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经济意义

2022-07-24

第一篇:约法三章经济意义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

3-1 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其主要经济活动内容是什么?

解答: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生产、分配和使用等基本环节。

3-2 简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解答: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流通本身就属于生产。理论上说,一般商品在由生产转入使用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市场流通,但服务产品的流通过程具有特殊性。服务产品的存在形式就是活动本身,与那些具有外在形式的物质产品不同,服务产品通常具有不可贮存、不可位移的特性,其生产过程必须与使用过程同步进行,故不存在独立意义上的商品流通过程。换言之,服务的直接生产过程不仅与使用过程融为一体,而且与流通过程也是融为一体的。

3-3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范围应该如何界定?

解答:依据国民核算的主体原则,国民经济生产核算只须考察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也即以常住生产者为其核算主体。“综合性生产”观念所界定的国内生产范围囊括了第

一、

二、三产业的全部领域。在实际界定国内生产的范围时,还需要补充并遵循市场性或社会性规则。

3-4 试从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范围界定的角度说明,为何居民购置并自用的车辆和冰箱等属于耐用消费品,而居民购置并自用的住宅却属于固定资产?

解答:居民购置并自用的住宅却属于固定资产,原因在于更为客观地衡量国内生产、居民消费和社会福利的实际水平。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生活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有关指标的国际对比或历史对比时,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资料的“可比性”,满足经济和福利分析的实际需要。

3-5 简述理解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及其构成。

解答: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的全部产出之和。国内总产出的实物构成可从不同角度考察:从产品形态看,它包括货物与服务;从实现方式看,它包括商品与非商品;从经济用途看,又包括生

产资料与消费品,或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从价值的角度看,国内总产出又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完全价值之和。其价值构成为: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包括劳动手段转移价值c1劳动对象转移价值c2;活劳动新创价值,包括必要劳动价值v 和剩余劳动价值m 。

3-6 货物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分别用于哪个(些)产业(行业)?

解答:货物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企业法”和“产品法”。“产品法”主要用于农业总产出和建筑业总产出的核算,“企业法”主要用于工业总产出的核算。

3-7 简述企业法和产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应的应用领域。

解答:企业法原理是:以单个的企业作为基本统计单位,按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在同一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被消耗品的转移价值,但在不同企业之间则允许类似的被消耗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产品法的基本原理是:以具体产品为统计对象,凡是某一生产过程的预期有效成果,无论是否属于有关经济单位的最终生产活动成果,均应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我国的农业、建筑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进行核算,工业总产出采用“企业法”。

3-8 简述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

解答: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追加价值法、营业收入法、服务费用法和成本费用法,等等。 3-9 如何理解金融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解答:金融业的利息收入并非全部都属于财产收入,而其利息支出又并非是应支付财产收入的全部,只有按照某种统一利率收取或支付的那部分利息才是纯粹意义上的财产收支,超过或扣除的部分则属于对金融中介服务的付费。金融机构一方面以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从应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中扣除了一笔数

额相当的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又以抬高贷款利率的方式,在应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上添加了一笔数额相当的服务费用,因此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利息收支形式金融机构通常是对不同类型的借款人和存款人分别规定高、低不同的利率,并收取或支付数量不等的利息。

3-10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解答: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国内总产出依其经济用途的性质不同,也即是在经济总体的生产系统内部继续周转,还是结束产品本身的生产过程、进入使用领域来划分。

3-1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试写出从生产、分配和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解答: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本国全体常住生产者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

生产法:GDP=Σ(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Σ各部门的增加值

分配法:GDP=Σ各部门的增加值构成要素之和=Σ各部门的增加值

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3-12 简述如何正确核算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解答:正确核算各部门的中间消耗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依据平衡原则,中间消耗必须是对社会产品的使用。原则上说,只有在国民经济范围内计算了产出、又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了的产品项目,才能计算中间消耗。2.中间消耗必须是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性使用。在许多企业内部,常常存在着生产性的消耗与福利性的消耗,需要适当区分和处理。3.中间消耗还必须是

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性使用。完整地看,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性使用包括消耗性使用和积累性使用,原则上说,只有在生产过程中被一次性消耗掉的产品才属于中间消耗。

3-13 如何理解几种GDP核算方法实际计算结果的差异?

解答:在核算实践中,由于各种方法的资料来源不同、数据加工换算的方式不同,以及资料搜集过程

中难以避免的遗漏、重复和其他偏差,往往会使三方面的实际计算结果出现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的。

3-14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关系。

解答:国内生产净值(N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固定资本消耗之和 3-15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的基本结构。

解答:国内生产总值总表是一张统计平衡表,该表主要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三个环节的基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关系。表的左方为“生产”和“分配”,右方为“使用”和“统计误差”,左右两方总计平衡。

3-16 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解答:从指标的核算意义和相互间的换算关系看,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两者的差异主要缘于“常住生产者所从事的生产”与“常住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的不同。

3-17 什么是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结果是什么?

解答:收入初次分配指产品价值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直接分配,初次分配结果,即原始收入,为区别起见,也称作“原始收入余额”。

3-18 什么是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过程的结果是什么?

解答:收入再分配是指初次分配之后的所有收入转移过程,它所提供的各种收入是由有关原始收入转化生成的“派生收入”。收入再分配过程的结果是可支配收入。

3-19 简述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指标中总值指标与净值指标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解答:二者关系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看,净值指标没有包含固定资本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从收入支配和产品使用的角度看,净值指标则没有包含折旧基金及其运用,因而,净值指标在分析上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固定资本消耗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异,也使得净值指标在稳健性和客观性等方面稍有不足。

第二篇:经济法基础 第三章考试大纲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银行卡账户和交易、银行卡计息和收费

(二)掌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

(三)掌握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追索

(四)掌握银行汜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五)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使用和管理

(六)熟悉银行卡的分类、银行卡清算市场和银行卡收单

(七)熟悉预付卡的分类和相关规定

(八)熟悉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

(九)熟悉结算纪律与违反结算纪律的法律责任

(十)了解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原则和基本要求

(十一)了解国内信用证

(十二)了解票据防伪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原则和基本要求

一、支付结算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

银行(含城乡信用合作社)以及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是办理支付结算的主体。其中,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二、办理支付结算使用的主要支付工具

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民币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三票一卡”和结算方式。“三票一卡”是指三种票据(汇票、本票和支票)和银行卡,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

近年来,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电子化支付方式产生并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

三、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

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银行不垫款原则。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结算凭证。

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开立、使用账户。

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种类

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不同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存款人应在注册地或住所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符合异地(跨省、市、县)开户条件的,也可以在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存款人申请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填制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银行应对存款人的开户申请书填写的事项和相关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但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除外。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存款人变更账户名称、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地址等其他开户资料后,应及时向开户银行办理变更手续,填写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存款人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填写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银行在收到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后,对于符合销户条件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撤销手续。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该银行结算账户。

三、各类具体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等的开立和使用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银行结算账户的实名制管理、银行结算账户变更事项的管理、存款人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银行结算账户的对账管理。

第三节

银行卡

一、银行卡的分类

银行卡是指经批准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按不同标准,可以对银行卡做不同的分类。如信用卡和借记卡;人民币卡和外币卡;单位卡(商务卡)和个人卡;磁条卡和芯片(1C)卡等。

二、银行卡账户和交易

(一)银行卡申领、注销和丧失

单位或个人申领信用卡,应按规定填制申请表,连同有关资料一并送交发卡银行。发卡银行可根据申请人的资信程度,要求其提供担保。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人,不得存取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存人单位卡账户。严禁将单位的款项转人个人卡账户存储。

持卡人在还清全部交易款项、透支本息和有关费用后,可申请办理销户。

持卡人丧失银行卡,应立即持本人身份证件或其他有效证明,并按规定提供有关情况,向发卡银行或代办银行申请办理挂失手续。

(二)银行卡交易的基本规定

单位人民币卡可办理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但不得透支。单位卡不得支取现金。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包括现金提取、现金转账和现金充值。贷记卡持卡人非现金交易可享受免息还款期和最低汇款额待遇。

三、银行卡计息与收费

发卡银行对准贷记卡及借记卡(不含储值卡)账户内的存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存款利率及计息办法计付利息。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

四、银行卡清算市场

自2015年6月1日起,我国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目前,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银行卡清算机构,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放开,我国银行卡组织将迎来国际卡组织、本土第三方支付机构,甚至国内商业银行的多个参与方。

五、银行卡收单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

第四节

预付卡

一、预付卡的分类

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

按不同标准,可以对预付卡做不同的分类,如记名预付卡和不记名预付卡;磁条卡和芯片(1C)卡。

二、预付卡的相关规定

预付卡以人民币计价,不具有透支功能。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个人或单位购买记名预付卡或一次性购买不记名预付卡1万元以上的,应当使用实名并向发卡机构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单位一次性购买预付卡5000元以上、个人一次性购买预付卡5万元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等非现金结算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购卡人不得使用信用卡购买预付卡。预付卡通过现金或银行转账方式进行充值,不得使用信用卡为预付卡充值。

记名预付卡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不记名预付卡不挂失,不赎回,有效期不得低于3年。超过有效期尚有资金余额的预付卡,可通过延期、激活、换卡等方式继续使用。

预付卡在发卡机构拓展、签约的特约商户中使用,不得用于或变相用于提取现金,不得用于购买、交换非本发卡机构发行的预付卡、单一行业卡及其他商业预付卡或向其充值,卡内资金不得向银行账户或向非本发卡机构开立的网络支付账户转移。

第五节

结算方式

一、汇兑

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分为信汇、电汇两种。随着网络化进程的推进,目前主要的汇兑方式是电汇。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均可使用汇兑结算方式。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对汇兑的办理程序、撤销和退汇做出了具体规定。

二、托收承付

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00元。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査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对托收承付办理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

三、委托收款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单位和个人凭已承兑商业汇票、债券、存单等付款人债务证明办理款项的结算,可以使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委托收款在同城、异地均可以使用。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对委托收款办理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

四、国内信用证

国内信用证(简称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依照申请人(购货方)的申请向受益人(销货方)开出的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支付款项的书面承诺。我国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信用证结算方式只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商品交易产生的货款结算,并且只能用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对信用证办理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

第六节

网上支付

一、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是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虚拟银行柜台,使传统的银行服务不再通过物理的银行分支机构来实现,而是借助于网络与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实现。

按照不同的标准,网上银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企业网上银行和个人网上银行;分支型网上银行和纯网上银行;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

目前,网上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的银行服务,包括提供对私、对公的全方位银行业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跨国的支付与清算等其他贸易和非贸易的银行业务服务。企业网上银行子系统主要业务功能包括账户信息查询、支付指令、B2B网上支付、批量支付等;个人网上银行子系统主要业务功能包括账户信息查询、人民币转账业务、银证转账业务、外汇买卖业务、账户管理业务、B2C网上支付等。

网上银行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开户流程和网上银行的交易流程。

二、第三方支付

狭义的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在手机端进行的互联网支付,又称为移动支付。广义的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包括线上支付方式和线下支付方式两种。按照行业分类有金融型支付企业和互联网支付企业两类模式。第三方支付交易流程有其自己的特点。

第七节

票据的一般规定

一、票据

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包括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票据当事人,是指在票据法律关系中,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的主体,分为基本当事人和非基本当事人。

票据具有支付功能、汇兑功能、信用功能、结算功能和融资功能。

二、票据权利与责任

(一)票据权利的分类

票据权利是指票据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

签发、取得和转让票据,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三)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

票据权利的行使是指持票人请求票据的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如行使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票据权利的保全是指持票人为了防止票据权利的丧失而采取的措施,如规定期限提示承兑、要求承兑人或付款人提供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证明以保全追索权。

(四)票据权利丧失补救

票据丧失是指票据因灭失(如不慎被烧毁)、遗失(如不慎丢失)、被盗等原因而使票据权利人脱离其对票据的占有。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

(五)票据权利时效票据权利时效是指票据权利在时效期间内不行使,即引起票据权利丧失。《票据法》根据不同情况,将票据权利时效划分为2年、6个月、3个月。

如果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其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款金额相当的利益。

(六)票据责任

票据责任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一般有四种情况:一是汇票承兑人因承兑而应承担付款义务;二是本票出票人因出票而承担自己付款的义务;三是支票付款人在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时承担付款义务;四是汇票、本票、支票的背书人,汇票、支票的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时的付款清偿义务。

付款人依法足额付款后,全体票据债务人的责任解除。

三、票据行为

(一)出票

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票据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不得签发无对价的票据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票据记载事项一般分为必须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和记载不产生票据法上效力的事项等。出票人签发票据后,即承担该票据承兑或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票据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法定金额和费用。'

(二)背书

背书是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以背书的目的为标准,将背书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

背书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非经背书转让,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据的,依法举证,证明其票据权利。不得进行条件背书、部分背书、限制背书和期后背书。背书人以背书转让票据后,即承担保证其后手所持票据承兑和付款的责任。

(三)承兑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签章的行为,仅适用于商业汇票。

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四)保证

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特定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而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保证的记载事项包括:表明“保证”的字样、保证人名称和住所、被保证人的名称、保证日期、保证人签章。

被保证的票据,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票据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请求付款,保证人应当足额付款。保证人为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四、票据追索

票据追索适用于到期后追索和到期前追索两种情形。

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不按照票据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票据债务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依照规定清偿债务后,其责任解除,与持票人享有同一权利。

第八节

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一、银行汇票

(一)银行汇票的适用范围

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

(二)银行汇票的出票

申请人使用银行汇票,应向出票银行填写“银行汇票申请书”,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

出票银行受理银行汇票申请书,收妥款项后签发银行汇票,并将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一并交给申请人。申请人应将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一并交付给汇票上记明的收款人。

(三)填写实际结算金额

收款人受理申请人交付的银行汇票时,应在出票金额以内,根据实际需要的款项办理结算,并将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佘金额准确、清晰地填入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的有关栏内。

(四)银行汇票背书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以不超过出票金额的实际结算金额为准。未填写实际结算金额或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五)银行汇票提示付款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持票人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人不予受理。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缺少任何一联,银行不予受理。持票人超过期限向代理付款银行提示付款不获付款的,须在票据权利时效内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持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六)银行汇票退款和丧失

申请人因银行汇票超过付款提示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将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同时提交到出票银行。

银行汇票丧失,失票人可以凭人民法院出具的其享有票据权利的证明,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或退款。

二、商业汇票

(一)商业汇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二)商业汇票的出票

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并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必须是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并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资信状况良好,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三)商业汇票的承兑

商业汇票可以在出票时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后使用,也可以在出票后先使用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付款人拒绝承兑的,必须出具拒绝承兑的证明。

(四)商业汇票的付款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持票人应在提示付款期限内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持票人依照规定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须在当日足额付款。

(五)商业汇票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贴现是指票据持票人在票据未到期前为获得现金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而发生的票据

转让行为。转贴现是指持有票据的金融机构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由其扣除一定利息后,将约定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再贴现是指持有票据的金融机构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中国人民银行,由其扣除一定利息后,将约定金额支付给持票行的票据行为。

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的利息计算。

三、银行本票

(一)本票的适用范围

本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本票仅限于银行本票,即银行出票、银行付款。银行本票可以用于转账,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均可以使用银行本票。

(二)银行本票的出票

申请人使用银行本票,应向银行填写“银行本票申请书”,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出票银行受理“银行本票申请书”,收妥款项,签发银行本票。申请人应将银行本票交付给本票上记明的收款人。

(三)银行本票的付款

银行本票见票即付。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四)银行本票的退款和丧失

申请人因银行本票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将银行本票提交到出票银行。出票银行对于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的申请人,只能将款项转入原申请人账户;对于现金银行本票和未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的申请人,才能退付现金。

银行本票丧失,失票人可以凭人民法院出具的其享有票据权利的证明,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或退款。

四、支票

(一)支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三种。

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支票。全国支票影像系统支持全国使用。

(二)支票的出票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应当有可靠的资信。签发支票必须记载相关事项。支票的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

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的,为空头支票。禁止签发空头支票。支票的出票人不得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

(三)支票付款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持票人可以委托开户银行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仅限于收款人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出票人必须按照签发的支票金额承担保证向该持票人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额时,付款人应当在见票当日足额付款。

付款人依法支付支票金额的,对出票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除外。

五、票据的防伪

票据防伪措施主要体现在纸张、油墨和印刷三个方面。一看二摸三鉴别,识别票据真伪。

第九节

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

一、结算纪律

结算纪律是银行、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所应遵守的基本规定。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应当分别遵守各自的结算纪律。

二、法律责任

银行、单位和个人违反结算纪律,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签发空头支票、印章与预留印鉴不符支票,未构成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二)无理拒付,占用他人资金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违反账户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

(四)票据欺诈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第三章

第三章

公共部门经济学

单项选择

1、外部性是( )

A、归市场上买者的利益 B、归市场上卖者的利益

C、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 D、对企业外部顾问支付的报酬 E、以上各项都不是

2、负外部性引起( )

A、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高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 B、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低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 C、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 D,以上各项都不是

3、正外部性引起( )

A、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高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 B、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 C、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低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 D、以上各项都不是

4、(没有内在化)负外部性引起( ) A、最优数量大于均衡数量 B、均衡数量大于最优数量 C、均衡数量等于最优数量

D、均衡数量大于或小于最优数量

5、(没有内在化)正外部性引起( ) A、最优数量大于均衡数量 B、均衡数量大于最优数量 C、均衡数量等于最优数量

D、均衡数量大于或小于最优数量

6、为了使负外部性内在化,适当的公共政策反应将是( ) A、禁止所有引起负外部性的物品生产 B、政府控制引起外部性的物品的生产 C、补贴这种物品 D、对这种物品征税

7、政府实行产业政策是( )

A、为了使与工业污染相关的负外部性内在化 B、为了使与技术进步行业相关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C、为了有助于刺激解决技术外部性的私人方法 D、通过向高技术行业发放可交易的技术许可证

8、当一个人在一个拥挤的城区买了一辆汽车时,这就引起了( ) A、有效率的市场结果 B、技术溢出效应 C、正外部性 D、负外部性

9、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应该确保( ) A、每个污染等量地减少其污染

B、减少污染成本最低的污染者减少的污染量最多 C、对环境的任何污染都不能被容忍

D、管制者决定每个污染这应该减少多少污染

10、根据科斯定理,在以下哪种情况下私人双方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 A、受影响的各方在谈判中有相等的权利

B、受外部性影响的一方有不受影响的初始产权 C、没有交易成本

D、政府要求他们相互谈判 E、有大量受影响的各方

11、为了使正外部性内在化,适当的公共政策的反应应该是?( ) A、禁止生产引起外部性的物品

B、政府生产物品直至增加一单位的价值为零 C、补贴这些物品 D、对物品征收

12、以下哪一种情况不是在为消除污染外部性的谈判过程中各方引起的交易成本( ) A、减少污染引起的成本 B、由律师费引起的成本 C、实施协议引起的成本

D、由受外部性影响的各方人数太多引起的成本 E、以上各项都可以作为交易成本

13、Bob和Tom住在同一间大学宿舍里,Bob对大声放音乐的评价为100美元。Tom对安静的评价为150美元。以下哪一种表述是正确的( ) A、Bob继续放音乐是有效率的

B、只要Tom有安静的产权,Bob停止大声放音乐就是有效率的

C、只要Bob有大声放音乐的产权,Bob停止大声放音乐就是有效率的 D、无论谁有声音代谢奥的产权,Bob停止大声放音乐都是有效率的

14、Bob和Tom住在同一间大学宿舍里,Bob对大声放音乐的评价为100美元。Tom对安静的评价为150美元。如果Bob有大声放音乐的权利,而且,如果没有交易成本,下列哪一种关于外部性问题有效解决的表述是正确的( ) A、Bob将支付Tom100美元,而且,Bob将停止大声放音乐

B、Tom对Bob的支付在100——150美元之间,Bob 将停止大声放音乐 C、Bob将支付Tom150美元,Bob继续大声放音乐

D、Tom对Bob的支付在100——150美元之间,Bob将继续大声放音乐

15、以下哪一个关于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和矫正税的表述是正确的( ) A、矫正税比可交易的许可证更能使污染减少到目标量

B、只要把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分配给能以最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他们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

C、为了用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确定污染量,管直至必须了解污染权需求的方方面面 D、矫正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都创造了一个有效的污染市场 E、以上各项都正确

16、对耗油极大的新车征收汽油消耗税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 ) A、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B、科斯定理的应用

C、把正外部性内在化的努力 D、把负外部性内在化的努力

17、污染的矫正税( ) A、确定了污染的价格 B、确定了污染量

C、决定了污染权的需求

D、削弱了进一步减少污染的技术创新的激励

18、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 A、确定了污染的价格 B、确定了污染量

C、决定了污染权的需求

D、削弱了进一步减少污染的技术创新的激励

19、富有的校友向母校提供了慈善捐助,以减少现在学生支付的学费。这是一下哪一项的例子( )

A、把正外部性内在化的努力 B、把负外部性内在化的努力 C、矫正税

D、命令与控制政策

20、假设一个行业产生了污染这类负外部性,而且,可能把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是命令和控制政策、矫正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如果要经济学家根据效率、实施的容易程度以及对该行业在未来进一步减少污染的激励对这些负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方法排序,他们很可能按以下顺序给这些方法排序(从最有利到最不利)( ) A 、矫正税、命令与控制政策、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B、命令与控制政策、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矫正税 C、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矫正税、命令与控制政策 D、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命令与控制政策、矫正税

E、所有方法排序相同,因为任何一种政策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

21、如果一个人消费一种物品减少了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 A、公共资源

B、由自然垄断生产的

C、竞争性的 D、排他性的

22、公共物品( )

A、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B、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C、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D、无竞争性但有排他性

23、私人物品( )

A、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B、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C、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D、无竞争性但有排他性

24、由自然垄断生产的产品( ) A、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B、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C、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D、无竞争性但有排他性

25、公共资源( )

A、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B、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C、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D、无竞争性但有排他性

26、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是由于( ) A、公共物品问题 B、竞争性问题 C、公地悲剧 D、搭便车问题

27、假设一条路边的20家居民每家对修复道路的评价都是3000美元。修复道路的成本是40000美元。下列哪一种表述是正确的( ) A、修复道路无效率

B、每户居民花3000美元修复自己家门前的那段路是有效率的 C、政府向每户居民征收2000美元税并修复这条路是有效率的 D、以上各项都不对

28、搭便车者是( )

A、得到了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B、生产一种物品,但没有得到对这物品的支付的人

C、为一种物品付费,但没有从这种物品中得到任何利益的人 D、不生产物品但被允许消费物品的人

29、以下哪一种情况是公共物品的例子( ) A、海洋中的鲸鱼 B、公园树上的苹果 C、一次野餐时的热狗 D、国防

30、正外部性以类似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方式影响市场效率( ) A、私人物品 B、公共物品 C、公共资源 D、竞争性物品

31假设摩托车驾驶员要戴头盔的规定使摩托车驾驶员的死亡率在他们的一生中从0.3%下降到0.2%,而一生中头盔供给的成本是500美元。人的生命价值为多少时,政府规定驾驶时戴头盔才是有效率的( ) A、100美元以上 B、150美元以上 C、500美元以上 D、50000美元以上 E、500000美元以上

32负外部性以类似于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方式影响市场效率( ) A、私人物品 B、公共物品 C、公共资源 D、排他性物品

33、当政府用成本—利益分析帮助决定是否提供一种公共物品时,衡量利益是困难的,因为( )

A、人不能评价人的生存或环境的价值 B、回答者没有如实回答的激励

C、对公众没有利益,因为公共物品并不是排他性的

D、利益无限大,因为公共物品没有竞争性,而且,人们可以同时无限地消费它

34、以下哪一种情况是公共资源的例子( ) A、国家公园 B、烟火表演 C、国防 D、铁矿

35、公地悲剧是一个寓言,说明为什么( ) A、公共物品生产不足 B、私人物品生产不足 C、公共资源被过度消费 D、自然垄断过度生产物品

36、以下哪一种情况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潜在方式( ) A、拍卖污染许可证

B、赋予公民清新空气的权利,以使企业必须购买污染权 C、规定企业可以排向空气中的污染量 D、以上各项都不对

37、当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时,问题的最终来源通常是( ) A、价格没有高到使人们不过度消费 B、价格没有低到使企业不过度生产 C、没有很好的界定产权 D、政府管制

38、如果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 A、公共资源 B、公共物品 C、竞争性的 D、排他性的

39、一条拥挤的收费道路是( ) A、私人物品 B、公共物品 C、公共资源

D、由自然垄断生产的物品

40、一个经常看公共频道,但没有为公共频道筹资做出贡献的人称为( ) A、公共资源 B、消费的搭车者 C、搭便车者

D、一个不受欢迎的搭车者 E、行李超重

二、简答题

用下列信息回答1——3题 假设一个商业性苹果园在苹果生产中使用防虫剂。在这个过程中,有害的气味飘向附近的居民区。

1、 这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解释之

2、 如果这种外部性没有内在化,市场是过度生产苹果,还是苹果生产不足?一种物品的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是什么意思?

3、 为了把这种外部性内在化,政府应该对苹果征税还是补贴?为什么?

4、 对外部性的两种公共政策是什么?描述这些政策。经济学家偏爱哪一种?为什么?

5、 矫正税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效率?为什么?

6、 为什么可以认为在减少污染中可交易的许可证优于矫正税?

7、 假设一个人喜欢培养草坪,而且培养了许多草坪。他用杀虫剂控制病虫害,有害的残留物殃及邻居。他对使用杀虫剂评价为1万美元,邻居对清洁空气评价为1.5万美元。利用科斯定理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

8、 在第7题中,为了保证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私人解决方法,需要多大的交易成本?

9、 当受影响各方努力消除外部性时,交易成本的来源是什么?

10、 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有哪些类型?

11、说一种物品具有排他性是什么意思?

12、为什么私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是困难的?

13、路灯(一种公共物品)如何与正外部性相关?

14、假设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是1000万美元,而安全气囊使人在车祸时死亡的概率从0.2%下降的0.1%。再假设一生中使用安全气囊一般要消耗消费者12000美元。如果这些数字是准确的,政府要求汽车又有安全气囊有效率么?为什么?

15、打猎与钓鱼许可证的目的是要减少哪一类问题?解释之

16、海洋中的鱼(一种公共资源)如何与负外部性相关?

17、建立个人产权如何消除与公共资源相关的问题?

18、对公众来说,食物比道路更重要,但政府向公众提供道路而很少提供食物。为什么?

19、为什么野牛几乎绝种了,而黄牛(一种类似的动物)永远不可能绝种? 20、猎杀野牛的人几乎使野牛绝种,这种行为是理性的吗?解释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A

6、D

7、B

8、D

9、B

10、C

11、C

12、A

13、D

14、B

15、D

16、D

17、A

18、B

19、A 20、C

21、C

22、B

23、A

24、D

25、C

26、D

27、C 2

8、A

29、D 30、B

31、E

32、C

33、B

34、A

35、B

36、D

37、C

38、D

39、A 40、C

二、简答题

1、负外部性,因为生产苹果的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苹果的私人成本

2、过度生产。过度生产是生产了真实成本大于真实价值的单位。生产不足是没有生产出真实价值大于真实成本的单位。

3、对苹果征税,因为要使这种外部性内在化,就要使苹果的供给曲线一直向上移动到等于真实社会成本曲线为止

4、命令与控制政策是禁止某种行为的管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使私人激励与社会效率一致。经济学家偏爱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因为这些政策更有效率,而且为进一步减少外部性,比如通过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提供了激励

5、它通过吧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到真实社会成本曲线或价值曲线,使市场解等于最优或最有效率的解,提高了效率

6、管制者并不需要为了设置污染目标而去了解有关污染需求的方方面面

7、无论个人拥有使用杀虫剂的权利,还是邻居有清洁空气的权利,结果都是不用杀虫剂,而且空气是清洁的。或者是个人将不能购买污染的权利,或者是邻居将对个人进行支付,使其不再污染空气

8、潜在利益是15000美元-10000美元=5000美元。如果交易成本大于这个量,就没有私人解决方法

9、律师费,实施成本,当存在引起效率的价格区间时谈判破裂,以及利益方人数众多

10、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事业,受影响企业的合并,以及受影响企业之间的合同

11、这意味着可以排除那些部位物品付费的人消费该物品

12、因为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者问题使私人行业生产公共物品是无利可图的

13、当人们考虑购买路灯时,他们没有考虑到路灯向其他人提供的外部利益,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公共物品和引起正外部性的物品都存在生产与消费不足。

14、没有效率,因为安全气囊预期的利益是(0.002-0.001)×10 000 000美元=10 000美元,而成本是12000美元。

15、公共资源的过度消费。因为公共资源是免费的,人们就会过度使用。出售有限的打猎或钓鱼许可证就限制了使用者的数量

16、公共资源是免费的,因此被过度消费。每一个鱼的消费都没有考虑他们的消费对其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即从社会的角度看引起了过度使用资源

17、人们过度使用公共资源,因为他们的利益实证的,而成本是零。如果存在资源的所有权,就实现了有成本地使用资源,并产生社会的最优价格

18、食物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因此可以由私人市场有效率的提高。道路往往是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因此不能由私人提供,而是由政府提供可能最优效率

19、野牛是公共资源,并被过度消费。黄牛是私人物品,并以社会有效率的价格和数量生产并销售

20、不是,因为野牛是一种公共产权资源,是免费的。每个打猎这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没有考虑他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

第四篇: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4分)

1. “一招鲜,吃遍天”反映了营销观念中的( )。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销售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2. 反映了市场营销的产品观念的是( )。

A.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B.酒好不怕巷子深

C.卖什么,让人买什么

D.生产你能出售的东西,而不是出售你能生产的东西

3. 反映了市场营销的销售观念的是( )。

A.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B.酒好不怕巷子深

C.卖什么,让人买什么

D.生产你能出售的东西,而不是出售你能生产的东西

4. “顾客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反映了营销观念中的( )。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5. 认为要正确处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营销观念是( )。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社会营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6. 并非所有的市场机会都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良机,因此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属于分析范围的是( )。

A.市场机会与企业目标的统一性

B.市场机会与企业能力的统一性

C.市场机会与企业文化的统一性

D.企业能否获得最大的“差别利益”

7. 对企业本身而言,市场营销的作用不包括( )。

A.开拓市场

B.指导企业决策

C.满足消费者需要

D.承担风险

8. 对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计划控制

B.战略控制

C.成本控制

D.赢利能力控制

9. 进行刺激性市场营销的市场需求是( )。

A.负需求

B.无需求

C.潜在需求

D.下降需求

10. 当市场需求是无益或有害需求时,应进行( )。

A.整合性市场营销 B.同步性市场营销

C.逆向性市场营销

D.转变性市场营销

11. 当市场需求是过度需求时,应进行( )。

A.多向性市场营销 B.同步性市场营销

C.逆向性市场营销

D.转变性市场营销

12. 当产品的市场需求处于充分需求状态时,企业通常应进行( )市场营销。

A.整合性

B.开发性

C.刺激性

D.持续性

13. 某国内汽车制造厂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抱着乐观态度,除继续生产中等档次的车种外,在2010年开始生产高端越野车,希望吸引国内市场的高端消费者。这种做法属于( )。

A.市场渗透

B.市场细分

C.工业细分

D.产品分散化

14. 企业只选取一个细分市场,只生产一类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体,这种模式是( )。

A.市场集中化模式 B.产品专业化模式

C.选择专业化模式

D.市场全面化模式

15. 集中性营销策略的优点是( )。

A.有利于生产和营销专业化

B.有效地分散风险

C.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D.有利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

16. 产品策略中所研究的产品包括核心层、形式层、潜在层、延伸层和( )五个层次。

A.实质层

B.期望层

C.附加层

D.默认层

17. 产品的五层次中,( )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与服务。

A.核心层

B.期望层

C.潜在层

D.延伸层

18. 产品销量少,促销费用多,制造成本高,销售利润低甚至为负值,这是( )的特征。

A.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9. 企业对卖给不同地区的产品,制定不同价格或相同价格,这种策略是( )。

A.折扣定价策略

B.地区定价策略

C.促销定价策略

D.新产品定价策略

20. 新产品定价策略不包括( )。

A.撇脂定价

B.正数定价

C.渗透定价

D.适中定价

21. 以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为定价依据,并根据同类产品价格变化来调整价格的定价方法称为( )。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需求导向定价法

C.竞争导向定价法

D.顾客导向定价法

22. 分销渠道不包括( )。

A.生产者

B.商人中间商

C.代理中间商

D.供应商

23. 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提高其知名度和声誉的促销手段是( )。

A.广告

B.人员推广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24. 带样品或产品目录走访消费者,带商品巡回推销,属于( )。

A.示范推销法

B.走访销售法

C.网点销售法

D.服务销售法

25.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各种信函、订单等,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价格和征订方法,吸引消费者购买,这是( )。

A.会议促销法

B.广告促销法 C.信誉销售法

D.服务推销法

26. 品牌就是一个创造、存储,再创造、再存储的经营过程,这是品牌的( )。

A.存储功能

B.维权功能

C.增值功能

D.降低成本功能

27. 国际上所谓的“品牌带动论”对应名牌效应中的( )。

A.磁场效应

B.宣传效应

C.带动效应

D.稳定效应

28. 企业或产品成为名牌,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较高的美誉度后,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极高的威望,表现出对品牌的极度忠诚,这是名牌的( )。

A.聚合效应

B.衍生效应

C.磁场效应

D.带动效应

29. 名牌集合了员工的精力、才力、智力等,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这是名牌的( )效应。

A.宣传

B.衍生

C.内敛

D.稳定

30. 品牌战略的内容中,( )是品牌的属性问题。

A.品牌决策化

B.品牌模式化

C.品牌识别界定

D.品牌延伸规划

31. 品牌战略的优势不包括( )。

A.可以增加销售量

B.可以使创新更加具有价值

C.可以使营销宣传更加有效

D.可以使企业明确竞争的焦点

32. 取名时,无论是造词还是选词,都应该是容易理解的,这是品牌名称的( )。

A.相关性

B.易懂性

C.个性化

D.易记性

33. 推出第二品牌属于打造品牌方法中的( )。

A.命名法

B.自名法

C.同族法

D.扩展法

34. 某企业旗下所有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这种策略属于( )。

A.主副品牌战略

B.多品牌战略

C.单一品牌战略

D.独立品牌战略

35. 某公司只生产电视、空调、电脑三种产品,且均使用“星星”这一品牌推广销售,这种品牌战略属于( )。

A.伞形品牌战略

B.产品线单一品牌战略

C.组合品牌战略

D.多品牌战略

36. 品牌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 )。

A.连贯性

B.易懂性

C.单一性

D.易记性

37. 品牌导入中的视觉识别是( )。

A.CI B.MI C.VI D.BI

38. ( )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A.质量

B.品牌

C.效率

D.规模

39. ( )是企业的效益之源。

A.质量

B.品牌

C.效率

D.规模

40. ( )是品牌诚信的基本要求。

A.童叟无欺

B.广告真诚

C.产品质量信用

D.货款两讫

41. 企业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 )。

A.品牌识别

B.形象识别

C.关键因素识别

D.行为识别

42. 企业识别系统中,( )是指行为规范文本化。

A.CI B.MI C.VI D.BI

43. 品牌管理中的品牌经理制具有的优点不包括( )。

A.责任明确,分散风险

B.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C.保证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运作

D.促进品牌延伸

44. 品牌管理中的品牌经理制具有的优点不包括( )。

A.责任明确,分散风险

B.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C.保证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运作

D.促进品牌延伸

45. 让品牌经理像管理不同的公司一样来管理不同的品牌,这种品牌管理机构配置模式是( )。

A.品牌主管制

B.品牌经理制

C.品牌管理责任制

D.品牌管理委员会

46. 品牌创新不包括( )。

A.技术创新

B.管理创新

C.价格创新

D.文化创新

47. 在品牌光环的笼罩下,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营,聚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这就是品牌的( )。

A.近因效应

B.磁场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1. 市场营销的功能包括( )。

A.交换功能和物流功能

B.产品分类功能

C.融资功能和信息功能

D.承担风险功能

E.开拓市场

2. 顾客市场包括( )。

A.消费者市场

B.生产者市场

C.农贸市场

D.中间商市场

E.政府市场

3. 下列关于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表述错误的有( )。

A.商品商品供给是众多经济因素的函数

B.人口环境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

C.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市场供求

D.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主体文化和亚文化

E.当今国家政治法律环境中与企业营销管理关系最密切的三种趋势是经济立法增多、法律执行更严、公众利益团体的力量增强

4. 市场细分要依据一定的细分变量来进行,这些变量包括( )。

A.数量变量

B.人口变量

C.心理变量

D.行为变量

E.地理变量

5. 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应考虑企业、产品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是( )。

A.企业实力

B.竞争者情况

C.产品异构性

D.市场供求趋势

E.产品生命周期

6. 产品衰退期可以采取的策略有( )。

A.替代策略

B.集中策略

C.收缩策略

D.放弃策略

E.维持策略

7. 下列市场营销因素中,属于4P的有( )。

A.产品

B.价格

C.促销

D.渠道

E.消费者

8. 下列属于竞争导向定价法的是( )。

A.需求差异定价法

B.随行就市定价法 C.认知价值定价法

D.差别竞争定价法

E.密封投标定价法

9. 联系渠道之间的流程有( )。

A.实体流程

B.运输流程

C.所有权流程

D.促销流程

E.信息流程

10.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的促销手段有( )。

A.上门促销

B.人员推销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E.广告

11. 品牌的特征包括( )。

A.识别性

B.稳定性

C.风险性

D.象征性

E.工具性

12. 品牌按生命周期分类,可以分为( )。

A.新品牌

B.老品牌

C.衰退品牌

D.成熟品牌

E.上升品牌

13. 品牌按价格定位分类,可以分为( )。

A.普通品牌

B.奢侈品牌

C.低档品牌

D.高档品牌

E.中档品牌

14. 品牌对于企业的作用有( )。

A.存储功能

B.维权功能

C.增值功能

D.降低成本功能

E.个性展现功能

15. 品牌战略的内容包括( )。

A.品牌化决策 B.品牌模式选择 C.品牌管理规划 D.品牌延伸规划E.品牌利润研究

16. 品牌名称创意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相关性

B.传播性

C.适应性

D.合法性

E.易记性

17. 多品牌战略的优点有( )。

A.有助于减少企业开支

B.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C.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D.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

E.有助于企业聚集优势资源

18. CI的主要内容有( )。

A.MI理念识别

B.EI智能识别 C.VI视觉识别 D.SI系统识别

E.BI行为识别

19. 品牌延伸的优点有( )。

A.利用品牌优势,拓展业务领域 B.借助品牌忠诚,减少新品成本

C.借助品牌优势,扩大企业规模

D.借助品牌忠诚,挽留顾客群体

E.利用品牌延伸,增强竞争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只要物美价廉,顾客必然会找上门来,无须大力推销。参见教材P64。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只要物美价廉,顾客必然会找上门来,无须大力推销。参见教材P64。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销售观念。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不会因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主动购买商品,企业需要通过积极推销和进行大量促销活动,消费者才会采取购买行动。参见教材P64。

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营销观念的观点。参见教材P64。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营销观念。参见教材P64。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机会的分析。首先要分析市场机会与企业目标的统一性,其次要分析市场机会与企业能力的统一性,再次分析企业能否获得最大的“差别利益”。参见教材P65。

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作用。市场营销对企业的作用有开拓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指导企业决策。选项D属于市场营销的功能。参见教材P65。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包括计划控制、战略控制、赢利能力控制。参见教材P66。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任务。无需求,进行刺激性市场营销。参见教材P66。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任务。无益或有害需求,应进行逆向性市场营销。参见教材P66。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任务。过度需求,进行多向性市场营销。参见教材P67。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任务。充分需求,进行维持性市场营销。参见教材P67

1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细分的概念。参见教材P69。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目标市场。市场集中化模式是企业只选取一个细分市场,只生产一类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体。参见教材P70。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目标市场。集中性营销策略的优点是服务对象比较集中,有利于生产和营销专业化,较易在特定市场上取得有利地位。参见教材P70。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产品的五层次——核心层、形式层、潜在层、延伸层和期望层。参见教材P71。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延伸层的概念。参见教材P71。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长期的概念。参见教材P72。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区定价策略。地区定价策略,即企业对卖给不同地区的产品,制定不同价格或相同价格,如原产地定价、统一交货定价、区域运送定价等。参见教材P73。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包括撇脂定价、渗透定价、适中定价。参见教材P73。

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竞争导向定价法的概念。竞争导向定价法是指以市场上同类竞争产品的价格为定价依据,并根据竞争变化来调整价格的定价方法。参见教材P73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销渠道。分销渠道包括商人中间商(取得所有权)和代理中间商(帮助转移所有权),也包括处于渠道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但不包括供应商和辅助商。参见教材P74。

23[答案]:D

[解析]:公共关系是指企业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提高其知名度和声誉的一种促销手段。参见教材P75。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走访销售法。参见教材P76。

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广告促销法。参见教材P76。

2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的存储功能。参见教材P77。

2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牌带动效应。名牌的带动效应是指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拉动,名牌企业对城市经济、地区经济,甚至国家经济的带动作用。名牌的带动效应也可称作“龙头效应”。参见教材P78。

2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磁场效应的内容。参见教材P78。

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牌的内敛效应。参见教材P78

3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战略的内容。品牌决策化是品牌的属性问题。参见教材P79。

3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战略的优势。品牌战略可以使企业明确竞争的焦点、可以使创新更加具有价值、可以使营销宣传更加有效。参见教材P80。

3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名称的易懂性。参见教材P80。

3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打造品牌的方法。同族法就是推出第二品牌。参见教材P81。

3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单一品牌战略的概念。参见教材P81。

3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单一品牌战略的类型。伞形品牌战略是企业对具有不同质量和能力的不同产品类别使用单一品牌战略。参见教材P81。

3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打造品牌方法的相关内容。品牌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单一性。参见教材P81。

3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CI导入。VI视觉识别(品牌视觉系统),是品牌识别的视觉化。参见教材P83。

38[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83。

39[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83。

40[答案]:C

[解析]:产品质量信用是品牌诚信的基本要求。参见教材P84。

4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识别系统(CI)的主要内容——MI理念识别、VI视觉识别、BI行为识别。参见教材P83-P84

4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CI(企业识别系统)的内容。BI行为识别(行为规范系统)是指行为规范文本化。参见教材P84。

4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管理。品牌经理制的优点是:责任明确,分散风险;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证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运作;以顾客需求改进产品的市场定位;以目标管理丰富客户价值。参见教材P84。

4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管理。品牌经理制的优点是:责任明确,分散风险;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证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运作;以顾客需求改进产品的市场定位;以目标管理丰富客户价值。参见教材P84。

4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经理制的概念。参见教材P84。

4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创新。品牌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参见教材P85。

4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磁场效应的含义。参见教材P86。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功能——交换功能、物流功能、产品分类功能、融资功能、信息功能、承担风险功能。选项E属于市场营销的作用。参见教材P65。

2[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顾客的范围,顾客包括: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参见教材P68

3[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社会购买力是众多经济因素的函数。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参见教材P68-69。

4[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细分的变量。进行市场细分所依据的变量有: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参见教材P69。

5[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目标市场。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应考虑企业、产品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是:企业实力、产品同构性、市场同质化、产品生命周期、市场供求趋势、竞争者情况等。参见教材P69。

6[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产品衰退期的营销策略。产品衰退期的营销策略包括:维持策略、集中策略、收缩策略、放弃策略。参见教材P72。

7[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营销中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参见教材P71-P76

8[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竞争导向定价法的方法。选项AC属于需求导向定价法。参见教材P73。

9[答案]:ACDE

[解析]:渠道之间由不同种类的流程贯穿联系,主要有实体流程、所有权流程、付款流程、信息流程和促销流程。参见教材P74。

10[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促销手段,在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常用的营销手段有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参见教材P75。

11[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的特征——识别性、象征性、排他性、风险性、工具性和价值性。参见教材P77

12[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的分类。按生命周期分类,有新品牌、上升品牌、成熟品牌和衰退品牌。参见教材P77。

13[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的分类。按价格定位分类,有普通品牌、高档品牌和奢侈品牌。参见教材P77。

14[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对于企业的作用。品牌对于企业的作用有存储功能、维权功能、增值功能、形象塑造功能、降低成本功能。参见教材P77。

15[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战略的内容。参见教材P79。

16[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品牌打造。品牌名称创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易记性、易懂性、相关性、个性化、适应性。参见教材P80。

17[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多品牌战略。多品牌战略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充分适应市场的差异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分散风险,避免某种商品出现问题而殃及到其他的商品。参见教材P82。

18[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CI的主要内容。CI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企业的MI理念识别(企业思想系统)、VI视觉识别(品牌视觉系统)、BI行为识别(行为规范系统)参见教材P83。

19[答案]:ABCE

[解析]:品牌延伸的优点有:①利用品牌优势,拓展业务领域。②借助品牌忠诚,减少新品成本。③借助品牌优势,扩大企业规模。④利用品牌延伸,增强竞争能力。参见教材P84。

第五篇: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 中国林业制度

制度、机制、体制的关系: (参考)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制度,是在一个特定群体内部得以确立并实施的行为规则,这套行为规则抑制着个人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使人的行为变得可预见。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根本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如外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制度的构成:国家制定的正式规则、社会认为的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 制度的作用

1. 制度能够促进合作和竞争

2. 制度是获取集体行动收益的手段

3. 制度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

 制度变迁

林毅夫把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制性制度变迁两种

诱制性制度变迁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

林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受益权将在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进行分配。

广义的林权不仅包括森林、林木、林地的内容,还包括林地的内容,即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者依法处分)的权利。

狭义的林权则不具有林地的内容,即森林、林木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对森林、林木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者依法处分)的权利。

林权的主体: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

森林的所有权主体:国家或者集体;林木的所有权的主体:国家、集体、个人;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或集体

林权的客体:林权所指向的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

林权客体的法律特征及主要内容(P74):

1、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

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可分物指分开以后并不影响也不改变其固有属性的物)

3、森林、林木、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限制流转物是指在其所有权转移时要受到特别的限制,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物)

林权的特点及主要内容(P75):

1、林权客体的关联性;

2、林权的特殊约束性;

3、林权的外部性;

4、林权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

5、林权计量的困难性(林木资产计量存在困难,林地资产的评估困难)

四荒:荒山、荒滩、荒沟、荒丘

第三节 林业产权制度变迁P7

5林业制度的改革是以林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先后进行了五次重大改革: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实现了林地由封建地主所有制向农民私人所有制转变(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实行的是农民所有、初级社集体经营的林地制度;(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期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林地产权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山林划分为自留山、责任山、和统管山,自留山、责任山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由集体统一经营改变为农户家庭经营;(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五次是林权的市场化运作阶段,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迅速发展,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通过市场进行一次或者二次流转。(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四节 林业产权实践和发展

 集体林权改革的内容

1. 明晰产权

2. 勘界发证

3. 放活经营权

4. 落实处置权

5. 保障收益权

6. 落实责任

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

1. 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2. 规范林地、林木流转

3. 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4. 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

5.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

 国有林产权制度发展

四权合一: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森林资源的政府行政管理权、国有森林资源所有者管理权、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经营权及国有森林资源实体经营权四种权能统一掌握在政府手中。

两权分离:以放权让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 国有林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1.政资不分

2.政企不分

3.企社不分

4.产权模糊,责任不清

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产权目标

1. 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得到确认,承包经营职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林业产权主体

2. 实现国有森林产权主体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构建国家得生态、职工得利益的长效共赢机制

3. 致力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主体的权益得到依法确认并予以严格保护,增强承包经营职工对林权归属的

安全感、稳定感

4. 积极构建国有森林资源产权依法在产权市场上自由交易和流动的平台,为逐步形成开放、竞争的现代

林业市场体制提供保障。

上一篇:预防性侵实施方案下一篇:研发人员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