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复议这种制度

2022-12-08

制度是长期的、规范的、有效的,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而来的。而落实责任的关键,就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优化举措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关于行政复议这种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关于行政复议这种制度

省政府法制办关于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

规范行政执法文书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政府法制办、省政府有关部门法制工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为实施这项法律规定,规范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是一项法定制度,是法律赋予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也是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落实这项制度,对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和依法行政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作为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

二、认真落实告知制度。行政机关在作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在行政执法文书中明确告知行政相对人具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和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即“选择行政复议”),应在告知诉权的同时,一并告知行政复议权;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后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即“复议前置”),必须告知行政复议权。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既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又未告知行政复议权(“复议前置”事项未告知行政复议权)的,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复议权之日起计算。

三、全面规范行政执法文书。行政执法文书是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的载体。各地、各部门要进行认真清理和规范。从今年4月1日起,行政机关凡制发行政执法文书都必须载明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内容;行政机关制订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时,应将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内容作为格式文本的必备内容;已经印制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但在格式文本中没有载明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内容的,应抓紧修订完善。因原格式文本印制数量大弃用后会造成浪费的,可以采取加盖载有告知内容的印章的形式予以补充。

四、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工作由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进行检查督办,落实的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今年,省政府法制办将对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通报,重点对省直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予许可决定(含对行政许可的变更、延续、撤回、注销、撤销等事项作出的有关决定)、行政强制决定等3类行政决定中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采取查阅行政执法案卷、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作为省直机关依法行政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第二篇:关于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探讨

世界各国大多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原告资格范围越来越呈扩大趋势。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原告资格限定为须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样当行政机关违法行为或不作为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时,公民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监督行政行为,来维护社会公益。本文探讨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紧迫性及可行性,并对如何构建该制度作了粗略的设想。谈行政公益诉讼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益”,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公共利益”,我们一般认为它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两种利益在有些情况下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区分的。行政公益诉讼就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1)。公益诉讼的提法被我国所推崇,国外通常

一、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而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要影响我国的法律制度,因为经济因素对法律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WTO诸多协定中,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资格就规定为,认为受须经审查的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均可提起诉讼。“不利影响”的表述没有对“利”的范围、程度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即不管遭受“不利影响”的“利”是法定与否,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等等,当事人只要认为遭受“不利影响”就可提起诉讼(2),可见WTO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作了非常宽泛的规定,笔者认为其中应包括当事人享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并没有赋予相对人此种权利,应予以修正为宜。

二、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需要。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决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有两个,一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虽私权益之保护是行政法乃至一切部门法的终极宗旨,但若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对私权益的侵害和威胁就无处不在。因为即使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尚未实际害及某个私权益,但其实际上害及的是更多的私权益,个别的私权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况且其行为本身就是对行政法治的破坏。可见确保依法行政这一宗旨有其独立价值,并不依附于保护私权益这一宗旨而存在。行政诉讼法的两大宗旨表明,行政诉讼中既有私益之诉,也应有公益之诉,对公益的保护与对私权益的保护同等重要,只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才能完善整个行政诉讼制度。

三、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遏制公共利益损害日趋严重化的需要。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的转型时期,许多行政机关借发展经济及改制之名恣意侵害国有资产、污染环境、垄断价格、违法招标等。若在行政诉讼中仍对利害关系作简

单化、线条化的理解和把握,与经济社会发展已不相宜,也就是说仍将原告资格限于私益直接受损之情形,使大部分公共利益被侵犯的行政性案件难以进入司法程序,会后患无穷。以众所周知的重庆綦江桥垮塌事件为例,修建桥梁属于公共工程,由政府发包,但为什么发包给了一个没有任何建筑资质和技术的个体户?诚然某些政府官员的做法令人痛恨,但如果在政府发包时就容许民众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审查它的合法与否及承包人有无相应资质,岂不可以防止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再以开发土地问题为例,原福建厦门某领导以开发土地的名义圈起上万亩良田,给其子用以开办公司,试想如给予受此行为侵害的广大农民有起诉的权利,通过司法手段加以排除,岂不可以避免土地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另外,行政机关违法减免税、违法滥发许可证和执照、违法发放抚恤金等使公共利益遭受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尽可能将政府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是遏制我国那些层出不穷、触目惊心的侵犯公益行为的有效渠道。

四、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范围的的扩大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基础。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是1989年颁布的,其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条因以“侵犯”为标准使原告的范围显得很窄小。2000年10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见上文)对原告资格作了比较明确的概括式规定,第13条则列举了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即相邻权人、公平竞争权人等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该两条规定比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关于原告资格规定要宽泛多了,因为只要和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就有原告资格,且在司法实践中的确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进一步扩大原告范围的作法是符合行政诉讼的自身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放宽诉讼资格可能会出现滥诉或干扰行政机关合法行使职权的情况,这种忧虑应该说是多余的。在中国即使任何人都可作原告,行政诉讼仍然不会门庭若市,因为诉讼是要成本的,以诉讼为乐的情况毕竟少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实质就是扩大原告资格的问题,既然我国的行政诉讼对原告的资格的规定呈越来越扩大的趋势,那么进一步扩大原告诉讼资格即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也是必然的结果。

五、广大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为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随着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学法、用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不仅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公共利益。仅以发生在南京市的三个案件为例:

1、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在紫金山最高峰头陀岭建观景台,对此,群众的普遍看法是损害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破坏性建设”。东南大学两名教师遂将许可此行为的南京市规划局告上法院,要求市规划局撤销对“观景台”的规划许可(3);

2、南京市民顾某某因为到某地方税务局两次举报王某某等三人偷逃个人所得税,某地方税务局一直未给其回复,遂愤然向某区法院起诉,要求判令某地方税务局依法履行职责,稽查其所举报之案,并给予答复;

3、市民杨某某向某区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其向某区工商局举报一企业销售“三无”产品,但该工商局未查处,要求判令工商局履行法定职责。诸如此类的案例越来越多,虽然大部分因原告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符合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原告诉讼资格而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但这些案例也说明,广大群众已充分意识到公共利益是与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的利益,公益与私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侵犯公益实际上就是侵犯了更多的私益。因此,若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其功能在司法实践中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我国特色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型诉讼制度,它在我国的确立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就说“公益”,它的含义并不复杂,但将它应用到行政诉讼中,那将是一个多面性、多层次、弹性较大的概念,涉及宪法和行政法的许多复杂问题。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本身就包括公益诉讼的范围、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及程序、举证责任、诉讼时效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和整体架构。笔者仅就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些粗浅设想。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保护范围。行政公益诉讼的提出应当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其范围应当仅限于公共利益受到违法的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起的行政争议。笔者赞同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其一,行政机关不主动履行法定职责,损害公共利益而无人起诉的;其二,只有受益人没有特定受害人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三,受害人为不特定多数人的具体行政行为(4)。在开放行政公益诉讼之初,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先在国有资产保护、垄断性行业、同业竞争等几个矛盾比较尖锐的领域中引入公益诉讼。同时,法院把好受案关,只有在公益确实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影响到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时才能受理。当然,对所有涉及到危害国家利益和其他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无利害关系的组织和公民都有权提起行政诉讼是终极目标,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为使公益保护获得可诉性,不应苛求起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应赋予所有知情国家和公共利益遭受到侵害的组织和个人提起诉讼的权利。可根据我国的国情,做以下三种分类:第一,广大群众,指与行政行为虽无直接利害关系,但其利益因为公益致损而最终会受到间接侵害而代表公众起诉的公民、法人或组织;第二,受害人,是其利益直接受到侵害,同时被诉行政行为损害或威胁到社会公益而提起诉讼要求保护私益和公益的公民、法人或组织;第三,特定组织,指负有公益职责有权就其他机关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提起公益行政诉讼的组织。例如赋予环保部门对其他机关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种赋予专门机构以责任的形式来保护公益在我国是必要的。有人提出让检察机关成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

对此笔者不赞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若其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就等于同时取得了原告和法律监督者的双重身份,被告行政机关以及群众自然难以相信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实际上,行政诉讼发展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审判受到过多的限制和不正当干预。此外,我国的国家体制意味着包括行政机关在内的公权力机关均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并非仅检察机关能够胜任。英美国家的检察机关也并非与中国一样的属于司法机关,而是政府部门的一个机构。所以,认为我国检察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在实践上不仅不可行,而且破坏了既有的国家权力结构,很会使行政审判机关处于被动的局面。

三、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行政公益诉讼毕竟不同于一般行政诉讼,其影响面更大、更广,因此笔者认为应规定前置审查程序为妥。即在原告向法院起诉之时,须对被诉的行政行为先作比一般行政案件要复杂得多的审查,确认确属公益诉讼范围,且原告主体适格才予受理。

四、举证责任的分配。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是被告负举证责任。那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应由谁负举证责任呢?笔者觉得对有关公益损害或可能损害的事实证据,由原告负责提供为宜,因为原告以此为由启动了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由其对此负举证责任合情合理;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与否及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由被告负责提供为妥,这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决定的,也与一般的行政诉讼的举证要求相一致;对其他程序上及民事上的有关事实等,仍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公平合理。

五、诉讼费用的承担。根据有关规定,诉讼费一般由败诉当事人负担,但在起诉时都是由原告先行预付。对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可以采取不预受诉讼费的做法,如原告胜诉,诉讼费由被告负担;如原告败诉,可视案件的不同,收取低廉的费用,原则上原告不负担诉讼费。对某些案件需要进行鉴定、检测、检验的,笔者认为,涉及的相关费用应从政府部门成立的专门基金中支取,不管原告胜诉还是败诉,都由政府部门承担。如此会促进广大民众对公共利益的关心,也加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高度责任感。

六、对原告的奖励。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往往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公益,有时甚至与私人利益毫无关系,但提起公益诉讼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原告胜诉,可以考虑根据其保护公益的利益大小,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激起更多的公民或组织监督行政行为,维护社会公益,因此政府部门似乎也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另外,对原告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所享有的特有权利及保护也应相应作出规定,让其充分行使保护公益权利之时,其本身利益不受侵犯

第三篇:关于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内容提要】行政公益诉讼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而由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原告资格限定为须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样当行政主体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监督行政行为来维护社会公益。本文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沿革、意义、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方面的介绍分析,提出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构建该制度作了粗略的设想。指出我们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使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得以发展和完善,推进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关 键 词】 公共利益;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

引 言

近年来,随着行政诉讼的不断发展,行政公益诉讼问题开始受到我国法学界的关注。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是与一系列具有公益诉讼性质的新型案件的出现息息相关的。虽然这些案件最后大都是被法院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然而在当前,公共利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情况在我国屡有发生,如何通过行政诉讼来保护公共利益显得极为迫切。

当传统诉讼法理论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型诉讼实践或要求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时,我们需要对我国的行政诉讼理论进行深刻反思。并以此为契机,吸纳国内外行政诉讼的先进理论,寻找行政诉讼法发展的突破口,以一种新的开放的视角去看待行政诉讼法,使行政诉讼发挥最大的效用。

笔者认为,从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维持正当合理的社会公共秩序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概述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益诉讼源于罗马法。是指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所进行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凡市民均可提起。i它是由于维护公共利益力量的不足而产生的。行政公益诉讼则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产物。而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建立。故此,学者们对其也有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所谓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代表国家的检察机关)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害或者有可能侵害公共利益时,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沿革

行政公益诉讼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的程式诉讼分为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前者是保护个人利益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提出;后者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一特别规定者外,凡市民均可提起。ii现代法关于公共利益的保护,由公务员代表国家履行。罗马当时的政权机构比较简单,仅依靠官吏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利益是不够的,故授权市民代表社会集体直接起诉,以补救其不足。虽然早在古罗马公益诉讼就已经存在,但真正引起广泛关注却是在20世纪。二战以后,人们的法律权利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认识到作为公法的行政法既要同私法一样保护公民的私益,又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权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促进公益是其天然的职责,行政机关是接受全体公民的委托行使权力的。倘若限制公民只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才能起诉,不仅混淆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的性质,而且过分束缚法院对行政主体违法行为的监督,不符合现代行政法的要求。

美国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创始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相关人诉讼、市民提起的职务履行令和纳税人提起的禁令请求诉讼等类似行政诉

讼的诉讼类型。至20世纪40年代,行政公益诉讼在美国正式确立。iii发展到当代,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也都相继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

1、保护权利

权力来源于权利,权力应该服务于权利。当权利受到权力侵害时,就应该对权利进行有效的救济。

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对公民权利予以充分保障,建立完善的权利保障制度。权力的本质应当是保护权利、服务于权利。法律每宣告公民的一项权利,就等于同时宣告了国家权力的禁区。国家公权力是个人权利的最大威胁,为了限制行政权力在公共领域的滥用,就必须在这一领域对公民权利进行宣告,这才符合法治社会对公民权利保障的要求。iv

权利具体体现为某种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公民利益的延伸,社会公共利益必须以切实有效的诉讼手段为依据。就我国而言,立法者往往局限于创制的层面,而忽视从将来法律实施的前瞻性角度关注法律的可诉性问题。虽然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社会公共权利作了很多宣告,但由于这些权利往往由多数人共同享有,因而公民个人一般不被认为具有直接的诉的利益,其原告资格不被认可。有权利就有救济,权利受侵害者都应该享有申请救济的资格。司法必须成为保护公民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一种法律权利要获得实在性,必定意味着最终可以获得司法上的救济。总之,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社会公共权利,都应该得到司法的保护。但由于公共权利往往并没有直接的代表人,因此,必须赋予普通公民为维护公益提起诉讼的权利。

2、制约行政权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权力在运行中存在着扩张性、腐蚀性,所以必须确立权力依法行使的原则,对权力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权力配臵的角度看,最重要的监督应该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西方国家实行分权制衡,比较充分的体现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精神。我国司法权不是建立在与行政权相区分的基础上,因而我们看到的是两者简单意义上的分工关系,司法权至今仍然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

行政诉讼实际上就是法院通过对行政权的司法审查来实现对行政权的制约。依照司法最终解决的原则,只要有侵害就可以提起诉讼。那么行政机关对公共利益的侵害也当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可以扩大受案范围,使司法权对行政权制约力度得以加强。同时,也使得公众可以以国家主人的姿态自觉地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这也能更好的体现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3、节约司法成本

“诉讼经济是指以较小的诉讼成本,实现较大的诉讼效益,或者说为实现特定的诉讼目的,应当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法与手段。经济的实质是诉讼的投人产出比。”v基于对国家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当事人物力、财力、精力的有限性的考虑,行政公益诉讼不以单个受害个体提出诉讼为前提,这对于保护受害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都是有利的,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在另一方面,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不以发生实质损害为要件,体现了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功能,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节约司法成本。

二、域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考察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英美法系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美英两个国家为代表,主要是依靠判例的形式形成和发展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并以适当的法律规定加以健全和完善。

1、美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美国是现代行政公益诉讼的创始国,其适用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较其他国家更为广泛。美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初建立是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行政公益诉讼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国作为典型的普通法系国家并不将行政公益诉讼与其他普通诉讼相区别,即在美国行政公益诉讼与其他普通诉讼一样受相同的法律调整,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

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2条规定:“因行政行为而致使其法定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人,或受到有关法律规定之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或损害,均有权诉诸司法审查。”法院在司法审查中逐渐确立了“事实不利影响”这一原告资格标准,即相对人只要其权益受到了所指控的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这一原告资格标准,就具有了原告资格。vi而不论这种利益是否有特定法律的直接规定,也不论这种利益是人身利益、财产利益还是其他利益。此外,国会有权以法律指令检察长以外的其他当事人就行政行为申请司法审查,主张公共利益,检察官在提起或参与的诉讼中,享有参与的权利,可以发表争议意见,还享有一定程度的调查权。

2、英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英国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相对保守,它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是通过一个一个的判例逐步确立的。

19世纪的英国,“除非有个人有着自己的个人冤情,否则法院是不愿意让任何人跨进自己大门的。一般来讲,一个人必须指出他自己的哪些合法权利受到了侵犯或哪些财产受到了损害,如果他仅是成

[7]百或成千的受害者之一,他就没有足够的资格来法院起诉。”然而,针对日益膨胀且极易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权力,传统的诉讼制度将原告仅仅限定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做法,恰恰与人们要求有效控制行政权力的呼声背道而驰了。于是,在英国法律中规定了一种混合程序,即用公法名义保护私权之诉,具体是指检察总长在别人要求禁止令或宣告令或同时请求这两种救济时,为阻止某种违法而提起的诉讼。通过出借他的名字,检察总长使得禁止令和宣告令这些基木上是捍卫私人权利的救济转而成了保护公共利益的公法救济。英国法律规定,检察总长代表国王,有权阻止一切违法行为,包括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而且也可以依职权,为公共利益而主动请求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但在实践中,检察总长却是只应请求人的请求而动。而且,检察总长一旦赋予请求人必要的起诉资格后,对公共利益就不再表现进一步的关注,实际上也就是退出了诉讼,而让案件像普通私人诉讼一样进行下去,在此过程中,检察总长只是把他的名字出借给请求人而已。vii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1、德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德国十分注重在诉讼中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认为对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不能用同一标准进行衡量。为此,专门确立了公益代表人制度并由其参加诉讼,这是德国行政诉讼的一大特点。德国行政法院法规定,在联邦行政法院中设有一名检察官,为维护公益,该检察官可以参与在联邦行政法院中的任何诉讼。但不包含纪律惩罚审判庭的案件以及军事审判庭的案件。该联邦行政法院检察官听命于政府。并且规定,根据州政府法规规定的准则,高等行政法院或行政法院内各设一名公益代表人,可一般或就特定案件,授权该代表,代表州或州机关。

2、法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法国的行政诉讼可分为完全答辖之诉、越权之诉、解释之诉和处罚之诉。其中越权之诉是法国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诉讼制度。是指当事人的利益由于行政机关的决定受到侵害,请求行政法院审查该项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并撤消违法的行政决定的救济手段。行政法治原则最切实的保障就是公民有权请求法院撤消违法的行政决定.使之失去效力。由于越权之诉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因而成为保障行政法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从越权之诉的性质出发,可以说任何人都能向法院起诉请求撤消违法行政行为。这样越权之诉就可能成为全民之诉,行政效率便可能因此遭到削弱。但如果只规定公民在自己的主观“法律权利”受到侵害时才能提起越权之诉,则司法权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对行政法治原则的保障也将无法实现。故现今的越权之诉既不是全民之诉,也不限制当事人须在主观权利受到损害时才可提起。它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做法,即只要申诉人利益受到行政行为的侵害就可提起越权之诉,并不要求是申诉人个人的利益。只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许提起越权之诉时,当事人的申诉权才受到限制。

3、日本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日本采取了由判例法和成文法双管齐下来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做法。在日本,行政公益诉讼被称为民众诉讼。根据日木《行政案件诉讼法》第5条的规定:行政诉讼分为抗告诉讼、当事人诉讼、民众诉讼和机关诉讼四种。而民众诉讼是指请求纠正国家或者公共团体机关不符合法规的行为诉讼.并且是以作为选举人的资格或者其他与自己的法律上利益无关的资格提起的诉讼。

(三)域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之启示

考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上述相关国家产生和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通过诉讼形式来控制行政权力、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公益诉讼,正在走出极度受限制的困境。大多数国家对行政公益诉讼持支持态度,这些国家的实践和理论,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几乎是空白的我国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从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看,它所保护的权益相当广泛,因此,行政公益诉讼作为对行政权力的一种监督方式,作为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的一种补充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然而,为了解决行政公益诉讼与现行诉讼制度的冲突,这些国家一开始都没有急于对行政诉讼制度进行改造,而是在既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审判实践扩充相关法律条文的内涵这样一方式来慢慢实现的。

各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越来越宽泛、受案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意识在增长,所有的一切都表明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是必然的趋势。当然,建立和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必然也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与矛盾,如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相互监督与协调、权力与权利的对立与统一等问题。然而,这些都是建立一项新制度必须经过的阶段,行政公益诉讼不能因有这些必须面对的困难和障碍而搁臵或放弃。恰恰相反,因势利导地推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才能够逐步解决上述矛盾,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当然,由于各国法制传统、诉讼文化和经济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我们也不可能将别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完全移植或照搬。而应在我国现有的行政诉讼制度基础上,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一)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完整的诉讼制度,既应当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救济,也应当有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我们知道,无救济就无权利,公民仅在名义上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社会公共权利,却没有司法救济作保障,公共权利就是空谈。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的流失等侵害公共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现阶段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种种障碍,法制的不健全、公众法律意识的淡薄等问题都需要研究和解决。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落后于时代,在很多领域都造成了不良后果。

(二)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必要性分析 由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行政权侵犯公共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依存与影响越来越密切,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公共利益的维护,也需要更多的人懂得用法律来维护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公共利益。因此,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1、维护公共利益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由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变化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十分突出。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他们象经济市场的经济人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许多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就是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旗臶的掩护下,行牟取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之实,导致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都受到损害。而公共利益的维护常常因为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措施而成为一种法律口号,违法行政作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得不到有效遏制。实践中,国有资产流失、公共工程招标、审批中的违法行为、招商引资引来污染企业造成环境污染、野蛮圈地拆迁、形象工程、铁路行业价格垄断等领域,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却得不到司法救济。如何维护貌似强大实质却异常脆弱的公共利益,在行政诉讼领域内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将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2、控制行政权力,促进依法行政的需要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基本要求。它一方面是要保证国家行政权力的依法实现,使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被正确行使;另一方面是要防止非法行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对国家、社会、公民负责的统一。我国行政权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膨胀的状态,一旦行政主体不当或滥用权力,就会给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失。但是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又先天不足,缺少专门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手段,也难以对行政权力的运行进行经常化的检查。司法审查因为受案范围、原告资格的限制,对众多的行政违法案件也爱莫能助。因而就会经常出现侵害公益而又得不到法律救济的现象。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意志和愿望的体现,也符合现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有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实现依法治国创造有利条件。viii

(三)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可行性分析

1、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确保各社会主体充分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作出了一系列原则性的规定。例如:《宪法》第二条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贵,受人民监督。”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也有不少规定体现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精神。如《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立法目的的角度,该条反映了立法者意图通过诉讼方式来监督行政、维护公益的控权思想。另外,《行政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些规定印证了现行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容性。因为,鉴于人民检察院的“公益代表人”的法律地位,它通过抗诉所提起的新一轮诉讼,其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维护哪一个具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是为了通过这样一种司法手段来控制行政权力,实质上就是要维护公共利益。所以说,建立和实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是有着宪法和行政诉讼法上的依据的。

2、司法实践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行政诉讼法实施之初,限于经验缺乏,理论尚不丰富,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的原告只限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这一情况很快就得到了突破,人民法院开始受理自身权利义务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相关人提起的行政诉讼。在审查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时,人民法院在理解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间存在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时,不再强调起诉人的权利义务因被诉行政行为发生了增减得失,而是以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对起诉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为标准。

日益提高的法官整体素质,也为设立行政公益诉讼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法官的素质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级法院都十分重视对在职法官的培训。另外,法院对各大高校的法律专业毕业生的不断吸纳,必然会大大推动在法院内部形成有共同知识背景的职业法律家群体的进程。

(四)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与传统诉讼具有质的差别的新型诉讼制度,它在我国的确立需要深人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且该制度创设本身即包括原告资格范围、被诉对象范围、举证责任、诉讼费用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和整体架构。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1、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为使公益保护获得可诉性,不应苛求申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诉讼法律制度中并不缺乏维护社会、公共整体利益的思想,但由于“直接利害关系”这一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司法程序中得到有力的体现。如果取消对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则无论对国家、社会而言都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权益保障制度。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至少应包括公民、社会团体和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人不限于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由于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对象是公共利益,应该使受到侵害的主体都能通过诉讼获得救济。公民、社会团体和检察机关都应该成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因此,应该修改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公益诉讼,赋予广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法律上的原告资格。ix

2、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我国现在的行政诉讼制度仅限于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而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法院的受案范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针对侵害公益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能否为法院所受理,还要看该行政争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在此意义上,受案范围可看作是原告资格的前提。法治发达国家所规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般采取的是列举排除式加概括肯定式,即先通过立法判例确定不宜受理审查的行为,然后规定其余的所有行政行为或者公法上的争议均属于法院审查的范围。

传统行政法理论不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不受司法审查,主要是认为抽象行政行为可以通过其他行政方式进行监督,具有较多的政策性成分和自由裁量因素,不适于法院审查等原因。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其他的监督机制很难有效的发挥作用。权力机关的监督由于缺乏启动机制而始终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上级机关的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备案审查制度由于属于事前监督,作用也很有限。尽管行政复议法在监督抽象行政行为的问题上有一定突破,但由于复议监督是一种伴随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监督,相对人不能直接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复议申请,故通过行政复议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的范围也很窄。所以,只有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并且赋予法院撤销、确认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才能从根木上扭转大量抽象行政行为违法损害大众利益的境况。x

3、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

关于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的负担问题,我国行政法学界有过激烈的争论。举证责任的分配,受诉讼当事人举证能力的制约,在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下,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举证责任是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来承担的。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之后,仍应遵循 被告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则,也就是说被告不仅要证明自己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在必要时也要证明其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而原告只需要承担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存在或者可能存在对公益的损害的举证责任即可。

4、行政公益诉讼的费用承担

诉讼费用问题,是行政公益诉讼程序保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按各国立法例,诉讼费用一般由败诉当事人负担。实际操作中,则由原告先行预付。我国也是一向采用败诉人承担的原则。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目的是更好的维护公共利益,但是因为公益诉讼案件一般牵涉的面比较大,诉讼费用非常可观,如果不考虑社会组织、个人为行政公益诉讼负担的诉讼成本,公益诉讼制度在实践中将难以操作。所以我国有必要吸纳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适当减轻公众因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而承担的费用,在相关法律中对诉讼费用的承担作有利于原告的规定。首先,由检察院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的费用承担。诉讼费用由国库支付。其次,原告为公民或社会组织时的诉讼费用承担。有必要设立这么一个制度:在提起公益诉讼时,不需要预先交纳诉讼费用,待案件审结后,由败诉方来承担案件诉讼费用,并且这种收费应当是象征性的。因为原告提起诉讼并不是为了私利,他更多的是出于对保护公共利益的考虑,所以国家应该对这种行为持鼓励态度。

结 论

行政公益诉讼是宪政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建立,使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更为深入、全面。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和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一方面需要对传统诉讼观念的突破,进行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从而有效地扩大诉讼的权利保护面,体现法律对公民权利、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怀和保护。这不仅顺应了诉讼制度民主化的进步趋势,也将会极大地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注释:

i 周楠.罗马法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8页。 ii [意]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页。 iii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620-623页。 iv董 炯.权利至上、制度设计及其运作[J].载1998年《比较法学》第3期。 v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vi姜明安.外国行政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307页。 vii[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278页。 viii参见庞挺.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J].载《理论界》2004年04期。 ix沈福俊.论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认识及其发展,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x彭荣华.论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建构 [J] .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第四篇:关于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辅导讲话

各位领导:

按照省政府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安排部署,州政府即将下发我州的实施办法,州监察局已下发我州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工作方案。下面我就全州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讲几点意见,供各部门在实施中参考:

一、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意义

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持从源头预防腐败

、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省在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和把握权力运行特点与规律、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探索,对构建为民、务实、高效、透明、廉洁政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二是加大监督力度,突出监督重点,前移监督关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加强对重点人员、关键岗位、重点环节、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清正廉洁,规范行政行为,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促进各级行政机关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建设。

(二)基本原则。要坚持依法行政、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区。

三、实施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要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一)抓好学习教育。各市县区、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学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领会好我州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通过学习,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掌握方法的目的,要深入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并把学习教育工作贯彻于整个实施工作的全过程,准确掌握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具体事项、方式方法和组织实施等内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严格组织实施。州级各部门要按照州政府办即将下发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严格组织实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第一,认真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汉柏同志在省纪委八届五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认真组织实施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加大预防力度。

如何理解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构成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要素主要是: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或者在行政行为运行过程中,是否容易发生不廉洁行为,是否容易滋生腐败或产生违纪违法行为,是否容易发生使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的行为的岗位和环节等。符合这个要素的岗位一般应当确定为关键岗位,比如:以人、财、物管理使用等为主的岗位,履行行政审批职能的岗位,从事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岗位等等。符合这个要素的运作环节一般应当确定为重点环节,比如: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工作环节、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工作环节等等。

关于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实施监督管理,在即将下发的《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第四条中,已作了明确规定。

(6)各级行政机关确定的其他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

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的具体推进措施:

(1)全州各级行政机关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等为关键岗位,以行政审批权力运行为重点环节,认真查找、分析、确定各部门3个以上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填写登记表。

(2)在本单位本部门范围内公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征求意见。

(3)及时上报同级行政监察机关备案,并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为如何查找、分析、确定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实施监督管理,省监察厅做了三个模拟表格(附后)供大家参考。需要强调的是,表内涉及的所有内容和单位名称均为假设,不针对任何部门和个人。

以上三项工作应在2010年4月10日前完成。此后,每年4月1日前,州直各部门在总结上一个年度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工作基础上,结合本年度工作重点,确定本年度行政行为监督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提出监督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报州监察局备案。

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确定后,按照《云南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

度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的

(二)、

(三)、

(四)款实施。

第二,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1、什么是重要公共资源。(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

重要公共资源主要是指:国有土地、矿产资源、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商品等。

重要公共资源交易主要指: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矿业权交易、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

2、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推进措施。

(1)州直相关部门应认真梳理现有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认真分析、查找实施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完善制度的办法措施(完成时限:4月份)。

(2)认真总结、评估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主要做法、有益经验,并不断完善提高(完成时限:5月份)。

(3)按照高效、廉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完成时限:6月份)。

(4)按照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措施(完成时限:7月份)。

省纪委李汉柏书记在省纪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以及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制度。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有行贿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在市场准入、经营资质、贷款审批、投标资格等方面加以严格限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做好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工作。

一是州发改委、州建设局、州国土资源局、州财政局、州招标采购中心、州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当前我州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矿业权交易、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于2010年7月1日以前,按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市场交易行为。

二是各市县区应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矿业权交易等场所和政务服务中心,实现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与交易分离、受理与经办分离、监督与服务分离,并将重要公共资源交易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2010年10月底前,有条件的市县区应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矿业权交易等市场交易平台和政务服务中心。

关于对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按照《云南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公共资源交易的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主管部门,应向州政府上报监督检查情况,主要包括相关制度是否健全、交易场所是否健全、交易行为是否规范有序,并抄送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备案。在规范和完善重要公共资源的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同时,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主管部门,还要积极探索通过电子监察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

第三,积极推进电子化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关于推进电子化审批工作,省政府和监察厅要求有条件的县要在今年7月1日以前建立和完善政务中心,由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政务网络建设,2010年7月1日前,云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省、州(市)、县(市、区)行政机关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在省级机关和部分州(市)开展联网办公试点,逐步实现行政审批项目上网办理。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整合网络、电话和政务服务中心,推进一个窗口办理的一站式服务。

关于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2010年底前,州(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在地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电子政务监察系统;2011年7月1日前,行政审批多、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实现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网上监察和动态监管。2010年7月1日前,对具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进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通过视频监察、网络监察和统计监察等方法,实行电子监察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违纪违法的行政行为。

按照省政府、省监察厅要求,推进电子化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主要有三个工作内容和时间段的要求:

一是按照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于2010年7月1日前,州(市)及所在县(市、区)对具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条件的行政审批项目实行集中办理。二是2010年底前,州(市)人民政府及所在地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电子化审批与电子监察的有效联接,采取视频监察、网络监察和统计监察等方式,通过电子预警、电子纠错,实现对行政审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有效监督。三是2011年6月底前,行政审批多、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应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本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网上监察和动态监管。

为了保证推进和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省政府要求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每半年向省政府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要求州县市政府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网管中心负责平台建设及业务指导。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督促各级各部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有序推进。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措施

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实施的广泛性、推进的实效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等特点。各级行政机关要把加强监督检查作为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行政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作实效。

(一)严格自查自纠。全州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实际,严格开展自查自纠活动。自查中要做到“四看”:一看广大公务人员是否普遍受到了教育,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意识是否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否提高;二看是否找准了工作中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是否采取了“一岗双责”等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三看各类重要公共资源管理、交易等制度是否完善,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和政务服务中心是否及时建立健全;四看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是否有效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实现有效监督。

(二)抓好整改落实。全州各级行政机关应针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马上进行整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级行政机关应适时向社会通报整改落实情况。

(三)严肃责任追究。全州各级行政机关要坚持把贯彻执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级行政监察机关(部门)应把责任追究作为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重要措施,通过明查暗访、专项检查或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全年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监察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并及时向社会通报监督检查情况。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搞形式主义、不积极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要坚决纠正;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督促其采取措施,及时推进;对欺上瞒下、有令不行、超工作要求时限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有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问责直至追究纪律责任。

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健全领导机制。各县市应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行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领导小组。各部门要明确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本县市、本部门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要明确监督部门。州市县监察局负责行政行为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州市县派出监察分局负责所分管联系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要按时上报情况。一是行政行为监督制度推进情况实行双月报告制度:逢双月底前,各级行政机关要将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推进情况(含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情况),报送本级行政监察机关及联系分管的监察分局。二是认真做好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每年6月和11月底前,各级行政机关要将贯彻落实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情况(含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情况),报送本级行政监察机关及联系分管的监察分局。三是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及时将本地区各级行政机关报送的双月报告、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情况进行汇总,于次月5日前,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和报道本地区、本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

六、几点注意事项

(一)防止形式主义;

(二)防止效率低下;

(三)防止无人负责。各部门要明确责任领导有专人具体抓;

(四)防止不作记录。做好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痕迹管理和档案管理,一是注意收集、汇总有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文件、领导讲话等学习材料。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相关制度、档案材料,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以上辅导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关于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思考

【摘要】税务行政诉讼是解决税务行政纠纷的一种司法途径,其目的是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但我国税务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此,我们应当积极的思考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里的不足,认真总结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税务行政诉讼制度,保障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行政诉讼制度 主要问题 对策

税务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参加下,审理和裁判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与税收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发生的税务行政纠纷的司法活动。现代税收法治要求对因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受到侵害的相对人给予法律上的救济,以保护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税务行政诉讼是实现税收法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税收征纳双方权利义务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实施数年以来,对于规范税务行政诉讼活动,解决税务行政争讼,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客观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行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

(一)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欠缺之处

1.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较小。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以《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为准,不能完全适用《行政诉讼法》。因此,其受案范围仅限于征纳税行为和税务行政处罚、税收保全措施和税务强制执行等行为 ,小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例如税务登记的办理,对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等问题有争议的,或者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时侵犯了纳税主体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权的,或者当事人提出税务执法人员回避的申请不被采纳,申请人不服的,纳税主体都不能依法提起诉讼。

2.税务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要求过于严格。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规定,税务行政复议资格仅限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等税务行政管理的直接相对人,间接行政相对人不具备复议资格,因而,间接相对人不具备起诉资格。如果税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税务行政管理间接相对人的 1

合法权益,该间接行政相对人无法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因而其不具备税务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而不能提起诉讼,这剥夺了间接行政相对人的诉权,使之无法请求应有的司法救济。

(二)税收司法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税务行政诉讼属于司法运行机制的范畴。目前我国司法运行机制不完善,司法审判不能独立于行政机关,加上税务纠纷案件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特点,司法系统缺乏适合办理此类案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完善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税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也要求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也即通过税务行政诉讼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完善税务行政诉讼制度,逐步健全税收法律体系,深化税务诉讼司法体制改革,从而保证依法治税的实现。

(一)逐步健全税务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1.协调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衔接。我国税务争讼救济程序法规定复议前置程序,也即税收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提起税务行政诉讼必须首先提起行政复议,而在行政复议之前则必须先缴纳税款或者提供担保。我国设计复议前置程序的理由是涉税纠纷案件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程序简便,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并且可以避免司法权对行政权的过分干预。但实践中,行政机关内部存在牵连关系,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他们在复议的时候免不了 “自己做自己的法官”,不可避免地导致税收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案件处理的中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

2.统一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依据。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在审理依据上应当协调一致,避免复议机关的“合法”行政行为侵犯税收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保证税法的严肃性。

3.扩大税务行政诉讼的审判范围。能够实现的权利才是真正的权利,而税务行政诉讼是保护税务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我们除了赋予纳税人足够的权利之外,还应当为这些权利提供必要的保障,保证这些权利能够及时、全面、真正地行使,从而保证依法治税。

(二)尽快完善税务司法制度

我们必须以民主化和公开化为目标,以公平和效率为宗旨,加快税务诉讼制度改革的步伐。我们应尽快建立税务法庭,深化庭审制度的改革,避免司法地方化倾向,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这有助于税收司法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保证依法治税。

参考文献:

[1] 刘剑文. 财政税收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李桂英. 试论纳税人诉讼制度》[J] . 哈尔滨学院学报.

[3] 徐泽军. 税务行政诉讼与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J] . 广西社会科学.

[4] 刘剑文. 财税法学研究述评[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熊晓青. 问题与对策:税收争讼法律制度探讨[J] . 北京:财税法论丛,第一卷.

[6] 翟继光. 试论税务法庭在我国的设立[J]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7] 陈卫东,李洪江. 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建议程序的正当化[J] . 法学研究

上一篇:关于信念的励志演讲稿下一篇:工业园区绿化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