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安全知识培训

2022-08-13

第一篇:化工厂安全知识培训

加工厂车间重大危险源安全知识培训

一、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总体为了提高职工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觉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使员工从内心真正地重视用电安全,

促进安全生产,现收集整理出部分安全用电常识,供广大职工学习参考。 1,工厂、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修理,也不得带故障运行,应立即请电工检修。 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如有故障及时通知电工维修。

3、工厂内的移动式用电器具,如焊机、手提砂轮机、手电钻等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开关,实行单机保护。漏电保护开关要经常检查,每月试跳不少于一次,如有失灵立即更换。保险丝烧断或漏电开关跳闸后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可恢复送电。

4,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5、珍惜电力资源,养成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当要长时间离开或不使用时,要在确保切断电源(特别是电热器具)的情况下才能离开。

6、要熟悉自己生产现场或宿舍主空气断路器(俗称总闸)

的位置(如施工现场、车间、办公室、宿舍等),一旦发生火灾、触电或其它电气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

7、要按操作规程正确地操作电器设备:开启电器设备要先开总开关、后开分开关,先开动部分的开关、后开进料部分的开关;关闭电器设备要先关闭分开关、后关闭总开关,先停止进料后停止传动。

8、掌握正确触摸电器设备的方法:操作电器开关要单手;不要戴厚手套操作。同时操作开关时脸部要背向开关,以防开关出现故障而灼伤脸部。电器设备送电后,要先用手指末端的背面轻触设备判断设备是否漏电(不能轻信自动开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

9、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要尽快拉开电源开关、用绝缘工具剪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法进行现场抢救。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

10、带有机械传动的电器、电气设备、必须装护盖、防护罩或防护栅栏进行保护才能使用,不能将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入运行中的设备机械传动位置,对设备进行清洁时,须确保在切断电源、机械停止工作,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11、不能私拆灯具、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不要使用灯具烘烤衣物或挪作其它用途,当设备内部出现冒烟、拉弧、焦味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切断设备的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进行带电灭火),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避免扩大故障范围和发生触电事故;当自动保护开关出现跳闸现象时,不能私自重新合闸,应通知电工进行检修。

12、电缆或电线的接口或破损处要用“电工”胶布包好,不能用医用胶布代替,更不能用尼龙纸或塑料布包扎。不能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用电。

13、不要用湿手触摸灯头、开关、插头、插座或其他用电器具。开关、插座、用电器具损坏或外壳破损时应有专业人员及时修理或更换,未经修复不能使用。

14、千万不要用铜丝、铝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空气开关损坏后立即更换,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相匹配,否则容易造成触电或电器火灾。

15、电炉、电暧器、电吹风、电烙铁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对无自动控制的电热器具用后要随手关闭电源,以免引起火灾。

16、确保电器设备良好散热,不在其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防止因散热不良而损坏设备或引起火灾。

17、厂房内的电线不能乱拉乱接,禁止使用多接口和残旧的电线,以防触电。

18、不能在电线上或其它电器设备上悬挂衣物和杂物、不能私自加装使用大功率或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如有需要,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审批,由电工人员进行安装。

桁吊安全

1.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持有操作许可证的人员,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使用。

2.操作前,首先应检查起重设备的机械、电器及防护装置系统是否完好。 ⑴ 操作系统(起动制动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⑵ 固定钢丝绳的装置是否松动;

⑶ 吊钩、滑轮等各部分有无故障,钢丝绳排列是否正确;

⑷ 使用前,先进行空载试验进行,各方向控制按钮是否灵活有效。 3. 起吊前,先将工件用钢丝绳等吊具紧固牢靠,并示意周围人员以确保其安全。

4.吊运物件是要稳起稳落,不能一下子起吊或一下子降落,更不能大摇大摆地开飞车去吊运,控制好物件的摆动平稳。

5.吊运中,起吊斜度不得超过15°,物件离地高度要适当,一般控制在吊物离地距离或离其它物体距离1米以上,但不能过高或过低。 6.运时,严禁在吊物上站人,吊物上也不准有浮放的物件、工具等。 7.严禁任何人在起吊物件下面行走或作业或作业。

8.在起吊过程中遇到突然停电或电器故障,重物(起吊物)无法下放时,应立即通知其它人让开,并报告车间或直接通知检修人员检修。 9.严禁超超负荷吊运物件,严禁歪拉斜吊。 10.起吊中听从指挥,不得随意起吊指挥操作。

11.特别注意翻身物件的吊运操作,确保地面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电动葫芦(起重机)受冲击、振动、被吊物件本体和其它物体或设备等不被碰撞。 12.在吊运或吊翻物下落时,吊钩要一直顺势往下落,同时还要桁车进行校正,随时将吊钩(钢丝绳)保持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瞬间着地下落。 13.操作完毕将吊钩起吊至人身高以上高度并移至安全地段(区域)。 14.加强起重机及部件的日常维护保养,保持良好润滑状态,防止其损伤(摩擦、磨损等)、腐蚀(生锈等),以消除安全隐患。

15. 行车操作人员严禁湿手或带湿手套操作,在操作前应将手上的油或水擦拭干净,以防油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造成漏电伤人事故。 16. 桁吊“十不吊”的内容 (1)重量不明或超过负荷不吊; (2)光线暗淡、视线不良不吊;

(3)吊绳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歪拉斜挂不吊;

(5)物件有尖锐棱角未垫好不吊; (6)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7)起吊的重物上有人不吊;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吊;

(9)桁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10)吊钩直接挂重物不吊。

氧气、乙炔安全

1、职责

1.1 生产班组负责所管辖区域内的氧气、乙炔焊割作业;

1.2 综合班人员负责定期对氧气、乙炔的减压阀、回火防止阀、管道进行检查与更换;

2、内容

2.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资质

2.1.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是特种作业,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且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方能进行一般的氧气、乙炔焊割作业;

2.1.2 氧气、乙炔焊割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受过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作业和消防灭火培训且应掌握相应的知识; 2.2 氧气、乙炔的储存和运输 2.2.1 氧气瓶的储存和运输

2.2.1.1 氧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2.2.1.2 氧气瓶由于是高压容器,故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30摄氏度; 2.2.1.3 氧气瓶应远离热源,应距明火10米以上; 2.2.1.4 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导管等应涂标记; 2.2.1.5 氧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2.2.1.6 氧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运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2.2.1.7 氧气瓶在任何地方必须有明显的标识,并标示出“有气瓶”和“空瓶”; 2.2.2 乙炔瓶的储存和运输

2.2.2.1 乙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助燃物品; 2.2.2.2 乙炔瓶的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40摄氏度; 2.2.2.3 乙炔瓶应远离热源,应距明火10米以上;

2.2.2.4 乙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导管等应涂标记; 2.2.2.5乙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2.2.2.6乙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运其它易燃、易爆、助燃物品;

2.2.2.7 乙炔瓶严禁倾倒运输;储存处必须有防倾倒措施; 2.3 氧气、乙炔焊割作业的批准程序 2.3.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是一种动用明火作业,故在进行作业前需填写《动火证》向公司主管安全领导进行申请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取得动火作业证书方可进行作业;

2.4 氧气、乙炔焊割作业的准备工作 2.4.1 作业人员防护用品

2.4.1.1 作业人员必须穿公司指定的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2.4.2氧气、乙炔焊割作业相关器具的安装和检查

2.4.2.1 作业人员检查焊割枪处于关闭的状态且完好,与管道连接良好; 2.4.2.2 作业人员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减压阀与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回火防止器等是否正确安装等;

2.4.2.3 氧气瓶、乙炔瓶将应忌油禁火;严禁让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接触。 2.4.2.4 氧气瓶的开启流程

2.4.2.4.1操作者应站在瓶阀气体喷出方向的侧面,氧气瓶正确安装减压阀后应先将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再手扳手将瓶阀微开2秒,检查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15Mpa以内)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瓶阀;

2.4.2.4.2 氧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道压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5Mpa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

2.4.2.4.2 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2.4.2.5 乙炔瓶的开启流程

2.4.2.5.1 首先检查乙炔瓶的接口是否完好;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 2.4.2.5.2 将减压阀的接口对准乙炔瓶的接口,再用扳手调节顶紧螺栓将减压阀接口与瓶口压紧;如乙炔瓶一旦倾倒,则应竖立20分钟后方可连接减压阀; 2.4.2.5.3 再次检查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位置,再用专用乙炔瓶的扳手逆时针缓缓开启乙炔瓶,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四分之三转,同时观察乙炔减压阀的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在(2Mpa)以下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同时应保证乙炔瓶的开关扳手始终放在乙炔瓶的开关上;

2.4.2.5.4乙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道压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05Mpa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

2.4.2.6焊接、切割工作前,应检查胶管有无磨损、扎伤、刺孔、老化、裂纹等情况,并及时修理或更换;

2.4.2.7焊炬和割炬应符合GB108~5110射吸式和等压式焊炬、割炬标准的要求; 2.4.2.8焊炬、割炬内腔要光滑、气路通畅、阀门严密、调节灵敏、连接部位紧密不泄漏;

2.4.2.9焊工在使用焊炬、割炬前应检查焊炬、割炬的气路通过、射吸能力、气密性等技术性能。此外,并作定期检查维护; 2.4.3 焊割环境的清理

2.4.3.1焊割周围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有时必须清理出规定安全范围;

2.5 焊割时的安全保护措施

2.5.1 焊割时应一人焊割,一人监护;

2.5.2 焊割旁边应至少配备2个3kg干粉灭火器; 2.6 焊割作业时的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2.6.1 室内焊割时应有排风或通风措施;

2.6.2 焊割工作地点移动或变动时应必须关闭气瓶的总阀和减压阀; 2.6.3 任何时候发现任何一处有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减压阀和气瓶总阀; 2.6.4 开、闭乙炔瓶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瓶阀上,暂时中断作业时应及时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及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阀和关闭瓶阀;

2.6.5禁止使用紫铜、银或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与乙炔接触;

2.6.6 焊割工具点火时,应缓慢开启乙炔,并用点火工具点燃,再缓慢调节氧气来达到合适的火焰;点火时严禁枪口对人;

2.6.7焊、割炬零件烧损、磨损后,要用符合标准的合格零件更换; 2.6.8 禁止在使用中把爆炬、割炬的嘴头与平面磨擦来堵塞物;

2.6.9 减压器卸压的顺序是:先关闭高压气瓶的瓶阀,然后放出减压器内的全部余气,放松压力调节杆使表针降到0位;

2.6.10 焊接完毕应首先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再关闭气瓶的阀门和调压阀,取下乙炔瓶的专用开闭工具,拧上气瓶安全防护罩;

2.6.11 氧气、乙炔瓶不准用尽应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一般为0.05Mpa;

第二篇:2011化工厂类安全知识(试题)

2011年公司安全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第一部份: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1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

2、按照《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的规定,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贮存三种。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

4、单人使用斜梯时,不能保证楼梯的。

5、安全管理和监督应坚持“四全”原则,即、、、。

6、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坚持的原则,实行责任制。

7、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8、爆炸范围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爆炸极限的、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10、一年内有两次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之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11、静电的危害大体上有、、三个方面。

12、1986年10月13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消防工作会议上针对消防安全、防火防爆工作概括了三句话,是哪三句话:、、。

13、皮肤被化学品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14、装运易燃、易爆物,易燃液体,可燃性气体等危险品,应采用运输工具。

15、在取烘烤的物质时,手不慎直接碰触到挡板上,易;需穿戴好。

16、从标志的内容上看,安全标志有哪些种类:、、、。

17、1957年是国家领导人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号。

18、电线老化或被溶剂腐蚀导致漏电或短路易造成。

19、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和减少、、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

20、电工在停电检修时,必须在闸刀处挂上的警示牌。

第二部份: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文化意识().A.责任意识B.安全就是最大福利的认识C.风险意识D.安全也是生产力的意识

2、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A、生产情况B、任何情况C、使用情况D、检测情况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安全量B、储存量C、危险量D、临界量

4、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方可上岗作业。

A、培训B、教育C、考核合格D、 评议

5、打火警电话时有什么要求:()

A、讲清着火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B、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

C、讲清报火警人的姓名、报警电话的号码D、到单位门口或十字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

6、重点防火部位要做到哪“四有”?()

A、有防火负责人B、有防火安全制度C、有义务消防组织D、有消防器材

7、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取决于哪三个因素?()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B、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序

C、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序D、以上都不是

8、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安排做好体检工作,分配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的规定,这是企业()的职责。

A、安全专职机构B、人事、劳资部门C、卫生保健部门D、计划部门

9、对操作工来说下面哪部份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的?()

A、安全生产知识、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B、安全科学理论

C、生产方针法规D、安全理论

10、根据《电气安全工作规程》,保证电气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是什么?

A、工作票制度B、工作许可制度C、工作监护制度D、工作开始前制度。

第三部份: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不属于安全生产范畴? ()

2、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物质状态主要有固态、液态、气态和气溶胶? ()

3、事故必然引起严重的伤亡与损失? ()

4、安全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 ()

5、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6、气瓶使用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7、安全生产法是最终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规范,具有强制性。()

8、职业卫生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诊治。()

9、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 ()

10、“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第四部份: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2、机械设备必须做到的“四有四必有”指什么?

3、为什么个人防护用品不能作为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手段?

4、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取决于哪三个因素?

第五部份:论述题(14分)。

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如何防止摩擦和撞击引起火灾或爆炸?

第三篇:石油化工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2010年11月 目 录

第一章 石油化工工业概况.... 5 第一节 石油化学工业的含义.... 5 第三节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6 一. 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6 二. 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7 三. 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7 四. 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7 五. 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 8 第二章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9 一.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 9 二. 化工原料的主要用途及生产.... 11 三. 天然气化工.... 14 四. 炼油厂的分类.... 14 五. 原油评价试验.... 14 六. 炼厂的

一、

二、三次加工装置.... 15 七. 石油产品常用问答.... 15 八. 加氢裂化的主要原料及产品.... 28 九. 催化重整工艺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 28 十. 溶剂脱沥青在炼厂中的地位.... 28 十一. 国内外脱蜡工艺方法.... 28 十二. 目前我国的化肥品种.... 29 十三. 酚精炼及在炼厂中的地位.... 29 十四. 流体的流量与流速种类.... 29 十五. 重度、密度、比重.... 29 十六. 粘度.... 30 十七. 当前车用汽油牌号.... 30 十八. 含铅汽油的毒性.... 30 十九. 当前柴油的品级和牌号.... 30 二十. 企业能量平衡技术指标.... 31 第二节 塑料的成型加工.... 31

一、 塑料的成型加工.... 31

二、 通用塑料.... 32

三、 常用工程塑料.... 34

四、 常用热固性塑料.... 35

五、 合成橡胶.... 37

六、 特种橡胶.... 39 第三节 合成橡胶生产工艺.... 40

一、 单体的生产和精制.... 41

二、 基本有机原料.... 41 第三章 天然气转化.... 46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发展.... 46

一、 蒸汽转化.... 47

二、 轻质油蒸汽转化.... 49

三、 部分氧化.... 50

四、 天然气部分氧化.... 50

五、 重油部分氧化.... 51

六、 氨及其产品.... 51

七、 甲醇及其产品.... 51

八、 费托合成产品.... 52

九、 氢甲酰化产品.... 52 第四章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52 第一节 沿 革.... 53 第二节 种 类.... 54

一、 以炼油为主的联合企业.... 54

二、 油、化并重的联合企业.... 54

三、 以化工为主的联合企业.... 55 第三节 特 点.... 55

一、 资源利用充分.... 55

二、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低.... 55

三、 经营管理水平高.... 56

四、 建厂条件.... 56

五、 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 56

六、 厂址.... 56

七、 装置能力.... 57 第五章 安全技术.... 57 第一节 工艺物料的特性及防护.... 57

一、 一氧化碳(CO).... 57

二、 二氧化碳(CO2).... 58

三、 硫化氢(H2S).... 59

四、 丙烯(CH2CH2).... 60

五、 氮( N2).... 60

六、 甲醇(CH3OH).... 61 第二节 一般安全要求.... 62 第一章 石油化工工业概况

第一节 石油化学工业的含义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本书只列到尿素。 第二节 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石油炼制起源于19 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为扩大汽油产量,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为了利用石油炼制副产品的气体,1920年开始以丙烯生产异丙醇,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简称裂解)技术,裂解工艺的发展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一些原来以煤为基本原料(通过电石、煤焦油)生产的产品陆续改由石油为基本原料,如氯乙烯等。在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大量问世。按工业生产时间排序为:1931年为氯丁橡胶和聚氯乙烯,1933年为高压法聚乙烯,1935年为丁腈橡胶和聚苯乙烯,1937年为丁苯橡胶,1939年为尼龙6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技术继续快速发展,1950年开发了腈纶, 1953年开发了涤纶,1957年开发了聚丙烯。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原料供应(50 ~ 60年代,原油每吨约15美元);有可靠的、有发展潜力的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广泛,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原料、技术、应用三个因素的综合,实现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换,完成了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20世纪70年代以后,原油价格上涨(1996年每吨约170美元),石油化工发展速度下降,新工艺开发趋缓,并向着采用新技术,节能,优化生产操作,综合利用原料,向下游产品延伸等方向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建立石化工业,使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1996年,全世界原油加工能力为38亿吨,生产化工产品用油约占总量的10%。

第三节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 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二. 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三. 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四. 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全世界润滑油脂产量约2千万吨,我国约180万吨。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关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 五. 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 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石化工业区。在区内,炼油装置为”龙头”,为石化装置提供裂解原料,如轻油、柴油,并生产石化产品;裂解装置生产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据需求建设以上述原料为主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其产品、原料有一定比例关系。如要求年产30万吨乙烯,粗略计算,约需裂解原料120万吨,对应炼油厂加工能力约250万吨,可配套生产合成材料和基本有机原料80 ~ 90万吨。由此可见,建设石化工业区要投入大量资金,厂区选址适当,不但要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而且要有充分的电力、水供应及其他配套的基础工程设施。各生产装置需要大量标准、定性的机械、设备、仪表、管道和非定型专用设备。制造机械设备涉及材料品种多,要求各异,有些重点设备高速超过50米,单件重几百吨;有的要求耐热1000°C,有的要求耐冷 – 150°C。有些关键设备需在国际市场采购。所有这些都需要冶金、电力、机械、仪表、建筑、环保各行业支持。石化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如从国外引进,要支付专利或技术诀窍使用费。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科研成果,再配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石化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 第二章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 4 类:炔烃 ( 乙炔 ) 、烯烃 (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 ) 、芳烃 ( 苯、甲苯、二甲苯 ) 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乙烯

乙烯在常温下为无色、易燃烧、易[wiki]爆炸[/wiki]气体,以它的生产为核心带动了基本有机[wiki]化工[/wiki]原料的生产,是用途最广泛的基本有机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合成橡胶,也是乙烯多种衍生物的起始原料,其中生产聚乙烯、环氧乙烷、氯乙烯、苯乙烯是最主要的消费,约占总产量的85%裂解的原料烃有气态和液态之分,气态的有炼厂气、天然气的凝析液,液态的有汽油、煤油、柴油。原油在高温的裂解炉管内生成[wiki]焦炭[/wiki],不能长期运转,自今未能在工业应用。气态原料裂解温度高,乙烯收率高(可达85%),操作方便(裂解管不易结焦),但原料资源少,副产少。液态原料来源广泛,裂解温度低,收率较低(乙烯收率为25% ~ 30%),但副产物多,便于综合利用,生产中需定时清除炉管内的焦炭。我国以轻柴油为主要原料,美国以天然气为主,西欧、日本以轻汽油为主。为减少在炉管中生成焦炭,裂解原料中加入水蒸气。裂解炉有多种型式,核心是放在炉膛内成排的炉管,采用专门的燃烧器向炉管供热。物料离开裂解炉的温度为850 ~ 900℃。炉管采用耐热合金钢制成。乙烯可由煤焦炉所产煤气中分离,也可由乙醇(酒精)脱水制取。自1923年开始采用裂解法后,上述两种方法不断减少,目前只有少量生产。烃类裂解也有多种具体实施方法,至今只有管式炉法独领风骚,占生产能力的99%以上,各公司开发的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是管式炉,也有不同的结构,总体上看是大同小异。乙烯的生产示意流程图见图3 - 1。原料经加热后进入裂解炉,产生的高温裂解气先入急冷锅炉快速降温(产生的高压水蒸气可带动压缩机),然后再用冷油和水降温,冷却后的气体进分离工序。以柴油原料获得的裂解气组成十分复杂,主要是乙烯,丙烯(合计占45%),其余为[wiki]氢[/wiki]和甲烷(约10%),乙烷和丙烷(约10%),碳四馏分(约10%)以及碳五和以上馏分(约20%)。少量有害杂质为水、硫化氢、二氧化碳、乙炔等。通常采用加压低温精馏的方法分离乙烯及各种有用产物,具体工艺流程的安排与裂解气组成及产品纯度要求有关。分离提纯中安排有压缩(加压)、脱水、脱硫、脱炔等工序和多个精馏塔,分离后获得乙烯、丙烯(产量与原料有关,以柴油为原料时,产量约为乙烯的40%),其余为氢-甲烷,乙烷、丙烷(重新裂解)、碳四馏分(另设装置加以回收利用)、裂解汽油(另设装置生产芳烃)。整个裂解分离过程需要材料、设备多,尤其是炉管、废热锅炉、大型压缩机、制冷设备、低温换热设备、大型精馏塔都需大量资金投入,而且技术密集,加上生产流程复杂,物料处理最大,整个生产装置形成了庞大的集群。

芳烃指结构上含有苯环的烃。作为基本有机原料应用最多的是苯、乙苯、对二甲苯,此外还有甲苯和邻二甲苯。芳烃的来源有:炼油厂重整装置;乙烯生产厂的裂解汽油;煤炼焦时副产。目前通过煤炼焦获得的芳烃已不占重要地位。不同来源获得的芳烃其组成不同,因此获得的芳烃数量也不相同。裂解汽油中苯和甲苯多,二甲苯少;重整汽油是苯少,甲苯和二甲苯多。乙苯在这两种油中都少。这种资源与需求的矛盾促进了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乙苯是制苯乙烯的原料,苯乙烯是聚苯乙烯、丁苯橡胶(在合成橡胶中产量最大)的原料,因此,乙苯通常采用合成法,即由乙烯和苯制成乙苯,再由乙苯制苯乙烯。甲苯资源较多,但应用较少,为弥补苯的不足,可由甲苯制苯。目前这一工艺应用很少,一是苯供应充足;二是技术上困难较多;三是经济上不够合理。还应指出,二甲苯有三种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对二甲苯需求量最大,邻二甲苯居中,间二甲苯最小;供应量却是间二甲苯最大,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相近。为满足要求(主要是生产涤纶),首先把对二甲苯分离出来(采用吸附法和低温结晶法),通过异构化反应,把间二甲苯转化成对二甲苯。此外把资源较多的甲苯(由7个碳原子组成)和应用较少的碳九芳烃(由9个碳原子组成)进行反应,可制成碳八芳烃(二甲苯的混合物)。芳烃的制取方法说明:只有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掌握和利用规律,才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 化工原料的主要用途及生产 1. 乙烯的主要用途

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乙烯,约占乙烯耗量的 45% ;其次是由乙烯生产的二氯乙烷和氯乙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另外乙烯烃化可制苯乙烯,乙烯氧化制乙醛、乙烯合成酒精、乙烯制取高级醇。 2. 丙烯的主要用途

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丙烯,另外丙烯可制丙烯腈、异丙醇、苯酚和丙酮、丁醇和辛醇、丙烯酸及其脂类以及制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和合成甘油等。 3. 丁烯的用途

丁烯的利用是以混合丁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为主,约占丁烯消费量的 60% ,另有 11% 的混合丁烯用作工业或民用燃料。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的丁烯仅占丁烯消费量的 29% ,其中正丁烯主要用于丁二烯的生产,其余用于生产顺丁烯二酸酐和仲丁醇、庚烯、聚丁烯、乙酸酐等。 4. 丁乙烯的用途

丁二烯是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由于二烯可生产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也可生产聚丁二烯、 ABS 、 BS 等树脂。此外还可生产丁二醇、己二胺 ( 尼龙的单体 ) 。 5. 苯的主要用途

苯的最大用途是作为生产苯乙烯的单体原料,约占世界苯消耗量的 50% 。环已烷和苯酚也是苯重要消费领域。二者各占苯消费量的 15%-18% 。此外,苯胺、烷基苯、顺丁烯二酸酐也都是由苯生产的重要衍生物。 6. 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生产及应用

环氧乙烷是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产品,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塑料,居第二位。它是低[wiki]沸点[/wiki](10.4℃)的易燃易爆气体(在空气中含3% ~ 100% 均可爆炸)。乙二醇是环氧乙烷与水的反应物,是最重的环氧乙烷衍生物。它是粘稠液体,沸点197.6℃, 有毒。除乙二醇外,环氧乙烷产量的10% ~ 20%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及其它多种化工原料。乙二醇的主要应用是制取涤纶纤维和聚酯树脂,其次是用于汽车冷却系统的抗冻剂(与水混合后,结冰温度可以降至- 70C)以及溶剂、润滑剂、增湿剂、**等。环氧乙烷与乙二醇通常安排在一个装置生产。环氧乙烷的生产几经变化,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在银催化剂存在下,用氧气直接氧化,反应温度为250 ~ 290℃,反应压力为2兆帕。乙二醇的生产方法变化较小,都是采用环氧乙烷与大量水在150 ~ 200℃, 2 ~ 2.5 兆帕的条件下直接水合。 7. 乙苯、苯乙烯的生产及应用

乙苯是具有芳香味的可燃液体,沸点为136.2℃。炼油厂的重整装置和烃类裂解制乙烯是都有乙苯生成,但产量低,分离提纯困难。通常都采用乙烯与苯反应合成乙苯。乙苯绝大部分用于制苯乙烯。苯乙烯也是有芳香味的可燃液体,沸点145.2℃。苯乙烯极易聚合,除非立刻使用,否则需加入阻聚剂(如对苯二酚)。苯乙烯是重要的聚合物单体,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塑料、丁苯橡胶,还可制造泡沫塑料,可与多种单体共同聚合,生产多种工程塑料以及热塑性弹性体,产品用途极为广泛。乙烯与苯合成乙苯时,催化剂可以用三氯化铝(液相法)、磷酸、硅藻土、三氟化硼-三氧化二铝或分子筛(牌号为ZSM5 分子筛催化剂时,反应温度为370~425℃,1.4 ~ 2.8兆帕,过程无腐蚀,也无污染。为维持连续生产,采用两个反应器交替使用,以便催化剂除焦再生时不停产。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是当前的主要生产方法(产量占90%)。在催化剂(主要是铁的氧化物)存在下,反应温度为610 ~ 660℃。 采用蒸馏法分离未反应乙苯和少量副产物. 8. 丙烯腈的生产和应用

丙烯腈是无色有毒液体,沸点77.3℃。丙烯腈是合成纤维(腈纶)、合成橡胶(丁腈橡胶)、合成塑料(ABS)主要的单体,地位十分重要,还是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的原料。由丙烯腈生产的丁腈橡胶可耐冷油和一些有机溶剂的侵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采用环氧乙烷法。为满足战争需求,开发了乙炔法,原料费用下降。 1960年,开发了丙烯法,现已淘汰了乙炔法。采用丙烯、氨、空气一步合成,合成丙烯腈被认为是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方法的重大变革之一。该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不使用剧毒物(氢氰酸),反而生产氢氰酸(可就近加工成有机玻璃的原料)。生产丙烯腈时使用的催化剂由含磷、钼、铋、铁的氧化物组成,反应温度约为450℃. 三. 天然气化工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其主要内容有: 1.天然气制碳黑; 2.天然气提取氦气; 3.天然气制氢; 4.天然气制氨; 5.天然气制甲醇; 6.天然气制乙炔; 7.天然气制氯甲烷; 8.天然气制四氯化碳; 9.天然气制硝基甲烷; 10.天然气制二硫化碳; 11.天然气制乙烯; 12.天然气制硫磺等。 四. 炼油厂的分类

炼油厂可分为 4 种类型。

1.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 2.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 3.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

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五. 原油评价试验

当加工一种原油前,先要测定原油的颜色与气味、沸点与馏程、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残炭、含硫量等指标,即是原油评价试验。 六. 炼厂的

一、

二、三次加工装置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 ( 即馏分 ) 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七. 石油产品常用问答 1. 催化裂化主要化学反应

1).裂化反应。裂化反应是 C-C 键断裂反应,反应速度较快。

2).异构化反应。它是在分子量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烃类分子发生结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 3).氢转移反应。即某一烃分子上的氢脱下来,立即加到另一烯烃分子上,使这一烯烃得到饱和的反应。

4).芳构化反应。芳构化反应是烷烃、烯烃环化后进一步氢转移反应,反应过程不断放出氢原子,最后生成芳烃。 2. 焦化及其产品

焦化是使重质油品加热裂解聚合变成轻质油、中间馏分油和焦炭的加工过程。产品有:气体;汽油;柴油;蜡油;石油焦。

3. 液化石油气 (Liquified Petroleum Gas, LPG):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中很轻质的馏分。它的两大来源为油田伴生气(包括天然气富气)及炼厂气。LPG主要组分是丙烷与丁烷,硫含量取决于油田性质。炼厂气中的LPG的组成随加工过程而异。原油蒸馏,催化重整,加氢裂化所得的LPG主要含丙、丁烷;但催化裂化生成的LPG还含丙烯与丁烯。

在常温、常压下LPG是气体,经加压(1MPa)、冷却至室温,丙、丁烷凝缩为液体(故称液化石油气),从而使容积大为缩减,贮于钢瓶便于利用。 LPG主要用途是工业燃料,发动机燃料,民用燃料,石油化工原料(如裂解制乙烯、蒸汽转化制合成气等)。LPG作为清洁的车用燃料正受重视。此外,也用作农药及日用化学品的气雾剂(propellant)。

LPG主要质量指标是蒸发残余物(戊烷等重组分)及硫含量,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LPG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2-10%(体积)时,遇明火即爆炸。

4. 石脑油 (Petroleum naphtha): 石脑油是一种轻质油品,词源于波斯语,指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石脑油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切取相应馏分而得。其沸点范围依需要而定,通常为较宽的馏程,如30-220℃。石脑油是管式炉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作为裂解原料,要求石脑油组成中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不低于70%(体积);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时,进料为宽馏分,沸点范围一般为80-180℃,用于生产芳烃时,进料为窄馏分,沸点范围为60-165℃。国外常用的轻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0-100℃,重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100-200℃;催化裂化石脑油有<105℃,105-160℃及 160-200℃的轻、中、重质三种。

5. 汽油 (Gasoline): 汽油是汽化器式发动机的燃料,也是消耗量最大的石油产品之一,其组成为碳原子数约为4-12的各种烃类,已分离出的单体烃及有机硫化合物达500多种,沸点范围为30-205℃,相对密度为0.70-0.78 ,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3时遇火爆炸。

汽油的生产过程有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减粘裂化及焦化等。原油蒸馏装置生产的直馏汽油不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需经过精制,调和加入辛烷值添加剂等过程才能作为商品汽油;减粘裂化,焦化生产的汽油质量较差,需经过加氢精制处理,才能调和进商品汽油。汽油分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大类,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摩托艇,直升飞机,农用飞机等。

汽油的质量要求中最重要的是蒸发性和抗爆性。汽油的牌号就是按其抗爆性好坏,即按辛烷值划分的。

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未燃烧烃(HC)及固体颗粒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保护环境,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目前已广泛采用新配方汽油,加剂清洁汽油,以取代含铅汽油。 6. 蒸发性 (Vaporizability):

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它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都有重要影响。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蒸气压和气液比三个指标综合评定。

7. 馏程:

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常用恩氏蒸馏仪测定。汽油的规格中规定了馏出量(体积)为10%,50%,90%和终馏点各点的最高温度。10%点的温度表示汽油轻质馏分的多少,此温度过高则低温起动性能差,过低则易形成气阻;50%点的温度反映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过高则对发动机的加速以及燃料分配的均匀性都不利;90%点和终馏点温度表示汽油中重质馏分的多少,温度过高时燃料蒸发不完全,燃烧性能差。航空汽油的馏程范围要比车用汽油的馏程范围窄。(见喷气燃料) 8. 蒸气压:

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烧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动难易程度的指标。汽油中轻组分含量多,油路气阻倾向大,汽车容易熄火;反之,则燃料不能迅速蒸发,起动困难。汽油的蒸气压要根据季节、地区和用途进行调整。冬用汽油要有较高的蒸气压,夏季使用蒸气压较低的汽油;高海拔地区汽油的蒸气压相应低些;航空汽油要求的蒸气压比车用汽油的低。

9. 气液比:

指在标准仪器中,液体燃料在规定温度和大气压下,蒸气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气液比是温度的函数,用它评定、预测汽油气阻倾向,比馏程,蒸气压指标更反映气阻倾向。 10. 抗爆性:(Antiknock riting):

指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车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高,抗爆性好。汽油的等级一般都是按辛烷值划分的,也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等,则用抗爆指数(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作为汽油划分等级的指标。航空汽油的抗爆性辛烷值和品度值(在空气过剩余数为0.6-0.65条件下测定的抗爆性)表示。辛烷值表示飞机在巡航条件下燃料的抗爆性,品度值表示飞机在起飞或爬高飞行条件下燃料的抗爆性。 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与化学组成有关。带支链的烷烃,烯烃以及芳烃通常具有优良的抗爆性。高汽油辛烷值主要靠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如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烯烃叠合汽油,甲基叔丁基醚等。

11. 辛烷值(Octane number): 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汽油在汽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公尺/秒,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0-2000公尺/秒,后者条件下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不同化学结构的烃类,具有不同的抗爆震能力。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抗爆性能较好,辛烷值设定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辛烷值设定为0。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按标准条件,在实验室单缸汽油机上用对比法进行的。调节标准燃料组成的比例,使标准燃料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此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依测定条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辛烷值:

1)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条件较为苛刻,发动机转速为900转 /分,进气温度149℃。它反映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行驶的汽油抗爆性。

2)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条件缓和,转速为600转 /分,进气为室温。此辛烷值反映汽车在慢速行驶时的汽油抗爆性。对同一种汽油,其研究法辛烷值比马达法辛烷值高出0-15个单位,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敏感性(度)。

道路法辛烷值:也称行车辛烷值,用汽车进行实测,或在全功率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条件进行测定。道路辛烷值也可用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按经验公式计算求得。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作抗爆指数,它可以近似地表示道路辛烷值。 12. 含铅汽油(Leaded gasoline):

四乙基铅[(C2H5)4Pb]是一种高效的汽油抗爆添加剂,一般的直馏汽油加入0.1%的四乙基铅,辛烷值可提高14-17个单位。但四乙基铅有剧毒,含铅的燃烧废气是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中的铅会通过呼吸道及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体铅含量增高,继而因积累作用逐步危及肾脏和神经系统。大量研究已完全证实了大城市的居民身体中血铅含量与含铅汽油的使用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减少汽油中的加铅量,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促使减少汽油中加铅量的另一个因素是与汽车尾气中CO,NOX,SOX和烃类含量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的提高有关。目前控制上述污染物的主要手段是在汽车上安装发动机尾气催化转化器,将它们转化为CO2,N2,H2O等,而铅会使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失效。

1998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文件,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加油站一律停止销售车用含铅汽油,所有汽车一律停止使用含铅汽油。 13. 新配方汽油(Oxygenated gasoline):

为了解决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扩大而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对汽油的含铅量,汽车排放的SOX,NOX,CO,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以及微粒等污染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这样对汽油的要求就更为苛刻。要求显著降低汽油中苯、芳烃、硫、烯烃(尤其是戊烯)等的含量及汽油的蒸气压,而其抗爆指数仍需保持在87以上。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汽油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醚类合物,如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简称MTBE)。乙基叔丁基醚( 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简称ETBE)和甲基叔戊基醚(Tertiary amyl methyl ether,简称TAME),这三种醚的辛烷值都很高,其中最常用的是MTBE,它们都能与烃类完全互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蒸气压也不高,加入汽油有助于降低汽油机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因此,醚类便成为新配方汽油的关键组分,为此要求汽油中的含氧量不小于2%或2.7%。

14. 加剂清洁汽油(Added additives gasoline): 目前,先进的汽油发动机已普遍采用具有较高节能效果,并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电子燃油喷射式发动机,以代替原来的汽化器设计。但是,采用电喷的汽油机对沉淀物十分敏感。当汽油机运行超过2500公里,喷嘴和进气门即会开始程度不同地生成漆膜和沉淀物,导致燃料流速下降,雾化不均,排气污染增加,燃料能耗增加等不良后果。因而必须提高燃料汽油的品质。除完善炼油加工精制工艺外,在汽油中加入清净分散添加剂是提高汽油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汽油清净剂是一种具有清净,分散,破乳和防锈性能的多功能复合添加剂,其主要化学组成是长链胺型的表面活性剂,它既能有效地抑制燃油系统的沉积物生成,又能将生成的氧化沉积物迅速分散,清除,进而确保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正常发挥,使燃油的燃烧性能得到改善,尾气排放中的HC,CO污染大大降低。 15. 柴油(Diesel fuel): 柴油是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燃料,也是消耗量最大的石油产品之一。由于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农用机械的动力。柴油是复杂的烃类混合物,碳原子数约为10-22。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减粘裂化,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还需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柴油使用性能中最重要的是着火性和流动性,其技术指标分别为十六烷值和凝点。我国柴油现行规格中要求含硫量控制在0.5%-1.5%。

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10,0,-10,-20,-35五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

16. 着火性 ( Ignitability): 高速柴油机要求柴油喷入燃烧室后迅速与空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并立即自动着火燃烧,因此要求燃料易于自燃。从燃料开始喷入气缸到开始着火的间隔时间称为滞燃期或着火落后期。燃料的自燃点(在空气存在下能自动着火的温度)低,则滞燃期短,即着火性能好。一般以十六烷值作为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也可以有柴油指数或十六烷指数表示。 17. 十六烷值(Cetane number): 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标准燃料是用正十六烷与2-甲基萘按不同体积百分数配成的混合物。其中正十六烷自燃性好,设定其十六烷值为100,2-甲基萘自燃性差,设定其十六烷值为0。也有以2,2,4,4,6,8,8-七甲基壬烷代替2-甲基萘,设定其十六烷值为15。十六烷值测定是在实验室标准的单缸柴油机上按规定条件进行的。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容易起动,燃烧均匀,输出功率大;十六烷值低,则着火慢,工作不稳定,容易发生爆震。一般用于高速柴油机的轻柴油,其十六烷值以40-55为宜;中、低速柴油机用的重柴油的十六烷值可低到35以下。柴油十六烷值的高低与其化学组成有关,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芳烃的十六烷值最低,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居中。当十六烷值高于50后,再继续提高对缩短柴油的滞燃期作用已不大;相反,当十六烷值高于65时,会由于滞燃期太短,燃料未及与空气均匀混合即着火自燃,以致燃烧不完全,部分烃类热分解而产生游离碳粒,随废气排出,造成发动机冒黑烟及油耗增大,功率下降。 加添加剂可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常用的添加剂有硝酸戊酯或已酯。 18. 流动性 (Flowability): 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最低温度。柴油的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丧失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多且沸点高时,凝点也高。一般选用柴油的凝点低于环境温度3-5℃,因此,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需使用不同牌号,即不同凝点的商品柴油。在实际使用中,柴油在低温下会析出结晶体,晶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滤网,这时的温度称作冷滤点。与凝点相比,它更能反映实际使用性能。对同一油品,一般冷滤点比凝点高1-3℃。采用脱蜡的方法,可降低凝点,得到低凝柴油。 19. 溶剂油 (solvents):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

低沸点溶剂油,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为60-90℃, 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沸程为80-120℃,

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沸程为140-200℃,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油墨溶剂油,其干点可高达300℃。

1) 按化学结构分,溶剂油则可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实际上除乙烷,甲苯和二甲苯等少数几种纯烃化合物溶剂油外,溶剂油都是各种结构烃类的混合物。

2) 按用途分,根据国家标准GB1922-88,即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划分溶剂油,常见的牌号有:70#香花溶剂油,90#石油醚,120#橡胶溶剂油,190#洗涤剂油,200#油漆溶剂油,260#特种煤油型溶剂。此外还有6#抽提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剂油。农用灭蝗溶剂油等。实际上市场销售的远不止这些,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溶剂油。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主要考虑的性质有: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溶剂油包括切取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切取馏分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将相应的轻质直馏馏分再切割成适当的窄馏分;和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馏分一般都需要经过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泽,提高安定性,除去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碱洗,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等。

溶剂油是烃的复杂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所以从生产,贮运到使用,都必须严格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溶剂油毒性的表示方法大致三种: 1) 致死量(LD):一般用来表示剧毒物质对动物生理作用强度的一种尺度。 2) 致死浓度(LC):用浓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种尺度。

3) 最大容许浓度(MAC):最大容许浓度通常用空气中蒸气容量的百万分率(ppm或10-6)表示,这是溶剂毒性的粗略估计,因人而异,不是绝对的极限值。

20. 煤油 (kerosene):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或淡黄褐色的轻质石油产品,含碳原子数为9-16的多种烃混合物,沸点范围为120-315℃,相对密度为0.79-0.85左右。它由原油常压蒸馏所得到的煤油馏份经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制得;也可以由重质馏份油或渣油经加氢裂化工艺制得。主要用于照明、生活炊事、取暖、动力燃料、溶剂等。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航空煤油、灯用煤油、动力煤油、信号灯煤油、矿灯煤油、溶剂用煤油等。

1) 灯用煤油:灯用煤油是沸点范围为170-280℃的无色透明精制产品,最好选用石蜡基并含少量芳烃的原油生产。煤油的芳烃含量最好在10%左右,以使灯光有必需的亮度而又不冒黑烟(但不得含苯)。为使灯蕊很好上油,要求0℃时的运动粘度不大于2.4mm2/s,为使灯光平稳、持久,必须控制70%的馏出温度不高于270℃,为使灯光持久灯蕊正常上油且不剩底油,必须控制98%馏出温度不高于290℃,为了使用安全和减少贮运中的蒸发损失,闪点不低于40℃。 2) 动力煤油:动力煤油主要用于电火花点火气化器式发动机上,馏程需在100-300℃之间,50%馏出温度最好不高于200℃,辛烷值为40-45。

3) 溶剂用煤油:煤油常用作印刷油墨、涂料、液体沥青调配及杀虫剂、农药等的溶剂,特点是馏程窄,如190-250℃。

溶剂用煤油用量较大,特别是印刷油墨、涂料用量较大。根据使用对象不同而质量要求各异,总的说来要求精制深度合适,组分以烷烃、环烷烃为主,含有适量的芳香烃(一般5%-15%)。 21. 喷气燃料(Jet fuel): 用于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燃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态轻质石油产品。主要含烃类混合物,约占98%(体)以上,另外还含有少量含氧,硫和氮的化合物及微量金属杂质。它主要由原油常压蒸馏得到的煤油馏分经精制加工,再加入添加剂制得(直馏喷气燃料),为扩大资源,还由原油蒸馏得到的重质馏分油经加氢裂化制得,甚至还掺入催化裂化馏分油和热裂化、焦化、减粘的加氢精制馏分等(二次加工喷气燃料)。

喷气燃料分为汽油型(馏分范围为80-260℃),宽馏分型(馏分范围为50-305℃)和煤油型(馏分范围为180-330℃)3种。一般亚音速喷气式飞机多用汽油型和宽馏分型。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则只能用煤油型燃料,飞行速度到了马赫的要用初馏点200℃以上,终沸点约到330℃的重煤油型燃料。为提高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单位容积的热效率,延长飞机的续航距离,要求燃料的发热量要高(重量发热量要求在43.12MJ/kg以上,密度要大(不低于0.775g/cm3);为保持燃烧筒的耐用寿命,要求燃料的氢含量最少不低于13.5%,芳烃含量不高于25%;为提高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还要求燃料具有良好的热安定性能和较低的冰点(一般不高于-46℃)。喷气燃料除了作为燃料燃烧之外,它还起到润滑剂和冷却剂的作用。 喷气燃料分

1、

2、

3、4号,其中1号适宜于严寒冬季,4号适宜于炎热地区,目前广泛使用3号。 22. 重油

重油旧称燃料油,系棕黑色粘稠状的重质石油产品。重油由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装置提取馏分油后的残渣油(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调入部分轻质馏分油以达到合适的粘度而制得;也可由减压渣油经减粘裂化工艺而制得,或从页岩油加工或煤液化等工艺获得。燃料油广泛用作船舶锅炉、大型低速柴油机、发电站锅炉、玻璃、陶瓷、金属热处理、治炼等工业的加热过程用燃料。

燃料油性能要求主要有:

(1)粘度:反映输送性能和燃料油雾化性能;

(2)闪点:反映贮存、运输和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3)含硫量:反映油品对设备的腐蚀性能和对大气污染的程度;

(4)沉积物及机械杂质:影响油品的输送、堵塞油路、过滤器和喷嘴。

我国燃料油按80oc运动粘度(mm2/s)分级。有20,60,100,200四种。20号燃料油适用于远洋船舶等小型喷嘴的锅炉和无预热器用工业窑炉及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上;60号燃料油适用于近海或内河船舶的锅炉燃烧之用,也用于铁路机车锅炉上;100号燃料油适于陆用大型锅炉或治金、机械制造的热处理加热炉;200号燃料油用作炼油厂加热炉燃料或发电厂大型蒸汽锅炉,工业窑炉以及炼钢炉燃料等。近年,为改善重油燃烧,乳化燃料油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八. 加氢裂化的主要原料及产品

加氢裂化的主要原料是重质馏分油,包括催化裂化循环油和焦化馏出油等。它的产品主要是优质轻质油品,特别是生产优质航空煤油和低凝点柴油。 九. 催化重整工艺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

催化重整工艺在炼油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它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能把辛烷值很低的直馏汽油变成 80 至 90 号的高辛烷值汽油。二是能生产大量苯、甲苯和二甲苯,这些都是生产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基本原料。三是可副产大量廉价氢气。 十. 溶剂脱沥青在炼厂中的地位

溶剂脱沥青装置既是生产重质润滑油的 " 龙头 " 装置,又是一个重油加工装置,它在炼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减压渣油经溶剂脱沥青装置后,脱除沥青质、胶质和含金属的非烃化合物。脱沥青油既可做重质润滑油原料,又可做催化裂化原料;脱油沥青直接调合成道路沥青或氧化成建筑沥青,重质润滑油料在脱蜡后还可生产地蜡。 十一. 国内外脱蜡工艺方法

冷榨脱蜡、混合溶剂脱蜡、分子筛脱蜡、尿素脱蜡、细菌脱蜡、催化临氢降凝及喷雾脱蜡等方法。 

十二. 目前我国的化肥品种

有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硫酸铵、重过磷酸钙、普钙、钙镁磷肥、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微量元素脂料、腐殖酸类肥料等。 十三. 酚精炼及在炼厂中的地位

目的是除去润滑油中非理想组分、提高油品的抗氧化安定性,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和色度,降低酸值和残炭值。地位:酚精制是润滑油生产的一个重要生产工序。从蒸馏来的减压

二、

三、四线和丙烷脱沥青来的残渣油料,首先经过酚精炼、然后经脱蜡,补充精制,调合生产成品润油油。因此,酚精炼在炼厂的润滑油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十四. 流体的流量与流速种类

流体的流量和流速,可分为质量流量、质量流速与体积流量、体积流速两种。质量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或设备的任一截面上的流体质量。质量流量通常用符号 G 表示,单位为 kg/s 。体积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或设备的任一截面上的流体体积。体积流量通常用符号 V 表示,单位为 m3/s 。质量流速是,单位时间内,管道或设备的单位截面上流过的流体质量。通常用符号 WG 表示,单位为 kg/s•m2 。体积流速是,单位时间内,管道或设备的单位截面流过的流体体积。体积流速通常用符号 WV 表示,单位为 m3/s•m2 或 m/s 。

十五. 重度、密度、比重

单位体积的物料所具有的重量,称为重度,单位: kg/m3 。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物质质量称为密度,单位: g/cm3 。比重是指物质的重量与同体积的纯水在 4℃ 时的重量之比。液体比重是指相同体积的液体重量与水的重量之比,是一没有单位的数值。

十六. 粘度

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则该两流体层间会产生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粘度有动力粘度,其单位:帕斯卡秒 (Pa•s) ;运动粘度是在工程计算中,物质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其单位为: (m2/s) 。在石油工业中还使用 " 恩氏粘度 " ,它不是上面介绍的粘度概念。而是流体在恩格拉粘度中直接测定的读数。 十七. 当前车用汽油牌号

90# 、 93# 和 97# 三个牌号,仍保留 70# 老牌号。汽车的压缩比为 7.0 以下的东风、解放等老式汽车用 70# 车用汽油。汽车的压缩比在 7.0 以上的新式汽车如:桑塔那、奥迪、解放 CA141 、跃进 NJG131 等小轿车用 90# 汽油。 十八. 含铅汽油的毒性

四乙基铅有强烈的毒性,它通过皮肤、呼吸道或食道进入人体并不易排出,积累一定程度就有中毒现象,轻度引起失眠、恶心、头痛、血压降低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十九. 当前柴油的品级和牌号

有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牌号有 10# 、 0#-10# 、 -20# 、 -35# 、 -50#。 二十. 企业能量平衡技术指标

主要有 4 项技术指标:

1.单位能耗: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的某种能源消耗量;. 2.单位综合能耗: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的综合能耗量,以吨标准煤 /t 、 t 标准煤 /× 104 m 或吨标准 /×104 元表示;

3.设备效率:有效能量 / 供给能量 ×100% ;

4.企业能源利用:企业有效利用能量 / 企业总综合能耗量 ×100% 。

第二节 塑料的成型加工

一、 塑料的成型加工

塑料的成型加工是指由合成树脂制造厂制造的聚合物制成最终塑料制品的过程。加工方法(通常称为塑料的一次加工)包括压塑(模压成型)、挤塑(挤出成型)、注塑(注射成型)、吹塑(中空成型)、压延等。 1. 压塑

压塑也称模压成型或压制成型,压塑主要用于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2. 挤塑

挤塑又称挤出成型,是使用挤塑机(挤出机)将加热的树脂连续通过模具,挤出所需形状的制品的方法。挤塑有时也有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并可用于泡沫塑料的成型。挤塑的优点是可挤出各种形状的制品,生产效率高,可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缺点是热固性塑料不能广泛采用此法加工,制品尺寸容易产生偏差。 3. 注塑

注塑又称注射成型。注塑是使用注塑机(或称注射机)将热塑性塑料熔体在高压下注入到模具内经冷却、固化获得产品的方法。注塑也能用于热固性塑料及泡沫塑料的成型。注塑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自动化,能成型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适合大量生产。缺点是[wiki]设备[/wiki]及模具成本高,注塑机清理较困难等。 4. 吹塑

吹塑又称中空吹塑或中空成型。吹塑是借助压缩空气的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的树脂型坯吹胀为空心制品的一种方法,吹塑包括吹塑薄膜及吹塑中空制品两种方法。用吹塑法可生产薄膜制品、各种瓶、桶、壶类容器及儿童玩具等。

5. 压延

压延是将树脂合各种添加剂经预期处理(捏合、过滤等)后通过压延机的两个或多个转向相反的压延辊的间隙加工成薄膜或片材,随后从压延机辊筒上剥离下来,再经冷却定型的一种成型方法。压延是主要用于聚氯乙稀树脂的成型方法,能制造薄膜、片材、板材、人造革、地板砖等制品。

二、 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有五大品种,即[wiki]聚乙烯[/wiki]、聚丙烯、聚氯乙稀、聚苯乙烯及ABS。它们都是热塑性塑料。

1. 聚乙烯(PE)

聚乙烯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高的品种。聚乙烯是不透明或半透明、质轻的结晶性塑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 ~ -100℃),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但不耐热。聚乙烯适宜采用注塑、吹塑、挤塑等方法加工。 2. 聚丙烯(PP)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得的热塑性塑料,通常为无色、半透明固体,无臭无毒,密度为0.90 ~ 0.919 克/厘米3,是最轻的通用塑料,其突出优点是具有在水中耐蒸煮的特性,耐[wiki]腐蚀[/wiki],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助剂来加以改进。聚丙烯的生产方法有淤浆法、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3种。

3. 聚氯乙稀(PVC)

聚氯乙稀是由氯乙烯聚合而得的塑料,通过加入增塑剂,其硬度可大幅度改变。它制成的硬制品以至软制品都有广泛的用途。聚氯乙稀的生产方法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

4. 聚苯乙烯(PS)

通用的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聚合物,外观透明,但有发脆的缺点,因此,通过加入聚丁二烯可制成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TPS)。聚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5. ABS

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共同聚合的产物,简称ABS三元共聚物。这种塑料由于其组分A(丙烯腈)、B(丁二烯)和S(苯乙烯)在组成中比例不同,以及制造方法的差异,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 ABS是合用注塑和挤压加工,故其用途也主要是生产这两类制品。

三、 常用工程塑料

常用的工程塑料品种,如聚铣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酯、聚苯醚、聚砜,它们都是热塑性塑料。 1. 聚铣氨(PA)

聚铣氨又称尼龙,包括尼龙

6、尼龙6

6、尼龙

11、尼龙

12、芳香族尼龙等品种,常用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它们都是尼龙纤维的原料,但也是重要的塑料。尼龙6和尼龙66都是乳白色、半透明的结晶性塑料,具有耐热性、耐磨性,同时耐油性优良。但有吸水性是其缺点,其[wiki]机械[/wiki]性质随吸湿的程度有很大变化,而且制品的尺寸也改变。

2.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是透明、强度高,具有耐热性的塑料。尤其是冲击强度大,在塑料中属于佼佼者,而且抗蠕变性能好,甚至在120℃下仍保持其强度。因此,作为工业用塑料而被广泛应用。但是,耐化学药品性稍低,不耐碱、强酸和芳香烃。聚碳酸酯适于注塑、挤塑、吹塑等加工。

3. 聚甲醛(POM)

聚甲醛是乳白色不透明的塑料,抗磨性、回弹性及耐热性等性能优良。通过注塑法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部件,还可以做弹簧,是典型的工程塑料。聚酯常用的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它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进行缩聚反应制得的,也是生产涤纶纤维的原料。这种聚酯具有耐热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而且有一定强度和优良的不透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双向拉伸薄膜广泛用于录音带、电影及照相软片等。双向拉伸吹塑制品的瓶子,由于透明及二氧化碳不易透明,常用作碳酸饮料的容器。 4. 聚苯醚 (PPO)

聚苯醚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强度工程塑料,它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抗蠕变性能;电性能优异,耐高温于120℃,且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尺寸稳定,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变化很小;吸湿很小,耐水蒸汽蒸煮。广泛用在[wiki]电子[/wiki]、电器部件、医疗器具、照相机和办公器具等方面。 5. 聚砜(PSF)

聚砜是6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热塑性高强度工程塑料。聚砜的特点是耐温性好,介电性能优良,在水和湿气或190℃的[wiki]环境[/wiki]下,仍保持高的介电性能。此外,耐辐照也是它的优点。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能,它可以用来制作汽车、飞机等要求耐热而有刚性的机械零件,也被用来作尺寸精密的耐热和电器性能稳定的电器零件,如线圈骨架、电位器部件等。

四、 常用热固性塑料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品种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1. 酚醛树脂(PF)

酚醛树脂是历史上最长的塑料品种之一,俗称胶木或电木,外观呈黄褐色或黑色,是热固性塑料的典型代表。酚醛树脂成型时常使用各种填充材料,根据所用填充材料的不同,成品性能也有所不同,酚醛树脂作为成型材料,主要用在需要耐热性的领域,但也作为粘接剂用于胶合板、砂轮和刹车片。

2. 脲醛树脂(UF)

脲醛树脂是可用作模压料、粘接剂等的无色塑料,由尿素和甲醛制备。脲醛树脂模压料填加有纤维素。而且硬度、机械强度优良。另一方面,有发脆、具有吸水性、尺寸稳定性不良的缺点,甚至静置也往往产生裂纹。脲醛树脂可制造餐具、瓶盖等日用品和机械零部件,还可做粘接剂。

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蜜胺-甲醛树脂这种塑料弥补了脲醛树脂不耐水的缺点,但价格比脲醛树脂高。由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脲醛树脂一样无色透明,成型色彩鲜艳,又由于具有耐热性、表面硬度大、机械特性、电学性能良好、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化学药剂性优越,所以可用于餐具、各种日用品(包括家具)、工业用品的领域。 4. 不饱和聚酯树脂(UF)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具有不同粘度的淡黄或琥珀色的透明液体。因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强度不高,故常加入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使用,产品俗称"玻璃钢"。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呈液体状,而且不加压也可成型,甚至可在常温下固化,因而可用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成制品。 5. 环氧树脂(EP)

环氧树脂是用固化剂固化的热固性塑料。它的粘接性极好,电学性质优良,机械性质也良好。环氧树脂的主要用途是作金属防蚀[wiki]涂料[/wiki]和粘接剂,常用于印刷线路板和电子元件的封铸。

6. 有机硅树脂(SI)

与前述的各树脂不同,主要成分不是碳,而是硅,因此价格高。但是有机硅树脂耐热180℃,经特殊处理可耐500℃,耐寒性良好,物理性质不随温度变化,是一种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和耐候性优良的热固性塑料,它的耐热制品是生产电子工业元器件的材料。 7. 聚氨酯(PU)

聚氨酯品种很多,可制成从轻质热塑性弹性体至硬质泡沫塑料。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的密度为0.015 ~ 0. 15克/厘米3,软质泡沫塑料成型为块状,便于切割作家具和包装材料。硬质泡沫塑料可制成各种型式,主要用途是在温度低,要求绝缘性能好,如低温运输车辆作保冷层,还可用于建材,家具等。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性能。 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是无色透明(透光率大于92%)具有耐光性的塑料。容易着色,表面硬度大,机械强度也高,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也不会像其他塑料那样变成黄色,但冲击强度不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工以注塑及挤塑为主,但还能用单体铸塑法制造制品。主要用于光学仪器、灯具,可以代替普通玻璃使用。 9. 氟树脂

氟树脂是分子结构中含氟原子塑料的总称。代表性的氟树脂为聚四氟乙烯。它具有优异的耐热性(260℃)、耐冷性(-260℃)、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很好,且具有极好的耐化学药品性,能在"王水"(硝酸与盐酸混合物)中煮沸,有"塑料王"之美称。但不能用通常的加工方法加工,价格高。氟塑料主要用作防腐、耐热、绝缘、耐磨、自润滑材料,还可用作医用材料。

五、 合成橡胶 1. 橡胶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

2. 通用橡胶

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和一般工业橡胶制品。通用橡胶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 3. 丁苯橡胶

丁苯橡胶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的,是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有乳聚丁苯橡胶 、溶聚丁苯橡胶 和热塑性橡胶(SBS)。 4. 顺丁橡胶

是丁二烯经溶液聚合制得的,顺丁橡胶具有特别优异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还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顺丁橡胶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轮胎,少部分用于制造耐寒制品、缓冲材料以及胶带、胶鞋等。顺丁橡胶的缺点是抗撕裂性能交差,抗湿滑性能不好。 5. 异戊橡胶

异戊橡胶是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简称,采用溶液聚合法生产。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优良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异戊橡胶生胶(未加工前)强度显著低于天然橡胶,但质量均一性、加工性能等优于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可以代替天然橡胶制造载重轮胎和越野轮胎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橡胶制品。

6. 异丙橡胶

乙丙橡胶以乙烯和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耐老化、电绝缘性能和耐臭氧性能突出。乙丙橡胶可大量充油和填充碳黑,制品价格较低,乙丙橡胶化学稳定性好,耐磨性、弹性、耐油性和丁苯橡胶接近。乙丙橡胶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作为轮胎胎侧、胶条和内胎以及汽车的零部件,还可以作电线、电缆包皮及高压、超高压绝缘材料。还可制造胶鞋、卫生用品等浅色制品。 7. 氯丁橡胶

它是以氯丁二烯为主要原料,通过均聚或少量其它单体共聚而成的。如抗张强度高,耐热、耐光、耐老化性能优良,耐油性能均优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具有较强的耐燃性和优异的抗延燃性,其化学稳定性较高,耐水性良好。氯丁橡胶的缺点是电绝缘性能,耐寒性能较差,生胶在贮存时不稳定。氯丁橡胶用途广泛,如用来制作运输皮带和传动带,电线、电缆的包皮材料,制造耐油胶管、垫圈以及耐化学腐蚀的设备衬里。

六、 特种橡胶

是指具有特殊性能(如耐高温、耐油、耐臭氧、耐老化和高气密性等),并应用于特殊场合的橡胶,例如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特种橡胶用量虽小,但在特殊应用的场合是不可缺少的。

1. 丁腈橡胶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电性能低劣,弹性稍低。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 2. 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的,主要采用淤浆法生产。透气率低,气密性优异,耐热、耐臭氧、耐老化性能良好,其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也很好。丁基橡胶的缺点是硫化速度慢,弹性、强度、粘着性较差。丁基橡胶的主要用途是制造各种车辆内胎, 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包皮、耐热传送带、蒸汽胶管等。

3. 氟橡胶

氟橡胶是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氧化性、耐油性和耐药品性,它主要用于航空、化工、石油、汽车等工业部门,作为密封材料、耐介质材料以及绝缘材料。 4. 硅橡胶

硅橡胶由硅、氧原子形成主链,侧链为含碳基团,用量最大的是侧链为乙烯基的硅橡胶。既耐热,又耐寒,使用温度在-100~300℃之间,它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和耐臭氧性以及良好的绝缘性。缺点是强度低,抗撕裂性能差,耐磨性能也差。硅橡胶主要用于航空工业、电气工业、食品工业及医疗工业等方面。

5. 聚氨酯橡胶

聚氨酯橡胶是由聚酯(或聚醚)与二异睛酸酯类化合物聚合而成的。耐磨性能好、其次是弹性好、硬度高、耐油、耐溶剂。缺点是耐热老化性能差。聚氨酯橡胶在汽车、制鞋、机械工业中的应用最多。 第三节 合成橡胶生产工艺

合成橡胶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单体的合成和精制、聚合过程以及橡胶后处理三部分:

一、 单体的生产和精制

合成橡胶的基本原料是单体,精制常用的方法有精馏、洗涤、干燥等。 1. 聚合过程

聚合过程是单体在引发剂和[wiki]催化剂[/wiki]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的过程。有时用一个聚合设备,有时多个串联使用。合成橡胶的聚合工艺主要应用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两种。目前,采用乳液聚合的有丁苯橡胶、异戊橡胶、丁丙橡胶、丁基橡胶等。 2. 后处理

后处理是使聚合反应后的物料(胶乳或胶液),经脱除未反应单体、凝聚、脱水、干燥和包装等步骤,最后制得成品橡胶的过程。乳液聚合的凝聚工艺主要采用加电解质或高分子凝聚剂,破坏乳液使胶粒析出。溶液聚合的凝聚工艺以热水凝析为主。凝聚后析出的胶粒,含有大量的水,需脱水、干燥。

二、 基本有机原料 1. 塑料的发展史

天然树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塑料工业形成于1930年,近40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树脂这一名称是由树木分泌出的脂质而得的。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树脂是松香、虫胶等。天然树脂的生产受到地区的限制而产量不大,质量也不高,使用受到限制。人们为了寻求天然树脂的代用品,1846年用纤维素(棉花)和硝酸制得硝酸纤维素,将潮湿的硝酸纤维素和樟脑混合,制成虫胶的代用品,于1872年建厂生产。虽然从发现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但目前仍在广泛使用,常用名称为赛璐珞,如乒乓球、玩具、梳子、钮扣等。随着人类对塑料材料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出了比天然树脂用途广泛得多的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高分子量的树脂状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一般是固体,也有为粘稠状液体的。第一个合成树脂品种为热固性酚醛树脂(俗名电木),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的。从1907年建立了第一个酚醛树脂厂算起,便开始进入合成高分子时期,1931年开始了第一个热塑性树脂聚氯乙稀树脂的工业生产,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陆续工业化生产。目前有工业生产的约30大类树脂。在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中,以合成树脂生产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据统计,1995年世界合成树脂产量约1.2亿吨,我国大陆合成树脂产量约440万吨。

2. 塑料的定义、性能特点与组成

塑料是可塑性的简称。其科学定义为:以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或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基本成分,在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能流动成型或借就地聚合或固化而定型,其成品状态为柔韧性或刚性固体,但又非弹性体。塑料的特点是质轻,具有耐磨、耐腐蚀、绝缘性好等性能。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占总质量的40% ~ 100%。生产合成树脂的基本原料常称为单体,单体的性质决定了大分子物质的基本特性,所以在命名和区分塑料时,在单体名称前面加个"聚"字,就形成某种树脂或塑料的名称,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等。有时直接在单体简称的后面加树脂或塑料即可,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虽然塑料的基体是树脂,但大多数情况下三塑料中加有添加剂(也称助剂),这些添加剂常具有特定功能,可以改进加工或使用性能,有时仅仅作为增量剂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常用的添加剂有:

(1)增塑剂绝大部分合成树脂具有可塑性,但可塑性的大小却不相同,为了使树脂易于塑化和赋予制品柔软性,一般在树脂中加入一些低分子物质,这些低分子物称为增塑剂。增塑剂是液体或低熔点物质,与树脂应有较好的混溶性。常用的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氯化石蜡等。

(2)润滑剂在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熔融物料的流动性,并使之不粘附在金属设备或模具上,同时使脱模容易所加入的添加剂称为润滑剂。常用的润滑剂由硬脂酸及其盐类等

(3)稳定剂 为防止或抑制塑料制品的性能劣化而加入的添加剂称为稳定剂。具有代表性的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

(4)着色剂为了美化和装饰塑料而在物料中加入的含色料的添加剂称为着色剂。

(5)[wiki]填料[/wiki] 加于塑料的配合料中以降低成本,有时也可增进塑料的物理性能,如硬度、刚度及冲击强度的相对惰性的物质称为填料。最常用的填料由粘土、硅酸盐、滑石、碳酸盐等。

3. 塑料的分类

塑料可按制造过程所采用的合成树脂的性质来分类。一般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热塑性塑料是由可以多次反复加热而仍保持可塑性的合成树脂所制得的塑料。热塑料性塑料加热即软化,并能成型加工,冷却即固化,可以多次成型,如聚乙烯、聚氯乙稀等。与热塑性塑料不同,热固性塑料加热即软化,并能成型加工,但继续加热则固化成型。固化后的产品再进行加热,也不能使其熔化。即热固性塑料在成型前是可熔、可熔的,即是可塑的,而一经成型固化后,就变成不熔不溶的了,不能进行多次成型,如酚醛塑料。塑料也可按用途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痛用塑料是大宗生产的一类塑料,其价格低廉,可用于一般用途。工程塑料能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具有相对密度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成型加工容易、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特种塑料具有通用塑料所不具有的特性,通常认为是用于能发挥其特性场合的塑料。一般认为聚乙烯、聚丙稀、聚氯乙烯及聚奔乙烯属于通用料。ABS也包括在通用塑料中。工程塑料有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醚、聚亚苯基氧、聚砜和聚酰亚胺等,广泛用于化工、电子、机械、汽车制造、航空、建筑、交通等工业。 4. 塑料的制造过程

绝大多数塑料制造的第一步是合成树脂的生产(由单体聚合而得),然后根据需要,将树脂(有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进一步加工成塑料制品。有少数品种(如有机玻璃)其树脂的合成和塑料的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合成树脂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低分子原料――单体(如乙烯、丙烯、氯乙烯等)通过聚合反应结合成大分子而生产的。工业上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合4种。 1) 本体聚合法

本体聚合是单体在引发剂或热、光、辐射的作用下,不加其他介质进行的聚合过程。特点是产品纯洁,不需复杂的分离、提纯,操作较简单,生产设备利用率高。可以直接生产管材、板材等质品,故又称块状聚合。缺点是物料粘度随着聚和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混合和传热困难,反应器温度不易控制。本体聚合法常用于聚加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和聚酰胺等树酯的生产。 2) 悬浮聚合法

悬浮聚合是指单体在机械搅拌或振荡和分散剂的作用下,单体分散成液滴,通常悬浮于水中进行的聚合过程,故又称珠状聚合。特点是:反应器内有大量水,物料粘度低,容易传热和控制;聚合后只需经过简单的分离、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得树脂产品,可直接用于成型加工;产品较纯净、均匀。缺点是反应器生产能力和产品纯度不及本体聚合法,而且,不能采用连续法进行生产。悬浮聚合在工业上应用很广。75%的聚氯乙稀树脂采用悬浮聚合法,聚苯乙烯也主要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反应器也逐渐大型化。 3) 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是指借助乳化剂的作用,在机械搅拌或振荡下,单体在水中形成乳液而进行的聚合.乳液聚合反应产物为胶乳,可直接应用,也可以把胶乳破坏,经洗涤、干燥等后处理工序,得粉状或针状聚合物。乳液聚合可以在较高的反应速度下,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物料的粘度低,易于传热和混合,生产容易控制,残留单体容易除去。乳液聚合的缺点是聚合过程中加入的乳化剂等影响制品性能。为得到固体聚合物,耗用经过凝聚、分离、洗涤等工艺过程。反应器的生产能力比本体聚合法低。

4) 溶液聚合法

溶液聚合是单体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有时溶于溶剂,属于典型的溶液聚合,产品可做涂料或胶粘剂。如果聚合物不溶于溶剂,称为沉淀聚合或淤浆聚合,如生产固体聚合物需经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才成为成品。在溶液聚合中,生产操作和反应温度都易于控制,但都需要回收溶剂。工业溶液聚合可采用连续法合间歇法,大规模生产常采用连续法,如聚丙烯等。 第三章 天然气转化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发展

以氢气、一氧化碳为主要组分供化学合成用的一种原料气。由含碳矿物质如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焦炉煤气、炼厂气等转化而得。按合成气的不同来源、组成和用途,它们也可称为煤气、合成氨原料气、甲醇合成气(见甲醇)等。合成气的原料范围极广,生产方法甚多,用途不一,组成(体积%)有很大差别:H2 32~6

7、CO 10~

57、CO 22~

28、CH4 0.1~

14、N2 0.6~23。

制造合成气的原料含有不同的H/C摩尔比:对煤来说约为1:1;石脑油约为2.4:1;天然气最高,为4:1。由这些原料所制得的合成气,其组成比例也各不相同,通常不能直接满足合成产品的需要。例如: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要求H2/N2=3,需将空气中的氮引入合成气中(见合成氨原料气);生产甲醇的合成气要求 H2/CO≈2或(H2-CO2)/(CO+CO2)≈2;用羰基合成法生产醇类时,则要求H2/CO≈1;生产甲酸、草酸、醋酸和光气等则仅需要一氧化碳。为此,在合成气制得后,尚需调整其组成,调整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水煤气反应(变换反应):CO+H2O= CO2+H2 以降低一氧化碳,提高氢气的含量。

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在化学工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开始从合成气生产氨,现在氨已成为最大吨位的化工产品。从合成气生产的甲醇,也是一个重要的大吨位有机化工产品。1939年,德国开发的乙炔氢羧化工艺曾是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的重要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日本曾建立了十多座以煤为原料用费托合成从合成气生产液体燃料(见煤间接液化)的工厂,战后由于有廉价的原油,这些厂先后关闭。1945年,德国鲁尔化学公司用羰基合成(即氢甲酰化)法生产高级脂肪醛和醇开发成功,此项工艺技术发展很快。60年代,在传统费托合成的基础上,南非开发了SASOL工艺,生产液体燃料并联产乙烯等化工产品,以适应当地的特殊情况。1960年,联邦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工艺工业化;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对此法作了重大改进,使之成为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进而带动了有关领域的许多研究。70年代石油涨价以后,又提出了碳一化学的概念。对合成气应用的研究,引起了各国极大的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合成气主要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战后,主要采用含氢更高的液态烃(石油加工馏分)或气态烃(天然气)作原料。70年代以来,煤气化法又受到重视,新技术及各种新的大型装置相继出现,显示出煤在合成气原料中的比重今后将有可能增长。但目前仍主要从烃类生产合成气,所用方法主要有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两种。

一、 蒸汽转化

此法以天然气或轻质油为原料,与水蒸气反应制取合成气。1915年,A.米塔斯和C.施奈德用蒸汽和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在镍催化剂上反应获得了氢。1928年,美国标准油公司首先设计了一台小型蒸汽转化炉生产出氢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此法生产合成氨原料气。

天然气蒸汽转化 主要反应为:

主要工艺参数是温度、压力和水蒸气配比。由于此反应是较强的吸热反应,故提高温度可使平衡常数增大,反应趋于完全。压力升高会降低平衡转化率。但由于天然气本身带压,合成气在后处理及合成反应中也需要一定压力,在转化以前将天然气加压又比转化后加压经济上有利,因此普遍采用加压操作,同时增加水蒸气用量以提高甲烷转化率。高水蒸气用量也可防止催化剂上积炭。除上述主要反应外,还有下列反应发生,此两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在温度 800~820℃、压力2.5~3.5MPa、H2O/C摩尔比3.5时,转化气组成(体积%)为:CH4

10、CO

10、CO2

10、H2 6

9、N21。

为在工业上实现天然气蒸汽转化反应,可采用连续转化和间歇转化两种方法。 ①连续蒸汽转化流程

这是目前合成气的主要生产方法。在天然气中配以0.25%~0.5%的氢气,加热到380~400℃时,进入装填有钴钼加氢催化剂和氧化锌脱硫剂的脱硫罐,脱去硫化氢及有机硫,使总硫含量降至0.5ppm以下。原料气配入水蒸气后于 400℃下进入转化炉对流段,进一步预热到 500~520℃,然后自上而下进入各支装有镍催化剂的转化管,在管内继续被加热,进行转化反应,生成合成气。转化管置于转化炉中,由炉顶或侧壁所装的烧嘴燃烧天然气供热(见天然气蒸汽转化炉)。转化管要承受高温和高压,因此需采用离心浇铸的含25%铬和20%镍的高合金不锈钢管。连续转化法虽需采用这种昂贵的转化管,但总能耗较低,是技术经济上较优越的生产合成气的方法。 ②间歇蒸汽转化流程

亦称蓄热式蒸汽转化法。采用周期性间断加热来补充天然气转化过程所需的反应热(图2 天然气间歇蒸汽转化操作工艺)。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吹风(升温、蓄热)阶段:一部分天然气首先作为燃料与过量空气在燃烧炉内进行完全氧化反应,产生1300℃左右的高温烟气,经第

一、二蓄热炉进入转化炉,从上而下穿过催化剂层,使催化剂吸收一部分热量。同时,烟气中的残余氧与催化剂中的金属镍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进一步提高床层温度。烟气从转化炉底部出来时约850℃左右,经回收热量后放空。然后是制气阶段:作为原料的天然气与水蒸气(如生产合成氨则另加空气)经蓄热炉预热到950℃左右,进入催化剂床层进行蒸汽转化反应。从催化剂床层出来的气体,温度约 850℃左右,同样经回收热量后,存入合成气气柜。中国曾采用间歇蒸汽转化炉,建设了一批小型合成氨厂,这些厂不用昂贵的合金钢转化管,其主要设备为耐火材料衬里的圆筒型转化炉,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廉。缺点是常压操作,设备庞大,占地多,操作费用较高。现国际上还有用此法生产城市煤气的。

二、 轻质油蒸汽转化 是50年代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开发的,1959年建成第一座工厂。在许多方面与天然气蒸汽转化相似。C/H比较高,更因其中除烷烃外,还有芳烃甚至少量烯烃,易生成炭而析出,因此必须采用抗析炭的催化剂。一般仍采用镍催化剂,而以氧化钾为助催化剂,氧化镁为载体。轻质油中含硫一般较天然气为高,而此催化剂对硫又很敏感,因此在蒸汽转化前,需先严格脱硫,并同时加氢。裂化轻油脱硫十分困难,极少用来制取合成气。用来制合成气的是直馏轻质油。由于轻质油价格较高,又有上述不利之处,因此只有在缺少天然气供应的地区,才发展以轻油原料的合成气生产。

三、 部分氧化

天然气或轻质油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反应所需热量由反应管外燃烧天然气或其他燃料供给,而部分氧化法则是把管内外反应合为一体。本法可不预脱硫,反应器结构材料比蒸汽转化法便宜。此外,更主要的优点是不择原料,几乎从天然气到渣油的任何液态或气态烃都能适用。

四、 天然气部分氧化

加入不足量的氧气,使部分甲烷燃烧为二氧化碳和水:

CH4+2O2 2H2O+CO2 此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在高温及水蒸气存在下,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可与其他未燃烧甲烷发生吸热反应: CH4+O2 2H2+CO 所以主要产物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而燃烧最终产物二氧化碳不多。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炭析出,需补加一定量的水蒸气。这样做同时也加强了水蒸气与甲烷的反应。 天然气部分氧化可以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也可以不用催化剂。

①非催化部分氧化天然气、氧、水蒸气在3.0MPa或更高的压力下,进入衬有耐火材料的转化炉内进行部分燃烧,温度高达1300~1400℃,出炉气体组成(体积%)约为:CO

25、CO

42、H2

52、CH 40.5。反应器用自热绝热式。

②催化部分氧化使用脱硫后的天然气与一定量的氧或富氧空气以及水蒸气在镍催化剂下进行反应。当催化床层温度约900~1000℃、操作压力3.0MPa时,出转化炉气体组成(体积%)约为: CO2**、CO 25.5 、H2 6

7、CH4<0.5。反应器也采用自热绝热式,热效率较高。反应温度较非催化部分氧化法低。

五、 重油部分氧化

各种重油,包括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及石油深度加工所得燃料油,都是部分氧化中常用的原料,反应产物主要也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条件为:1200~1370℃,3.2~8.37MPa,不用催化剂,每吨原料加入水蒸气量约为400~500kg。水蒸气起气化剂作用,同时可以缓冲炉温及抑制炭的生成。这种反应器的出口气体用水直接急冷。该法的缺点是:①需要氧气或富氧空气,即需另设空气分离装置;②生成的气体比蒸汽转化法有更高的一氧化碳对氢气的比例;③使用重油部分氧化时有炭黑生成,这不但增加了消耗,还将影响合成气下一步处理和使用。目前,使用油吸收除炭,炭与吸收油再循环返回气化炉的方法。由合成气可以生产一系列的化学品。

六、 氨及其产品

最主要的合成气化学品,是用合成气中的氢和空气中的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加压反应制得的氨。氨加工产品有尿素、各种铵盐(如氮肥和复合肥料)、硝酸、乌洛托品、三聚氰胺等。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七、 甲醇及其产品

甲醇是合成气化学品中第二大产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的,其用途和加工产品十分广泛。甲醇羰基化制得醋酸,是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甲醇经氧化脱氢可得甲醛,进一步可制得乌洛托品,后两者都是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原料。由醋酸甲酯羰基化生产醋酐,被认为是当前生产醋酐最经济的方法,1983年,美国田纳西伊斯曼公司建立了一个年产226.8kt(5亿磅)的工厂。此外,正在开发的尚有通过二醋酸乙二醇酯制醋酸乙烯,由甲醇生产低碳烯烃,由甲醇同系化生产乙醇,由甲醇通过草酸酯合成乙二醇等工艺。

八、 费托合成产品

合成气在铁催化剂作用下加压反应生成烃,也可发展为生产汽油和丙酮、醇等低沸点产品。这类生产在特殊情况下尚有意义(见费托合成)。

九、 氢甲酰化产品

即羰基合成的产品,包括直链和支链的C2~C17烯烃与合成气进行氢甲酰化反应的产品。羰基合成生成醛,再进一步催化加氢制得醇。它们是制增塑剂的重要原料。

此外,正在开发中的尚有用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乙醇、醋酸、1,4-丁二醇等重要化工产品。

第四章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以综合利用石油(包括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把有关石油化工与石油炼制工业联合起来而建立的生产经营综合体。它的建立是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特征之一。不论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合成皮革、合成洗涤剂、氮肥,还是各种各样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绝大多数是以石油为初始原料制成的。这种石油燃料与化工产品联合生产的企业随着石油化工技术(包括石油炼制技术)的进步,由小而大,由简单到复杂,而逐步形成。

第一节 沿 革

早期的石油化工原料,主要是石油炼厂副产的炼厂气。如美国新泽西标准油公司 1920 年建立的第一个石油化工厂,由丙烯合成异丙醇进一步脱氢生产丙酮的装置,就是用炼油厂副产气体作原料的。中国 50 年代建设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橡胶厂最初也是以兰州炼油厂副产的气体为原料,进而生产合成酒精、合成橡胶和聚苯乙烯(塑料)。那时,炼油厂与石油化工厂之间仅是部分原料的供应协作关系。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炼油厂副产气体的供应已不能满足石油化工的要求,出现了以炼油厂的馏分油和天然气凝析液为原料、采用烃类裂解技术制造乙烯的大型石油化工厂。到 60 年代 , 石油化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 乙烯生产厂的规模从 50 年代的年产 10kt 级一跃为 100 ~ 300kt 级。在石油化工中产生了数量很大、品种很多的副产品。为了综合利用,进行深度加工 , 要求多厂协调 , 均衡生产。这些厂相互依存,有着复杂而严密的原材料和副产品供需关系,从而逐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中国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等联合企业就是这样形成的。

70 年代,随着两次世界石油涨价,炼油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利润相应下降,迫使企业精打细算,提高加工深度,充分利用资源。同时,产品向高档、精细方向发展。此时油品和化学品的市场形势,以及企业内部各厂之间的供求关系,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命运。例如, 1979 年在西欧,约有 40Mt 石脑油用于化学品生产。石油化工成为炼油工业的巨大市场,这促使石油化工和炼油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联合、合并,炼油厂内也加强了其副产品的化工利用。在这一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一大批联合企业。 1980 年 , 西欧 34 家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厂家中 , 已有 47 %与炼油厂相结合而成为大型联合企业。中国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资源,也在 1981 年以后相继组建了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金陵石油化工公司、抚顺石油化工公司、锦州石油化工公司等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1983 年又以炼油、石油化工等 38 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为主干,成立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第二节 种 类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按产品特点分三种类型:

一、 以炼油为主的联合企业

这类联合企业是在石油炼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燃料化工型炼厂。它以生产各种油品为主,化工产品为辅。例如:中国的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标准油公司等。大庆石化总厂具有年加工 4.8Mt 原油的能力 , 各类炼油装置配套较为齐全,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等各种油品 , 并能够将炼油厂的副产炼厂气中的 C 3 烃、 C 4 烃加以化工利用,生产聚异丁烯、丙烯腈、腈纶(见聚丙烯腈纤维)等化工产品。该厂还以油田气为原料生产氨。

二、 油、化并重的联合企业

这类联合企业在大量生产各种油品的同时,还用烃类裂解等技术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其化工装置的初始原料均取自炼油厂。例如:中国的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美国的菲利浦石油公司等。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有年加工 7Mt 原油的炼油厂 , 以及年产 300kt 乙烯的石油化工厂 , 生产各种石油产品和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等(图 1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原油加工流程)。

三、 以化工为主的联合企业

以化工生产为主,原料来自炼油装置,油品生产是次要的。如中国早期建成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70 年代建成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陶氏化学公司,荷兰国家矿业公司等。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以砂子炉裂解装置和管式炉裂解装置为核心,生产化肥、塑料、化纤、合成橡胶和有机产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以年产 115kt 乙烯的烃类裂解装置和年加工能力 900kt 的加氢裂化装置为核心,生产化纤、塑料和有机产品,副产少量油品。

第三节 特 点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与独立的炼油厂和化工厂比,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效益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资源利用充分

在联合企业中,各专业厂成为整个石油(包括天然气)资源加工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它们所需的原料得到保证,因而设备能力可充分发挥,使企业的产品量增加。

二、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低

在联合企业里,生产调度的作用扩大了,有可能选择最佳的方案组织生产,使资源包括能源和原料、副产品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能耗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经营管理水平高

石油化工是资源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联合企业建立后,可将原来分散在各厂的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相对集中使用,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这已成为中国近几年来石油化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 建厂条件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建设,通常考虑下述条件:

市场需求石油化工产品已为工业、农业、交通、军事、科技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所必需,且各行业对其数量和品种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故新企业的建设必须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在深入的市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产品方案。

五、 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

同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可以用不同的原料、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加工得到。新建企业的原料路线、技术路线必须强调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稳定、长期地生产,并使产品成本较低、资源可综合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石油化工的初始原料可来自炼油厂的馏分油和副产气体,也可用天然气或油田气凝析液。但后两者要考虑用炼油厂的馏分油作补充,以加强原料供应的可靠性。

六、 厂址

一个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每年有几百万吨之多,水、电动力消耗也非常巨大。因此,选择厂址要充分考虑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水、电及其他能源供应条件。这些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同时,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又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选择厂址也要考虑到有利于集结资金、人力、资源。一般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宜建在大中城市附近。

七、 装置能力

随着石油化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发展,装置能力趋向大型化(但有限度)。以烃类裂解装置为例 , 国际上在 70 年代已普遍达到年产乙烯 300kt 的规模, 80 年代出现了年产 650kt 的规模。装置能力大型化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但装置大型化受到设备制造、搬运、安装等条件的限制,建成后还有开工率的问题。因此,装置能力应考虑相对的适宜范围。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新建或改造,都要对全项目的各项条件作综合的经济效果评价。由于耗资大、建设周期长,时间因素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做经济评价时,既要做不考虑时间因素的静态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做考虑时间因素的动态分析。 第五章 安全技术

第一节 工艺物料的特性及防护

一、 一氧化碳(CO)

理化特性:分子量28.01。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比重0.967,几乎不溶于水。 中毒表现: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中度中毒表现为,初期尚有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樱红,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重度中毒表现为迅速进入昏迷,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更久,可出现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有病理反射出现。常伴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坏、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可呈樱红或苍白、紫绀。

中毒急救:迅速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解开领口,保持呼吸畅通。一般轻度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或经鼻管给氧后,即可好转。对于昏迷者,立即给予输氧,以减轻缺氧状态并促使一氧化碳的排出。如有氧气苏生器供抢救的,可用“自动肺”对重度中毒以至呼吸停止者进行强制呼气与吸气,患者自动呼吸恢复后即可改用“密闭口罩”给氧,注意氧含量调节环调节在80-100%的位置。

防护措施:接触一氧化碳的生产人员,岗位上应配备过滤式5型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气。检修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用长管式防毒面具或送风面具。特别是带压抽堵盲板和进塔入罐作业,必须认真做好监护。

二、 二氧化碳(CO2)

理化特性:分子量44.01,为无色气体,高浓度时略带酸味,比重1.524,沸点-78.5℃,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8ml。

中毒表现:吸入浓度8-10%的二氧化碳除头昏、头痛、眼花和耳鸣外,还有气急,脉搏加快、无力、血压升高、精神兴奋、肌肉痉挛,时间延长时则神志丧失。重症急性发作都在几秒中内,几乎像触电般地倒下。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较轻者在几小时内逐步苏醒,但仍感头痛、无力等,往往

二、三天才能恢复。

中毒急救:迅速脱离毒区,吸氧,必要时用高压氧治疗,抢救人员应佩戴氧气呼吸器或隔离式防毒面具。 预防措施:产生二氧化碳的生产场所,必需保持通风良好。进入密闭设备、容器和地沟等处,应先进行安全分析,确认是否合格,分析合格前不可擅自进入。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场所,进行检修工作前,应先抽风排气。分析不合格时,应戴上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并要有人监护。

三、 硫化氢(H2S)

理化特性:分子量34.08。为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比重1.19。易溶于水,也能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熔点-82.9℃,沸点-61.80℃。

中毒表现:随接触浓度的不同,急性中毒表现有以下明显的差别:

轻度中毒:较低浓度下,先出现眼结膜刺激症状,接着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激、 有异物感以及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

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在200-300毫克/立方米,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呕吐、共济失调,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有咳嗽、喉痒、胸部压迫感等。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羞明、眼刺痛,且可有眼睑痉挛,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等角膜水肿的征兆。

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在700毫克/立方米以上时,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突出。先发生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之出现烦躁、意识摸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很快现于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昏迷和抽搐持续较久者可能发生中毒性肺炎、肺水肿或脑水肿。

中毒急救:一但发现急性硫化氢吸入中毒者,应迅速将其脱离事故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解开领口,确保呼吸道畅通,对窒息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或输氧(首选“自动肺”强制输氧;次选“密闭口罩给氧”或“鼻管给氧” 。条件许可,吸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更佳)。对重度中毒者,要积极防止肺炎、肺水肿和脑水肿。眼受害时,立即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再用4%硼酸水洗眼并滴入无菌橄榄油。为防止发生角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溶液滴眼,每日4次,根据需要使用数天。

预防措施:接触硫化氢的操作人员,操作岗位上应配备过滤式4型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进入密闭容器从事检修时,应选长管式防毒面具或送风式防毒面具,并做好现场监护工作。

四、 丙烯(CH2CH2)

理化特性:丙烯是一种无色略带甜味的易燃气体,沸点-47.7℃,熔点-185.25℃,其密度为空气的1.46倍,临界温度为91.8℃,临界压力为4.62MPa,爆炸极限为2.0~11%(VOL),闪点为-108℃

中毒表现:头昏头痛和产生麻醉作用,如吸入高浓度丙烯,在很短的几秒内丧失意识,对心血管和肝脏有一定的伤害。

中毒急救:把中毒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严重者还需进行人工呼吸和输氧。 允许浓度:300mg/m

五、 氮( N2)

理化特性:分子量28.0。沸点-196℃。在正常空气中含量约为:78.93%,是无色、无味、即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惰性气体。

中毒表现;氮气窒息,主要由于缺氧,当呼吸纯氮时立即就会昏到,如果无人发现,几分钟内就会窒息死亡。窒息死亡的外表征象:显露的面部发紫发青。 中毒急救;单纯缺氧一般人能屏气停止呼吸

四、五十秒钟或更长一点时间,所以急救要及时,越早越好。对氮窒息者(缺氧窒息)首先脱离现场,做人工呼吸,有条件就应及时给予输氧,心跳停止者,做胸外心脏挤压。

预防措施:在用氮气置换过的设备中工作,必须做安全分析,氧含量19-16%,人才能进入设备内工作,并要有人监护。

六、 甲醇(CH3OH) 理化特性:分子量32.042。为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沸点65℃。熔点-97.1℃。比重0.792:,蒸汽比重1.1。易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中毒表现;急性吸入中毒,常有8-36小时的潜伏期。出现头痛、眩晕、肌无力、恶心、呕吐、上腹痛、腰痛、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眼球疼痛,视物模糊、偶见腹泻。视觉损害可迅速发展至失明,此时瞳孔散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以后则视神经乳头萎缩。严重的可出现心动过缓、酸中毒、抽搐、休克等症状。

中毒急救;以一般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为主。对急性中毒者,根据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早期给予足够剂量的碳酸氢钠或乳酸钠以纠正酸中度,有肯定疗效。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视力障碍或眼底有病变时,可试用甘露醇滴注和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等措施以减轻颅内压,改善眼底循环,并加速甲醇排泄。

预防措施;接触甲醇的操作人员,操作岗位上应配备过滤式3型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直接接触甲醇,还应增发胶手套、靴、防护眼镜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检修时,应选用长管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并做好现场监护工作。 第二节 一般安全要求

1、生产装置区禁火、禁烟,设置安全标志。

2、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并持有上岗操作证者方能上岗操作。

3、工作区应有足够照明,移动照明灯不得超过36V,进入设备的安全灯为12V。

4、合成丙烯装置的生产操作人员应熟悉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

5、检修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6、通往安全淋浴、洗眼喷头、灭火器或其他消防用品、防护用品的通道不能堵塞。

7、加强对易燃易爆物质管理。

(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设备、管道经常巡检和查漏,保持生产装置密闭良好。对负压下操作的生产设备应防止空气吸入。

(2)对有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的生产区,应采取通风置换措施。

(3)甲醇生产中常用惰性气体有N

2、CO

2、水蒸汽等。如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仪表中采取充N2保护,在盛有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容器、管道检修前采取N2换吹扫。 (4)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装置的操作及工艺参数的控制,认真做好开停车,运行和检查记录。

(5)各种安全装置必须灵敏好用,压力表、安全阀、爆破板等的切断阀严禁随便关闭。

第四篇:工厂安全用电知识

1、要想保证工厂用电的安全,座地扇、手电钻等移动式用电设备就一定要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要经常检查,每月试跳不少于一次,如有失灵立即更换。保险丝烧断或漏电保护开关跳闸后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才可恢复送电。

2、 千万不要用铜线、铝线、铁线代替保险丝,空气开关损坏后立即更换,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相匹配,否则容易造成触电或电气火灾。

3、 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线可靠连接,单相用电要用三蕊电缆连接,三相用电的用四蕊电缆连接。保护在户外与低压电网的保护中性线或接地装置可靠连接。保护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

4、 电缆或电线的驳口或破损处要用电工胶布包好,不能用医用胶布代替,更不能用尼龙纸包扎。不要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用电。

5、 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出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6、 不要用湿手触摸灯头、开关、插头插座和用电器具。开关、插座或用电器具损坏或外壳破损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未经修复不能使用。

7、 厂房内的电线不能乱拉乱接,禁止使用多驳口和残旧的电线,以防触电;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请经过考试合格的电工,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装置规程。如果让一些不懂行的去做,或者不按有关装置规程要来去乱扔乱接电线,就会产生许多不安全因素。

8、 电炉、电烙铁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对无自动控制的电热器具用后要随手关电源,以免引起火灾。

9、 工厂内的移动式用电器具,如座地式风扇、手提砂轮机、手电钻等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开关实行单机保护。

10、 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要尽快拉开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棍、竹杆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法进行现场抢救。

11、 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12、 盗窃电力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破坏工农业生产,中断群众生活用电,大家都来举报他。

第五篇:化工安全知识判断题

1、在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并且有烧伤危险的物品时,应戴围裙、耐酸碱水鞋、胶手套、劳保眼镜等防护用品。(√)

2、用泡沫灭火剂扑灭油罐火灾时,如果火势很大,有时并不能将火完全扑灭会发生闷燃,引起爆炸。(√)

3、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密闭防护措施。(×,剧毒物品的库房必须有良好的通(排)风措施。)

4、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扑救钾、钠、镁金属火灾。(×,CO2虽是惰性化合物,但在高温下能同强还原剂等轻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所以不能扑救钾、钠、镁金属火灾。)

5、逃离火场时,遇到浓烟不要直立行走,应尽量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窒息。

(√)

6、维修用的废机油、润滑油不是危险废物;(Χ)

7、企业对危险物品的包装物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后方可改作它用。(×)

8、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可以露天存放。(×,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得露天存放。)

9、用水稀释浓硫酸时,千万注意应该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且不断地搅拌,而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免暴沸而溅出伤人。

(√)

10、危险废物可以倒在政府建的垃圾填埋场;(Χ)

11、根据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规定,污染物只要达标就可以任意排放;(Χ)

12、在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工作地点,不应饮食和吸烟。

( √)

13、对固态的酸、碱进行处理时,必须使用工具辅助操作,不得用手直接操作。( √)

14、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在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包装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后,方可撕下。)

15、桶装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16、在雷雨、暴风雨天气里应该抓紧时间进行罐(槽)的装卸工作。(×,雷雨、暴风雨天气或者附近发生火灾不能进行罐(槽)的装卸工作)

17、采取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的样品,必须戴防毒面具,置换气体应注意排至室外,防止中毒。进容器内取样,应有人监护。取样时,人应站在下风向侧面。取样后,应将阀门关严。(×,应站在上风向)

18、在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工作地点,不应饮食和吸烟。(√)

19、对固态的酸、碱进行处理时,必须使用工具辅助操作,不得用手直接操作。 (√) 20、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密闭防护措施。(×,剧毒物品的库房必须有良好的通(排)风措施。)

21、浓硫酸、液碱可用铁制品做容器,因此也可用镀锌铁桶。(×,浓硫酸、液碱与镀锌铁制容器起化学反应。)

22、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23、睡眠时,被褥、床单和枕头的卫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人们在定期清理房间时会洗涤、晾晒被褥,定期清洗枕巾、枕套,而枕芯因被干净的枕套或枕巾层层包裹,里面是干净的,所以就不用清理。

(×,人们在睡觉时,头部分泌的汗渍、油垢和嘴巴流出的口水不断浸染枕头,使枕头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24、冰箱对人体的伤害在于:冰箱运作时,后侧方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会形成一种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

25、住宅楼着火,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一下门锁。 (√)(如果门锁温度很高,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

26、在雷雨天气时,可以打手机、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

(×,夏季雷雨天气较多,雷雨中打手机、上网会有危险。大家在雷雨天气应该关闭网络上相关设备电源,保证设备处于通风、干燥、远离电磁干扰的环境中,因为电器很容易感应雷电发生反应。很多人在雷雨天气中使用手机,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事实上不少雷击事件就是因为拨打电话导致的。因为雷雨天气使用手机可能导致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尤其是在高楼顶层打电话更是要不得。。)

27、使用空调时,为了节能,要长时间紧闭门窗。

(×,不能长时间依赖空调升降温,要间断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缺乏新鲜空气。)

28、夏季是用电高峰期,用电容易超负荷。如电视、电冰箱、空调等电器电线过热引起火灾,绝缘电线漏电遇水或者电线老化所致引起火灾。如果家庭电器或线路起火,可用水灭火。 (×,用水灭火会导致触电或者电器爆炸,要先断电,用干粉、气体灭火器灭火。)

29、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消毒很重要,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 (×,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会使毒素浓度增大。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30、小张邻居家发生了火灾,小张发现后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叔叔,我们这里着火了,快来救火"说完就把电话放下了。(×,应说清楚火灾的具体地点、火势大小等)

31、小明放学回家后,闻到室内有很强的煤气味,他立即打开电灯察看。(×,不能开点灯)

32、城市市民家中应备防震包,包内应有:手电、多功能小刀、结实的绳子、矿泉水、饼干、罐头以及急救药品等。(√)

33、当浓酸、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

)

34、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

35、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到医院救治前,切勿擅自取出,以免使创伤加重,出血增加。

( √

)

36、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37、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具有偶然性,因此是不可预防的。

(× )

38、发生火警时,可以使用任何灭火器具进行扑救。

(× )

39、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

)

40、剧毒化学品不得与酸类化学品混放。

( √

)

41、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

42、“动火安全作业证”不需要注明动火监护人。

(× )

43、任何单位或者职工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4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5、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险。( × )

46、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7、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审批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48、可以使用肥皂水检查燃气是否漏气。(√)

49、要防止菜豆、豆浆等豆类食物中毒的方法是尽量不要煮熟该类食品。( × ) 50、乘坐升降电梯时,应尽量靠电梯的正中间站立,以便发生事故时能保持平稳。( × )

51、公司接待客户及其他参观人员无需根据参观路线进行参观。( × )

52、发生火灾时,若着火点在本楼层时,应就近向紧急疏散口撤离。(√)

53、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54、对于易产生粉尘、蒸汽、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应使用密闭的防护措施。

( √)

55、安全通道上在任何时候都绝不允许存放物品。( √ )

56、应急救援应按照报警,疏散,急救,泄漏处理,火灭控制的顺序进行。( × )

57、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 )

58、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在经过处理后方可撕下标签,否则不能撕下相应的标签。( √ )

59、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不易着火。( × )

60、遇到触电事故,首先应该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可拉下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物将电源线拨开。不能徒手去拉触电者,以免抢救者自己被电倒。(√

)

61、烫伤如果是皮肤红痛或起泡,可用95%酒精浸湿纱布盖于伤处;如果烫伤面积超过人体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必须立即送医院治疗。(

√ )

62、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在不断搅拌下把浓硫酸加入水中,绝不允许把水加入浓硫酸中,会飞溅到身体,可能会烫伤。( √ )

63、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下风向转移。(

× )

64、国际四种安全色是红色,蓝色,黄色,绿色。( √ )

65、应急预案中包含有应急物质的要求,不包含应急药品的配备要求。(

× )

66、危险废液泄漏后地面被污染的泥土也需要收集,送相关部门处理。(

√ )

67、危险废液泄漏控制依次采用(1)围堤堵截、(2)收集转移吸附、(3)中和络合与清洗,三个步骤进行。(

√ )

68、危险废液泄漏后,由危险废液造成人员接触性伤害或中毒的情况下,应立即先进行现场急救处理,然后再送医院观察治疗,切忌在现场不作任何处理就送医院。(

√ ) 6

9、发生交通或其他野外意外事故,发现严重外伤受伤者,在急救前首先应做好伤情判断:判断有无意识、有无呼吸和心跳、观察瞳孔。(

√ )

70、职业危害预防常识:为了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直接用鼻子嗅不出气味的物质,一般没有危害。(

× )

71、职业危害预防常识: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了解到该物质具有芳香、甜味,可以品尝一下加以验证。(

× )

72、火灾逃生: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保持镇静,判断火势,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从安全通道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尽快转移至安全地带。(

√ )

73、电子联单操作时出现登陆密码错误的情况,属于当时所处的位置信号不好,并不是系统故障,可以换一下空旷位置,再重新登陆,或重新启动手机。(

√ )

74、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当自己所驾与所乘车辆发生交通意外事故,不管是谁的责任,首先应保持头脑冷静,立即报告当班调度。对于小事故可以按快处原则,先拍照,而后靠边停车;然后进行保险报警;责任不清事故,可以拨打110进行交通事故报警,保护好现场,等待交警进行事故责任处理(有责方可能会受到交警另开处罚单);如果发生人员受伤,应立即想办法抢救伤员。其他后续救援处理由当班调度联系相关管理人员负责。(

√ )

75、交通事件的处理:当自己所驾与所乘车辆发生交通检查事件,当有不明白之处,不要随便自己承担责任,随便签名确认接受处罚,应立即报告当班调度,其他后续处理由当班调度联系相关管理人员负责。(

√ )

76、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

77、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

78、火灾烟气因为温度比较高,通常会集中在室内空间的上部分。(√ )

79、油锅起火时应用水扑灭。( X ) 80、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

)

81、由于时间条件的变化,固体废物又被称为“放错地点的资源”。 (√ )

82、安全填埋具有成本低,使用周期长的特点。(× )

83、土地填埋是当前我国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主要方式。(√ ) 8

4、《动火安全作业证》应由申请动火单位的动火人办理。( X )

85、焊接作业中,由于焊药分解,金属蒸发会形成烟尘( √ )

86、《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 )

87、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X )

88、在一些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承包中,发包人(甲方)承包人(乙方)签订伤亡事故合同时,规定若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甲方只赔偿一定的费用。这种合同是无效的,但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或公证后有效。( X )

89、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 )

90、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

91、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

92、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93、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 )

94、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 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 )

9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下风方向疏散。( X )

96、气瓶的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陷的,应报废处理。( √ )

97、线路严重过载,接头处接触不良,绝缘损坏而发生短路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 )

98、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程序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漏的处理和控制。( √ )

100、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实行一岗一责制,做到有岗必有责,上岗必守责。 ( √ )

10

1、把电气设备的三脚插头改二脚插头,对安全没影响。( × )

上一篇:沪教版化学期中考试下一篇: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