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解读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申论热点解读范文

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

投资,消费和出口

扩大内需

【政策导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十七大报告》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今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又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概念解析】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新闻回放】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四川发行180亿债券 用于保民生扩内需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核定四川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18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将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工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与配套等,其中优先安排属于中央项目地方配套缺口部分。省本级将委托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项目实施,通过四川发展的投融资平台运作进行融资,吸引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放大债券资金的乘数效应。市(州)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利用地方政府债券的特殊性整合相关资源,吸引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到能够产生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发挥对社会投资的吸附、撬动作用。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

扩大内需尤其要大力开发农村消费。要扩大农村消费,一是农村消费观念要改变;二是消费环境也需要改变;三是消费政策也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国家采取“超市下乡”和“家电下乡”的办法非常有效。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由各地根据需要自主从中选择两个品种,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四年。对全国推广和增加品种后的政策效果,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测算认为,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实施四年,预计累计实现销售6亿台(件),拉动国内消费约16000亿元。

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扩大内需

单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无法持久,必须通过产业提升,使普通劳动者收入持续增长才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增长。只有让老百姓花钱,以消费拉动GDP持续增长才是当前最合理的措施。目前消费不够的根本原因是收入不够,尤其是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士的收入没有得到应有增长,提高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士收入,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增加就业。而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产业升级。现代制造业应该尽量向研发和市场两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构建新兴支柱产业。

消费券:一种新的公共政策尝试

2009年初,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由地方政府向普通公民发放消费券的现象。杭州市政府将面向长三角等地市民发放杭州旅游券,总金额达4000万元,以拉动旅游消费。广州南湖国旅、西部假期携手深圳航空等企业,面向广州55岁以上的长者派送每张价值100元的旅游消费券,首批消费券数量为20万张,合计总值达2000万元,希望拉动4亿元的旅游消费,以及多达17个亿的相关产业增收。南京向市民发放了乡村旅游券,价值总计2000万元,惠及20万户家庭,每户100元。苏州市旅游局带着50万张旅游优惠券赶赴北京,举办面向全国的苏州旅游推介会。北京是苏州面向全国发放旅游消费券的第一站,紧接着还将前往大连、上海及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向游客和当地市民发放。 【全面解读】

角度一: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美裁定对我国生产铜版纸等征收双反关税,美对中输油钢管加征反倾销税 规模创纪录,美裁定对华金属丝网托盘征最高437%关税,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关税限制;欧盟继续对我国皮鞋征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对我葡萄糖酸钠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铝合金轮毂遭遇欧盟反倾销,阿根廷对原产中国电扇展开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对中国轧链采取反倾销措施,阿根廷对中国不锈钢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阿根廷中国电加热器启动反倾销调查,阿对中国自行车橡胶轮胎实施反倾销,阿根廷对我鞋类产品实施反倾销。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最严重冲击,就是全球经济疲弱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及消费不振,无法再给中国出口拉动型经济提供外部需求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继续促进出口外,启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依靠内部潜力和动力,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角度二: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促进居民消费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从各地已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看,不少地方仍然偏重于扩大投资、上新项目,而对扩大消费着力不多。我国投资率长期偏高,以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危机来临时充当了“强心针”。虽然2009年以来国内消费有相当好的表现,但与政府的强力刺激政策有很大关系。一旦投资增速减缓,本来就过低的消费率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内需的增长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会受到阻碍。所以,拉动内需的根本还在于拉动消费。把居民消费需求当作最终需求,用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眼前举措,更主要的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角度三:内需不足实际是有效供给不足

我国目前所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不是绝对的,是需求总量不足而潜在需求巨大,供给总量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也就是市场急需的产品缺乏,而所能提供的产品大多数与市场需求不符合。一方面我国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需求疲软的艰难处境,军工产业尤为明显;而另一方面许多的外国产品和外资投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不断扩大,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不上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绝大多数的需求无法实现。

角度四:促进就业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充分就业是扩大内需之本。消费取决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又与城乡居民的就业情况密切相关。只有实现充分就业,广大城乡居民才有收入,才有钱花、敢花钱。从这个角度讲,保就业才能扩内需,保就业方能保经济增长。反过来,保经济增长不能脱离居民就业扩大和收入实际增长这个目标。在我国,GDP每一个分点的增长可以带动约1千万人的就业扩大。通过扩大内需而确保经济的增长也是为了国内就业不要出现滑坡而影响社会稳定。

角度五: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内需难以扩大的深层原因

内需难以扩大、消费不足,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直接相关。目前在初次分配中存在“三个集中”的倾向,即: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从劳方和资方角度看,财富不断向资方手中集中;从普通行业和垄断行业角度看,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这导致劳动者难以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相对收入水平不断下降,这是难以扩大消费的深层次背景。

角度六:社会保障水平低严重制约消费的扩大

我国在社会保险、基本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总额相当高,一方面中国人是有存款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正是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没有让人民具有安全感。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等价格大幅上涨,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不是人们不想花钱,不想消费,而是人们担心一旦真需要钱应急时,还只有靠自己。所以在风险与压力面前,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增加个人储蓄来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倾向,还降低了人们的即期消费支出。

角度七:消费环境对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

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不力,市场竞争无序,假冒伪劣商品很多,产品质量低劣,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而,即使消费者想消费而且有能力消费,也不敢贸然进行消费。比如房地产市场不规范,房价高,房地产的流通不畅,导致消费者要么没有能力去购买,要么担心“挨宰”而不敢购买。

角度八:扩大内需与勤俭节约并不矛盾

扩大内需,简而言之就是增加国内消费,它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扩大内需与提倡勤俭节约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无论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的对象都是资源。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勤俭节约的合理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容置疑。因此,无论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都必须提倡节俭。有限的资源只有节俭使用,才能有助于消费的满足。 【问题汇总】

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在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方面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第一,投资与消费没有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投资率,而同期消费率却明显偏低,高投资,低消费特征明显。这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

第二,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城乡居民增收,尤其是影响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带来越来越大的阻力,内需增长的转变在居民收入,尤其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形势下非常艰难。

第三,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有些行业不仅工资很高,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也很高,企业年金也已建立,有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加起来超过工资收入,很不合理。

第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慢,有效供给不足,出口、投资、消费不协调。绝大部分企业仍以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产品走低端路线。

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不大。部分百姓没有完善的社保、医保等保障,生活困难,消费水平有限,不敢大胆消费。

第六,市场的消费环境不安全,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解决对策】

从1998年以来,国家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采取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城镇消费需求等扩大内需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扩大内需成为这段时期内全国和各地经济的重中之重。关于扩大内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培育消费热点,既需要扩大消费需求,也需要改善供给。改善供给,当前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过剩产能。加强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培育消费热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居民收入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购买力就会相对萎缩;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利于消费热点的形成,也不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因而,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同时,有关财政和信贷政策也应予以积极的支持配合。

二是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所以,必须大力改革分配体制,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如何分配的问题,下决心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居民收入提高了,其消费水平才能相应提高。

三是调整投资力度

在扩大内需方面,我国偏重于扩大投资,投资率长期偏高,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就要到国际市场寻找出路,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所以应调整投资力度,但也不要就此停止投资,要保持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另外,要探索投资的新路子,比如扩大民间投资等。

四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消费,而要增收首要的就是居民要充分就业。因此,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应更多地向扩大就业倾斜:一是千方百计支持中小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吸纳了75%的就业人口。二是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失业者的培训力度,劳动技能提高了,就业、再就业的机会必定增加。另外,应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负担,增加居民收入,特别要辅之以政策和制度,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使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适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消费税税率,减少应税品种,减轻消费负担。

五是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保障有效供给,压缩过剩的无效供给

从产业结构上讲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格局。从产品结构上讲要大力研发生产能促进消费升级换代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产品消费和工业产品消费的比重,冲破消费水平阶段性滞障,创造新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升级的实现。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

通过财政政策给予医疗服务、住房供给、教育普及、养老保障更多扶持,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引进市场力量包括民间资本来弥补优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设施的不足。只有各种社会保障的环境得到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并解除居民对生命周期的消极预期时,居民的消费意愿才会充分释放。

七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要建立和完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诚信水平,打击市场欺诈活动,扫除消费风险,保障消费安全。消费环境直接影响消费者消费,对消费热点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消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消费热点要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使自然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和循环利用,使人们能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享受消费的乐趣。因此,健全法制、公平分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性工作。

八是引导居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引导城乡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以形成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当然,这并非倡导享乐主义和盲目的超前消费,因为那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样是有害的。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既重视物质消费,又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既重视即期消费,又重视远期消费;既扩大消费,又不铺张浪费。一句话,消费应该是活跃的、可持续的。

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是为了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只有增强需求拉动,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才能摆脱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我国今后将出台更多扩大内需的政策,这既具有长远的重要性,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第二篇:申论热点:十七届五中全会之解读

纵观历年国考申论真题,考查的都是国家的一些重大发展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领域的各个方面。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是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涉及了国家最新的战略发展规划,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也最有可能成为国考出题的重点。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提醒广大考生,应深刻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全面把握《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的内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的政策,从而为国考申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于会议的内容,许多专家和媒体都做了详细而又深刻的解读。在此,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有选择的对一些关键问题做了相应的汇集和整理,以便于考生对此内容的复习把握。 关键点一:民生问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民生是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适应各族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改善民生,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未来五年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蛋糕不做大,就失去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不转换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又好又快地发展,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做好蛋糕,这样才能改善民生。

另外,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通过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还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是必不可少。

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安全网,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制度基础。围绕民生这个目标,需要解决一系列达成这个目标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全新的,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

2.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提高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例如,在目前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农民,作为潜在的消费主体,农民的内需远没有启动。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253元,加上社会保障不足,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试想,如果7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那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力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国民消费率,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另外,突出的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大都涉及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体制转变的必然选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力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等。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契机,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我们党的使命。

3.温家宝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指出,《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提出要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住房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形成合理的社会预期和有效的调控体系。要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关键点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如果继续沿用我们过去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这样一个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从资源还是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从要素成本提高等等多个方面都不能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了。所以,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而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和居民行为的调整,这是一个更合理的改变。从整个经济环境来看,决定企业和居民行为最主要的还是制度规则的安排。因此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是一个关键环节。

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如何完善体制和机制?比如我们现在看到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我们现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要进一步改革;比如说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政府职能进一步的转变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关键的一些工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核心的是要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发展成果,尽可能普遍地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状况。

2.“改革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根本动力。当下的改革不再可以‘重复昨天的故事’,改革本身也面临着改革。”在经济、社会、政治各个领域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任何单项的改革都已经不能奏效。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综合改革的历史时期,经济改革的单兵突进已经失效。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等各项改革协同推进,意味着原有的改革路径、改革方式、改革方法都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推进新的改革,这同样需要创新。

面对新的改革环境和条件以及新的改革对象,我们改革的理论准备是不足的,尤其是社会改革等方面的理论准备,相当欠缺。拿来主义肯定行不通,以国外的东西为样板,打着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旗号,照抄照搬,将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带来改革灾难。

改革是实践性极强的人类活动,国外现成的理论和做法都不足以证明在中国的适应性。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实行全面综合改革,将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历次思想解放更多是寻求政策层面的突破,要求体制松绑,那么现在解放思想更多地需要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质,更快地适应科学发展。思想的解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我们深入地刻苦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观念决裂,特别是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环境和社会代价的传统思想决裂。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如何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需要审慎处理,处理好了社会就稳定,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最终殃及全社会。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又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命运,我们难以想象5年之后、10年之后、2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多的是要解决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一系列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关键点三:文化建设问题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过去五年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之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提出“两手抓、两加强”的发展思路。

今后几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企业的最佳时期。而目前主要问题还是国有资本没有从文化产业竞争性领域退够,民营资本准入限制过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远未形成,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现实潜力的充分发挥。

除了以上关键点之外,此次会议还涉及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镇化、养老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考生也应对此全面把握和准备。

第三篇:2016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解读:降低社保费率

背景链接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要求下调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据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和职工减负670亿元左右。人社部2016年2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社会保险五险费率合计为39.25%。

2016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回答关于降低“五险一金”的问题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国务院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它的缴存比例。“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各地情况不同。社会保障基金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总的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2016年2月27日,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目前我国的社保费率超过了40%,明显高出发达国家,建议迅速降低五险一金费率,主要是养老保险,在十年之内要下降一半,单位缴费从现在的20%降到10%。

深度解析 [取得成绩] 养老保险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老有所养,能够解除后顾之忧。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

第一,框架体系已经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大制度平台构成了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

第二,覆盖人群迅速扩大。现在这两个制度体系覆盖了8.5亿人,养老保险不是全民覆盖,是覆盖特定人群,也就是说要扣除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大约是要覆盖10亿人。我们现在已经覆盖了8.5亿,覆盖率已经达到85%,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项养老金计划。上海中公教育整理。

第三,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职工养老保险连续11年调整待遇水平,由2005年的700元左右提高到2015年2200元左右。

[降低社保费率的原因分析]

社保费率过高,已成为企业负担难以跨越的一条坎,也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大障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社保缴费基数只涨不降,且涨幅过大,势必会加大企业负担。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上调社保缴费基数,就意味着他们会为员工购买社保支付更多成本。而它们面临的经济形势,社保缴费基数上涨且幅度过大,一些利润空间已被严重压缩的企业,或会想方设法地规避缴费,或者让“羊毛出在羊身上”,降低员工工资水平,进而影响员工应有的现金收入和福利水平。面对过高的社保缴费比率,不少企业家直呼“不敢为员工涨工资”,这就是明证。

在企业叫苦之时,不少职工也感觉不到多缴社保费的直观好处。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不断上涨社保缴费基数,更意味着他们的月收入会随之减少。社保本来是一项福利,现在在老百姓眼里,却成为不折不扣的负担,为何?因为未来的政策变数难以预料,未来的养老预期也就变得模糊,社保缴费基数上涨反让现在“不敢花钱”。

[意义] 社会保险费率的具体数据,是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和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企业家和实业者所面临的“融资、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等所支出成本中的重要一环。这是一个关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福利等方面的重大话题,也必然是社会声音所汇聚的重要领域。适当下调社保费率一方面是社保基金有结余,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减轻企业负担以实现“稳增长、促就业”的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基础。

[参考对策]

从短期来看,要实现养老保险并轨。从短期来看,就是尽快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并轨。并轨的目的,除了解决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问题之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化解养老保险的收支矛盾,避免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收不抵支现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切不可因为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入不敷出现象而影响社会稳定。同时,对有的险种,如工伤保险等,可以适当降低费率或划转一部分到养老保险,以扩大养老保险的收入渠道,为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创造条件。

从长期来看:加大社保制度改革力度。一是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全国统

一、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扩大养老保险征收范围、增加养老保险缴纳基数,满足养老保险的发放需要;另一方面,推行延迟退休制度,增加养老保险的缴纳人群,减轻养老保险发放压力。必要时,还可以对资本市场的大股东、控股股东的套现收入按一定标准征收社会保险费。这也是公平社会财富分配、更好地控制财富流失的重要手段。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四篇:申论热点:解读2014两会关键词之单独二胎

【报告摘要】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报告解读】

[专家解读]

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符合时宜,目前这一政策已在多省市推行,能有效改善家庭人口结构,还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

独生子女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特殊生育政策,曾在控制人口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人口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进步和 经济发展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人口与发展关系的新格局下,生育率回升有利于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优化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有 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家庭结构的改善和发展能力的提高。良政还需善行,计划生育新政应该充分尊重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自由、自主地决定和生育第二个 孩子的权利,并在管理上简化相关手续,积极为群众提供便利化的服务。

生育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无论是“单独生二孩”,还是最终取消独生子女政策,都会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而带来新的政策需求。

[完善生育政策意义]

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育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核心。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稳中有降,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发展周期较长,在劳动力数量较丰富、人口抚养负担较轻的时期,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有利于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国家庭呈现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趋势,独生子女家庭和独居老人比例有所升高,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有利于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有利于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和群众生育观念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生育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措施]

首先,出生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政府和社会都应该及时做出安排,尤其是在预防出生缺陷、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儿童早期 教育等方面做好准备;

其次,应该对“政策性”独生子女父母的利益保障和补偿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尤其是要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制度关怀;

第三,应该进一步 完善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家庭计划和家庭能力建设。

第五篇: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六)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 。考生们需细细品味其中精妙,在申论考场上妙笔生花。

【常识储备】

舌尖上的安全即“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就是要全面落实正在进行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在改革中,要防止只作简单的物理变化,要用改革的手段实现化学变化,从心开始、用智谋事、人心合一,凝心聚力,统一步伐,众志成城,做到融心、融智、融行,共同为公众把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关口。

【报告摘要】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报告解读】

“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就是要全面落实正在进行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在改革中,要防止只作简单的物理变化,要用改革的手段实现化学变化,从心开始、用智谋事、人心合一,凝心聚力,统一步伐,众志成城,做到融心、融智、融行,共同为公众把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关口。

【标准表述】

[专家观点]

违法成本太低,刑法的震慑力不够,是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罪名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全国人大代表张立勇

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刘佩智

食品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益驱使之下的行为,其更多考虑的是自我感受。如果大家都遵循“我们大于我”的理念,多替他人考虑,相信社会上的食品安全将不会成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李惠森

国家应该加大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树立国人对国产药品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李嘉音

[问题]

“舌尖上的安全”形势虽有好转但仍有多重障碍: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食品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人均消费量巨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食品安全问题高发易发。

二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普遍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多、小、散、乱的基本特征仍旧突出,隐患多、监管难。

三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公平竞争的秩序有待完善,道德失范、诚信缺乏问题比较突出。

[措施]

第一,改变多头管理现状,保障食品安全。多头管理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虽然每一个环节都设有“重兵防守”,但因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多头监管,使得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消耗掉。农业、卫生、工商、质检、药监、派出所等执法监管部门谁都管等于谁都不管。另外,对于当地的无证经营的小商小贩,或者是当地纳税大户的不法商贩,本地相关部门充作老好人不愿出头管理,所以一旦出了事,主动负责的更少。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行机构改革,尽量减少部门设置,将食品生产厂家以所在区域划分,进行实名制管理,分工明确、权责相配,让各管理部门切实担负责任。

第二,转变监管思路,畅通监督渠道,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当前中国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具有地域性特点,一些地方乡镇以村为单位普遍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问题的查处易受到全村村民的阻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监督管理到位,可以快速有效的肃清一整个行业的风气。另外,部分不法分子同执法部门打游击,白天大门紧闭,半夜开工,加大了查处难度。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主动发现问题,提前做好功课,加强同当地百姓紧密联系,做好当地百姓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加强百姓食品安全意识,以反面典型做宣传教育,引导百姓树立正确的食品观。同时,完善举报体制,让消费者投诉有门,通过众多消费者的力量形成一个监督网络,及时有效的查处整改违法生产行为,使食品安全问题止于消费之前。

第三,加强立法,严厉处罚,防止不法行为卷土重来。对待这些商贩不能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几天就敷衍了事,要通过司法的威慑制止犯罪。生产销售

危险食品属于危害公众安全罪,构成刑事犯罪,应按照这些产品的传播范围及危害程度施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并提高罚款金额,让这些不法厂商充分意识到犯罪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成本,有效遏止这些不法行为的死灰复燃。

上一篇:审判服务经济范文下一篇:少年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