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到底是谁的功劳

2022-08-18

第一篇:抗战到底是谁的功劳

到底谁是谁的衣食父母?

看到网友关于谁是谁的衣食父母的的文章,觉得立意较新颖,有其独到的见解。现选取其中两篇,分享给大家:

员工以顾客为衣食父母 老板经理以员工为衣食父母

现在好多服务行业都在提倡以员工要以顾客为衣食父母,这很正常,因为如果没有顾客来光顾消费,那么企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这就如同婴儿需要父母抚养,婴儿没有谋生能力,没人抚养他,他肯定会夭折的。在认可员工以顾客为衣食父母的同时,我还提倡老板经理人以员工为衣食父母。

作为老板经理以员工为衣食父母,就像要求员工以顾客为衣食父母似的,是一种心态。而不是要求员工叫顾客爹妈,也不是要求老板经理人叫员工爹妈。接触顾客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主要是最基层的普通员工,他们每天面对的顾客各种各样,素质高低不同,有的客人能体谅我们的员工工作的辛苦,甚至在我们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时候他们会由衷的向我们的员工道谢;有的客人认为自己花钱了享受服务就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没什么,等价交换,很正常,我们员工也是可以接受的;有的客人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挑着挑那,或者故意给员工出难题,这样的客人不能说没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千人千面,普通人都是有七情六欲,谁都会有烦恼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不和别人发生矛盾。作为面对顾客的基层服务人员,他们可能每天都要面对数百数千客人,有时候也许是员工本身的工作疏忽,也许是顾客的误解,也许是双方都有错,这样员工有时候肯定会受些刁难,受些委屈,甚至冤枉。

那么这时候作为员工的上级,作为员工的经理,作为员工的老板应该怎么做呢?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呢?不仅仅是在员工有问题的时候,即使在平时,作为管理层都要把员工在心态上作为衣食父母来对待,来关心。因为一个公司,普通员工是占大多数的,正因为这些最普通基层的员工的辛勤工作,公司才有利润,老板股东才有分红,经理人才能保证月月拿到高薪;如果没有大量的普通员工,管理层再有本事,再能干,也完不成任务。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否认管理层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管理层与员工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就像一个人身上不管哪个部位戳一刀子都不愿意,因为谁都明白要流血的。

有时候员工受了顾客的气,受了委屈甚至一些或大或小的冤枉,如果经理再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话,只是凭自己是经理,不做实际调查,只是简单的训员工,那么这个员工就成了风箱里的耗子似的两头受气.有时候可能发生问题的责任就是员工的,但是作为上级不考虑方法,而是简单粗暴.所以好多人都想自己当老板,有些人就觉得自己总算当了老板,当了上级了,也可以训别人了.就像多年的媳妇总算熬成婆了。其实管理员工就如同教育小孩似的,要讲究方法,但是我们国内的许多家庭许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没有正确的方法。

通常好多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口号,有的喊的也很响亮,但是真正能做到位的就少之又少了。就如同杰克韦耳奇给中国人讲课,讲完后,有些中国人对杰克韦耳奇说:你讲的许多道理我们也懂。杰克韦耳奇回答说:你懂是懂了,但是没有付诸行动,没有做到,这就是你们不成功的原因。(注,这不是原话,但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杰克的意思就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两者之间是天壤之别。)

如果将来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你自问一下自己,你能在心态上将你的员工视为衣食父母吗?

世间没有谁会成为你的衣食父母

记得联想公司以前有句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在联想的基础上,人类会用比喻来解释世界。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所以,比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 不过,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但甲事物必定不等于乙事物,所以,比喻必然只能揭示事实的一个方面。它注定是偏颇的、片面的、情绪化的,它始终不能代替事实的、逻辑的分析。

人在启蒙之初会被大人以比喻来解释世界,一方面是因为比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比喻剔除了复杂部分,仅仅保留简单的、朴素的相似之处,以便让孩子好接受。

不过,当这种“用比喻解释世界”延伸到成人社会的时候,就会造成一些误导。 最典型的莫过于“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衣食父母”。亚当·斯密说过,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供应我们每天吃喝,并不是出于对我们的善举,而是因为他们要从买卖中得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在这个自利过程中,并未以对待父母、对待神的心态来对待消费者。

反过来说,消费者虽然是商家的利益来源,但消费者在与商家交易的过程中,也是以经济理性追求自己的私利,同样没有以对待子女的心态为商家着想。而市场的伟大之处正是能够在这种双重自利的过程中,同时增加双方的利益,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所以,所谓顾客是上帝,是衣食父母,只是隐去了商家与消费者追求私利的一面,仅仅呈现消费者与商家互利的一面,只是一个商业社会中的比喻。

这种比喻的一个变形就是“纳税人养活了公务员”。

在现代化大分工中,秩序、法治、教育、医疗、交通这些公共品不可或缺,需由政府提供,所以,虽然公务员的工资由财政支付,但公务员实际上是靠自己的劳动生产出产品与服务,并以此换取报酬,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是纳税人白白养活公务员。在一个正常社会中,公务员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一部分,这才是公务员与国家,与社会的真正关系。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社会新闻中经常看一个辛勤的公办乡村小学老师,拿着微薄的薪水,从事着艰苦的工作。即使说他们的所得与付出匹配,但谁好意思说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是自己养活了他们,自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呢?

遗憾的是,社会关系复杂多变,而人们讨厌复杂,喜欢简单,所以,人们会把学生当作是教师的衣食父母,会把病人当作是医生的衣食父母„„最后,在这种错觉中,在大分工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逃避的成为被养活的对象。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感恩的比喻。

我们经常会听到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公司、感恩同事,但是这种感恩只是关系的一种精简与比喻,并不代表个体与他人的真实关系,比如,个人与公司的关系。

身在职场,我们会经常听到“公司是家庭”、“老板养活了员工”这类比喻。很多企业家接受采访的时候,往往会动情地对记者谈到,当自己想放弃的时候,就想到那么多员工还要自己养活,于是就咬牙坚持下去。

这仍然是一个比喻。企业家调配资源,组织起企业,在这个企业中,员工可以获得工资。但是,员工,乃至任何一个靠自己劳动活着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并不是靠企业家或他人养活。即使你把企业当作家庭,把老板称为粑粑或把老板娘成为麻麻,他们与你的关系终究是市场经济下的平等契约。

退一步讲,正如《感恩的心》这首歌非常流行,某种意义上,我们的确应该感恩,毕竟,身处现代社会,每一种产品,每一种服务都是无数人的合作的成果,但是,这种感恩只该是抽象的,在感恩的同时,并不代表个人不能与公司计较,索要自己应得的报酬。很多时候,感恩、团队精神、家庭被用来忽悠、压制员工索要合理报酬的努力。这个时候,比喻就是被有意用来扰乱事实。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是同样如此,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最常见的比喻就是父亲、母亲,也许是嫌这些比喻过时,现在最新、最流行的方式是情人或基友。其实,用比喻来论述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是世界共通的,同样也有motherland,homeland这样的单词,所以,母亲之国、祖国,这类比喻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应该用比喻来严肃论证现代国家与个体的关系。

反过来说,祖国真的能像血亲之爱那么来爱护个体吗?母亲爱孩子是牺牲自己所有的去爱,用自己最宝贵的、最珍贵的去爱,但祖国会用自己的一切去爱国民吗?会为一个国民倾尽自己所有,提供无上限的医疗保障吗?这都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国家也不该这么做,每一个公民应该得到的社会保障都应出于理性的决策,但无论如何,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出于情感,显然,用父母来比喻祖国仅仅只是一个比喻。

中国三十年来经济的发展,不是大河有水小河满,而是靠每一个公民的劳动,靠自由市场中的农民,靠小岗村拼死冲撞,靠焦头烂额的企业家,靠流水线上的打工族,是他们辛勤努力,才最终使中国越来越强大,而不是反过来国家养活了每一个公民。更抽象的说,个体与任何组织的关系,都是组织因为个体而存在,每一个人在组织内部都是因为他的劳动,他的贡献取得合理的报酬与位置,正如国际歌中所唱,从来没有救世主。

不过,比喻虽能鼓动人心,很能激起人的情绪,但不管是对祖国如对暖男,还是自诩为祖国的情人也好,儿子也好,所有的比喻终究抵不过事实的犀利与直接,那些比喻中的宏大叙事终归会让位于现实中的生活事实。

所以,无需担心那些被精美的蛊惑、热血的话语、巧妙的比喻所激起来的热血青年的情绪与激情。被比喻包裹起来的“政治童年”终会过去,青年终究会长大,进入现实,会打拼谋生,会生儿育女,会赡养老人,会面对拥挤的交通、污染的空气;会面对强拆、法治不公;会为子女异地上学而奔走呼号。

当所有的这些事实呈现在热血青年面前的时候,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会由比喻包裹的童年进化到事实裸露的成年,一切过往的比喻就会如太阳下的冰雪。他们终会明白,除了他们的父母,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其他人,都不会是他们的粑粑和麻麻;除了他们自己,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其他人,也不会是他们子女的粑粑与麻麻,而公民两个字,才是个体与国家关系的唯一事实基础,只有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带来自己的幸福与国家的进步。

第二篇:是谁的背影

是谁的背影?总穿梭于危急的地方,把我从苦恼中救出?是谁的背影?总守候在病床的旁边,熬红了双眼却不在乎?是谁?是父亲!

父爱如山

—读《背影》有感

广东省东莞沙田广荣中学初二(7)班梁艳君

是谁的背影?总穿梭于危急的地方,把我从苦恼中救出?是谁的背影?总守候在病床的旁边,熬红了双眼却不在乎?是谁?是父亲!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泪如花从那一刻绽开了„„祖母的辞世,父亲的下岗使他家风雪交加!在他的眼中,他父亲有点哆嗦,儿子那么大了,还不放心。家,是一个一直想挣脱的网,但风雨来了却成了避风港!父亲辛苦攀过石栏为儿子买下朱红的橘子,提着的反是橘子吗?还有沉甸甸的父爱!离开的时候,走几步,回头看„„舍不得。担心,期盼和关心,仿佛书写在他的背影上,清晰而又深刻,不能忘却!两年后,他的思念随着信向朱自清寄来。家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在这个贪病交加,凄惨冷落的季节。“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叹息着!悔恨,歉意与思念交织在晶莹的泪光中化开了„„ 爱,就是朴素中出高尚;爱,就是无声中响出歌曲;爱,就是透明中折出光彩。为儿子攀栏买橘是一件平常又特别的事情。在千千万万爱的付出中显得平常,在千万的平常背后显得特别!“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在生命的人海里,相信会一下子认出那个步履蹒跚的背影,那个正是当天为“自己”买橘子的父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又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父亲,在失败时鼓励,在成功时严厉,需要时帮助。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默默奉献的父亲,用上所有的语言也不够。但他为孩子付出的,一点一滴积起来是一个大海,一粒一颗堆起来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凑起来是一幕天空。

翻开陈旧的相册。你记起了吗?心中那沉甸甸的关爱,就是父亲为你做的平常而又特别的事。

[智慧点评] 父爱是人生命深处的根,而这根上的花、果乃至心情无疑是最美丽的,它不但滴露着奋进者青春年华的光与影,更流溢着人世间纯净美丽的人伦情感美。有谁能忘记这人世间的真爱呢?(李山东)

第三篇:你是谁的最爱

教授下放农村好些年,娶了个文盲老婆,你是谁的最爱。後来他又回到了大学,开始风光起来,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教授渐渐对妻子厌倦起来。这天晚上,他写了一份厚厚的离婚协议书,讲了许多大道理,准备与妻子“好聚好散”。

教授第二天赶着去上课,把离婚协议书放在桌子上,协议书《你是谁的最爱》。 家里的猫跳到书桌上,把离婚协议书碰到水盆里,全弄湿了。教授的文盲妻子以为离婚协议书是丈夫的重要论文,便小心的把离婚协议书从水里捞出来,一张张揭开,细心的用熨斗熨平熨干。

这时教授回家了,看到妻子那麽神圣的熨着一张张离婚协议书,他突然感觉到,妻子就算不是自己的脑子,也是自己的胳膊和腿,自己少不了她!

婚姻这个东西,冷暖自知,关键是如何把握:你可以选择“谁是你的最爱”也可以选择“你是谁的最爱”。

第四篇:池塘是谁的家

池塘是谁的家 教学目标:

1. 感受池塘群落生物间的互相联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

2. 知道生产、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做到不随便排放生活污水;了解池塘内生物间的食物网。

3. 能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池塘内的生态情况。

教学过程:

一、 生活在线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池塘死鱼”的事例,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和图片?

(出示“池塘里的鱼一夜死光,养鱼人欲哭无泪”资料,配以池塘死鱼图片。)

师:看到上面的事例,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都是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池塘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都有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池塘是谁的家。

(板书课题——池塘是谁的家)

二、 追根求源

1. 了解池塘里的动植物

师:我们刚才看了一篇有关池塘的资料,接下来再看一段资料,认真观察池塘里有哪些动物?数量多少?他们的活动范围在那里?

(展示课件,学生填写记录表。)

2. 描述池塘生物间的食物网

师:这些动植物之间有联系吗?他们的食物网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说一说。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现在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吗?

生:不可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食物网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师:是啊,每个都很重要,不管缺少哪一个,生态就遭到了破坏,对生存环境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 环保在行动

师:课前让大家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附近的池塘、小河、人造湖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现在,交流一下你们的考察成果。

1. 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调查结果 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周围池塘的生态情况吧! 2. 设计生态鱼缸

四、 绿色延长线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生态鱼缸,共同研究出了保护池塘生物的措施,希望在生活中用我们的行动泉边的生物朋友们。

第五篇:“小时代”是谁的时代?

最近,有关电影《小时代》的争议不断发酵,不论是微博上知名编剧史航、影评人周黎明微博联手对抗《小时代》粉丝围攻,还是《人民日报》发文批评,各界对《小时代》的口诛笔伐,都难以撼动《小时代》庞大的粉丝群坚决力挺偶像郭敬明的决心。

《小时代2》自本月8日上映以来,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以下简称《风花雪月》)、《一夜惊喜》、《宫锁沉香》等几部同期上映电影狭路相逢。其中,《小时代2》占据了影院排期的重头,上映4天收入1.72亿元,郭敬明团队一手制造的“神话”在华丽数字的包裹下延续着其巨大效应。继《小时代1》之后,《小时代2》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按投资回报比计算,它有可能成为今年“最赚钱”的华语电影,另一方面,它是今年承担了最多口水和争议的国产电影之一。

回顾今年上半年至今,《致青春》、《小时代》、《青春派》等众多热门电影,一次次制造追忆时光或是感慨青春的热潮。电影《小时代》来了,是否如某些人所言,它负责“改朝换代”?正在成长中的90后,真的是以“炫富、享乐、男权崇拜”为关键词的新生代,还是屡屡“被代表”、乃至“妖魔化”的一群人?“小时代”的来临到底对于文艺创作和年轻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或许正如50岁的香港知名作家、文化评论学者马家辉所言:“这个时代如果真的是个„大时代‟,就应该包容各种各样的„小时代‟,只有让各处拥有不同的风景,这个世界才真正富有生命力。”

《小时代》贴错了

90后的标签?

2400万原著小说读者,预告片点击量24小时破3000万次,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高出8倍的微博搜索量……《小时代》来势汹汹之时,郭敬明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论坛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国电影市场观影群体已从上一代变到下一代。2009年的时候观影群体的平均年龄是25.7岁,但是到了2013年的时候已经变成21.7岁。如果还用上一代的想法拍电影,那会出现问题的。”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抓住并表达了这一代年轻观众的共同感受——《小时代》的主体观众,正是一群20岁上下,爱看《快乐大本营》和《非诚勿扰》,喜欢读郭敬明的书,喜欢看杨幂演的影视剧,喜欢用iPhone手机刷微博的年轻人。

“观看《小时代2》是一次奇妙体验。”一位大学生在网络影评中写道,“在这个艰难的毕业季,毕业如果意味着去社会里竞争,要野蛮生存,成为时间与金钱的民工,那么校园就是没心没肺的游乐场,把仅剩的几张钞票交给洗剪吹一条龙的美容美发室,把白开水一样的青春暂时点燃成火树银花。”

作为电影流水工业线上的一件“商品”,“小时代”系列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获得了高额的市场回报,票房数字节节攀升,更在于它将电影变成一个高烧不退的话题——自上映以来,外部舆论对于《小时代》系列的评价大相径庭,有评论将“小

时代”系列电影标签为“90后的自我宣言”、“90后定制电影”等等。

“我们就是爱看,你们管不着。”8月9日,一位网友以“中国最有良心的90后”的名义,在深夜发表一条微博,宣称90后都喜欢看“小时代”系列电影,这条微博不到24小时便被转发了逾万次,引来无数吐槽。有人批评博主言词狂妄,也有不少90后现身留言说“我是90后,不想被代表”。 陈冉是广州一家高校的辅导员,也是一名80后,他直率地跟记者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小时代》,作为一个经常和90后打交道的人,他并不认同《小时代》能够代表90后想法之类的观点。“据我所知,不少90后同样对《小时代》不以为然,甚至我向自己的学生借《小时代》的小说看,他们还提醒我要做好心理准备。”

在他看来,90后和80后有很多相似之处,绝非一些小说或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离经叛道。“这部电影好像贴错了标签,制造了一种关于„90后‟的假象,传递了一些带有偏差的信息,比如一群大学生好像在学校里完全不用上课。或许电影中有一些90后的影子,有一些现实生活的细节,但它不能代表90后的现实生活。”

崇尚物质、迷恋名牌、肤浅空洞……尽管不喜欢这部作品的人有无数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小时代》作为“时代标签”的意义仍在持续强化之中。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代”系列促使不同年代的人,在今日商业社会背景下,共同去思考诸如青春、成长、价值观、理想、友情、爱情等等命题,这反而成了一种比电影更耐人寻味的现象。

以“小清新”应对“流行型焦虑”

抛开包装、营销策略不谈,“小时代”这个关键词仍然触动了不少年轻人的敏感神经。一位90后大学生对记者说,虽然他本人算不上是小说原著及电影的粉丝,但他很喜欢“小时代”这个词。“„小时代‟是指在一个人生命最美好的时光里,不完美、不优秀、不可逆的一个阶段,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部分尚未挖掘的温暖能量,这种能量或许会变成支撑一个人孤身前进的信念。”

文学评论以及文化批评家张柠在提及他的那批90后学生时,最深的印象是“审美趣味差别特别大。”他发现,自己的学生普遍不喜欢悲剧,认为它不美,太重口味了,不喜欢“厚重”的历史感。相反,他们倾心于大行其道的“小清新”,认为可以从中感受到积极的“正能量”。

而在80后青年作家张悦然看来,给90后贴上叛逆、自私等标签,有失公允。“在我眼里,90后并不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简单。我们这些80后最初表达自己的看法、出版自己的书时,也有很多人说我们叛逆、自私、特立独行等等,这些标签都是外在的,而且是比较武断的。”在她看来,“小清新”是这个时代一部分年轻人的特殊审美趣味,是一种温和的、注重细节的、无害的、治愈性的审美,也是一种自我取悦、自我抚慰的状态。

“欲望”一词是很多人谈论“小时代”系列时使用的一个高频词。作为作家、文化评论人的马家辉也和学生们探讨过这部电影。“很多人在电影里看到了现实、势利、攀爬。说白了,就是各种欲望。”马家辉说,“当我们讲欲望的时候,其实我们同时在讲另外一种情绪,是什么?是焦虑,是现实当中我们没法满足的欲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小时代》电影也好小说也好,我可能会多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女生也会面临„阶层地位‟的差异和竞争,谁是富二代,谁是白富美,谁比较懂得和男生撒娇等等,这是很多人能从《小时代》里面看到的女孩子的焦虑。”在马家辉看来,通过《小时代》里面的对白,观众可以看到片中的女性在不断找寻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小时代》,很多内地的电影中也会出现这样的不满,在大陆的流行文化里面,„焦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同样的,台湾作家、评论家杨照在窥见大陆社会文化氛围时,也发现“年轻一代有很深的焦虑感”,“他们看不清这个社会到底是依照什么规则在运作。”杨照认为,当一个社会的规则没有办法给人以信心的时候,舆论上便容易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判断倾向,“任何一个人只要表现突出,就会被假设成„一定有问题‟”,遭到其他人“义正言辞”的抨击,而这些抨击的出发点很多时候并非事实,而只是出于一种情绪。

对此,作为青年作家的张悦然倒是显得相当乐观。她声称:“90后的娱乐方式是非常多元化的,比如看电影对90后来说,就是比较常见和主流的休闲方式。90后的父母多数是60后,而我们80后的父母多数是50后,50后是经历了辛苦和磨难的一代人,而60后在年轻时经历了改革开放。对于如何更好地成为社会一员,60后能对他们的子女提供更好的建议。”

年轻人产生“做梦的需求”?

有人说,作家郭敬明和演员杨幂带来了一个新的“小时代”,他们负责“改朝换代”,而他们的成功常常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赞美和诋毁。其实不单单是“小时代”,回顾今年上半年以来多部热门电影,几乎都充满了价值观层面上的争议:《北京遇上西雅图》在为“小三”人生的成功突围寻找梦幻理由吗?《致青春》是一部不学无术的大学生青春挽歌吗?《中国合伙人》的奋斗史不堪回首:《厨子戏子痞子》被斥荒诞不经、《分手合约》是“无病呻吟”……但恰恰是这些“有问题”的电影,开创了2013中国国产电影集体爆发的新局面,也再次证实了一件事情:每代人所拥有的成长经历都迥乎不同,每个人对于青春、对于时代、对于什么是好作品,都有着十分“私人”的定义。

至于“小时代”风潮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评论家张柠指出,如今大时代、英雄时代、革命时代已经过去了,文学创作上的“小时代”来临,大量的文艺作品倾向于自我启蒙、自我解决、自我治疗。“如果说所有的年轻人关注一种文艺作品,仅仅是因为此时此刻当下的心情需要一个调整和治疗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就很值得研究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有评论认为,这个理论已经包容不下当下中国青年的心理结构,在这五类需求之外,中国青年有了一种“做梦的需求”,而郭敬明用具体、感性的画面帮大家实现了愿望。

提到80后写作者的代表性人物,自然离不开韩寒和郭敬明,一位以关注社会焦点的“公知”形象著称;而另一位则以善于提供精神消费品的“商业头脑”而广为人知。“我觉得中国人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再神圣的文化也需要传播,传播的最好方式当然就是商品化。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传播,有其自身的存在合理性,要允许它存在,不要赶尽杀绝。”张柠如是说。

另一方面,在一部分人看来,90后没有过去的年轻人所怀抱的高尚理想,缺乏社会责任,但却非常热衷“怀旧”,令“怀旧”演变为一场浩大的集体梦幻。

对此,张悦然说:“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好像不能理解,这代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怀念青春了?大家觉得好像有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和斗志不足的气息,媒体也表示了担忧。我认为大可不必,回忆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怀旧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证明90后甚至80后对于时代的改变有着清晰的个人回忆,怀旧本身并不是令人焦虑的事情。”

“大时代”就是各种

“小时代”的组合

■对话

南方日报:你认为90后的这代年轻人在娱乐、休闲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像微博这样的新媒体的运用对怀旧是不是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马家辉:这场有关“青春”的浪潮伴随着一个工具的出现,让观众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新闻的创造中,并开始了一场有关“怀旧”的“大运动”,这个工具就是手机。手机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的概念,微博、微信等新生事物加深了我们怀旧的程度和普遍性,现在连8岁的小孩子都开始怀旧了。中国正在出现全民性的移动互联网运动,每个人凭借手机就可以和全世界沟通,没有人能够垄断价值观的宣判,也没有人能够控制别人的思想和阻止别人的学习、受教育,这是一个最大的时代变化。

张悦然:在我看来,90后更依赖网络。互联网出现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我已经在念高中了,在这之前我的青春期都是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我和同龄人的交流方式是比较传统、单纯的。对90后来说,接触互联网和手机的时间提前了很多,这让他们的交流方式变得很不一样。另外,电影对90后来说是比较常见和主流的休闲方式,这在我们小时候还是不常见的。90后现在娱乐的方式是多元化的,看视频、玩游戏等等,丰富的娱乐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通过微博等媒介,每个人都可以组建起一个小型的社群,这些交际方式的变化改变了许多人。

南方日报:大多数60后和70后的作家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化的“大时代”,但是80后、90后作家可能就经历一个比较安稳的“小时代”,那么这些变化为作家写作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或者困惑?

马家辉:我非常荣幸、也非常痛苦参与了香港的时代进程,我写了31年、2260万字,为什么我只是写专栏,只写散文?原因太多了,才情不足,写不出小说;学识不够,写不出论文;耐性不够,写不出长篇;意念太强,依靠专栏赚钱……诸如此类都是真实的理由,不太值得叙说。可是无论什么理由,我还是写了30年,我的贡献是什么?引用诺贝尔文学得主帕幕克《城市专栏作家》中的话,“写出城市的趣味,写出城市的感觉”。我如此乐此不疲地写作,理由是偷窥、偷看和观察,“写我所能写,无所谓应当”,这就是我写作的理由和心态。

张悦然:我觉得现在的时代确实不是一个“大时代”,对我来说最大的困惑可能是选择跟商业如何结合。商业是一个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作家还不能离开这个载体,但它也容易扭曲作家所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作家必须要格外警惕,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写作10多年,也一直都在试图把这个关系弄得更清楚。对我来说这个时代的好处是对文学的观念更自由、更民主了。

南方日报:80后这代作家已经成长了差不多10年,但在人们印象中,好像并没有人写出在大家看来“有沉淀”的东西,你如何看待“小时代”和“大时代”的关系?

马家辉:其实,文学艺术所表现的,通常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希望。作为一名60后,我自己所处的“小时代”也是当时“大时代”的现实和缩影。所谓“大时代”就是各种“小时代”的组合,假如我们否定了“小”,也就根本没有“大”的存在。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发挥的空间在哪里,价值在哪里,就够了。因此,应该学会的是自我肯定,学会自我选择。时代的变迁,让我们的选择也多元化,选择早已经从“做还是不做”到“做什么”,在所谓的“大时代”里,要自我肯定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请千万不要错过属于自己的“小时代”。

张悦然:写作是一个自发的事情,曾有人呼吁80后不要那么文艺腔、多关注外部世界,我是没有问题的。就我而言,自己也有非常大的变化,好像忽然有一天对这个社会就产生了一种另外的认识,原来的那些关注的事物不仅只是跟我的情绪有关,原来它和这个世界都有关。当我发现这些事情的时候,真的已经很晚了。在这之前,自己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而是无法强求一定要去改变。

上一篇: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下一篇: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