,还是“相克”,若相生即好,相克则不好。还有些地方有属相上不合婚的说法,如“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如果“八字”合上了,男方就将写好的双方年庚八字红帖置于祖宗神位面前,三天之内,如果白天家里没有摔坏东西,晚上也无异常动静,家人又没有发生口角,就表示佳偶天成,否则作罢。一旦八字相合,男方就要再次委托原媒人去女方家上门正式说合,并下礼金,男女双方相互交换信物,婚约缔结方定。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大都父母作主。在包办婚姻习俗下的青年男女,无法自由恋爱,只能托亲友到女家窥女子相貌而定,或在亲友的带领下,按事先约定的地点双方见面,这就叫“相亲”。视其相貌俊丑,以议婚约。这种相貌礼仪形式,在丰城民间一般大同小异,而且普遍流行。今天的男女相亲,从内容到形式均与旧时有所不同,则须另当别论了。

2.母女哭嫁

哭嫁,即女子出嫁时的哭诉过程,为丰城民间传统婚嫁习俗。哭嫁有多种形式,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哭、兄嫂、父母、亲友同哭,有低声哭、放声大哭等,哭诉内容一般都是诉说对共同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父母、兄妹、姐弟等亲人的离别之情。女儿向父母亲哭诉,以谢养育之恩。母亲要说“娘在东来女在西,不比女儿在边里”、“凡事自己要小心,上楼下梯要注意”等之类的话;还有向兄嫂哭诉帮助关照之情,向弟妹哭说多年相处情谊,嘱咐今后要听从父母长辈教诲等;母亲也会向女儿哭喊:“女儿到婆家后,要安分守己,勤俭持家,教敬公婆,团结妯娌,体贴丈夫,夫妻和睦”等礼教之言。

出嫁之日,新娘“开脸”着嫁衣,头插两朵花。到了婆家,将一朵戴在婆婆的头上,表示今后婆媳关系融洽。临行前,向长辈跪辞拜礼,披上罗头红纱,叫“披兜纱”,由兄弟背上轿马或车子。淘沙一带的姑娘出嫁时,上轿之前,父亲要坐到灶前柴火边“守财”。相传,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女儿把娘家的财气带走。出嫁路上,不准回头看娘家,意在到了婆家对丈夫永不变心、反悔。许多人家的姑娘出嫁时,娘家要给女儿特置一对红漆大木箱,放置娘家陪嫁的贵重物品和女儿平时挣下来的钱,叫“压箱钱”,或心爱之物。不落锁,由亲兄弟押箱,到交给男方后,才把锁落下,取出钥匙,表示新娘子今后管家会“细水长流”。罗山一带山区姑娘出嫁头天晚上就要哭嫁,叫“起嫁”。首先是烧香化纸,接着点燃烛拜祖宗,母女两人边哭边互相哭诉,母亲唱“哭嫁歌”,内容多是慰语。民俗以为不哭嫁会不吉利,老鼠会咬嫁箱。目前,这种出嫁习俗仍在丰城民间流行,但母女哭嫁之俗渐趋淡薄。

(二)年节习俗 1.初一开财门

开财门,就是农历“元旦”、今称“春节”的时候第一次打开门户。历书春节的这一日都注有“元旦”开门时刻。据说这是预卜一家一年休咎的关键,人们对此极其慎重,无论贫富,都须事前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等,把房屋大门打扮一新,迎接新年的来临。同时备好俗称“符盘”的供品和香烛鞭爆,在子夜到初一凌晨的这段时间内,户主必得首先换好衣服,关照子女(主要是男性),然后诚心诚意地于祖宗牌位前摆上供品,燃香烛,烧纸钱,放鞭炮,并于鞭炮声中大开门户,接着率领男性亲属,携带香烛等物,走到村前禾场上,依照历书上注明的大利方向毕恭毕敬地烧香拜揖。段潭地区百姓在这天开财门后,多向东方“拜太阳”,俗称“出方”,之后,返回家中再敬天地,拜祖宗,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全家老幼平安,生财发福。是日三餐食素,如吃发糕、米古、甜果、青菜等,取“清清吉吉”、“甜甜蜜蜜”、“一定发财”之意,又寓卫生于节日之中。1949年以后,“出方”一俗已基本消失,但开财门的习俗仍盛行不衰。 2.清明“挂青”

清明“挂青”,是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名。是日有扫墓、踏青之俗,凡坟墓皆于此日祭扫。

丰城民间各氏族或宗友,历来都有“清明会”,有会产或田、山、店等,其收入主要用于清明扫墓。届时,清明会均要备办祭品,即鸡、肉、鱼等,叫“符盘”;配备好香、烛、纸、爆竹和纸旗,聚集本族之男性成员同到祖宗基地,摆设祭品、点烛、燃香,铲土培坟,插上三角小白旗或长条白旗于坟堆上;再烧钱化纸,放鞭炮,虔诚拜揖,追念祖宗恩泽,默诉报答意愿。这个时候,长辈一般都会叮嘱晚辈,不要忘记祖辈的葬地所在,说要缅怀死者在生的品德、恩典,并永铭在心。

扫墓拜祭完毕后,到祠堂会餐。是日大部分地区兴吃“水银米古”,即“水银子”野菜的粘米粉做成的米团子。河西圳头一带,昔日各村各姓都有清明祭祖会。是日主管人用会产基金备好祭品,上午组织“男丁”先到无后人的祖坟上进行草吊。下午则各自分别去自家祖坟吊祭。河东段潭一带地区村族各姓祭祖会,是日将会田收入买好祭品,以备扫墓。剩余的钱又照人口分发。有的宗族清明会还会备好猪肉,按学历不同分发:大学生每人三斤肉,中学生二斤,小学生一斤,以示鼓励后生奋发读书。

3.端午插蒲艾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即农历五月五日,因正值端阳之时故名。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是日,丰城城乡家家户户门口插新艾,挂菖蒲。传说艾为旗,故又叫“旗艾”;另说艾枝是刀,蒲为剑,故又叫“蒲剑”或“菖剑”,以示驱妖祛邪,保障平安;又说艾蒿味辣,是日人们采艾插于门口,可禳除毒气。菖蒲,又名“剑水草”,“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其茎可作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人们习惯每逢端午,挂于门户,以示合家之人健康昌盛之意。

端午之日,有吃粽子、面包子、熟鸡蛋、熟大蒜头,喝雄黄酒以去五毒、挂长命缕、赛龙舟等习俗。河西泉港、董家、圳头一带的村民,端午日喜吃包子、发糕、蒸蒜头,午餐时全家喝雄黄酒,小孩额头和两腮各涂抹一点雄黄酒,胸前挂一个用红绿线编织的小网袋,装上红色染过的蛋,以表吉祥。这一天,亲友之间还会相互走访看望。下午,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后,就去看龙舟赛,享受节日的欢乐;个别地方还有早晚向祖先烧香化纸钱的习俗。河东地区段潭、袁渡一带,各家各户都要在房屋堂前四周、房间、猪、牛栏等地,洒上雄黄酒,消毒驱虫害等,素有“过好春节上半年好,过好端午节下半年好”之说。

4.中秋祭月

中秋,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端午并称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丰城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所谓祭月,属祭祀祖先的又一种形式。是夜月圆之际,每户人家设好案几,并于其上摆好月饼、瓜果等,并将之放置屋堂门前,待月升起,清光照入门户,便燃香祭月,以求家人在外平安,早日完聚,合家团圆。祭月又含祭嫦娥之意。传说嫦娥偷吃升天药,长住月宫,素有永葆青春的能力。故中秋之夜,妇女们为了能与嫦娥一样永葆青春,多会设案,供奉瓜果、糕饼,烧香祭之。在丰城乡间,人们多以月饼、西瓜和柚子为主要供品。是日,将西瓜切成莲花瓣形,供于月下,或雕成牛形,取“西牛望月”之意。有“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开错,瓣刻之如莲花”之说。还把“月”与“饼”连在一起,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次为赏月活动,这是待月东升之时,合家集于院中、楼台上,摆上月饼、柚子,有的还摆芋头、花生等,赏月谈趣,通宵不散,有的孩童则连宵嬉戏。

5.冬至祭祖

祭祖,是民间传统习俗的一种。祭祖又叫“祭冬”、“拜冬”。形式有两种:一是室外祭奠,二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指的是在祖父、或者父亲的坟墓举行祭奠活动。过程有:先给坟墓添土,俗叫“上土”,传说是给死者的房屋加固,使之不受冷冻,实为防雨水冲击,有“只能冬至日上土,他日不准添坟土”之俗;也有“只能是日竖碑石,他日不能竖墓碑”的说法。添土竖碑后,在墓顶压几张纸线,有的还插上三枝香,并于墓前摆好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爆,向祖先默哀拜揖,缅怀功德。

室内祭奠,主要由族长组织在家祠进行。自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立祭,领全族男丁,按辈分长幼、地位尊卑顺序,在鸣爆声中,依次拜祭。大姓族祭奠,要设三牲(猪、羊、鸡) 而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由族长、士绅或新科秀才、举人、进士等分担主祭、分献、陪献等,凡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参加。

两种形式都有会餐之习,有的吃肉炒面,有的设酒席等。张巷一带村族的冬至多在总祠举行,而且分别是冬至日头天晚和次日早上,分两次进行。凡六十岁以上者可吃两餐正酒。七十岁以上老人除此之外,又可以领得猪肉一斤半,八十岁以上的得三斤,九十以上的六斤,百岁老人则特别优厚,可领得一头猪和一只羊,以表尊崇老人之意。白土、袁渡、段潭一带,每逢冬至日,各姓宗祠大门均要打开,在祠堂中摆设事先准备好的三牲,请具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士和族长参加祭祖。由功名最高、官位最高者主祭,按仪式程序团体拜祖。祭事完毕,用膳一餐。同时,是日各户家主上三盅满饭,一敬天地,以求神灵保佑;二敬灶神,以求房屋免遭火灾;三敬祖先,以求子孙兴旺发达。并分别在三处插上三枝香,作三个揖,向祖先祷告,祈求全家福寿康宁。

这一天,又是弘扬先祖功德的大好时机。如淘沙槎村、上郊等村的范氏,这天大开堂门,绅士耆老云集,祠堂门上写道:“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一门三进士,半里两翰林”,以彰扬范氏祖先是显官名宦旺族。然后扛着活猪、活羊、敲锣打鼓到始祖“风吹罗带”墓地祭吊,缅怀功德。亦有竖碑碑基不能高于坟堆之俗,又说坟墓不准封项,一旦封了顶的话,则已故之人不能投胎转生等等。是日,又是家家户户男丁“上谱”、死亡男丁“注谱”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室内祭奠形式渐已消失,室外祭祖活动则仍在进行。

(三)其它习俗 1.做寿庆礼

做寿,又叫“祝寿”,是祝福老人长寿的习俗。丰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三十无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做一做,六十摆宴席,七十大庆贺,八十无消息,九

十、百岁大贺喜。”而在乡村不兴做八十寿。民间传说,古时某君的做八十大寿的时候,恰逢家里既遭火灾,又遇强盗抢劫,寿星也被打得半死,所以说做八十不吉利。后来小辈挨了打或遇到不吉利的事,也叫“满八—卜”。丰城人做寿一般从五十岁开始做起,但不多见。通常做六十岁寿。六十寿,叫“花甲年”;七十寿,叫“古稀年”。且在岁满头一年举行祝寿,故有“做九(酒)不做十”之说,如六十寿,则在五十九岁做,取天长地久之意义。 寿筵之前,给亲朋好友发出请帖。被邀请者一般都会备好礼届时前往祝贺。女婿是祝寿礼的主要参与者,送的礼品多为寿饼、寿肉、寿面、寿糕、寿桃、寿烛,还有准备死后的入殓寿衣、寿被、寿鞋,次有寿联、寿匾、寿屏、寿画等,有的还送红包。其他亲友礼品,一般有寿布、寿匾等。这些寿礼都很有讲究,富有寓意,如寿糕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德高望重,寿高百岁;寿桃的“桃”与“陶”谐音,表示其乐陶陶,又借喻为“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寿饼上的寿星图像,含意和寿星一样长寿;寿面的“面”和“命”谐音,表示长命百岁;寿联上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匾上一般写“花甲同春”、“龟鹤遐龄”等吉词。寿屏、寿画上都写有祝寿之语,歌颂寿翁或寿婆平生为人德高望重,红颜永驻,添福添寿等。

寿堂设在大厅上方,装饰也很讲究,堂门前设堂厅,张灯结彩,中间挂一大“寿”字,两旁贴一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对联,四周挂寿匾、寿布、寿联、寿画、寿屏等礼品,把寿堂装饰得琳琅满目,华丽堂皇,意在谢天地恩德,给老人长寿。拜寿仪式开始,点燃一对镶金大红烛,置堂中桌案上,在神案插上三柱红香,燃放鞭炮,吹打奏乐,晚辈成双成对依次跪拜祝寿。河西地区,祝寿程序,分头天晚上进行一次,叫“拜寿”;第二天早上一次,叫“上寿”。

祝寿时,多颂扬老人一生所取得的业绩,作出的贡献,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之后,大摆酒筵,款待亲友。并分发寿饼、寿糕和其他纪念品。酒席上多吃面条,意在长寿延年。酒宴结束后,还向邻居或全村发寿面和寿饼等。有的富裕人家做寿,还请和尚念经,欲消灾延寿。多者请六十四个做七天七夜罗天上醮,同时备足斋饭、斋菜,施舍于穷人,扩大声誉。1949年以后,念经、打醮等陋俗被除,但祝寿习俗仍存。

2.上梁唱彩词

民间建造房屋,无不视为一件大喜事。届时,要择好吉日,请风水先生定向,再由石匠按方位破土,木匠锯梁定材。到新房墙和柱架完成时,再选择黄道吉日举行上梁仪式。

上梁之日确定后,房主发出请柬给亲朋好友,请他们来吃“上梁酒”。客人们得到请帖后,多会各备礼品,如镜匾、喜帐、对联、香烟、座钟等,届日赴宴。房主在上梁前要用红纸写好“紫徽架临”四字,新屋柱上要写“竖柱欣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徽星”。此俗的来源据说还与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微服来到一户做新房的人家,喝了上梁酒。后来有人偶然间发现这位来客的长衫里显出了龙袍的一角,才知道是当今皇帝,皇帝是紫徽星,从此才有了那副对联,以取吉象之意,木工还要用朱砂在新梁上画“太极图”,用红布包住主梁中腰。

上梁时辰定于上午或下午举行,一般是上午八时或傍晚时分。仪式为:先放鞭炮,吹唢呐,敲大锣,接着户主领着儿子,手执焚香去接梁,木工把梁安放到栋柱顶上,手提雄鸡和酒壶喝彩祭梁。唱词曰:“伏以,手提金鸡毛灿烂,金鸡生在凤凰山,凤凰山上凤朝阳,金造门来银造梁。金门银梁色色新,金光闪闪耀门庭。打开鸡冠取宝血,一祭天,二祭地,三祭师傅鲁班艺,四祭午天分长短,五祭曲尺关四方,六祭凿子铁杆响叮当,七祭泥架泥刀二面光。天地师傅都祭了,鲁班弟子祭门梁:一祭梁头,万里红朝;二祭梁肚,国强家富;三祭梁腰,角带飘飘;四祭中央太极图,太极图上出彭祖;彭祖寿高八进八,贤东人财代代发;彭祖寿高九百九,贤东富裕代代有。门梁都祭了,祭了门梁祭石磉:一祭东,孔明才能显东风;二祭西,屋檐出水有高低;三祭南,东家弟子读书中状元;四祭北,文武状元一齐得。自从祭梁后,福寿延绵降吉祥。脚踏兴隆地,金玉满堂福寿”等,每唱一句彩词,房主要高声应道:“好呀!”秀市地区做屋上梁仪式,木匠要轮手拿公鸡,刺破鸡冠子,滴血“祭梁”、“祭柱”,并唱彩歌,边唱边祭,凡唱到“伏以”二字,房主立即叫好;唱到“天官赐福,打挂爆竹”,主人马上应声“好!”并立即鸣放爆竹。祭梁歌云:“伏以,手拿金鸡和凤凰,生得头高尾又长。头高载得千年福,尾长收割万担粮。此鸡不是平凡鸡,人民家中报晓鸡。今日拿来祭栋梁,一祭东,代代儿孙能办公;二祭西,荷花出水有高低;荷花蕾中生莲子,莲子莲孙毕业归;三祭南,文武官员一大团;四祭北,今后结果多喜色;五祭中央戊己土,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等。

唱完彩词歌后,除女儿外,全家人成双成对跪拜房梁。安排一人拿着“米古”或糖果从梁上前后左右抛下来,叫“抛梁”,任孩童们在地上抢果子吃。有的地方在上梁的晚间十一点钟左右,木匠、石匠要扛着做工的木马,叫“煞马”,鲁班五尺、煞棍,打着摇炉、火把,敲锣打鼓,捶栋打壁,大喊大喝“出煞”,同时由一身强力壮的徒弟头扎红巾,背着“煞马”往外疾跑,众人则打着火把,拿着斧头、煞棍紧追,等“煞马”抛入河水之后,即停息锣鼓,大家静悄悄地返回绕道走,叫“出煞”,为新屋驱邪。这种祭梁习俗至今仍存,但形式较过去已大为简化。 3.祈年赛社火

社火,即“庙会”,俗叫“故事会”。是丰邑城乡流传甚久、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河东地区旧称“庙会”,河西地区叫“社火会”、“故事会”。宋·陆九韶在《正本节用》文中记述:“丰邑水乡之民„„每当祈年报赛,迎神演剧,鳌山台阁,夸多斗靡„„”其热闹场面,非同一般。古代礼制以春、秋社日为祭祀(土神传统节)日,春祈良耜,秋报社稷。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载:“是日,民家结成会社,杀牲备供,于树下祭神。并作傲饼,佐以生菜、韭黄、豚肉为食。”节日集会朝拜极盛,百姓竞集,热闹非凡。唐王驾咏《社日》诗中描述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对社火会盛况的真实写照。

河西一带的社火日,多在立秋后的

八、

九、十月间。这时候农事渐闲,阳气正刚,远近圩场、乡镇、村落开始赛社火活动。社日一到,墟镇、村场纷纷架起戏台,从省、市请来的“京剧班”,本地的“花鼓班”,都轮流演出。还有他处慕名赶来的杂技等艺术团体,也附会表演绝技。各村玩舞龙、耍狮子、游花灯,彩莲船、抬“神仙菩萨”、扛“折子戏架”,扮演“故事会”等层出不穷,游神队伍延绵达数华里长,金鼓齐鸣,鞭炮喧天,真是“夸多斗靡”,争奇斗彩,观众车水马龙,摩肩比踵,一派欢乐景象。其中隍城地区的“社火”会最多,范围广,场面大,赛会盛,闻名遐尔。有的村庄每年有两次活动,为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三和十月二十八日的隍城“社火”日,八月初十至十月三日和十二月为泸田“社火”日等,尤以十月二十八日隍城圳头天符庙“社火”会,规模最大,场面最盛。每年十月圳头“社火”日,要将“天符”菩萨从庙内抬出,顺传统路线去游历各村,或接受许过愿的病人家属还愿,或受人们朝拜。每到一村拥挤着的人们全部都会下跪、叩头、敬仰。菩萨出游时,由几十或上百人组成的仪仗队,杂以数面彩色绣花龙凤旗开路,乐队随后吹打不息。每到一处,在早已摆好的香案前,由道士举行“上表”仪式,围观群众烧香跪拜,求神保佑。鞭炮声、锣鼓声,久鸣不息。

圳头十月“社火”日期,实际从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共有四天活动期,请戏班唱戏,远近商贾辐辏,杂技艺人赶来献艺。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外地客人都纷至沓来,吃“社火”酒,看“社火”戏,到处呈现一派“万家灯火不夜天”的节日气象。今天的隍城“社火”日,集市依旧笑春风,但游神旧俗习已革除。

第四篇:蓟县民间的丧葬习俗

王旭建搜集整理

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繁琐,讲究封建礼仪。新中国成立以后,蓟县各级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农村建立公墓,以减少占用耕地。1969年建火化场, 1975年以后,全县基本实现火葬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蓟县的丧葬习俗也随之变化。六七十年代,破旧立新,大部分习俗或取消或淡化或由新的习俗取代。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逐渐恢复了一些习俗,并且融入了现代内容。这些习俗的发展变化,在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送终,长辈在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长辈在临咽气时,晚辈能守在身边,也叫“得济”。

更衣,死者在咽气之前弥留之际,家人为其脱下旧衣,更换寿衣。寿衣有的在死者生前就准备好了,或自己做或子女做或找人做。也可到寿衣店购买。用白线扎腿,白线的根数与死者年龄相等。后来演变为用麻批儿扎脚。大概有多挽留死者之意。

打狗棒,用秫秸棍等材料做成。共5根,供桌上的碗里插3根,死者衣袖各放1根。 支客,也称“大了”、“支宾”,是操办丧事的总指挥。在举办丧事期间统领派找落(读lao去声)忙人,分配活计,招待客人,主持丧礼,支配喜钱,安排酒席、临时采买等多项工作,总支客下面还要有小支客,小支客形同小组长,是伙夫、端菜、洗碗、倒酒、打杂等项活计的小头头,小支客直接向总支客负责。现在基本上各村都有专职支客,也有村干部兼任的。支客男人居多,但也有女支客负责接待女客人的。

会计,也有称“先生”的,一般由2—3人组成。设帐桌、账本。负责整个丧事过程中的钱物收支、记账、书写挽联、供条等。由死者子女提供钱款。丧事结束后,公布账目,当面向东家交代清楚钱物,如子女多的还要负责分配钱物和分担债务等。丧事过程中,所有开支都从会计处领取。会计必须做到账目清楚,收支平衡。

落忙人,一些村民得知死人后,主动前来帮忙操持丧事,有时由总支客找来,称之“落忙人”,一般都是自愿,并且不要报酬。 报丧,也称“送信儿”、“送话儿”。人咽气后,立即派人去亲友家送信,谓之“报丧”。顺序为先通知死者娘家人,然后通知其他亲友。随着通讯的发展,现在也有改用电话通知的。送话人到死者亲友家,一定讲清楚死者咽气时间、火化时间、出殡时间等。

灵床,也称“床排子”,用门板或床板,搭在两条长凳上。人死后,全家痛哭,将尸体停放在灵床上,灵床前设供桌香案,摆供品,点长明灯(在碗中放豆油,灯捻,点燃,直到死者被抬走前不能熄灭)。孝女烧纸七刀半(1刀纸100张)。

烧导头车,在门外烧纸车、纸马,谓之“烧导头车”。

送纸儿,孝子手捧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到村头小武庙祭祀鬼神,其他亲人随孝子后面痛哭,谓之“送纸儿”,也称“报庙”。后来没有了小武庙,就在村头用4块坯或砖搭建而成。孝子捧的香逐渐取消了,酒也用水代替了,同时烧完纸,用水浇灭,防止火灾。导头纸连送3遍,也有送7遍的。每次吃饭前送1次纸,直到送行之前。

吊纸儿(即吊唁),人死后,乡亲邻里人买些“烧纸”前去吊唁,并宽慰家属,吊纸儿者多为女性。一般都不在死者家中吃饭,随来随走。由死者儿媳行礼、陪祭。现在逐渐用花圈取代了烧纸。

命纸,用纸剪成,挂在死者家门口。一般由扯孝人剪或在寿衣店购买。命纸的数目比死者实际年龄多两条。

讣告,旧时称“批榜”、“殃榜”。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男左女右。父亡,讣告 1 上书“故严亲先考,生于×年×月×日,因××医治无效,于×年×月×日辞世(或寿终正寝),享年××岁。泣告乡里。×年×月×日。”母亡,讣告上书“故慈母先妣,生于×年×月×日,因××医治无效,于×年×月×日仙逝,享年××岁。泣告乡里。×年×月×日。” 现在一般还要在讣告中简要介绍死者生平,并写上:“谨此,代表全体孝男孝女对乡邻们表示感谢”,还要注明死者子女、晚辈的姓名等,顺序: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讣告一般由会计书写。

扯孝人,由2—3位中老年妇女组成,负责为死者子女、晚辈及前来吊唁的亲友制作、发放孝服、孝帽等。

孝服,死者的嫡系子孙,披麻戴孝(县内满族,不披麻戴孝),旁系子孙,戴孝不披麻。死者有曾孙时,谓之“白喜”。曾孙戴孝,鞋帽上有红布条。持供品吊唁,近亲给孝袍、孝帽各1件,远亲给孝带1条,男人系在腰间,女人系在头上。死者儿女穿孝3年,父母双亡,其鞋为全白,亡1人,其鞋面大部分蒙白布。守孝期间,儿女不给长辈拜年,不办喜事。后来披麻演变为用麻批儿系在腰间。孝服,死者儿子的必须缝好,其他人可以披在身上,事后还可以做它用,以减少浪费。孝帽,死者孙子、重孙子辈的要戴红布条,并且可以从孝帽上分出辈份来。女的不带孝帽,带塔头。

供品,前来吊唁的亲友,要到帐桌交份子钱,过去交几元钱,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都在100元以上,也有上千元的。会计要认真记账,并开好领孝条儿,亲友凭此条领取孝服。除去交份子钱,还有带供品的。供品分为全供、果供、酒供等。死者妈家一般带全供,包括:猪头、整鸡、整鱼、馒头5个、米饭5碗、水果5样、菜5盘。在家中摆就是5样,上坟时摆供就应该是4样。有“人五人

六、神三鬼四”一说。在家中认为死者还是人,没有变成鬼。果供,一是指点心供,二是专指大女儿带的果供,是一种用面粉做好蒸出来的工艺品,上面雕塑着各种人物等,底大上小顶部有花儿,一般自己做或到市场购买。也有摆猪头供的。所有供品都要清楚地记在账本上,会计还要写供条,一式两份,一份挂在灵棚上,一份放在供品上。也有亲友送帐子的,应该挂在灵棚内显要位置,并写明送帐子人的姓名、与死者的关系等内容。

纸活,用秫秸、纸等材料糊制而成。包括一楼二库(即一座楼,包括保安等,两座钱库,旧时称金银库)、纸车、纸马、纸人、摇钱树等。现在又增加了用纸做成的彩电(天堂影院)、冰箱、汽车、花圈等。都是些民间艺人的作品。在办丧事时,可以欣赏到蓟县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享受,只是很快就变成灰,怪可惜的。纸活还包括幡杆(也称“招魂杆”)、哭孙棒等。幡杆由死者大儿子在出殡时手持,老坟地用白色,新坟地用粉红色。也有满堂幡的,儿子、侄子都持。哭孙棒由死者的孙子、重孙子手持。

棺木,没有实行火化前,一般要用棺木,也称棺材。棺木的大小、厚薄不等。富户所用棺木多以松、柏木为料,穷户所用棺木多以柳、杨、杂木为料,棺木前刻有“寿”字。贫苦人家也有用苇席埋葬的,富户人家年过60岁就准备棺木,穷人家或暴病而死的,在人死后才开始做棺木,叫“赶热活”。实行火化以后,使用棺木的习俗就成为历史了。

守灵,人死当天夜间,一般由村里找来胆子比较大的人看守灵床和尸体,称之守灵。守灵人一夜不能睡觉。要看好长明灯,随时加油,不能熄灭,还要看好供品,防止猫、犬偷吃。

打墓子,也称打坑子。第二天上午,由4人进行。必须一次呵成。

开光,开光在死者妈家人到场,火化车到来之前进行。一人手持棉球蘸香油,听着另一个人念。念哪点哪(死者五官)。“点嘴公,饮琼浆,点鼻公,闻清香,点眼公,亮堂堂,点耳公,听八方。”旧时开光在盖棺之前进行,现在在装纸棺之前进行。

入殓,未实行火化前,人死后第二天中午或晚上进行入殓,也称成殓。先铺棺,然后死者由孝子抱头,仰面朝天,放入棺材,周围塞棉花、草纸,死者衣袖放2个面饼、1个九 2 连环。盖棺前,家人为死者开光。然后由继承人将棺盖钉死。全家痛哭。现在取消火化,以上程序也随之取消。

向遗体告别,火化车到。开始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先女后男,最后孝子孝女。撤走供桌、打狗棒、打发饼子等。

装纸棺,长子抱头,侧身抱,其他儿子抱腰、腿等部位。撤走灵床。把死者装在纸棺,送上火化车。亲友、孝子跪在车前,行礼。吹鼓手奏乐接、送。一般吹鼓手乐队由4—6人组成。去火化场的路上,由死者的姑爷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撒路钱儿。

进灵棚,火化回来,死者长子抱骨灰盒放入灵棚中。摆上死者照片。摆上纸制童男童女等纸人。摆供,儿子准备的鱼、鸡要放在离死者最近的位置,头朝里。妈家的供摆在正中,其余摆两侧。

接祭,就是接供。一般在下午进行。设两张桌子。一张放牌位,上书:“严父(或慈母)讳×××之位”,一桌放供。孝男孝女跪在牌位前。送孝衣给送祭者穿上,然后站在供桌旁。先接妈家的。平辈可并行走。如供多,可分多人接。

磕岁,死者女儿在灵前行磕头礼,谓之“磕岁”,磕头数目比死者实际年龄多两个。一般都是大女儿磕岁。也有几个女儿接力磕的。这种礼节,消耗体力,有时磕岁时,行礼者坚持不了。现在也有用行鞠躬礼代替的,的确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送行,有送老人西行,一路走好之意。吹鼓手先在死者屋内吹奏,转一圈走出来。然后孝子再进去转一圈,拉着扫帚,拿托命纸及死者先前的旧衣服,端着灵牌,前往小武庙迎接亡魂。吹鼓手奏乐,所有吊丧者均绕庙转3圈,呼死者上车。把灵魂(送纸时放在庙中的纸)取出,推到小庙,后将命纸、旧衣及纸活焚烧,孝男孝女解开麻结烧掉。孝子大哭,亲友北面行礼,孝子答礼,谓之送行,俗称“接丧”。送行时,还要带些水洒在燃过的灰中,以防火灾。

行典(读去声),孝子孝女跪在灵棚内,男左女右。亲友们依次行礼,现在新老结合,磕头礼,鞠躬礼都有,随着悲哀婉转的乐曲,主持人抑扬顿挫的指挥,亲友们在行礼中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敬仰。亲友们行礼时,主持人不断喊着:孝子谢!孝男孝女磕头表示感谢。最后孝男孝女行礼。

灵棚守灵,第二天的守灵任务由死者的姑爷们来完成。

丧事时间,有3天,有5天的。现在一般都是3天,并且按死者咽气时间分为大3天、小3天。

念喜歌,死者年龄较大,也应视为喜事,所以有念喜歌的习俗。旧时,有的人端着盆、瓢等,进门到灵棚前,唱一些夸赞老人、儿女孝顺的歌词。也有打着竹板、拉着二胡唱的。东家送给念喜人一些饭菜、烟酒等做为答谢。现在发展为民间艺人展现技艺的舞台。有的带着各种乐器,包括电子琴、架子鼓、音响设备等,就和专业文艺演出差不多。还有的搭建临时舞台,请人表演节目,有评剧选段、影调戏、流行歌曲等。基本上都是悲哀的曲调,如杨三姐告状哭灵、大出殡等节目。死者的家人和亲友可以点节目,同时付给演唱者一定的费用,表示感谢。使一些没有正式职业的民间艺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出殡,又称“发送”,指埋葬死者的礼仪。目前蓟县农村大部分还没有建立骨灰堂,基本上还是实行火化后土葬。出殡仪式一般在第三天进行,有的在上午,有的在下午,县城附近的农村一般都是上午举行。出殡时的排列顺序为:纸活儿仪仗队、吹鼓手乐队、孝子仪仗队、棺木(骨灰盒)、女客。吹鼓手乐队到死者屋奏乐,孝子持招魂杆在屋转3圈。抬出棺木(骨灰盒)到门外。吹鼓手乐队奏哀乐,死者长子或其他继承人在棺(骨灰盒)前摔碎孝盆(摔盆时妈家人还要拉一把,有“妈家拉一把,又使牲口又使马”的说法),扛起幡杆。长媳抱罐,其他子女亲友紧随其后,缓缓走向墓地。过去棺木有8人抬、16人抬、32人抬、64人抬。现在改用汽车。出殡时,男人走在前面,妇女坐车在后,死者的姑爷沿路撒纸钱。 3 在过桥,路的拐弯处还要烧纸,可能有为死者缴纳养路、过桥的费用之意。有身孕的妇女不能到墓地。用纸做成的飞禽、走兽、摇钱树、阴阳宅、童男童女等须成双成对,由男孩送到墓地,用以陪葬,现在增加了用纸做的有现代意义的纸活,有些纸活逐渐用花圈取代。死者的外甥举灯走在纸活仪仗队的前面,蓟县有“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的歇后语。送葬路上,抬棺者放棺休息时,儿子跪在灵前,哭声不断,直到重新抬起为止。家人、亲友还要点吹点唱。

下葬,到坟地后,先焚烧随葬品,后落棺入穴,长子埋第一锨土,其他人则埋土成坟,招魂幡插上坟头,入土为安。埋土时,要拔幡3次,意为“拔幡3次,节节升高”。新坟地女的不准进。

拜框,在埋坟时死者的儿子、姑爷磕头,谓之“拜框”。

道喜,埋到一半时,给姑爷道喜,姑爷掏钱。埋好后,看阴阳宅的、吹鼓手、杠房的人,依次给东家道喜,东家掏钱,表示感谢。家中的花圈摆在坟顶,其余的都随纸活烧掉。 抢财土,下葬时,儿媳们均抢墓前一把土,俗称“抢财土”,相传谁先到家谁发财。跑到家里,把土放在炕底下。现在这种习俗逐渐淡化。下葬仪式结束后,如是下午出殡亲友就可以回家了,如是上午出殡,亲友们还要回来吃饭。

孝子拜饭,出殡的当天中午,亲友用饭期间,孝子们要到各桌敬酒让饭,谓之“孝子拜饭”。

酒席,办丧事的酒席,根据死者家中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有八八席、十二八等,也有家庭困难的大锅炖肉,炒几样素菜的。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席面的内容增加了海鲜等高档菜。有的到大饭店订制酒席,款待来客。

谢支,丧事结束的晚上,东家一般要请支客和会计等人喝一次酒,名叫“谢支”,意即感谢支客之意。

圆坟,死者埋葬第3天,亲人到坟前祭祀,谓之“圆坟”。儿子们起早儿到坟地用秫秸7根,横三竖四插在坟上,谓之“为死者插房子”。一般都早去,有“早瓦房、晚草房”之说。早饭后,死者儿女、亲友到坟地,为坟头重新填土,谓之“圆坟”。 五七,老人死后每7天一祭。一

七、二

七、三

七、五七的头天晚上在家门口烧纸,四七不烧。五七时祭奠规模较大,家中儿女均到,在坟前烧纸、烧花(4—6盆)祭奠。死后60天的头天晚上烧船,一般由死者女儿准备。

百日,老人死去100天,谓之“百日”,儿女均到。上坟摆供烧纸。供品有米、菜、水果、肉、酒、烟及死者生前喜欢的物品等。

周年,死后

1、

2、3周年,均举行仪式,儿女亲友持烧纸、供品等到坟前祭奠,设酒席款待亲友,谓之“办周年”或“做周年”。 信奉佛教的人,丧事有所区别。死者咽气后,不准穿衣服,儿女亲友不准哭,不准烧纸。死后24小时内念佛。全吃素。直到火化车来,才为死者穿衣,亲友才可以哭。

第五篇:民间结婚风俗

王杲铺镇传统结婚风俗

结婚,在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说说,并不只有领取结婚证那么简单,领取结婚证,能使两人成为合法夫妻,但在乡亲们的眼里,仪式是很重要的,如果不举行仪式就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在我们王杲铺镇,结婚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根据家中老人讲述,将我镇传统结婚风俗整理如下。

一般都是由男方选好日子之后,写到红纸上,男方买上礼物给女家送去“娶帖”,然后就开始收拾房子,给女方家送去八十斤新弹得白生生的棉花,以便女方家用来蓄新被褥。自此,男女双方就要开始准备各自需准备的东西了。

一、 男女双方需要准备的东西

女方:做“铺盖”,一般是陪送“十铺十盖”,十床被子十床褥子,这个很讲究,家长请一些妇人,都是有儿有女心灵手巧的全和人来做的。准备“十六件”:大镜子、桌子(大小圆桌各一,大小方桌各一)、沙发(大小各一)、椅子一对、大衣柜、写字台、缝纫机、台箱一对、茶几、角橱共计十六件。

男方:床、电视机、自行车等其它物件。

二、 女方陪送

女方院中的两位嫂子到结婚当天跟着陪送,五个儿童“送饭”,提盒内放四包果子;一个挑“下饺饭”的男士,根据女方的年龄,一岁一对最后多包一对,岁岁有余。再擀些宽心面(面条)一起生着放到提盒里;一个送饭菜的男士,提盒内放八个菜;两个“相轿”的男

士,一个“挂门帘”的小男孩,一个“开柜”的小男孩,加上新娘子一共十四人。其中,“挂门帘”和“开柜”的小男孩是要根据属相来的。

在结婚的头一天,男方带着四节礼(鱼、肉、挂面、果子)和二十个“催妆馍馍”到女方家里,把嫁妆拉回男方家里。

三、结婚当天

结婚当天,男方准备三匹马,一个“压马”男童,两个陪迎的女孩,两个放鞭炮的人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一进女方的村内便开始放鞭炮,以示意男方来迎娶之意,是给女方传递信息。到女方家后,院中亲人出来迎接,要给“压马”男童压马钱和红鸡蛋,男童所骑之马是要给新娘子骑的,给压马钱以祈人马平安之意。随后请来迎娶一行人入屋吃饭。同时新娘穿衣打扮。准备完毕,新娘要从炕上直接做到椅子上,然后由女方的哥哥或是弟弟两人共同抬到马前,然后上马出发,新娘陪送的一行十四人(之前提到过的)与新郎来迎之人一同出发。

新娘一进村,就开始放鞭炮,新郎家里锣鼓喧天,很是热闹。到大门口,由男女双方陪嫁的女眷共四人搀扶下马,要先踩到凳子上,然后再迈过年糕,走到席子上,这叫“登糕”象征步步登高。然后就在院子里举行仪式。仪式结束后,女方来到屋内,吃自己带来的下饺饭,入席,新娘这桌要先吃自己带来的饭菜,然后再上男方准备的饭菜,这样就算是正式开席了。席间要“上拜”,由男方的嫂子带领两

位新人给院里长辈至亲磕头,每人一个。然后就上热馍馍,一个茶盘里放三个,新人再拜一遍,这时是要给“上拜钱”的。

到了晚上,由两位嫂子给铺炕,填枕头。女方所陪送的铺盖要全部铺好,然后在枕头里填满麦秆、花生、栗子、枣,还要敲敲柜子、台箱、灶囱寓意“敲敲柜,有一对”“敲敲箱,有一帮”“敲敲灶囱,有个朝廷”。

四、祭祖

婚礼第二天,新人要吃女方带来的鸡和鱼,意思有积有余、大吉大利、有余粮。然后夫妻俩去自家院里的长辈家里磕头问安。问安完毕回家包水饺,煮好后带上三碗,由嫂子带着拿上黄裱纸去男方的祖坟祭祖,告诉先人家里娶亲了,并在坟头上压上一张红纸

五、回娘家

祭祀回来后就要“回娘家”了,这时,由公公带着一个压车的小男孩送新娘回娘家,到娘家后,要给小孩子压车钱。等到三天后,再由公公接回来。自此,新娘九日内不得回娘家,也就是“戒九日”,意思是能在新郎家长长久久。

自此,新人的柴米油盐生活开始了。

上一篇:妇产四维彩超转化下一篇:复旦大学事务大厅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