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2023-01-15

第一篇: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识知音

1、揭题导入:

(1)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齐读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2)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

绝弦:什么意思?伯牙绝弦:什么意思?

(3)结合曾经学过的古文,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

五年级时,曾经学习过古文,回忆一下,当时学习了那些学习古文的方法?

(读、借助注释、查字典)(板书)

2、初读感知:

(1)自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难读的句子: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事?(读得认真,一读就明白了),可是这毕竟是一篇古文,大家认为哪些语句难读?说一说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为什么在“兮”后面断句?是语气词。

还有谁?“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

指名读,语气词后面要延长停顿一下,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再指名读。

谁能一口气把全文读下来,古文读起来要音停而意不断,谁再来试试。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不理解才觉得难读,这句话的意思谁理解?

“谓”是什么意思?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让学生选择在这里的意思

谓:告诉;称为,叫作;意义

“乃”的意思呢?——就

理解之后再读,会读得更好!

(二)品味知音

1、课文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自己借助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和同桌说说,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家注意到了吗?在解释的时候,有注释的地方借助注释,没有注释的,就要“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板书)(板书:志)

2、文中“善鼓琴”和“善哉”这两个善字,意思一样吗?(擅长,善于——好,妙)这是一种在古文中经常见到的语言现象,叫一字多义。(板书)要根据所在的语言环境选择字的意思。谁来读读,把你由衷的感叹读出来。

善哉——延长些,好像琴声落到心里了,谁再试试?

3、读“峨峨兮”时,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景象?(高大的山峰,巍峨峻拔,王者气魄)再读读。“志在流水”这句谁读读?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江河。江河在古文中是特指,指什么?——长江、黄河,说到长江黄河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或是诗句?(广阔无垠,一泻千里)就是这样的长江黄河,你读读。 就是这样磅礴雄伟的泰山,就是这样波澜壮阔的黄河,齐读。

4、是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课件)伯牙所念的念与前面的哪个字意思一样?(志)(板书:念)都是心里想的。对于伯牙来说,钟子期不仅能听得懂琴声,他更能懂得的是——倾注在琴声里的心声。(指板书:心)

5、文中的志、念和我们说的心,它们都表示的伯牙心里想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异字同义。

6、让我们跟随着钟子期,一起去听一听,伯牙的琴声里还道出了什么?齐读、配乐

这琴声还道出了什么?——伯牙的志向和胸怀

什么样的志向?(像泰山一样高大的志向,凌云之志)什么样的胸怀?(像江河一样宽广辽阔的胸怀) 听其琴,明其心,这才真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课件)

7、据资料说,俞伯牙是当时一名顶级的宫廷乐师,有很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

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直到钟子期的出现。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情怀,钟子期必得之。如果你是伯牙,遇到钟子期,会有何感想?(出示课件)接着往下写。

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乐,学生写作,汇报:

8、想知道伯牙当时怎么说的吗?(出示课件)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此时,伯牙真想告诉全天下的人,我找到知音了。(板书:知音)师生合作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必得之。”

9、刚才读的时候,大家发现这段语言有什么特点吗?(伯牙——钟子期)(板书:对仗工整)一个伯牙,一个子期,仿佛看到他们在一起是多么和谐呀!

(三)深悟知音

1、传说这次相会让二人都感觉是相见恨晚,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时,伯牙等来的却是子期病死的消息,于是——(出示课件:子期死„„)

俞伯牙这样一个把琴当作生命,把音乐当作生命的人,在得知子期死的消息后,最后选择的是——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2、是啊,子期死了,还有人知他的志吗?念?心?知音不再,知音难求啊!(擦掉板书)

从此,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再没有人称赞他曰——

从此,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再没有人称赞他曰——

难怪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3、书后138页的资料袋中,也介绍了这个故事,快速地浏览一下。

4、这个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古书《列子》记录下了他们的名字——;《吕氏春秋》中讲述了他们的故事——(男生读);唐代时,人们将故事的结尾流传下来——(女生读);明代的小说家也在书写着这个故事——(齐读),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同学在课堂上再一次朗朗地诵读这个故事,能背诵的就背诵。

5、以后,我们遇到很知心的人,就可以叫他们——知音。(板书)

虽然我们都知道知音难求,知音难寻,我们仍然要在生命中找寻我们的知音。

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上10 《轮椅上的霍金》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从而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目标

(1) 教师目标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解决字词习 ,并围绕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 (2) 学生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用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3.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及顽强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称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教法学法 引导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感情朗读法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霍金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霍金的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假如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残疾了,你有什么想法和举动?(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看看他是怎么样对待自己残疾这件事的? 板书课题,齐读 2.明确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霍金是怎样的人。 3.预期效果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知道课文内容。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2.自主学习:小组内学习生字,交流记忆方法。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展示交流:指生认读生字,词语。重点字正音:撰、扰,匠、屏,摊、膜。用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任务二

1.任务呈现:知道霍金是怎样的人 2.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划分层次

3.展示交流:分段读课文,说说各部分的意思,小组交流,指生发言。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听写生字,指名读课文。

2.结果反馈:“摊”每一部分都要写的细长,“匠”共六笔,最后一笔是竖折,“牌”左边四笔,右边八笔。

3.反思总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出示课后词语,认读。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高度概括霍金魅力的一句话.(过渡句) 2.明确目标

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3.预期效果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霍金在物理学方面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就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体会传奇色彩

2.自主学习:自由读第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交流你从哪些方面感到命运对霍金的残酷。 3.展示交流:“21岁的时候就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全身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身体彻底变形”“不能看书”“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读书”„„ 就是这样的霍金,却“打破了医生的预言”,创造了成就! 任务二

1.任务呈现:体会“物理天才”

2.自主学习:读课文4-7自然段,品读排比句

3.展示交流:霍金的想法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取得的成就也是伟大的。、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说说霍金为什么享有“宇宙之王”的美誉

2.结果反馈:霍金,一个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人,一个身体一点儿也离不开轮椅的人,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难怪课文说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3.反思总结:霍金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齐读第8自然段 2.明确目标

了解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效果预期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霍金是一个生活强者,学习他勇敢坚强的生活态度。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为什么说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自主学习:读课文9-12自然段,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霍金是怎么做,怎样回答的?

3.展示交流:(1)在女记者、一般人眼里,霍金失去了什么? (2)假如你是这样一个残疾人,你怎样回答?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你从霍金“恬静的微笑”中读懂了什么? 2.结果反馈:有感情的读读霍金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反思总结:只有通过充分的预习,了解霍金的生平,并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女记者的提问,反复读课文,从朗读中理解课文。 教学辅助设计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播放关于霍金的资料

二、板书设计

10 轮椅上霍金 { 物理天才(不断求索) } 宇宙之王{ } 非凡的科学家 { 生活强者(乐观感恩) }

三、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仰——( )静默——( ) 悲悯——( ) 唐突——( ) 恬静——( ) 依赖——( ) 2.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 )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轮椅,( )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 (2)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 )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 )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第三篇: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5、影子

教学目标:

1、

2、

3、

4、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偏旁“宀”“女”“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启请导入,交代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来出个谜面,你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1、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 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 就是从来不开口。

2、师:猜出是什么了吗?谁来说?你可真棒!就是影子。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9《影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人人都有影子,这篇课文讲了小朋友和影子的什么事?我们一起进入课文。

1、师:打开书,端书读课文,看音节读一遍,看汉字再读一遍,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上面的拼音读准它。注意:要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不读破句子,听清楚了吗?

2、师: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看,它们来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挑字读词,自己练习读一遍。播放课件 (1)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男女对读,齐读。) yǐnɡ zi qián hòu ɡēn zhe 影 子 前 后 跟 着 hēi ɡǒu pénɡ yǒu tā men 黑 狗 朋 友 它 们 chánɡ chánɡ

常 常

1 师:谁愿意来读?(生读)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读得真准确)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 师:看,生字宝宝的拼音走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小老师在哪里? 生: 小老师在这里。

(2)去拼音的生字词。(小老师领读、练习读、开火车读) 影 子 前 后 跟 着 黑 狗 朋 友 它 们

常 常

(3)本课生字。(练习读,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影 前 后 常 跟 着 黑 狗 它 朋 友

②你们读得真棒!生字宝宝可高兴啦,它就坐在一个个红苹果里面,你们想把它摘下来吗?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常常 说句话)

(1) 当读到“狗”字时,狗的左边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偏旁“反犬旁”(全班齐读)所有反犬旁的字一般都跟动物有关。开火车加一加。

(2) 当读到“它”字时,它字的上面是宝盖,我们常说宝盖它就是指动物或事物。 (3) 当读到“前”或“后”字时,可以用反义词方法记住。 (4) 生:两个“月”字加在一起就是朋友的“朋”。

生:我认识“很”,只要把双人旁改成足字旁就变成了“跟”,而且,跟着别人是要用脚走的,所以是足字旁。

生:“爱”字去掉上半部分就成了“友”字。

生:妈妈告诉我,一般动物的名称都有反犬旁,反犬旁加上句号的“句”就构成了“狗”。 生:“常”和“党”的区别就是下面不一样,一个是“巾”,一个是“儿”;“看”和“着”也非常相似,“着”比“看”字多两点,注意,写“着”的时候第三笔横。

生:景色的“景”加上三撇就是影子的“影”。那三撇就像物体投下的影子。 生:我会用方位记“前、后”两个字,我的前面是老师,我的后面是同学。 生:黑就是默写的“默”去掉右边的狗,再把下面的提改成横就可以了。

(5) 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开动脑筋,就能学得又快又好!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4、间休

三、重点认知,品读感悟

1、师:过渡: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谁愿意来读?(指名1个)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有没有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破句子。 师:同学们,前几课我们认识了小节,你还记得它吗? 生:记得

师:这篇课文有几小节?快速看下全文,用笔标出来。 生:这篇课文有两小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在两个小节之间找到了一处空行。 师:说的真好,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遍?

2、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师:谁来读一下第一句话?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 生:我知道了,影子在小朋友的前面和后面。后面同学再说一遍。(板书:影子,前后 ) (2)师:真棒!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图)。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又在后呢? 提示:看看太阳和影子各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

生:我看到,太阳在前,影子就在后面,太阳在后面照,影子就在前面。 师:你太了不起了,说的真好。

(3)师: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多有趣啊,它常常跟着我们就像一条(大屏幕出现第一节)(预设生:小黑狗)

师: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而不是小白狗? 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影子是黑色的。

师:因为影子是黑色的,所以才把影子说成了小黑狗。影子还像小黑什么? 师:(你们想象力真丰富!)不管是小黑狗还是小黑X,它们都是那么的可爱、调皮。

3、小结:师:总是跟着我们,一会在前一会在后甩也甩不掉,影子是那么调皮,可是小朋友们还是那么喜欢的喜欢它。我们要读出喜欢的语气来!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感受下影子的可爱调皮和我们的喜欢。就像老师这样在下面练习读一读。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读出了喜欢。或者感受到可爱

师:我们男女生比赛读好吗?看看是女生可爱还是男生调皮?女生先来读。 师:都像小影子一样可爱。!

4、学习第二小节。

(1)师:现在太阳又变换了它的位置它转到哪里了?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小节。谁愿意

3 来读一读?

(2)师:这次影子又跑到了小朋友的哪边? 生:左边右边。

(3)师:当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得时候小朋友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什么? 生:(好朋友)

师:是啊,他就像我的好朋友在寂寞孤独时陪在我左右。你有这么一位朋友开心吗? 生:开心。

(4)师:那么我们也一起高兴开心地来读一读这一节吧。谁愿意来读?(指名读,评价)

(5)师:我们一起来开火车读一读这段好吗?咱们一起看看谁读得最开心!

师:同学们你听出这一小组哪个同学最开心了吗?

(6)师: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齐读一遍吧。请同学们把书扣下坐好。看黑板(看板书)

四、质疑小结,返顾整体

1、小结:影子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有时在前,有时又在后,可真有意思。课文里,你还有没有不名明白的地方?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聪明的人们,看到了影子,想到了,用影子做出各种事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手影视频,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

2、师:影子有趣吗?让我们带着感情读儿歌,读出它的有趣,喜欢哪小节就读哪小节。开始吧!(配乐齐读)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早上中午晚上,影子都在你的什么位置,我们下节课一起说一说。下课!

板书: 5影子

左 影子 右

后 教学反思:

6、比尾巴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 “比、尾、巴、谁、短、伞、兔、扁、弯、鸭、鸡”11个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学习笔画“竖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比”和“巴”。 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 能看图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把话说完整,知道猴、兔、松鼠、鸭、公鸡和孔雀尾巴的特点,引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并学习笔画“竖提”, 正确描写“比”和“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印有连线游戏的练习纸、三支长短不同的铅笔、一根可弯曲的电线、一个纸质爆竹筒、写有词语的纸爆竹、一张绘有六种小动物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森林里正举行一场比尾巴比赛,一起去看看。(板书:比尾巴) 学生字“比、尾、巴”。 “比”:学习笔画“竖提”,书空并与“竖钩”比较。打开书看看“比”的笔顺,并在书上描一描。一字开花(组词)。 “尾”:想想怎么记住这个字。(尾巴上有毛)。 “巴”:读“尾巴”这个词时,“巴”要读轻声(开火车正音、齐读),注意“巴”的笔顺,全班书空,在书上描一遍。

齐读课题。比尾巴比赛邀请大家来做裁判,看看有哪些选手参加比赛。(出示投影片) 学生字“兔、鸡、鸭”。 “兔”: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鸡、鸭”: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字的右半部分是“鸟”字的? 连线游戏。(上面一排是六个动物的样子:猴、兔、松鼠、鸭、公鸡和孔雀,下面是六个动物的名字,上下顺序不同,通过连线使上下对应起来。) 学习课文

小裁判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听到的和你看到的一样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学习生字“谁、短、伞、扁、弯”。 “谁”:开火车读,注意翘舌音。 “短”:读音注意三拼音,男女生分读,拿出三支铅笔让学生比较,让他们知道:“短”的反义词是“长”,长短是比出来的。 “伞”:读准平舌音,区别与“扇”的读音。分别出示两个字,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扁”:说说鸭子除了尾巴扁扁的之外,还有什么也是扁扁的?(嘴巴) “弯”:通过一根可弯曲的电线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弯”,什么是“直”,“弯”和“直”也是一对反义词。 叫号游戏。

分别给生字编上号码,教师说号码,学生读出这个字。或者教师读字,学生说号码。

说明:先让学生观察,再认真听。把听到的和看到的对照起来,并以小裁判的身份来说一说,只要能说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就可以了。 师生做“一问一答”的游戏。

学着老师的样,同桌之间做“一问一答”的游戏。 评选“朗读明星”。

评选标准:如能读通读顺课文,并能读出语气、语调,并加以动作就能当选“朗读明星”。

5 复习巩固、说话练习。

观察课本第87页上的图,图中有哪些动物,请学生用“图中有„„有„„还有„„”或“图上有„„、„„和„„”的句式练习说话。

仔细看看,这些动物都有哪些特点,选一句书中的句式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外形特点,说给大家听听。 比尾巴大赛顺利结束了,我们来放爆竹庆贺一下。

把词语写在纸上折起来,放入纸质爆竹筒里,然后向空中一洒,学生随机拿到纸爆竹,念出词语,念对就发出“嘭叭”的响声。 总结。 教学反思:

7、青蛙写诗

【教材简析】

这首小诗歌共有五小节,短小精悍。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雨天高兴地“呱呱呱”作诗的情景。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学生喜爱的课文,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教学理念】

依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我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四个结合:即,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会写“给泡”等7个字。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复习生字,会写“泡、呱”。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词卡、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师:(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4、学习“诗”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多有趣的一首儿童诗呀!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你圈画生字词的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1、检查第一小节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谁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2、检查第二——四小节,学习“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 (1)学习词语“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帮助了他?自由读,把帮助它的朋友圈出来。

①(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贴图)认识一下“蝌蚪、水珠、水泡”(词卡)领读,指生读。

②看图片,能说说蝌蚪的样子吗?(识字与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相结合) (2)教学“泡”

①你们想看看水泡泡吗?(吹泡)老师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

②这个字就念“泡”字,(板书)(字卡)自己讲讲,你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吗?(水上一个包就念泡)

③组词。

(3)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读

2、

3、4小节。 (4)学“逗号”“给”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屏幕)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②师拿字卡“逗号”让学生读。

③这里的“给”字表示“为、替”,下面我们来学“给”(板书)(字卡),请你来自己讲一讲,书写、组词。

(5)学“句”

①水泡泡怎样帮助小青蛙的?(“我能当个小句号”)(屏幕)指读,赛读。

②看这个“句号”的“句”字,(板书)(字卡)注意它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与“勺”区别,组词。 (6)学“串”

①小水珠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一串水珠)(字卡)

②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可见,串是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③师拿字卡,生读。屏幕演示古今变化。

④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学“号”

①同学们看黑板,观察它们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说吗?谁像谁?

②这些都叫标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标点?(?;!)(标点符号歌屏幕)

③想一想,除了标点符号以外,还能组成哪些词?(卡片)

3、学习第5小节,学习“呱’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指生读。

(1)读了这首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指生读,齐读。

出示“呱”,又发现什么?(形式字)

(2)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形声字?

(蝌蚪,泡,逗... 目的是引导孩子利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

4、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1)师出示生字,齐读,检查读。

(2)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四、写字

完成“号句成串”

1、引导观察在虚宫格里的位置,和每个字的主笔。

2、师逐一示范书写

3、生练习写(提醒书写姿势)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1、(课件演示)(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出示词字: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可以省略号呱给)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生字回文,整体感知课文

听——沙沙,沙沙下雨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落在水里,落在小青蛙的笑脸上,于是呀!这只小青蛙就在一个美丽的雨天,利用这些生字作了一首诗,你们想看吗?大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吧!要注意读准音,注意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教师注意指导第五节的停顿处理)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 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话写的呀!指生读(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下的很小)从哪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在语境里理解词语“淅啦啦”)引读小雨淅啦啦的感觉。

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 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语言。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 (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高兴极了;它觉得景色太美了)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我要作诗啦!

(二)、学习第二——四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作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

2、

3、4)

2、自由读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板书:小蝌蚪图片——逗号水泡泡图片——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看板书总结后,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

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

(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通过动手操作理解。

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指生读。

③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的,一个不行的,我觉得一串排一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

师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4、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

6、、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是无处不在的好朋友。师指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对话能背的背下来。

7、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①圆圆的,当句号。

②一串,当省略号。

③可以当个小逗号。

(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出示诗文——)了,快出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青蛙作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 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

①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五彩缤纷的春天,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③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四)结尾美读升华

1、再次看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全文。

2、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够读到你们写的诗,好不好?

四、指导书写“泡、呱”

1、指导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又宽)

2、重点指导写好“呱”。

师总结小儿歌:口字作旁,在左上,你看“瓜”字的竖撇和捺多像一个人大步前进呀!所以写的时候要舒展开。

教师范写,生练习。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五、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8、雨点儿

【教学目标】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3.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春天来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来了,你们想想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各抒已见,引入正题)

想知道书上定的小雨发生怎样的故事吗?(板课题,指导读准儿化音)(齐读课题《雨点儿》)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前几天刚好下过雨,虽然是冬雨,但也和课文有的内容有关,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有助于先入为主,正确说好普通话。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数、清、彩、飘落、半、问回答方(反馈时,学生选择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的意识。 4.认读本课的生词,教师使用激励、期待性的语言:“谁会读?谁读得最好?谁有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学生先独立认读,然后再给大家读自己想读的那个词,最后集体边击掌边认读所有的字记2遍)

5.这篇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6.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是自由练习读,然后指自由选自然段读。其中着重读第

一、

三、五自然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7.感悟第一小节:读了第一小节,你们知道了什么?

10 (先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重点学习

三、五段。从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8.读了课文,谁来问一问,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结合课文语境,学习理解:数不清、飘落、问、回答等词的意思,并用“数不清、飘落”等练习说话。)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9.同桌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并相互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图片或课件展示,让学生看画面内容,感悟朗读第五小节,教师适当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10.戴上头饰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点儿的滋润,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创高及情境,引得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二度制作。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讨论并表演: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大家觉得呢?

二、看一看。

11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分别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在干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图三是上课举手发言。)

三、议一议。

1.让学生分组讨论,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 3.老师点评。

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 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 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四、演一演。

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 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 “字词句运用”中的“连一连”是通过识字,让学生了解汉字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读一读,背一背”是通过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识别方向的基本常识。 “展示台”是让学生知道,除课内识字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识字。 “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是提高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字词句运用)

12 【学习目标】

1.认读生字,知道生字的两种基本结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知道生字的两种基本结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2.正确、流利朗读儿歌,会辨别方向。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学习。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到语文园地里玩一玩,想去吗?这个园地的名字叫“语文园地六”,这个园地里有很多知识呢,咱们赶紧去旅游吧。

二、我会认。

1.课件出示课本第90页:连一连。

2.小朋友们,大树上有很多字果果,你们会摘哪一个? 3.指名认读生字。

4.小朋友们,我们都长着一双火眼金睛,找一找,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组成的? 5.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组成。 6.找规律,看看哪些生字组成结构相同。

三、找一找,分一分。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字果果组成结构相同? 2.分组讨论,不对的地方其它同学帮忙。

3.老师手里有两个小篮子,你能把结构相同的字果果放到一个篮子里吗? 4.指名学生上台摘果果。师相机点拨指正,或其它学生帮忙。

四、师总结,了解两种生字结构。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棒。是呀,生字宝宝的构成有几种结构,一种是上下结构,一种是左右结构。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汉字的其它结构。 2.生完成书上连线题,小组合作评价。 3.全班交流。

五、读一读,背一背。

1.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请同桌之间一起借助拼音把儿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比一比哪些小朋友会作得最好!(自由读儿歌)

2.指名同桌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4.指导学生用动作识记:

(1)师在前面黑板的上方画一个太阳,在后面黑板中部画一个太阳。

(2)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面向前面黑板上的太阳,把它当作早晨升起的太阳;一组面向后面黑板上的太阳,把它当作傍晚时的太阳。 5.学生练习指方向。 6.派代表汇报结果。 7.拓展。

(1)小女孩早晨起来面向东方上学去,你还能判断出其他三个方向吗? (2)傍晚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8.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利用太阳辨方向的儿歌。并了解利用辨方向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了解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六、总结收获。

谁能向大家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13 【教学反思】

“读一读,背一背”的环节设计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通过动作巩固方法,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识字方法有很多,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识字。 2.练习读古诗,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重点】

1.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识字。

2.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古诗的韵味。 【学习准备】

1.相关图片,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连一连。

1.认读生字卡片,说说这些字宝宝的结构。 2.学生连线。

二、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天上学,放学,沿路会经过哪些地方呢? 2.生展示自己认识的生字或生词卡片。

3.全班交流,生上台贴自己的生字、词卡片。

三、读一读,认一认。 1.指名上台认读以下生词:

电影院 卫生院 小卖部 报刊亭 公交亭 百货商场„„ 2.生教读,师相机指正和评价。 3.拓展:我们还知道哪些地方呢?

四、师总结收获。是呀,我们识字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书本上老师教的外,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识字,路上,商场里,家里,医院,甚至旅游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字,只要我们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识字大王。 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背诵过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今天再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2.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4.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5.指名读,师生评议。 6.反复读,练习背诵。

二、实践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儿歌《谁会飞》 教学反思:

第四篇: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和平女神像-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和平女神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法西斯、诺曼底、罕见、揭幕、崛起、赠送、盟军、凭吊、祥和、肃穆、翘首凝望、天使、亘古不变、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蕴含的寓意。

4、进一步培养学友对参与课改的浓厚兴趣,提升发言、答题的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友认同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模式,提升学友的参与积极性和展示主动性。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蕴含的寓意。

2、进一步有效激发学友主动、有效参与课改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准备】

1、向学友进一步讲解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模式要点;

2、指导学友充分预习文本,了解诺曼底登陆的有关情况,初步文本大意。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背景链接】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只有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双方兵力一览:盟军:2,876,000 (7月25日) 德军:1,380,000(7月23日) 伤亡----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xiaoxue.xuekeedu.com

德国:23,019人 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

一、预习检测。 C

1、基础知识:看拼音,写词语。

hǎn jiàn (罕见) zhàn yì ( 战役)jiē mù ( 揭幕 ) jué qǐ (崛起 ) zèng sîng(赠送)qí zhì(旗帜) hé píng gē( 和平鸽) fú ruì ( 福瑞) C

2、解释下列词语: 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苍穹:指天空。肃穆:严肃而恭敬。 会聚一堂:相聚到一起。 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亘古不变: 整个古代都不变;终古没有变化。

二、粗读文章,读顺文本:请学友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识记、积累文中生字词的?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字词?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请组长指导组员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

2、小组讨论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引导:本文叙述了为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中国人民赠送的“和平女神”雕像揭幕仪式在诺曼底隆重举行的事。通过对雕像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表现了中国艺术家非凡的创造力,抒发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A

1、学友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简介历史上惨烈的诺曼底战役的情形。

B

3、请组长指名组员朗读第二自然段,请其他组员听读思考:你从哪里可看出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仪式是隆重热烈的?

引导:在离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老兵及千名当地居民欢聚一堂。

三、达标检测。 C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罕见—稀有、罕有、珍奇 凝望—凝视、注视 专程—专门、特别、 反义词:罕见—平常、普通、平凡 崛起— 消失、消沉、埋没

和平— 战争、纷争、战乱 亘古不变—朝令夕改、变化无常、 B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和 给 横 翘

A

3、小组讨论再畅谈:本文内容给你什么启发?本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

xiaoxue.xuekeedu.com

一、【温故知新】 抢答解释带生字的词语和优美词语的含义。

二、品读文本,领悟内涵。(先由组长组织在小组内讨论再展示)

一)、B

1、学习课文第

3、4自然段:默读这两个自然段,你感受到会场上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请学友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作答,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明确:隆重热烈,庄严肃穆。 B

2、揭幕式为什么如此隆重热烈? 明确: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在这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赠送给法国和世界人民珍贵礼物。

A

1、人们为什么如此欢乐、祥和,和平女神像的布幕揭开后,人们为什么又显得庄严肃穆?

明确: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女神像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深情呼唤。 A

2、怎样理解法国官员在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引导:他的话“意味深长”,告诉我们当年为了赢得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反法西斯盟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世界和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深深”和“多少”两个词可以看出今天的和平与自由来之不易。既有对历史的不堪回首,更有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学习第

5、6自然段:

C

1、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找出介绍和平女神像外形特点的语句。

归纳:“和平女神”舒展着双臂,高抬的左手上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那似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似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

B

3、把“中”字、“平”字及表示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连串起来,说说和平女神像向人们传达了怎样的寓意。

引导: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没有战争。

A

3、小组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本自然段中哪句话揭示了和平女神像的寓意?哪句话又表明了中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明确:“形象地表达出和平友好这一亘古不变的伟大主题”;“希望她能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和平发展的大道上不断向前。”

三)、学习第7自然段。B

4、“两位分别来自美国和德国、当年都参加过诺曼底战役的老兵,在这个阳光普照的日子,在和平女神像前,紧紧地握住了双手。”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美国和德国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而此刻,昔日的敌人在“和

xiaoxue.xuekeedu.com

平女神像”的见证下“紧紧地握住了双手”,他们的不计前嫌、共享和平,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理解和热爱,也表现了和平女神所传达的和平自由信息在世界的感召力量。 【自延提伸】

A

4、在1944年4月至6月,日本侵略者负隅顽抗,发动了“雪峰山战役”。最终,英勇不屈的中国抗战军民取得了最后胜利。请设计一座雕塑纪念这些英烈们。 【自测达标】

C

2、写出同音字组词。

zhàn ( 占)领 ( 战 )斗 (站 )起 (绽 )放 yì 战( 役) 翻( 译 ) (屹 )立 容( 易 ) C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庄严肃穆)的揭幕仪式 (意味深长)的讲话 (迅速崛起)的中国 (激动人心)的乐曲声 (硝烟弥漫)的海滩 (十分紧张)的气氛 (严肃深刻)的主题 (笔直宽阔)的大道 (光彩夺目)的珠链 C

3、缩句,使句子更凝练。

1、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给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明确:中国赠送了礼物。

2、在一群戎装笔挺的军人护卫下,在欢乐祥和的乐曲声中,和平女神像紫红色的布幕揭开了。 明确:布幕揭开了。

三、总结课时学习情况,归纳板书。 和平女神像

形象: 舒展双臂 放飞和平鸽 寓意: 表达和平友好的伟大主题

中国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传递和平信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导后作业】用心想想:将来长大后,你准备为世界的和平事业做出哪些方面的贡献? 【授后反思】

第五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1.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交流“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能体会排比句的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运用排比句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3.体会分号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

4.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背诵并积累古诗《过故人庄》,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美好情感。

重点

1.回顾本组课文,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

2.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1.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插图理解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

1.交流平台

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原则,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时要‘读进去’‘想开去’”,即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联想,从课内联想到课外。

2.词句段运用

把握教材特点,挖掘课本资源,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和仿写多个环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愉悦,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1)多种形式地朗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尝试仿写这样的句子,把句子写生动、写具体。

(2)通过对比朗读含有分号的句子,体会分号在排比句和说明性文字中不同的用法。

(3)“语文即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路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3.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领悟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

1.预习提纲

(1)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观察花卉,搜集老舍先生写的文章以及其他作家描写草原风光的作品读一读。

(2)学生走上街头,认路牌,拍下印象最深的路牌,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2.多媒体课件

各种花卉照片,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能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运用排比句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方法。

3.体会分号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

4.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一、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的阅读成果和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课件出示:

阅读时,要从所读内容想开去:(以《丁香结》为例)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样子)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颜色)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气味)

4.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见到了哪些植物?它们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有什么气味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5.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植物。仿照课文说说它们的样子、颜色、气味。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汇报。

6.全班交流,评价。(是否说出了植物的特点,表达是否清楚、完整)

7.教师小结:阅读时,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

课件出示:

阅读时,要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8.你还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阅读时,要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如,联想到其他描写草原的句子:

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

——摘自碧野的《天山景物记》

②推荐书目:老舍的《茶馆》《骆驼祥子》等。

9.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草原的优美的句子,同桌互读,小组内欣赏。选取优美句段在全班展示。

10.教师小结:阅读时,不仅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还要能从课文内容中联系到更多。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景物更加有生气、有神韵。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还了解了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感受的方法,可以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

课件出示:

1.阅读时,要从所读内容想开去。

2.从课内联系到课外。(移情体验,融入感受)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这一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阅读的方法:阅读文章时,要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要能从课文内容中联想到更多。在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时,有意识地由课本延伸开去,从一篇到多篇,从课内至课外,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

二、词句段运用

(一)排比句

1.自由读题,思考:这些排比句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3.品读第一句,课件出示: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评议是否恰当。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归纳: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排比句,诗人借花来表达人间真挚美好的情感。

(3)议一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1: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面上看是写芳香的花儿,实际是诗人借花喻人。

预设2:诗人用花的语言写了花的用途,排比句使语言描写更生动,富有诗意。

……

(4)教师小结:诗人纪伯伦用排比的句式来叙述花,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使得语句更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

4.品读第二句,课件出示:

对比读:

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②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

(1)对比读,议一议: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讨论。(第一句是排比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2)出示课前收集的漓江的图片,图文印证,概括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3)汇报交流,相机引导品读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4)教师小结: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形象、具体地描绘出了漓江水的特点。

(5)仿写:在品读中相机进行仿写训练。

课件出示:

仿写:

校园的花真多啊,;校园的花真艳啊,;校园的花真美啊,。

5.品读第三句,课件出示: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学生自学,做批注,和同学讨论感受,体会排比句的精妙之处。

(2)全班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排比句,突出了野花的美和多)

(二)分号

1.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1)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写了什么?

(3)议一议:句中的分号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评价对分号的理解是否正确。

4.教师相机归纳:第一句是排比句,分号表示一个停顿,分隔两个或三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第二句写了风形成的原因,所以用分号把两种并列的现象“空气热、空气冷”分隔开。

(三)路牌

1.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认读路牌,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1:路牌的作用是告诉人们地点。

预设2:路牌由拼音、汉字和路程公里数三部分组成。

预设3:路牌的每个拼音字母都是大写。

……

4.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见过的路牌是什么样的?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路牌的照片,同桌互读,还可以请别的同学一起来认一认。

5.比一比:看谁认得的路牌多。

6.想一想:我们的姓名该怎样写呢?学生讨论交流。师指名发言并归纳:姓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他的字母小写。

7.教师小结:路牌清楚地告诉了人们地点,认识路牌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读路牌。注意路牌的拼音字母全部要大写,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只需要首字母大写就行了。

【设计意图】

词句段运用的环节设置了三道题目,分别指向“排比句”“分号”和“路牌”。前两道题目,旨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熟练运用分号把并列关系的分句分隔开,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环节,重在教会学习的方法,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分号在并列句式中的作用,最后在“读写结合”的环节中,学生学以致用。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向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第三道题目,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认路牌,构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达到训练的目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插图理解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3.通过朗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美好情感。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写景名诗。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写出了旅途中的愁思。让我们一起背一背吧!(学生诵读古诗《宿建德江》。)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孟浩然的名篇——《过故人庄》,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从这首诗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让我们走近孟浩然,追随他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3.释题:“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

过:拜访。故人:老朋友。“过故人庄”即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做客时写的。

【设计意图】

由学过的古诗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读题、释题的过程中,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①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过故人庄》,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把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借助注释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③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强调“还(huán)”的读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轮流当小老师,领读、评价同桌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教师随机抽选同学朗读全诗。(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4)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课件出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指名读,全班齐读,读出诗的节奏。(读诗的时候,语速稍慢,略拖音,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

2.理解词语。

(1)读了古诗,有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呢?学生提出疑问。预设:“具”“鸡黍”“开轩”“郭外斜”等。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归纳学法:可以采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经验、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方法来理解古诗中难懂字词的意思。

课件出示:

故人:老朋友。开轩:开窗户。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邀:邀请。还:返回,回来。

合:环绕。就菊花:饮菊花酒。就,靠近。

3.借助注释或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做客访友。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教师小结:借助注释、借助课文插图,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

初读古诗,通过“自读、齐读、划节奏读”等环节,学生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诗的节奏和味道。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诗意,渗透读诗学法的指导。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品读:“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指名读诗句。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么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两句诗,读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语气轻快,语速稍快。)

3.品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读了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小组交流归纳: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风景真美啊!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诗,读出赞叹之情。(语气轻柔,重读“合”“斜”。)

4.品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读了这两句诗,你体会到什么?(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琐事。)

(3)看图理解“桑麻”。(课件出示:桑麻的图片。拓展古时候“桑麻”的作用、“桑麻”可以制作出来的东西。)

(4)根据文中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交流:

预设1:这么丰富的菜肴,真是太感谢你啦!

预设2: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还好,应该是个丰收年。

预设3:欢迎你下次再到我家做客。

(6)教师小结:想象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和好友亲切交谈的情景。是啊,深情厚谊只在淡淡的几句闲谈农事中,只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中。

5.品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些什么呢?和同桌互相交流。

(4)指导诵读这句诗,读出“依依不舍”之情。

(5)教师小结: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还有什么让诗人留恋不已,与友人相约重阳日再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地诵读、对话、品悟、想象画面,让学生体会诗中描写的田园风光,感受孟浩然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熟读成诵,拓展阅读

1.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古诗《过故人庄》。)

2.学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大家不禁陶醉在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之中,陶醉在这迷人的田园风光里。其实古诗中还有许多田园诗,我们曾经学过两首,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清平乐·村居》和《四时田园杂兴》。

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首诗,课后读一读,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试着把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游记。(推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建的《雨过山村》)

【设计意图】

积累古诗,首先需要理解古诗,通过学生的质疑,确定学生对诗意理解的起点。借助课文插图和查字典理解难懂的字词,多种形式地朗读,引导学生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通过“自学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教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渗透学法的指导。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师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仿写排比句,说说认识的路牌等。教学古诗《过故人庄》时,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诗的意境。

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3.重视“语用”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阅读教学不能只教课文内容,而应教课程内容。本节课注重“语用”的训练,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上一篇:六年级文言文诗词训练下一篇:篮球比赛规则有多少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