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警颜色等级

2022-07-17

第一篇:天气预警颜色等级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一月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为贯彻落实,晋煤办明电[2016]32号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汛期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和临煤防发[2016]132号《临汾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汛和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全面提高防灾和灾害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的定义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Ⅰ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Ⅳ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四、预警信号分类

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调度室要设专人进行气象值班,收集天气信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要立即向全矿发出预警信号:

1、矿区内3小时降雨量预计达到50mm以上,或者已达到50mm 左右且降雨仍在继续;

2、发生大于200mm的暴风雪时;

3、灾害性天气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供电线路倒架断线等;

4、风力超过6级的大风可能严重影响矿井的供电线路时;

5、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的危害时;

6、与大阳矿互通信息,在一方发生灾害可能危及另一方时。

五、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体系

1、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2、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3、县煤炭工业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4、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县域各企业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5、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必须对预警做出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矿井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6、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煤炭局。矿山企业要按照煤炭、安监等部门的要求,及时反馈矿区降雨和停产撤人情况,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7、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积累预警工作经验,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事故灾难的工作能力,严防因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事故灾难。

六、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工停产撤人制度。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的传达: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矿属各单位,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得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5、要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将编制袋、铁丝、铁锹、应急照明灯、水泥、沙子、排水管及快速接头、备用水泵、劳动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建立专用仓库储备到位。

6、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0米处必须安设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施工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施工地点都必须悬挂避灾路线图,沿途揭示避灾标志牌,使所有进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撤退。

9、汛期之前,完成了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个水平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雨季必须空出一个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汛期杜绝按部就班执行谷峰排水。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不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严格执行“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方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抓住红线,守住底线,严格执行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严格按照“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级响应机制。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二篇: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编制:

审核:

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

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我矿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工作。

全国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矿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工作,充分认识建立“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矿安全生产。

二、我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应对措施:

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 (我矿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6、井下作业地点都有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电话距工作地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作业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部门必须组织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作业地点都悬挂了避灾路线图,并健全了井下明显避灾标志,使所有井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安全撤离。

9、汛期之前,我矿必须完成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各工作面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并将副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未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我矿严格执行大到暴雨天气停产撤人制度、“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相邻矿井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之间搞好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体系: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山西卫视和“山西气象信息网”(http:///gzqxxx/yuqing.php)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寿阳县煤炭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寿阳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寿阳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我公司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我矿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寿阳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寿阳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寿阳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寿阳县煤炭局。我公司做好情况反馈,寿阳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四、“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联系电话: 晋中市救护大队值班室电话:0354-3062861 寿阳县气象部门值班室电话:0354-4602727 寿阳县安监局值班室电话:0354-4622663 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值班室电话:0354-4934022 段王矿总调度台电话:0354-4934500

第三篇:雾霾天气预警分级及相关措施

(一)IV级预警(蓝色) 、Ⅲ级预警(黄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措施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低龄学生、患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病的师生、特异体质师生等易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提醒师生及学生家长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2.教学调整措施:减少户外活动,可调整为室内活动。 3.其他措施:做好因重污染天气对师生身体造成影响的观察了解,并作好相应的工作准备;校园内洒水降尘;加强对学生上、放学期间防尘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

(二)Ⅱ级预警(橙色) 预警应急响应措施措施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在校师生,特别是低龄学生、患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师生、特异体质师生等易感人群减少外出。学校教室及楼道门窗关闭,学生上、放学路上戴口罩,发现学生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提醒师生及学生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2.教学调整措施:停止一切户外集体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升旗仪式、集会等露天活动),体育教师在室内组织学生开展适宜室内进行的小型体育活动或体育常识讲解。

3.其他措施:做好因重污染天气对师生身体造成影响的观察了解,并作好相应的工作准备;校园内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加强对学生上、放学期间防尘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

(三)Ⅰ级预警(红色) 预警应急响应措施措施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低龄学生、患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师生、特异体质师生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提醒师生及学生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2.教学调整措施:停课(接上级通知),班主任、学科教师通过电话、微信群与家长和学生取得联系,布置相应家庭作业,建议学生完成合理范围的自学内容,做到停课不停学。

3.其他措施:校园内增加洒水降尘频次、禁止土石方开挖、路面整修、绿化种植、房屋拆除等作业;做好因未接到停课通知到校学生的看护工作,加强对留校学生的看护,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

XX中学

雾霾天气预警分级及相关措施

第四篇:煤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纳雍县焦硐煤矿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纳雍县焦硐煤矿 二0一七年四月

纳雍县焦硐煤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根据《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我矿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工作。

全国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矿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工作,充分认识建立“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矿安全生产。

二、我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应对措施:

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我矿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6、井下作业地点都有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电话距工作地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作业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部门必须组织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作业地点都悬挂了避灾路线图,并健全了井下明显避灾标志,使所有井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安全撤离。

9、汛期之前,我矿必须完成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各工作面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并将副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未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我矿严格执行大到暴雨天气停产撤人制度、“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相邻矿井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之间搞好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体系: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和贵州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贵州卫视和“贵州省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纳雍县工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纳雍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我公司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我矿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纳雍县 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给纳雍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纳雍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纳雍县煤炭局。我公司做好情况反馈,纳雍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四、“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联系电话:

第五篇: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

附件2:

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

实施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一、目的

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的目的是提高预报员应用各种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各类强对流天气特征的识别能力,明确各级业务的分工和业务流程,提高强对流天气短时和临近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

二、原则

(一)充分应用各类资料原则

在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中应当充分应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和其它新型观测资料以及各类数值分析预报产品;在使用观测资料前应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提高预报员的资料分析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二)准确率优先兼顾时效原则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主要用于防灾减灾,因此必须将监测预报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时效,为此在大力开发客观监测预报技术的同时,应当加大预报员的总结和培训工作。

(三)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原则

大力发展强对流天气的客观识别技术、客观外推技术、各类资料融合技术和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及其产品解释应用业务,加强预报员对RAFS产品和多种探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短时临近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

(四)预报产品形式的一致性原则

为方便各种预报产品的上传下达、订正以及预报结果检验,各级气象台站应使用统一的预报产品形式(或格式)以及其中的强对流天气分类标识。

(五)业务集约化原则

实现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流程合理化,业务分工的集约化,减少系统开发和产品加工的重复劳动。

三、主要业务内容

(一)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业务

根据《全国短时、临近预警业务规定》(气办发„2010‟19号)规定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警戒区域。针对一般对流和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冰雹、雷电等),利用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新型探测设备开展实时监测业务。

卫星云图: 根据云图上云或云区的型式、范围大小、边界形状、色调、暗影和纹理对不同天气系统进行云分类识别;利用云图上云区的型式和云顶亮温等,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天气系统和对流天气的强弱,形成天气系统类型分

2 析产品。

新一代天气雷达:利用天气雷达的强度回波和径向速度回波及其衍生产品(如垂直累积含水量和回波顶高等)的特征,分析判断强对流天气的类型和有利于对流或强对流发生发展的条件,形成强对流天气类型的分析产品和报警信息文件。

自动气象站:利用自动站实测的降水量和风向风速进行强对流天气(如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龙卷等)的实时报警,形成报警信息文件;同时利用自动站风、温、压、湿等实测资料,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触发条件、不稳定条件和水汽条件等,形成地面中尺度分析产品。

闪电定位系统:利用警戒区域内闪电位臵、频次和闪电类型等,进行雷电及其强弱的定位和报警,形成报警信息文件。

GPS/MET资料:利用GPS/MET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变化实测资料,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水汽条件,形成中尺度分析产品。

风廓线资料:主要利用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并形成散度、涡度等反映动力条件的物理量等产品。

各种灾害性天气报告:通过各种灾害性天气报告(包括目击者),直接了解强对流天气发生地点、类型、强弱等,可直接用于强天气报警。

强对流天气实时报警:利用自动站和闪电定位系统的实

3 测记录,进行实时报警;另一方面通过大批量个例的分析得到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指标,建立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人机交互识别的强对流天气识别和实时报警业务。

(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业务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卫星云图、GPS/MET等探测系统,在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的基础上,借助于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和风暴追踪等临近预警技术,形成0-2小时临近预警产品。

(三)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

根据适合本地特点的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和物理模型,利用中尺度分析产品和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形成12小时内逐3小时预警产品。

(四)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产品格式及其发布 短时临近预警产品一般以图形或文字描述。临近预警产品格式尽量统一,发布时间尽量有序,以便上下联动订正、区域联防时可相互调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临近预警产品的发布途径,实现高效、快速送达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目的。

(五)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的检验 1.检验内容

监测率:预报责任区内识别监测到的强对流天气事件占实际出现的强对流天气事件的比例。

提前时间:检验强对流天气正确发布临近预警或预警信号的提前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4 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空报和漏报率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临近预警以乡镇为分辨率单位检验预报准确率、空报和漏报率,即只要乡(镇)范围内实况出现了预报的强对流天气便计算为预报正确;短时预报以县为分辨率单位检验预报准确率、空报和漏报率, 即只要县(市、旗)范围内实况出现了预报的强对流天气便计算为预报正确。

2.检验所需的实况资料

强对流天气预报检验所需的实况资料应当包括自动气象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雷达定量反演降水资料、目击者报告(经调查属实)和灾情调查资料等。

3.质量统计和上报

根据上述检验方法,针对强对流天气监测、落区预报、提前时间等,进行实时检验(可以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检验的项目)和事后检验(综合应用多种资料和灾情报告等信息);同时设计统计表格,进行分类统计,并逐级上报。

4.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服务日志

各级气象台应建立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服务日志制度,及时记录重要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过程和预警思路、各种临近预警技术输出产品的性能、新型探测资料的应用情况等,以便总结强对流天气预警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强对流识别和短时临近预警的方法。

四、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

通过对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新型探测资料的实时监测,综合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并对强对流天气类型进行识别。通过大批量个例的分析,得到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指标,建立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人机交互识别的强对流天气识别和报警业务。

(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卫星云图、GPS/MET等探测资料和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以及临近预警技术,在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的基础上,制作0-2小时临近预警产品。发展风暴追踪、识别和临近预警技术以及降水量的定量估测和临近预警技术,建立计算机自动外推预报和预报员经验订正相结合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业务。发展卫星、雷达、自动站和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产品融合技术,延长降水量预警时效。

(三)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

研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稳定度条件、水汽条件和触发机制),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确定本地化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阈值,利用探空分析、中尺度分析产品、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特别是快速分析预报产品,采用“叠套法”和统计释用方法,制作12小时内逐3小时预警产品。

五、业务分工和流程

(一)业务布局和分工

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在体现集约化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级气象台的实际业务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

1.国家级

开展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负责全国短时预警业务的技术指导,制作并下发72小时内全国范围强对流天气预报产品,其中24小时内分上午、下午和夜间3个时段的分类强对流天落区预报指导产品;组织强对流天气全国会商。

制作下发全国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产品。 2.省级

负责本省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的技术指导,实时监测本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演变,制作、发布本省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产品并下发指导产品。

实时监测本省及邻近地区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演变,加强新型探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开展本省12小时内逐3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业务,制作0-6小时逐小时强降水预报指导产品并下发;

制作并下发全省0-2小时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和临近预警产品;

发布本省相关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

上传本省强对流天气所有监测、预报、预警产品。

7 3.地(市)级

在省级气象台指导产品的基础上,制作本地(市)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在省级台预报本责任区内即将出现强对流天气或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后全天进入值班状态。

实时监测本地区(市)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演变,提高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等各种产品进行强对流天气监测分析的能力;新一代天气雷达所在地(市)级应及时向省级及责任区内同级和下级到站通报监测信息。

结合上级临近指导预报制作0-2小时本地范围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制作本地(市)强对流天气0-2小时分类临近预警,下发到县级气象站;或开展对上级临近预报的解释应用,制作本地(市)强对流天气0-2小时分类临近预警。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

对上级短时指导预报进行解释应用,通过简单的订正和加工处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作服务产品。

上传监测、预警产品和预警信号给省级气象台。 4.县级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服务,并视情况对地(市)气象台临近预警产品进行订正预警,对短时预报进行解释应用。

根据上级气象台发布的0-2小时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产品或预警信号的类别和范围,发布本地0-2小时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或预警信号;

重点开展强对流天气的相关服务。

8 上传预警信号给上级气象台。 区域联防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业务流程 1.国家级

对各类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中尺度分析,制作并下发中尺度分析指导产品和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

2.省级

调看国家级下发的中尺度分析和指导预报产品;对本省常规地面图和中尺度模式进行中尺度分析;分析本省及上游测站探空资料;分析新型探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对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制作12小时内逐3小时的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产品。融合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和RAFS产品,制作0-6小时逐小时强降水落区预报产品,并下发;制作本省0-2小时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并下发指导产品;发布本省强对流天气分类预警信号,并上传至国家级。

3.地(市)级

调看上级下发的中尺度分析和指导预报产品;分析本地区和上游测站探空资料;分析本地区新型探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对省级下发的0-6小时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对于上级指导产品中本地区范围内发生强对流的区域,分析天气雷达等资料,订正或解释应用省级的临近预警指导产品,制作本地区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视情况开

9 展对县级的业务指导;发布本地区强对流天气分类预警信号,并上传省级气象台。

4.县级

调看上级下发的指导预报产品;根据本县自动站实测记录和雷达等资料,对上级下发的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应用上级短时指导预报产品,发布本县强对流天气分类预警信号,并上传至上级气象台;开展各类服务。

六、关键技术

(一)强对流天气历史个例集

省、地(市)两级应当建立完备的强对流天气个例集,用于研究和检验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技术方法和业务系统。个例集的内容和格式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制定下发。

(二)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第一版已具备灾害性天气报警、雷达拼图和估测降水、强降水和强回波外推预报等功能,正在开发的第二版将增加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和外推等功能,各省(市、区)积极使用该系统,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同时将本省通过大量个例分析得到的识别指标融入SWAN之中,使之成为本省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重要技术支撑。

各地要开展SWAN本地化工作,针对本地天气气候特点改进系统参数、指标和阈值,开发适合本地的强对流天气特征识别、短时临近预报算法和预警技术。加强多普勒雷达资

10 料的应用,提高在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特征方面的能力。

(三)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

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 是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的重要科技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和各省(区、市)气象台应做好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RAFS产品的解释应用工作。加强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雷达资料、GPS/MET、风廓线雷达等多种观测数据的同化,中尺度模式资料在强对流系统的中尺度分析、物理量诊断中的应用,以及雷达外推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融合技术,为短时预报提供支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天气预警颜色等级】相关文章:

污染天气预警颜色等级03-16

气象等级预警范文05-30

预警发布制度04-14

预警系统04-18

预警防控总结04-24

预警系统论文提纲11-15

预警管理论文提纲11-15

财务预警论文提纲11-15

预警机制论文提纲11-15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04-09

上一篇:体能锻炼培训计划下一篇:脱贫攻坚网络考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