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听课反思

2023-03-11

第一篇:我多想去看看听课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金燕小学 宋丽娜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满足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想知道,想探求的心理。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亲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轻松学习。有以下优点:

一、指导读好长句子。

一年级的课文当中有不少长句子,学生不容易读通顺,齐读时也很难读整齐,是学生朗读的难点。于是我分步开展指导,让学生先读短语"遥远的北京城 雄伟的天安门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再读整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化解了朗读难点。并且通过我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为之后的感情朗读打好了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理解词语。

"壮观"的意思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孩子置身其中,直观地看,直接地感受,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了"壮观"的含义。有感受才有真情的流露,看完录像,我借景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三、通过对比朗读,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为此,我设计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感叹句的情感,我出以下句子:

句1:我想去看看。

句2:我多想去看看!

句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在比较读中体会出了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到了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并体会到文中"我"的感受,读出了真情实感。

不足之处:

一、 课堂教学趣味不够。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就应该采取游戏等形式互动,在读文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

二、拓展说话目标没有达到。

教学时,我还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训练,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以填空的形式完成说话训练:" 告诉我,沿着 ,就会走出郑州。 , .我对 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降低了说话难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知识面较窄,只有少数学生能完成,其实可以设计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课件出示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或你去过哪些城市旅游过,给同学介绍一下当地的风光。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弥补学生知识面窄的缺陷,使学生能够完成说话训练,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

总的来说,课堂是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加以完善。

第二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时代玫瑰园小学

唐华萍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文中的语言很有特点,先以爸爸妈妈的视角介绍北京和天山,然后挑选一个北京和天山最具有代表的景观进行介绍,最后表达强烈的向往欲望。文中的语言侧重偏正短语,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多语言素材值得积累,也可以借此文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朗读技巧。

在积累语言素材方面,这篇课文我采用字词句篇整体教授的方法。课程标准里也强调,生字教学不能是独立的,它可以与词语相结合,再利用词语进行说话的练习,最后把字词句回归到课文里整体记忆。在学生字词时,先让学生掌握生字的字音,然后利用识字游戏对生字的字音进行复习巩固,接着挑选有特点的生字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最后再进行字义的点拨。生字的音形义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很快掌握,因为一部分孩子在课前就已经认识,所以在读音方面不需花很多时间,我把主要时间放在重点字形的分析上。学完生字,紧接着就出示走山路的词语挑战游戏,能沿着山路正确朗读词语才可以到达北京城,孩子们在接受挑战的时候都非常积极参与。最后把词语放进短语中,把课文中那些带有“的”的短语单独拿出并进行朗读,让学生根据样子说出一些偏正短语,并告诉他们以后在写话说话的时候都可以用上这种类型的短语,可以帮助你把句子表达的更加生动有趣。所以,字词句的训练是一个完整的推进程序,这可以让孩子们感知原来单个的生字可以这样用,我们学习一个生字并不单单为了记住他的读音和字形,更是为了把他放到词语、短语、句子中去,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优美。

在课文朗读指导方面,在文中有几个明显的长句,如: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我利用这两个长句让学生初步了解几种朗读技巧,一是要学会停顿,根据自己的预感和对句子的理解对长句进行停顿,这样可以帮助你读的更准确、流利、整齐。而是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重读加强句子的感情,这种方法一开始需要老师进行范读,让学生自己感知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怎样找出句中该重读的词语,有重读的词语有什么好处。再出示几个句子进行操练。最后,让学生掌握好偏正短语不拖音调的读法。偏正短语都带有“的”,而且这个的都读轻声,应该快而短地读过去,读得轻快活泼,这种读法对于刚开始学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需要老师反复带读范读,每碰到这种短语都要让孩子们准确地练习,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大概一个星期,孩子们就能逐渐掌握这种不拖音调,又能轻快活泼的朗读技巧了。

我喜欢我的语文课堂目标明确,然后围绕一个个小目标去研究每一篇课文,将每一篇文本分割成对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语言素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篇一: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当作朋友,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去北京的话,你会到哪些地方去看一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和朗读训练,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这一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从一开始的自由读——重点句子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评选“朗读能手”,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让学生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更加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不足之处:

1、在做识字游戏时,当学生猜对了卡片后面的字,应让猜对的同学领读卡片上的生字,这样学生对生字识记的会更好。

2、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今后应加强读的训练。

3、在学课文时,“多想”没有解法,在讲时如果让学生用换词的方式理解就更好了。

篇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篇三: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多想去看看》的第一课时,在整节课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特点。

从整个教学活动来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学习,而是主动的,充满热情和好奇地学习。从一开始的自读,互相读,自己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到学生对不同问题的相争,辩论,发表不同见解,都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在主动地学习、探究、并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特点。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思维火花。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现代化教育手段播放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美丽的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后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再如富有挑战性的朗读,识字等比赛形式,都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情趣。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地合作,愉快地交流,遇到不懂问题也能主动地探究,这说明教者在平时是十分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例如,有一组小学生对“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他认为,这两句话是一样的,为什么要重复,而且中间用了一个句号。他百思不解,经过讨论,反复朗读,大家明白是这个山里的孩子太希望到北京去看一看,这是在表达“他”强烈的愿望。问题弄明白了,个个学生的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这样主动地探究式的学习,要比教师的灌输的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总之,这是一节比较符合新课标的一节课,由于受学生年龄限制,有些地方体现还不够到位,但我坚信,坚持用新理念培养训练,不久将来一定会有明显效果。

第四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范文)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像“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第五篇: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会写“足、走”两个生字。

3、感知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并背诵读课文。

【学习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课前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句子(爬山)

1、导语:

师:小朋友们,今天丁老师带大家去玩好吗?(好)大家可不要怕困难哦,因为我们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并且在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阻碍,怕不怕?(不怕)那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现一个小孩在走山路,边走路边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排,学生需读对上头的词语才能通过)告诉、广场、升旗、北京城、天安门、小路、弯弯、多想。

2、开火车读词语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扫除了障碍,让我们把这些障碍再读一读,好吗?(生读)

3、读句子:

师:真好!丁老师这里还有更难的,你们敢不敢挑战?(敢)出发!(分小组读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走了这么远的路,大家累吗?(累)可你们知道吗?文中的小朋友可不怕累呢!只要能走出大山,走再远的路他都不怕。走出大山,小男孩最想去哪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 1句话,知道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妈妈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后来,妈妈又告诉我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

二、三句话。请大家把第二句话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生自由读

3、生交流

⑴ 理解“遥远”。

解释“遥远”的含义(很远很远的意思)──造句──读句子。

⑵ 理解“壮观”

观看升旗仪式。──说说从图上或录像上哪里可以看出“壮观”?──读句子。

⑶ 展示资料,练习说话。

⑷ 老师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北京城。

过渡:小朋友们,北京城美吗?(美)北京不单单是美,更重要的是她是祖国妈妈的首都,谁都想去看看。那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是呀,文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小朋友和妈妈说了什么?(生读)

4、学习最后一句话。

⑴ 学生读。

⑵ 比较句子

⑶ 看图

⑷ 自由朗读

⑸ 学生展示朗读

⑹ 全班朗读

5、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⑴ 分句背诵。

⑵ 全班背诵。

四、指导写字

导语:小朋友刚才与文中的小朋友一去看了看我们美丽的北京城,《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大家也已经会背了,真好!这课还有两个生字要认记书写,我们共同来学习,好吗?

1、出示本课的两个生字(走、足)让学生对比一下,找找它们的异同点。(他们都是平舌音,字的下半部分相同,上半部分土一样,“走”的上半部分是“土”,“足”的上半部分是“口”。

2、火眼金睛(说说这两字应怎么写才漂亮)

3、老师范写

4、学生书写

5、展示──评价

五、唱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反思】

1、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上课是快乐和神奇的色彩。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在他们心田种下爱语文的种子,我用自己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多种的手段,千方百计地“哄骗”、“鼓动”学生学习,如排除障碍;开火车朗读词语;看录像找“壮观”,唱歌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2、在热热闹闹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生字”教学作为重点,充分体现年级教学的特点。学生杂杂实实地读拼音、读词语、读句子。

3、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如何拿书、如何发言,如何写字都进行严格的规范。就拿语文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一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还有表达的自信。只要他们有说的意愿,我都让他们说,并注意在其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锤炼、雕啄、训练。

4、学生要发展,应起始于教师教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血有肉的课堂主人。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开发进取。因此,在课文的朗读感悟中,我倡导个性化阅读。我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并想一想,说一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对小诗的词句的自我感悟,只要思维合理我都给予肯定。此时,课堂上众说纷纭,书声朗朗。学生想说就说,想读就读,没有整齐化一,没有“一个标准”的束缚,自由人读自由文。我口说我心,我口读我情,无拘无束,轻松活泼。学生对小诗多样化的解读,集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可发展的态势。

上一篇:我的整个世界都是风景下一篇:武大生命科学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