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

2022-11-25

第一篇: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

山东青岛国家税务局2008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

解答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10065 更新时间:2009-3-23 11:33:00

一、应税收入

(一)企业取得的财政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如何进行税收处理?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将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列为不征税收入。具体按以下原则处理:

1.财政性基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所称国家投资,是指国家以投资者身份投入企业、并按有关规定相应增加企业实收资本(股本)的直接投资。

(1)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2)对企业收取的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3)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国务院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2.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1)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由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缴纳的不符合上述审批管理权限设立的基金、收费,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对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并上缴财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作为不征收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3)企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折扣、折让应如何处理?

解答:1.商品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3.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三)一居民企业接收上级单位拨入的专项汽车检测设备改造款,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所得税?

解答: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扣除第七条中列出的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后,都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上述改造款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一并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将现有部分自产产品展示在公司样品间,请问这些从仓库领出的产品是否应该算作销售处理?

解答:《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贵公司将自产产品用于样品陈列其资产所有权未发生转移,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若将样品无偿赠送他人,其资产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应视同销售货物缴纳企业所得税。

规定中所涉及的“货物”包括自产、外购货物。

(五)实行新税法后跨期收取的房租如何计入收入?

解答:跨期收取房租,从2008年起应按合同约定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房租租金收入,只要合同有约定收款日期,无论约定收款期是否收到款项,都要确认收入。

二、税前扣除

(一)A企业从B企业挖来一个员工,因该员工在B企业合同未到期,需要支付违约金,且由A企业负担该违约金,请问该违约金可在A企业税前扣除吗?

解答:企业支付并列支的应由员工个人负担的违约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二)、金融机构因其客户到期未能履行偿还贷款责任,起诉到法院,并依据法院规定预先垫付一切诉讼费用。后法院判决由被告偿还贷款本息和相应诉讼费,并向法院申请执行,但因被告(借款人及保证人)财产无法执行,法院下达终止执行,该行债务和诉讼费用无法追索。金融机构预先垫付的诉讼费用是否可作为财产损失申请税前扣除?

解答:胜诉方预先垫付的本应由败诉方承担的诉讼费,如果经追偿后确实无法追回的,胜诉方可以税前扣除,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三)、企业帐簿记载的固定资产中有部分房屋、车辆,属企业为投资者(股东)个人购买的,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但投资者无偿交与企业用于生产经营使用,问企业这部分资产提取的折旧是否可税前扣除。

解答:如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股东),其实质为企业对个人实物性质的分配,不论所有者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也不论企业是否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使用,其提取的该部分固定资产折旧不得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四)国税[2008]299文件规定的期间费用是否能在预交所得税中扣除?

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99号)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当年实际利润据实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对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利润额,填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国税函[2008]44号文件附件1)第4行“利润总额”内。

根据上述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办理季度申报时“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中第4行“利润总额”金额应为:企业申报期内账面实际利润或亏损金额加按照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及预计利润率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的合计金额。因此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在计算过程中已经进行扣除。

(五)国发《2008》21号文规定:对企业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如果2008企业亏损,是否可以全额税前扣除?还要受12%的比例限制么?如果亏损企业可以全额扣除此项捐赠的话,那么因捐赠扣除形成的亏损是否可以五年内弥补呢?

解答:《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会计利润。”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在计算捐赠扣除金额时,应是在会计利润12%的范围内扣除,超过l2%未能扣除的部分,也不能向以后结转。针对汶川地震的捐赠国家出台了特殊优惠政策,即在2008年底前企业向灾区的公益性捐赠,准予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据实税前扣除,但扣除的捐赠数不得超过企业本实现的会计利润。

税前扣除的凭据为纳入财政管理的专用票据。

(六)以前购买的固定资产,已按旧税法规定的年限计提折旧,请问2008年起能否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调整折旧年限。

解答:新所得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只适用2008年1月1日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

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属性和使用情况,按照自己会计核算要求自行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长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按照会计核算计算的折旧额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算的折旧额的差额调减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七)新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能列支,是否意味着集团企业总部向其子公司分摊收取的管理费已不能在子公司中作费用列支?

解答:《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得扣除。”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既有总分机构之间因总机构提供管理服务而分摊的合理管理费,也有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等集团企业之间提供的管理费。由于《企业所得税法》采取法人所得税,对总分机构之间因总机构提供管理服务而分摊的合理管理费,通过总分机构自动汇总得到解决。对属于不同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之间,确实发生提供管理服务的管理费,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原则确定管理服务的价格,作为企业正常的劳务费用进行税务处理,不得再采用分摊管理费用的方式在税前扣除,以避免重复扣除。

(八)煤炭生产企业计提的安全费是否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解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建[2004]119号)附件1《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据此,安全费如果符合上述规定,就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九)企业开办费是否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不短于3年在税前扣除吗?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不再将开办费列举为长期待摊费用,与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处理一致,即企业的开办费可以在当期一次性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新成立的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可在当期一次性扣除;之前成立的企业发生的截止2007年12月31日尚未扣除的开办费余额部分,在实行新税法后仍执行“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的原规定,在剩余期限内分期扣除。

(十)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假设有一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80万元,请问,如何计算税前扣除的数额?如果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税前扣除的数额又是多少?

解答:

1、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

20000×5‟=100,80×60%=48,100>48,则只能在税前扣除48万元。

2.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

20000×5‟=100,200×60%=120,100<120,则只能在税前扣除100万元。

(十一)企业按税法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是否可以在税前扣除?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分别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当年税前列支的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当年税前列支的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当年税前列支的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因此,企业在执行上述三费的扣除问题时,要以实际发生金额为基础在规定范围内扣除。实际发生金额低于规定范围,按实际发生金额扣除。

(十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福利费有节余,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福利费按工资薪金总额的14%据实列支,新法实施以前节余的应付福利费如何处理?

解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第三条规定,关于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问题,2007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再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14%比例内据实扣除。企业以前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2.《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十三)企业发生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的职工福利费支出,税前扣除的凭据如何确定?

解答:纳税人应凭合法适当的凭据进行税前扣除。因此职工福利费支出也应按规定凭合法适当凭据的在规定比例内据实扣除。

鉴于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按一定标准定额从福利费中拨付给企业内部自办的职工食堂用于职工用餐支出的,企业可凭董事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决议按实际拨付额据实扣除。

(十四)企业在社保局发放基本养老金之外支付给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和节日慰问费是否可以在税前扣除?

答:企业在社保局发放基本养老金之外支付给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和节日慰问费不属于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因此,不能在税前扣除。

(十五)一内资企业2005年2006年亏损,2007年获利但没弥补亏损正常纳税,现2008年获利,请问是否可以用2008年获利弥补200

5、2006年的亏损?

答:税法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的亏损可以向以后结转弥补,弥补期限为五年,但是必须是连续弥补。2007应弥补200

5、2006亏损而未弥补的部分,应视为自动放弃,扣除自动放弃的部分后,200

5、2006年仍有应弥补亏损余额的,可以用2008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

(十六)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在税前扣除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律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1.《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所有的用工单位都必须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务报酬一般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合同签订的。显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领取职工薪酬;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规定,在本企业任职或与本企业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上述员工必须按规定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确定与企业存在任职或雇佣关系。纳税人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应加盖劳动合同鉴证章或在劳动合同备案表上加盖劳动合同备案专用章。

支付给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税前扣除。

2.企业反聘退休人员、退养人员应签订《劳动协议》,其支付的劳动报酬可据实税前扣除,但不纳入工资薪金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

3.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对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而未签订的纳税人,不得变相以劳务费发票进行税前扣除。

(十七)社会保险缴款、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的税前扣除具体标准?

答: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不超过企业实发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帐户的部分)。补充养老保险(年金)按实发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实发工资基数之和的8%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按实发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职工基本失业保险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实发工资总额的2%缴纳。

企业按国家统一规定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我市确定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为20%),按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办法发放的住房补贴、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贴,可在税前据实扣,暂不计入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应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支付,不得由企业负担。

(十八)劳动保护费如何进行税前扣除?

答: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可以扣除。劳动保护支出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以劳动保护名义发放现金和非因工作需要和国家规定以外的带有普遍福利性质的支出,除从职工福利费中支付的以外,一律视为工资薪金支出。

(十九)企业职工冬季取暖补贴如何进行税前扣除?

答:1.企业比照市财政局、物价局等单位《关于印发<青岛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冬季取暖费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青财文[2002]25号)的规定实际发放的职工住宅冬季取暖定额补助在福利费中税前扣除,不纳入工资薪金总额。

实行职工住宅冬季取暖定额补助后,职工住宅冬季取暖费由个人缴纳。企业单位不再报销职工住宅冬季集中供热费。

2.不采取上述补助方式的企业职工,按照市有关规定凭合法有效凭证报销并列入成本费用的职工集中供热费,准予在福利费中税前扣除,不纳入工资薪金总额。

(二十)为本企业职工支付的通信费用是否允许税前列支?

答:企业依据真实、合法的凭据为本企业职工(已签订《劳动合同》等)报销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办公通讯费用,准予在税前据实扣除。

(二十一)物业管理企业代收费业务凭据有何规定?

答:物业管理企业收取代业主支付的水、电、暖、燃气、有线电视、互联网使用等费用时,应使用税控收款机或计算机开具省地税局监制的《山东省XX市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通用发票》转交相关业主,开具时应分别列明代收款项的名称及金额,业主凭通用发票据实税前扣除。

物业管理企业向业主开具代收费用发票后,水、电、暖、燃气、有线电视、无联网运营等部门不得再向业主开具发票。

由业主直接向上述部门缴纳费用的,应当取得上述部门开具的发票。

(二十二)纳税人善意取得不合法凭据进行税前扣除,应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税发[2005]50号)中“不能提供真实、合法、有效凭据的支出,一律不得税前扣除”的规定,贯彻执行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以不合法凭证列支成本费用的,并有根据认为该项成本费用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即税前扣除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原则的,可要求纳税人限期改正,要求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从销货方或提供劳务方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包括下列情况:

(1)纳税人有真实交易、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能够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规定,从销货方重新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且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善意取得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参照执行)。

(2)纳税人有真实交易、善意取得虚假普通发票,能够从销货方或提供劳务方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普通发票的。

(3)纳税人按照约定付款,对方应开具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而未开具,经纳税人索取已经换回符合规定的票据的。

2.纳税人若能够在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可根据其从销货方或提供劳务方(不能改变原开票方)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购货凭证、劳务凭证上注明的价款(以不高于原帐面记载金额为原则),允许纳税人作为业务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以上情况不包括向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以及业务实际发生以白条、收据、或采取不法手段等进行税前扣除的纳税人。

纳税人重新取得税前列支凭据的应同时提供由开票方出具套印发售税务机关公章的《发票购领簿》基础资料联以及记载所开发票号段的领购记录联复印件备查,不能提供以上资料的或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伪造有关资料的,一经查实,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3.纳税人若不能够在限期内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的,其有关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二十三)纳税人在12月底前购进的存货、固定资产,如果当年进行估价入帐但当年没有取得税务发票,当年年底估价人账的金额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作纳税调整增加吗?

答:对企业购买但尚未取得发票的已入库且入帐的存货和固定资产,原则上须在终了前取得正式发票后其相关的支出方可税前扣除,但考虑到部分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上述规定时限内取得发票确有困难的,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特做如下补充规定:对在终了前仍未取得正式发票的已估价入帐的存货、固定资产,取得发票的时限最迟不得超过纳税人办理当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法定截止期限之前,超过这一时限的已办理汇算清缴税前扣除的相关支出应进行纳税调整。

纳税人发生的上述涉税事项,应在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附送资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中作专项说明。

(二十五)企业上对已按暂估价值结转成本的存货,由于在汇算清缴前未及时取得发票,已作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处理,现已取得发票,请问能否在今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解答:可在取得发票的当年作相应的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处理。

(二十六)实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业务问题解答

1、中外合资房地产企业在执行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时,期间费用按照已售面积/可售面积的比例,进行税前申报。那么截止到2007年末,假如未完全销售,则2008年1月1日以前所发生的期间费用部分未税前申报,请问:此部分费用是否可以在2008年税前扣除?

例如:某项目2006年1月1日开工,同年取得预售收入15000万元,发生期间费用1000万元,2007年完工,取得销售收入18000万元,期间费用4400万元。截止2007年末,已售面积/可售面积的比例为60%。

08年取得销售收入6000万元,已售面积/可售面积的比例为85%,期间费用500万元,当期允许扣除的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及税金4500万元,当期利润总额1000万元。(以上成本费用假设全部取得合法凭证,各项费用扣除符合税前扣除比例)

截止2007年末,所得税前申报扣除费用=(1000+4400)×60%=3240万元,剩余2160万元(1000+4400-3240)应如何处理?

答:以前预售阶段的未扣除期间费用,符合税前扣除原则的可以在2008年汇算清缴时全额扣除。因此,企业在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是,主表13行“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54行“其他”的第四列填入以前未申报扣除期间费用余额2160万元,假设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则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160万元,向以后结转待弥补亏损。

2、外资房地产企业在2008年以前,未完工的业务招待费在取得完工销售收入后可以按照当年的完工比例和收入比例允许税前扣除。2008年以后执行新税法后,对于递延至2008年尚未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如何处理?

答:2008年以后执行新税法,外资房地产企业未完工以前的尚未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余额和2008年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合并,根据新税法的相关规定在2008年汇算清缴计算扣除

例:2006年(未完工)发生100万业务招待费、2007年(已完工)发生120万招待费,2007年取得销售收入12000万元,已售面积/可售面积的比例为60%.2007年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标准为:

1500×5‟+(12000-1500)×3‟=39万

按照当年销售比例允许计入成本费用的业务招待费为:

(100+120)×60%=132万

2007年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39万,当年应纳税调增132-39=93万元。

2007年允许向以后结转的业务招待费为220-132=88万元

2008年收入15000万元,当年发生业务招待费60万元。

计算过程:

第一步:计算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

60万×60%+88=124万元

第二步:按照销售收入的5‟计算扣除标准

15000×5‟=75万元

2008年业务招待费允许税前扣除标准为75万。但是企业实际计入当期费用的业务招待费为60万元,由于企业还有以前尚未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余额88万,因此允许再扣除15万(75-60)。在填报申报表时,在附表二成本明细表中的管理费用中包括60万元的业务招待费,在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表第26行“业务招待费支出”第3列填入73万元。因为以前尚未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余额88万元是包括在预售阶段的期间费用之内的,而预售阶段尚未扣除的期间费用余额根据问题解答一已经通过附表三54行第四列纳税调减,因此需要纳税调增73万元[88-(75-60)]。

3、外资房地产规定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票,完工时可以根据预算的80%结转扣除,最迟在完工之后的三年内收集并扣除。实行新税法后,对于以前开发的项目未及时收取发票的如何处理?

答:执行新税法后,外资房地产企业税前扣除的计税成本,除了规定允许预提的费用之外,其他成本费用应以取得合法凭证的金额,根据已售面积占总可售面积的比例配比扣除。

例:某外资房地产企业,2007年完工,当年取得收入15000万元,已售面积/可售面积=60%,开发成本预算20000万元,截至2007年取得合法凭证的开发成本发票8000万元。

因企业07年完工是无法取得全部成本发票,当年允许扣除的计税成本=20000×80%×60%=9600万元

2008年继续取得开发成本发票9000万元,累计已售面积/可售面积=90%

2008年允许扣除的计税成本=按照取得合法凭证的金额与累计已售面积配比计算允许税前扣除的计税成本-以前已经税前扣除的计税成本=(9000+8000)×90%-9600=15300-9600=5700万元

5700万元填入附表二成本明细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中。

4、一房地产企业原为内资企业,2007年转为了外资企业,在内资企业期间有亏损,2007年按照外资企业的规定预售收入按B类企业申报。请问该企业在内资企业期间的亏损在以后应该如何弥补?2007年是否作为一个补亏?

答:对于符合税收规定的亏损,允许在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内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弥补。其中2007年应包括在弥补期限之内。

5、外资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的预售利润率实施新税法前后存在差异,如何协调?

答:如果在08完工,根据外资企业实际结转完工销售收入的预售收入*实际预售利润率填入附表三纳税调整表第52行第4列。

如:某外资房地产企业,07年实现预售收入1000万元,根据规定预售利润率为15%,08年前3季度实现预售收入2000万元,按规定预售利润率为25%.08年12月完工,共计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假设预售收入全部结转完工收入),企业利润100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调增调减项目)

应纳税所得额=1000+2000×25%-(1000×15%+2000×25%)=1000+500-650=850万元

其中,利润1000万元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分别通过附表一和附表二转入主表的13行“利润总额”。500万元填入附表三52行“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的第三列,650万元应该填入附表三52行“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的第四列。

第二篇: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12-31 10:49:35北京市其他机构

各区、县(地区)国家税务局:

近期,有区、县(地区)国税局反映部分企业所得税业务政策问题,经市局研究,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新办经营多业的三产企业经营主业的确定问题。

(一)对新办的三产企业经营多业的,其经营主业是指收入超过企业全部收入50%(含)的业务,或在企业各项收入中居于首位的业务。

(二)《北京市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的通知》(京税二[1994]268号)第二条第3款中“其主业的经营收入不得低于企业或经营单位全部经营收入的30%(含)”的规定停止执行。

二、关于从高新技术企业分回投资收益的补税问题。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的规定,投资方企业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外,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政策业务问题的通知》(京国税发[2001]124号)第三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三、本通知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解答

2010-3-17

【打印】【关闭】

一、关联企业之间无偿使用资产问题关联企业之间无偿使用固定资产的,应按照经税务机关调整后的价格确认租金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无偿使用资金的,应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利息支出问题

1、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以及企业向除此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国税函[2009]777号文件规定的,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应提供发票或完税凭证及借款协议(合同)。

2、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发生的利息支出的计算公式为: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如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大于该期间借款额,则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不超过该期间借款利息额。

三、职工福利费问题

1、企业购入空调等设备、设施供职工食堂使用,因所有权未转移,不作视同销售处理。设备、设施提取的折旧费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2、企业食堂经费应在职工福利费中开支。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内部监管制度,并制作内部专用凭证。招待客户的开支,应作为业务招待费处理。

3、企业劳动保护费开支范围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出于工作需要;二是为雇员配备或提供;三是限于实物形式,包括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品等。

4、实行车改的企业,在合理的标准内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车改补贴,以及采用报销燃油费形式发放的补贴,应作为交通补贴在职工福利费中开支。

四、私车公用问题对纳税人因工作需要租用职工个人汽车,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支付的租金,在取得真实合法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对在租赁期内使用汽车所发生的汽油费、过桥过路费和停车费等费用,凭真实合法凭证允许在税前扣除。对应由个人承担的车辆购置税、折旧费以及车辆保险费等不得在税前扣除。

五、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

1、企业发生股权转让损失除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等发生的损失外,需要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才能在税前扣除。报批时,企业应提供股权转让合同、中介机构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如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税务机关有权按《征管法》有关规定处理。

2、企业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应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9]88号文件第三十四条第

(十)款规定处理,企业应提交损失原因证明材料、具有法律效力的债务重组方案。

3、应收账款三年以上的,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作损失处理。

4、《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中的多项损失涉及到出具“资产清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应为由债权人出具的资产清偿过程的说明。

5、国税发[2009]88号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小(占企业同类存货10%以下、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下、或10万元以下。下同)中”当年应纳税所得“,应为企业资产报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

6、国税发[2009]88号第二十四条规定“单项或批量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应由专业技术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如无法取得专业技术鉴定机构鉴定报告的,由企业内部相关技术部门出具证明。

7、汇总纳税企业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资产损失由其建账级分支机构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六、水电费问题企业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共用水电、无法取得水电发票的,应以双方的租用合同、电力或供水公司出具给出租方的原始水电发票或复印件、经双方确认的用水电量分割单等凭证,据实在税前扣除。

七、人员伤亡赔偿支出及特殊工种确定问题

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过失造成本企业或非本企业人员伤亡,其赔付的赔偿金,在国家相关赔偿标准范围内准予税前扣除。

2、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特殊工种职工”的具体工种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工种名录》。

八、年末已计提但未实际发放或已支付但未取得相关凭证的问题企业年末已计提但未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暂估入账的材料成本及相关费用,在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发放或取得发票的可以在税前扣除。

九、新办企业问题

1、新办企业经营期不足一年的,确定适用税率时,按照实际经营期计算,不需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广告费等三项费用,在企业取得第一笔销售(营业)收入的当年按税法规定比例计算扣除。

十、建筑安装企业完工时间超过12个月及跨问题建筑安装企业,动工前收到了预收款,完工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12个月内的,按国税函[2008]875号文第二条规定确认劳务收入。 十

一、固定资产投资问题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必须取得正式发票或相关完税凭证。对投资方以实物资产(固定资产)投入的,投资方应分解为资产销售和投资两项业务处理,被投资企业应提供该实物资产符合上述税务处理的依据,计提的折旧可在税前扣除。

二、核定征收企业相关问题

1、核定征收企业在中间调整为查账征收的,应先结清税款,再按查账征收方式预缴申报,年终汇算清缴。

2、处于连续生产经营期间的企业,如果某一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以前发生的亏损不可用以后所得弥补。

三、民政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收入征免企业所得税问题根据国税办函[2009]547号《王力副局长赴浙江、宁波调研期间基层税务机关反映当前税收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的函》精神,民政福利企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问题

1、《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减征企业所得税。”本条款仅指企业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企业取得的其他收入如转让财产所得、租金所得、接受捐赠所得不可享受税收优惠。

2、企业购买名贵树木和盆景,种植一段时间后出售,应按照规定区分林木和花卉,分别适用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

五、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管理问题

1、企业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待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有关条件、通过相关验收后可享受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享受优惠的时间从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开始计算。相关备案流程暂参考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备案有关规定。

2、原老办的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企业,在总局明确前,暂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有关规定处理,即于2008年1月1日后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才可享受税收优惠。

六、高新技术企业问题对于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发现当年相关指标不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应及时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其是否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第四篇: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调整我市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企业所得税征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3-06-18 【生效日期】2003-06-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调整我市外国企业常驻代 表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方式有关事项的通告

为进一步规范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税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28号)有关规定,将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税收管理方式进行调整,现就我市具体贯彻落实问题通告如下:

一、自2003年7月1日起,对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具体纳税方法,不再由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界定。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在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总机构和代表机构的实际情况,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纳税事宜:

(一)从事商务、法律、税务、会计、审计等各类咨询服务性业务的代表机构,统一采取据实申报纳税的方法。

(二)从事贸易(包括自营贸易和代理贸易)、广告、旅游等服务性业务的代表机构,统一采取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的办法确定收入、计算纳税的方法。

(三)除上述两类以外从事其他业务活动的代表机构,凡在年度内取得业务收入的,应于实际取得业务收入当期的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凡当年度内没有取得业务收入的,应于年度终了后一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和代表机构当年业务活动及经营情况。

(四)代表机构从事接受我国境内企业委托代理我国商品出口贸易业务所取得的收入,不予征税。

(五)代表机构仅为其总机构的产品生产制造以及销售该自产产品的业务在中国进行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商情资料、联络及其他准备性、辅助性活动,不予征税。

(六)外国政府、非营利机构、各民间团体、国际组织等在我市设立的代表机构,可由代表机构或其总机构及上级部门等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层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原已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享受免税待遇的代表机构,原免税批复仍然有效。

二、对原已经主管税务机关界定的代表机构,2003年7月1日前的企业所得税仍按原界定方式缴纳,2003年7月1日起按本通告第一条规定执行。

三、对已设立但尚未在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代表机构、已办理税务登记但尚未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界定申请或已提出界定申请但尚未完成界定的代表机构,自2003年7月1日起一律按本通告第一条规定执行。

四、我市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外国公司、企业驻京办事处、代表处、联络处等)应于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10月31日前到北京市国家税务局涉外税收管理分局领取或在网上下载《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纳税事项通知书》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务登记表附表》(一式三份),填好后报北京市国家税务局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办理相关手续。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2003年6月18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天津市国家税务局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政策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200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市局将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了归集和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共涉及31个问题。

一、职工工资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企业的一切工资性支出,包括企业列入管理费的各项补助等,在确定计税工资和挂钩工资时,应全部计入工资总额。凡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列支,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作相应的纳税调整。

(一)计税工资扣除标准:实行计税工资的纳税人,按每人每月不超过1600元,据实税前扣除。其计算公式为:

(1月末职工人数+2月末职工人数+…12月末职工人数)×1600元企业税前允许扣除的计税工资是企业应发工资扣除由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工会经费后的实发工资。

(二)经批准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其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可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按批准的工效挂钩办法提取的工资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额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超过部分用于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在以后实际发放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实际发放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我市实行效益工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06年天津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总额调控工作的通知》(津劳局[2006]191号)规定,应填写《企业工资实行“两低于”调控办法基数核定表》,报企业主管局(总公司)认定;无主管局(总公司)的企业,经企业董事会决议通过后,报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后,在12月底以前报主管国税机关。 (三)关于纳税人职工人员基数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计税工资扣除限额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58号)的规定,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在列支工资时,下列人员不得列入计税工资人员基数:

1.由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等列支工资的职工;

2.巳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

3.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

4.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原企业职工;5.虽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但企业不支付基本工资、生活费的人员。

(四)事业单位工资

1.事业单位凡执行国务院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的,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在税前进行扣除。

2.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工资标准在税前进行扣除。

二、防暑降温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发放的夏季防暑降温费每人每年180元(即

6、

7、

8、9每月45元)。

三、冬季取暖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发放的冬季取暖费和集中供热采暖补助费,原则上按每人每年不超过235元和185元据实扣除。对企事业单位按照天津市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提高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供热采暖补贴标准的通知》(津财行政[2004]34号)规定的标准,按职务或职称发给的采暖补贴,可税前扣除。

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税前扣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在税前扣除。

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金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企业在不低于三年的期间内分期均匀扣除。

(一)纳税人为职工上缴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类政府规定的基金或保险金,可按天津市政府规定的基数、比例和额度在税前扣除。

(二)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可以在工资总额4%以内提取补充医疗保险,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由企业或行业集中使用和管理,单独建帐单独管理,用于本企业个人负担较重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补助,不得划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也不得另行建立个人帐户或变相用于职工其他方面的开支。具体办法可参照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的通知》(津劳局[2001]317号)规定执行。

(三)关于补充养老保险金和年金问题按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意见》(津劳局[2006]293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缴纳的费用,在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8%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四)关于住房公积金问题按天津市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在不超过月工资总额3倍(7110元)的基数和不超过15%的比例缴存金额税前扣除。补充住房公积金按《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分配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发[2001]59号)文件规定执行。(五)对纳税人为职工缴纳的天津市政府规定以外的各类商业保险一律不得税前扣除。

五、通讯费用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发给职工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办公通讯费用暂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六、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相关费用税前扣除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十七条规定,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在规定的标准内,为员工报销的油料费、过路费、停车费、洗车费、修理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以及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均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金支出,应一律计入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按照现行的计税工资标准进行税前扣除。

七、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会经费等税前扣除问题

(一)职工福利费新会计准则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与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有较大差异,会计上取消了对“职工福利费”支出比例的限制。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收规定的差异,无论会计上如何处理,在税收上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上述问题中企业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仍然执行按照计税工资总额14%的比例计算扣除的规定,即不管企业在会计上如何处理,均可以按照计税工资总额14%的比例在税前扣除。具体规定如下:企业提取职工福利费按税前允许扣除的计税工资总额,或允许扣除的效益工资总额的14%计算税前扣除。企业按财务、会计有关规定,在2007未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允许企业就已进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小于应计提的职工福利费金额的部分作纳税调减。

(二)工会经费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凡不能出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的,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三)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5%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继续使用。企业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八、企业根据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九、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问题(一)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实习生取得的符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报酬,企业应代扣代缴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和全日制成人高等院校。具体征管办法按国家税务总局行《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规定执行。

十、管理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上缴的管理费,凡未经天津市国家税务局批准或批转的,不准税前扣除。纳税人按规定支付给总机构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须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十一、差旅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实际支出的差旅费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规定执行。具体补助标准可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号)规定。

十二、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凡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文件规定的范围和比例捐赠的,可税前扣除(见附件)。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十三、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十四、集资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问题关于企业经批准集资的利息支出的处理问题。企业经批准集资的利息支出,凡是不高于同期同类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允许在计税时予以扣除;其超过的部分,不准予扣除。

十五、逾期还款加收的罚息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十六、财产保险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用,准予扣除。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应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实扣除。

七、固定资产租赁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租赁费的扣除,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以据实扣除,一次性支付的按受益年限分摊。

(二)融资租赁发生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以及安装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

十八、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十九、行业会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按省及省级以上民政、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标准,向依法成立的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交纳的会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十、土地出让价款问题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给国家或其他纳税人的土地出让价款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并在不短于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间内平均摊销。

二十一、会员费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加入工商业联合会交纳的会员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二十二、发生财产损失资产的进项税金处理问题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一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进行扣除。

二十三、广告费税前扣除问题

(一)纳税人每一纳税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

(二)粮食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三)对服装、食品(包括保健品、饮料)、日化、家电、通信、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体育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等行业的企业,每一纳税可在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

(四)制药企业每一纳税可在销售(营业)收入25%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费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费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结转。

(五)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及其他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站,从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自登记成立之日起5个纳税内,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广告支出可据实扣除。 二十

四、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下列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二十

五、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每一纳税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二十

六、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5‰。计提坏帐准备的年末应收帐款是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年未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不建立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经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二十

七、佣金税前扣除问题纳税人发生的佣金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计入销售费用:

(一)有合法真实凭证;

(二)支付的对象必须是独立的有权从事中介服务的纳税人或个人(支付对象不含本企业雇员);(三)支付给个人的佣金.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超过服务金额的5%。 二十

八、纳税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问题纳税人纳税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补扣。 二十

九、准备金等税前扣除问题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三

十、拆迁补偿收入问题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是指因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搬迁企业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搬迁企业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对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收入,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1号)规定执行。

市局所得税处

2008.1.8

上一篇:骨科出科小结自我鉴定下一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