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方案范文

2022-05-31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实施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双减实施方案范文

小学开展“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主管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把上级关于“双减”的要求落到实处,科学把握“双减”的精神实质,特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细则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严格根据《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2.教师严格按照各学科课时量安排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减课程和课时。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和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占课,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学校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课表、作息时间表,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市颁发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得随意加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

(二)加强有效教学研究。

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确保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

(2)由教研组长负责,各教研组围绕本学期教学重难点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本学期各学科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主题,组织教师上公开课、空对空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才能善于主动思考、愉快学习。在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生疑,促进知识迁移。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高效,每位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精讲精练。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读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不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容量性。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重基础规范的养成,重个性化体验感悟、表达;数学学科提倡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重视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导优辅差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组织他们参加多种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特别重视对部分“差生”的个别辅导,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迎头赶上。这样既减轻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加强特色备课精心备课。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人修改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充分吃透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形成教案。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增删,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使学生“满负荷”地学习,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精心设计练习老师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减轻重复性作业、避免机械性作业。在“练”字上下功夫,练习贵在得法,重在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提倡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严格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

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书面作业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1小时。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我校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少考多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功感。积极开展各项竞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各门学科间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其他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课外的知识积累。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取得家长对“双减”的理解和配合,避免从家庭角度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动征求来自家长的意见,交流教育学生自觉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提高师德修养。

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要尊重、理解、宽容,不得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歧视差生。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谈心沟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教师、学生、家长都要懂得充足的睡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

2、教师不得占用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集中上课。

2021年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全面推进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定“XX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针对我校下午放学后存在接送难问题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学校规定的课程教学之外开展的便民性服务措施,是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更是主动回应家庭需求,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二、工作原则

我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在家长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根据家庭所需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2.坚持公益服务原则。学生延时服务应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3.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各班、小组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有人监管、有安全措施、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

四、具体要求

(一)课后服务对象课后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二)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校工作日早上上课前、午间休息和下午放学后(周四教师学习除外),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7:00,夏季到17:30。

(三)服务形式早间以巡视看护为主,组织早到校学生开展晨间诵读;

午间以午间配餐和午休为主;下午放学后以有组织的社团活动及其他学习活动为主。

(四)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内容有辅导学生有效完成作业,并进行重点、难点的指导和辅导;

带领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和学习资源;在各个开放书架、班级图书角或是图书馆进行自主阅读;带领学生参与各类科普、体育和娱乐游戏、社团等活动,也可以安排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育人课程。

(五)课后服务程序我校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学校事先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服务内容公示、学生选择、家长申请、班级审核、校长审定、学校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

由家长向学校提出托管申请,学校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五、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课后看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分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组员由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年级组长组成。负责制定学校《进一步加强课后服务工作方案》,进行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安排与管理。

2.成立家校联动小组家校联动小组组长由分管德育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德育教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负责学生需求排摸,做好学校“课后服务”的相关申请、审核,与家长的沟通、联络等工作。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或不参加,杜绝拒不承认家长真实需求、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课后服务现象。定期通过学生、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服务效果。

(二)经费保障

1.将延长看护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管理范畴。通过绩效工资分配保障参与课后服务的在职教职工的劳务所得,并将服务态度、工作量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之中,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看护工作所需的设备、维修、服务等费用由学校经费支出,不向参加的学生及其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三)安全保障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

2.落实看护学生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延长看护期间,家长不随便进校。

3.切实消除场地、设施、消防、饮水卫生、传染病疫情、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流行病传染高峰期、空气污染、突发事件,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学校及时调整活动安排并告知家长。

4.看护人员对看护期间的安全负有第一责任,看护期间做到三个“关注”:学生有否无故缺席,学生参加看护期间有否身体不适,六点后家长有否准时接走学生。

5.学校管理人员加强巡视,关注看护情况,关注看护结束校园内有否滞留学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联系。

第二篇:2021中小学开展“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

二、工作原则

2

三、治理重点

2

四、实施步骤

3

五、工作措施

5

六、工作要求

7

2021中小学开展“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进一步加强我市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促进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行动的通知》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开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大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精准施策,全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建设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健康教育生态环境。

二、工作原则

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开发区(新区)管委会是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责任主体,负责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好本县区、开发区(新区)(以下简称“县(区)”)区域内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工作。

疏堵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学课后活动载体,扩大学生课余教学辅导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切实减轻学生校外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清理整顿无证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巩固“零择校”成果,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的联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坚决查处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行为。

宽严相济的原则。要从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涉及中小学生学科类(语文、数学、英语等)培训机构的治理,严格培训机构设置条件,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同时,修订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标准,规范培训机构的行为,既要满足“大众创业”的需要,又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治理重点

1.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具备办学条件的,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证照;对不具备办证条件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置。

2.对以教育咨询等名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办学资质却从事教育培训业务,责令其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

3.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要向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4.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5.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消防设施、办学条件和周边治安环境大检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立即停办整改。

6.坚决查处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从重处理。

四、实施步骤

(一)排查摸底

1.召开全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大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2.以县(区)为单位,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分布、培训类别等进行摸底排查,组织中小学校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全面掌握区域内校外培训机构的机构名称、培训学科类型、上课地点、周上课时间、上课形式、上课内容、授课教师、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现状;

3.认真梳理区域内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各县(区)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具体的方案。

4.组织修订《南昌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拟定校外培训机构教学点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

(二)集中整顿

根据各县(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方案,采取“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方式,对区域内的培训机构开展集中整顿。

“综合治理”方面:一是组建联合执法队伍。要建立由教育、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物价、卫计、公安和消防等部门参与的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开展全面的治理工作;二是针对性开展排查,重点是“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违规跨区域设点、居民小区“作坊式”培训机构、跨学期或跨学年收费、食品卫生和消防安全等;三是排查治理不留死角。采取地毯式排查,无论街道、社区、办公楼、商业区,还是学校、闲置厂区、居民生活区,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四是及时有效处置。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视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程度,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该处罚的处罚。

“专项整治”方面:针对综合治理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梳理,列出清单,分门别类。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建立“白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培训机构存在比较突出和集中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在集中整顿阶段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对“僵尸”机构的处理、超范围经营的监管、学科类培训教师的备案和教学计划的监督指导、虚假广告的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均要作为专项治理的内容,实行部门联动,压实责任,积极探索,敢于亮剑,长效管理。

(三)督促检查

此次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范围。由市政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从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民政、物价、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成立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督查组,对全市各县(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对中小学招生行为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情况进行督查。对于与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关的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不良行为,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治理。

对全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大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县区给予表彰,对工作推动不力,治理工作敷衍塞职,培训机构乱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将提出批评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成立南昌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消防支队、市房管局、市卫计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南昌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担任。

建立全市培训机构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民政、物价、公安、消防等有关职能部门对培训机构监管中的重大政策、突发事件、专项行动等进行研究、部署、协调、处理。

各县(区)也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培训机构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区域内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和监管工作。

(二)标本兼治,堵疏结合,规范发展

1.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一是巩固“零择校”成果,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继续巩固和覆盖我市普通中小学“零择校”的成果,取消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招生。从2018年始,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采取电脑派位分班,严格禁止以各种名目举办实验班、特色班等,减少学生因择校和分班盲目参加校外培训活动,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是扩大“教辅中心”的辐射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课余需求。

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南昌市教师志愿辅导服务中心”的试点范围,采取“教育部门主导,财政资金扶持,教师自愿服务,学生自我选择”的免费培训模式,通过线下集中辅导、线上答疑解难等形式,针对学生不同需求进行“培优补差”,以此抑制校外培训机构过度发展。

三是探索“课后三点半”服务模式,解决学生课后服务难题。

各县区要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三点半”后学生课后服务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第三方等形式,在坚持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兴趣活动,有效排解中小学生下课过早无人照看的难题,减轻学生家长因学生课后托管增加的经济负担。

四是实行“一同步三统一”的招生改革,规范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即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采取“统一报名时间、统一面谈时间、统一录取时间”的方式进行,制止民办学校将培训机构的培训结果与招生挂钩。

2.规范办学行为,多部门携手治理培训乱象

建立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把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根据不同职责,明确责任分工,畅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渠道,形成社区、街道、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教育部门做好培训机构年检、督导评估和办学行为治理工作;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对教育咨询公司跨区域异地经营的清理、超范围经营的监管;民政部门对二年以上未年检的“僵尸”机构进行清理;公安、消防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和校内消防安全的检查;街道社区对辖区内的培训机构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建立培训机构公示制度。畅通培训机构违规办学的举报途径,开通电话举报和网络举报通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实行“白名单”和“黑名单”公示制度,每年6月份公布本县(区)范围内培训机构的情况,建立培训机构社会信用体系记载公示制。

3.加大处罚力度,多方位依法监管形成态势

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毫不手软。

对“无证无照”开设校外培训活动的予以坚决取缔;

对“有照无证”开设校外培训活动的机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不得开展培训活动,不听劝阻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对不符合消防设置要求的培训机构,不得开展培训活动,整改达到要求可恢复开办,整改不达要求的予以停业整顿,直至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

对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出现“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初次发现,约谈机构举办者并立即整改;再次发现的,立即停办整改,三个月内不得开展培训业务。发现三次以上并屡教不改的,劝诫举办者并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

对培训机构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同意,擅自举办中小学等级考试及竞赛的,初次发现,约谈机构举办者并停止考试及竞赛;再次发现的,立即停办整改,三个月内不得开展培训业务。

对校外培训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对培训机构处以停办整改,涉及公办中小学校的,对学校负责人按违反招生纪律由纪检组约谈并给予相应处分,涉及民办中小学校的,约谈学校举办者,给予通报批评,并核减该校次年招生计划的10%。

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在培训机构兼课及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和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按规定和程序吊销该教师的教师资格证。

(三)强化督查,巩固成果,长效管理

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县(区)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举报电话:88611646。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举报制度,设置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检查,快速处理。要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培训机构进行检查、清理,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确保我市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生态环境。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课外负担,大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好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形势研判和应急反应机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要明确部门职责,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工作举措,确保取得实效。

2.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民教育素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跟风,切实减轻子女校外培训学习负担。加强舆论监督,及时反映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助推培训机构市场的规范有序。

3.各县(区)要确定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联系人,在治理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及时上报。

第三篇:关于2021年小学开展“双减”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主管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把上级关于“双减”的要求落到实处,科学把握“双减“的精神实质,特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细则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严格根据《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教师严格按照各学科课时量安排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减课程和课时。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和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占课,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学校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课表、作息时间表,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市颁发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得随意加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

(二)加强有效教学研究。

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各教研组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确保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由教研组长负责,各教研组围绕本学期教学重难点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本学期各学科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主题,组织教师上公开课、空对空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才能善于主动思考、愉快学习。在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生疑,促进知识迁移。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高效,每位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精讲精练。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读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不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容量性。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重基础规范的养成,重个性化体验感悟、表达;数学学科提倡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重视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导优辅差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组织他们参加多种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特别重视对部分“差生”的个别辅导,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迎头赶上。这样既减轻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加强特色备课精心备课。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人修改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充分吃透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形成教案。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增删,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使学生“满负荷”地学习,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精心设计练习老师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减轻重复性作业、避免机械性作业。在“练”字上下功夫,练习贵在得法,重在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提倡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严格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书面作业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1小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我校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少考多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功感。积极开展各项竞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各门学科间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其他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课外的知识积累。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取得家长对“双减”的理解和配合,避免从家庭角度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动征求来自家长的意见,交流教育学生自觉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提高师德修养。

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要尊重、理解、宽容,不得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歧视差生。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谈心沟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教师、学生、家长都要懂得充足的睡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2、教师不得占用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集中上课。

三、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教师

一是宣教结合推动“双减”。“宣”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和省里政策,在吉林省教育厅网站设立专区,在吉林教育电视台开辟专栏,在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制度上墙、进宣传窗等。“教”就是通过专题教育、主题班队会、载体性活动、签订教师承诺书、致家长一封信等,营造家校协同育人良好氛围。

二是疏堵结合推动“双减”。“疏”就是校内提质减负,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削减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课时和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堵”就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开展专项治理,严禁“超标”“超前”培训,整治培训机构唯利是图、超范围经营、错误言论、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构建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放改结合推动“双减”。“放”就是把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还给学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坚决克服评价标准中的“唯升学”“唯分数”倾向。重点加强对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正确办学方向。“改”就是推进考试招生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公民同招”,不得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进一步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75%。

四是监管结合推动“双减”。“监”就是强化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监督平台,畅通社会监督,受理减负举报。吉林省教育厅研发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体质管理监测平台,时时监控和评估“双减”成效。“管”就是重拳治乱,将“双减”工作作为督导“一号工程”,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继续实施教育厅领导包保市(州)制度,充分运用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手段,持续深入各地开展检查指导。同时,强化教育、市场监管、民政、人社等多部门综合治理合力,多部门联动抓“双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篇:中小学落实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落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实施方案(双减之一)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校本及综合实践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增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作业布置原则

1.因材施策。教师要精心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和书写等因素把作业划分为二至三个层次。

2.激趣创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性、责任心、创新精神。要避免因作业

过多或难度过大而出现的敷衍,抄袭问题。

3.合理布时。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严禁教师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

4.遵法守规。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方式布置家庭作业。

5.亲批亲改。教师必须亲自批改全部书面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二、作业布置基本要求

1.统筹确定作业量。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应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分层筛选,不布置重复性作业,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班主任负责与各学科老师沟通,各学科老师相互协调,统筹确定每天布置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

2.精选作业内容。学校各学科备课组必须坚持研究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科学设计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除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应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创造力。既要有练习型、准备型作业,也要有扩展型、创造型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要鼓励编制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4.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把作业形式划分为“必做作业十鼓励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5.建立教师“先做作业”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

6.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不允许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或罚写、罚抄等形式惩罚学生。

三、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学校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教务处定期抽查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加强作业总量监控。

中小学落实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双减之二)

做好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学校层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所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课后服务时间

1.星期一至星期五早自习(7:40-8:00,早到早参加)。

2.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活动与休息(13:30-14:10)。

3.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17:00-18:00)。

4.星期一至星期四住宿生晚自习(18:40-21:00)。

具体时间学校根据季节变换调整。

二、课后服务方式和内容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主要内容是安排学生做作业、写字、诵读、劳动、体育、音乐、美术及棋类活动,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类校园活动。

三、课后服务要求

1.加强宣传

进一步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引导家长深刻认识普及课后看护工作的意义。

2.及时整改

及时总结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做好自查自检工作。

3.常态检查

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切实提高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

4.提质增效

做好课内教学与课后服务内容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后看护质量,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的“服务”定位,切实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

XXXXX中心学校

2021年X月X日

中小学落实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XX发〔2021〕XX号)精神,不断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切实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建设XXX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发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发生,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确保

XXX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平稳有序、扎实有效。

3.工作目标。全市义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校内课后服务多元化呈现、多维度满足,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回归常态,校外培训规范有序、张弛有度。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精神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大见成效,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深化“作业革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要完善学生作业管理办法,要把作业布置作为教学常规重要环节来“管”,把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为校长和教师绩效考核关键指标来“评”。每位教师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准确掌握学情和班情基础上,精心精细、分层分类,差异化布置作业。保正难度不超标、量度不超额、进度不超前。做到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要建立学生作业公示制度,定期举办作业展览,促进校际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或批改作业。

5.分类控制作业总量。2021年秋季开始,我市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布置巩固性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平均时长不超过

60分钟;初中七至九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平均时长不超过90分钟。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充分挥作业预习、诊断、巩固、分析功能,将作业设计和讲评纳入教研体系认真研究。教师除了布置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内作业外,还要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课外作业。学校要加强对作业设计流程监管,做到每月一检查、每季度一小结、每学期一评比,将评比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鼓励教师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化、个性化、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践、多探索。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要认真批改作业,注重案例剖析,善于归纳总结,力求举一反三。要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能力。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要督促其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跟进必要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家务劳动,进行适宜体育锻炼,开展查阅资料、阅读名著等文化艺术类活动。家校之间要加强合作,督促学生按时休息、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自觉保护好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掌握与孩子交流沟通要领、主动关注孩子心理情绪,通过身教言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科学合理安排学生课后学习生活和晚间学习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文武兼修、全面统筹。

三、供给“满意服务”,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9.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积极探索“5+2”课后服务路径,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资源,有效实施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引导家长和学生自主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要与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常下班时间同步。课后服务时长,小学1至3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小学4至6年级控制在1.5小时以内;初中7至9年级控制在2小时以内。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服务。寄宿制学校周一至周五晚上可开设自习班,但每天课后服务总时长不得突破2小时。星期天和节假日学校可根据家长和学生意愿,按需提供相应服务,适当收取课后服务费用,但不得实行“一刀切”。更不允许借机上新课、赶进度。学校要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为课后服务提供可靠保证。

10.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要科学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保证“一校一案”能够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空,耐心辅导“学困生”,精心培育“学优生”,悉心关怀“平常生”,真心帮助他们站在不同起点,实现相同愿望,取得共同进步。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文化、体育、艺术、劳动、阅读等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受益。任何学校都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各校拟定的“双减”暨课后服务工作方案,须在9月1日前分别用书面文稿、电子稿形式,报教育局基础教育股。

11.畅通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工作主要校内教师承担,也可聘请德艺双馨的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热爱教育的行家里手、乐于奉献的志愿人士参与。教育局将组建

XXX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师资库,广泛吸纳校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其中。全方位打通人才流动渠道,为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提供帮助,重点支持薄弱学校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今后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四、坚持“依法治教”,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12.严格校外培训审批。2021年秋季开始,我市不再审批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有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改为“审批制”。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市政府统筹安排,合理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主管部门职责,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相关部门将联合执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凡是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对于已经违规的培训机构,要彻底进行清理整治。

13.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非学科类培训,要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各个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要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任何培训机构都不得高薪

挖抢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2021年秋季开始,我市将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五、高举“质量大旗”,建强学校育人阵地

14.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校要不断巩固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促进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平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要群策群力,推进城区集团化办学,撬动区域化治理,加快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要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和班级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差距,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发展速度和效能上实现一体化。

15.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市教研室要认真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增强课堂教学效能,提升学生校园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初高”科学衔接、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做好各个学段入学准备。要严格按课程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做到课内应讲尽讲、课外有求必应,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逐年攀

升为奋斗目标,以教师能力素质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教学常规落实为发展基点,进一步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指导教师人人备好课和上好课,保证每一节课有趣有味、有用有效,切实解决学生课堂上“吃饱、吃好”和“吃了、吃消”问题。每位校长必须对教学质量负总责,要时刻把教育教学质量拿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实处。教师要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不仅要帮助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本领,更要启发学生明事理、悟原理、懂道理。学校要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随意增加量度、提高难度、加快进度;不得赶课赶考、违规统考、超纲考试、借考排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绩实行等级制呈现,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市教育局将科学界定教学成绩在“五育”并举考核中的权重,通过突出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强化质量意识。

六、完善“配套机制”,保障“双减”工作稳步推进

16.严格入学招生政策。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严禁跨片招生、“掐尖”招生、“抢跑”招生、考试招生,要共同维护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高中阶段学校,要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更加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17.健全质量监控机制。“一校一案”须针对不同班级、年级和学段课后服务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内容和要求、措施和保障、管理和评价等内容。要优化师资力量,细化工作职责,强化质量保证。要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检查、有通报、有评比、有总结。要定期举办课后服务质量和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家长和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现场观摩等形式检验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反馈课后服务效果和满意度。

18.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党对学校“双减”工作的领导。把“双减”工作作为我市重要民生工程,纳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重点,确保“双减”组织有力、推动有序、落实有效。学校党组织要认真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在“双减”工作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绽放绚丽风采。市教育局将对照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正确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主动适应政策环境和市场供需变化,积极主动转型升级,为社会和家庭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强课后服务经费统筹。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按需施教、有偿服务。按照“成本核算、合理分担”原则,适当收费、严格监管。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以质论酬、按劳计酬。按照“学校主导、部门监管”原则,加强考评、突出实效。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控制在

2至4元生/时(小学2至3元生/时,初中3至4元生/时)。三是强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各校要积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准确把握学生家庭状况,做到教育学生有的放矢、家校沟通胸有成竹。要发挥好家长学校、家委会作用,帮助家长转变育儿育女观念,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学生观、质量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达成“双减”共识,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良好氛围。四是加强广告宣传管制,任何课外培训机构不得借助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五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由市政府牵头多部门联手,组织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减员压减,有效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过多过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不规范培训行为。六是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双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教育局负责抓好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一方面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对学校“双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确保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早起动、早落地、早见效。七是加强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市教育局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面向社会设立监管平台和专门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强化社会监督。各校要及时总结“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做好宣传推广。

学校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任何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从2021年秋季开始,XXX市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第五篇:2021中小学落实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首善标准,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积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工作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出发,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坚持校外培训的公益属性,注重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坚持政府主导、各方联动。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健全保障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体系,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同步深化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推广典型经验,深入探索推进重难点问题治理,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3.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治乱、减负、防风险”的工作要求,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校内服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学校教育教学安排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构建学校育人生态。提升校内教育服务质量,提高学校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

校外培训规范有序。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防止无序扩张,严查各类违规培训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标本兼治、强化监督、严肃问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使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形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减负主要措施

(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方面,12条主要措施。

包括。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等级评价方式、限制竞赛评优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实践锻炼。

(二)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方面,5条主要措施。

包括。依规登记诚信经营、严禁超标培训、严格教师聘用、严禁与升学挂钩、控制培训时间。

(三)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方面,4条主要措施。

包括。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加强家庭交流互动、增强孩子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健康生活。

(四)强化政府管理监督方面,9条主要措施。

包括。克服片面评价倾向、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严格活动竞赛管理、规范培训机构监管、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支持做好课后服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减负督导检查、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四、实施步骤

(一)对照整改阶段(xx年8月至xx年12月底)

1.全面学习(xx年8月)。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广大家长,通过集体学习、专家报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学习理解减负30条的重要内容,力争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支持、各负其责,积极落实。

2.集中宣传(xx年9月)。在我县开展“中小学生减负--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中,各中小学校、培训机构要积极参与,负责组织对广大师生和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媒体正向宣传作用,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减负共识。

3.对照整改(xx年10月至12月底)。要逐条逐项压实责任,组织各中小学校、各社会培训机构和广大家长,对照减负30条,进行自检自查。列出具体问题清单,制定整改计划。力争到xx年底,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情况得到有效缓解。

(二)达标建设阶段(xx年1月至xx年12月底)

1.县级检查(xx年1月至7月)。组成专门工作组,逐一对所辖各中小学校、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并建立台账。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间,压实整改责任,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对于违反减负30条中15个“严禁”和15个“不得”行为的,加大督查整改力度。

力争到xx年7月底前,全县中小学校、各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家长全部达到减负30条的要求。

2.政府督导(xx年8月至11月)。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

部门逐级开展减负30条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每学期向社会公布督导结果。对减负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依法依规予以严肃问责。

3.推广经验(xx年12月底前)。通过检查、督导等,评比认定一批减负典型学校、培训机构和家长。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以及通过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积极推广本地减负工作有益经验,基本形成社会各界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1.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进一步作业教研质量。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搞质量。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

2.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让学生从大量、繁琐、重复的学习劳动中解放出来,学校定期开展书法、美术、音乐、足球、篮球、科技小制作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校自编适合学生的健身操,录制视频,教会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假日坚持此项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能力,做到劳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与家长合作控制学生居家上网时间,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远离游戏,远离直播平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报复的新时代青少年。

3.坚持以学定考,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学校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每学年定期组织考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察,结合考试,正确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反馈学生阶段性学生成果,以利于让学生在下一步学习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不出偏、怪考题;

教师在出题过程中要认真筛选有针对性,基础性的试题,考试难度要适当。学校和班级不得公布学生个人和集体成绩、名次等信息,校内不开展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4.注重家校合作,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效果完善家校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做好引领学生做好作业时间管理,高效完成作业。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通过手机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实际能力的实践性、综合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学校或教师不能把安全教育、法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以课外作业形式布置给家长和学生。

5.加强绩效考核,促进双减工作可持续推进把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方面的成绩、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纳入学校考核,并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上一篇:生活物资管理范文下一篇:世界经典情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