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赔偿制度

2022-06-24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产品质量赔偿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产品质量赔偿制度

善意使用或销售专利侵权产品无需赔偿

——浅析《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

撰文:张天祥(广东天伦律师事务所佛山分所)

根据民法理论和一般侵权法原则,侵权民事法律关系的受害人可以一并向加害人主张多项民事责任,其中请求损害赔偿是最常态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而且可以和其他任何一项民事责任一并主张,“有损失就有补偿”是一般原则。 但“有损失就有补偿”原则也有例外,即加害人造成损失而无需向受害人作出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就是这种例外规定。

本款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专利法对专利侵权采用的是无过错归责原则,即只要未经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独占许可使用人,下同)等许可而制造、销售、使用、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行为人均构成侵权而需向专利权人承担包括赔偿损失在内的民事责任,而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或者过失(除非行为人以存在法定免责事由进行抗辩),但《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突破了无过错归责原则,对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赔偿的民事责任采用的是过错归责原则,只要行为人不知道所使用或者销售的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即行为人使用或销售专利侵权产品只要是出于善意,就可以免除承担赔偿责任。 下面就本规定的适用条件作具体分析

一、行为人须有生产经营目的

即行为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经营者。不无疑问的是,若行为人是没有生产经营目的消费者,是否适用本款规定?笔者认为,根据“举重以明轻”的法律解释原则,经营者比消费者更有优势了解所使用产品的来源,既然经营者都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更应免责,正如在著作权法领域,法律 1

可以对盗版作品的经营者进行惩罚,而对购买盗版作品观看的消费者无可奈何一样。

二、行为人须有使用或者销售行为

所谓“使用”是指专利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功能得到应用,包括利用侵犯他人专利的产品作为自己制造的产品的原料或者部件。所谓“销售”是指对专利产品不再添附任何价值,直接把所有权从一方转移给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对价的过程和行为。

在此,不能将“使用”扩大解释为包括“制造”专利侵权产品本身。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专利权人实施专利的权利包括制造、销售、使用专利产品等,因此,制造和使用本身应当是并列的,使用专利产品不能包括制造专利产品。

三、行为人须出于善意

即行为人不知道所使用或者销售的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过错是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行为无需行为人有过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无责任的机动车一方须向负全责的受害方所遭受的损失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的规定),有过错即有责任,行为人没有过错,自然无需担责。

四、行为人须证明其善意,即行为人须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

这是法律对行为人举证责任的要求,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专利权人只需举证证明行为人有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的行为即可,行为人应就该产品的合法来源举证,以表明其善意。合法来源的证据包括购货合同、销售发票等等。若行为人不能提供这样的证据,就可以推定行为人的产品来源不合法,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仍需向专利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五、行为人须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即停止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

根据前面的分析,专利侵权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即行为人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只要不存在法定免责事由,即构成侵权,应承担民事责任,而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或者过失。《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在行为人是否

应承担赔偿损失这一具体的民事责任方式上,采用的是过错归责原则,但并没有否认专利侵权的无过错归责原则,言下之意就是行为人仍可能承担赔偿损失以外的其他方式的民事责任,停止侵权就是行为人须承担的民事责任。

行为人无需赔偿专利权人损失但需停止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这是由知识产权权利的特殊性决定的,是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设想一下,对“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的行为,如果不责令行为人停止侵权,则行为人即使在被专利权人告知或者从其他渠道知道其“使用”或者“销售”的产品是侵权的,道理上他仍可以继续“使用”或者“销售”侵权产品,这对专利权人明显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在此,专利权应得到优先保护。

当然,行为人因不能继续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也会遭受损失。这种损失可以得到补救,一方面,行为人可以直接向专利权人申请许可使用或者购买专利产品,另一方面,行为人可以从专利侵权产品制造者或者前手销售者索赔。行为人可以以合同标的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

(五)项的规定向专利侵权产品制造者或者前手销售者主张购货合同无效,并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要求制造者或者前手销售者返还借款、赔偿损失等。

总之,《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对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的行为人免于承担赔偿责任施加了严格的限定条件,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对善意使用者或者销售者的有限宽容,实现了各方的权利平衡和民法的公平合理。

第二篇: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标准:

(1)因旅行社的故意或过失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的,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

a、收取预付款后,因旅行社的原因不能成行,应提前3天(出境旅游应提前7天)通知旅游者,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旅游者已交付款10%的违约金。

b、造成旅游者误机,旅行社应赔偿旅游乾直接经济损失,并赔偿经济损失业10%的违约金。c、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质量档次瑟协议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应退还旅游者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赔偿同额违约金。

(2)导游人员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旅游者损害的,应承担下列赔偿责任:

十一、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概念:

指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十

二、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客体及赔偿范围:

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客体,亦即旅游意外保险的标的是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

根据《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第五条规定:旅行社应当对旅行社依法承担的下列责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

(1)旅游者人身伤亡赔偿责任;

(2)旅游者因治疗去出的交通、医药费赔偿责任;

(3)旅游者死亡处理和遗体遣返费用赔偿责任;

(4)对旅游者必要的施救费用,包括必要时近亲属探望需支出的合理的交通、食宿费用,随行未成年人的送返费用,旅行社人员和医护人员前往处理的交通、食宿费用,行程延迟需支出的合理费用等赔偿责任;

(5)旅游者行李物品的丢失、损坏或被盗所引起的赔偿责任;

(6)由于旅行社会性责任争议引起的诉讼费用;

(7)旅行社与保险公司约定的其他赔偿责任。

十三、旅行社不承担赔偿的三种情况:

(1)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由自身疾病引起的各种损失或损害,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

(2)由于旅游者个人过错导致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由此导致需支出的各种费用,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 (3)旅游者在自行终止旅行社安排的旅游行程后,或在不参加双方约定的活动而自行活动的时间内,发生的人身、财产损害,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

十四、旅行社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以下标准:

(1)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8万元,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16万元。

(2)国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200万元,国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400万元。

十五、罚则:

旅行社违反《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第二条规定;未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15天到30天,可以并处人民币5000元以上2万无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小于《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第五条规定要求的,或者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金额低于《旅行投何旅行责任保险规定》第十条规定的基本标准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人民币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旅行社违反《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拒不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3天至15天,可以并处人民币3000

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的类别

目前,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的类别主要有:

(一)产品设计的危机

在旅行社产品设计中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设施配置、资源禀赋和旅游需求。

1、我国在这近二十年旅游大发展的时间中,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方面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但总体上与旅游业发达国家接待设施的标准相比还相差很远,这种状况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我国虽然有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却难以开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产品,旅行社在产品创新上难以突破,产品雷同也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热点过热,冷点过冷,要为新开辟的旅游线路承担更多的销售风险。

2、在我国旅行社的组成现状依旧以中小旅行社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现实下,决定了他们从资金、技术、承担风险的能力都远远比不上大型、名牌旅行社。在产品创新方面就更不可能迅速打开局面,寻找新的销售市场,以减缓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因其规模小,也就不可能在营销、产品设计上多下功夫,往往一旦有好的线路出现,大家便共同模仿,产品重复利用,压价竞争,产品质量也就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产品质量恶劣的情况,严重导致了旅游市场产品质量与价格危机的出现。

(二)信誉危机

旅行社的商业信誉是关系到旅行社生死存亡的重要条件。其信誉的形成源于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而决定服务质量的优劣,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决于每一个在实际旅游接待活动中提供服务的具体工作人员及管理者。我们从每一年的旅游投诉通报中都可以看到,关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投诉事件在所有的投诉中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其所涉及到的人员也比较广泛,比如导游、供应商、旅行社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近年来出现在旅游市场上的一系列投诉事件,涉及到的黑社、超范围经营、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零团费和负团费,虚假旅游业务广告、黑车、野导、私拿私授回扣等现象,使旅行社的行业公众信誉大跌,殃及到了所有的旅行社,就连老牌、名牌旅行社也不断受到株连。

(三)人才危机

1、表现为导游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所致的难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危机。旅行社管理中要使旅游经营集团化、国际化,其人才的缺乏将是导致其难以实现的又一重要因素。

2、随着市场格局的多元化,一些业务能力强、精通旅行社内务和掌握旅行社内部商业秘密的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及外联人才的流失而造成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危机。

(四)财务危机

1、企业规模的限制,决定了市场开辟能力的有限,而导致的低价竞争给企业带来了财务危机。只要旅行社经营管理意识不变,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危机依然会长期存在。

2、由于合作伙伴的变更及国际业务的不成熟,所导致的三角债的出现及企业呆帐、死帐现象的出现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五)突发事件危机

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突发事件的危机可表现为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灾、火灾等。也可表现为人为造成的危机,比如:行程计划的变更、交通事故、疾病伤亡、财产损失等。由于其出现突然、紧迫和重大,是对旅行社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领导者的决策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

三 怎样面对及解决旅行社经营管理危机

只要有竞争,就存在危机;只要不提高经营管理理念,就存在危机;只要不注重旅游基础建设及服务设施的改进与完善,就存在危机;只要从业人员不能从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出发,只短视的追求行业从业人员的暂时利益最大化,不把行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就存在危机,等等。可以说危机在我国旅行社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是无处不在。但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来舒缓与解除危机。

让我们再次来审视这些危机出现的原因。行业竞争的加剧是由于市场的饱和形成的,而市场的饱和是因为旅行社行业规模的低水平无序扩大造成的;对旅行社行业投诉的增加,是由于旅游消费者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旅游服务质量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而出现的;人们对旅游基础建设及服务设施的更高要求,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旅游质量所希望的更高标准,等等。众多危机的出现,最终还是因为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要舒缓危机与解决危机,其根本所在就是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否符合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解决危机的办法与对策:

(一)掌握市场竞争的法则

既然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是处于市场竞争的法则之中的,这就不可置疑的让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真的掌握了市场竞争的法则了吗?

“优胜劣汰”的“优势”法则应用在旅行社中表现为服务优质、管理优质、价格优质、团结协作的优质。必须要结合市场需要,做好产品定位设计,不论是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化产品,还是面对高消费人群的特定产品都要树立创建旅游精品产品的品牌意识。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行业运作成本,实现低价竞争法则中的“优质低价”以扩大市场规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行业生存与发展之路。在运用高价竞争法则吸引特定需要的消费群体的产品设计中,应充分地体现在价格与服务是否等值,应要真正做到“价有所值”,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此外,还要做好市场预测分析工作。充分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变化,包括经济收入的变化、假期的变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年龄的变化、受教育程度的变化等等,这些信息是我们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需求的依据。只有充分考虑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成功占领旅游消费市场;只有市场份额的扩大,才会有企业的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长期化。“顾客是上帝”更应让我们明白,服务标准只有和顾客的需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被服务对象满意,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二)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

“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重点。拥有一支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体队伍,是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奋斗的目标。旅行社所销售的产品是行、住、食、游、购、娱六大部门的服务相互组合形成的综合服务产品,就决定了旅行社对团体协作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更应该充分地体现在旅行社的日常管理事务中,为企业管理机制的成功建立提供一条捷径,为企业的长期管理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旅行社内部反映机制的灵敏度

1、旅行社管理者对市场的认知度、敏感度及决策是否准确到位,是旅行社是否能在早期发现危机、减缓危机及解除危机的重要因素。当然,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管理素质是成功实施管理的基础,但也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这包括一线工作人员是否能及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这就需要在旅行社中要成立一支危机预测管理小组。根据资料中得来的信息,将自身旅游产品特点和市场发展变化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结合,做出适时、准确的危机预测,并根据危机的类型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或方案,以求在危机到来时,沉着应战,妥善解决。最终再由旅行社经营管理决策者对其方案的可行性再加以论证及分析,做出最佳的危机应对处理办法。

2、加强旅行社与旅游市场经营环境的联系。这包括对国家、省、地方的政策法规的学习及加强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公安、司法、海关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联系,以增加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思想道德教育及业务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1、提高服务质量,减缓竞争危机,还得从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从业人员做起。特别是提高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2、旅行社要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提高业务素养,培养敬业精神,其中“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应是旅游业职业思想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用人文关怀来实现制度管理的目标,采用人性化和制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可能要比单纯的制度管理的效果要好。

3、通过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及考核,并与个人工资、奖金、奖励相挂钩的手段来促进员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也可减少旅游服务质量危机的出现。

(五)未来旅行社业的发展必然是在旅行社的集团化、规模化,中小旅行社的网络化及众旅行社的相互联合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缓中国加入WTO之后所带来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标准是否与世界标准相吻合所带来的危机。现代旅行社经营不能以眼前利益为重,而应该要放远眼光,以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水平来严格质量管理,树立优质品牌,为企业的确良扩大再生产做好基础工作,为实现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

四 结语

“认识危机、预测危机、减缓危机、解除危机”,是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中正确面对危机的四个步骤。只要树立起危机意识,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旅行社危机的出现并辅之于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就能使旅行社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避开危机,保持正常发展的态势,处于常胜不败的优胜位置。

第三篇:离婚赔偿制度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探讨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对婚姻生活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婚姻是男女双方精神上的结合,虽也涉及财产内容,但它主要是一种人身关系,而不是契约关系“的基础上,因此,《婚姻法》一直未对离婚中的过错赔偿制度作出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夫妻一方存在过错而使夫妻关系破裂导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无任何法律依据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害,过错方的违法行为也未能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况却大量存在,这显然不符合我国法律所体现的公平与公正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在婚姻关系中对受害方的权利逐渐开始重视。所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与维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需要而新增设的制度。 关键词:立法背景存在的问题中外立法比较立法对策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渊源和立法背景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提出,是基本西方社会的婚姻契约原理。根据婚姻契约原理,当配偶一方因过错违反婚姻契约所规定的义务时,无过错的配偶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最早规定了离婚过错赔偿制度,其规定:“因离婚,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在财产权或期待权方面遭受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支付合理的赔偿金;因导致离婚的情势,配偶一方的人格遭受重大损害的,法官可判与一定金额的赔偿金作为慰抚。”其后,1920年的北欧诸国的婚姻法、1931年中华民国民法典、1941年修改后的法国民法典都陆续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日本民法虽无关于离婚过错赔偿制度的明确规定,但学说和判例均承认离婚损害之存在。

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都没有采用婚姻契约理论,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精神上的结合。虽然也涉及财产内容,但它主要是人身关系,而不是契约关系。”⑴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我国婚姻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未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任何规定。该制度的缺失使离婚诉讼标的和当事人的权利缺少一个应有的环节,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又无法回避破裂主义离婚中客观存在的过错情形,并在潜意识上力图追求对过错行为的处罚和对无过错者的保护,于是不得不在子女抚养监护的认定、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困难帮助的解决等诉讼标的层面,确立所谓的“照顾无过错一方”、“保护无过错一方”、“有利于无过错一方”等适用性原则,甚至在有些实践操作上直接公然违背破裂主义离婚标准的要求,以是否准予离婚来表现对过错行为的惩罚或对无过错方的保护与救济。这种通过牺牲过错行为人的其他权利或利益来达到惩罚过错者和保护、救济无过错者目的的做法,不但容易陷入法理的误区,而且也很难达到惩罚与保护的“双赢”,甚至反而会使过错方和无过错方均遭到权利的侵害。因此,只有准确把握离婚诉讼的客观规律,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才能明晰离婚中的不同法律关系,完整、公平地保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1、 立法技术上”无过错方”的提法有歧义

修正后的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的提法不过准确,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在现实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没有绝对的无过错一方,夫妻一方实施的重大过错行为,可能就是因为夫妻另一方有意,无意的过错所导致.而这些过错,有的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则可能是严重伤害感情的重大过错。发了没有对无过错方不能有之的过错进行具体的指代,则不免给人以无过错方是”绝对没有错误的完美之人”的理解。

2、离婚损害赔偿权利主体的范围小

我国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有权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只限于婚姻当事人中的无过错一方,因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而直接遭到侵害的配偶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可单独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但不能成为离婚过错赔偿的权利体。

而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侵害的可能不只是配偶一方,有时还涉及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从我国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来看,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权利主体仅限于受损害的无过错配偶方,有过错的配偶不能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同时因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而直接遭受侵害的配偶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单独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但不能提起成离婚损害赔偿之诉。但现实中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侵害的可能不只是配偶一方,通常还涉及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如果请求权仅限于离婚双方当事人,当夫妻一方对其他家庭成员实施虐待、遗弃、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根据《解释(一)》第29条的规定,其他家庭成员就不能基于上述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可能就无法发挥功效,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护。当然,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行为的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赔偿之诉讼,情形严重的还可在提起刑事诉讼时附带民事诉讼,但这样加重了当事人的诉累,增加了诉讼成本,不利于有效地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使《婚姻法》

第46条的规定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例如在实践中,有的父亲既有外遇又施暴于妻子和儿女,有的是夫妻一方虐待遗弃老人,如果请求仅限于离婚双方当事人,那遭受损害的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就将得不到救济。因此蒋请求赔偿的主体范围仅限于夫妻显得过于狭小。

3、离婚损害赔偿义务主体范围狭小①

根据《婚姻法》第46条规定,无过错方的损害可以获得救济,《解释(一)》在第29条规定:“承担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即承担责任的主体仅限于配偶中有过错的一方。而关于第三者的责任问题,国外对第三者与过错配偶方重婚、同居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无过错方是否有权向第三者请求损害赔偿的问题,立法中有着不同的规定。德国、奥地利的立法和判例都不认为无过错方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而法国、瑞士、日本、美国等国都确立了过错配偶及第三者对受害人的婚姻家庭的破裂共同负责任。在我国,长期以来第三者插足破坏他人家庭问题更多的是用道德规范来约束,但道德约束、舆论监督对第三者的惩戒毕竟是软弱无力的。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完全无过错离婚制度的建立以及故意侵害配偶权补救法律的立法空白实际上减轻甚至是取消了某些配偶或者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7?笔者认为,我国《婚姻法》将离婚损害赔偿限制在夫妻双方范围之内,这一规定使受害人的权利无法得到应有的、全面的保护,使得受害者在权利保护上大打折扣。

4、有权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太少

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有四种,即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我国法律纤细具体的例举出赔偿范围的法定情形,便于司法操作,当这种立法方式有一个突出的弊端,主要是很难穷尽所有对婚姻当事人造成严重上海的行为,也不能适应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且这样在客观上限制了无过错放的请求权,也限制了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适用范围以外弱势权益的充分保护。

5、离婚损害赔偿制的适用范围不甚明确

离婚损害赔偿是适用于诉讼离婚,还是适用于登记离婚,还是两种形式的离婚均可使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离婚损害赔偿仅仅是指实际财产损害赔偿,还是包括了非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包含了精神损害赔偿,则其赔偿数额又如何规定。从 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法理过于原则,抽象的规定,大大降低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可操作性。

6、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仅限于离婚之情形

婚姻法第 46 条规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限于引起离婚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明确规定离婚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唯一要件,欲保持婚姻关系又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是不会支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符合该条件所列举的四种情形而无过错方并不要求离婚的也非罕见。在很多情况下,受害方往往受传统观念、子女抚养以及其他多种原因,并不愿意放弃现存的婚姻,但是不要求离婚绝不等于不要求赔偿。过错方能否在维持婚姻状况前提下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引起关注。婚姻法将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时机限定为离婚,夫妻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只要不要求离婚,就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施行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因身份权受侵害是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因此受害方并不能直接依据《解释》获得救济,这样在配偶权保护上就留下了很大缺陷。

7、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非常复杂。精神损害不同于财产损害,无法适用等价赔偿的原则。因受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法院掌握的尺度不一样,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执行。

三、中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状况及比较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状况

1、法国。《法国民法典》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其内容包括离婚损害赔偿发生的原因、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时间等。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发生的原因以及损害赔偿的范围,《法国民法典》第266条第1款规定:“在因配偶一方单方过错而宣告离婚的情况下,该一方对另一方配偶因婚姻解除而受到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得受判处负损害赔偿责任。”第270条进一步规定:“除基于共同生活破裂而宣告离婚的情形外,离婚即告终止夫妻相互间的救助义务;但是,一方配偶得向另一方配偶支付旨在补偿因婚姻中断而造成的各自生活条件差异的补偿金。”关于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时间,根据第266条第2款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提起时间仅能在离婚诉讼之际提出。”

2、瑞士。瑞士最早明确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是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瑞士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因离婚,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在财产权或期待权方面遭受损害的,有过错配偶一方应支付合理的赔偿金。(二)因导致离婚的情形,配偶一方的人格遭受重大损害的,法官可判予一定金额的赔偿金作为慰抚。”该法条的规定甚为完备,其离婚损害赔偿只能在离婚时提出,同时规定有抚养金条款和定期金条款,受害配偶请求损害赔偿的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方面的损害,还包括期待权方面的损害。

3、台湾地区。《民法》第1056条规定:“夫妻之一方,因判决离婚而受有损害者,得向有过失之他方,请求赔偿。前项情形,虽非财产上之损害,受害人亦得请求赔偿之相当金额。”从该条文可看出,台湾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仅限于判决离婚的情形,而协议离婚时须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议,如无协议则无法请求。台湾在财产性损害赔偿方面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双方仍可提出财产性损害赔偿的请求;而非财产性的损害赔偿,则以被害人无过失为限。从其来看,台湾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因此对于法定离婚理由的十种情形,配偶一方都可以向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这与中国大陆以封闭式列举的方式规定适用的情形不同的。

4、澳门。澳门在其民法典中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澳门民法典》第1647条规定:“(一)被宣告为唯一或主要过错之一方,及以第1647条C项所指之理由而请求离婚之一方,应向他方弥补因解销婚姻而造成之非财产损害。(二)损害赔偿之请求应在离婚之本诉中提出。”第1637条C项为:“对方之精神能力发生变化逾三年,且因其严重性导致不可能继续共同生

活。”第1647条的规定只涉及到非财产性损失的赔偿,而财产损失则是按照第483条的规定补偿。第483规定:“不法行为之行为人、教唆人或帮助人有数人者,各人均须对所造成之损害负责。”

(二)英美法系国家(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状况

1、美国。美国婚姻关系属于家庭法调整的范畴。家庭法以各州立法为原则,但近年来,联邦立法己较之过去更多地涉及婚姻家庭法领域。夫妻相互之间的人身权利义务关系通称“配偶权”。配偶一方因受到伤害而丧失能力时,他方有权在请求损害赔偿之诉中一并要求赔偿“配偶权损失”。根据传统的离婚过错法,被侵害的配偶在离婚时可以通过离婚后扶养费的给付等措施使其损失得到补偿。?5?在美国,侵犯配偶权的侵权人不仅包括配偶一方,还包括第三人。北卡罗来纳州法院1997年8月5日作出了“第三者”受罚的著名判例。

2、香港地区。香港地区在单行法规中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婚姻诉讼条例》第50条规定:“呈请人可在离婚呈请或裁判分居呈请中或在只要求赔偿的呈请中,以某人与呈请人的妻子或丈夫通奸为理由,向该人申索损害赔偿。”?6?从该条的规定来看,呈请人申索损害赔偿仅限于被请求方与他人通奸的情形,这种请求可在离婚呈请和在裁判分居呈请中提出。

(三)我国大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状况

在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规定,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坚持“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该原则可以视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前身和雏形。但该解释并未对“过错”的内涵、外延及照顾的方式等作出明确界定,因此该原则在司法实践并未达到保护受害方,惩罚过错方的功能。而多数学者呼吁的《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是婚姻关系中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却不能在司法实践中予以直接运用。直到2001年新修改的婚姻法中才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了明确规定,该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该条列举了四种严重破坏婚姻关系的行为对于一方配偶有实施四种行为之一而导致离婚的,受害配偶有权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

纵览西方国家的民法、婚姻家庭法或侵权行为法大多都有关于侵害配偶权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我国香港、澳门、台湾三个独立法域也都规定有离婚损害赔偿,我国大陆也正是借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最终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但是我国目前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还有诸多的不足之需要继续借鉴国外立法来完善。

五、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对策

1、用”受害方”取代”无过错方”

在实际的婚姻关系中,没有绝对的无过错方.在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应指没有该条所规定的四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因此笔者建议,应删除离婚损害赔偿主体的”无过错”要求,将其改为”受害方”.因为”无过错”的提法机会产生歧义,又难以把握,而在离婚中财产受到损害,精神受到伤害,却是十分明显且易于把握的.受害方的过错及其程度可在确定过错配偶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大小是考虑,必要时可以责任相抵。

2、适当拓宽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

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对象是广义的婚姻家庭关系,当婚姻家庭中的如何成员遭受损害时,都应当给予必要的救济.尤其是对于被虐待的老人,儿童,更不应忽略其独立的人格和肉体所遭受的痛苦。

因此我认为,对于离婚损害赔偿所诉之主体,不应限于夫妻双方,对于家庭内部收到的人员都有权提起赔偿.要真正发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应有功效,就应当适当拓宽损害赔偿的请

求权主体范围,考虑允许配偶请求损害赔偿的同时,赋予受侵害的其他家庭成员提起损害赔偿的权利。

我还建议,赔偿义务主体应包括第三者.对于因重婚,通奸和姘居等过错行为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其义务主体除了有过错的配偶一方外,受侵害的配偶一方还可以将涉及的第三人列为义务主体,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的连带责任.这是因为重婚,通奸,姘居等违法行为侵犯了夫妻忠实义务,而忠实义务的义务主体就包括了配偶以外的第三人.第三人在这类侵权行为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将第三人同列为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可以避免重复诉讼,减少诉讼成本。①

3、扩大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规定兜底条款

婚姻法第46条规定了四种导致离婚的重大过错行为,但事实上,导致离婚中无过错方遭受损害赔偿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这四种行为的范围明显比较狭窄,不能包含离婚过错赔偿的范围。

我建议,应扩大过错行为的范围,将那些常见的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列入损害赔偿的范围,入长期通奸的,一方嫖娼,卖淫的,一方故意犯罪背叛处刑罚的意图杀害对方的等情形.同时离婚损害赔偿作出的原则性的规定,并且规定兜底条款,这样有利于灵活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

4、关于证据的运用问题

(1)应适当降低证明要求,适用较高程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是指法官基于盖然性认定案件事实时,应当能够从证据中获得事实极有可能如此的心证,法官虽然还不能够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但已经能够得出待证事实十之八九是如此的结论.我建议,为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降低证明要求,适用较高程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因为,离婚过错损害赔偿诉讼属于举证特别困难的案件,在离婚过错损害赔偿诉讼中,在无过错方难以提出确切证据证明所主张的事实情况下,适当降低证明要求,只要无过错方提供的证据能达到较高程度的盖然性,就可视为达到了证据法上的意义,法院就应支持无过错方的赔偿请求。

(2)降低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适当采用举证责任倒置

为了切实保护弱者,维护受害配偶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我建议可以考虑从法律上对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适当放宽条件,必要时适当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模式,对过错方加以限制.这一举证模式应在基本确认离婚损害赔偿中谁是过错一方的前提下适用.如已有基本事实证明配偶一方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违法行为,而无正当理由长期夜不归宿的,即应由”不归宿”负举证责任.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因举证难而阻碍受害配偶主张权利或实现权利情形,而且对那些意欲实施过错行为的婚姻当事人也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进而达到预防违法,真正实现设立离婚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的立法目的。①

5、明确规定法律证据的获取途径

(1)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当事人是举证责任的主体,第三人介入他人家庭致使无过错方配偶方受到侵害,无过错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收集证据,但是必须是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之内.我建议,以下材料可以作为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中有效地证据:1,过错方配偶与第三人来往的信件,照片;2,过错方配偶在非被胁迫情况下签写的实行过错行为的过错书;3,受到家庭暴力,虐待的受害方配偶提供的伤情医疗证明以及居委会,邻居等提供的相关证明;4,采用合法工具在公众场所或自己家中私录的视听资料。

(2)当事人取证较困难,人民法院应当一申请而调查取证

《证据规定》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而在离婚案件中,在对配偶一方存在

过错进行举证时,不仅涉及到过错方的隐私,而且还涉及到“第三者”的隐私保护问题。我建议,在无过错方因客观原因无法收集到相关证据材料时,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进行调查取证。人民法院应该对当事人的请求认真审查,对可以由法院调查的内容依法进行调查。在此,对于当事人提出的申请,也必须符合法律程序的要求。

(3)应认定“私拍私录”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规则》对非证据明确了两个标准: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我认为,在审判实践中,只要无过错方在取证中未采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做法,即使是私拍私录的证据,法院也可以予以认定。如当时人之间的或当事人在场的私拍私录的视听资料,和公共场合私拍私录的视听资料兜应该纳入采信的范围。

6、确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保护无过错方的经济利益

根据司法实务部门的实践,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金算定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即由法官综合各项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酌定损害赔偿金总额。法官应将案件情况分为加害人过错程度的轻重,受害人被侵害的精神利益损害后果及所受精神痛苦程度,双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及经济状况和受害人的资历这四种因素,其中前三种是着重考虑的因素。

结语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中国作为一项新的婚姻法律制度,将为保障婚姻当事人 ①陈爱萍、姬新江:《婚姻家庭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的合法权益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婚姻法律制度的有利结合能使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带来我国婚姻法律体系的新进程。深信,随着司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的离婚损害制度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①袁长洁:《侵害配偶权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初探》,理论探讨,2004(2)。②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③ 李平:二十年全国离婚案件情况简析,人民法学院报,2002年10月3日。④ 陈苇:《离婚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探讨》,三民书局,1980年版。

⑤陈爱萍、姬新江:《婚姻家庭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第四篇:财产保管、赔偿制度

白云石学校学校财产保管、赔偿制度

爱护学校财产是每个学生教职工的职责和义务,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财产不断增多,充分用好学校的财产,发挥其最大效益,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落实“谁分管谁负责”、“谁领用 谁负责”的财产保管要求,特制定以下学校财产保管、赔偿制度:

一、财产保管制度:

办公室、实验室、食堂、教室等处室所有财产,由总务处建立校产总册和分户帐,分室分部门保管使用。

1、学校固定财产实行一学年检查一次,做到帐册相符、帐物相符。第一学期末,各室负责人自检后书面汇报交总务处,核查。

2、学校固定财产领借人必须在领物本上签字,归还时注销,各室负责人到归还日期催还,不得过期不还。物品领用时,必须注明用途和数量。

3、班级的财产实行班主任管理,各专用仪器保管室由仪器保管员负责、办公室由各位老师负责,如有损坏,由直接损坏者赔偿。

4、学校的劳动工具等定时定量发放,如人为造成的损坏一律赔偿。

5、学校财产一律不外借,如特殊情况,由校长室批准后,办好出借手续方可外借。

二、财产的报废与处理:

财产的报废和处理,必须是因年久老化而不能再使用的仪器、物品,可提出

申请报废,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报废。报废物品按名称、数量、金额列表,核对报废物品,超出一千元要上报教育局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作注销帐卡。

三、财产赔偿制度:

教职工应按照物品正确使用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各种工具、教学具,如发生损坏、遗失,按如下条例执行:

1、教室、办公室内的物品在规定的使用期内遗失、损坏,将追其责任赔偿。

2、在正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按正确的规程操作时的物品损坏,物品不能使用的,按报废处理。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学校财产的损坏,原则上按原价赔偿或赔偿同型号、同类型的物品或全额赔偿修理费;或因物品使用年数较长、使用价值不大等原因,折旧一般不低于原价的50%处理。因操作不当造成财物重大损失或造成人员伤亡者,将作出严肃处理。

3、门岗值班人员因看管学校不慎而造成学校财产被盗后,原则上将按原价

赔偿或赔偿同型号、同类型的物品或等价相类似物品。如被盗物品使用年限较长,使用价值不大等原因,折旧赔偿一般不低于原价的50%.

4、外借物品须得到校长同意、总务处备案。遗失按原价赔偿或赔偿同型号、同类型的物品,损坏按原价赔偿或赔偿同型号、同类型的物品或全额赔偿修理费,以上费用由租借者承担。对所借物品、赔偿等,校长室、总务处在有限期内追回。

5、其它本条例未规定的情形,由行政会讨论决定。

白云石学校总务处

2012.9.1

第五篇:损坏公物赔偿制度

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护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人人养成爱护公物的道德风尚和良好的用物习惯,延长各种物品的使用期限,经学校研究决定,制定下列赔偿制度。

1、各教室、办公室及卫生区楼道门窗玻璃,如有损坏,查明原因,由损坏人负责一周内按装好,否则超过一周学校安装每块赔偿50元,不安装也不赔偿期末按年终考核扣除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5分。

2、保护好室内照明灯,如有损坏,查明原因,由损坏人负责赔偿,灯管损坏一个赔款10元,灯座损坏一个赔偿20元。

3、按时关灯,锁门,一周发现2次不锁门、不关灯年终考核扣除班主任1分。

4、保护好室内桌椅板凳,人为损坏严格追究责任,根据损坏程度及认错态度赔款50--80元。

5、各教学班、教研组、专用教室、要保管好学校发放的所有室内用具,如丢失损坏、追查责任,按原价赔偿。

6、爱护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内外墙壁,不能随便勾摸涂画。教室内墙壁保持洁白,墙裙完好无损。如发现弄脏、损坏等现象,追查责任,期末考核扣除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3分。

7、保护好教室黑板,不能用力敲打。如有损坏,赔款300--500元。

8、保护好学校各班及办公室门牌,损坏者赔款20元。

9、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能拆花踩草,在花墙上玩耍,如有损坏或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发现一次赔款20--30元。

10、借用学校的各种器材及电教仪器、软件、图书资料等物品,如有损坏或丢失按两倍价格赔偿。

11、学校贵重教学设备,如微机、电视等,因使用人保管或使用不当、丢失或损坏,根据情节由使用人赔偿半价或全价,一学期之内,维修超过3次的,由自己负责维修。

说明:

1、以上各项制度,如不能查明原因、不赔偿也不安装修理,则按考核细则制度执行。

2、学期结束学校进行一次检查核实,根据制度实施。

3、以上各项制度由班主任老师配合,学校领导研究决定,根据情节轻重做出赔偿价格,赔款一律由总务处开收据入帐。

时村中心校教学部 2012年9月20日

损坏公物赔偿制度

时村中心校教学部

2012.9.20

上一篇:存量资产盘活策略下一篇:陈情表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