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妈妈的日子里

2022-07-08

第一篇:离开妈妈的日子里

《离开银行的日子里》读后感

以待生命之尊敬业,以待生存之重爱岗

——《离开银行的日子》读后感文章的作者吕景玉,曾身为巴林左旗工商支行办公室主管后勤工作的副主任,他亲历了国有县级支行从辉煌的顶端到跌入被撤的谷底的一切。他以一个员工与单位息息相关的命运历程,阐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联系。他以自己悲惨遭遇后的所思所感,书写成朴实而又真切的文字,让人愈看愈觉道理真切,愈看愈觉发人深省。 他的经历、感受及痛悟,让他用朴实的文笔写下了其在该行工作的岁月。从辉煌时期的荣耀与自豪,到被撤之时的痛苦,文字间尽是一种无奈与不舍,显示出对工行被撤时一名普通员工的无助,更表达了其对自己没有好好把握住这份荣耀的事业的后悔与遗憾,写出了每个被淘汰人的眼泪,把痛苦和教训告诉我们,以示警示。 而我们,作为一名信合人,当汲取巴林左旗县级工商支行倒下的教训。当用对待生命和生存一样的尊重来对待我们所的单位和工作。把工作和生活结合起,进一步的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与危机意识,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锐意进取,力展才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勤勤恳恳,以尽其责。遵纪守法,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 - 1 -

金融业务。廉洁奉公,做服务群众的先锋,做群众心中的好人。

命运就像工作。我们个人与单位的好坏影响着我们的命运。我们走进了这一行业,并且以这一职业为生存,它就与我们的人生紧密相关。我们当有像对待生存一样的奋进与努力,以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决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岗位。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

人生就是选择。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风雨偕行,一生无悔。让生命因为自己的努力奋斗而更加精彩,让生活因为我们的创造而更加美好。

最后, 让我们抛却工作与生活中的抱怨、烦恼与压力敬业爱岗,拥抱光明与希望。让我们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共勉吧——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2014-5-8

- 2 -

第二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8.1 周鹏程

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8.2王含月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作为一个士兵,还有什么比自己驾车撞死自己的班长更让人痛心疾首,又更让人懊悔终身呢?何况撞死的这个班长,是日后震撼中国的雷锋。 对乔安山这个名字,如今许多人已不再陌生,但对乔安山在不慎撞死雷锋后的35年中,怎样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善待生活,默默地做个像雷锋那样的好人,却知之甚少。这部电影,首先为我们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回到“雷锋班”接过班长的方向盘,继续当一名普通战士,然后又随团队转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做妻子,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无论走得多远,也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他都没有忘记应该像班长那样做人,也没有忘记定期来到雷锋墓前,向班长汇报和倾诉。

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被一辆黑色的轿车撞伤了,可那辆轿车却趁机逃跑了。乔安山伯伯开车去送货,遇到了这位老爷爷,所以马上把老爷爷送到了医院。乔安山伯伯付了暂时的医药费,还找来了老爷爷的家属。可让人气愤的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谢乔安山伯伯,而且还不把乔安山伯伯帮他们付的医药费还给乔安山伯伯,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是贼喊捉贼,故意把老爷爷撞上了,还假慈悲,把老爷爷送到医院。老爷爷的家属为了一点点的医药费,诬赖好心的乔安山伯伯。乔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释说明,可老爷爷的家属根本听不进去,硬说是乔安山伯伯撞了老爷爷,叫乔安山伯伯赔他们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让人最可气的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连自己的班长都会撞死,撞伤一个老爷爷又算什么呢?在最后通过电视台的采访,终于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一点也不惭愧,连声对不起也不和乔安山伯伯说,就匆匆地走了。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这部电影通过深入乔安山的内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伤、苦恼和欣慰,呈现在我们面前,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几十年前,时代推出了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军人,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躲开了人们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改革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华厦广袤的大地上画出了浓重的一笔,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这个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长久以来蕴含在他们脑海深处的某种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悄地支离破碎,飘散消失殆尽。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他或许只是一片迎风而动的绿叶,或许只是一粒亮丽而纯清的海水,但他却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乔安山却是伟大的,他将雷锋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的人脱离种种龌龊腌臜,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我甚至于为他的默默无闻而潸然泪下,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我不由得有一种激动和亢奋。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哗然而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执着的赤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新时代的这座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开始浩大而勃发。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我也是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才知道有这位人物的。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巨大的悬念。

那天他在倒车,谁也不会料到那车轮会被一个沟卡住,并且出来时一震;也不会想到会打倒一个柱子,然后撞向雷锋的太阳穴,置他于死地。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班长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乔安山在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的良知,终于在挺身站出来为乔安山同志作证,与此同时,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机抓获归案,才真正还这位活雷锋一个清白.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板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心中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打乱了我们的思绪。瞧,当我们给汶川捐物,给云南捐水时,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地毅力和伟大的精神。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第三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提笔的时候,脑海里就出现这样一个题目……

有这样一个人,他来到这个世界,平平凡凡;他走在这个世界,普普通通;他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身高只有1米54,却像一个巨人,屹立在我们心中,他做的事情普通平凡,却像一块巨石,激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层层浪花。他的微笑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2岁是他永恒的年龄。他的日记人们越读越觉越感动,他的故事人们越听越动情!

他,就是雷锋!

雷锋,对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神圣的名字。而雷锋精神,就是一种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以及时刻怀有的感恩心态!

我们这代人在读书的年纪,大都读过《雷锋日记》。里面的很多话语曾经让我们满含热泪。“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这些话语激励着那个时候的我们,从小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在我的印象中,雷锋的故事,没有历史宏篇,没有经典传奇,他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鲜活地演绎了好人的真实,简单的美好。雷锋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壮阔的场景,他用一次次默默无闻的奉献深刻地展示了平凡的伟大,人性的崇高。历经数十载的岁月积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竟深深地铭刻在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中,而雷锋精神,也早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不可磨灭的光辉。

也许我们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然而我们必须拥有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唯有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历经日积月累的时光历练,才能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雷锋精神就是这样一座丰碑,是中国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腾不息的生命源泉,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惊人的力量,浩大而勃发。

雷锋精神博大精深,对千万个人而言,就可能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然而对我而言,雷锋精神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平凡而枯燥的基层新闻工作,和雷锋精神并不沾边。可是我深信,就是这样普通的岗位,就是这样平凡的工作,才是真正磨砺意志品质的磨刀石,才是真正提升思想境界的大熔炉。 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没有扶老奶奶过马路这样的好人好事,也没有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那样的阶级斗争,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用文字真实地描述基层工作,只不过是用镜头鲜活地记录百姓民生。我所理解的雷锋精神,就是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次工作。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原本就对基层新闻工作缺乏经验的我,慢慢失去了当初考取公务员的那份自豪与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信心匮乏与逃避。还好有领导和老同志们的传帮带,有家人朋友的信任与支持,我才得以端正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开始熟悉和适应这份工作,并慢慢融入新闻办公室这个温暖的大集体。

新闻宣传工作繁杂而艰苦,从办公室的前辈们那里,我开始学着记录工作日志,把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会议纪要,领导来访,主题活动,详细地记录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方便日后查找各种工作资料。翻看自己的工作日志,从最开始到现在,我记录的内容越来越翔实,这对我而言,无疑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坚持做工作日志,才能不断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进步。

前路渺渺却终有归宿,长夜漫漫却终有黎明,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必须看到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正向着未来延伸而去。或许正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执着的赤诚,或许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公仆坚实的脚步,才能将雷锋精神这座新时代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坚实、美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雷锋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雷锋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虽然他离开我们的日子已经很久远了.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却成了我们时代精神的象征。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能够成为几代人心中的榜样;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几十年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先进人物、一种时代精神、一种价值理念的传播,一旦进入民族文化的血脉,就会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开花、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即使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在变化,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勇敢地回答“是”吧!因为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韩店镇新闻科 谷 丰 15969991012

第四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八(12)邵若禺

雷锋精神是什么?多年过去雷锋的故事被永久流传,雷锋精神的具体诠释却早已模糊难辨。一场不朽的历史,一个有过错的战友,一部准确戳中当下社会痛处的影片,恰恰用雷锋亲身给战友带来的感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回忆。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地毅力和伟大的精神。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五篇:离开周波的日子

更新时间:2010-3-5 11:24:32

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右一)大校、涪陵区委书记张鸣(左一)为周波父母颁发《2009首都十大道德模范》纪念册等。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摄

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闵秀兰 (左一)与周波父 母 观 看《2009年首都十大道德模范》纪念册。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涪陵烈士陵园,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前排左二)大校与区领导况东权(前排左一)、闵秀兰(前排左三)等观看周波事迹展。 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摄

周波事迹报告团等在涪陵青龙山陵园凭吊周波烈士。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摄

昨日,“舍己救人模范警卫战士”周波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涪陵区委会议中心301大会场隆重举行。

台上,北京卫戍区“周波先进事迹报告团”5名成员,饱含深情讲述了英雄生前和牺牲后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台下,千余英雄家乡的听众满含热泪,倍感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纪念日。

涪陵区委书记张鸣说:“雷锋和周波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战士。雷锋只度过了短短的22个春秋,周波只度过了短短的21个春秋,可是他们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

离开周波的日子,英雄生前所在连队每晚点名 “周波”,全连官兵喊“到”。周波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官兵争当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

离开周波的日子,被救儿童高昊家的客厅墙上,高悬着英雄的遗像。周波先进事迹教育着孩子长大后要像周波那样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离开周波的日子,家乡涪陵各级党政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周波同志学习宣传活动。周波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涪陵新的发展…… ■现场>>>

周波,你在哪里?

北京卫戍区“周波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分别是:周波生前所在连队原指导员刘烊上尉,周波生前所在班班长伏子乾中士,周波生前所在班战士李艳青下士,周波所救儿童高昊的母亲岳凤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马骏。

报告会由涪陵区委书记张鸣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世俊、区政协主席常国权等出席。

随着一段女声吟唱的凄美旋律响起,演讲台上的电影银幕闪现出2008年2月中旬英雄周波牺牲时的那段难忘的日子——

生死抉择的难忘瞬间

2008年2月14日,周波为抢救2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时间虽然过去两年多了,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生死抉择的瞬间,让与他同在一个班的战友李艳青永远刻骨铭心,至今历历在目。

李艳青说,我和周波从当新兵就在一个班,平时睡在一张高低床上。我一直在想,我的好战友,你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游泳,你明明知道严冬的水那么冰冷,可你为什么没有丝毫犹豫,就不顾一切地往下跳?在救出第一个小孩后,你体力明显已经不行了,可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安危,想着的是另一个生命?人在面临死亡威胁时,都会本能地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什么你却要掰开战友的手,使出最后力气把刘冰恒和孩子推向冰面?在生死选择面前,你那么毅然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们,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他的爱天高地厚

岳凤萍说,过去对部队,对军人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在电视里看到,打仗的时候,军人非常勇敢,不怕牺牲;抢险救灾的时候,他们冲在前面,不怕苦累。但总感觉离自己挺远。平时也经常看到军人帮我们清扫卫生、乘车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总认为这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也没有往心里去。这次,周波和刘冰恒不顾自己的性命,跳进冰窟救起我们两家的孩子,看见那么多老百姓为一个年轻士兵送行。我更加感受到了军人是那样的伟大,那样的了不起。

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说不出多少高深的道理,但我明白,有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军人,我们老百姓心里非常踏实,一百个放心! 闪光的成长足迹

周波短暂军旅生涯中的平凡往事,他那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立志报国的崇高境界、刻苦练兵的顽强意志,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让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永远难以忘怀。

伏子乾讲述了周波的成长足迹。他说,现在,我每天都要情不自禁到他的床铺上坐一会儿,摸着他那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仿佛听到他还在叫着我班长。每当连队集合点名,第一个呼点周波的名字,全连官兵齐声答“到”时,我清晰地感到,周波并没有离开这个光荣的集体,他永远挺拔地站在我们这支雄壮的队伍里,和我们一起整装待发! 当代青年的光荣和骄傲

周波那点点滴滴、看似平凡的故事,清晰地勾画出他在军营这个特殊环境里锻炼成长的轨迹,生动诠释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书写了当代军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他是当代青年的光荣和骄傲。

马骏与英雄周波为“80后”的同龄人,全程参与了对周波英雄事迹的采访报道。她说,两年前,我曾经到过涪陵,来这里试图探寻英雄周波的成长轨迹。两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涪陵,来为大家讲讲我了解到的周波。两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然而有些东西却也一直不会改变。周波,留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就是这样。

她说,我们一样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一样追逐时尚,喜爱流行,个性独立,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判断。可是周波又有些不一样。当他的同龄人,更多的在追求物质享受,追求自由的生活,追求现实的利益时,周波却放弃了那份安稳,选择充满艰苦而紧张的军旅生涯。一个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80后”青年来到军营,这份选择,对他又意味着什么呢?

马骏说,周波让我明白了年轻人该如何选择,怎样走路,怎样把人生书写成一个大写的“人”。如果你感到迷失和彷徨,那么看看我们的榜样周波吧! ■专访>>>

不一样的报告心境

被救儿童高昊的母亲岳凤萍做完报告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岳凤萍说,来涪陵之前,她随周波先进事迹报告团已经在北京作了20多场巡回报告。

“第一次来到孩子救命恩人的家乡,刚开始走上台的时候挺紧张的,尤其是周波的父母也在,我心里砰砰直跳。”她说,“不过,我很快找到了一种家人的感觉,挺亲切。”

离开北京来涪陵时,岳凤萍告诉儿子:“我要到你爷爷、奶奶 (周波父母)那儿去了。”高昊懂事地说:“妈妈,一定要代我向爷爷、奶奶问声好,等到了暑假,您得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

岳凤萍说:“每当我作报告的时候,都能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周波牺牲后的那段日子。而我这次来到涪陵,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兴奋得昨晚几乎一夜未眠。特别是看到今天报告会这个热烈场面,跟以往作报告时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岳凤萍有个心愿:我们一定好好培养教育好孩子,让他们长大以后也要参军报国,做周波那样的人! ■延伸>>>

报告团成员与周波父母座谈

昨日上午报告会结束后,报告团成员与周波父母进行了座谈。

周波的父亲周永明说:“报告会圆满成功,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受邀参加周波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涪陵区山公主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国良说:“这场报告会太感人了!我只听到周围听众席里一片抽泣声。”

江国良表示,请部队放心,企业将尽最大努力,安排好英雄父母的工作和生活。

青羊镇党委书记江发茂说:“事迹感人,报告精彩,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将再次动员,掀起向周波同志学习活动的热潮,把英雄的精神转化为推进青羊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报告团领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大校则表示,涪陵区非常重视对周波同志的宣传,实际上就是对部队广大官兵的鼓舞和支持。看到周波父母工作、生活很好,官兵们都感到放心。

涪陵区委书记张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说,涪陵是一个英雄辈出、崇尚英雄的城市,必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涪陵新的发展。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况东权,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陈联权,区政府副区长闵秀兰参加座谈。

报告团成员祭奠英雄周波

昨日下午,由报告团领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大校带队,报告团全体成员先后前往涪陵革命烈士陵园、青龙山公墓,祭奠周波烈士、瞻仰烈士铜像。(记者 杨旭东)

上一篇:廉洁工程共建协议下一篇:历届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