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造价指标

2022-08-29

第一篇:污水处理厂造价指标

污水处理厂运行指标的监测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典型处理流程为:

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水质水量调节、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物的污染,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部分CD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化学混凝和化学沉淀池是二级处理的方法,如含磷酸盐废水和含胶体物质的废水须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对于环境卫生标准要求高,而废水的色、臭、味污染严重,或BOD和COD比值甚小(小于0.2~0.25),则须采用三级处理方法予以深度净化,污水的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含多元分子结构污染物的污水,一般先用物理方法部分分离,然后用其他方法处理。各种不同的工业废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

水质指的是水与水中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水中杂质具体衡量的尺度称为水质指标。污水处理系统需要监测的指标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也可以分为运行前监测指标、运行中监测指标、出水监测指标。具体而言,可细分为几十种之多,这些指标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一、污水的物理性质指标 1.温度

对污水、污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着直接影响。在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中,主要依靠大量活性微生物(菌胶团)进行处理,他们比较适合的温度一般在20~30℃左右,因此,如果要保证较好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温度应该尽可能的控制在20~30℃左右。

温度监测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方法有水温计法、深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和热敏温度计法。

2.色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污水不同,其色度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并不说对于色度的监测不重要。其实,通过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颜色的观察,可以判断污水的新鲜程度。通常,新鲜的城市污水呈灰色,可是如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厌氧腐败,DO很少,则污水呈黑色并带有臭味。另外,在我国,由于通常采用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的排水体制,所以有时城市污水厂的色度有时有较大差异。色度给人以不悦的感觉,我国对于污水厂排放标准中对于色度有排放要求,因此,如果进水的色度较大时,出水的监测指标中色度应该予以重视。

3.臭味

水中臭味主要来自有机质的腐败产生的,也会给人带来不快,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生理,呼吸困难、呕吐等。因此,臭味是比较重要的物理指标,不过,目前污水厂并没有对臭味进行专门的监测。

二、污水的化学(包括生化)性质指标

污水水质化学指标有悬浮物、pH、碱度、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有机氮、溶解氧等等。

1.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的测定是污水处理厂日常主要监测项目,通过对不同构筑物的进出水COD的测定,可以准确掌握构筑物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一段时期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构筑物的运行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另外,对污水厂出水而言,COD是必须监测的项目,出水应该达到相应国家标准。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2.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基本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数量和组成相对稳定,则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互相推算求定。生活污水的BOD与COD的比值大致为0.4~0.8。对于一定的污水而言,一般说来,COD>BOD20>BOD5。

BOD5也是污水处理厂日常重要监测项目之一。进行BOD5监测的具体意义基本与COD相同。

不过,由于我国存在的河流之排水体制,因此城市污水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工业废水,相对与生活污水而言,工业废水水质变化大而且难于降解,通过监测污水厂进水中BOD及COD,可以大致的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3.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有密切关系。清洁地地表水溶解度一般接近饱和。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降低。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全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稍,水质恶化,导致鱼虾死亡。

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决于污水排出前的处理工艺过程,一般含量较低,差异很大。鱼类死亡事故多是由于大量受纳污水,使水体中耗氧性物质增多,溶解氧很低,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因此洛解氧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污水厂整个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视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国内外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是考生物二级处理系统,多为好氧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分解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从中也可以看出,DO氧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应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这样好氧微生物才能正常工作,这是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的前提。可是,如果充氧过多,就会造成浪费,导致运行成本增加。因此,曝气池中的DO一般控制在2~4mg/L之间。

当由于设备问题或其他原因导致溶解氧不足时,处理系统就会出现故障。例如,曝气池中DO不足,结果多会导致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原因在于,细菌和丝状菌对不足的DO进行竞争,可是在DO不足条件下,丝状菌的竞争力要远远大于细菌,因此,细菌获得的DO会更少,它们的生长受到抑制,相反,丝状菌得到机会大量繁殖,最终结果就是丝状菌膨胀。

在A/O、A2/O等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工艺中,对于DO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为了得到想应的N、P的去除率,必须保证有合适的DO值。

可见,在污水厂的日常运行的监测中,对于DO的监测是十分有意义的。通唱采用的方法有碘量法及其修正法、膜电极法和现场快速溶解氧仪法。

4.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中含C、H、N、S等元素,当右机物全都被氧化时,这些元素分别被氧化为CO

2、H20、NO2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测定原理和过程是向氧含量中注入一定数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钢为触媒的燃烧管中,以900℃的高温加以燃烧,水样中的有机物因被燃烧而消耗了载气中的氧,剩余的氧用电极测定,并用自动记录器加以记录,从载气原有的氧量中减去水样燃烧后剩余的氧,即为总需氧量。

此指标的测定,与BOD、COD的测定相比,更为快速简便,其结果也比COD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

5.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英文缩写TOC)。表示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是评价水中有机污染质的一个综合参数。它是用燃烧法测定水样中总有机碳元素量来反映水中有机物总量的一种综合测定指标。其测定结果以C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它的测定原理与过程是:将水样加酸,通过压缩空气吹脱水中的无机碳酸盐,以排除干扰,然后将水样定量地注入以铂钢为触媒的燃烧管中,在氧的含量充分而且一定的气流中,以900℃的高温加以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经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以自动记录器加以记录,然后再折算其中的碳量。

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此常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近年来,国内外已研制成各种类型的TOC分析仪。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气相色谱法、湿法}L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等: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这种TOC分析仪广为国内外所采用。

6.氮(有机氮、氨氮、总氮)

有机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机化合物总量的一个水质指标。

若使有机氮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为NH

3、NH4+、N02-、NO3-等形态,NH3和NH4+称为氨氮,NO2-称为亚硝酸氮,NO3-称为硝酸氮,这几种形态的含量均可作为水质指标,分别代表有机氮转化为无机物的各个不同阶段。

总氮(英文缩写TN)则是一个包括从有机氮到硝酸氮等全部含量的水质指标。 氨氮( NH3-N )是污水厂出水的重要监测指标,水中氨氮的来源卞要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废水和合成氨化肥厂废水等,以及农田排水。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

测定水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 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

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水温则相反。因此,在监测时应该对pH和水温进行足够的注意。

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气相分子吸收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

水中N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水厂出水中的N应该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应要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出水中N的监测是污水厂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此外,对于广泛采用二级处理为主的城市污水厂而言,为了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生化池中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好氧法一般控制在:BOD:N:P=100:5:1,因此,对于污水厂进水N的监测,有利于对微生物营养的控制,当污水中含磷比例较少时,需要人为的进行补充,以保证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进而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7.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和溶解性总磷) 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它们存在于溶液中,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

一般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不高。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收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常含有较大量磷。磷是生物生长必需的兀素之一。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如超过0.2mg/L),可造成藻类的过度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 为了进一步防止水中P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水厂出水中的P应该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应要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出水中P的监测是污水厂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此外,对于广泛采用二级处理为主的城市污水厂而言,为了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生化池中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好氧法一般控制在:BOD:N:P=100:5:1,因此,对于污水厂进水P的监测,有利于对微生物营养的控制,当污水中含磷比例较少时,需要人为的进行补充,以保证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进而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8. pH值

pH值是指示水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在数值上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值的测定通常根据电化学原理采用玻璃电极法,也可以用比色法。

pH值能表示水的最基本性质,对水质的变化、水处理效果等均有影响,对pH值的测定和控制,对维护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污水处理及输送设备的腐蚀、保护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水体自净功能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污水的pH值如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生化处理,因为适宜于生物生存的pH值范围往往是非常狭小的,并且也是很敏感的。比如,在活性污泥法系统的曝气池中,如果由于pH发生了变化,如从正常的6.5~8.5变化到了5.5,那么,系统很有可能出现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这将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导致出水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在活性污泥中应该细菌占优势地位,其喜欢的最佳pH 范围是6.5~8.5,当pH值正常时,细菌占主要地位,丝状菌数量有限。但是,当pH变化到了5.5后,由于非常适合丝状菌生长,缺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样就会导致丝状菌在活性污泥中占优势,致使污泥膨胀。

另外,在污泥或高浓度废水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时,也应该格外注意pH值的控制。因为,在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主要是由产甲烷菌群和非产甲烷菌群起作用。其中,产甲烷菌群对于pH值要求非常苛刻,需要控制在6.5~7.5,最好控制在6.8~7.2之间,否则,甲烷产气率就会明显下降,影响消化效果。

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值为6~9,当pH值小于5时,就能使一般的鱼类死亡。

9.悬浮物(SS) 悬浮物(SS)指不能通过过滤器(滤纸或滤膜)的固体物质。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悬浮固体和溶解固体两类。悬浮固体指悬浮于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固体也称悬浮物质或悬浮物,通常用SS表示。悬浮物透光性差,使水质浑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大量的悬浮物还会造成河道阻塞。从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而言,SS是进行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10.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是指污水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能够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或者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的物质。由于这类物质的危害较大,因此,有毒物质含量是污水排放、水体监测和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水质指标,有毒物质是人们所普遍关切的,有毒物质可分为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

无机物主要代表是一些重金属离子如汞、铬、镉等,这些离子在水中如果不去除或处理效果不好,会进入天然水体或生生系统,最终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中进行大量付集,最终导致各种公害性疾病的出现。如水俣病、骨痛病等。

有机毒物的典型代表有氰化物、酚、有机氯化物等。这些物质也会导致严重伤害性事故。

因此,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出泥进行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认真、严格、科学的监测是必须的。只有真正达到了排放标准才能排放或做他有。

三、生物指标

水是微生物广泛分不布的天然环境,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甚至雨水或雪水,都含有多种微生物。当水体受到人、畜粪使、生活污水或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时,水中微生物的数

量可大量增加。因此,城市污水厂出水的细菌学测定,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卫生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直接检查水中各种病原微生物,方法较复杂,有的难度大,而且检查结果为阴性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检查水的细菌总数,特别是检查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来间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水中含有细菌总数与水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能直接说明是否有病原微生物存在。粪便污染指示菌一般是指如有该指示细菌存在于水体中,即表示水体曾有过粪便污染,也就有可能存在肠道病原微生物。那么该水反在卫生学上是不安全的。 1.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指lmL水中所含有各种细菌的总数。反映水所受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

在水质分析中,是把一定量水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数出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然后计算出每毫升水中所含的细菌数。

细菌总数测定是测定水中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密度的方法。因为细菌能以单独个体、成双成对、链状、成簇等形式存在,而且没有任们单独一种培养基能满足一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所以,由此法所得的菌落可能要低于真正存在的活细菌总数。

2.大肠菌数

大肠菌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个数。大肠菌本身虽非致病菌,但由于大肠菌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传染病的细菌、寄生虫卵相似,而且大肠菌的数量多,比较容易检验,所以把大肠菌数作为生物指标。比较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伤寒、肝炎病毒、腺病毒等,同时也存在某些寄生虫。

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中,多管发酵法可适用于各种水样(包括底泥),但操作较繁r 需要时间较长;滤膜法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操作简单快速。 如果是使用滤膜法,则总大肠菌群可重新定义为:听有能在含乳糖的远腾氏培养基上,

于37℃,24h之内生比出带有金属光泽暗色萄落的、需氧的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另外,除了应该重视在出水中进行微生物的监测外,其实在运行过程注重对微生物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的镜检,主要就是观察生物相的形状、组成等,通过定期的镜检,可以判断运行设施的正常工作与否,甚至可以提前预防一些异常现象,如:如果通过检验,发现污泥中有丝状菌增殖加快的趋势,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的保证污水厂的运行,保证出水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如果要想保证正常运行,其根本保证。来源于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从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

第二篇:结构造价指标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网架结构轻型门式钢架多层钢框架高层钢框架五级人防地下室四级人防

基础(条基、柱基、满堂红)

上部框架结构上部砖混结构

钢结构造价指标钢结构造价指标钢结构造价指标钢结构造价指标结构造价指标结构造价指标结构造价指标结构造价指标结构造价指标

160-250 200-270 400-600 900-1500 1500-2000 1800-2200 8-12% 400-600 150-250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人防面积 土建造价% 元/m2上部建筑面积

元/m2上部建筑面积

第三篇: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住宅低层高标准 住宅多层一般标准住宅多层高标准住宅高层一般标准住宅高层高标准宿舍多层一般标准宿舍高层一般标准办公写字楼多层一般标准

办公写字楼高层一般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元/m2建筑面积

800-11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300-18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400-17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300-15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500-20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800-10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000-14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800-2200

办公写字楼多层高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2200-30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2500-3200

办公写字楼高层高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3300-4500旅游酒店多层一般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500-1800旅游酒店高层一般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3000-3500旅游酒店三星级旅游酒店五星级商店多层一般标准商店多层高标准商店高层一般标准商店高层高标准中小学多层一般标准中小学多层高标准医院多层一般门诊部医院多层一般标准医技楼

医院多层一般住院部医院高层一般住院部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3500-42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4500-55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400-17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2500-32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2000-25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3300-45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000-14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600-23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700-20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2000-25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1800-2200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2300-2800

第四篇:污水厂有机物可生化性指标(个人总结)

一、

(1)BOD5/CODCr比值

该指标是坚定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单易行和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BOD5/CODCr>0.45时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Cr<0.3时较难生化,BOD5/CODCr<0.25时不易生化。 (2)BOD5/TN(即C/N)比值

该指标是鉴定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由于生物脱氮的反硝化过程中主要利用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该值越大,碳源越充足,反硝化进行越彻底,理论上BOD5/TN>2.86时反硝化才能进行。值大于2.86说明采用生物脱氮工艺,脱氮率可以保证。 (3)BOD5/TP比值

该指标是鉴定能否生物除磷的主要指标。进水中的BOD5是作为营养供除磷菌活动的机制,故BOD5/TP是衡量能否达到除磷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该值要大于17,比值越大,生物除磷效果越明显。

二、磷酸盐沉淀工艺的分类 前置沉淀:

加药点在原污水进水处,形成的沉淀与初沉污泥一起排出 协同沉淀:

加药点在曝气池进水或出水位置,形成的沉淀与剩余污泥一起在二沉池排出

后置沉淀:

加药点是生物处理(二沉池)之后,形成对的沉淀物通过另设的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

登封四里河一支段、二支段截污管道工程 孟州市体育中心、新一中中间路道路工程

济源市克井镇北辰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

第五篇:污水处理厂工艺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工艺系统操作规程

一、 粗、细格栅操作规程

二、 提升泵站操作规程

三、 砂水分离系统操作规程

四、 鼓风机操作规程

五、 刮泥机操作规程

六、 储泥池搅拌机操作规程

七、 螺杆泵操作规程

八、 污泥脱水间操作规程

九、 二氧化氯操作规程

十、 电动机操作规程

一、粗、细格栅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1 检查格栅机前池内栅渣情况,确保无大的污物、杂物。 1.2检查格栅机减速机内的油位是否水平,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1.3检查格栅机电源控制柜是否送电,将格栅机调至所需状态。 1.4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

2、开机程序

2.1 粗格栅开停方法为:按下粗格栅机 “开始”按钮为开启格栅机,按下 “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

2.2 开启粗格栅机时同时开启皮带传输机,皮带传输机开停方法为:按下皮带传输机“开始”按钮为开启带传输机,按下 “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

2.3 开启细格栅机时同时开启无轴螺旋输送机,无轴螺旋输送机开停方法为:按下无轴螺旋输送机“开始”按钮为开启无轴螺旋输送机,按下 “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

2.4点动电机,驱动整个传动机构。运转应顺畅,无异常噪音。若运转不畅,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正常运转后,此项可省略,但新安装或检修后首次运行时须严格遵守此项规定。

2.5格栅运转中,应进行现场监视并及时清除格栅无法耙除的较大障碍物及螺旋输送机难以处理的杂物。雷雨天、汛期应加强巡视,增加检查次数。 2.6在任何检修及保养工作开始之前应切断主开关电源,确保别人无法启动。 3 维护规程

3.1 初运行时,每次运转,均要监测电机及减速箱温度,若温度较稳定,可以延长至每周检测一次。

3.2 每周:传动链条、驱动链条和链盘涂加一次钙基润滑脂。 3.3 每月:

⑴、疏通电机减速箱通气孔,确保通畅。 ⑵、检查油位,不足时添加。 ⑶、导轨添加一次钙基润滑脂。

3.4 减速机初次运转300小时后作第一次更换润滑油,更换时,应去尽残油。以后每次更换,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者,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下者,每隔6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选用150*极压工业齿轮油。

二、污水提升泵站操作规程

1 启动前准备 1.1水管结扎牢固;

1.2放气、放水、注油等螺塞均旋紧;

1.3叶轮和进水节无杂物;

1.4电缆绝缘良好。

2、泵的运行

2.1 打开泵的出口阀门。

2.2 按下“开始”按钮为开,按下“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 指示灯的显示。

2.3、当泵站内水位(由粗格栅间后的水位计测得)达0.70m时,一台大泵加一台小泵工作 ,一台大泵.一台小泵备用;当泵站内水位达1.0m时,一台大泵加两台小泵工作,一台大泵备用;当泵站内水位降至0.000m时;一台大泵或两台小泵工作;当水位降至-0.70m时;水泵停机。

2.4、按时记录好有关资料数据。 3 潜污泵的维护

3.1 应经常观察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平距离应在0.5~3.0m之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得与井壁、池壁相擦。

3.2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小时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漏量。当泄漏量超过5mL时,应进行0.2MPa的气压试验,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应每月检查一次;当泄漏量不超过25mL时,可继续使用。检查后应换上规定的润滑油。

3.3 经过修理的油浸式潜水泵,应先经0.2MPa气压试验,检查各部位无泄漏现象,然后将润滑油加入上、下壳体内。

3.4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在停止运转后,应从水中提出潜水泵擦干后存放室内。

3.5 每周应测定一次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其值应无下降。

三、沉砂池操作规程

1.启动前准备

1.1操作人员应熟悉沉砂池除砂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

1.3开机前必须对电控箱设置进行检查,液位检测开关是否已打开,并对系统各润滑点进行检查。

2、开关机规程

2.1 在手动控制时,必须处于现场控制状态,操作人员通过面板按钮控制单台设备开、停,正常开机顺序为:搅拌电机—泵—砂水分离器,手动状态下系统无法周期自动运行。

2.2若要加大进水有机物的分离,应适当调低桨叶的高度,若要加大砂粒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应适当调高桨叶的高度。

2.3每日监测进出水的流速,确保在0.6~1.06m/s的允许值内。

2.4、抽砂泵每8个小时开启一次,同时开启砂水分离器,运行10分钟后同时关闭抽砂泵和砂水分离器。

2.5、开机后,操作人员必须经常巡视检查,如发现有异响、温升等不正常现象,应马上停机处理。

2.6、沉砂池排出的沉砂应及时外运,不宜长期存放。

2.7、旋流沉砂池是变频无级调速,停机后在1小时后方可重新启动,否则将损坏变频器。

3、维护规程 3.1、桨叶驱动装置 ⑴、电机:主要维护部分是其密封单元;

⑵、齿轮减速单元:选用ISO 220EP型润滑油,油量1.8升,每运行10000小时更换一次;

⑶、齿轮箱:每月检查一次油位,不足时填加。选用ISO 68EP No .2型润滑油,油量3加仑(约为13.6升),每年春秋两季应更换新的润滑油。每半年检修一次。 3.2、提砂设备 ⑴、砂泵:每天检查

⑵、电机:每年检查两次;用锂基极压油脂(NLGI2)进行润滑 ⑶、泵密封:每年检查一次 3.3、砂水分离器

⑴、电机:每年检修一次,用锂基极压油脂(NLGI2)进行润滑 ⑵、齿轮箱:每半年检修一次,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选用Mobil Glygoyle HE320或同类型的润滑油,油量1.5升 ⑶、法兰轴承:每月加注一次黄油

⑷、螺旋下部轴承:每月加注一次防水油脂:Kluber staburaggs NUB12或同类型的油脂

⑸、每周检查一次砂水分离器的除砂效率 ⑹、每月检查一次衬垫的磨损程度

⑺、每半年进行一次砂水分离器的排空和各紧固螺栓的固定

四、鼓风机操作规程

1、起动前的准备:

1.1.罗茨风机启动前必须预先打开各曝气池通道阀门。 1.2.检查润滑油箱油位,如不足必须补足。

1.3.检查卸载装置口,应处于全开位置(色标为黑白各半)。 1.4鼓风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叶轮旋转是否均匀,有无碰撞现象,风道有无堵塞现象,或有无漏风现象, 一切完好方可正常运行。 2 风机启动规程

2.1、罗茨风机的运行:罗茨风机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意罗茨风机的工作有无异常,注意声音、温度的变化和油压的情况。电动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有无杂音和不正常振动。

2.2任何一个安全装置报警或切断机器运行后,必须查明原因,彻底排除故障后才允许重新投入工作,并做文字记录。

2.3工作人员应根据工艺需要随时进行曝气池送风量的调整,增大风量(减小调节池阀门开启度)或减小风量(增大调节池阀门开启度)。 2.4如有任何可能损坏罗茨风机的情况发生时,值班人可迅速按下停车按钮,使罗茨风机停车。 3 注意事项

3.1风机在正常运行时,电机温度不得超过60度,否则应进行检查修理。

3.2经常检查叶轮转动是否平衡,各连接处是否松动,机体是否振动,应随时检查纠正。 3.3不允许任何重量压在机身上。

3.4风机在起动时,开起电闸在15 秒钟内不能及时运转,应立即拉开电闸进行检查。

五、吸刮泥机操作规程

1.启动前准备

1.1检查减速器的油位及油质是否正常。 1.2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紧固。

1.3检查刮渣机与池壁四周是否有碰磨及障碍物。 1.4联系电工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且送电。 2.启动检查

2.1上述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2.2启动后检查转向是否符合要求,待设备运行一圈后,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操作工方可离开。

2.3各运动件不得有强烈振动和异常响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原因,待消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3.正常运行维护

3.1运行中注意观察刮板的动作情况,不能有杂物阻止其运动轨迹,运行应是连续性的,不能有停止、振动现象。

3.2减速箱运行应平稳无异常响声,无振动、无过载,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处理,减速器温度不应超过65摄氏度。 3.3刮板不能超载运行,刮板上不应有额外的重物。 3.4为保护驱动装置,运行时务必保证过载装置正常使用。 3.5应避免人员或重物压在吸泥管或行架上,以免设备变形弯曲。

六、污泥搅拌器操作维护规程

1、操作规程

1.1、操作人员应熟悉搅拌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

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

1.3、在污泥搅拌器运行前,应用0-500V兆欧表检查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电阻,最低不得低于1兆欧。

1.4、电源电压一定要在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压±5%的范围内,电源电压升高值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0%。

1.5、在污泥搅拌器初次启动和每次重新安装后都应检查转动方向。 1.

6、污泥搅拌器安装以后,不能长期浸在水中不用,每半个月至少运行4个小时以检查其功能和适应性,或提起放在干燥处备用。 1.7、污泥搅拌器在使用中不得转动角度。

1.8、每次启动前检查潜水搅拌器紧固情况,检查防护装置,并使其处于使用位置。

1.9、运行中保证池内无外来杂质且充满液体,每次运行完毕后,进行清洗维护保养。

1.10、污泥搅拌器的最小潜水深度为1.1米,否则易产生水流旋涡和气蚀。

1.

11、在任何检修、保养工作开始之前应切断主开关电源,还应确保别人无法启动。

2、维护规程 2.1、污泥搅拌器的油室润滑油选用变压器油,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按要求依据潜水搅拌器润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对潜水搅拌器进行润滑维护。 换油操作程序:

放置好污泥搅拌器,油室油塞朝下,拧松螺塞,放出润滑油,然后用洗涤油清洗油室,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更换新的O型圈,将螺塞拧紧。如果油中有水,换油后三个星期必须重新检查一次,如油变成乳液状,应检查机械密封,必要时应更换。 2.2、污泥搅拌器的导杆应定期涂抹黄油。

七、螺杆泵操作规程

1.启动前准备

1.1、启动前检查轴座的油腔油量、油质是否完好。

1.2、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泵内有无异物碰撞杂声或卡死现象,并给予消除。

1.3、将料液注满泵腔,严禁干摩擦。 2.开机程序

2.1 打开出液管阀门后,开启电机。

2.2 运行中检查轴封密封是否完好,允许有呈滴状渗漏;检查泵出料量是否正常、以及振动或噪音,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并排除。 2.3 停车前需先关闭吸入管阀门,再关闭排出口阀门,后停止电机运行。 3 维护规程

3.1润滑维护:按要求依据螺杆泵润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对螺杆泵进行润滑维护。

3.2 每次启动前检查驱动装置的对齐和紧固情况,调整连轴器于正确位置。

3.3 每次启动前检查防护装置,并使其处于使用位置。 3.4 保证所有管路中无外来杂质。(大块坚固物体)

3.5 确保吸入室内进液顺畅,避免干运转。(每次启动前通过吸入侧管线向泵内注入液体) 3.6 初运行时,密封函处漏液控制在50-100滴/分钟,持续约10-15分钟。正常后,应维持在1-10滴/分钟。如漏液过大,可以调整填料压盖,使漏液控制在允许范围。

3.7长期停运时,应有防冻、防颗粒物沉淀、防颗粒物淤积、防液体腐蚀保护。

3.8 按设备使用手册及现场情况进行其他维护。 注: ⑴、运行过程中经常查看吸入室的压力情况。

⑵、运行时经常查看吸入室内液体的情况,防止干运转。 ⑶、如果漏液不能通过填料盖调整,则应该更换填料。

八、带式压滤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

滤带上是否有杂物,滤带是否涨紧到工作压力,清洗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刮泥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油雾器工作是否正常。

2、开机步骤

1)启动空压机,打开进气阀,将进气压力调整到0.4-0.7Mpa。

2)打开滤带张紧开关,使滤袋张紧(一般张紧气缸压力约小于调偏气缸压力)。

3)启动主传动电机,调整变频调速器开关,慢慢旋转变频调速旋钮,使主转动电机慢慢空转(线速度一般控制在3.6m/min左右)。 4)然后启动浓缩筒传动机,启动清水泵,打开清洗滤带水阀,让滤带空转几周。

5)同时需将药剂搅拌机,将药剂液按一定的配比搅拌均匀后存放在药槽中。

6)启动污泥泵、加药泵将污泥通过混合器使其充分聚凝后送到预脱水浓缩筒,调整加药量,直至出泥饼。

7)调整进泥量和滤带的速度,使处理量和脱水率达到最佳。

3、开机后检查

滤带运转是否正常,纠偏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各转动不见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4、停机步骤

1)关闭污泥进料泵,停止供污泥。

2)关闭加药泵、加药系统,停止加药。

3)停止絮凝搅拌电机。

4)待污泥全部排尽,滤带空转把滤池清洗干净。

5)打开絮凝罐排空阀放尽剩余污泥。

6)用清洗水洗净絮凝罐和机架上的污泥。

7)一次关闭主传动电机、清洗水泵、空压机。

8)将气路压力调整到零。

5、停机后保养

关闭进料阀,待滤带运行一周清洗干净后再关主机。切断气源,用高压水管冲洗水盘和其他粘料处(电气件和电机除外),冲净后停水。

6、定期保养

定期给各轴承、链条、链轮、齿轮、齿条、滑道加润滑脂(十天左右),三个月进行一次检修。及时给气动系统油雾器加润滑油,保证气动元件得到充分润滑,气缸杆外露部分及时涂润滑脂。

九、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1.1 将所有排污阀关闭,将排水口也关闭

1.2打开安全阀(橡胶塞),从安全阀口向设备加大约10升自来水,加完水后将安全阀复位(即将橡胶塞塞紧)。

注意:只是新机第一次开机时才有此项操作。 1.3从加水口给设备加满自来水。

1.4氯酸钠溶液的配制:将氯酸钠与水按1:2(重量比)比例混合,(例如:1公斤氯酸钠加2公斤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 1.5氯酸钠溶液的添加;打开动力水,将水压调至0.3MPa,使水射器正常工作。将塑料软管的一端与氯酸钠吸料口相连,另一端放入氯酸钠溶液中,打开氯酸钠联通阀,关闭消毒液出口阀门,设备即开始自动吸料。从原料箱液位管观察液位,当原料加满时,先关闭氯酸钠联通阀,打开消毒液出口阀门,把软管从氯酸钠溶液中提起,软管中不要残留液体,也不要使软管折叠,应使氯酸钠原料箱与大气相通。 1.6盐酸的添加:

从市面上购买浓度为31%的盐酸,无需配制,直接使用。在水射器正常工作情况下,将塑料软管的一端与盐酸吸料口相连,将另一端插入盐酸中,打开盐酸联通阀,关闭消毒液出口阀门,设备即开始吸盐酸。从盐酸液位计观察液位,当原料加满时,先关闭盐酸联通阀,打开消毒液出口阀门,把软管从盐酸中提起,软管中不要残留液体,也不要使软管折叠,应使盐酸原料箱与大气相通。 注意:两个原料箱不能混用,即盐酸箱只能装盐酸,氯酸钠箱只能装氯酸钠,否则会出现严重事故。两根吸料塑料软管也不能混用。 2 设备运行 2.1 启动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正常现象是:只有电源指示灯和加热指示灯亮)打开动力水阀门,将水压调至0.3MPa,(水射器正常工作水压0.2MPa—0.4MPa)使水射器正常工作。确认消毒液出口阀门是开启状态后(这时设备内应有鼓泡声),分别打开氯酸钠滴加阀和盐酸滴加阀下面的球阀,再分别调节氯酸钠滴加阀和盐酸滴加阀顶上的调节旋钮,使原料呈滴状投加,滴加的快慢可任意调节,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水射器里呈黄绿色,则设备运行正常。 2.2、加料速度的调节

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化验水中余氯,如果水中余氯量较高,可以将氯酸钠和盐酸的滴加速度同时调低:如果余氯不够,可以将氯酸钠和盐酸的滴加速度同时调高。

原料的投加比例:盐酸是氯酸钠的1.2倍(例如:如果氯酸钠每分钟滴加50滴,则盐酸每分钟滴加60滴)

注意:设备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将消毒液出口阀门打开,氯酸钠联通阀和盐酸联通阀关闭。 2.3、关机

关机时,应提前1—2小时关闭两个滴加阀下面的球阀,停止加料,使水射器将设备中的余气尽量抽完,以防止滞后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外溢,停料1—2小时后关闭动力水,水射器停止工作,设备停止运行。 3注意事项

3.1、设备运到后一周内应开箱验收,按装箱单清点设备及配件,如有不足与损坏,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3.2、设备所用原料氯酸钠和盐酸应分开单独存放,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避风、避光处,严禁与易燃物品如木屑、硫磺、磷等物品共同存放,严禁挤压、撞击。

3.3、工业盐酸(浓度31%)应符合国家标准《GB320—93工业合成盐酸》的要求。严禁使用废酸,尤其是内含有机物、油脂的工业废酸。氯酸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1618—1995工业用氯酸钠》的要求。 3.

4、冬天应发注意防冻,并采取必要的取暖措施,以免损坏设备。设备间应干燥、避光、通风良好。

3.5、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设备的软塑料管易老化和密封不严,应经常检查、更换。

3.6、滴加阀及给料管、水射器在原料含有杂物的情况下易堵塞,应清理,并应经常清理原料箱的沉淀物,原料箱设有排污口。 3.

7、设备外壳为PVC塑料,禁止碰撞、挤压,避免日晒。

十、电动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1、新安装(含更换)或停用时间过长的电动机应使用500伏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本单位电机,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O.5兆欧。 2.

2、检查电动机各连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或接触是否良好。 2.3、检查电动机各种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含机械连接部分) 2.

4、用手扳动电机转子和传动机械的转轴承,检查传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摩擦和扫膛现象,是否有妨碍运行的杂物。

2、开关设备操作方法

2.1、现场手动操作,检查手动位置是否合符手动操作要求。 2.

2、中控室操作:检查各种开关位置,是否合符中控室操作要求。 2.3、操作开关设备,操作者应站在开关按钮旁边,面对电动机和传动机械,双目注视合闸后,电动机启动,传动装置及被传动装置转动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拉闸停车,严禁合闸后马上离开工作岗位。

3、操作要点

3.1、按钮要一按到底,严禁作断续点按,以免设备误动作。 3.

2、刀闸开关合闸时要向上推足,使动触头刀片完全插入静触头中,分闸时,要向下扳到底,切不可把手柄停在刚离开静触头的位置上,以免动、静触头太近而发生跳弧或误合闸事故。

上一篇:晚上海边抓螃蟹作文下一篇:我身边的榜样清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