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先进事迹材料

2022-08-13

第一篇:郭永怀先进事迹材料

《郭永怀》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00字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X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郭永怀》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00字

1968年12月5日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得血红。后来人们隐隐约约的知道,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得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

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

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得辨认不出来,当时是根据头后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的一点点白头发,认出了郭永怀。

《郭永怀》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00字

10月16日下午,一场郭永怀精神研讨会在荣成举行,郭永怀曾工作过的单位领导,郭永怀的部分学生、亲属,共同就郭永怀精神内涵进行交流研讨,更好发扬郭永怀的精神。

郭永怀,似他的名字般永远令人怀念。在列强对新中国进行露骨的核威胁之下,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一穷二白”的经济困难局面下,在新中国下决心研制原子弹的自力更生精神感召下,草原的每一棵草、每一朵云、每一片蓝天都见证了那段绝密且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见证了郭永怀以生命为代价投身祖国核事业的无悔追求。

在致力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8年多时间里,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导弹核武器,郭永怀究竟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恐怕没人说得清楚。然而,郭永怀在生前谈及这些,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这样的话:“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已经被郭永怀等人铸就成一座历史丰碑。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斯人已去,精神永驻。

“叔父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精神,为国家效劳,为人民作出贡献。”郭永怀侄女郭淑娥说。

王瑾是一名陈列馆的讲解员,看着修缮后的陈列馆,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作为郭永怀先进事迹讲解员,今后会挖掘更多素材、更加深入学习领会郭永怀的精神,通过富含情感的讲解,让更多人全方位认识郭永怀、学习郭永怀。

大无畏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荣成来说,汲取郭永怀身上的精神动力迫在眉睫。

战争年代,荣成走出了100多位将军,为全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这里已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前三季度,荣成全市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40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实现由“速度经济”向“素质经济”的蜕变,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永怀精神,常学常新。郭永怀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67万荣成人民在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努力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征程上不断超越。

1958年1月,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1957年,钱伟长被打成右派。郭永怀了解钱伟长的学术功力,仍然请他任编委。一次,一位知名教授向学报投稿,钱伟长发现其论文中竟有51个基本错误,提出不宜发表。那位教授向编委会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对此郭永怀不屑一顾,他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1958年,教育界开展 “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倾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是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郭永怀》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00字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西滩郭家村。1929年进入南开大学预科。1931年7月,升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3年~1935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国难当头,坚定了郭永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起来,首先要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航空事业。为此,他放弃了专修光学的夙愿,改学航空工程。

1940年9月,郭永怀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辛格(J. L. Synge)教授,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他出色的工作得到导师的赞赏。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研究,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那段时间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还有钱学森、林家翘、钱伟长等。

1946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此后的10年是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发展了Poincare,Lighthill的变形参数与变形坐标法,为此,钱学森于1956年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因在跨声速与应用数学方面的两项重大成果而扬名世界。1955年7月,他被晋升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在是否申请接触机密资料的表格栏中填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他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康奈尔分会,经常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祖国的未来。

1956年11月,郭永怀毅然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回到了阔别16年的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班主任、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等职。他参与制定了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规划,倡导开展新兴力学学科的研究。他对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参加了许多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中国科学院的人造卫星本体设计,参与地空导弹的研制。

对待学术,他一向严肃认真。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高等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清华大学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先后办了三届,学员300多人,他们成为我国首批力学科研和教学方面的骨干。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力学研究班的工作。郭永怀在1958年、1959年还曾担任班主任,并亲自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张涵信(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一届学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都讲究。他主张读经典著作,他说这Prandtl的时代是流体力学的丰收期。Prandtl本人是个大权威,有学识有经验,书写得全面深刻,因此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概论’。”

郭永怀为人朴实正直,在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他尊重科学,勇于讲真话。

1.《郭永怀》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00字

2.《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600字

3.郭永怀事迹心得体会

4.《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5.郭永怀感悟

6.郭永怀观后感600字

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8.学习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范例2篇

9.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

10.支月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二篇:《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X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XX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 潜心求学”“驰名海外 毅然归国”“两弹一星 功勋卓著”“儒家情怀 大师风范”“献身科学 壮烈殉国”“怀瑾佩瑜 爱在天际”“高山仰止 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轨迹。通过对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场景的复原,让人们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怀的儒家风范和大师情怀,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

当天捐赠的模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吕劭伟在捐赠活动中表示,郭永怀是为“两弹”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荣成人民的骄傲。“两弹”模型是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重要展品,浓缩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是对郭永怀卓越贡献的重要展示。对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全面深化党性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今后,荣成将不断组织社会各界向郭永怀同志学习,切实发挥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作用,传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据介绍,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过时,为我们荣成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荣成市委书记江山说。

抚今追昔 珍贵展品讲述动人故事

一进入陈列馆,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关注着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期待着涌现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取自四川绵阳29基地,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题字的“永怀亭”上,这也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陈列馆中,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展现着郭永怀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铸成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令观者心生景仰。

“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动身返回祖国。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1960年,我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队伍。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九所正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首要任务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五十多岁的郭永怀和科研人员一起,粗茶淡饭,同甘共苦,他们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风餐露宿。

在展馆内模拟的核爆区,只见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一个巨大火球,惊天动地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地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

196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一片沸腾,广大科研人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换来了新中国原子弹的第一声爆响。而此时,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被工作人员架到了临时帐篷里。

随后,郭永怀又陆续参与了氢弹研制和“东方红”人造卫星的设计。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连夜乘机赶往北京汇报。不幸飞机失事,壮烈殉国。

找到遗体时,在场每个人都失声痛哭,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人们赫然发现一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块破损的怀表复制品,一份旧得发黄的信件……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为永恒,点燃了爱国热情。

观者或伫立凝视,或埋头沉思,或侧耳倾听,循着那一件件文物,恍若回到当年的烽火岁月。“在这里能切身感受我国国防事业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真实感受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优秀品格。”荣成党员干部说。

《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在回京汇报工作途中的空难夺走了他正在华年的生命,而在空难发生的那一刹那,他与他的警卫员用生命护卫了国家的机密,留下了永世流芳的时代印记!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

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充分诠释了郭永怀对祖国的深爱、对科学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正如剧中人郭永怀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到达的。”

在接受导师郭永怀耳提面命的教导的六年间,我了解到,他深沉寡言,不苟言笑,但是他把炽热的爱埋在心里,表现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他默默地率领众人科研攻关,总是战斗在第一线。我见过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时他在现场监测时待过的掩体,见过他试验克服热障的庞大风洞,也知道作为力学所的副所长他为科研人员设计过图书馆的座椅、灯光。

他说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耒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他用行动实践了他的热爱和希望。

我忘不了53年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里,第一次见到导师时的情景。那时,郭先生对我和我的师兄李家春说:“ 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作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在中科院力学所,在中国科大,在九院,在29基地,到处可以看到他的“铺路石子”精神结出的硕果,而他的教导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座右铭。

我也见证了郭先生与师母李佩先生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在他俩20年的共同生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笃爱情深,大爱无疆,在郭先生辞世的47年中,李先生依然对他一往情深!如今李佩先生已经九七高龄,仍有一种“你不回来,我不老”的情怀。这一点,在音乐剧中有生动刻画,即使只是短短八分钟的片断,也感人至深。

总而言之,科学家是有大爱的人。这些共和国的脊梁用大爱为我们构筑了永不坍塌的铁的长城!

第三篇:《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

《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观后感5篇来源:网络 作者: 热度:23℃   《国家荣光》是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弘扬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正气,让英雄精神薪火传承。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五篇,希望你喜欢。

《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1

郭永怀先生身上值得我学习,让我敬佩的地方有很多。第一点就是郭先生作为老师对学生点滴的言传身教。

学生在纪念郭永怀先生逝世20周年的短文《当好铺路石子》中写道:“郭永怀教授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高风亮节、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声容笑貌长留在我们心间。作为他生前最后批学生之一,我永远深切地怀念他,永远真诚地奉他为人生的楷模。他教导我们:我们这一代,你们以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我将以此为座右铭,兢兢业业地当好铺路石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贡献出一切微薄的力量,也许这是纪念他的最后的实际行动。”作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和周防尖端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好"铺路石子”。

“永怀精神”应永远存于我们心中。我们应以郭永怀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担当,学习他心系祖国,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追求真理,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永怀精神”,时刻心系祖国,为我们的国家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2

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郭永怀

对于我来说,郭永怀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名字了,他除了是“两弹一星”元勋之外,更是我的舅姥爷。所以,对于郭永怀,我不仅有着对他身份和对我国科学事业贡献的敬佩与向往,更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

从我记事起,奶奶和父亲就在我面前多次提起郭永怀这个名字,那时的我,混沌初开,少不更事,觉得郭永怀就是我的舅姥爷,跟任何人的舅姥爷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阅历的增加,对于郭永怀这个名字,我逐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觉得,他不仅仅是我的舅姥爷了,他更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一生追随的楷模。

1999,舅老爷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从那时起,郭永怀这个名字就更加深刻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这个仅仅走过59年的生命,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成为塑造我心灵世界、承载我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

2016年10月16日,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在荣成博物馆隆重开馆,这不仅是荣成人民的大事,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大事。今天,中共荣成市委、荣成市人民政府号召大家学习郭永怀,学习郭永怀献身科学,大力弘扬郭永怀一心为国的精神,必将激发人们向往文明、尊重教育、崇尚科学、爱党立功的道德能量。

据父亲回忆:舅姥爷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仅仅五十岁的时候,就已满头白发。他曾偷偷问过舅姥李佩先生,舅姥笑而不答。父亲说:现在想来,那一定是你舅姥爷为新中国科学事业日夜操劳的结果吧。

舅姥爷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他是我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他是我的榜样,不仅仅是他身上“两弹一星”的荣耀,更因为他对科学事业的那份执着,那份专注。这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来说,那是一辈子的楷模!

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其实,我觉得,舅姥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的北京城,那一天曙光刚刚从东边亮起,亮光中夹杂着一丝白透白透的雾气。凌晨6点左右,西郊机场传来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我的舅姥爷和他的警卫紧紧抱在一起,两个烧焦的身体中间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人们发现: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雷锋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60年前,舅姥爷郭永怀以对党的无尚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历尽磨难,辗转回国,为年轻的共和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48年前,1968年冬天,北京西郊机场上的那漫天火光,不正是我的舅姥爷一生奉献科学的勋章吗?

舅姥爷郭永怀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的这种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年轻的共和国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树立了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今天,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转型中国,更需强大的精神力量破浪前行。永不褪色的郭永怀精神,正是我们建立自信、增强认同、激发热情、积聚能量的源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郭永怀、弘扬郭永怀“两弹一星”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3

为响应学校学习双提精神的号召,市蜊江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利用周末时间参观荣成市博物馆。

本次活动由一年级三班家委会组织,旨在让孩子们直观了解更多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学习郭永怀事迹,感受历史文化厚重,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家乡情怀。

首先,我们排队走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让孩子们了解郭永怀的生平事迹:郭爷爷在他们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下,和他的科学家朋友们完成了让世界人为之敬佩的伟大科学实验,才让他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受到郭永怀深刻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们面对责任和理想的担当能力;让孩子们知道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他们,要时刻铭记历史,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然后,孩子们自由结伴参观荣成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陈列了众多各种器物、钱币、船只等历史文物,让穿梭在其中的同学们,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大家禁不住欣喜的目光,面对充满历史气息的展品,时而驻足,屏息观看,若有所思;时而对着某件展品如获至宝,赞叹不已,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时间在同学们的专注和聆听中不知不觉的流逝着,在博物馆长达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遵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赢得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体现了蜊小学子们的风采,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4

讲解员讲述到郭永怀同志的求学经历时,如果说第一次留学的铩羽而归是时局所迫,当他在第二次获得出国留学机会时因为必须获取日本签证才可成行而毅然归国时,我是十分敬佩其爱国的拳拳之情和这种大气魄的。

郭永怀同志不仅在出国时有“三顾港口”的曲折经历,他的学成归国之路也一样十分坎坷。都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他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当得起君子之称。在我们的祖国向她的孩子们发起呼唤前,郭永怀就在美方的一份调查表中宣誓——“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并明确表示不会为美国服兵役,为此他失去了涉密资格并被美国政府列入了黑名单。后来,当他为了回国而当众焚烧一切研究成果的时候,面对妻子的劝说时掷地有声道:“省得他们再找我麻烦,让我回不了国。”在很多人不愿放弃前程似锦回到我们贫穷的母亲身边时,他用这样决然的行动宣告他回国的决心。或许他可以选择为了一时得失作出妥协,但唯有这些选择才得以彰显他的品行高洁,彰显我们的祖国一直是挺直着脊梁的。

在23名“两弹一星”功臣元勋中,郭永怀同志是唯一一位在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中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更是唯一一位烈士科学家,他,不应为我们、为历史遗忘。同样,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同他一般的民族英雄已日渐淡出大家的记忆,却让很多以哗众取宠为方式的“网红”当道。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作为当代党员,沐浴着这个时代的辉煌和使命日渐成材,当以向优秀的前辈们看齐才是。当然,这不是要我们一定要放弃个人的似锦前程或是以身许国,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实现“中国梦”与我们个人的前程和发展息息相关,二者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因此,如何在这个百花争鸣的盛世做到观点和理念的扬弃、如何铭记历史铭记领袖和英雄们、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成为国之栋梁都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党员深思和反省的。

《国家荣光》第二集《以身许国郭永怀》最新观后感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弹”模型捐赠给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当天,中物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田东风,中物院型号总指挥、科协主席谭志昕,荣成市委副书记吕劭伟,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卫伟等参加活动。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2010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

馆一层,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

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 潜心求学”“驰名海外 毅然归国”“两弹一星 功勋卓著”“儒家情怀 大师风范”“献身科学 壮烈殉国”“怀瑾佩瑜 爱在天际”“高山仰止 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

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轨迹。

通过对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场景的复原,让人们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怀的儒家风范和大师情怀,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

当天捐赠的模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吕劭伟在捐赠活动中表示,郭永怀是为“两弹”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荣成人民的骄傲。“两弹”模型是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重要展品,浓缩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是对郭永怀卓越贡献的重要展示。

对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全面深化党性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今后,荣成将不断组织社会各界向郭永怀同志学习,切实发挥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作用,传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据介绍,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第四篇: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录入:杨峰 作者: 2010-11-30 人气:64

附件2:

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一

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郭明义

这些年来,我从事的工作都很平凡,所做的事情也很平常,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当年是辽宁省青年红旗手。父母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不能忘记,自己是工人阶级后代这个根本。

从小到大,特别是参军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就照着雷锋那样去做,雷锋给战友洗衣服,我就给新来的战友做被;雷锋捐款,我就捐款。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1980年6月12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3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

是共产党员,就要做出样子来。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论任务有多重、条件有多艰苦、困难有多大,我都要努力干好。

我是矿山公路管理员,我知道自己担当的责任。我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必须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现场,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才能得心应手地去指导修路。要是圈就是8点到,转一9点、10点了,再组织修路,就要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知道工人们在干什么、在说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看到,矿山日新月异地发展,鞍钢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我真的是心满意足。尽管很忙很累,但身上的劲好像总也使不完。

实际上,工友们比我累,贡献比我大。有时中午活没干完,还要继续干到下午一两点钟,顾不上吃午饭,没有加班费,毫无怨言。他们感动了我,教育了我。

是共产党员,就要想着人民群众。有人问我,你自己并不富裕,为什么还要去帮助别人?我确实不富裕,但我的生活比困难群众好多了。群众有了困难,党员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一定要站出来,一定要管!送去几百元钱和急需的东西,就能帮助一个家庭渡过难关;拿出300元钱,就能让一个孩子有学上。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我为什么不做呢?我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呢?

有人问我,你这么做到底图什么?我不图任何个人的名利,图的是为党增光、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有人问我,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怎么不值得?太值得了!我是共产党员,我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给了我方向,给了我动力,给了我勇气。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奋斗,人的生命就有价值。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有人问我,你这么做苦不苦?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苦。一个人,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最大的快乐。

我们鞍钢矿业公司有2800多名职工参加了希望工程,很多并不富裕的工友也抢着捐款,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深深地感动了我。我资助的一名大学生,上学的时候就献了三次血,工作后,领第一个月工资,就拿出钱来帮助困难孩子,这让我高兴、让我振奋。

无偿献血年龄到55岁,我最多还能献3年了,我非常珍惜这3年的时光。当我看到工友们争先恐后地报名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下夜班不回家,一来就是上百人,伸出胳膊就献时,我为自己属于这个群体而自豪!每次当我走下献血车、走出血站、拿到新的献血证,都有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

助人使人快乐,奉献使人幸福。把自己的生命同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找到了通向快乐和幸福的道路。快乐和幸福属于为党忘我工作的人,属于为人民忘我奉献的人!

只要是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我就要天天做。每做一件好事,都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我越做越高兴,越干越有劲!

站在这里,我在想,我还有什么任务没有完成。矿山采场公路排水系统得赶紧修。今年爱心团队希望工程助学大会还没有召开。这次到北京,我要去看看我帮助的那两名大学生,一个在清华大学,一个在首都医科大学,给他们送点生活费。如果到天津,我要到医院去看看辽宁科技大学那个患白血病大学生的治疗情况。如果有机会到新疆,我还要去看看塔什库尔干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走下讲台,我还是原来的我。就在刚才,中央领导亲切地接见了报告团成员,我深受鼓舞。我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过的话,是共产党员就要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党、为人民做更多的贡献!

当之无愧的时代先锋

——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二

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 闻宝满

郭明义同志是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他1977年从鞍钢参军,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复员到鞍钢工作。

在鞍钢工作的28年里,郭明义先后做过大型矿用汽车司机、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干事、统计员、英语翻译和公路管理员。有人说他“越干越基层、越干越辛苦”,但他无论做什么,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做大型矿用汽车司机时,他创造了全矿单车年产的最高纪录;任车间团支部书记时,他所在的支部是鞍钢的红旗团支部;当宣传干事时,他撰写的党课教案在矿业公司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车间任统计员时,他参加了统计员资格全国统考,是矿业公司第一个获得资质证书的人;做英文翻译时,他以出色的翻译能力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外方专家的赞扬和敬佩;在今天的采场公路管理员岗位上,他更是名副其实的标兵、楷模!

郭明义现在工作的齐大山铁矿,是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大型铁矿山,也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采场每天产值700多万元,每年运输矿石5000多万吨,长达40多公里的采场公路,是设备进出和铁矿石运输的生命线。不到采场去,你很难想象矿山公路的样子。矿石采到哪,路就修到哪,每天都在移动。最大的电动轮汽车自重吨,载重100多190吨,近300吨的重量,不停地碾压着路面,公路一旦阻塞或断裂,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郭明义把确保公路优质畅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他的岗位本来可以不必每天到采场,可他却把自己的办公地点移到了露天采场,每天和工人摸爬滚打在一起。

修路作业白班每天100多名修路8点开工,郭明义每天清晨4点多钟就起床,提前两个小时到岗,徒步巡查公路情况,组织夜班工友抢修关键路段,并制订出当天修路计划,这样白班工人一到岗,就可以立即调度机械整修道路,一点也不耽误生产。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15年来,天天如此。有人做了统计:在段高落差每天步行至少在200多米的作业平台之间,他10公里以上,15年里走了6万公里;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岗,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休息,15年来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2006年8月,采场公路的一条坡道刚铺好,半夜却突然下起大雨,一处山体滑坡导致新路段走形塌陷,需马上修整,否则就会导致路断停产。睡梦中被暴雨惊醒的郭明义,套上衣服鞋子就往门外跑。为了尽快赶到,他选择了最近却最不好走的一条路——一处坡„„

那晚值班的修路工人正为抢修道路犯难:由于坡道狭窄,如果指挥上稍有偏差,推土机就会翻进坡底,搞不好就车毁人亡。平常工人们都习惯由郭明义指挥,这时谁都心里没把握。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郭明义一身泥水、光着脚板来到了大家面前,这位铁骨铮铮的矿山汉子,顾不上脚掌擦伤的疼痛,对工友们高喊:“这里的情况我熟,大家跟我来!”在郭明义的带动下,工人们在暴雨中全力抢修,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排除了险情,保障了生产。

有人要问:郭明义怎么就知道这段路会有险情呢?与郭明义相熟的人都清楚,为准确了解路况,他谢绝了矿里给配90多米高、45度的陡峭山的巡检车,坚持每天徒步巡路,天长日久,这40公里采场公路的每一道弯、每一个坎都牢牢地刻在他的心里了。

在郭明义看来,新时期的产业工人肩负着发展企业、建设国家的使命,工作上要冲锋在前、毫不畏惧,学习上也要攻坚克难、自强不息。几十年来,他一直有股为理想不懈前行的韧劲。

自1982年参加工作后,他就坚持上夜校,白天在采场挥汗如雨,晚上回家挑灯苦读,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他相继取得大专、本科文凭,并以高分通过了全国统一录用干部考试;1992年,在与矿里许多本科生一起参加英语强化班学习时,郭明义是班里年纪最大却学得最刻苦的,也是进步最快的学员。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对照着资料和说明书去背,回到家后还要加学2个小时,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与外方人员熟练交流的程度。

1993年,齐大山铁矿扩建工程开工,矿里进口了价值近4亿元的33台超大型电动轮生产汽车,在现场组装的外方人员急需英文翻译。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郭明义这个自学成才的“土包子”,当上洋专家的英文翻译,而且,凭着熟悉汽车机械结构的独特优势,和天天最早到最晚走的敬业精神,成为外方人员最信赖的合作伙伴。

合作归合作,在原则问题上,郭明义比谁都较真儿。虽然进口备件的质量检验,不归他负责,但他每次都认真检查,先后发现了5台电动轮汽车的质量问题,他就用相机拍下来并写出中英文说明,最终为企业赢得了经过10万美元的赔偿。

15年的不懈努力,郭明义制定的采场公路维修、达标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填补了矿业公司采场公路建设上的多项技术空白,使采场公路维护质量和道路建设效率逐年提高。齐大山铁矿电铲效率、大型生产汽车效率近年来一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名,仅这两项,就可增效多万元。

工作上坚强如铁的郭明义,其实有一颗最柔软的心,看不得任何人受苦落难。一位电铲司机的爱人没有工作,家里两个孩子上学,他经常资助;一位平路车司机患上重病,他先后6次送去30001000多元钱„„仅在采矿作业区的一个班组23人受到过他的直接帮助。 中,30名工人中就有矿山的工人朴实、憨厚,不会讲大道理,但心明如镜。这样的故事,被他们口口相传,更被深深地记在心底。渐渐地,工友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家庭上遇到什么难题,都“有话找他说,有事找他办”。

有工友反映午餐质量差、不合口味,他拿起饭盒就去找领导沟通;职工上班的通勤车老化、易出险情,他马上向矿里汇报,及时改善工友的乘车条件。他的老同学乔广全打工的工资被拖欠,要做出过激行为,郭明义就主动找到乔广全做思想工作,“大道理、小道理”,苦口婆心,不知道讲了多少次,这个连领导、组织都“棘手”的问题,还真让郭明义给做通了。大家说,郭明义就像“润滑油”、“粘合剂”,团结了同事工友,促进了企业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

不过,热心肠的郭明义,也有无情的时候。作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有调动采场所有大型工程机具的权力。一些在采场承包小工程的个体老板想让他提供一些方便,免费使用矿上机械,想方设法请他吃饭给他送礼,他一律回绝。一个老板听说郭明义没有手机,就托郭明义的同学把一部最新款的手机送到了他家中,劝说郭明义:“老郭,你就一句话的事儿,别这么较真儿。”郭明义回答道:“老同学,咱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是什么人!要是拿他们一分钱,我的腰杆就再也挺不直了。手机我无论如何不能收!”

是啊,从中国产业工人中走出来的楷模,靠的就是真才实学、埋头苦干,靠的就是忠诚如山、勇于奉献。郭明义这样的先进,企业需要,工人服气!

毛泽东同志1939年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人!时代呼唤这样的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我们要努力争做这样的人!

雷锋式的好战士

——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三

沈阳军区某团政委 杨延江

郭明义同志在我们部队学习、工作、生活了5年,熟悉他的老首长、老战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郭明义真是个好兵!

1977年1月,送雷锋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又把郭明义送上了参军的列车。临行前,郭明义也和雷锋一样,作为新兵代表在欢送大会上发了言。走进梦寐以求的军营,看到师史馆里“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舍身拦惊马的感人事迹,置身团队“学毛著、学雷锋、学英雄”的浓厚氛围,郭明义深受激励和感染。入伍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更令他至今难忘。那天大雪纷飞,轮到郭明义站夜里两点的哨,由于白天训练紧张,他睡得很沉。带班的排长看他太疲劳,没忍心叫醒他,就替他上了哨。当郭明义醒来时,天都快亮了。他猛然意识到自己漏岗了,一轱辘爬起来就往哨位上冲。望着哨位上像雪人一样纹丝不动的排长,郭明义眼含热泪,半天说不出话。排长雪夜站岗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他的心里。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当一个好兵。

人生有了追随的榜样,个人就有了奋斗的方向。郭明义始终把学雷锋,作为自己坚持不懈的人生追求。一本从部队带回的《雷锋的故事》,伴随他走过了整整28年。如今,这本小册子的封面已经脱落,但雷锋精神却在他心底扎下了根,成为郭明义人生路上的价值坐标。

郭明义始终有一种责任担当,组织让干啥就干啥,干啥就要干好啥。当兵第一年,郭明义因表现突出被选去学开车。谁曾想,却被分到汽训队炊事班做饭,更没想到的是,后来又被安排去养猪。有人说他,没当上驾驶员,倒成了饲养员,还不如回老连队干。可在郭明义看来,工作分工没贵贱,养猪做饭也光荣。那时候,猪是连队的宝贝,逢年过节就靠它调剂伙食。养猪是一个脏活苦活,但让谁来养猪,组织上很重视,一定要交给最信任的人。为了把猪养好,他三番五次到老乡家登门请教,还写信询问亲戚朋友。等到母猪下崽时,他整天整夜地守在旁边,有的猪崽刚生下来不会吃奶,他就让小猪裹自己的手指头。连老百姓都说:“这个当兵的,养猪养得这么用心,真是很少见!”

1978年,郭明义终于学上了汽车驾驶。他白天聚精会神学技术,夜里还用手指在肚皮上画汽车构造图。就是凭着这股钻劲,郭明义很快成了行家里手,在全师新训驾驶员比武中,获得了理论考核、驾驶操作双料冠军。战友们向他请教秘诀,他笑着说:“只要用心钻、铆劲干,什么事情都能做好!”1979年初,郭明义随连队外出执行紧急战备任务,既负责运输工作,又主动请缨搞好修理保障,成了运输线上最忙的人。有一次,看到战友的车“趴了窝”,他二话没说就脱掉大衣,钻到了车底下的冰雪地上。40分钟后车修好了,郭明义却冻得站不住了。被冻伤的耳朵,现在还时常红肿疼痛。郭明义就是这样,无论走到哪里、在哪个岗位、干什么工作,心中时刻装着责任,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尽心尽力地把每项工作都干到最好。

郭明义有一颗温暖他人的爱心,对身边的战友有一副热心肠,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他也一样尽其所能、热情相助。1979年,云南普洱地区发生6.8级地震。一想到受灾群众生活的艰难,郭明义心里就特别难受,星期天跑了十多公里山路到邮局,把两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100元津贴费都捐给了灾区。100元钱现在不算啥,可在当时能买将近1000斤大米,三口之家一年都吃不了。熟悉他的战友都知道,郭明义家里也挺困难,每个月6元钱的津贴费,他都攒下来留着贴补家用,资助弟弟妹妹上学,平时连3分钱一根的冰棍都舍不得买。事后有人问他,你把自己的存款都捐了,家里有点事怎么办?郭明义的回答很实在,其实我也犹豫过,可细想想,没有这笔钱,弟弟妹妹照样可以上学,家里也能维持生活,但对灾区群众来说,这可是吃饭钱、救命钱啊!

部队大学校的培养锤炼,雷锋精神的鼓舞带动,使郭明义在五年的军旅人生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1982年1月,他带着7次嘉奖、“学雷锋标兵”、“优秀共青团员”、“红旗车驾驶员”等荣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军营。退伍那天,老连长蔺传芳叮嘱他:“你是党员,又是学雷锋标兵,到地方后可要给部队争光啊”。28年过去了,他始终坚守着入党时的誓言,牢记着老连长的嘱托,实践着当好雷锋传人的承诺。今年8月,郭明义和老连长久别重逢,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泪流满面,他哽咽地说:“连长,我没给咱部队丢脸呐!”

雷锋式的好战士郭明义,从英雄辈出的军营起步,这是部队的光荣和骄傲!官兵们自觉以郭明义为榜样,广泛兴起了“学郭明义先进事迹,做雷锋精神传人”的热潮,决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续写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新篇章!

用奉献播撒人间真情

——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四

辽宁省委宣传部干部 王雪

几个月来,我有幸参加了对郭明义事迹的深入采访,走近了他。他的忘我奉献、无私奉献,让我感动、让我震撼。

郭明义资助了180多个孩子。为了这些孩子,他可以倾其所有,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

今年4月,他从援疆干部那里得知,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一所城乡寄宿制小学有些贫困学生。他拿出3000元,同时向爱心团队发出倡议。短短十几天,100多人捐款万元,送到了3100名孩子手中。孩子们写来了厚厚一沓信:“谢谢远方的叔叔阿姨,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像你们一样,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从他那里,孩子们得到了人生道路上强有力的支撑,感受到了山一般伟岸、海一般宽广的爱!

郭明义见不得别人有困难。他帮助工友,也帮助素不相识的人。

我们给他作过统计:他在鞍钢工作元,捐献了28年,收入29万12万元。各种补贴一分不留捐了,各种奖金、慰问金全都捐了,所有奖品、慰问品也捐了。他先后被评为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共捐了。

他办公桌的抽屉里,静静地放着个月,我们见证了他第2万5千元奖金,他又都54本无偿献血证,上55次无偿献血。20年来,他已无偿献血六万多毫升。捐献全血,他每年捐献两次,800毫升,是献血规定的最高线。自从2005年鞍山有了血小板提取设备,他几乎月月捐献血小板。

2006年,工友张国斌13岁的女儿患了白血病,刘孝强15岁的儿子患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郭明义听说后十分焦急。他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挽救这两个孩子的命,他本人就是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于是带头捐款,还写了一份感人的倡议书,走遍全矿所有部门和班组,发动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了发动更多的人,郭明义还走进鞍山电台直播间,向社会发出呼吁。他急切地对听众说:“每天早上,孩子都会趴在病房窗口,眼巴巴地看着路上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们。孩子经常问爸爸,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治好呀?我不想待在这,我想上学„„请大家都来帮帮这两个可怜孩子吧„„”说到这里他已泣不成声。听众被感动了,要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把直播间电话都打爆了。

爱心创造了奇迹。终于,张国斌的女儿与一名志愿者配型成功,获得了新的生命希望。

郭明义献工、献钱、献物、献血,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还觉得不够。今年6月,他又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一个人所能献的,他都献出来了。

那么,他为自己留下了什么?

他的家,一个郊区旧楼房,不到四十平方米,没有任何装修,然而简朴整洁。以郭明义的资格和条件,矿里每次分房,他都排在前面。但他从来不写申请,总说“还有比我住得差的呢”。有人出主意:“你把房子要来、卖了,也是一笔钱哪!”他说“我不能那么干。”

电视机,他先后捐了三台。自行车,先后买了三台都捐了,没再买,他每天步行上下班。衣服,他一年四季工作服、劳保鞋,一件棉衣一穿就是10年„„

说起来,他全家都在奉献。这么多年,女儿就住在小小的门厅里,一张床,一个书柜。他只给妻子买过两样东西:谈恋爱时买了一条红纱巾,再就是去年买了一个戒指。

那是矿业公司组织劳模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参观学习,妻子给他带了1000元钱。他花28元买了一个铝合金镶玻璃的戒指,送给妻子。其余的钱,又都捐给了贫困学生。这个戒指,妻子宝贝似的收着。

千万不要以为,奉献会使郭明义贫穷。正相反,他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他所做的,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好人。他代表着我们社会的道德力量和精神高度!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怎样走向快乐和幸福!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怎样建设!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怎样前进!

当初,多少人说他傻。现在,他周围的人都在跟着他做这样的“傻事”。

郭明义爱心团队已有七个志愿者大队、5800多人,每天还在滚雪球般扩大。矿里的“80后”职工,大多数都参加了郭明义爱心团队。他常去寄钱的邮局职工,他常去献血的血站工作人员,他常去打印材料的复印社员工,和他有工作接触的私营业主,他帮助过的人,他资助过的学生,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各级领导干部,社会各界群众,青少年,纷纷加入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的胸前,佩戴着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光荣徽章!

郭明义是充实而快乐的,偶有闲暇,他也会写上一首诗,来上一篇散文。在一首诗中,他这样写道:“我常常问自己,我究竟能给你什么?我的朋友。虽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我深深地知道,我确实能给你,那属于我的生命,我的爱„„”

这就是郭明义,一个明德尚义、无私奉献的大写的人!他永远想着,能给别人什么。他永远问自己:我还能献出什么!

爸爸,我的人生教科书

——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五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 郭瑞雪

经常有人问我:“你心中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爸爸是不是称职的好爸爸?”我想说的是:我的爸爸是一个对工作、对事业很投入的人,也是一个对别人特别热情、对家庭很负责的人。虽然对他的丰富内心,我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理解;对他所坚持的信念和他所追求的理想,我还没能够彻底领悟,但我会不断地去思索、去解读。

2004年,我考上了鞍山一中。紧张的学习,让我忙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可偏偏这时,每到周末晚上,爸爸都会到市孤儿院,把一个5岁的小男孩领回家,和他满屋子玩,家里顿时觉得很吵。我当时心里就来了气:什么爸爸,对自己的女儿没有时间关心,反倒有的是时间带别的孩子。我的不满,爸爸察觉到了,就过来没话找话地问:“女儿,上高中学习怎么样啊,紧不紧张啊?”我没好气地说:“你有那么多儿子、女儿要照顾,还有心情来管我啊。”爸爸沉默了一下,又习惯性地挠挠头说:“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更需要有人疼啊。等你大点儿,就知道了。”后来,我在大学参加了“爱心学社”组织的义务支教,每周为红光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讲课。孩子们渴求知识、渴求关爱的目光,深深触动了我。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执著地帮助那么多孩子。

作为女儿,父母身体健康,是最大的心愿。可是我一直觉得,爸爸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一个傍晚,从不红脸的爸妈忽然吵了起来。爸爸扯着嗓门喊:“你还在医院工作,这点道理都不懂!”我忙走过去。妈妈抓着爸爸的手臂对我说:“你让你女儿看看,都快50岁的人了,哪能月月去献血小板?”我一看,爸爸的胳膊上,有好几个粗粗的针眼。我真有点心疼:“天底下那么多需要输血的人,都等着你一个人去献吗?再说了,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呀!”此后很久,我才知道,爸爸献的血,真的救了别人的命。把他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别人,也装满了我的心。

在我高考前期,爸爸把家里的电视送人了。2007年月91日,当我上大学报到,即将告别自己的家、告别已经鬓发花白的爸妈时,却怎么也迈不开脚步。可怜的老爸老妈,女儿上学走了,你们却连个电视也看不上,家里该有多冷清啊!你们把这么简单的快乐,也让给了别人。你们不觉得苦,可我这个当女儿的,心里怎能不一阵阵的酸楚和难过呀!

2009年暑假前夕,一位同学说放假要来东北,我很想请她到家里住几天。可一想到家里的房子,心里就犯愁了。我早跟爸爸说过,我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觉得家里房子再大点就好了。哪怕换个小一点的两居室,也行啊。每次,他都答应得挺痛快,说咱们换。可一到分房时,他总能发现比我们家更困难的,连个申请都不写。时间长了,我也就不跟他说房子的事了。这回同学要来了,怎么办呀?我打电话征求爸妈的意见。爸爸听了非常高兴,说:“同学大老远来了,我们一定好好招待。家里住不下没关系,我和你妈妈去找个小旅店住几天。”听着爸爸的话,心里真的有点不好受。可从他那发自内心的喜悦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他的坦荡,觉得自己的家,是那样的温馨。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一回家就抱着书看,一有空,还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上一段。我的英语启蒙,就是从他那开始的。他干什么都特别执著,学习也是一样。上党校,他回家就给我讲哲学;考统计员,就给我讲数理分析,也不管我听得懂听不懂;当翻译,就把家里变成了英语角,墙上门上到处都贴着单词;现在迷上了公路管理,又勾勾画画起了各种各样的图纸。他额上的皱纹越来越多,可学习的劲头一点也没减少。他的毅力、他的坚持,已经成为我战胜学习、工作困难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今年暑假,我在家里不经意地翻到了两本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证书。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爸爸妈妈的名字。我有点慌了,就问爸爸:“你们都捐了?”爸爸一边看着书,一边说:“是,都捐了。”我说:“就这么简单?”爸爸头也没抬,说:“是,本来就是挺简单的事。”我说:“将来,我可到哪去看你们呀?”他放下书,拍拍我的肩膀说:“傻孩子,就是不捐,你不也看不到了嘛。”我说:“那你们也得留点什么吧?”爸爸说:“记在心里比什么都重要。我和你妈妈不是还有照片吗?有空看看不就行了。这真不是什么大事。你看,你姑姑和姑父,也和我们一样,都签了字。”我一时哽咽,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老爸老妈呀,你们怎么也得考虑一下女儿的感受呀。你们把自己的身后,都交给了社会。可我在茫茫大千世界中,到何处去寻找你们的影子啊!从那时起,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奉献。

说到这,我想说说我妈妈。她是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工作很辛苦。可家里家外的事,都得靠她一个人张罗。多年来,妈妈不仅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还经常叮嘱我,要理解爸爸。我是幸运的女儿,爸妈给了我一个多么幸福的家。

我感到,爸爸就像我的人生教科书。读着爸爸这本人生教科书,我长大了。今天,我要说,爸爸所选择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航向、人生坐标!

今年4月,南京市中心血站急需血小板,向社会发出了捐献呼吁。我看到后,就和同学一起去捐献。可是一检查,我的体重差了一点。差一点我也要献。在我的坚持下,医生同意了,我就献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我心想,爸爸都献过那么多回了,我献这点算什么?

2009年12月26日,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第一个打电话告诉了爸爸,他兴奋地叫我:女儿同志!当时,我真的又激动又自豪。

我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怎样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怎样实现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人生,怎样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正确的答案,就在爸爸这本人生教科书里。我会永远珍藏着,一直读下去!

第五篇:党员事迹材料(郭玉梅)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已许全心献教育欲栽大木住长天

姓名:郭玉梅

单位:新郑二中分校

时间:2009年6月

已许全心献教育欲栽大木住长天

我叫郭玉梅,1974年出生在河南睢县, 1997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2002年获得河南大学基础数学研究生结业证书。2006年又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证书。我从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地新郑二中任教,在政治思想要求进步,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我我校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十二年来,我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担任数学备科组长,已成为本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我始终以“以许全心献教育,欲栽大木住长天”做为我的座右铭。

十二年来,我以满腔的热情、坚韧的毅力、执著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我所能,勇往直前,在三尺讲台上干出一番喜人业绩。无情的岁月夺走了我青春年华,有情的学子增添了我无限的幸福,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曾付出许多心血,但我更多的感受是忙碌充实和快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我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1、高度重视课前准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要注重它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必须以教材为基点,大量查阅和搜集知识点的应用,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内容的衔接性。在今年的新教程中,涉及好多实用性的内容,如计算机编程、概率等。在准备纸质教案的同时,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配以引导学生和积极思考重点把握的学案,以及用于课堂教学的手段、方式、模式,还用于本次课堂教学的问题、习题以及如何引导、解答等,做到心中有数,大大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的取得,以至于我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在新郑市总是名列前茅。

2、注重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模式只有一个目的:教好学生,培养人才。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的缺点是慢,缺乏直观和动感,但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增大课堂容量,动画演示效果,节省教学时间,但缺少师生眼对眼的交流,而且学生易疲惫。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张雄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理论,总结数学教学模式并结合我们新郑市“导学式”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我校提出的“艺术课堂”教学去优化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喜欢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把所讲内容问题化,问题生活化、风趣化、重点化,重点突出化、强调化规范化、时间格式化。我写的论文20多篇获奖,有十多篇被CN杂志发表。几年来我做过多次省市级公开课,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教学中经常出示示范课、观摩课,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6年,在郑州市优质课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2008年又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和郑州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3、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要拥有优秀的学生,自己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新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开拓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的每一节课。从学习科学,学会学习的实验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我都积极主动将自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改之中,希望能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更在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和科技前沿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名师出高徒。因此对于每一节课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备课,充分准备,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衡中”、“洋思”等课堂模式,在课堂上更是情感投入牢记新课改里的三维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精神和学习兴趣,每上完一堂课,尽管累,但还在进行反思,回想今天的课哪些地方不妥,需在改进。

4、重视教书育人,加强沟通和了解

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老师教书不忘育人,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和学生的了解沟通,重视后进学生、困难学生的督促和关心。不断地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要想走进学生心灵必须先让学生走进老师心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有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我们有两位学生有谈恋爱的苗头,我及时和他们沟通,讲清利害关系,使他们悬崖勒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执着不懈的为师精神,无怨无悔的高尚品格,是我对学生的深沉之爱,我全身心投入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之中。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备课、改作业,我的身体透支了,各种疾病降临到我的头上,特别是颈椎病,使我常常头晕头痛,经常吃大剂量的镇疼药,但有时病厉害时甚至卧床不起。但我不曾后悔,因为这其中有与学生同甘共苦的经历;有与学生畅谈的快感;有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有体会到同学朝气蓬勃的振奋;有体会到同学激情万丈的感动„„

和学生朝夕相处,我明白青春长驻人心的道理;

和学生风雨同舟,我体会到众志成城的真谛;

学生们将心比心,让我领略到大爱无言的真正含义。

做为老师,我认为很值得。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讲台上,一辈了为学生指点迷津,一辈子为了教育事业奉献我的所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学生不仅靠汗水和心血浇灌,还要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用爱的阳光慰抚。历年来我所教班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带班的班风正、学风浓,各项活动井然有序,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2008届高三我们三十二班大部分同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同时学校领导也给了我很多荣誉,每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2001至2008年连续被评为新郑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突出贡献个人,连续五年获政府津贴,或突出贡献班主任,同时被赋予新郑市“师德标兵”称号,2006年我所带的班级被评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2007年被评为新郑市三八妇女节“巾帼建功”红旗手,2008年又给予郑州市“骨干教师称号”和“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浩浩苍穹,我只是平凡的一颗星。我今天的荣誉是领导、同事和党对我的厚爱。今后我会继续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莘莘学子铺就成功的道路,我要把我的青春献给学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也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血洒三尺讲台,我无怨无悔。

上一篇:关于纪检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互相关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