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初步设计

2022-07-03

第一篇:环境工程初步设计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

一、依据

《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市政府令第190号)。

二、审批方式

初步设计审批采取并联审批的方式。由主办部门统一接件并向申请人作出行政批复。协办部门向主办部门反馈协办审查意见。

三、具体承办部门及事项

(一)主办

市城乡建委: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

(二)协办

1、市公安消防局:消防初步设计审查;

2、市园林局:附属绿化工程初步设计审查;

3、市气象局: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查(限符合国家气象局令第11号第4条规定范围的建设项目);

4、市民防办:防空地下室初步设计审查(限民用建筑);

5、市市政委:市政环境卫生项目初步设计审查(限市政环境卫生项目);

6、市交委:建设项目涉及跨江河、跨越(穿越)公路或者与公路接口等事项的初步设计审查(限涉及跨江河、跨越(穿越)公路或者与公路接口的建设项目)。

三、受理范围

(一)主城区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工程(含附属、配套及续建项目,分期建设项目按总规模控制):

1、大型建筑工程(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划分,详附件1);

2、大、中型市政工程(按《市政行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划分,详附件2);

3、市级重点建设工程;

4、主要使用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含使用国债资金以及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建设工程。

北部新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按照市政府《关于在北部新区实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定》(渝府令第151号)。高新区、经开区按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办理。

(二)主城区外其他区县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工程:

1、市级重点建设工程;

2、主要使用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含使用国债资金以及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建设工程。

另有市政府及市级部门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办理程序

(一)预审

1、应提交的材料(主、协办部门所需材料由主办部门统一接收),初步设计文件的格式和深度须满足《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可在市城乡建委网站——勘察设计——政策法规栏下载)的要求。签章应当符合《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规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签章和证书使用的通知》(渝建发〔2006〕76号)的要求。 A主办部门(市城乡建委)所需材料:

(1)初步设计预审申报表,附电子件; (2)投资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的复印件,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工程须提供可研批复的复印件。

(3)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及红线图的复印件;

(4)建设工程规划用地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的复印件;

(5)建设场地现状照片(从不同角度拍摄,不少于5张);

(6)规划方案审查意见书及附图的复印件;

(7)工程初步设计文件1套(包括设计说明2份、节能计算报告2份、节能自审表2份、全套图纸、设计概算、项目整体彩色效果图),另附总平面图3张;

(8)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深度以上),以及审查合格书、审查合同的复印件;

(9)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复印件,设计人员社保缴费证明;

(10)勘察、设计人员签名表(附件

3、4)。

(11)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限市城乡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要求的项目);

(12)经济适用房、危旧房改造安置房、农转非安置房等享受地方优惠政策的建设工程,应提供其行政确认书或其他有效证明的复印件;

(1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核准通知书(限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重庆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规定〉(2010年版)》(渝建发〔2010〕156号)界定为超限高层的项目)

(14)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意见(限住建部《关于印发〈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城镇桥梁工程篇)、(地下工程篇)〉的通知》(建质﹝2011﹞30号、13号)规定的项目)

(15)初步设计审批的报建范围应与规划方案批准的一致,原则上不得分期报建。确需分期报建的,应在首期工程报建时提交分期报建计划,明确每期报建内容,在征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按计划分期报建;

(16)因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或联建变更建设单位及工程名称等事项的,在办理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时,应提供相关部门批准同意变更的文件;

(17)包括以上第(1)、(7)、(10)项的光盘1张。

★提交的复印件应交验原件,复印件应加盖建设单位鲜章,页面尺寸应与原件一致。

B协办部门所需材料:

(1)市公安消防局

a、《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可在“重庆建设工程信息网”下载);

b、按《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设计责任制的要求通知》(渝建发[2002]131号)要求,附审核表、建设单位开发证书、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用地许可证书及设计单位消防自审小组自审意见书;

c、初步设计蓝图(不含结构)1套,初设说明书1份,另附总平面图2张;

d、含第c项内容的光盘1张。

(2)市园林局

a、初步设计绿化布置图3张,总平面图1张,说明书1份;

b、有建筑屋顶或平台绿化的需提供建筑专业图说;

c、含以上内容的光盘1张。

(3)市气象局

a、初步设计建筑、电气蓝图各1套、总平面图1张、说明书1份 b、含以上内容的光盘1张。

(4)市民防办 建筑专业蓝图1套、总图1张、设计说明1份。

防空地下室部分各专业蓝图应齐备,区分平时和战时,包括主要设备和材料表。

(5)市市政委

建筑、给排水初步设计蓝图各1套,设计说明书,总平面图1张。

(6)市交委

a、涉及交通设施部分工程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设计说明。提交图说应能充分反映建设工程与交通设施的空间关系、安全保障措施、施工期限,如涉及补偿的,要说明补偿数额;

b、总图1张。

2、办理程序及时限

主办部门自收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预审。对不符合要求的,出具预审意见,对符合要求的,转正式审查(下简称正审)。

(二)正审

1、应提交的材料(预审资料符合规定要求、直接转正审的不需另行提供)

(1)《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申请表》,附电子件; (2)主办部门出具的预审意见;

(3)按照预审意见要求提供的补充材料。

2、办理程序及时限

正审包括行政审查和技术审查。技术审查由主办部门通过召开专家技术评审会的方式进行。会前,申请人按主办部门要求准备相关上会资料供专家查阅。技术评审会前,预留给专家查阅资料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主办部门视情况组织对工程现场进行踏勘。

协办部门自领取协办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危房改造工程3个工作日)内向主办部门回复协办审查意见。

主办部门于项目正审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初步设计审批决定,审查合格的发放《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审查不合格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办理主办事项依法需要进行专家评审、听证、检验、检测、鉴定、中介机构评估等事项的,所需时间不计入规定时限。

申报窗口:市城乡建委政务大厅4楼12号窗口(地址:渝中区长江一路58号)

联系电话:63672112 承办处室:市城乡建委勘察设计处

监督电话:63670808 注:

1、提交材料的形式、内容等要求已在政务大厅公示,申请人也可在重庆市城乡建委网站查询;

2、项目办理进度通过电子邮件和网上公布的方式告知申请人,建议申请人及时查阅相关信息。

第二篇: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样板)

吉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6月28日主持召开了吉安新一中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邀请的省、市有关专家和市中心城区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处、市消防支队、吉安市第一中学(建设单位)和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单位)等单位代表。与会人员察看了工程现场,听取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关于工程筹建、设计情况的介绍,会议还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对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认真审查讨论,形成以下审查意见。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深度

1、设计依据应补充项目立项及规划批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 108 -2008)和《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验收硬件标准》(国家教委教基[2005]17号)应作为本工程设计依据。

2、本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全面、说明较清晰、图纸齐全,基本满足国家规定的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3、建议根据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工程分期,并明确分期建设内容。

二、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

1、吉安新一中为寄宿制高级中学,总用地面积187134平方米,设108个班,学生5400人。体育馆按比赛场馆设计,建设标准过高,建议按风雨操场练习场馆标准设计;学术交流中心实际使用较少,建议取消调整为其它功能用房或缓建。进一步明确新一中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标准,如教师及职工数、学生宿舍间数及容纳人数、教师宿舍间数及容纳人数、体育场馆建设标准及座席数、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及藏书量、阅览座席数、食堂容纳人数、各类运动场地数等。

2、补充区域位臵图、原始地形图等内容。

三、总平面设计及建筑设计

1、基本同意总平面布臵,进一步优化设计机动车停车位和自行车停放设计,建议设计机动车一定数量地下停放。

2、建议教学楼群与艺术楼群平行设臵,校前广场和城市道路的空间效果更好,请与现方案进一步比较确定;补充围墙和门卫设计。

3、教学楼。入口处室内外高差偏大,请复核调整;考虑成班额的实际情况和清洁柜设臵空间,建议适当加大普通教室面积,并适当加大走廊宽度;阶梯教室应按班级人数的倍数设计;教室层高4100过大,建议适当降低;拖把间面积偏小,建议缩小配电间面积,增大拖把间面积;建议26-29轴卫生间与教师办公室对调,使卫生间相对分隔。

4、艺术、实验楼。建议美术教具室改为教师休息室;学生卫生间开门口应改在走道一侧;美术、书法教室尽量布臵在北侧;化学实验室应设通风柜;增设练功房、演奏厅、琴房等功能用房。

5、行政楼。楼梯间首层应直接对外或采取扩大封闭楼梯间处理;传达、值班室面积过大;电梯井紧靠办公用房应有隔声措施;进一步优化六层大会议室层高。

6、图书馆、科技楼。不同功能勉强组合,交通不顺畅,使用受影响,各用房采光、通风欠佳,外墙不规则,影响室内使用和空间效果,半开敞的大厅雨天使用不便,书库和藏、阅合一的阅览室柱网尺寸应采用规范推荐的1200或1250整倍数的模数,以方便书架与阅览席灵活布臵;建议此楼进行重大调整和优化。

7、学术交流中心。对中学而言,学术交流中心用途不大,建议取消调整为其它功能用房或缓建;如确需建,建议:出入口应设在转角处,方便内外使用;卫生间不应设于餐厅入口侧,请调整;厨房内应设专用卫生间;备餐位臵不妥,应取消门边二级台阶;餐厅、厨房上层有大量卫生间,应设设备层等措施;建议降低层高;

二、三层外窗的变化效果欠佳,应调整。

8、学生宿舍。按规范标准增加房间面积;建议将南侧楼梯间调至北侧;底层层高应同标准层一致;建议每间宿舍增设阳台,便于晒衣(每层设集中晒衣阳台不利于衣物防盗)。

9、食堂。建议减小地下室楼梯踏步宽度;厨房与餐厅应在小卖部处加门隔开;女更衣室旁应增设女厕所;中部楼梯影响使用和空间效果,建议调整;应充分利用三层面积;建议岛式舞台调整为镜框式舞台;楼梯7部远超过疏散要求,应根据实际人数合理调整;好朝向的屋面可利用;补充视线和建筑声学初步设计。

10、教师宿舍。三部楼梯偏多,建议将3-4轴的楼梯间移至7轴一侧,取消1-2轴楼梯;宿舍内部应布臵厨房和专用卫生间;建议卧室内走道处设固定壁柜;餐厅、厨房上层有卫生间,应采取防渗漏技术措施;上屋面楼梯间可只设一个。

11、体育馆。建设标准过高,8部疏散楼梯远超疏散要求,建议按风雨操场练习场馆性质调整设计。

12、田径运动场。主席台宜设雨篷。

四、结构设计

1、本工程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内容基本齐全,设计标准和技术参数的选定基本准确,结构平面布臵详细,基本上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

2、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关于中小学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与教学有关的建筑及学生宿舍、食堂应为重点设防类,行政办公楼、教工宿舍、学术交流中心等其他建筑应划为标准设防类。

3、应明确是否要进行人防设计。

4、教室的活荷载标准值有误,请复核。

5、结构设计说明中应认真分析说明防震缝设计。

6、建议尽量利用天然地基,设计成柱下独立基础。

7、教学楼、试验楼的平面长条形不利于抗震,建筑平面不够规则,尤其是3米宽的连廊是单跨框架,很难满足抗震要求,建议优化设计。

8、图书馆及科技楼门厅上空的网架支承在两个抗震单元的框架柱上不合理,应调整。

9、行政办公楼六层大会议上空屋面大梁上栽钢筋混凝土柱不妥,建议取消屋顶构架。

10、学生食堂的建筑竖向刚度变化较大,不利于抗震设防,应优化。

11、建议体育馆的屋顶网架形式改为简单的平板网架。

12、学术交流中心D柱建议移至C轴;行政楼6-7轴门厅过大,请复核。

13、地勘报告应确定抗浮水位;地下水及场地土对钢筋砼有弱腐蚀性,进一步比选优化基础方案。

五、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应采用现行规范。

2、补充说明室外市政给水管的干管位臵和管径、压力和市政雨污水井的位臵、排入点的标高以及市政雨污水管的管径、坡度等内容。

3、用水量表存在漏项、错误,进一步复核修改;建议取消体育馆热水制备。

4、补充主要设备及材料汇总表;建议学校室外雨水、污水检查井均采用塑料检查井。

5、给排水总图:总平面图太简单,补充指北针;补充雨、污水管管径,排水方向及检查井位臵;给水管及校内消防管上应注明阀门及阀门井位臵,校内消防管上增设水泵接合器;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与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应补充控制点标高。

6、教学楼:补充架空层中两个内庭院雨水排水措施;平屋面上应设试验用消火栓。

7、艺术楼、实验楼:一层内庭院中补充雨水排水措施;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中均应设化验室及给排水管道;建议教师休息室中增设卫生间;室内消火栓布臵过密。屋顶上应设试验用消火栓。

8、行政楼:建议一层平面中XL-3立管旁的二套室内消火栓箱取消一套;取消二-五层XL-3立管旁室内消火栓箱;屋顶平面上应加设试验消火栓。

9、图书馆及科技楼:教师休息室中应增设卫生间;室内消火栓立管应在竖向构成环状;平屋顶上应加设试验消火栓。

10、体育馆:一层服务用房中应增设洗涤盆;室内消防立管应在竖向成环状。

11、学术交流中心:厨房补充给水管及供水点;厨房含油废水应设隔油池;一层厨房及餐厅上空污水横管应采取防护措施;二层、三层消火栓立管及室内消火栓箱建议改为三根立管及三套室内消火栓箱;平屋顶上应加设试验消火栓。

12、学生宿舍楼:XL-1立管调整到4轴右侧,XL-2立管调整到8轴右侧,XL-4立管位臵不变,取消XL-3立管及相应的消火栓箱。

13、食堂:地下室变配电间上有一层女更衣浴室排水管布臵不符合规定,应调整;取消食堂地下室中消防水池及喷淋泵;一层厨房中给排水管补充进户、出户管,餐具洗涤、消毒间备餐间应设水盆及给排水管;厨房含油废水应设隔油池;

一、二层食堂如果各自独立经营,给水管应成独立系统并分设水表。

一、二层食堂中室内消火栓布臵过密应调整减少;三层主席台后的化妆间中应设若干水盆以便卸妆之用。

14、教师宿舍楼:教师宿舍定性为公寓建筑不正确,应为I类宿舍,建议取消自动喷淋系统;一层厨房及餐厅上空有污水管,应按规范调整;补充厨房含油废水隔油池;补充完善厨房给排水管;补充二-五屋洗衣房排水设施。

15、各单体建筑存在的共性问题:给水、排水系统图没有根据各建筑特点表示,而是千篇一律,排水主管管径全部未标注,给水主管仅标注一个管径,该设室内水表的未设,应优化完善;室内消防管与各楼实际不符,应根据实际优化。

六、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应为GB50053-94。

2、供电负荷分级基本正确,应将校园安全防范系统、有线广播、计算机网络机房等列为一级负荷或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将行政楼图书馆客梯、食堂炊事用电、总图道路照明列为二级负荷;学校体育馆定位为丙级体育馆,比赛用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

3、负荷计算:负荷计算书有误,变压器计算重复;电梯、风冷热泵等动力设备应根据各专业提供的用电负荷数据计算;应计算出高压侧的总负荷。

4、供电电源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5、10KV配电:文本中说明10KV进线引入体育馆变电所,与图纸不符;图书馆10KV配电系统图中6H柜断路器不应和变压器柜门连锁,综合智能保护的电源电压与操作机构的工作电源应统一。

6、低压配电:低压系统主接线不正确,变压器应设总进线断路器,两台变压器应在主进断路器之后联络;出线塑壳断路器应标注附件代号,出线至消防负荷的回路在过载时不应切断电源;应急母线段非消防回路应设失压脱扣器;市电停电时,主接线应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柴油发电机组向更多的地方供电,并采用失压脱扣,人工合闸的方法加以控制。

7、总平面:总平面图中应补充指北针;强电总平面图中配电回路编号重号;补充道路照明灯位;弱电总平面中应明确各主要机房的位臵;学生宿舍电缆敷设不应绕行,体育馆电缆线路应取最短路径。

8、建筑单体:

(1)教学楼:配电间面积偏大,宜调整,并设臵强弱电竖井。 (2)实验楼:宜每间实验室设臵电源箱,以便于控制实验电源。 (3)行政楼:电梯宜由双回路切换供电,或由专用回路供电,并具有自动平层功能;六楼大会议室应设专用配电箱。

(4)图书馆及科技楼:地下室设备机房用电、防排烟风机电源应设专用双回路电源自动切换供电;电梯宜由双回路切换供电,或由专用回路供电,并具有自动平层功能;左右两侧应分别设垂直干线配电;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应设配电箱;四层广播室应设专用双回路切换供电,并宜设EPS做应急电源;广播站宜设功放室、播音室和编辑机房等功能用房;图书馆上部可不设火灾报警系统;应设臵图书馆计算机检索系统。

(5)体育馆:左右两侧宜分别设垂直干线配电。

(6)学术交流中心:一层厨房动力电源应和照明分设专用回路供电。

(7)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应明确学生宿舍用电管理的要求,并根据学校要求确定配电系统;学生宿舍内可不设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端口。

(8)食堂:考虑市场化运作,应分层供电计量;地下层设有三台18KW的电开水炉应设单独回路供电,并宜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消防负荷不宜合用供电回路,应分设专用双回路供电。

(9)教师公寓:屋面热水机组为公共浴室供应热水,为便于控制,不宜和厨房共用供电回路。

9、弱电系统:不应将弱电中心安排在地下一层,进一步合理明确弱电中心位臵;应明确学校网络中心的位臵;应增设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和巡更系统,明确学校安防中心和视频监控中心位臵;学校宜设有线电视台(站),布臵相关用房,并据此完善系统图。

10、环保设计中应补充柴油发电机组的废气排放、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

七、暖通及燃气动力设计

1、本工程暖通专业设计基本达到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2、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应采用现行版本。

3、图书馆、科技楼:公共卫生间及内封闭卫生间应设机械排风设施;地下层排烟竖井在地上层排出口(8轴与L轴交叉处)与疏散出口距离尽量拉开,避免影响人群疏散安全。

4、食堂:

(1)发电机房:发电工艺与竖风井道相接的送风机风管上应配臵可电动控制的风阀,并在室内外设臵风机启闭装臵。

(2)储油间排风应设独立竖向风道,避免与发电机排余热风接触引起闪爆。

(3)消防水泵房、储藏间面积大于50平方米,可不设机械排烟;地上一层排烟与补风竖井风口相邻,应注意气流短路。

(4)一二层厨房应交待通风专业与厨艺公司分工合作关系责任,并予留进风、排风有关孔洞、电量;所有对外的各通风口应加装防虫、鸟、老鼠防护网罩,确保食品安全。

(5)公共卫生间和内封闭卫生间应配排风设施。

(6)三层大礼堂中的观众厅、主席台、化妆间等应设排风设施;化妆间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5、艺术实验楼: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在施工设计时,应与业主沟通,配臵适宜的排风设施。

6、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学术交流楼:复核内走道是否满足自然排烟要求,否则应增设排烟设施。

7、补充现有市政燃气管网或规划示意图、接点示意图、中压调压站(箱)布臵图。

8、补充厨房、热水锅炉房等工艺设备内容和燃气敷设、计量、通风、防爆、防火、排烟等设计说明。

9、燃气管材、厚度选取除考虑管径外,还应根据介质、压力、敷设场所综合因素确定。

10、学生洗浴、开水供热方式需专题研讨明确,再根据供热方式进行总图布局。

八、概算

1、本工程概算编制基本符合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2、土建工程应补充单项工程土方费用,教学楼等补充屋面防水找平层、屋面构架、室外台阶平台、坡道等项目费用。

3、安装工程补充变压器费用;高低压柜单价偏低,应复核调整;补充漏列项目费用。

4、单位工程:土建装修水电投资估算建议计列5%的零星项目费用。

5、工程造价取费表应按《江西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建筑工程类别划分;复核修改取费表费率:教学楼、学生宿舍应按二类工程计算,艺术楼按一类计算,交流中心、教工食堂按三类计算。

6、复核修改总图工程估算表。绿化应有工程量,进一步核实高压外电接入费用,补充总图供电线路电缆、路灯、安防监控等费用。

7、土方工程建议应按土方平衡表复核计算,应进一步核实填方量。

8、安装工程概算应补充综合布线、网络、电视、电话等未列费用和给排水喷淋系统费用、热水系统费用,取消工程定额测定费。

9、完善综合概算表费用内容,电梯应分别在各工程中计列,补充工程费用总价数据;土建、装修、水、电等单位工程应计算单位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数据。

10、总概算表中墙改费应申请减免。

11、人防易地建设费未计算,若申请减免,应加以说明。

12、进一步修改完善概算编制说明。

第三篇: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编写提纲

1 综合说明

按第二至第十章的编写顺序,每一章为一节,总结各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1.1阐述项目来源,工程地理位置、建设任务、设计工作过程等。

1.2简述工程确定的主要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简述工程建设任务与规模。

1.3简述工程区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等。 1.4简述工程总体布置,以及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封育治理等措施数量。

1.5简述工程设计的依据、深度。 1.6简述工程施工条件及进度安排。 1.7简述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管理模式。

1.8简述投资概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工程静态总投资、总投资和分投资以及资金筹措方案 1.9简述效益分析结果。 附表

(1)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2.1项目背景

主要说明项目的来源,是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哪个部门批复的,批复意见如何。

2.2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 2.2.1建设任务

首先根据上阶段有关批复文件,结合工程区实际情况,复核并明确建设任务。 主要包括: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入库(湖)泥沙; ——蓄水保土,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 ——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维护饮水安全; ——防治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减轻山地灾害;

2 ——防治风蚀,减轻风沙灾害;

——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2.2建设目标

以工程区为单元,拟定到设计水平年工程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 (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面积等。 (2)生态环境改善目标,主要是林草覆盖率。

(3)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占有量、土地利用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 2.2.3建设规模

根据建设任务、目标、水土流失状况、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要求等,论证项目建设规模,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和水土保持单项工程规模。 2.3工程设计依据与说明

主要介绍措施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简单说明数据来源,调查勘测的技术方法和内业设计的主要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说明选定工程布置、树种草种、施工技术等工程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3基本情况

工程区指一个小于50km2的完整集水区,或由部分或多个集水区组成的片区。 3.1自然概况

3.1.1主要概述工程区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 3.1.2地质、地貌

地质主要说明工程区地质构造、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重要单项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等。

地貌主要说明工程区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小流域的特征与形态,主要包括小流域的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壑密度、地面坡度组成等。 3.1.3气象、水文

3 气象主要说明工程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平均气温,不小于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

水文主要简述工程区所属流域、水系,地表径流量,年径流系数,年内分配情况,含沙量,地下水位等水文状况。水土保持单项工程根据需要说明洪水径流系列。

3.1.4土壤、植被

土壤主要说明工程区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厚度、土壤养分含量;对水土保持单项工程,根据工程需要,调查说明土壤物理及土力学相应指标、有机质含量等要素。

植被主要说明工程区主要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草灌覆盖度和主要树种草种。

3.1.5根据工程需要,可补充说明工程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情况。 3.2社会经济情况

阐述工程区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劳力总数等情况;调查说明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农村经济状况,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简述工程区交通路网、水利设施现状,包括数量、容量或长度、运行情况等。 3.3水土流失状况

调查并明确工程区水土流失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总量、强度分布,以及有关山地灾害情况,分析说明造成工程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及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3.4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简述工程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分布、面积、保存情况、防治效果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情况,分析总结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3.5附图附表 3.5.1附图

(1)工程区地理位置图

(2)工程区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图

(3)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图 3.5.2附表

(1)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2)工程区地面坡度组成表

(3)工程区坡耕地坡度组成表

(4)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4工程总体布置

4.1土地利用调整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征求群众意见,确定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说明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列表对比现状和治理期末的土地利用变化。 4.2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工程总体布局,结合调查的工程区基本情况,工程总体布置所遵循的原则有: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

(2)植物与工程相结合,控制性工程与一般工程相结合,治理与封育结合的原则。

(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4)植物措施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5)水土保持工程与小型水利工程或其它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如节柴灶、沼气池、小水电等。

(6)水土保持工程与农村基础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根据工程区工程总体布置的原则,进行工程措施布局。

(1)在小班调查与勾绘的基础上,明确各小班的面积、地面坡度、土地利用状况,分别布置工程、林草、封禁治理等措施。

(2)工程措施在调查勘测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论证,选定位址,确定工程措施的位置和数量,做出平面布置。

(3)林草和封育治理措施在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其生态防护和生产功能,划定林种类型和人工草地类型及选定树种草种,并落实到小班。 4.3附图附表 4.3.1附图

(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 4.3.2附表

(1)工程区土地利用调整情况表 (2)工程区小班现状表

(3)工程区林草治理措施设计表 (4)工程措施设计表

(5)工程区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

5工程设计

5.1工程措施 5.1.1梯田工程

(1)结合田间道路、蓄灌设施(水窖、蓄水池、灌溉渠道等)、截排水沟等确定梯田区的布设。

(2)根据划定的修筑梯田小班(地块)的面积、土壤(主要是厚度)、地形(主要是坡度)、建筑材料来源等情况,选定梯田的型式,确定田块布置。

(3)确定梯田的设计标准、断面尺寸。

(4)需进行田坎防护利用的,选定树种草种,并进行措施设计。

(5)需要进行机耕道或田间道路整治的还应明确道路布置,确定路面宽度、结构型式,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 5.1.2淤地坝工程

6 (1)50万立方米库容以下的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规定设计,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坝系工程应复核建坝密度、数量、位置,明确建坝顺序和布设方式。

(2)按相应规范进行坝体设计,应计算并确定建筑物断面尺寸、基础处理等。治沟骨干工程设计应单列附件。 5.1.3沟头防护和谷坊工程

(1)沟头防护和谷坊工程应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规定设计,确定沟头防护工程的设计标准、型式、位址及断面尺寸。

(2)查勘沟道比降,绘制纵断面图,在查明沟道地形、洪水等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谷坊的设计标准,确定谷坊数量、位址及断面尺寸。 5.1.4小型拦蓄引排水工程

(1)小型蓄引排水工程包括截水沟、排水沟、水窖、蓄水池、塘坝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型蓄引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型式、位置及断面尺寸。

(2)塘坝设计参照小型水利工程有关标准执行。

(3)引水灌溉工程设计应按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关规范执行。

(4)小型蓄水工程涉及人畜饮水的应查明汇集水区基本情况,确定需水量、汇集水区的面积、工程位置和数量,并参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明确水质保护要求。 5.1.5护坝工程

护坝工程包括浆砌石、干砌石、混凝土等形式,明确防洪设计标准,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型式,并参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 5.2林草措施 5.2.1水土保持造林

(1)划分立地类型,按立地类型选定树种、苗木规格,确定造林密度、整地方式和规格、造林季节、栽植方法、抚育管理方式,作出典型设计并落实到小班。

(2)在荒山荒坡上布设的经济林,还应明确选择的品种、苗木规格、整地、施肥、浇水等要求。 5.2.2经济林栽培园和果园

7 (1)结合田间道路、蓄灌设施(水窖、蓄水池、灌溉渠道等)、截排水沟等,确定栽培区的布设。需要进行机耕道整治的,还应明确道路布局,确定路面宽度、结构型式,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

(2)选定栽培品种、苗木规格,确定栽植密度、整地方式及规格,明确施肥和灌溉等的要求。 5.2.3水土保持种草

划分立地类型,按立地类型选定草(品)种,确定整地方式、需种(苗)量、抚育管理,进行典型设计并落实到图班。 5.3封育治理措施设计

首先明确封育方式和管理制度,确定标志位置及断面尺寸,做出必要的网围栏设计。对封育治理的配套措施,如沼气池、节柴灶、舍饲养畜建设、生态移民等,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5.4 保土耕作措施及其他措施设计

保土耕作措施包括等高耕作、留茬、轮作、秸杆覆盖等措施,明确采用的保土耕作措施,说明各措施的布设、配置方式、技术要求等。 涉及其他措施的,按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典型设计。 5.5 措施数量汇总

根据各类措施设计,汇总各项措施数量。 5.6附图

(1)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典型设计图 (2)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 (3)水土保持单项工程设计图

6施工组织设计

6.1工程量

根据各类措施设计,计算并汇总工程量。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按SL32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执行,林草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取1.03。 6.2施工条件

8 概述施工的气象、水文、供水供电、交通等施工条件,并考虑农事活动对施工的影响。说明建筑材料、苗木、种籽的来源。 6.3施工工艺和方法

明确各类措施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要求。 6.4施工组织形式

根据各项治理措施建设的难易程度、工期长短和对机械施工的要求,分别确定各项措施的施工组织形式。施工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施工单位施工、专业队施工、农民施工或多种形式结合。

对于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应提出施工总布置,包括土石方平衡、进料场、进场和场内道路、施工场地等。 6.5施工进度

确定各项治理措施施工进度安排。 6.6附表

(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2)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表

7工程管理

7.1工程建设管理

说明项目管理机构组成情况,明确组织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或法人责任制、工程合同制、项目公示制、投劳承诺制、工程监理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管护责任制、招标投标管理制(或政府采购)、投劳承诺制等。明确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及控制投资的监督管理措施,以及保障项目实施的技术培训等措施。

7.2工程运行管理

主要明确工程产权或使用权,落实管护责任和要求。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应明确维护管理方案。

8设计概算与资金筹措

8.1设计概算

9 简述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措施数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总工期、概算总投资、静态总投资等。

说明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和价格水平年。

分析计算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概算分项投资、工程总投资。投资概算执行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附投资概算附件。 8.2 资金筹措

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投资分摊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方案。 8.3附表

(1)总概算表 (2)分部工程概算表 (3)分投资表 (4)独立费用计算表 (5)单价汇总表

(6)主要材料、林草(种子)预算价格汇总表 (7)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 (8)主要材料量汇总表 (9)设备仪器及工具购置表

9 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

明确效益计算方法、主要指标及参数,明确效益定额、实物效益、农民收益,得出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并进行评价。 9.2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包括蓄水保土效益和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是根据典型观测数据结合效益分析结果,确定各项措施的蓄水、保土定额,进而计算工程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并列表说明。生态效益主要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状况,主要包括林草覆盖率、减灾等。 9.3社会效益

10 社会效益主要说明工程实施后,工程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9.4附表

(1)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估算表

第四篇: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集团公司煤炭产业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质量、规范编制、审批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集团公司所属煤炭产业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及其他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范围内的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及其审查、批准的管理工作,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初步设计的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建设单位为管理项目而设立的指挥部、项目部、项目公司、筹备处等(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实现投资控制的目标。

第四条 根据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初步设计实行分级审查和审批管理制度。

(一)由国家审批核准的项目或集团公司审批可行性研究的项目,集团公司负责组织初步设计的审查和审批管理工作。建设单位负责将审批后的煤矿建设项目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并将审批文件报集团公司备案。

(二)由集团公司委托建设单位审批的初步设计,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和审批,并将审批文件报集团公司备案。

(三)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初步设计的初审和报批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 初步设计的编制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方式经过设计方案竞选、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比较,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设计单位,明确拟建项目的功能和主要经济技术要求,签订工程设计合同后,编制初步设计。

设计单位承担控制设计内容、建设标准和工程量的责任,按批准后的初步设计内容、建设标准和工程量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六条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和计价依据,应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的规定和编制要求。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是初步设计概算的限额投资,施工图预算不得超过批准的设计概算。

第八条 方案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必须符合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满足初步设计概算的需要。如果中标的方案设计在初步设计时不能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需要,需建设单位重新选定设计方案。

第九条 建设项目如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涉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等主要内容需要做必要的调整时,建设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前,须报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原审批部门批准同意,并在初步设计文件中重新明确。

第四章 初步设计的审批

第十条 初步设计的审查原则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初步设计技术方案依据建设工程具体情况,应确保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十一条 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查包括总体设计、项目组成、主体工艺、主要设备、工程量及投资概算等主要内容。

(一)主要指标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核准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关于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消防、职业卫生、节能减排等批复的要求;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工程设计规范、技术规范及标准,特别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

(二)批准的建设规模、投资概算编制依据、计价参数及编制方法,符合初步设计阶段国家规定的有关深度的要求。

(三)建设工期满足工程条件、施工方法和进度的要求。

(四)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设备参数与配置数量的合理性及安全稳定性。

(五)重大技术方案进行设计优化、经济分析比选,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又结合国情,因地制宜,节约建设资金,满足安全、实用、可靠的要求。

(六)降低能耗,实现能量有效转换。节省占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率。安全、环保等设施投资已经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七)生产辅助设施、生活配套工程等建筑物的完整性。

(八)推广经鉴定并经实践检验的新技术成果,选用成熟、可靠的新工艺和先进、合理的新设备,采用适用、美观的新材料。新设计的建设项目,其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九)根据精简、高效和现代化管理的原则设置生产管理体系及生产定员。

(十)初步设计文件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主要设备订货的要求。

第十二条 审查程序及审查内容:

建设单位结合现场条件等实际情况,首先确认初步设计的设计深度,对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方案、规模、标准、工艺、结构、设备购置、工程造价等原则性内容组织符合性初审,形成初审意见,经建设项目法人审查、批准,同时向集团公司上报初步设计初审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对报批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

集团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初步设计评审申请报告,组织工程技术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步设计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形成专家审查意见。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按专家审查意见,逐条落实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初步设计的修改和补充,形成初步设计文件修改版,报送集团公司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审批初步设计文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组建项目管理单位的批复文件。

(三)承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持有的与建设规模相适应的勘察、设计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能够达到国家和有关行业编制深度规定及质量要求的初步设计文件、图纸。

(四)建设单位结合现场条件进行符合性审查后提供的初审意见。

(五)经批准的建设工程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安全设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等“三同时”评价报告等政府审批文件。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文件。

第十四条 经集团公司评审的初步设计由集团公司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应明确工程建设的规模、建设标准、使用性质、主要工艺与设备、总平面布置、公用辅助设计、生产及生活建筑面积、土地征用数量、劳动定员、建设工期、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审查内容。

由建设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修改与概算调整,并督促设计单位及时提交有关文件,并根据工期计划签定施工图供图协议。

第十五条 经批准后的初步设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概算不得任意修改,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和提高建设标准。

施工图设计如发生重大、重要设计变更时,建设单位应报初步设计的原审批部门批准同意,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建设工程如因使用性质、产品方案、主要工艺与设备等发生变化,涉及初步设计必须进行修改的,建设单位须将调整方案报经初步设计的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查批准后,再办理有关修改初步设计的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初步设计未经审查批准的建设项目,工程不得开工和拨付工程建设资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煤炭产业部是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项目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初步设计审查工作,组织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城市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一、规划设计说明书

1、道路地理位置图

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2、概述

(1)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有关评审报告及设计委托书;

(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4)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道路现状评价;

(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3)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5)工程地质资料;

(6)地震基本烈度及对大型工程构筑物区域地震分析评价。

4、工程概况(规划简况)

(1)工程地点、范围、规模、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2)规划简况:着重阐明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道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3)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5)如为改建道路,需说明原有道路情况,包括路面和路基宽度、路面结构种类及强度、交通流量情况、车速、排水、路面完好程度以及沿线行道树树种,树干直径等;

(6)简述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解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5、道路设计

(1)道路规划情况,包括规划位置、道路规划等级,规划横断面、竖向规划、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主要交叉路口的规划;

(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3)平面和纵、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内容;包括设计道路位置、走向、平面控制点的确定,道路竖向设计的原则及控制因素,设计横断面布置形式,宽度和断面组合的确定与规划横断面和现况横断面(改扩建道路)的关系,现况与新建地上、地下杆管线与设计断面间的平面与高程的配合原则;

(4)设计方案比选及远近期结合和近期设施方案;

(5)纵、横断面设计方案比选;

(6)沿线各种交叉设置方式方案比选,实施方案路口(含平交、立交)交通流量、流向分析、交通组织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及各部分的基本尺寸和主要设计参数;

(7)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比选,实施方案确定的原则及内容,包括路基水温及土质、路基强度设计,路面结构类型及设计路面厚度的确定,包括荷载标准、计算方式、计算参数、结构组合、材料选择。利用旧路工程,需做旧路强度测定与技术论证;

(8)桥梁、隧道及附属构筑物设计原则及内容:包括立交桥梁、过河桥、隧道、大型涵洞、过街设施、公交停靠站、挡墙及交通工程设施;

(9)道路排水方式选择的依据:排水设计频率的确定,方案比选,如为雨水泵站,应确定泵站位置、形式和构筑物标准;

(10)附属工程包括: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11)沿线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12)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13)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14)设计配合:各类新地上、地下杆管线、沿线文物古迹、特殊建筑、相关部门(规划、业主、管理单位、县、乡、村)的联系配合;

(15)存在问题与建议:包括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设计工作的建议。

二、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勘测及设计合同、有关部门的批复以及协议、纪要等。

三、设计图纸

(1)平面总设计图(包括设计道路(或立交)在城市道路网的中的位置,沿线规划布局和现状重要建筑物、单位、文物古迹、立交、桥梁、隧道及主要相交道路和附近道路系统);

(2)平面设计图(包括规划道路中线位置,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道路施工中线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拆迁房屋征地范围,桥梁、立交平面布置,相交的主要道路规划中线、红线宽度、道路宽度、过街设施(含天桥和地道)及公交车站等设施,主要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等);

(3)纵断面图(包括道路高程控制点及初步确定纵断线形及相应参数,立交主要部位的高程,新建桥梁、隧道、主要附属构筑物和重要交叉管线位置及高程,立交应包括相交道路和匝道初步确定的纵断,如设有辅路或非机动车道应一并考虑);

(4)典型横断面设计图(包括规划横断面图、设计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况或规划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两侧重要建筑、路面结构设计图);

(5)广场或交叉设计图(包括主要尺寸、形式布置、公交车站、过街设施、渠化设计、局部部位的竖向等高线设计图);

(6)挡土墙、涵洞及附属构筑物图;

(7)交通标志、标线布置图;

(8)工程特殊部位技术处理的主要图纸;

(9)桥梁、排水、监控、通信、供电、照明设施图。

上一篇:化工原理下册大纲下一篇:黄金分割教学模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