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2022-08-06

第一篇: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部分省(区、市)政法委政法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近日在福州召开,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他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全部政法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的重要论断,认真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政法队伍建设的经验,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机制建设,实现党对政法工作的依法领导科学领导。

王乐泉指出,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政法队伍建设工作,至少有五条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政法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政法队伍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三是必须坚持素质强警与从严治警相结合;四是必须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的好机制;五是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解决根本性、长远性问题。王乐泉强调,面对日益繁重的政法维稳任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全体政法干警一定要经受住坚定性、忠诚度的考验;经受住公正性、廉洁性的考验;经受住适应力、驾驭力的考验;经受住信息化、公开化的考验。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政法干警做到立场坚定、无比忠诚,进一步促进队伍执法能力水平与形势任务要求相适应,切实提高队伍应对风险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进一步统筹好政法队伍建设与业务建设,善于从政法工作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预测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强队伍建设的预见性、主动性。要切实通过抓队伍建设促进执法问题的解决,通过解决执法突出问题推动队伍执法水平的提高。

中央政法委机关和福建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会见。福建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法委负责同志和中央政法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第二篇: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 努力促进政法队伍建设

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这是基础和保证。对此,我们华北林业局党委切实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明、公证、严格执法为重点,以学东莱、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以下称“学创”)活动为载体,以职工群众满意为准,狠抓政法队伍建设,把“爱人民、讲奉献、保平安”的东莱精神变为政法干警的自觉行动,在全局政法战线形成了“学先进、争一流、站排头、创佳绩”的良好态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华北林业局荣获中宣部、国家司法部“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华北林区基层法院荣获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民满意好法院”;华北人民检察院荣获省人民检察院“人民满意检察院”;华北林业地区公安局荣获总局政法委“学创”活动标兵单位。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狠抓建设,塑造形象,建一流班子

有腰板如松之班子,方有顶天立地之群体。因此,我们在政法队伍建设上坚持治警先治“长”的原则,紧紧抓住班子这个根本。一是优中选优,配齐配强。我们把政法机关的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做为党委组织工作的重点,高度重视,做到了“五个到位”,即:选拔任用到位,领导要求到位,责任目标到位,跟踪管理到

位,考核评比到位。我们还实行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对政法四机关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一年来,先后将5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年富力强、作风正派的同志提拔到政法机关的领导岗位。同时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权利相统一的领导体制。局党委定期召开政法委员(扩大)会议,听取政法四机关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部署重点工作,实行跟踪问效。我们还结合实际,坚持干部考核制度、干部谈话制度、诫免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政法各机关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宽松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严中求严,率先垂范。为了建一流班子,局党委对政法四机关的班子成员提出要在学习、工作上做到“三准四快五带头六统一”。“三准”即:班子成员对局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指导精神理解准,宣传准,落实准;“四快”即:对政策、上级精神传达快,安排部署快,执行落实快,跟踪反馈快;“五带头”即:要求班子成员要带头改革开拓,带头想事务实,带头雷厉风行,带头团结协作,带头廉洁自律;“六统一”,即:要求在开展政法工作、执法实践中坚持做到加强政法机关的班子建设与实施党建“一把手工程”相统一,严格公正执法与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相统一,执行政策与执行法律相统一,打击经济犯罪与服务经济发展相统一,执法的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相统一,执法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要求政法各部门科所队长

以上的领导干部,要具有较强的全局观念和纪律观念,具有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严格执法的意识。通过狠抓政法机关的班子建设,政法委、政法各机关班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三力”水平明显增强,涌现出以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忠发、法院副院长白宗仁、公安局纪检员刘长发为代表的公正无私、严格执法、乐于奉献的首届局最佳公仆。

二、围绕主线,完善机制,强化素质,带一流队伍

以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主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我们坚持依法管理政法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根据政法队伍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措施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把握了“四性”。首先,以人为本,提高实效性。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在政法干警中大力开展以“信念教育、公正执法、纪律作风、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强化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了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突出“六硬”,即:在队伍建设上有硬任务,硬要求;在组织教育上有硬措施,硬条件;在奖惩考核上有硬杠杠,硬标准。我们在政法队伍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已暴露的问题展开了“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大讨论。

今年七月,我们又举办了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辅导会、报告会,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警斗志,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局公安局通过三项教育,进行开门评警,查摆剖析,找出各类问题348条,对公安队伍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调整科所队班子6个,纪律处分2人,免职3人,做出书面检查10人。其次,以制度为保障,增强规范性。我们在开展“学创”活动、加强队伍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考评细则,共五大方面,29小项,并做到了“十有”,即:有组织领导机构,有领导专门负责日常“学创”活动;有部门、个人“学创”方案;有年度规划;有领导、干警考核细则;有干警考评档案;有组织领导及个人写实;有“学创”工作责任制;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学创”活动奖惩制度。还健全和完善了政法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列为政法机关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创新性。我们在政法队伍建设上打破了传统模式,力求新的突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寓意深刻的教育活动。我们在开展“学创”活动的基础上推出了以队伍建设为主体的“四比”(比廉政、勤政、团结、纪律)“四看”(看秉公办案、办案效率、协作精神、出勤效果)“四赛”(赛文明执法、办案质量、顾全大局、严于律己)竞赛活动;开展了“学党章、正警风、严执法、树形象”书面答题竞赛;“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党旗增辉”演讲比赛;创“十星”(三讲星、学创星、文明星、执法星、新风星、双学星、环境星、义务星、教

育星、奉献星)竞赛。定期由党委政法委组织政法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整顿和执法执纪检查,从而使“东莱”精神在华北林区政法机关发扬光大,政法队伍建设不断向深层次、高标准拓展和升华。第四,以机制为动力,体现经常性。我们本着以硬促软,以快带慢的原则,夯实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完善培训竞争、监督管理机制,在队伍建设内容上做到固定内容和动态内容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在队伍建设手段上,切实加强和改进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形势下的特点和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政法机关制定了政法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和规定,建立健全了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把严格执法、秉公执法落实到政法各部门。通过采取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效果、聘请执法监督员、建立警民联系制度等多种形式,健全群众性监督网络,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同时,我们还对政法干警实行了末尾淘汰制,加压紧逼,增强了政法干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三、文明服务,公正执法,保驾护航,创一流业绩

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扎实有效的政法队伍建设机制和丰富多彩的“学创”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政法干警进行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文明公正严格的执法教育,彻底解决了政法队伍中存在的公仆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形象不佳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公安局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截止目前,已破获

刑事案件16起,查处森林案件122起,在治爆缉枪行动中收缴枪支194支,子弹144发,炸药87公斤,雷管200枚,管制刀具84把,消除了危害林区的重大隐患。检察院打破常规办案,节假日不休息,坚持做到重特大案件提前介入率达100%,批捕、起诉准确率达100%,仅今年上半年,反贪局受案5起,其中立案3起,初查2起,法纪局受案5起,批捕科受案9起10人,批准逮捕9起10人。法院努力构建“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重监督”的大格局,确保审批、执行实现年初确定的指标,仅2000年,法院受理各项案件453起,结案率达98.8%。今年8月12日,我局召开了华北林区“严打”整治斗争公捕公判大会,将“严打”斗争推向高潮。司法局把队伍建设寓于为企业维安保稳和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制环境中,开展普法教育,今年上半年,法律咨询人数达800人次,律师代理民事刑事案件96件。

以上是我们在政法队伍建设中的一点做法,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兄弟局相比,还存在不足和弱点,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向兄弟局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二次创业、富民强企”的伟大目标努力奋斗。

第三篇: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二、切实加强宗教工作的领导,不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就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宗教领域和宗教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的自身规律,始终把做好宗教工作当作推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发展的前提条件来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由宗教引发的一切为问题,不断开创和巩固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就要大力加强和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始终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联系,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党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从而为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

第三,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就要不断提升各级干部的工作水平。做宗教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各级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文化修养,较好的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讲究工作策略和方法,不能简单从事,以势压人,要细致入微,以理服人。在处理矛盾纠纷中,更要坚持公平公正、依法处理的原则,学会正确区分和处理宗教问题与其他矛盾的关系。这也就要求各级机

关要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作为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认真学习和领会并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党关于宗教的政策和方针,为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应切实保证宗教领域的稳定。实践证明,只有切实保证宗教领域的稳定,才能有力推动全区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各级党团组织切实转变作风,抓住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放,采取有效措施集中精力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加强和密切党同宗教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区工作大局,才能全力维护宗教领域的社会稳定,而只有保证了宗教领域的稳定,才能为党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宗教问题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矛盾相交错,我们应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处理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不断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从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宗教工作无小事”。宗教工作不仅是宗教工作部门的工作,

也是全党的工作。新形势下,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重视,不应忽视。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这是宗教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各级党委要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充分认识做好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重视宗教工作,善于做宗教工作,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我们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宗教政策是否得到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是否走上法制化轨道,与宗教问题相关的矛盾纠纷是否得到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是否团结一致,是衡量各级党委对宗教工作抓得好不好、得力不得力的重要标准。 各级党委要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宗教工作中存在的“不去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现象。要把宗教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和工作日程,认真进行研究,从方针政策、工作机制、工作队伍、措施手段等方面,对宗教工作进行认真检查落实,帮助宗教工作部门解决长期困扰宗教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要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宗教协调工作机构,认真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宗教工作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分析和研究宗教问题,提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要加强对党政干部,特别

是宗教工作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做到政治上加强领导,组织上强化领导,行动上加强协调,政策上具体指导,从战略上总揽全局,掌握主动权,做好宗教工作。

各级党委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宗教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的教学内容。要教育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理解党的宗教政策,懂得不信仰宗教是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占领人们的头脑,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掌握好政策,注意方式、方法和场合,不要违背党的宗教政策,不要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不要在信仰群众中挑起有神无神的争论,不要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宣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的各种渗透活动也日益加剧。对此,各级党委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从讲政治、讲团结、讲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抵御宗教渗透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高抵制渗透的自觉性,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常抓不懈,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完善制度,抓好爱国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巩固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各有关部门要

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抵御宗教渗透工作。要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维护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定宗教界独立自主自办的决心。

各级党委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党委统战部负责的宗教工作协调机制。统战部作为党委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涉及宗教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协调。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和行政执法的主体,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人民团体要在职责范围内支持宗教工作的开展,形成互相配合、团结合作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要把提高宗教工作干部队伍的素质,作为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的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和大局意识、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丰富的宗教专业知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的宗教工作干部队伍。要注意保持宗教工作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要大力支持爱国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的建设,高度重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帮助宗教团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支持宗教团体培养爱国进步的中青年教职人员,使宗教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人士手中。

第四篇: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系统规定,对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2018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提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的总体要求。山东省委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五个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努力以“三农”工作实效擦亮全面小康成色。

一、把握《条例》深刻内涵,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条例》把党管农村工作的总要求细化为 7 个章节、36条具体规定,从制度机制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三农”领域的全方位各环节。山东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着力把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条例》提出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条例》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农村工作中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为毫不动摇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供了基本遵循。

《条例》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条例》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眼于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领导的主要任务,设定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清晰标准,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任务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条例》强化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保障。《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完善了党管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健全省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建立了实绩考核制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制度缺失问题。

二、推动《条例》落地落实,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条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布局和实践路径,既提出目标方向,也明确具体任务。山东始终牢记打造乡村振兴

齐鲁样板的职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各项要求,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见到新成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条例》明确要求,要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防贫减贫工作。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的重要指示精神,3 年已累计脱贫 251.6 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抓好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县的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一体推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业要全面发展、多样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山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粮食总产量已连续 6 年超千亿斤,农产品出口连续 21 年领跑全国。我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 1.12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产能长期稳定在千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赋予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打造“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公共品牌,推动质量兴农、科技强农、品牌富农。发挥好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不断巩固提升山东农业多样性、外向型优势。

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条例》明确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山东把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的平台,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手段,出台实施关于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全省已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10109 家。总结推广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社区党委加强党组织建设、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等典型经验,发挥好聊城市茌平县“棚二代”等示范效应,推动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2019 年,全省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9600 多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 21 万家、7.3 万家,人才返乡创业态势加快形成。

提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条例》明确指出,要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重要指示,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社会事业,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养老周转房和幸福院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绘就各具特色的“齐鲁风情画”。2019 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市、区)增加到 29 个,数量居全国首位;181 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注重统筹规划、“多规合一”,有序推进县域内村庄分类和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坚持因

地制宜、分类施策,审慎推进、精准实施,充分尊重和顺应农民群众意愿,稳妥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探索山东特色乡村善治之路。《条例》对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等作出系统规范。山东充分发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以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从退役军人、机关干部、回乡创业人员等择优选配村党组织书记 3300 多名,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集中整治农村基层微腐败,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三、强化《条例》保障作用,积极构建乡村振兴制度体系 《条例》从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力度等多个方面,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山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治理效能。

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条例》明确要求,健全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2019 年,山东组建乡村振兴 5 个工作专班,出台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2020 年,又出台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实施细则、落实《条例》实施办法,明确全省各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起省市县乡村各级党

组织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启动省部共建,省委、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合作框架协议(2019—2022 年)。同时,注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和群团组织优势,以考核指挥棒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山东全面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年内将基本完成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整省试点。

构建落实“四个优先”的体制机制。《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山东把“四个优先”落到具体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财政投入和工作重点摆布上。2019 年出台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 24 条政策措施,统筹整合省级涉农资金405 亿元。2020 年,省级安排乡村振兴战略资金 655 亿元,其中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60 亿元。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精心编制“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持续推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乡村振兴。

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条例》明确要求,加强

农村党的建设,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山东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丰富提升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以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实施“三个一批”头雁培育行动,推动软弱涣散和后进基层党组织整治,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发挥广大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第五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并置于首要位置。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导 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教育既是重大的民生,又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因此,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习近平想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我国教育发展改革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求“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把“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列为“九个坚持”之首,视为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所以,坚持和加强党对教

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求 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本质上,我们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提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既是国之大计,也是党之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鲜明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最大优势。离开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就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因此,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我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三)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验 发展实践的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和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使我国从一个文盲充斥(占总人口的 80%以上)的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第一教育大国,教育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富有成效的,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思想的干扰,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度受到了严重破坏,给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70 多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经验,也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保证。近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方特别是个别学校对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着党的领导和基层党建弱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发挥不足、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现象。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认识不到党的领导是我国的最大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的实际,盲目引进和照搬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无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以及对教育领域的渗透从未停止且有加剧之势。为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导 二、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政治原则。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教育发展、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

念 (一)牢固树立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观念 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否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对“四个意识”是否牢固、“四个自信”是否坚定、“两个维护”是否做到和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检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在思想上重视、感情上认同,牢固树立党对

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观念。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教育发展和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关心教育、研究教育,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指导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其次,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作为第一责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和自觉遵循教育领域党的全面领导规律、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再次,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要确立教育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的理念,提高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认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党的领导下,不负重托,尽职尽责。

系 (二)建立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具有相应完善的制度保证。一是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健全各级党的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得到贯彻和实施,保证教育发展正确方向并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二是建立教育系统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加强教育系统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办学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三是健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的机制。加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部署的宣传教育,明确教育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的职责、任务,确保每项职责、任务得到全面、有效履行。四是完善教育领域党建工作机制。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教育系统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的建设总要求,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的发挥。五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原则,完善教育系统政治巡视巡察制度,严格实施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打造教育领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把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作为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对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和导致党的领导弱化的行为,严肃追究问责。

平 (三)不断提升党全面领导教育工作的水平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工作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不断提升党全面领导教育工作的水平。各级党委要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教育系统党的工作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既要熟练掌握党的建设规律、党纪党规,具有开展党

的工作的能力,还要懂得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具有善于领导和管理教育的本领,能够将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有机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党章党规,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善于以正确理论为指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保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二是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经常深入教育实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执行力。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党的领导转化为推进教育工作的实效。三是加强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把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懂教育的人选拔充实到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中来。四是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教育系统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载体,不断提升党组织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坚决同一切攻击、否定和削弱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争 的言行作斗争

青少年学生向来就是不同势力争夺的焦点,教育领域从来就是充满斗争的领域,学校特别是高校一直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各种矛盾、风险与挑战凸显,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抹黑、诋毁和攻击在不断加剧,教育领域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剧烈。在这种形势下,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旗帜鲜明地同一切攻击、否定和削弱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言行作坚决的斗争。首先,教育领域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面对有损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言行时,要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勇于亮剑。其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力度,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师生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坚信党的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知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危害,坚决反对各种不利于党的全面领导的言行。再次,强化教育领域意识形态管理。树牢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把牢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筑牢意识形态防护网,严防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论传播渗透。严明课堂教学纪律,落实教书育人责任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严格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

上一篇:达尔文和小松鼠教案下一篇: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