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党员老党员登记

2022-08-18

第一篇:困难党员老党员登记

党员干部开展困难党员帮扶计划

XX社区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

结对帮扶活动计划

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更好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有效措施,是落实胡锦涛同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尽力去办”要求的实际行动。为推动这项工作深入进行,确保结对帮扶取得实效,根据省、市、区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现就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明确帮扶目标

帮扶工作的目标为:确保帮扶的困难党员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子女上学的,不因贫困而辍学;有危重病人的,能得到及时医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能实现再就业;每户帮扶对象年上门走访慰问不少于4次。

二、确定帮扶对象

帮扶对象以特困职工家庭及困难党员、就业援助对象、低保对象等为帮扶重点,突出有子女读高中、大学和双失业、双残疾家庭,突出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和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未成年孤儿。

三、突出帮扶重点

以党支部、党小组或党员干部与帮扶对象结成“一帮

一、几

帮一”帮扶对子,从帮扶对象所面临的最困难、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策帮扶与资金帮扶相结合,创业扶持与就业援助相结合,思想疏导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因人因户制宜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高帮扶成效。着力在“四助”上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助困”。对于帮扶对象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家庭,要通过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眼前困难,确保其家庭基本生活有着落。二是“助业”。对于帮扶对象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通过提高就业技能、介绍就业、扶助创业等,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再就业。三是“助医”。对于帮扶对象家庭成员中有患大病、重病的,要借助政策和通过捐助等方式,尽量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四是“助学”。对于帮扶对象子女就学有困难的,要通过资助学杂费等方式,确保不因贫困而失学。

四、建立帮扶机制

在结对帮扶活动中要注意发挥政策效应,逐步建立帮扶长效机制。要明确帮扶工作负责人、具体责任人。建立走访慰问、定期汇报、档案资料管理等制度,保证帮扶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五、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对结对帮扶活动的领导,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分工负责,把帮扶工作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一二三四五”帮扶工作格局,即:“一带”,带着亲情、热情和责任;“二不”,走访不落一户,求助不忘一人;“三

落实”,帮扶对象落实到人,帮扶目标落实到人,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四清”,家庭情况清,致贫原因清,就业技能清,帮扶需求清;“五有”,计划要有针对性,目标要有高定位,推进要有实措施,督查要有严要求,效果要有新突破。要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基础台帐,每次登门走访慰问,要有详细记载,帮扶工作资料要分类归口管理,力求规范化,确保结对帮扶活动取得实效。

XX社区

2010年1月

第二篇:慰问困难党员

七月骄阳暖心窝

巫山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七˙二0”慰问困难群众活动

“感谢卫生局、感谢保健院领导来看望我!”曹学然老党员接过妇幼保健院代表卫生局领导送来的慰问金激动地说。为了使医院退休老职工有一个祥和的晚年,在岗困难职工有一个积极热情的心态,当日一早,巫山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泽权率领医院各科室一行8人顶着骄阳来到职工宿舍小区代表巫山县卫生局、保健院党政人员及全院职工看望慰问了1名困难退休老党员和1名在岗困难党员。支部书记陈泽权对他们嘘寒问暖,不断询问曹老的身体情况和谭国保同志的生活状况,嘴里反复在说:“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你们每一位职工的努力付出,不管你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忘记了保健院这个大家庭。”

最后,保健院领导与帮扶的党员困难户面对面的亲切交谈,在一起相互提及工作、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等问题,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医院领导表示,将努力践行党群众路线,让群众真正感受党的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此次慰问活动让让我院退休与在岗职工深切感受到了妇幼保健院家庭的温暖。

第三篇:09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工

作总结

按照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郧西县春节困难党员慰问工作遵循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慰问,各乡镇(场、区)党委、县直系统党委协调配合的原则,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名慰问对象,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

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郧西县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贯彻落实好慰问工作部署,切实扩大慰问对象覆

盖面,重点对“生活困难党员”(指处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或因病、因灾、孤老、失业下岗、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慰问。迅速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春节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的通知》,对全县春节期间做好慰问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对慰问对象、慰问标准及相关要求提出明确意见;县委明确要求要对本地本单位困难党员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工作,确保调查准确无误。同时,建立健全本地本单位困难党员信息库,并认真填写好《郧西县2009年慰问困难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于2008年12月26日前上报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县直特困职工党员、企业下岗党员以系统为单位进行统计上报,农村困难党员由各乡镇负责统计上报。由于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负责,使全县春节慰问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落实、有保障。

及时做好走访慰问,确保全覆盖、无遗漏。郧西县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做

好慰问工作。一是对建国前入党(或受到省军级以上表彰的)农村老党员,严格按鄂民政发【2006】55号文件执行到位;二是以农村困难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老党员为主,适当兼顾在职困难干部职工党员;三是在2008年“七一”期间已受过慰问的党员原则上本次不再慰问;四是坚持将上级慰问和本级慰问有机相结合起来,本次县级慰问筹措经费15万元对650名困难党员进行慰问;乡镇及县直单位筹措经费7万元对300余名困难党员进行慰问,慰问结束后由各乡镇党委、县直系统党委按分配名额如实呈报。对各地呈报的慰问对象,除选择部分对象由市、县领导进行上门慰问外,农村困难党员由各乡镇负责组织慰问,慰问标准根据各地实际自行确定;县直单位困难党员由各系统党委负责组织慰问,慰问标准为每人200元。从而通过整合资源,多筹措施,对年终各项慰问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力保2009年度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

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的生活补贴发放到手中,对每一个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受灾党员都上门走访慰问一次,确保全覆盖、无遗漏的目标。

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确保全公开、透明化。为严肃慰问纪律,做到慰问人员名单确定和慰问过程中公开公正透明,郧西县坚持“三项制度”构筑有效保障机制。一是坚持公开评议制。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年终“党员先进性明白卡”活动总结考评、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工作,民主公开地确定好本单位的困难党员,确保把那些真正需要关怀帮助的对象如实呈报,困难党员的确定以形成专门的记录存档备查。二是坚持集中公示制。县委组织部把困难党员的慰问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各地呈报慰问对象,集中在《郧西党建网》、《郧西周刊》上予以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有情况反映进行调查核实,凡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将取消慰问资格。三是坚持责任追究制。严肃慰问纪律,确保不出

现虚报、瞒报、漏报和假报等现象。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慰问结束后,各基层党组织将慰问情况形成专题报告连同慰问名单一同上报组织部组织科备案。

第四篇: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体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和爱护,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一、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党员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仍有一部分党员存在一定的生产生活困难。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载体。

二、帮扶对象

1、因意外灾祸、患重病等原因,一时造成生活上严重经济困难的党员。

2、下岗失业党员。

3、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科技项目等碰到困难需要帮助党员。

4、其他需要帮扶的困难党员。

三、帮扶内容

1、帮思想。进行思想帮扶,定期走访帮扶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通过自力更生逐步脱贫致富。

2、帮生活。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帮生产。对党员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项目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关服务。

4、帮就业。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再就业培训、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相关实用技术,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

5、帮信息。多渠道为帮扶对象提供各种致富信息,及时为他们出谋划策,努力拓宽其家庭收入来源。

四、帮扶措施

1、摸清情况。困难党员的致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缺乏技术、有的缺乏生产启动资金、有的因灾或因病造成生活困难。各党支部要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支部内困难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状况、困难原因、有何特长、急需何种帮助等情况。

2、建档立册。各党支部将调查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帮扶困难党员的计划,对帮扶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在帮扶过程中,把农村困难党员、企业下岗党员、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党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3、分类帮扶。根据党员的困难程度和帮扶要求,分类别、分层次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扶持。成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通过党员捐、单位助的形式募集资金,为各党支部救助特困党员的暂时困难提供资金帮

助。对因意外灾祸、患重病等原因,一时造成生活上严重经济困难的党员进行困难补助。对一些技能单一,就业素质偏低的困难党员推荐进行再就业培训,帮助其掌握1—2门职业技能,提高再就业、再创业的能力。对生活困难党员(包括五保户、特困户、因灾致贫户等),实行以党支部为单位、支部书记负总责、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模式结对帮扶、并建立帮扶档案,规定帮扶单位中的党员定期深入联系点,了解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采取单位出资或党员个人捐助的形式筹措资金或物资,为困难党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4、落实责任。各党支部为本支部困难党员帮扶责任单位,要认真落实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困难党员帮扶工作在本支部得到全面落实。对需要帮扶的党员,要认真落实帮扶人和帮扶措施,明确帮扶项目、帮扶任务和帮扶目标。同时坎门办事处社区党总支要把困难党员帮扶工作作为对下属各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篇:文教局党员志愿者与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小结

今年三月份,是我县党员志愿者与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月”。县文教局积极响应活动倡议,遵照有关通知精神,从三月初开始,组织所属各学校、文化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与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下形成了扶贫济困、关爱人生、互助互爱、人人行动

的良好风气。原创:wenmi114.com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帮扶机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党员先进性建设“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送温暖,献爱心,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文教局党委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作”来实施,切实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还结合实际对结对帮扶活动进行了全面地布置和安排。还专题召开工作会议,局党委书记、局长×××作了动员讲话,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保证了结对帮扶活动有序开展、有力推进、有效落实。同时局党委还建立健全了竞争激励机制,把结对帮扶工作成效列入党建工作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引导所属各学校、单位党员志愿者自觉地把自身优势与帮扶结对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活动。对结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单位及时给予通报表扬。此外,还通过完善督查机制,确保各项共建项目落到实处。

二、详细调查摸底,签定结对协议。为了使真正的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我们对各方面报来的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一一核实。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学校、单位根据自身实际,组织所属党员志愿者与1户或1户以上的困难家庭结为帮扶对子,并与党员志愿者签定了《结对帮扶协定书》,明确帮扶援助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因为切实加强了领导,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所以抓出了一定的实效。仅三月份,我们就与98户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共为困难家庭捐款1.6万元,捐物35件,资助贫困生200余名,为许多贫困家庭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许多党员教师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而且主动与班上的贫困家庭学生交朋友,沟通思想,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突出工作重点,丰富扶助内涵。原创:wenmi114.com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既要使广大党员志愿者通过他们的帮扶行为体现党组织的温暖,又要推进各学校、单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效,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把结对帮扶活动与“创先进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结合起来,力求创建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完善、服务高效的高质量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努力塑造一大批服务能力强、自身素质高、奉献意识浓的党员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在结对帮扶活动中,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予以重点帮扶。一是扶持弱势群体,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贫困、孩子辍学等问题。如××中学为15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二是改善发展基础,帮助农村健全完善交通、卫生、饮水、供电、文化、办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局机关在办公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万元给包点村------石市镇石崖滩村,帮助他们健全完善了交通、卫生、饮水、文化、办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图书馆出资5000元赠送科技图书下乡活动,获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三是积极推销产品,为农民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拓宽销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局机关在石市镇石崖滩村着重扶持养鸭“专业户”发展生产,帮助他们寻找市场、打开销路,使该村鸭的饲养量增加到3万多只,使相当部分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县文化教育局

上一篇:考勤管理与请假制度下一篇:考试办法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