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2022-08-22

第一篇: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筹资方式对比及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

一、你认为在不同的筹资方式中,股权资本、债权资本对企业有怎样的影响?(亚萍)

(一)股权资本下股东与经营者会产生利益冲突

当企业创业者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将企业由封闭公司变成股份有限公司时,企业的外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都会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相对于外部股东而言,由于内部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他们就有可能从事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短期行为,从而导致外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营者降低努力水平,从事与企业发展无关的在职消费行为。在经营者不持股或持股比重很低时,该不利影响将表现得尤为突出。

2.经营者的风险回避态度导致的投资不足。经营者的报酬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动,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在企业倒闭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失去工作和报酬损失的风险,还要面临职业声誉损毁的风险。为此,他们就可能会放弃一些对股东有利但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

3.导致通过减少股利分配、增加自由现金流的方式来扩大公司规模的过度投资行为。经营者的各种收益都会随企业规模扩张而提升,他们因此也就有了减少股利分配来增加闲置现金流,并将其用于扩大企业规模的动机。随着这种动机的增强,实施净现值较低甚至为负的劣质项目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相对于股东利益而言,这就是过度投资行为。

4.经营者可能实施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由于经营者的收益通常只与其在职期间的企业绩效相关,他们也就可能从事那些在短期内提升企业业绩,但长远来看却会损害企业发展的投资决策。

综上,股权融资下经营者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都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这是股份制企业所普遍面临的代理成本问题,也是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的市场条件下,经营者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不对称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决定了财务控制权的实现方式。

资本结构指股权资本或债权资本各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称之为股权结构或债权结构。

所谓股权结构,一是指公司股份由哪些股东所持有;二是各股东所持股份的比重有多大。前者说明股份持有者的特性,是股权结构质的体现,而后者体现了

股权集散程度。财务控制权与财务索取权的对称原理决定了股东监控企业的动力来源于其监控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大股东与小股东实施有效监控的成本基本是一致的,但大股东取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小股东的收益。小股东的理性选择便是放弃对企业的监控权而“搭便车”。当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时,大股东是以其所拥有的投票权和表决权,通过投票选择公司董事会,由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将企业的日常财务决策委托给经营管理者来实现的。如果经营管理者未有效履行股东的委托责任,或者存在有损于企业价值的行为,股东可以通过董事会更换经营管理者,这实际上是一种股东“用手投票”的控制方式。当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时,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称,股东没有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主要借助资本市场上的退出机制和接管来约束经营者,这实际上是一种“用脚投票”的控制方式。

(三)债权资本的实行在我国面临挑战

长期对商业信用的压制,使得我国缺乏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而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对信用关系的过度干预,进一步导致信用环境的恶化并起到了极坏的示范效应。我国缺乏对产权,特别是债权进行有效保护并能够严格执行的法律(如完善的破产法),则降低了债务人违约的风险,从而助长了他们的违约行为。

(新加)资本弱化是指企业通过加大借贷款(债权性筹资)而减少股份资本(权益性筹资)比例的方式增加税前扣除,以降低企业税负的一种行为。借贷款支付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一般可以税前扣除,而为股份资本支付的股息一般不得税前扣除,因此,有些企业为了加大税前扣除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在筹资时多采用借贷款而不是募集股份的方式,以此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三)债权结构对财务治理结构的影响

1.债权结构和财权配置。债权结构是指债权人之间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根据债务契约安排,债权人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破产除外)不会参与公司的财务运营,不享有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对称,债权人作为公司资本的主要提供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务利益不遭受大股东和经营者的侵害,逐渐要求加大对公司的财务监控,即分享一部分公司的剩余财务控制权,这主要包括财务监督权。

2.债权结构的激励效应。负债具有税收节约价值,在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借债利率的情况下,随着企业债务融资量的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也相应增加,负债对股东权益的这种扩张效应必然较大的增加经营者的收益,从而激励经营者

更加努力的工作。这在当前企业普遍采取公司股票期权方法激励经营者的情况下,负债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债务可以作为一种担保机制,也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其理由是经营者的效用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一旦企业破产,经理将失去任职的一切好处,对经理来说,要在较高的私人收益与较高的因破产而丧失所有任职好处的风险之间权衡。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与负债比例正相关。所以,负债融资可被当作一种缓和股东与经理冲突的激励机制。

二、从企业的角度,讨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的优缺点。(笑云)

(一)短期筹资

1、优点:

①筹资成本较低;②筹资速度快;③可以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④借款弹性好;⑤限制较小。

2、缺点:

①风险比较大;②数额有限。

(二)长期筹资

1、优点

①筹资速度快。②借款弹性较大。③借款成本较低。

2、缺点:①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比较多,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借款的作用;②筹资风险较大;③筹资数量相对有限。

三、讨论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之间的差别。(杨茜)

(一)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

1、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同:①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②在直接融资方式中,以证券公司为核心。

2、特点不同: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的风险小、成本低、流动性好等优点。

3、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①优点:社会安全性较强;授信额度可以使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及时方便地获得解决;保密性较强。

②缺点:社会资金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较多地依赖于金融机构的素质;监管和控制比较严格和保守,对新兴产业、高风险项目的融资要求一般难以及时、足量满足。

4、直接筹资的优缺点

①优点:筹资规模和风险度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及风险管理的约束;具有较强的公开性;(3)受公平原则的约束,有助于市场竞争,资源优化配置。

②缺点:直接凭自己的资信度筹资,风险度较大;一般逐次进行,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公开性的要求,有时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需求相冲突。

(二)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

1、内部筹资是来源于公司内部的融资,即公司将自己的储蓄(未分配利润和折旧等)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方式。

具有以下特点:①自主性。内部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②有限性。内部融资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融资规模受到较大限制。③低成本性。内部融资不需要直接向外部支付相关的资金使用费,同时也省却了发行股票和债券所花费的高昂的筹资费用。内部融资的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而不表现为直接的财务成本。④低风险性。内部融资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其低成本性有关,另一方面是它不存在支付危机,因而不会出现由支付危机引起的财务风险。

2、外部筹资是来源于公司外部的融资,即公司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融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也属于外部融资的范围。

具有以下特点:①高效率。外部融资在规模和时间上不受单个上市公司自身积累能力的限制,能够迅速地、大规模地实现资本集中,其效率远远超过内部融资。②高成本。外部融资依其产权关系,可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于债务融资,上市公司除需要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外,还要支付各种各样的融资费用,成本较高;对于股权融资,由于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比债权人要求的回报更高,同时,发行股票也需要支付高昂的发行费用。③高风险性。对于债务融资而言,外部融资会引起上市公司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的财务风险;对于股权融资而言,证券市场上的股价下跌会引发“恶意收购”的风险。

四、IT企业成长期筹资方式。(小航 程鹏 佩佩)

(一)IT企业筹资概述

IT企业属于科技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低,但对资金投入量的依

赖程度高,收益时间滞后使该类企业发展呈现出高风险性。进入成长期的IT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仍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其筹资的主要障碍表现为:银行对其过度谨慎,限制贷款;资本市场不成熟使其企业筹资困难;信用缺失加剧其筹资困难;技术评估机制不健全阻碍其筹资。

(二)IT企业筹资困境

1、银行对IT企业“惜贷”,其原因主要表现为:①中央银行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大大增加,行更加重视项目的收益性和安全性。②IT业的高风险特征使商业银行对中小IT企业望而生畏。对于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特色的IT企业来说,其风险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高,面临研究开发方面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风险、IT产品投资分析风险、IT产品市场风险等。③一些IT企业自身存在种种弱点,资信较差。以前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不够,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政府引导、信息服务和行业规范,进行恶性竞争,缺乏长远打算,经济效益较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2、传统行业强势分解IT行业,已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传统行业实现了对以互联网、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冲击,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调查显示,2006有16.2%的风险投资项目属于传统行业,该行业吸收了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所占比例上升至14.3%,仅次于IT行业。而本22个实现IPO(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的风险投资企业中,就有6个属于传统行业,也仅次于IT行业的IPO案例数。传统行业不仅在风险资本融资额还是在IPO方面都与IT行业形成抗衡,对其进行强势分解。

3、成长期的IT企业规模扩张的资金来源于自身积累和外部融资,一般而言,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因此,外部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企业必然的选择。然而,目前的状况是规模扩张企业无法有效地从资本市场上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获得资金。

(三)IT企业筹资途径

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与国际接轨的加速,内地企业逐步开始了在海外融资的实践。随着投融资渠道的不断完善与操作规范性的建立,目前基本上内地企业大致有以下几种国际融资途径:

①引进策略投资者或风险投资(或称创业投资)基金

②境外上市发行国企B股、ADR(美国存款凭证)或GDR(全球存款凭证) ③境外直接上市发行红筹股(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④境内上市发行B股(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⑤独立的项目融资

⑥已上市公司发行可兑换股债券 ⑦即将开设的香港创业板(二板)上市

IT行业有一个发展周期,越是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投资的风险越大,所要求的投资报酬也越高。企业在创业期存在一定的资金匮乏问题,IT行业具有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它的生产成本少而研究费用较高,对技术开发人力及管理人才要求均高,是风险投资的首选行业。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拥有行业内的技术专家帮助克服企业技术开发面临的风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制度保持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利用其所投资企业组成的广泛的网络,帮助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因此,IT行业采用风险资本筹资战略模式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风险资本筹资战略模式在IT行业的运用过程

风险资本筹资战略模式在IT行业的运用过程,也就是IT高新技术企业同风险投资者联系在一起达成协议,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复杂的过程:

(1)IT行业的创业者与对风险企业感兴趣的风险投资家初步接触,向这些投资家申请风险资本,这种联系大多数是通过风险投资企业。

(2)创业者准备投资建议书,也就是商业计划,简要的介绍本公司的主要产品及今后提供的服务、经营计划、预计所需的资金数目。

(3)风险投资家对投资建议书进行审查,这一阶段是战略的关键阶段,决定了风险资本筹资的成败。如果风险资本家认为该企业有价值,将会与创业者进行会谈,详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4)如果风险投资家通过上面一些标准的审查之后,认为企业符合其投资标准,就进入谈判阶段。

(5)谈判成功后,IT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会达成协议。

(6)IT行业经过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组成的管理团队共同治理后,使企业以公开上市、并购、股份回购等方式来达到双赢的目的。一方面创业者可以通过上市或者合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家可以获得超过原始投资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投资回报。

(五)风险资本筹资战略模式在IT行业中的应用实证分析——易趣的风险资本筹资过程

易趣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1999年8月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主要是以为个人及大小商家提供销售渠道,为买家提供商品的一个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它的发展阶段及其风险资本筹资过程是IT行业风险资本筹资战略模式运用的一个典范。首先,易趣网以它具有诱惑力的条件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家的注意,这是它运用该战略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易趣网络的市场目标。旨在搭建C2C(个人——个人)与B2C(商家——个人)的网络平台,提供完善的服务。让买家获得大量商品信息,让他们通过网络购买价廉物美的各类商品;让卖家在易趣上能以全新的模式销售商品,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升销售量,并且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这个市场目标使易趣网站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将会有较高的成长速度。

(2)技术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易趣建立了安全的支付体系,完善的信用制度和物流配送体系,具备多种盈利手段,适合我国国情,同时在国内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中也处于领先地位。网站的正常经营收入,将会随交易的扩大而高速增长,这也是风险资本家所关注的重要因素。

(3)管理团队。易趣CEO、总裁、首席财务,都对本行业的市场状况非常了解,对自己竞争对手的情况知根知底,有强烈的事业心,敢于承担风险和执行计划。

易趣通过技术手段将传统商业固化到网络上,形成独特的电子商务氛围,从一个网络交易的信息发布平台转变为交易的中介平台。它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条件赢得了国内外风险资本家的几轮风险投资。最终,2003年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了易趣67%的股份,风险资本全部退出,所有的风险资本总计获得了3~4倍的收益,其中最早的IDGVC获得了19.4倍的回报。

(六)易趣网站风险筹资的启示

从1999年至今,易趣经历了因特网发展的跌宕起伏。正是风险资本的一次次投入,让易趣安全度过了寒冬。随着易趣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用户不断增多,风险资本为易趣提供资金和管理上的服务,帮助他重建信用体系,完善了支付手段,从而更好的服务用户,制造更多的利润奠定基础。因此,正是由于自身和风险资本的多年努力,易趣才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通过对易趣网成功对风险投资的引入和运用,可以总结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阶段和发展过程一般是种子资金——风险资本——走向公开的资本市场。要完善对IT企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机制和技术创新性,健全投资法规体制的建设。在经济危机之下,面对各方筹资的困难,吸引投资方的风险投资也应成为IT企业的一项选择。

第二篇:企业员工的荣誉激励方式选择

荣誉激励:如发奖状、证书、记功、通令嘉奖、表扬等。在管理学看来,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成就发展需要,或归于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其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秉性。尊重意味着让他自由发展其天性。

如果我们承认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那声誉才是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经济学家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认为经营者追求良好声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曾写出享誉全球的名著《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光辉》等,成为《圣经》之后人类出版史上第2大畅销书。他指出为人处世基本技巧的

第一条就是“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和抱怨”。第二条是“表现真诚的赞扬和欣赏”。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任务,他就被批准为该俱乐部会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那份光荣。

对于员工不要太吝啬一些头衔、名号,一些名号、头衔可以换来员工的认可感,从而激励起员工的干劲。日本电气公司在一部分管理职务中实行“自由职衔制”,就是说可以自由加职衔,取消“代部长、代理”、“准”等一般普遍管理职务中的辅助头衔,代之以“项目专任部长”、“产品经理”等与业务内容相关的、可以自由加予的头衔。成就激励: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合理晋升。内部晋升与选拔的好处是:

•当人才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业绩能够得到肯定或报偿时,其士气与绩效都会改善。•内部候选人已经认同了本组织的一切,包括组织的目标、文化、缺陷,比外部候选人更不易辞职。

•可以激发人才的献身精神,而且可以给其他人才一个同样的期望。•更为安全可靠,而且不需要培训,成本低。

优先从内部选拔人才,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来维持。例如索尼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

第三篇: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的选择

http:///

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的选择

传统企业怎样进军电子商务、做电商的几种做法在前文已经阐述,相信各位已经心理面有数如何做适合自己公司的电商了。只是在方式上可能还有所疑虑,所以今天366ec就和大家分享下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的选择问题。

一、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的选择

目前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B、B2C和C2C几种。未来电子商务将是B2C的主场,B2B和C2C仅作为客场成为B2C的上游和下游产业。也就是说,B2C是核心链,是正在连接B2B和C2C的链条。

而B2C电子商务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集群模式,类似于传统行业中的沃尔玛,以当当、卓越为代表;另一种是细分模式,类似于传统行业的国美、苏宁,如麦包包等专业商城及所有的企业网站都属于细分模式B2C。因此,传统企业在进入初期需要选择好自己的方式。

另外,从传统企业介入网络销售渠道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建立独立网上商城系统、平台开店等直销的形式;另外一种是通过渠道商等分销模式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但是,不管是直销还是分销,其电子商务业务最终都是通过官网销售和平台旗舰店两种方式开展,这两种方式具有不同的优势劣势。

二、自建or外包

不管是选择建立网上商城还是平台开店的形式,传统企业都面临着自建或外包的选择。除了这两种方式外,另外还有一些企业是通过收购网络零售网点的形式来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不管是自建还是外包,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三、搭建服务体系

四、其他方面的选择

(一)商品策略的选择

对于B2C企业而言,产品的定位、价格、质量、款式、风格等,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需要重视至少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充分考虑我国网络用户的消费价格接受范围(目前仍以低价为主);二是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维系新老用户对企业产品的信赖。

(二)组织架构的选择

目前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公司,负责整个B2C电子商务全流程的运作;另一种是成立电子商务部门的形式,电子商务部门主管负责B2C网站平台的维护以及各部门协调的工作,而B2C后面的业务运作都分别下方到各业务部门。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的选择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http:///

第四篇:企业如何选择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生产的支柱,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中比重越来越大,尤其对于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业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志,成为企业潜在的财富,体现了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的潜能。作为企业自行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投入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企业以及利益各方的关注,因此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方式的研究也就倍受关注。

研发展用的不同会计核算方式及其比较分析纵观世界各国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方式,概括起来不外乎三类:其一,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其二,以荷兰、瑞士和巴西为代表的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其三,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核算方式。而这三种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不足之处。

1.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所谓的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就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都记入当期损益。这正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中规定:当期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采用这一核算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发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难以确认和计量。这种做法符合财务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其次,这种做法比较简单,适用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使用,避免了因为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进而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人为划分进行利润操纵。而且采用费用化会计核算方式的另一好处就是,它可以使企业尽早收回投资,早日分享税收优惠待遇,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

但这一核算方式也存在较大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它不符合配比原则。众所周知,项目研发一旦成功,经济受益将是以后的多个会计期间,但由于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处理使得这些受益期间的费用几乎为零;而研发期间企业受益较小,却要承担较大的研发支出,并且这些支出全部列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显然违背了收入与费用在时间上的配比。第二,不符合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依照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核算方式,即研发费用在研发活动进行过程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一旦研发项目成功,它将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将惠及企业多个会计期间,因此这样的费用就应该被资本化;但由于研发成功与否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研发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收益性支出,按规定又不能进行调整和费用分摊,这种矛盾明显是违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第三,不能体现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核算应当与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而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结果将导致在研发过程中会虚减当期利润,在开发成功后的会计期间内又虚增利润,这难以真实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全部费用化会使得企业资产缩水。[!--empirenews.page--] 2.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所谓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就是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予以摊销。荷兰就采用这种方式,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只要在预期具有未来效益时即可予以资本化,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

采用这种方式有两个假定:假定一,企业在连续几年之内存在着若干研究开发项目,其中总有些项目可以获得成功,因而将其与费用配比;假定二,研发活动必然产生某些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并能够从中获取未来经济效益并增加现有价值和企业整体价值。这种资本化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能够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但这种做法有悖稳健性原则,原因是研发活动的风险性较大,尽管研发活动与企业未来的收益有一定关系,但这种收益能否取得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不适宜将其发生的费用完全资本化。尤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研发费用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开支,如果全部资本化,会延长企业的投资回收期,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且如果项目一旦失败,势必会直接影响企业后期的经营成果,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3.一定条件下资本化核算方式所谓一定条件下资本化核算方式就是把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研究开发费用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一方式主要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项目被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在项目的研究阶段,企业不能证明将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就一定会存在,因此该支出总是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损益类账户;而在开发阶段,满足一定条件时,即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费用应予以资本化。

这是一种比较折中的做法,它可以避免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陷,遵循了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但是,这一做法在实施过程中,"一定条件"是难以确定的,并且这个"条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次资本化后的摊销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人为操纵利润。

新旧准则下我国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式比较分析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以下称为"旧准则")中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首先,这一做法具有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的优缺点。其次,这一方式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对同一企业来说,来源不同的无形资产,计价方式不同。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入账并在受益期间摊销;而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则按照注册无形资产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金额入账,其研究和开发费用却计入当期损益,同时也违背了可比性原则。再次,与国际上通用的几种计价方法比较,只有我国把开发成功后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附带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而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却列作期间费用,直接抵减当期利润,这显然有违重要性原则。[!--empirenews.page--]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与国际接轨,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对企业研发费用的入账方式重新做了规定:首先是将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规定中共列出了五条资本化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中关于研发费用的核算方式极为相似,这体现了我国在会计准则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来说,是一大改进,克服了许多旧准则的不足,具有一切研发费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优点,它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拥有的资产。但是新准则依然存着不足:

第一,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尽管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给出了"研究"和"开发"的明确定义,但在实际操作中,鉴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的复杂性和高风险,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显然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新准则增大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阶段费用资本化确认的五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主观性太强,给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操纵企业业绩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式选择的思考由于研发费用的不同会计核算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因此不妨将企业根据不同的规模、研发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别,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式。划分企业的标准由以下六项组成:①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企业年营业额的5%以上;②企业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占到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③企业的职工人数超过500人;④企业的科研人员占企业全体职工的比重超过30%时;⑤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⑥企业对于研发活动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企业研发活动的过程能够区分成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当企业同时符合以上6项标准时,企业则可采用一定条件下研发费用资本化核算方式;当企业是以研发为主,除了不满足第三条标准,其余标准都满足时,换句话说企业是个小型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例如软件开发企业,此时企业的研发费用则可采用完全资本化核算方式,但研发费用必须在5年内摊销完毕;当企业不符合以上任意两条组合的标准时,反映出企业要么规模不足,要么研发能力不足,要么管理能力差等,企业研发费用应该采用完全费用化的核算方式,避免人为操纵利润。

不同企业由于研发投入和产出不同,研发对企业的作用也不完全一样,企业对研发活动的重视程度、管理效率都有差异,如果按照新准则这样一种会计核算方式,势必难以体现研究与开发对于企业的贡献,因此应该避免企业对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式的"一刀切",采用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体现出企业的差异和特色。

第五篇:新形势下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略选择

-----------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摘要:本文从银行业务结构、银行客户结构、银行网点布局三个方面概括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而对银行经营战略提出的新任务,分析了银行经营战略转变的方向和理论研究的可循路径,指出在新形势下银行经营战略要应对环境变化、完成战略转变.

关键词:商业银行 转变 策略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经济决定金融,银行的稳健发展与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实践,为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对银行赖以生存的金融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推动银行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银行业务结构

从宏观环境看,2009年国家密集出台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轻工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涵盖了我国所有重要工业行业。这十大规划及随后出台并落实的165项实施细则与配套政策,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我国工业增速下滑势头。在此基础上,2010年政府工作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包括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以及推动节能减排,要求继续立足扩大内需,巩固重点企业企稳回升势头,稳定和拓展外需,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技术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夯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

从金融监管环境看,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力度,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行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农业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同时大力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产业的信贷支持。

在国家政策倾斜以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双重作用下,银行业务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尤其在信贷业务方面,合理调配信贷资金,加大对低碳经济和高科技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为政策支持范围内的行业提供绿色信贷。

(二)银行客户结构

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在拓展对公业务过程中一味追求大客户、大项目,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客户结构,但是,在资本监管标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限的资本难以满足大型企业客户的巨额融资需求,此外,随着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银行经营实力不足与大企业客户低成本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

将面临大企业客户迅速流失的风险,因此,优质的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之间相互争夺的新目标。然而,银行要实现客户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企业信息不对城、风险防范难度高等问题。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产业基地,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并安排10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些措施的具体落实,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银行寻找、发现和挖掘优质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了依据。

(三)银行网点布局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是银行网点规划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数据显示,2009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10.4%,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44%,三大经济圈第三产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一般来说,银行网点规划首先考虑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这些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而且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然后是中心城市的中心区域,从城市内部来看,网点集中在目标客户集中地、金融中心所在地、商业中心及高档住宅区。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在经历多年高增长之后面临产业转移与升级的抉择,而欠发达地区仍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2009年,国家批复了九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可见,政策的着眼点已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追逐利润以及政策的引导使部分银行在三大经济圈中心城市中心区域的布点的同时,已逐步向中西部中心城市和二线城市转移。部分外资银行看中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在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收益考虑,不断从效益欠佳的农村市场撤出的情况下,外资银行逆流而上,设立村镇银行,抢先占领发展潜力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商业银行要在经济变革中抢占先机,必须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结合自身优势,从业务结构、客户结构、网点规划等方面作出战略选择,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经营发展的战略转型。

(一)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信贷是实现业务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选择。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而对研发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和绿色制造以及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在国外,绿色信贷发展较早,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作为美国最早签署联合国环境声明和履行“赤道原则”的银行之一,花旗集团树立了建立更加美好社会的责任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好的头脑加好的良心才是可敬的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座右铭,并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管理机构,定期发布年度公民责任报告。该报告主要从股东利益保护、社区发展、业务伙伴、环保、全球金融教育和全球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积极贡献,努力建立全球化企业,服务全球客户,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社会。除了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花旗集团按“赤道原则”发放贷款项目数量

一直呈上升趋势,此外,每年花旗内部接受绿色信贷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培训人数也不断递增。花旗银行在提升企业绿色发展的同时,对自身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2007年5月,花旗宣布在未来的10年中将通过投资、财政支援和相关活动来拨款500亿美元致力于改善全球天气的变化。这些措施的实施目的在于支持另类能源和清洁技术在客户中的商业化发展,以及支持花旗在自身业务运行中采取有效的可持续行动。2008年2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花旗银行与JP摩根、摩根史坦利联合制定了“碳准则”,在对电力公司提供融资中,要求他们对于环境及碳排放等风险加强管理。

由此可见,发展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之一,银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一是建立绿色信贷文化,通过培训等手段,培养银行员工尤其是信贷人员的绿色金融理念,促使他们在信贷工作中追求绿色利润的经营理念;二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鼓励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个人和企业成为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以更好地监督银行的绿色经营,鼓励他们将社会责任投资融入到价值投资理念中。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不符合国家节能排放政策规定和国家明确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严把信贷关,对于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的项目,国家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和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节能减排企业,积极提供银行贷款、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融资支持。

(二)调整客户结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将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与大企业客户相比,中小企业客户具有信息透明度不高的特点,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因此,准确把握和了解中小企业客户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以花旗银行为例,今年6月初,将通过花旗银行的零售银行网点推出一项为小企业主量身打造的“优智商务”。该项服务将由零售银行客户经理作为客户单一联络人,在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同时,也帮助客户解决银行对公业务的需求,为小企业主提供一站式银行服务。也就是说,花旗银行将针对小企业主的个人业务与对公业务结合起来,而在中国的银行业务中,对公业务和零售银行个人业务是相互独立的。这类金融服务使银行对该企业及企业主的资产情况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有助于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的风险控制问题。

(三)调整网点区域分布,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服务曾被几大国有银行认为是金融行业的“贫矿区”,开发成本非常高但收益相对较低,于是在10多年前纷纷退出;但这一市场的空间仍然是巨大的,未被满足的融资需求非常旺盛。商业银行把有限资源投向基础薄弱的农村金融市场,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区域经济调整、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在同业竞争白热化的城镇金融市场以外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有三种方式:直接进入、间接进入和中介主导进入。直接进入模式是传统的模式,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增设内部部门、分支机构增加服务项目或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直接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自身承担所有信贷风险(通过增设内部部门、分支机构)或部分信贷风险(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间接进入是指商业银行与现已存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如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信贷组织等)合作,通过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将资金贷给农村经济主体,间接地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中介主导进入是指在

外界环境改善的条件下,新成立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或机构通过提供担保等方式帮助农村经济主体取得贷款。在这种模式中,非银行金融中介充当了资金中转站和风险承载者的角色,商业银行不分担农业贷款的风险。在早期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中,汇丰银行采取了直接设立全资村镇银行的路径。汇丰村镇银行根据内地农村市场的特点,开发和提供量身定制的农村金融服务,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不同于传统的抵押贷款,汇丰村镇银行的贷款更注重对现金流和还款能力的分析,以此解决中国农村的企业和农户缺乏抵押品的瓶颈问题。汇丰村镇银行还通过“公司+农户”的价值链模式提供融资,这一模式是基于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为农户和经销商提供贷款,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户或经销商通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韩民青.新工业论: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M].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2010.

3、2010年08月02日 金融时报

上一篇:浅议公务员培训制度下一篇:企业培训有哪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