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医疗改革工作

2022-11-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它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基调, 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规划出了改革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其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即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市场的事情交由市场决定, 这也是整个会议的核心问题。要抓好落实工作, 就需要深刻准确地理解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 不要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否则在实际行动上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本前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医疗卫生体制中最关键的就是医生, 取消以药补医, 让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 才能使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上来。

一、人才培养应适应行业特点

《决定》提出, 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和医学教育都面临着新的问题: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 医学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模式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也在变化……因此, 医学人才培养要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进行, 最终目的是使医疗卫生服务让人民满意。

当前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 医学院校和医院在人才培养上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医生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和医院接力进行, 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不是医生, 而是医学生, 还需要医院的后续培养, 并进行终身教育。

有些国家的学生只有在综合大学理工科毕业后才能学医学, 就是因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 因此人才培养应该从高等教育改革入手去思考这些问题, 包括医学生的遴选, 到底是从中学开始选拔还是大学后期进行分化?一些学校盲目扩招, 原有的附属医院不能满足后续人才培养的需要, 很多医学生毕业后被派到非教学性附属医院继续培养, 一些用人单位希望从医学院校招聘来的毕业生能马上在临床上使用, 这不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

应认识和尊重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目前正在推行的‘5+3’、‘3+2’等模式表明, 我们已经有了规范和改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随着这些制度的逐步落实, 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建立。医学教育既要“顶天”, 也要“立地”, 既要培养研究型的、专注于解决医学前沿问题和疑难杂症的人才, 也要培养满足社会基本医疗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医学院校不可能都面向大城市三甲医院培养医生, 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紧缺的问题, 也要有人来做。

二、薪酬改革离不开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 我国医疗物价严重扭曲, 老百姓对于医务人员的付出也不认可。实际上, 医生是一个高体力、高脑力、高风险的投入, 如果专家和普通医生、医生和护士、临床和行政的收入差距拉不开, 医疗骨干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医学生的成长周期和培养周期都比较长, 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也比较高, 理应考虑对这样既有高技术又跟生命攸关的服务怎么进行回报。从全球来看, 不同行业工资水平有差异规律, 总的来说, 医务人员的收入相对高一些, 在一些国家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5倍。

要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这确确实实很重要, 它关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关乎医院的发展。要建立医疗绩效评价系统, 最关键的就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 有了比较清晰的清产核资, 再有科学的成本核算, 政府的预算拨款就可以量体裁衣。

三、基层分配机制亟待理顺

经过4年医改, 大型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依然在试点, 基层绩效工资改革的相关政策虽已比较明确, 但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据统计, 2012年,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人均年工资收入仅有3.6万元。

目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总额控制, 这对于业务量不足的机构可以起到保障人员收入的作用, 却无法体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其次, 绩效工资改革和绩效评价机制紧密相连, 但现行绩效考核办法、方式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还比较欠缺。第三,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过多、过频, 一家医疗机构往往要接受卫生、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的考评和监督, 很多要求往往不统一, 让基层在绩效管理方面感到无所适从。

由于现行绩效工资政策的一些缺陷, 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积极性受挫, 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自2010年开始, 农村住院病人上流的现象明显, 导致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社会医疗消费快速上涨, 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医患矛盾。虽然这一现象的出现, 与基层服务能力有限等多种原因有关, 但医务人员干不干活差别不大的薪酬制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要真正实现医改的目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机制还要进一步理顺、绩效工资政策尚需进一步调整, 其中关键性的改变就是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额应适当浮动。根据相关医改政策, 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 但在总额控制方面还没有突破。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预算管理办法, 允许医疗机构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的情况下, 从结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事业基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各地的人事、财政部门还要核定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额, 这就导致如果医疗机构平时的人力支出已达到绩效工资总额, 即使在年底的结余中提取奖励基金也不能再发放, 这也是绩效工资政策和财务制度相冲突的地方。

摘要:本文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论述了医疗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医改工作

上一篇:浅谈二次保护对农村配网的重要性下一篇:构建会计诚信教育体系思考与实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