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调考质量分析

2022-12-01

第一篇:高三年级调考质量分析

钢城四中2014届高三二月调考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苏贤慧2014年2月 一 、试卷分析

二月调研测试,体现了仿真高考,瞄准高考预先设想的测试目标。显示出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加强的趋势,试题仿近几年全国课标卷,注重创设新情境,无材料不成试题。试题抓概念和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个层面的能力。尤其是三个主观题,要求学生用历史材料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炼、概括,对学生能力考查较全面。

二、存在问题分析

从考试结果看,不是特别理想。这与试题难度有直接关系,除此之外,时间不够也是

重要原因。历史学科试题安排在试卷的最后面,很多学生在做完地理和政治后,只剩下25—3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做完62分的题目(含一道地理选做题10分)其质量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考试也暴露出以下问题:

1、审题不严谨。选择题25题要求

选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现象。此题错误率高达85%。第31题考

查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学生被选项迷惑多选择了“实质”,这题有近八层的学生做错。

2、部分学生知识掌握不完整。第28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知识点。试题从太平

天国运动的主要活动范围入手,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结果有30%的学生出错。这也说明学生对与课本配套的地图册的忽视,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地教训。

3、史学理论与常识欠缺。第29题学生不明白什么是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共产主义

等概念。

4、时间概念简单。第34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简单的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20

世纪初就结束了,不知道工业革命其实是一个长时段的事件,其影响也是长时段的。

5、主观题答题技巧特别是速度急待加强。既然试卷将历史试题放在最后且学生所剩时

间不多,就应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炼材料核心,确定答题要点数。此外,对材料型试题一定要注意设问方向:是根据材料作答还是具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6、答不规范,字迹潦草。主要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不能用历史学科专门用语来叙述,叙述过于口语化,措词不当等。

7、选择题答案没有填涂完,或者填错了等等一系列不该出现的失误。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这些典型问题,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解决。在二轮复习时不能简单

的对知识进行排列组合,而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状图。对重点知识和重点时段要精讲、精练,扩充相应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史学前沿信息,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三、改进措施

1、加强研究,明确方向。

要认真研读、分析201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准确理解高考命题精神,把握《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与知识范围要求的每一知识点的内涵和前因后果;要认真学习、研究与借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近几年高考试卷(特别是上海、四川卷和广东卷)。同时还要加强题型研究,做到老题翻新,老题新做。

2、落实集体备课,加强学习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首先,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高三备课组成员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其次、强调每个老师就每一课内容备个案,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而且就各个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备教法和学法。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群体力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编好授课提纲,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再次,要加强学习,重要研读《新视野》、《历史教学》、《历史学习精要》等。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堂上要力争做到每课必有材料,无材料不成课,大力提高教学技艺,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改进学习效果。并且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抓好课堂纪律和学风,让学生明白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使学生听课专心、做题细心,稳步提高学科成绩。

4、夯实基础,狠抓落实

高考历史试题的主干性、基础性、专题性的特点,决定了复习备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从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值来看不断提升,所以,在教学中,要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进行认真的分析讲解,并将其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理解和把握,注意历史知识的主次,督促学生准确、牢固掌握历史主干知识。掌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力争做到:先死后活(记忆准确)、死中求活(理解)、死活结合(初步运用)、死去活来(应用自如)。

5、关注热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对于热点、时事问题应高度关注。怎样确定高考的热点?我认为高考的热点首先应该是国际上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内的民生问题、三农问题、房改问题,环保问题等,其次,应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有共同主题,共同关注的问题,不是所有的时事都是热点问题。例如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对教育变革的看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合作,才能解决;通过区域联合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的借鉴等,都为确定今年的高考热点提供了方向,关于这一点要在集体备课中充分讨论。

6、精选、精练、精评。

高三教师要多做题,为使学生走出题海,教师自己走进题海。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7、加强综合备课组活动。在热点专题探讨、文综考试组题、学生情况分析、综合考试方法等方面加强与政治、地理备课组的合作。

8、加强文综考试方法的指导。

9、练习、考试合理安排。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

10、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希望通过此次的分析老师和学生能够找出自己在教与学中的不足,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以便为将来的各种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九年级期中调考质量分析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现在由我代表周班来发言,就我们初三(二)班本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以及昨天我们所有班科老师的研讨会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说明。

首先分析我班这次期中考试的总体质量。我们二班总体呈现前后脱节的现象,1~4班前60名我班15人,前90名我班19人,略低于平均数。后30名我班13人,实际上这13人位于后20名,但是牵次期中考试我班语文最高分105分,同层次班占年级第一;数学最高分(廖阳轩)115分,同层次班年级第二;英语最高分108,同层次班年级第一;物理最高分63,第三,政治最高分44,第一;地理38分,并列第一;生物最高分31,尽管同层次班年级最少,但平均分差不是末位;可是恰好这些最高分排名靠前的科目(除英语以外)均分差都是倒数第一,其中化学问题最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班上学生学风不够浓郁,甚至“世人皆醉我亦醉,但愿长醉不愿醒”的厌学贪玩思想泛滥,严重影响班风学风,导致我班那些比较爱学习的学生都有跟着玩的现象,总体成绩自然下滑了。

我们二班的全体班科老师昨天就这个问题作了重点研讨,达成一致共识,那就是采取“人盯人”的促进方式。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类,其中第一类是成绩较好,但有各种不良习惯的学生,这些学生必须和他们多交心谈心,多做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在最后五十天用功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我们班中考出成绩主要就看这第一类的学生了。他们有:田力、张宇、李鑫、向紫娟、廖阳轩、王启轩、胡伟、陈瑞泽、曾鹏、朱梦瑶、陈紫豪、彭明、翟志豪、江冲等14人。第三类主要有:彭可萌、刘元、赵恒昌、高玉、李嘉豪、崔金、印千、胡芊、陈子康、陈珍、向天、何超、万松、刘俊杰、夏慷等15人。其余20人属于第二类。可以说他们是中间派,墙头草,哪边风紧哪边倒,不需要重点盯防,只要我们抓好第一类,他们就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抓紧第三类,他们就会改正歪风邪气,班级也就自然就会有凝聚力。昨天我们只是划分了第三类学生给班科老师,今天我想把第一类也进行分配,希望各班科老师给予大力支持,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争取先进更先进,后进促提高。我们争取通过这五十天的努力,保证二班不拖学校中考后腿。

最后,借此机会我和周班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所有科任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五十天里,合作愉快,带着愉悦的心情进班上课,带着细腻的关注招呼学生,带着欣慰的笑容迎接中考辉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014年4月28日

第三篇:高三年级质量分析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地理 刘勇杰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30道选择题,60分;4道综合题,40分;满分共100分。

从考查范围看,本次考试考察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

从试卷难易程度看,本次考试的难度适中,但学生的失分率比较高,集中体现为:选择题1,2,3,7,11,15,16,19,20,22,28题;综合题失分率较高,学生出现了答非所问的情况,或者根本不知道从那答起的情况,其中,主观题31题和32题虽然考查基础知识,但学生出错很高,属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33题前两问出现思路受限,答题不全面。34题主要是审题不清楚,抓不住关键词,出现漏答和答非所问的情况。

二、成绩分析

1、班级成绩分析:1班尖子生成绩较二班、三班突出,但中间力量不足,以后要加强对后面学生的管理。由于我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不足,所以以后多向朱老朱学习,多听朱老朱的意见和建议。

2、失分分析:从总体看,1班的做题情况上来看,在答题技巧有明显不足。尤其是1班在非选择题上有一定的差距。1班的总体情况较往届也不容乐观,虽然在普通班中稍微有点优势,但是与快班有很大差距,高分人数不是最多的。

三、经验总结

1、多向朱老师学习,多听他的课。朱老师经验丰富,能把握整体高度。特别是在讲评课上,多听一听。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坚持引导,精心设计课堂,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3、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有重点的加以评讲,能宏观的调控课堂。

四、不足与改进的措施

通过和朱老师研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决定做好一下工作:

1、主观题得分较低。改进措施:①加强知识总结和融合,形成知识体系②注重方法的传授,主要有做题的方法、题后反思的方法。易混淆的知识在课堂上强调,同时多练习。

2、加强集体备课,多听课。多向朱老师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艺术。

3、加强各班进度的统一性,做到“试题统一做,课堂统一评,问题统一改”。

4、多向其他兄弟学校学习,注意教学的进度;及时的沟通信息。

5、加强纠错本的督察,并且给学生强调纠错问的运用方法。争取让学生把力用在刀刃上,提高学习效率。

6、针对1班,我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对1班中间力量的培养,对这部分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尖子生,对这部分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第四篇: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府谷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质量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配合复习的进程,针对目前的学情与教情,评价复习效果与学生生物学能力的达成度,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完善一轮复习。

二、试题特点

1.考查主干,突出重点,全面覆盖

本次试题必修1教材的全部内容以及必修2的第二章。试题突出对细胞、代谢、等主干知识及实验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现对能力的考查。2.注重能力,考查信息处理、表述、实验和综合能力

本次试卷图表、曲线题多,信息、思考量大,综合程度强,规范要求高。《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4方面的能力要求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试卷中对不同章节、不同模块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改编,涉及面广、灵活度大、角度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综合性和新颖性。试卷中选择题有9题有图或表,非选择题的4题,题题有图或有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读曲线,从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表述,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各种能力。

3.题型贴近高考,体现选拔考试的要求

近两年我省的高考生物科试卷,不少同学和老师都认为试题背景新、内容复杂、难度在逐年增大。所以本次试卷题型和内容有高考题目的参考印记,贴近高考,反映高考走势,难度增加,梯度分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

三、数据统计

1.全年级理科共8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68.8. 各班成绩分析:

四、暴露的问题及建议和对策

1.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本次考试尽管综合度比较高,但基本概念和规律仍然在很多题目中出现,得分情况仍然不尽人意,失分很多。例如9题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第12题,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4题主动运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9题,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24题,体温调节等。

建议和对策:以本为本,基础过关,坚持抓基础不放松。

基础题在高考题中约占60%左右,失去了基础分对所有学生来说等于失去了所有。以本为本就是让学生吃透课本,对照考试范围重点复习,一个都不能少,复习、梳理、过关要到位。这些知识点要让学生在书上划下来,书本上有图的要看清各部分名称、结构和功能,理解加记忆,结论性语言要记熟,记熟是应用的前提。基础知识教学要贯穿复习教学的始终,一直到高考决不动摇。

2.审题不清,信息处理能力弱,缺乏答题的技巧

这次考试中,暴露出了学生审题不仔细或能力欠缺,对关键词和有效信息不敏感等,从而导致失分较多。例如:20题,与抗体形成、运输、加工、分泌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没有把握好关键字“膜结构”。第43题,题干中的实验表明“淀粉和马铃薯均富含淀粉,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在不同温度下含还原糖的量不同”由此可以直接推出马铃薯不含淀粉酶。

(3)先加淀粉 再加斐林试剂。

建议和对策:强化能力训练,提升能力;提高试题训练强度与有效度,提高应试能力针对考试说明中的难点疑点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精选合适的题目反复地练习强化。很多题目虽然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基本都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整合、综合。所以建议在下面的复习中要在一轮和二轮整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题目的训练,不要整张试卷没有选择地给学生做,既耽误我们现在的宝贵时间又不能突出重点。要适当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精练,同时加强解题技巧等学法指导。加强选择题答题速度的训练与非选择题答题书写的要求。

3.答题不规范,专业术语表述不当

规范化不够、不能用标准的生物学语言答题、对专用名词、概念认识不清,内涵与外延把握不准,也是失分多的原因之一。例如,第31题“糖被”写成“糖类”。

建议和对策:加强表述的精准度要求,规范训练,书写与批改要落实到位

学生答题不规范和表述不准确也有可能和任课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有关。例如有的老师上课时就会把“细胞”用“Cell”代替,为追求多做题,非选择题常常是不要求写下来,有些需要写出答案的就念一遍给学生听也不督促学生把它写到卷面上,改卷时也经常是写的意思差不多就给分了。造成学生不能用正确的书面专业语言表达,一写就错,看似明白实际上等于不明白,得不到分,实际上是没有养成严谨的态度,形成规范、准确答题的能力,这一点在网上阅卷中最明显。希望教师在下面的复习中一定给学生强调到位,落实到位。一定!!!

4.知识迁移能力弱,综合能力不强

本试卷中的一些图表题得分不高,表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较差,不会根据题意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例如第26题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题目,综合度非常高,读懂、答准有一定的难度,第28题细胞分裂综合应用,有图有表,图表结合,第29题酶的综合题目等等。

建议和对策:针对学情,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贴近高考,提高要求

一轮复习的重点是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到位,重点是能力的提高,要引导他们在综合和创新的能力上有所突破;对中间段关键性学生要多教会他们方法,打好基础和提高能力兼顾;对于后进生要抓基本的基本,识记结论性语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要让他们感到生物学科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总会有成效的。建议老师们在下面的复习中能够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的题型和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给学生进行重点分析和变式训练。

第五篇:2014届高三5月调考历史答案

2014年五月供题参考答案

24.B25.B26.A27.D28.A29.A30.D31.C32.B33.D34.B35.D

40.(1)主要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4分言之有理即可)

影响: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或日趋半殖民地化)。(6分)

(2)特征:手段多样:国内立法、国际组织等;一国到多国:美国发起,联合多国;由紧到松:70年代后逐渐放宽。(6分)

主要原因:扶植蒋介石政府失败,失去大陆中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朝鲜战争爆发;美苏冷战等。(6分)

(3)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3分)

41.主题:明清地区经济发展(2分)

原因:(1)明中期以后,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现,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商帮兴起,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政府重视;人民辛勤劳动。(4分)

(2)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区域分布奠定了基础;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4分)

影响: 商品贸易、明朝新品种引进等在各大洲之间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更紧密。(2分)

如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45.(1)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西方侵略者对清政府提出的革新要求;追求政治民主化的社会思潮与行动带来统治的巨大压力(如:革命党人、立宪派、留学生等);西方文明的进一步传播。(6分)

(2)地方势力的财权、军权迅速增加,独立性增强,统治集团内部瓦解的危险增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式教育让新式知识分子的民主与改革意识增强;革命思想在新式知识分子与新式军队当中迅速传播;革命党人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得以迅速增加。(9分)

46. (1)杜威: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需要由制度层面升至文化层面;

罗素:有选择性学习西方,保持中国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优势。(6分)

(2)此前多次探索的失败;一战爆发揭露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中国对西方认识的逐渐加深;半殖民地背景下被压迫者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捍卫者的大力宣传。

(9分)

47.(1)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联合国的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战败国的惩处

(2)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前,冷战这条“对抗主线”占主导地位,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

70年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这条“合作主线”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如第一届欧安会首脑会议的召开以及《赫尔辛基宣言》的通过,缓和成为东西方关系的主题

48.(1)甲午战败,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高涨;梁启超希望利用小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梁启超受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影响

主要观点: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语录、律例之上;新小说的创作能开启民智,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指出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力量,能早就具有现代国民素质的“新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的影响。(6分)

促进了晚清小说的近代化转型,提高了小说的地位;为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

上一篇:工伤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下一篇:公司内部销售管理流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