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及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战争与和平及范文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战争与和平》说课及教案

湘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宜昌市三峡艺术高中:刘军兵

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与和平的特点和形式 ;准确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精神内涵 ;训练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惜和平、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持长久和平。作为中华儿女,理应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 ,并能准确了解作品创作者的意图及作品的精神内涵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变革中的战争因素与美术作品的密切关系(社会发展的战争因素必然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也造就了许多不同的美术类型;反之,美术作品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和发展之中,在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并给学生准备相关作品资料、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拯救大兵瑞恩》电影片段导入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之后有何感触?

通过观看战争的电影片段,刺激学生的感观,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并引出本课课题——《战争与和平》并让学生浏览教材内容

二、作品赏析,知识构建(共有三个板块的内容) 板块一

战争与美术(安排两次交流与思考) 作品一

建筑艺术杰作:《长城》

提问

1、这件浩大的建筑艺术杰作是怎样产生的?

2、它展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一段城墙吗?(它是秦军为了抵御匈奴入侵而修建的,是战争的产物。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城已不再是军事意义上的堡垒,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 作品二

雕刻艺术杰作:《秦始皇兵马俑》

思考与交流: 秦始皇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支庞大的地下军队? 作品三

绘画艺术作品:《布雷达的投降》 思考与交流:

1、你能看出胜利者与失败者分别是谁吗?

2、你觉得国王对这件作品会很满意吗?

3、委拉斯贵这样安排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画家“化干戈为玉帛”,有意地掩盖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将一场侵略战争处理为和平休战的场面。作品反映出作者对和平的强烈呼吁)。

作品四

工艺美术作品:《战国铜壶》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战争情况。

板块一归纳: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造就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而这些美术作品又以自己的方式见证战争历史,并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更理性地认识战争。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发展,有些作品还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审美价值。

板块二:反思战争(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思想内涵等方面出发,静心欣赏——讨论交流——相互学习——教师总结)深刻感受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体会作品中的战争控诉与反思,以及对和平的热烈呼吁。从反思的角度诠释美术作品对战争甚至人们思想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品

《南京大屠杀》

《原爆图》 《内战的预言》

板块二归纳:战争无论胜利与失败,都会带给广大民众深重的灾难,战争同时也造成艺术家精神上的矛盾冲突,促使一些艺术家反思战争,反思人生和整个人类世界,从而创造出许多真正感人至深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战争的反思、对人们的警示,更体现了艺术家对和平的热烈呼吁。这些作品在增强社会凝聚力或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着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 板块三:和平的祈祷(体会艺术家对和平的呼吁)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

作品

《和平鸽》

《和平大钟》

两幅反战招贴画

三、创作实践

尝试以《和平》为题完成一件艺术作品创意,画出草图并说说创作思路。或者临摹毕加索的《和平鸽》

四、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对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到社会变革中的战争因素造就了一些不同类型美术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和发展之中在反应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或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且我们还学习了从内容、形式、精神内涵等方面去欣赏融入了艺术家情感的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美术作品。同时也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带个广大民众的深重灾难,使我们自发的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但是和平仅靠呼吁是不够的,我们唯有建设起富强民主的国家,才能保持长久和平,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学习,为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和平”话题作文导写及示例

【话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连日来,欧洲舆论纷纷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分析伊拉克战争,认为它对今后美国在国际上的行为方式、联合国的地位、国际关系、中东地区的未来以及国际能源的格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无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发动战争并实现了对伊拉克的占领,使美国对改造现存国际安全秩序的“自信心”极大地膨胀。伊拉克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美国就对叙利亚发出威胁,还酝酿着对法国这个反战阵营的“领头羊”进行制裁,这些都是美国“自信心”膨胀的反映。欧洲国家担心,美国今后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将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更多地强调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并进而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意味着,国家关系中平等互利的原则,将服从于美国的利益和意志。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建立的国际关系准则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这优美动听的歌声却传出了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心上人战死远方沙场,姑娘等到白发苍苍,直到死去,这就是战争的罪恶。它唱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更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人们的心灵。然而在全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伊拉克人民仍然在经历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母亲失去了活泼的儿子,妻子失去了准备依靠一生的丈夫,孩子们失去了他们敬爱而善良的父亲。有多少个夜晚,他们以泪洗面祈盼着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到来,他们向茫茫天空发问:妈妈,我还能否再回到你的怀中?!

请以“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文体自选。○5要求:○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然而战乱冲突的不稳定因素仍在局部地区蔓延,甚至愈演愈烈。人们对和平的企盼也日益强烈。同学们一定还对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全世界范围的反战呼声记忆犹新吧?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没有炮火硝烟;但是,同学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却不能湮没,我们要对伊拉克战争进行深刻的思考。这一类作文,可以记述感人的事迹;可以直接抒发对战争的愤慨和对和平的渴望;可以阐述对维护世界和平的 1 具体看法;也可以借助想象,表现美好生活和更丰富的情感。但不论怎样写,都要让我们的笔下充满对世界和平的人文关怀,让战争的阴霾永远消散,还地球一片蓝天! 【佳作展示】

千万里,我属于那片“绿” 甘肃省会宁四中桃林文学社 刘鸿博

天空的白云带来战火仍然存在的消息。我带着多日的郁闷和烦恼,漫步在静寂的夜空下,把它们都统统地融进那翠嫩的小草中,让它们滋长成我心灵的另一种记忆。

——题记

黄昏时分,我披了件衣衫,习惯性地带了本书去了小园。也许,多日未光顾小园,这里的一切会显得更加亲切,更加温柔。那柔嫩的小草带着春的丝丝暖意,不时地抚弄我的手指,细细的、柔柔的,如同美妙的琴弦,我带着极大的兴趣走进小园。

在过去大多数日子里,一跨进小园。我便不再去想那些繁乱的事儿,我会静坐在那里,仔细地倾听小园的夜色交响曲。那温柔的风儿轻拂着我的脸颊,吹着我的梦的深处,那多情的风丝会扎到小园的深处,唤醒沉睡的小草,告诉它们,一位忠实的绿色信徒来看它们。这时,小草们争先恐后地和我握手。我仔细地聆听,听到小草们的心声,听到小草们对梦的阐述。那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然而今天,我再努力,也享受不到那美妙的梦境。我问小草,小草不语;我问星星,星星只是眨眼。最后,还是风儿告诉我,她忧伤地说:“你难道不知铁血海湾吗?”

“哦”我明白了。

“我努力地、拼命地想吹散海湾上空的阴云,然而那呼啸的子弹和腾飞的导弹却把我击得满身都是硝烟。”风儿接着说。

这时,风儿伴着零星的雨滴儿哭了。

草木如此,人何以堪。我沉思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

那一幅幅令人心碎的电视画面:无辜的难民成群结队,那些刚憧憬未来的青年们,用自己的青春去创造统治者的“神话”。我想,无论战局的结果如何,战争的阴影都会给人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尤其是那些慈祥的父母们,他们更是肝肠寸断。

这时小草抬起她们那柔细的粉颈,黯然地望着我。我真想直冲白宫,跟布什论理;我更想直赴海湾,扼住那战争的黑手。我扶了扶斜躺的小草,然后缓缓地说:“我的小精灵们,你们别失望好吗?我把我的心变成和平鸽,伴随着风和你们去天涯海角,去传播和平的真理,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永远紧密团结,消除因战争而烧成的焦土,还世界一片绿色。”

2 当天空出现第一颗星的时候,我同小草们乘着春风,去实现和平的梦想。

无论前进的路多么渺茫,我都会全力以赴,让全世界人民都信奉那翠美的橄榄枝。

让我绿色的梦想,在千万里的地方,永远成为主旋律。

千万里,我永远属于绿色。 【点评】

此文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写的是战争题材,却不见一枪一炮,而是从呼唤和平,呼唤绿色的角度入笔,设计了游园情节。看似在平静中描述游园的感受,实则是怀着满腔愤怒地控诉战争。这种不直写战争,通过呼唤和平,呼唤绿色来反衬战争的写法,比直写战争更高一筹,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题目新颖,结构紧凑,题记恰当,语言富有个性,加上拟人化的描叙,使人不由自主地与作者产生共鸣:呼唤和平,反对战争。

第三篇: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意义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意义“和平崛起”——大国崛起新道路张 森 林 本世纪初,中国人给英语创造了一个新词汇:

“PeacefulRise”。

“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我国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发展成为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焦点;不仅如此,我国的下一步怎么走,也成为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焦点。“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的涵义和目标是什么?“和平发展” 能不能实现?“和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这些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一、中国 “和平发展” 道路是怎么提出来的?

“中国和平崛起”提出于2003年。

温家宝:12.10“哈佛演讲”

胡锦涛:12.26“北京讲话”

郑必坚:11.03“博鳌演讲”

国内外舆论认为,这是中国领导核心战略思维的重要突破;是对中国自身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重大承诺。温家宝的“哈佛演讲”被国际社会称之为中国的 “哈佛宣言” 和 “哈佛承诺”。上个世纪90年代,在国际社会舆论中,“中国崛起”这一概念开始风靡一时,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中国崛起”这一概念,是国际社会用来评论和报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奇迹的。我国官方开始并没有认真去理会。2003年,我国领导人或官方正式提出“中国和平崛起”这一概念,表明我们不仅开始理会“中国崛起”的说法了,而且开始认真地加以对待了。关于“中国崛起”的议论逐渐复杂化“中国能不能真正崛起?” “中国通过什么方式崛起?”“中国崛起对世界是福还是祸?”在国际舆论中逐渐产生了 “中国威胁论”,其基本意思:中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强大了不可避免地会对别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构成威胁。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开始广泛流传。 “中国威胁论”的制造和散布,首先来自美国。美国人莱斯特·布朗1994年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1995年又 出版了同名著作。认为: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世界挨饿。美国人约翰·米尔斯海默也出版了一本书:《大国政治的悲剧》(2001) 认为: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同战争有关,或者都同海外扩张有关。中国很可能会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覆辙。美国不能设想中国会是一个例外,因此必须防范中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 “中国威胁论”出现于西方大国决不是偶然的。

一、中国崛起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其

二、历史上强国崛起的确都与战争有关。 其

三、西方不愿意出现一个 “ 红色”的强国。

那些敌视我国的势力和人们看来,只要中国发展了、强大了,中国什么都是威胁:

中国经济威胁;中国政治威胁;中国军事威胁;中国文化威胁;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威胁……除了充满敌意、充满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偏执狂以外,世界上也确有一些国家、一些人们出于对我国的误解、或者被误导而对我国崛起感到担忧的。“一只蚂蚁闯入瓷器店,自然是无声无息。而一头公牛闯入瓷器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中国人看来,“中国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是我们的权利和追求。大多数中国人从未怀疑过“中国崛起”有什么不好?甚至不曾考虑过“中国崛起”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妨碍,更没有想到有人竟会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坏事!然而,我们的确不能不面对关于“中国崛起”的各种舆论了,尤其是不能回避“中国威胁论”了。谬论需要驳斥。疑虑需要消除。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理解中国。

二、“发展”与“和平发展”的涵义及目标是怎样的?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 “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 ,而是“复兴”。

“复兴”就是恢复昔日的“辉煌”。中国“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实现现代化,使我国重新走在世界前列,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叫作“伟大复兴”,表明“中国崛起 ” 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是一个艰巨的使命,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是一个神圣的远景。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大大落伍,历经磨难,任人宰割,倍受欺凌。因此,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以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为代表,都强烈地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临终还在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毛泽东: “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相信中华民族有重新“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邓小平:“ 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集中精力搞四个现代化”就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三个伟人也都将赶超发达国家作为民族复兴的横向参照系,甚至都制订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时间表。孙中山提出:“美国需百年而达于强盛之地位,日本不过五十年”, “ 准此以推,中国欲达富强之地位, 不过十年足矣。”毛泽东在新中国建国后,于50年代发动“大跃进”,曾提出“赶超英美”,也相信用10年时间可以超过英国赶上美国。邓小平于80年代提出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初步的小康社会,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之后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不变情节”,是矢志不渝的“百年梦想”。正是这样一个 “不变情节”、 “百年梦想” ,构成了 “中国崛起”的伟大目标,也构成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和平发展”呢?就是通过和平方式或者和平途径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是通过战争、扩张、殖民和侵略的方式或途径来实现强国之梦。我国提出“和平发展”,就是向世界声明,我国决心避免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旧路,而要走出一条崛起的新路,就是决心要追求一个“例外”。

第一、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不给国际社会增加负担。

第二、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方针,谋求合作,不搞对抗。

第三、中国现在不挑战国际秩序,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第四、中国主张各国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双赢多赢。

我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战略。

温家宝总理说 : 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中国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2000年前的长城是用来防御的;1000年前的丝绸之路是文明的经商之路;5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结交了友邦、传播了文明。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是世界上最酷爱和平的民族。

三、中国“和平发展” 道路是不是一条坦途?

绝不是一条坦途。温家宝: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更多的是有危机感。郑必坚:一个13亿至15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和平发展,绝非易事。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和平发展” 道路上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既有国内障碍,也有国际障碍。

(一)国内障碍

1、资源特别是能源制约的挑战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问题的挑战

3、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挑战

4、权力滥用与干部腐败的挑战

(二)国际障碍

1.霸权国的阻挠与遏制2.被迫卷入战争的危险

3.发达国家的能源垄断4.世界经济恶化与动荡

四、“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

第一、我国的发展正面临着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我国找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30年的成就为今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积淀

第四、中华民族具有“崇尚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五、执政党和政府高度成熟、富有智慧和能力

中国崛起不是对世界的威胁。我们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过去的30多年的成就是和平发展的结果,今后也仍然是和平发展。

我们中国人在饱受一个多世纪的衰弱落后、倍受欺凌宰割的痛苦之后,渴望能够不受别人干扰地建设自己的生活的愿望的确是十分迫切和真诚的。可以说,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更需要世界和平。我们不愿意别人破坏我们的生活,也决不想去破坏别人的生活。温家宝在“哈佛演讲”中呼吁世界各国“把目光投向中国”,同时也告诫各国一定要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胸襟、换一个角度”。他特别对美国人说道:我真诚地希望,美国有关方面把那些陈旧观念和不合时宜的做法抛到太平洋去,来一个大胆的与时俱进。人们可能不禁还要问:我国即使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是某些国家、某些势力、某些人,还是对我们进行无端猜忌,还是怀疑我国不可能成为大国崛起的“例外”,还是对我国横加指责,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姑妄听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目标是什么?

2. 为什么说中国和平发展之路不是一条坦途?

3.作为当代中国人,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第四篇: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

医院船战时负责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平时为我驻岛礁居民和部队官兵巡诊,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重大灾难应急救援和对外军事医学交流与合作等任务,被誉为海上“生命之舟”。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欢迎阅读。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1

格林纳达圣乔治港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最南端。3年前,和平方舟曾造访圣乔治港。就在和平方舟即将离港的前一天晚上,迎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格林纳达卫生部长斯蒂尔先生的父母亲和弟弟。

“我父亲是福建人,他曾经是一名船工。”斯蒂尔先生的华裔母亲深情地说,“几经磨难和周折,他才在这里扎根、生存。2015年,我曾在你们船上进行了脚趾手术,恢复得非常好。3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要再看看来自父亲故乡的军舰和来自故乡的亲人,向你们当面致谢。我为身上流淌着中国血脉而自豪,我一再教育我的孩子,我们的血液里,有着祖辈带来的精神力量和坚韧品质,什么困难也不要害怕。”她向我海军官兵送上了亲手制作的巧克力。

海外华人,无论生存之路怎么艰难,内心深处对祖国和对中华文化的爱,历久弥坚。

9日上午,和平方舟按计划驶离圣乔治港。虽然已过每年7-9月的飓风多发天气,但当天的风力仍达7级。

驾驶室里,任务指挥员和船长郭保丰沉着指挥,和平方舟破浪前行。当天在驾驶台值班操舵的正是军士长印达军,一招一式听从船长的口令,执行得分毫不差。

“你紧张吗?”记者问他。

“不紧张,2013年参加菲律宾人道主义救援,风浪可比这大多了。”印达军说。

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遇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1月19日,和平方舟接到赴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命令。在短短2天内,来自全军41个单位的官兵迅速赶到舟山集结,1400余种、35吨医疗物资迅速从各地发往舟山军港。21日11时,和平方舟启航直奔菲律宾。

救灾如救火,时间紧迫。任务指挥员下令:“关掉减摇鳍,穿越风浪区,全速前进!”

倘在平时,舰船通常会以30度的斜角航行迎接风浪,但斜角航行船只就会走斜线,抵达目的港的时间就会延长。为了尽快赶到灾区而顶浪航行,船只就要经受剧烈的纵摇考验。

“很多船员都吐了,尤其是从未出过海的医护人员。整整77小时、1300余海里的航程,有的医护人员吃不下一口饭,还有的坚持吃了吐、吐了吃。当船穿到浪间谷底时,只见两根水柱从两侧的锚链孔冲上来,船头又拍下重重的浪花。我们的船驶进莱特湾时,海都是黑的,说明台风把海底都搅了一遍。”印达军说。

“执行那次任务时,你只有26岁,头一次遭遇这么大风浪,心里害怕吗?”记者问。

“我不害怕。因为我就站在首长边上,他们一点都不怕,我就觉得没必要害怕。”

当地灾情严重到什么程度?“我看到了被连根拔起的树飞到岸边的二层楼顶上。”印达军说,“我们的医生都是好样的。我们的船太大,靠不上码头,只能坐小艇上岸前置医疗点,浪大时下小艇,因为颠簸剧烈是很危险的,但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很勇敢。船刚到莱特湾10分钟,指挥员就带头下小艇了。”

和平方舟从指挥员到医护人员,个个都是好样的,真是英雄的集体!

孙涛参加了这次任务。为期16天的医疗救援任务中,和平方舟共接诊伤员2208人,住院病人113人,手术44例,并为2600名灾民送医送药,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灾害救援区域国际专家小组的高度评价。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2

多米尼加圣多明各港

多米尼加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访问的第41个国家,也是此次任务的第九站。与和平方舟二次到访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多两国当年5月1日才正式建交,和平方舟是两国建交后首次到访的中国舰船。

1日早晨7时许,当和平方舟缓缓驶进圣多明各港,停泊在港内的多米尼加海军舰艇悬挂满旗,官兵站坡,在汽笛长鸣声中向和平方舟敬礼。和平方舟也鸣笛还礼,官兵站坡致敬。

虽然是中国医院船首次到访,还是受到了多米尼加民众的信赖和欢迎。数以千计的当地民众前来就诊。为了更多地帮助当地医生医治疑难杂症,和平方舟上的120名医护人员以和当地40多名医生联合诊疗的方式,开展医疗服务。当地一家医院早在一个多月前,就选定了多名重病患者作为联合诊疗的对象。经过双方医生的精心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无论在非洲、大洋洲还是中南美洲,中医始终是和平方舟上的“网红”科室。来自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安娜,看到中医诊室中的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方式,非常好奇,她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中医。

曾两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的海医大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告诉记者,那是和平方舟将离开秘鲁前一天,预定的治疗服务时间已过,但候诊队伍末尾的一位当地勤杂工老太太已排队等了几个小时,她不忍心让老人家失望。得知老太太患有严重的肩周炎黏连,甚至难以举手拉住公交车的把手,于是立即为老人刮痧治疗。首次刮痧的疗效特别好,老太太当场觉得手臂伸展自如了,老人家激动地拿下贴身佩戴的饰物塞在她手心。李伟红虽然没有收下这份礼物,但老人的真情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中多两国建交不久,当地的华人华侨纷纷来到码头,迫不及待地登上和平方舟这“流动的国土”就医或参观,感受向往已久的故土情。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3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港

厄瓜多尔是和平方舟此次任务的最后一站。和平方舟在此开展的免费医疗、学术交流、设备维护、文化联谊活动,受到了当地民众和军方的欢迎。

厄瓜多尔陆军司令罗克·莫雷拉中将和中国驻厄大使王玉林出席了和平方舟举行的甲板招待会,双方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甲板招待会是和平方舟一项重要的“品牌活动”,通过各种文艺演出,增进双方的友谊。

和平方舟水兵军乐队的一曲民乐合奏《喜洋洋》,拉开了欢乐的帷幕。女兵表演的古筝《彩云追月》,音色优美,让大洋彼岸的厄瓜多尔军人感受了东方艺术之美。甲板招待会的“压轴戏”是水兵桂江波精彩的沙画,更让外方赞不绝口。当外方得知他不仅擅长沙画,还是能做一米长的船型大蛋糕的炊事兵时,情不自禁地送上掌声。

22日上午10时,分别的时候到了,船长郭保丰驾船出港。进出瓜亚基尔港的航道特别长,郭保丰看到,迎面而来的厄瓜多尔海军和民用船只纷纷拉响汽笛表达敬意。舷号为RA70的厄海军青博拉索巡逻舰舰长弗莱哈·厄内斯托还通过甚高频用中文说:“非常感谢和平方舟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帮助和服务,我们爱中国!”

2019年1月18日,圆满完成“和谐使命-2018”各项任务的和平方舟,在参加智利海军成立200周年纪念活动后,返抵舟山某军港。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大洋洲到中南美洲,和平方舟航程31500海里,诊疗50884人次,辅助检查26231人,实施手术288例,还拜会和接待到访国的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是有温度的,蕴含着真诚、健康、生命和喜乐,彼此加深了从军方、官员到民众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认同。

和平之舟,扬帆万里,代言中国。

第五篇:参观北伐战争纪念馆及省委旧址有感

5月17日下午,在老师的领导下,我们参观了韶关市的北伐战争纪念馆及省委旧址。这次主要是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校外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缅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的奉献。

北伐战争纪念馆是广东首座北伐战争纪念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韶关市在美国以及我国香港、中山、珠海、广州、梅州等地区调查征集了大量文物,馆内共征集到有关孙中山先生及北伐战争时期的文物实物81件(含复制品32件),图片410幅。其中,文物实物包括孙中山先生在韶督师北伐时期使用的硬木办公桌、民国时期孙中山纪念画册等珍贵文物,并对孙中山卧室、办公室、参谋作战室进行了场景复原。

当我们乘坐校车来到纪念馆时,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樽孙中山像,他手里拿着望远镜,眼睛眺望着远方,仿佛在展望着中国的未来。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被尊为国父。他一生为国操劳,为推翻满清,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赢得了举世的推崇。

北伐战争纪念馆分为北伐战争展厅、北伐名将展厅等六大部分。看着一张张真实照片,听着解说员认真的解说,我们更加了解了北伐战争的艰辛历程。那些照片也在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要时刻记住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不但要好好珍惜,还要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学习,用我们的热血和精力去谱写新的篇章。

参观完北伐战争纪念馆后,我们便出发到了位于五里亭的省委旧址。该旧址是广东人民抗日战争时的指导中枢,也是我国目前发现尚存的新中国成立前的省委旧址,是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见证。

省委旧址及历史陈列馆陈列了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在粤北的相关史料、图片、文物等,并采用现代化的幻影成像、声光电沙盘等手段模拟当年的工作场景。比较全面的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委的战绩,也展示了以张文彬为代表的广东共产党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陈列馆为我们模拟了当时炮火硝烟的战争状况,也让我们了解到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崛起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牺牲。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

虽然这次参观显得有些行色匆匆,但它让我们明白了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不要得过且过,坐享一切。现在得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旦我们放任自己,让自己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我们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朝着我们的目标前进,争取做一个国家栋梁,以此来告慰那些革命先烈。

上一篇:工作总结通用范文下一篇:肺炎病历书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