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2022-07-07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孝感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孝感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构建学习型社会,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孝感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信息化围绕教育中心任务,服务教育发展大局,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教师信息化能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创新,教育信息化服务效能明显增强,信息化保障能力和应用效益不断提升。

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机制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被纳入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孝感市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创建、孝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信息化领导力得到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被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督导评估体系。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较大改善。“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投入1.2亿元,“宽带网络校校通”达到95%,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达80%,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市)、试点学校数26个。乡镇中心学校以上计算机教室配备完成90%,生机比平均达到10:1,学校师机比达到3:1,实现“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工程学校56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按照“行政驱动、混合式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孝感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针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适时开展培训。参加省、市级培训教师达60%,县级培训90%,校本研修普遍开展。通过培训,参训学员基本掌握了数字资源平台的应用、学习空间的搭建、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网上教研协作、运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

教育信息化应用普及面逐渐扩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家校互动、教师培训、德育、教育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效能不断增强。开展名师“1+X”同步课堂教学实验和网络专递课堂教学实验,组建城乡学校联盟,有效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举办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优质课竞赛,竞赛覆盖各学段各学科,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孝感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一意识不强。不少领导和教师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二是孝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还不够大,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不足;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区域、校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效能还不够高,信息化支撑教育变革和创新的效应还不够明显。

二、“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围绕孝感市教育信息化省级试点和孝感市信息惠民工程,坚持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导向,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和师生成长为着力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水平,建设教育强市,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原则

——深度融合、创新引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促进教育教学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形成教育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从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需求出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创新多元的数字资源形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和管理的核心业务。构建信息化教与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差异发展,努力形成特色,形成全市教育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在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推进集约化建设、整体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和应用水平的同时,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步实施,鼓励形成各自特色。

三、“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与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全面完成《孝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普及和带动教育创新的优势,增强教育信息化服务于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效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

——宽带网络“校校通”。城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接入宽带网不低于100M,乡镇中心学校不低于20M,农村学校、教学点不低于10M,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班班通”配备率达100%,教师用电脑达到1人1机。

——优质资源“班班通”。做好专递课堂、名师“1+X”同步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促进城乡和区域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使所有教师和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基本实现“人人通”。重点突出教师网络研修、名师工作室建设,把技术和教育融合落实到我们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和学习中。

——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学科内容齐全、标准规范、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资源库。

——孝感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孝感教育云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适合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远程学习、培训、研究和交流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分析系统。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体系,建立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养的工作体系。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方法,以及案例,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三)主要任务

1、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础设施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学校购买、公司运维”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服务的机制、模式,进行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制定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电教人员开展跨校服务,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实现中小学学校网络全覆盖,,实现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具备网络接入条件,普通教室信息设备终端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互动教学需要。

2、加快部署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师生及家长提供人本化、个性化、实时性、可交互的网络学习空间服务。充分依托教育服务平台,做好优质资源推送服务,让教师、学生能够轻松地享受到优质教育数字资源,从而更好地让师生在网上开展学习与教研,建立实时交互教学答疑系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师生协作创新能力,实现深入、丰富的网络学习。

3、加大资源建设投入,采取征集评选与组织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本地资源建设。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交互式电子白板优质课竞赛”等活动,通过筛选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建立评价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个性化教育资源研发,不断丰富我市教育资源服务内容。加大紧缺性公益资源、特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力度,积极探索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实用、好用、管用的资源应用模式,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4、在国家、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孝感教育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的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我市教育宏观管理提供监管和支撑。加强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管理能力。完善教育信息化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的教育“资源、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信息化体系。

5、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采取行政推动、任务驱动的方式,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着力提升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深度融合的能力。探索建立校本研修、网络研修、集中学习相衔接的培训模式,建立培训过程监测和质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建立专家引领、一线教师为主的培训者培训团队,建立将研修成果、生成资源、及一师一优课活动与本地资源建设相结合的资源建设机制,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措施和方法。开展培训的同时,举办电子白板应用优质课竞赛、微课大赛、资源建设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

6.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普及中职学校校园网建设,提升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建设职业教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生职业信息技术能力认证机制。为教师和学生配备满足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所需的计算机及配套设备设施,建设各级职业学校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和管理平台。建设一批市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开发一批仿真实训系统,建设一批职业学校仿真实训中心。

四、实现孝感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努力建立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系、业务管理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业务科室之间的配合协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

2、经费保障。市、县各级政府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教育附加费中安排不低于10%用于信息化建设,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15%用于教育信息化,“改薄”等国家、省项目经费中要优先考虑教育信息化工作。孝感市本级每年要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加强教育信息化经费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制度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列为对各县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的考核项目。同时,严格实施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和考核奖励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4、技术保障。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营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第二篇: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为了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所确定的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 “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 (一) 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校利用创建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同期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并顺利完成一期项目,数字化校园已初具规模。

(1) 建设校区基础网络,万兆主干的交换网络,具备电信网和教育网多个出口(电信出口带宽达1G);校园专网,覆盖三个校区所有建筑物,承载学院金融化校园一卡通等多个特殊应用,与互联网实现物理上的隔离,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2) 数据中心,包括两台磁盘阵列、以及近70台IBM、HP 、LENOVO等服务器,承担着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门户网站及其他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统一的数据存储系统,容量达30T,实现关键数据的存储服务,为各应用系统、数字图书馆、虚拟主机等提供存储服务。

(3) 三大基础支撑平台:身份认证平台、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校园门户平台,实现将多个业务系统集成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中。

(4) 统一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涵盖教务、学工、师资、办公自动化、后勤服务、保卫等几大类应用,面向学生提供基本信息情况维护和查询功能,提供网上选课、成绩查询、课表查询及考试查询、调课的申请与查询等功能,对全校教职员工从入校到调走或离退休全过程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

(5) 实现校内各单位的无纸化办公平台,日常的事务及业务流程工作。 金融化校园一卡通系统,覆盖三个校区的用户1万多人,广泛应用于食堂、超市、宿舍水/电控等刷卡消费,以及停车场、图书馆通道机、图书借阅、门禁系统等身份标识。

(6) 多媒体教学系统, 40多间多媒体教室都完成了多媒体建设,实现了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校园广播系统覆盖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基础教学楼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区域。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

资源应用平台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资源共享困难。各分院部按照骨干建设的要求,独立或者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资源库平台,都是根据自己分院的特点单独投入使用,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数据类型各异,系统接口繁多,信息资源零散。虽然目前将各个分散的资源库建立了统一的入口,但其内部机制还是完全独立,不能实现全校范围内交流和资源共享。

(2) 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认识尚待提升,缺乏长期、统一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学校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数字化校园发展战略应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步调一致,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校园建设已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多部门协调的管理问题,需要各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全员参与协同工作,要求各单位、部门间打破壁垒,具有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的观念。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长期、统一规划,构建覆盖全校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环境,建立起真正实现高效集成的高职院校数字化服务,满足全面的数字化校园服务需要。

(3) 数字化校园机制体制待进一步完善。虽然依托骨干建设的要求建立了一系列促进校园数字化进程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细粒度和执行效力上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支专门的数字化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战略方针、任务和发展方向进行把脉,确定其预算和资源分配,并协调各部门按照战略规划顺序操作。其次对涉及到的部门、岗位、流程、甚至设备应该有严格的保障机制,照章办事。无论是对数字化校园长期规划、建设水平、项目完成情况,需要有适时的评价和考核,及时掌握建设中存在的优缺点,为下一步建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 “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1) 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起点低,历史积淀少。一方面表现在自身技术实力逐渐起步,不可预测因素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必须保留的基础设施不多,可以重新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直接进行全新的整体规划,可以花费较少的代价引进最先进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2) 在完成骨干高职示范院校的建设任务后,数字化校园必须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我院圆满完成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学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在省内同行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与国内教育机构及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我院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凸显,未来要建成一流的高职院校,就必须让数字化校园真正融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科研等环节,引入更多开放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夯实内功,使学院的内涵建设领先于全国高职院校。

(3) 面对我院专业建设的突出成果、重点专业为龙头的教育资源库,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仅靠课堂教学的单一途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需求,为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与共享,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需搭建高效信息化网络资源库平台已迫在眉睫,也是我院数字化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 “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打破我院职能部门界限,面向职能领域和服务群体重新规划、建设贴近用户需求的门户网站及依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系统融合机制,建设高效有序的大数据运营及云计算中心的基础设施。

四. “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 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坚持“统一标准、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分布推进”的原则,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线,以校园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构建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基础,以健全数字化校园管理与运行机制为保障,完善网络基础建设,优化网络维护管理,确保网络畅通快捷,建成标准规范、应用广泛、作用突出的数字化运维管理系统;建成内容丰富、高度整合、充分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库;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我院核心竞争力,建设技术先进的数字化校园。建立技术先进、知识结构全面的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 具体目标

优化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环境,转变数字化校园的服务方向。“十三五”是转变的关键期,应当从关注投入和建设向关注应用和服务转变,从关注技术本身向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转变,从关注信息技术对教学服务局部的影响转向关注信息技术对教学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改造转变。

加快应用系统融合化,创新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系统的融合化是趋势,是对遗留系统及新系统开发设计的一个总体方针,需要将CRP、金融化校园一卡通、统一身份认证等基础设施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数字化云平台。新开发定制的系统需要接入到数字化校园云平台中,为学院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开放性和示范性的基础保障。 (二) 主要任务与举措

1 适应职业发展趋势,提升信息化组织体系

随着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演进,信息化手段渗透到高校信息化的每个角落。目前仅仅只有现教中心作为全校的信息化组织和实施机构,组织和技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家的整体信息化的要求,而且信息化作为高校的交叉技术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组建高效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加强现有信息化机构的改造提升能力,以适应信息化引发的学校教学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等带来的变革需要,保障数字校园的实施。息化组织机构由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首席信息官(CIO)、信息化办公室、数字校园技术部门、学校业务部门以及监理与评价小组组成。组织机构的形成可以大力加强信息化服务能力,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的效力。加强信息化基础队伍建设,通过参加一定数量的技术能力培训,提升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信息化队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技术研究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采取一定的激励和奖励政策,建设稳固坚强的信息化队伍。

2 以服务为导向,优化校园应用系统

在“十二五”期间,数字化校园中已建成统一信息门户系统、上网实名认证系统、校园数字化信息平台等多个业务系统,经过长期的使用,反馈出了还需改进和优化的内容,现教中心将根据用户的反馈对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调整、优化,以期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度。充分利用现有公共CRP平台,遵循统一标准规范,加强集约化,加强各类数据和资源的公开、共享与开发利用。注重应用系统扩展建设的延续性,不断深化发展原有系统的应用和服务,注重数据和资源的保存,注重用户习惯的保护。适应云技术和大数据发展的趋势,建立和健全以网络负载均衡为依托、分布式数据存储为载体的高性能服务集群,保证高并发、高可靠性。 3 投身科研,积极完善 “标准化公寓管理系统”

经过一期的标准化公寓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目前校园标准化公寓管理系统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正式部署系统进入冲刺阶段。系统目前实现了公寓归寝管理、请假管理、进出管理、贵重物品管理等基础需求功能,并提供丰富的导入导出功能。但系统的运行还需要二期外部接口如电子扫描、图像识别等功能及相关一期功能的体验性改进。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公寓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自主性的标准化公寓管理系统,提升学院公寓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升。 4 适应互联网+趋势,满足用户需求,建设一卡通全平台支付系统 随着学院金融化校园一卡通建设的基本完成,越来越多的日常业务均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学院而言,大量的校内收费和校外收款仍然采用手工的方式完成,效率极低,同时也给师生带来了长时间排队、校外付款困难等不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设一套跨平台第三方网上支付系统。该系统旨在利用电子商务的形式,为各种校内外收费项目提供网上收费的渠道,让师生足不出户也能非常便捷地利用网络进行支付。支付的项目范围包括学校认定的需要网络化的校内主要收费项目,使用人员包括校内付费的师生、校外付费人员等。 5 共建共享教学及科研资源,建设“资源库共享平台”

目前,通过学院教务处调研发现,现有资源库共10个系统,系统直接无法直接共享。资源库涵盖课程资源(课件、视频等)、师资、学生、资产等有形的财产,是一系列拥有一定属性的对象。系统力图解决现有教育资源信息定义和管理不规范统

一、对外共享困难的问题,力求从更基层的位置建立统一的资源定义、规范、原则、范围等基础性特征。同时他也能实现与现有CRP系统、现有的资源管理平台以及未来的资源管理系统的最大限度地兼容。为学校整体上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系统支撑。

6 开拓创新,加快建设具有示范性的“校园数字云”

“校园数字云”的核心是要以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为依托,搭建自我学习、远程办公、教辅部门有效协作的校园数字云平台,建设包含互动学习、专家指导、视频课程等内容的资源库,统一的个人远程桌面,教学与教辅部门实现云端协作。通过“校园数字云”的建设,创建虚拟校园数字空间,促使高职教育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发生相应的转变。通过数字云平台,既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意向与需求,达到面对面的贴心教学,又能通过网络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共享,打破学习资源地域限制和分配不平等,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化,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数字云的协同化办公可以有效提高业务办公能力,高效率为学院师生提高高质量的服务。 “十三五”期间,将利用云技术、移动通信、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建设我校“数字云”,构建支撑我校开展智能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安全运营大平台,提升我校品牌影响力。校园数字云建设内容包括:云计算及云存储应用、IPTV教学资源点播系统、云桌面、基于物联网的校园一卡通应用、云协作教学及办公应用。 7 完善安全机制,建设校区容灾备份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校园数字化程度的深入发展,学院的数据以指数方式增长,大数据的产生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科研价值,与此同时,也对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数据的丢失将给学院及声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容灾备份就显现出重要性。

学院目前三个校区的万兆裸纤互联,为实现校区异地备份提供了可靠的网络环境,在校区内部实现对网络使用终端、服务器可以进行有效的跨校区备份保护,在将数据集中备份到存储备份设备上,再通过备份服务器将重要的备份数据备份到异地备份服务器,或直接将重要服务器及网络终端数据备份到异地备份服务器上,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可靠的计算和信息服务。 8 突出特色,打造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服务门户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实现了学院的统一的门户网站集群建设,打造了全新的门户网站系统,是学院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但随着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学院金融化校园一卡通的逐步落实,无线网络的建设及有线网络的逐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业务工作也越来越多。因此打造统一的信息化服务门户网站有利于学院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信息化服务门户建设包括:人点专栏、网络服务、网络资源、热点问题回复、网络安全、校园卡服务、用户自助服务以及信息化建设等用户所关心的个性化信息。信息化服务门户的目的是以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带来应用方式、应用需求的变化,以先进技术为引导,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人性化,加强个人、团队、机构知识管理,推进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协作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引导师生参与信息化应用建设,创新信息化服务提供模式。

9 集约发展,建设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体系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的云计算中心雏形已经显现,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云计算中心将容纳成百上千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数据中心资源,这些资源的管理随着数量的增加,将给运维带来极大的挑战。通过云计算的运维管理,不仅能够实现对资源的统一,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可量化的存储服务与计算,而且还能有效将资源切换到实际需要的应用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云计算运维管理将从日常监控、周期巡检、服务受理、故障处理、平台维护、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着手,利用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对物理资源、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资源管理、统计、监控、调度、服务管控等端到端的综合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云计算中心统

一、便捷、高效、智能的一体化运维管理。

五. 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为保证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跨业务部门整体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既定目标,成立数字化校园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挂帅,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的规划及执行情况,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同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还担当起推动、协调的责任。

2. 资金保障。学院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资金根据项目预算分批预算及拨付,从中央、市政府、学院自筹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 运行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运行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每个岗位、每类设备、每个流程都有制度保障。实行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目标责任制,根据数字化校园规划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定具体责任人。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机制,对项目建设进程、资金投入与使用进行动态监控,重点考核项目实现的功能目标和建设效果。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原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便于建设领导小组检查,做到奖罚分明,调动各部门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建设项目实用性与经济性的最佳结合,确保各项目建设效果,并能够如期建成。

第三篇: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初探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19―01

2014年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督查组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甘肃教育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经费保障、政策措施,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督查。2015年全省着重就督察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查缺补漏,并按照督查组结合甘肃经济社会实际状况提出的发展思路重新进行顶层思考和设计,加速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进程,为“十三五”发展规划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依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而形成。

一、总体思路

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依然要定位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在研究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要力图前瞻和梳理未来五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融合需求,研究提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规划。

未来五年的重点,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

二、规划设计

规划,意为制定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规划需要对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人员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整体性、全局性问题的问题进行分析;需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规划,区分各项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标准,并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笔者认为,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依然要密切关注以下核心问题。

一是将学生视为能力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强调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大力度建设能够促进并完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平台和工具,丰富“班班通”“人人通”的内涵,建设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空间、课件工具、融合平台。

二是强调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达标,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通过各种培训形式,使所有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建设集资源平台、研修平台和管理平台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形成完全具有真实学校功能的网上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管理和过程性评价,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三是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体系、战略研究机制、产业发展机制和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依托高校、研究所、企业等社会机构,建立产、学、研相互衔接创新与扩散体系,为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服务。

四是加大行政推动力,要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纳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信息化配备水平、“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情况等列为政府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

五是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要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对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落后政策观念进行调整。要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六是推进机构整合,强调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机构,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

三、内涵创新

“十三五”规划要继续在推动创新上做文章,教育信息化需要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现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之间还需要从产业、科研、行政、教学等多个渠道去推进,要有开放的心态,向社会开放,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是最有效的推动力量(市场的无形之手),教育本身不能市场化,但教育信息化服务应该充分市场化,只有市场化,才能整体推动信息化服务效能提升。要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和参与,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制订教育信息化消费管理办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靠政策,个性特色服务靠市场”的机制,促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协调发展。

发展最终要靠人才的推动,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等机构联合培养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紧缺人才,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快培育复合型、实用性信息技术人才,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服务。

编辑:蔡扬宗

第四篇:《“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发轫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围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信息化发展,直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组,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加快信息化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加快信息化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生活新需求;加快信息化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加快信息化发展,统筹网上网下两个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本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十三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决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作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 ”行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启了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我国信息化取得显著进步和成就。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宽带网络建设明显加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用户、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覆盖全国所有乡镇,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商用全面铺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研发步入全球领先梯队,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在更大范围推广,宽带广播电视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亚太地区。

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实现28纳米(nm)工艺规模量产,设计水平迈向16/14nm。“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继“天河二号”后蝉联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迈向10.5代线。2015年,信息产业收入规模达到17.1万亿元,智能终端、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网信企业。

网络经济异军突起,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79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 ”蓬勃发展,信息消费大幅增长,产业互联网快速兴起,从零售、物流等领域逐步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稳步推进。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政府延伸,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社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网络富民、信息惠民、服务便民深入发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积极成效,互联网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明显。大中小学各级教育机构初步实现网络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电子病历普及率大幅提升,远程会诊系统初具规模。医保、社保即时结算和跨区统筹取得新进展,截至2015年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84亿人。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网上生态持续向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初步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基本落实,网络安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国民网络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加强,互联网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网信军民融合体系初步建立,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信息融合不断深化。网信军民融合顶层设计、战略统筹和宏观指导得到加强,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和决策,一批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地实施。军民融合式网信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初步实现网络安全联防联控、网络舆情军地联合管控,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合用步伐加快。

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网信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中美互联网论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网上丝绸之路论坛、中国—新加坡互联网论坛。数字经济合作成为多边、双边合作新亮点。一批网信企业加快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年增速持续保持在30%以上。

“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指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2015年

年均增长(%)

2015年

年均增长(%)

总体发展水平

标 1.信息化发展指数 >79

72.45

信息技术与产业(纳米)

32/28

28

2.集成电路芯片规模生产工艺 —

3.信息产业收入规模(万亿元)

17.1

13 信息基础设施

8.5

13.2

6.88

4.网民数量(亿)

8.5 5.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亿户)

>2.7

>15.7

2.1

10.1

>0.77

>103.6 6.光纤入户用户数(亿户) 1.2

126.8

38.0

20

38.0

4 7.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Mbps) 8.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Mbps) 14.9

4

14.9 (%)

80

〔55〕

53

〔28〕 9.县级以上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双向化率 10.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Tbps)

6.5

42.7

3.8

37.5 信息经济

11.制造业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

>70

>6.08

70 6.08 12.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万亿元)

>18

>31.7

21.79

35.5 信息服务

13.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

>85

〔>15〕

90.8

〔20.8〕

70

〔30〕

76.8

〔36.8〕

50

〔25〕 14.地市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 15.县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

52.5

〔27.5〕

>70

〔>30〕

75

〔35〕

8 16.电子健康档案城乡居民覆盖率(%)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亿)

17. 50.7

8.84

53.7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单位为百分点。

第五篇:《“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将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出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以上纲要和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确保“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有力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子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依据。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农业部编制了第一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成立了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推动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渗透融合,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产信息化迈出坚实步伐。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在大田种植上,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水稻智能催芽、农机精准作业等开始大面积应用。在设施农业上,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等加快推广应用。在畜禽养殖上,精准饲喂、发情监测、自动挤奶等在规模养殖场实现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上,水体监控、饵料自动投喂等快速集成应用。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

经营信息化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在东中西部竞相迸发,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5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比2013年增长2倍以上,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生产者大幅增加,交易种类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民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不断涌现。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稳步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交易、数据交换、电子监控等逐步推广。国有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管理信息化深入推进。金农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验收,建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技数据分中心及32个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开通运行33个行业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到所有省份及部分地市县,信息系统已覆盖农业行业统计监测、监管评估、信息管理、预警防控、指挥调度、行政执法、行政办公等七类重要业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农业部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信息化对种子、农药、兽药等农资市场监管能力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建成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和海洋渔船安全通信保障系统,有效促进了渔船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船、港、人”管理的精准化。农业各行业信息采集、分析、发布、服务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创立中国农业展望制度,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市场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明显提高。农业大数据发展应用开始起步。

服务信息化全面提升。“三农”信息服务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推进格局。农业部网站及时准确发布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农业科教、市场价格、农资监管、质量安全等信息,日均点击量860万人次,成为服务农民最有权威性、最受欢迎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覆盖部、省、地、县四级的农业门户网站群基本建成。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中央平台投入运行,形成部省协同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到全国,年均受理咨询电话逾2000万人次。启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试点范围覆盖到26个省份的116个县,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7940个,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开始进到村、落到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

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兆比特每秒(Mbps),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1.95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32.3%。农业信息化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建设稳步推进,建成2个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重点实验室和2个科学观测实验站,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IT企业相继建立了涉农信息技术研发机构,研发推出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先后两批认定了106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农业互联网企业不断涌现。农业监测预警团队和信息员队伍初具规模。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启动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项目。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新进展,框架构建基本完成,主要指标通过测试。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应对挑战的任务相当艰巨。

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看,加快破解发展难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产销、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核心生产力的作用。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

同时,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客观上,中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关心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科技创新亟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物联网生命体感知、智能控制、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尚未攻克,技术和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偏小,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低。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制度、软硬件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三农”。紧紧围绕农民群众期待和需求,瞄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制约,把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繁荣农村经济和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坚持统筹推进。遵循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律,增强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级农业部门,统筹农业各行业各领域,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发展与安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确保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应用。创新引领,把信息技术创新摆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位置,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应用为要,把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致富作为衡量标准,大胆探索创新应用机制和模式,务求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取得实效。

坚持共建共享。以共享促共建,先内部后外部,推动建立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工作协作协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格局。增强互联网思维,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建立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商业化运行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生产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核心技术、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栽培、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低成本、轻简化、“傻瓜”式信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运用互联网开展经营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上升。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作用显著增强,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应用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

——管理数据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初步建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完成云化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业行政审批、农产品种养殖监管和农资市场监管、土地确权和流转管理、渔政管理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成运行。

——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及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大幅提升,农业新媒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推动乡村及偏远地区宽带提升工程实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

“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

生产信息化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短板,亟需加快补齐。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构建信息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化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1.突破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规模应用瓶颈

充分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大田物联网测控体系,加快发展精准农业。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催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航空施药和大型植保机械等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加强遥感技术在监测土壤墒情、苗情长势、自然灾害、病虫害、轮作休耕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基于北斗系统的深松监测、自动测产、远程调度等作业的大中型农机物联网技术推广。加快建立以农作物品种DNA身份鉴定制度、标签标示信息代码制度和种子委托生产代销备案制度为基础的种子生产、经营、流通可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种业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

在设施农业领域大力推广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重点加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强分品种温室作物生长知识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优化作物的最佳生产控制方案。加强果蔬产品分级分选智能装备、花果菜采收机器人、嫁接机器人的研发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化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

3.强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以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站为重点,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智能养殖机器人、网络联合选育系统、智能挤奶捡蛋装置、粪便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加强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构建畜禽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4.推动渔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加快渔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在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信息技术和装备,加强陆基工厂、网箱、工程化池塘养殖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展深远海养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努力实现水产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和管理智能化。大力推广北斗导航技术在渔船监测调度和远洋捕捞中的应用,为海洋渔船配备卫星通信、定位、导航、防碰撞等渔船用终端,升级改造渔业通信基站,完善全国海洋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中国渔政管理指挥信息平台,提高渔业生产信息服务水平,保障渔业生产安全。

5.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

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建立粮食烘干、果蔬贮藏、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加工情况监测。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加强拣选、加工、包装、码垛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应用,推广普及智能报警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系统,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生产、精准营销,加快建立涵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仓储、流通配送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二)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打造新业态,培育新经济,重构农业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注重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建立农产品、农村手工制品上行和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行双向流通格局,扩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积极配合商务、扶贫等部门,加强政企合作,大力推进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精准服务。创新休闲农业网上营销和交易模式,推动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农业展会在线展示、交易。

2.破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加强产地预冷、集货、分拣、分级、质检、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支撑。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信息统计监测,推动建立企业与监管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和标准。开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试点示范,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3.大力培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鼓励建立电商大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机构,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发挥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开展电商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综合型电商企业拓展农业农村业务,扶持垂直型电商、县域电商等多种形式电商的发展壮大,支持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商出口交易,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化交易和结算,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等。

(三)推动农业政务信息化提档升级

政务信息化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加强农业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水平。

1.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采集,推动业务资源、互联网资源、空间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据等有效整合与共享,形成农业政务信息资源“一张图”。制定农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数据共享开放目录,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平台。推进部省农业数据中心云化升级,提高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应用支撑平台等利用效率。推动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农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格局,有序推动数据资源社会开放,逐步实现农业农村历史资料数据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使用智能化、数据共享便捷化。

2.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完善村、县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农村数据采集、运算、应用、服务体系,统筹国内国际农业数据资源,强化农业资源要素数据的集聚利用。加快完善农业数据监测、分析、发布、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数据标准体系,提升农业数据信息支撑宏观管理、引导市场、指导生产的能力。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数据资源挖掘应用。

3.强化农业政务重要信息系统深化应用

建设智能化、可视化政务综合管理(应急指挥)大厅,升级完善全国农业视频会议系统,满足政务综合管理、日常监管、应急处置和决策指挥需要。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在确保保密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研发运行移动办公系统,深化农业行业统计监测、监管评估、信息管理、预警防控、指挥调度、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能。建设高效、集约、统一的农业门户网站与新媒体平台、“三农”舆情监测和“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对外宣传、舆论引导和政务服务能力。构建农业电子政务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实现运维管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可靠服务。

4.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加快构建农业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安全通报机制,推动信息系统和网络接口整合。加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测评和整改,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实行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数据资源安全、高效和可信应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设备和安全产品配备,完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防护及信息流转控制等安全防护手段,建设信任服务、安全管理和运行监管等系统,科学布局灾备中心。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和网络秩序良好,坚决防止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便捷普及

加快建立新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集聚各类信息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和方式,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

1.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坚持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来抓,将其打造成“互联网+”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加快益农信息社“整省推进”建设速度。构建信息进村入户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部管理协调、省统筹资源、县运营维护、村户为服务主体的推进机制。强化制度规范建设,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和标准体系,探索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建立政府补贴制度,研究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积极引导电信运营商、电商、IT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组建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和省级运营实体。突出公益性服务,协同推进经营性服务,不断完善以12316为核心的公益服务体系,丰富便民服务内容,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升体验服务效果。上线运行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平台和家庭版、村社版等移动终端应用系统,支持各省(区、市)建设区域性数据平台。围绕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强化益农信息社的数据采集功能。加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力度,协调推动村务公开、社会治理、医疗保险、文化教育、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加强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技术水平、经营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信息化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在线教育培训、生产经营支持、在线管理考核等服务。加快提升农业技能开发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各级农业部门现有培训项目、资源和体系,动员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组织农民手机使用技能竞赛,推介适合农民应用的APP软件和移动终端,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支持生产、提升技能、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开展农技人员专业化培训,实现科研专家、农技人员、农民的互联互通,提升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农民提供精准、实时的指导服务。

3.促进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信息化建设,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IT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发展生产性服务,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托管、农业植保、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农业气象“私人定制”等服务,推动分享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创新,参与代理服务、物流配送等产业基础环节服务。利用“互联网+”创新农业金融、保险产品,增强信贷、保险支农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数据开发利用、农产品线上营销等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拓展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加强农业博物馆现有实体陈列和馆藏农业文物数字化展示。

(五)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支撑基础

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与应用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培育农业信息化企业,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发展。

1.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创新

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科研创新体系,壮大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建设,科学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加快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储备。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研发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的适用信息技术产品,逐步实现重点领域的自主、安全、可控。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搭建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科研基础设施、科研数据、科研人才等资源的共享水平,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协同创新。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物联网、大数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深入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2.培育壮大农业信息化产业

构建以涉农IT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面向广大农民的农业信息化产业联盟,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引导大型传感器制造商、物联网服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等进入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培育和壮大农业信息化产业。推动建立农业软件与农业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加强农业信息化软硬件产品市场监管,提供产品性能检测服务。加大试点示范力度,强化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布适宜推广的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目录,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3.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装备建设,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畜禽水产工厂化养殖、农产品加工贮运、农机装备等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北斗系统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农业领域的试点示范,加强智慧农业生产、农产品冷链物流与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在农村深入实施,对未通宽带行政村进行光纤覆盖,对已通宽带但接入能力低于12兆比特每秒的行政村进行光纤升级改造,边远地区、林牧区、海岛等区域根据条件采用移动蜂窝、卫星通信等多种方式实现覆盖,尽快落实农村地区网络降费政策,探索面向贫困户的网络资费优惠。

四、重点工程

围绕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主要任务顺利完成,实施以下重点工程。

(一)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

研发和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推动传统设施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大田种植、品种区域试验与种子生产、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深耕深松、播种、施肥施药等作业机具配备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联合收割机配备工况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大型拖拉机等牵引机具配备自动驾驶系统。水肥一体机、湿帘、风机、卷帘机、遮阳网、加热装置等配备自动化控制装备。设施化畜禽养殖的通风、除湿、饲喂、捡蛋、挤奶等装备配备识别、计量、统计、分析及智能控制装备。水产养殖增氧机、爆气装置、液氧发生器、投饵机、循环水处理装备、水泵、网箱设备等配备自动化控制装置。

(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

选择基础较好、行业和区域带动性强、物联网需求迫切的地区,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以“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理论为指导,中试和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装备和解决方案,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提高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构建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选取农产品主产区、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型基地,建成10个试验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区,建设1000个试验示范基地。

(三)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以省为单位,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放心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电子商务试点,加强分级包装、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社区配送等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统计监测、检验检测、诚信征信等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品牌营销、技术支撑等配套服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中强化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重大培训工程中安排农业电子商务培训内容,与电商企业共同推进建立农村电商大学等公益性培训机构,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平台应用、网上经营策略等培训。开展农产品电商对接行动,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经销商、国有农场和农业企业对接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名特优新”等农产品上网销售。

(四)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全球主要农业国农业数据采集、分析和发布系统,实现对40个重点国家重点品种数据信息的监测、挖掘和利用,加强海外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农业数据中心云化升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多渠道开展全球农业遥感、气象、统计、贸易等数据采集,实现监测渠道共建、数据集中共享,稳步建设全球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库、同城数据级灾备中心和应用级灾备中心,初步建成全球农业调查分析基础支撑平台。加强全球农业数据分析研究应用,完善农业数据分析预警指标体系,研发全球农业数据分析预警模型系统。改造提升中国农业信息网,以品种为主线,打造为农业生产和市场服务的国家农业信息集中发布平台。完善农业对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重点国家、重点产业、重点品种的信息产品,并提供信息服务,为“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提供支撑。

(五)农业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加强农业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农业数据共享开放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生产监测、农业生产调度、农机作业调度、农机安全监理、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植物疫情防控、农药监管、种子监管、种质资源监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防疫检疫、兽药监管、远程诊疗、渔政执法监管和资源监测、渔政指挥调度、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资打假执法监管、农产品加工业运行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农民承担劳务及费用监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动态监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农业信用体系建设、网上审批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共享。加快推进农业行政审批信息等资源共享。建设农业门户网站群和网站智能监测与绩效管理系统、农业网络音视频资源管理系统、新媒体移动门户。建设农业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大厅,升级完善全国农业视频会议系统。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执法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农业电子政务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设备、防护系统与防护策略,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整改工作。

(六)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通过竞争性申报,每年选择10个左右的省份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到2020年建成益农信息社48万个以上,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国有农场和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配备12316电话、显示屏、信息服务终端等设备,选聘村级信息员,接入宽带网络,提供免费无线上网环境,实现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平台,开放平台功能,完善农产品生产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信息服务、消费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三农”政策服务、农村生活服务等系统和手机APP,推进服务手段向移动终端延伸,服务方式向精准投放转变。统筹整合农业公益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推动信息进村入户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和12316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融合,就近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以智能手机和信息化基础理论、示范应用、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组织技能竞赛,提高农民利用智能终端学习、生产、经营、购物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七)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联合相关部委,增建农业信息化学科,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稳定支持已有学科群建设布局,新增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信息化标准、农业信息软硬件产品质量检测、农业光谱检测技术、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农产品信息溯源技术、牧业信息技术、渔业信息技术等10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在西北、东北、黄淮海、华南、西南、热作等地区新增6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加强野外实验站建设,各省加强省级农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试验台站的建设,不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与相关部委联合,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增列一批农业信息化科技攻关项目,鼓励各省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加大农业信息化项目研发,突出加强农业传感器、动植物生长优化调控模型、智能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研究,突破一批农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制订一批技术标准规范。积极利用两院院士增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国家人才计划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加大农业信息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八)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方式,线上农业和线下农业结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建立一批示范效应强、带动效益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农村大数据、信息进村入户和12316公益服务等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综合应用与集成示范。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互联网运营和支撑体系,着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努力探索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制度、机制和模式。推进互联网特色村镇建设,构建区域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业,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线下农业的互联网改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力量,切实担负起牵头责任,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落实措施,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和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农业部各司局、单位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在推进过程中,要把规划实施与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推动形成线上现代农业与线下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政策创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基本建设和财政预算资金渠道,积极争取新增投资,加大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政策措施研究和制定,加大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激励研发创新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信息化软件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各级农业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破除行业壁垒,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提供良好宽松发展环境。开展农业信息化立法研究,推动建立依法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形成跨界融合、共建共享、众筹共赢的推进格局。探索“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公投民建、公管民营、先建后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科研体制创新,强化激励机制,促进关键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产品检测认证制度。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扶持建立产业联盟。

(四)开展试点示范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聚焦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优先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组织实施一批基础好、成效高,带动性推广性强的示范项目。创新建立“典型示范、辐射引导、熟化推广、全面发展”的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工程示范推广模式,加大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质量安全、电子商务和信息综合服务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力度,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成熟一批推广一批,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

(五)强化评价考核

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等主要指标,构建农业农村信息化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格绩效评估和督促检查。建立农业信息化监测统计制度,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试点测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各地把农业农村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范围。

上一篇:教育局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