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爱未成年人

2022-07-02

第一篇:关心关爱未成年人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具体措施

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关措施和制度

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有关措施和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成立“留守儿童”领导小组:组 长:伍伟坚(校长)全面领导“留守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副组长:莫彬凌(教导主任)负责“留守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员:冼彩虹(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 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全体班主任:负责落实留守儿童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工作措施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各班级组织对父母双 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健全“留守儿童之家”各种相关制度。

3、设立各种活动场所。为丰富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得以健康成长。

4、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做到统一要求,有教学计划、有授课老师、有备课笔记、有授课记录、有规章制度、有工作总结。

四、实施步骤与要求:

1、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务工、勤劳致富, 为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积极试点,建档立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留守儿童”建设方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3、建立制度。开展学龄前教育辅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教育留守儿童“读好书、做好孩子”;为留守儿童提供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工作人员要经常交流工作经验,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掌握一定的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填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组建队伍,开展活动。发挥少先队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建立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认真做到:每月与留守儿童联系1次以上,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1次以上,与班主任联系1次,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志愿者队伍要深入留

守儿童之家,开展各类慰问。要组织校园文体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5、维护权益,扶贫助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法律援助活动, 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权益及健康的保护力度。要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活动日观看爱国影视、心理咨询等形式,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3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具体措施

为落实需特别关注的学生教育工作的精神,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我校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学生群体,如: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关注特殊学生工作长效机制。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统筹安排了分期组织,班主任教研组分析各级部各班级特殊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检工作开展情况。

2、、特别关注学生与老师结对,配以专门的成长导师,导师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做好培养工作。导师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制定导师培养方案,报学校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及时关注学生成长变化,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具体措施

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特殊群体儿童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有关措施和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成立“关爱特殊群体”领导小组

组 长:伍伟坚(校长)全面领导“特殊群体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副组长:莫彬凌(教导主任)负责“特殊群体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负责对特殊群体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负责特殊群体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员:冼彩虹(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特殊群体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 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全体班主任:负责落实特殊群体儿童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实施步骤与要求

1、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关爱特殊群体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务工、勤劳

致富,为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关注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特殊群体儿童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积极试点,建档立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特殊群体”建设方案,建立特殊群体儿童档案。

3、建立制度。开展学龄前教育辅导、培养特殊群体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教育特殊群体儿童“读好书、做好孩子”;为特殊群体儿童提供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和“特殊群体”工作人员要经常交流工作经验,让特殊群体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掌握一定的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填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维护权益,扶贫助学。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儿童行动”法律援助活动,加大对特殊群体儿童的权益及健康的保护力度。要组织特殊群体儿童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活动日观看爱国影视、心理咨询等形式,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6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具体措施

我校充分认识做好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关爱网络。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关爱队伍建设。在农村党员、"大学生村官"、机关干部、学校教师中,广泛开展争做"代理家长"活动,目前,已有12000多名“代理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一帮一”或“多帮一”结对帮扶。广泛动员全市热心妇女、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子,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和知心姐姐,让留守儿童获得母爱,感受家庭亲情。现在,全市已有3000余名热心妇女和2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此项活动。另外,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组织"三官三员"(优秀警官、优秀检察官、优秀法官、优秀教员、优秀医务人员和精神文明监督员)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有效预防侵害留守流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目前已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设立爱心基金,提供关爱保障。为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整合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设立关爱未成年人专项基金。用于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筹措助学金,捐助学习生活用品,提供健康关怀、成长关怀等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与有父母在身边的其他同龄人一样的体贴和关心。

三、设计关爱载体,扎实开展活动。开展“微笑星期天”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每月抽出一个周末邀请60余名农民工子女代表赴郑州大

7 学、河南博物馆、安阳文字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感受科技、历史及大学文化,志愿者全程陪同,与农民工子女同度周未。开展“爱心手拉手”支教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为留守儿童开设第二课堂,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游戏、表演节目等,并赠送了文具、书包、书籍等爱心礼包。开展“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行动,组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长期进行结对帮扶,到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家中开展帮扶活动,做到在学习上辅导、在心理上疏导、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切实帮助解决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学习失教、监护失助等突出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第二篇: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总结

打苴完小2018年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情况报告

为促进学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我校紧紧围绕“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这一宗旨,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我们成立了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领导小组,加强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档案制度。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为: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姓名及关系、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等。学校德育处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班级从学习方面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

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制度。在生活困难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和教师结成对子。配对帮扶教师经常与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谈心,随时掌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成长日记。教师不时与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交流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每月与“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交流一次,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 “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特殊群体未成年人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各种活动,组织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有障碍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学校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让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我们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每月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不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3、定期表彰自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进行榜样教育。对于我校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我校表彰生活困难学生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

三、开展活动,历练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丰富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生活,我们针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我们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2、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了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

第三篇: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关措施和制度

柳屯镇陈七中心小学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关措施和制度

为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有关措施和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成立“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长:高少振(校长)全面领导“留守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副组长:李运霞(教导主任)负责“留守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员:陈丽慧(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

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全体班主任:负责落实留守儿童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工作措施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各班级组织对父母双 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健全“留守儿童之家”各种相关制度。

3、设立各种活动场所。为丰富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得以健康成长。

4、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做到统一要求,有教学计划、有授课老师、有备课笔记、有授课记录、有规章制度、有工作总结。

四、实施步骤与要求

1、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务工、勤劳致富, 为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积极试点,建档立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留守儿童”建设方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3、建立制度。开展学龄前教育辅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教育留守儿童“读好书、做好孩子”;为留守儿童提供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工作人员要经常交流工作经验,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掌握一定的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填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组建队伍,开展活动。发挥少先队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建立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认真做到:每月与留守儿童联系1次以上,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1次以上,与班主任联系1次,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志愿者队伍要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各类慰问。要组织校园文体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5、维护权益,扶贫助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法律援助活动, 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权益及健康的保护力度。要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活动日观看爱国影视、心理咨询等形式,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第四篇:关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铜陵组织人大

代表视察

为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例”)的贯彻实施,日前,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组织了部分在铜的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对“两法一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视察。

省、市人大代表首先听取了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市教育局关于“两法一例”执行情况的汇报,市公安局关于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汇报。随后代表们视察了市第十五中学、人民小学、人民西村幼儿园等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情况及预防非典工作情况,还视察了铜官山区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市儿童福利院工作和青少年宫设施建设情况。

总的看来,铜陵市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犯罪工作组织健全,强化了法律宣传工作;整顿了文化娱乐市场、图书市场,净化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坚持依法治教,保障了学生受教育权和生命健康权;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行为,为青少年的成长撑起“保护伞”。但是,通过视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组织虽健全,但虚置现象严重,长年不开展工作;法律宣传的力度不够,全社会对“两法一例”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还有差距;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还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游戏厅和网吧对青少年构成严重的危害;未成年人教育阵地难以满足未成年人的需求;未成年人犯罪仍占相当大的比例,集伙与低年龄化趋势比较明显;社会的爱心还不能持久地、长年累月地呵护着儿童福利事业,护理人员的待遇、残儿成人后如何就业、生存等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对此,代表们建议,第一,要继续加大对“两法一例”的宣传,要在效果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二,要完善“两法一例”实施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未保组织机构虚置问题,从人员和经费等方面保障未保工作正常化;第三,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第四,要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发展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另一方面,要净化文化市场,整顿学校及活动场所的周边环境,特别是要加强对游戏厅和网吧的整治,杜绝未成年人进入,要趁预防非典的契机,永久性地关闭网吧。让未成年人在法律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茂县常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使茂县成为留守儿童大县,全县留守儿童呈现“数量多、分布散、年龄小”的特点,为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使之能够安心学习,茂县积极思考,创新方式,努力作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

一是以学校为平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主动探索,初步形成一些好的做法,如建立留守儿童名册、掌握留守儿童分布;开展家访和谈话活动、了解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在家表现现状;登记外出务工家长电话号码,畅通家校的联系渠道,实施留守儿童工作考核。继续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使大量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让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得到教师和同学多方面的辅导帮助,促使他们热爱生活。

二是以乡镇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乡镇建立以妇联、团委、民政、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妇联负责。各行政村相应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大学生村官、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等为组员,形成自上而下组织网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上一篇:公务员法知识试题下一篇:公务员法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