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综合调查报告

2022-06-25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城乡综合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城乡综合调查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来凤乡中心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深化场镇“八化”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我校根据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安排,对我校开展城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我校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采取“六抓六强化”的有效措施, 出重拳、下猛药、大马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促进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学校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抓组织领导,强化示范带动 。校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办公室 ;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 “ 属地管理、业主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 的原则,落实了学校环境治理工作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抓宣传引导,强化整治氛围 。 一是印发宣传资料; 二是召开会议宣传 ; 三是开展活动宣传 。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知识进校园”活动, 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抓经费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 自 2009 年起,学校采取逐年安排、分级定额、季度考核、半年兑现的办法,共投入了 0.8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

抓基础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学校与各班、各教师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抓机制、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全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对校园及沿路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理,落实了专人负责对。二是随时聘请环境卫生保洁员。三是将学校环境卫生日

常清扫保洁进行分段、分区,落实到班级。四是在工商、派出所等部门的配合下,对校园乱摆、无证经营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五是规范广告张贴管理。六是做好垃圾处理,新修建垃圾堆放点三个。抓督查考核,强化治理实效。 一是实行督办考评制。 二是实行曝光制。三是实行“一书一单”督办制。四是实行平时抽查责令整改制。 去年以来,全校集中开展督导活动5次、各类巡查暗访4次,责令整改问题5 件。

二、主要问题

目前,我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呈现出领导有力、组织有序、推进有效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村小对城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主动抓、大力抓的意识还不强;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中心校与村小之间,班与班之间效果不一样;三是一些卫生死角治理不够彻底,师生还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学生的参与率不高,全面抓城乡环境的意识和氛围不浓;四是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等长效管理机制和门前 “ 三包 ” 责任制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的长效机制、夯实基础、重心下移、管理前移;二 是充分发挥社区、街道、村组的作用,在做好街面清扫保洁的同时,抓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是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强化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化、法制化 ; 四 是进一步落实好门前 “ 三包 ” 责任制,让师生真正参与到城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 五 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2011年4月6日

第二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还存 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四化”标准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还有 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主动参与不足。当前,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 作一定程度上呈现党、政“唱主角”群众参与少的“上热下冷” 的状况:一方面,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 力推进工作;另一方面,面对新时期群众宣传工作和社会管理 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因手段和条件受到限制,涪城区 宣传引导群众的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进而导致群众维护 环境卫生面貌和城市管理秩序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主体作 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持续、全面开展。

(二)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中村”的垃圾柜、路灯、排 水管道、停车点等市政基础设施匮乏,不仅给群众日常生活带 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改变市民的陈旧的环境卫生意识。纳入 城市管理的近郊乡镇居民生活垃圾却仍由乡镇自收自运,缺乏 垃圾中转站和密封式垃圾清运车等设施,不仅增加了垃圾转运 成本,而且沿途洒落的垃圾还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死角盲区管理难度大。一是“城中村”小区的生活 市场和开放式小区(主要是御营新村小区)不仅基础设施条件 落后,管理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较差而且乱搭乱建、乱摆摊点、 以街为市等现象突出。二是不少市属破产企业小区长期没有物 业管理,既无保洁队伍,也没有环卫设施设备,脏乱差现象较 为严重。如警钟街97 院(原市木材储运站)海峰房地产开发公 司地块乱搭乱建、饲养家禽,西山东路40 号院(原市丝绸印染 厂)宏杰房地产开发公司地块乱搭乱建等。三是城区“五小行 业”(小商铺、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作坊、小旅馆)因硬件 较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较低。而这些行业的有关证件的办证、 监管均属市级有关部门,属地管理的效力受到影响。四是环卫 清扫保洁出现盲区,临江市场外巷道、跃进东街(滨江路小学 外巷道)等公共通道未纳入市政清扫范围;涪江二桥与长虹干 道交汇处东北角地块(原属平武农业银行,后属市农业银行, 现产权不明)、圣水南街三多寨东侧空地等房地产商尚未开发的 土地变成了“垃圾场”。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 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调动广大干 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一是在已经形成一定 宣传教育态势的基础上,尤其要充分运用市级电视、电台、报 纸和网络、短信等宣传媒介,继续通过设立评比公示栏、永久 性固定宣传标语、宣传车、宣传画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的覆 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积极营造浓厚 的舆论宣传氛围。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新风伴 我行”、“城管小卫士”、“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组织 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二)突出重点,持续抓好“六乱”治理。无论是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还是城市秩序管理,治理“六乱”都是一项必须 常抓不懈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清扫 保洁,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难点部位的环境卫生 管理,努力消除卫生死角。二是加强市容秩序管理,科学设置临 时市场;进一步规范各类商家的经营行为,引导小商小贩入市经 营;进一步引导广告规范发布,尽快拆除规划范围内的各类违规 的店招及广告牌,解决乱涂乱画的顽症;加大废品收购站点的清 理整顿,坚决取缔城区废品收购站点。三是强化“门前三包、门 内达标”责任制的实施,市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绵 44 阳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负责地做好各自的 工作,共同改善城市环境秩序。

(三)积极作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应加快 城区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大幅度提升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 应把“城中村”小区和破产企业小区的治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 重点并纳入市管范围,切实解决下水管网、垃圾柜、小区生活市 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力度,进一步 做好“村改居”小区生活市场的摊位摊点的保洁工作。

(四)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力度。要建立市、 区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形成市区协调、责权明确、齐抓共管、 统一高效的工作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绵阳市创建工 作“归口管理、产权负责”的原则,按照责任大口的分工,市 级大口(部门)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和涪城区要按照相关规定 和职责权限划分,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监管义务。二是 逐步探索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新模式,尽快建设好破产企业小区 的物业管理机构并配齐保洁队伍,充实街道、社区城管环卫队伍, 健全工作网络。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市民教育、村规民约 的作用,坚持教育引导与惩罚处理并重,大力宣传正面先进, 狠抓反面典型曝光,对不讲文明、不守秩序的行为,要依法进 行处罚,推动治理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五)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常态管理。要从构建长效机制 入手,将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针对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订补 充有关规章制度,逐步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二是要进一步 45 完善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行政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广泛采取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等 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及群众反映 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到位、造成严 重后果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 2010 年3 月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江油市政协调研组

江油作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县,在绵阳市委、市 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 准要求,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治理,城乡环境面 貌明显改善。近期,我们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社,对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城市环境整治明显好于农 村,而农村环境卫生还没有太大变化,交通沿线整治的较好, 偏远地方整治的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 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 保农村环境清洁优美。

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参与的氛围不够。一是认为灾后重建时间紧、 任务重,“脏、乱、差”现象在所难免,现在抓农村环境综合治 理是不分主次,人为地将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割裂开来。 二是认识不到位,把环境综合治理仅仅等同于“扫扫地”、“搞 搞卫生”。实际上,灾后重建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作为重建灾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应把农村 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灾后重建 结合起来,除了要求重建场地规范、整洁、有序外,更重要的 是同步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三是没有发挥好群众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在一些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只是一项“突击任务”,是“机 关的事”、“干部的事”,广大群众成了旁观者。忽视了环境综 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着力培育广大群众的文明习惯和良好 的卫生意识,通过共同创建与爱护优美环境,自觉形成爱清洁、 讲卫生的文明理念,变“突击治理”为“日常习惯”。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达标。通过“一建三清五改”,农村 场镇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改善。但是,清理后的 垃圾、污水哪去了?一是垃圾处理不达标。除含增、青莲两镇 交市上集中处置外,其他乡镇自建的垃圾堆放场均未通过规划 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和科学建设,未配 备覆土压实设备。而这类集中污染源,如不能得到科学有效治 理,其渗滤液、恶臭气体、蚊虫孳生污染更甚于田间地头散排。 二是污水处理不达标。青莲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因唐 家山堰塞湖泄洪损毁,其他乡镇均无建成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置 系统。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人员配备不齐。绝大部分村组生活 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未启动,也 没有安排垃圾清扫、清运人员。部分修建了垃圾池的村组,由 于没有确定具体清理人员,也没有安排专门经费,未能及时清 运,导致一些地方垃圾池堆成了垃圾山。再加上一些村修建的 垃圾池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围子,没有池盖,纸屑和塑料袋 照样随风飞舞,下雨时,垃圾池里污水横溢,污染非常严重。

(三)经费筹集困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对农村环境治 理没有专项投入,而绝大多数村组负债累累,且集体收入没有 来源,乡镇财政仅能保运转,省市的相关专项经费有限,满足 不了需求,且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以项目资金下达,集中分布 在极其有限的示范村,绝大部分村组没有必须的资金支撑。

(四)村民陈规陋习改变困难。一是文明卫生观念淡薄。 部分村民对环境卫生要求不高,对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和影响 人身健康等方面认识不足。二是村级组织自治不力。很多自然 村还没有建立《卫生公约》,多数村的《村规民约》对环境保护、 53 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收集点的垃圾不能日产 日清,公共场所无人打扫,无人监督管理或监督不力,导致保 洁效果差。三是宣传教育不够。各级各部门开展面向农村、农 民的环境卫生的宣传很少。

二、几点建议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 突击任务为日常工作,需要从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 机制入手。

(一)建立健全科学重建机制。加快灾后重建必须以科学 重建为前提,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统筹建设。按照“四 化”标准,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乡镇公共 服务设施。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结合农村 道路、农村庭院以及畜禽养殖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 并与“改厨、改水、改厕、改圈舍、改道路”同步实施,有效 治理环境“脏、乱、差”。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各级党政 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联系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督查。 二是实行环境综合治理“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具体办,治理成果与目标任务 考核挂钩。

(三)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大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栏 等多种方式以及制订完善《村规民约》等,让环境综合治理进 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让群众自觉成为参与者,让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倡导和谐”成为时尚和习 惯。二是大张旗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 动,树立文明卫生榜样,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 理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财政 稳定投入长效机制,将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治理机构 正常运转;加强收费管理,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征收”;强化 执法,环境综合治理罚没收入全部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执法队伍 和协管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谁投资、谁受益”,鼓励 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基础设施保障。江油市 地域狭长,“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不 适合江油的实际,而每个乡镇各自建设填埋场,不仅财力浪费 巨大,也难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建设场地。建议政府组织规划部 门科学选址建设10 个左右的填埋场,辐射周边乡镇。在生活污 水处理上,建议人口较多且位于城市饮用水源涪江上游的武都 镇规划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可选择建设投资小、运 行管理简单的生活污水沼气厌氧处理系统。

(五)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建立执法队 伍。建议由政府规划建设部门授权各乡镇组建管理队伍,推行 乡镇委托执法。二是建设环卫保洁队伍。充分利用公益工作岗 位,充实乡镇(村、社区)清扫保洁员队伍。同时,充分发挥 乡镇场镇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低保对象等环卫协管员的作用, 划片分区包干,监督劝阻不文明行为。三是深化环卫队伍改革。 实行“管理”与“清扫作业”分离,把清扫转运推向市场,做 到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政府只保留环卫管理职能和少量管理 人员。

(六)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一是明确责任。要明确政 府主管部门的责任、乡镇政府的责任、社区村社的责任、单位 业主的责任,做到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合力推进。二是严格 考核。要把队伍建设管理,硬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制订与落 实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促进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三是 定期督查。目督办、监察局、综治办要定期督查,发现问题要 限期整改,逾期严肃问责。

第三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调研

报 告

近期,我们组织骨干力量,通过深入各镇、有关部门、机关、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在相关人员的配合支持之下,经过座谈、调查、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现状。

2008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认识到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给力名片,作出全力“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重大决策,并开展了“大拆迁、大绿化、大建设、大整治”等一系列创建活动,2010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并尽快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2013年被全国爱卫办授予“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经过努力,**环境卫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全县**个行政村建成新农村200个,建成村实现了“柏油(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卫生计生室、文化图书室、治安调解室、百货小超市、活动广场、绿化美化”八进村和“自来水、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卫生间、互联网、有线电视”六入户目标,农村面貌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同时,城市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二级公路彬县段改建、**大桥拓宽等169个基础设施,建成了**防洪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开

1 元广场、豳风苑、“风、雅、颂”主题广场、职教中心新校区等682项民生工程,实施成了城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185项城市建设工程,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增到13平方公里。全县实施绿化造林26.7万亩,绿化美化道路1120公里,建设绿色家园新村196个。**环境优美了,社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地方生产总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由2008年的49亿元、2.6亿元、33.5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61亿元、10亿元、1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翻了两番、三番。

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死角较多。一是垃圾填埋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只有一座标准化的垃圾填埋场,难以满足全县垃圾处理,大多数镇只能就近选择干沟、废弃地窑等进行黄土覆盖处理,影响环境卫生整治。二是部分垃圾中转站选址不合理,距离较远,导致群众在街道堆积垃圾。三是许多地方保洁服务范围仅限于新建村、主干路,老旧村、河道等区域垃圾无人清理,有些村民往往将垃圾转运到河道、老旧村等,造成新的污染。四是企业垃圾处置不明确。特别是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置终端没有真正建立。有些企业就地焚烧,偷倒、乱倒垃圾,造成了空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被征地、待开发的地块变成为垃圾的“收容所”。

(二)群众环卫意识还有待提高。一是群众对环卫整治

2 缺乏主人翁意识,积极支持意识不强,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二是群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未养成,垃圾不入箱、污水不如池,保洁员前面扫,群众后面扔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人治脏多数人制脏,防不胜防。

(三)人员配备不足。一是镇上缺乏专职的环卫管理人员。二是各镇存在新老村、独组村等不同情况,县上配备的保洁员数量不能满足全镇各村的日常保洁。

(四)环卫整治资金不足。县上未设立拨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项资金,各村集体经济薄弱,镇、村整治资金缺口大。由于集中整治、环卫设施、绿化工程后期维护费用大,镇村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

(五)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环卫整治标准不统一,平时松,检查紧,存在突击整治、应付检查现象。二是监督管理存在盲区,白天和晚上、上班和下班之间存在监管空档,使个别群众偷倒、乱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

三、建议意见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民生工程,为真正把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纵深发展,改善宜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营造爱护环境、享受环境的良好氛围。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文明办、电视台、教育局、城管局、农工部、各镇配合,继续加强宣传教育,

3 拓展宣传领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形式,深入宣传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提高群众自身素质和认识水平,自觉做到“人在城中,城在心中,心在环境整治中”。此外,要加强学生队伍的宣传教育力度,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为我县城乡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合理制定规划,进一步推进综合整治。一是由县委农工部负责,各镇配合,对全县农村垃圾填埋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以片为单位建设标准垃圾填埋场,方便各镇就近进行垃圾卫生填埋,对于在建的环卫基础设施,要加大施工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提早建成投入使用。二是由县城管局负责,对全县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资源整合,合理规划,科学设置,使群众倾倒垃圾、转运方便,杜绝偷倒、乱倒现象。其次是县城管局尽快完善《彬县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彬县工业垃圾管理办法》等,探索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清运处理整治思路和措施,让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规范化处理。

(三)稳步推进精细管理。一是城管局、农工部、各镇要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流程化、常态化管理,注重细节、着眼细节、变粗放型、运动式治理为精细化、常态化治理。要全面提升环卫作业、扬尘治理、广告设置、市政管护、照

4 明监管、秩序管控等管理标准。二是确定类型,区别对待。城区着力整治交通秩序、市容市貌、乱修乱建、摊点摆放等,各村要建立村规民约,加强“三堆”、垃圾、污水乱倒等治理,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要着力解决“脏、乱、差”和治理卫生死角。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制定整治措施,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实施,逐步完善。

(四)加强协同作战,推进环境卫生执法。一是公安、交通、城管、工商、食药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同合作,探索统一执法,集中整治的机制,消除执法空挡,建立24小时执法不间断制度,要全过程管控、全时段监管、全区域覆盖,做到晚上和白天一个样、平时和检查一个样。特别是配合各镇,加大基层执法力度,整治车辆乱停、店外经营、各门店有损环境的不文明行为等现象,确保环卫整治有效推进。二是城管局负责,工商局、食药局配合,对南大街、新市街、中山街等街道的早餐、夜市规范化,制定早餐夜市在规定时间经营,使其方便群众的同时不扰民,其次是规范其垃圾处置办法,借鉴咸阳汇通夜市经验,配置垃圾筐、在地面铺设塑胶地板,使之更加科学化、实用化、人性化。

(五)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城乡环境

5 综合执法机制,加大对破坏环境、破坏市政设施的打击处罚力度,对破坏分子形成震慑。

2、探索建立环卫设施后期管理机制,确保环卫设施的正常运转。

3、完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县上每年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用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及环卫设施后期运行、维护等。其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切实有力的收费保障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收费制度和收费方法,试点性的向群众征收环卫有偿服务费,增加各镇环卫整治资金。二是加大人员投入。县上按各镇2‰人口给镇上配备环卫人员,或由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出资,各镇根据工作实际需求配备环卫人员。

4、继续推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考评”制度,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对认识不清、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特别是就同一个问题连续被曝光的责任部门,将对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四篇:近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查报告

根据《XX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迅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对照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治理,提升环境质量

(一)深化“五乱”治理。

“五乱”治理是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顽疾”,在xx工作中,我市继续强化“五乱”治理,把治理工作常态化,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解决主城区停车位不够,车辆乱停乱、建筑工地乱象、市容市貌较差等问题。对此,我市成立联合执法组,加大整治力度,清理和规范流动商贩及越门占道经营、规范骑门摊5400起;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18处,规范店招店牌27个,清除“牛皮癣”0.5万张;清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1436辆,现场处罚人力三轮车乱停乱放380余辆,“五乱”治理成效明显。

(二)狠抓综合整治。

加强对重点行业、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对烧烤、煤油烟、不清洁能源、露天焚烧等污染治理;开展全市河道沿线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清理,清除河道白色垃圾、水上漂浮物290吨,清理“乱搭建、乱倾倒、乱采挖”131处,确保河道干净整洁。同时,水务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从严查处占用河道乱搭乱建、非法采砂等行为。

(三)加大绿化工程建设。

强化投入,以春季义务植树为契机,加强对公园、广场绿地的扩建、改造,道路、公共绿地的补植补造,我市城区绿地总量明显增加。年内新增城镇绿化景观0.5万平方米,新增植树造林3800余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

二、夯实基础,巩固农垃治理成果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今年3月以来,我市以迎接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为契机,加大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90%以上的村庄达到“五有”(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标准,全市建垃圾收集点的村22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0%;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简易填埋场43个、堆肥池2580个;建设垃圾房80间,垃圾中转站4个,新建乡镇再生资源回收站7个、村级回收点5个、乡镇再生资源分拣点1个,维修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个。

(二)环卫设备的配置科学合理。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各地的幅员面积、人口、村庄布局等因素,合理配置环卫设备,全市新增垃圾分类桶(箱)3000余个,新增垃圾转运机动车7辆,非机动车68辆。

(三)保洁队伍健全壮大。

在全市52个乡镇先后建立乡镇保洁队伍52支,除61个高山村外,在312个村配备保洁人员,年内新增乡镇保洁人员10人、农村保洁人员10人,全市城乡保洁人员总数达1800余人,并分期分批进行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培训,城乡环卫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第五篇: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

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

【导语】工作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欢迎阅读!

【篇一】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及温委目督[20xx]15号“关于分解下达成都市温江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区市政公用局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力度,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市政方面

1、完成了凤溪大道、柳城干道、文化路等城区主干道“彩色立体斑马线”及温江中学校、东大街第一小学校、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中医药大学北大门等学校门口道路“红色斑马线”施划工作,共计施划标线5660平方米,投入资金约22.8万元。实施了南熏大道(柳台大道至沙子沟)道路标线改造工程,增设斑马线约200平方米,在红泰路口增设让行标志一处,投入资金近万元。

2、完成了内北街、西大街、和宁街等两侧人行道无障碍设施改造,投资5万元。

3、实施万春路、航天路、赞元街、白马庙街等地段的人行道树围、树框维护,并增设绿色透水树围667个。

(二)路灯方面

1、将五环广场样式陈旧、老化、亮度不够的庭院灯更换成样式新颖,具有傣族风格的庭院灯共6组,投资3.8万元。

2、对城区主要街道约100组路灯灯杆和城区约40个道路平交口红绿灯进行清洗、粉刷翻新及维护,清除交通灯主灯杆、人行灯、配电柜上贴的各种小广告96处。

(三)自来水方面

完成春江路(花香茗居至成温邛辅道)长1700余米、直径315毫米的城市供水主管道铺设工程以及北大市场鱼凫阳光段长500米、直径315毫米的城市供水主管道铺设工程。

【篇二】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筹规划,我局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履职尽责,重点突出“网格化”管理及“五乱”治理,积极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长效机制

为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高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制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及督查工作方案,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得健全。

二、管理职责明确,工作督查到位

为做好“网格化”及“五乱”治理工作,我局严格按照县上出台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做到行动有具体内容,有具体时间安排,明确各股室、队、所的责任,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综合整治有力,环境改善明显

在我局及社区的密切配合和努力工作下,我局辖区内公共区域进一步美化和亮化,辖区内整洁无卫生死角,车辆停放有序。

四、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更好地完成省、市、县的具体工作部署,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内容的宣传力度。

2、继续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件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好事。

3、责任细化,强化督查,严格问责。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进一步将工作具体落实到人,坚决杜绝工作盲点及互相推诿等情况出现。同时,严格按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问责。

4、继续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网格化”及“五乱”治理工作。

【篇三】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

今年以来,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按照省、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城乡环境“四化”为目标,以“七乱”治理为突破口,通过“塑风貌、抓典型、重常态、建机制、促长效”等措施,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为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兴义镇成立了以镇长黄学平为组长、副镇长王婧辉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

二、强化队伍建设,实行问题管理

一是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不动摇,总结工作开展情况,查找不足及时研究对策,促进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改进。二是每季度对全体队员实行无记名打分,落实“末位淘汰制”。三是建立问题库,及时整改督办、交办事件及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截止目前均按时回复各上级部门,整改回复率100%。

三、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长效机制

我大队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推进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障,先后制定了《兴义镇20xx年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办法》、《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内部管理制度》、《兴义镇保洁员管理制度》、《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公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责任落实、督查问责、考核奖励、工作保障“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有力的促进了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乡面貌

今年以来,我执法大队加大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的维护,共处理被盗、损坏窨井盖、水篦子等市政设施280余个,对新崇路、兴盛街、羊马河绿道沿线更换垃圾桶200个、果屑箱120个,垃圾桶点全部实现标准化、景观化管理。

五、落实整治措施,开展各项工作

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以三个“狠抓”为重点,切实将上级的各项要求和我大队的具体部署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一)狠抓政策宣传,为环境整治工作营造和谐气氛

一是联合各村(社区)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会,认真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和意义。二是通过每两月一次的宣传活动以及标语和宣传资料将治理内容和相关要求宣传到千家万户。

(二)狠抓卫生保洁工作,多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卫生保洁工作中,我大队不断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力量对辖区道路沿线可视范围、河道沿线、道路周边、小区院落等地区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治理,一年来,清除积存垃圾及杂物80余吨。

(三)狠抓专项整治,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长效保障

1、车辆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我大队采用城管、交通协警联合执法的形式,截止目前共整治乱停乱放车辆15000余辆/次,现场锁车923辆/次,劝导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8500余辆/次。

2、店招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我镇新崇路、成新蒲快速通道、场镇、及沿线的商招店招、户外广告等进行清理整治和,今年以来共整治违规广告600余处,规范落地招牌1500余次。

3、扬尘治理专项整治行动。我大队加强了对辖区建筑工地的规范管理,并且加强了全镇道路、绿化冲洗降尘作业,今年以来共出动洒水车1000余台次,人员300余人次。

4、各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我镇综合执法大队参照XX县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加强对我镇场镇及王巷子农贸市场监督管理,今年以来共规范出摊占道行为1820余次,清理牛皮癣800余处,有效维护了我镇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和卫生环境。

六、取得的成绩

(一)创建省级“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显成效

自省级“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申报工作开始,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高度重视,对全镇市政设施、环卫设施、交通设施、园林绿化、河道、农村沟渠、农村院落等进行专项整治,提升了有兴义镇整体形象,5月份成功通过了“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验收。

(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点建设

在县城管局的指导下,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将不二果园子社区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点,以此带动了全镇农垃工作全覆盖。我镇农垃工作的运行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接受了成都电视台、新津电视台的正面报道,并且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三)迎检次数及取得的肯定

今年以来,兴义镇综合执法大队集中精力、集中人员,全面开展了迎接上级领导参观调研及各类测评工作的环境保障工作。截止目前,执法大队圆满完成各类省市县领导调研及现场会、测评。接待工作达200余次,如:3月6日省治理办的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测评、5月22日不二果园子社区农垃分类启动仪式、6月9日财富论坛世界500强新津行、10月22日省文明城市创建测评等等。

同时,我执法大队的每一次保障工作中,还负责安全保障、环境保障和交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与肯定,充分展示了我执法大队的规范化队伍形象。

通过前期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兴义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镇域环境的管理水平,切实巩固环境整治的工作成果,建设更加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

【篇四】202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工作报告最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全面迎接中央环保大督察,切实推动“河长制”落实落地,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我乡认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责任落实情况

为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全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为各村下达了工作任务。同时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政成员任成员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宣传、检查等各项职责。小组成员分组负责,每月对全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建立有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台账,随时通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综合治理工作不留死角,顺利开展。同时,宣传报道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利用微信平台、张贴标语、广播电视等形式,将综合治理的意义,工作中的典型宣传报道出去让群众家喻户晓,支持环境综合整理工作,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四清五化”治理情况

围绕“四清五化”标准要求,以治理“脏、乱、差”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集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村庄美化方面,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在村内的干部党员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对通村、组、入户道路、房前屋后和群众聚居区的白色垃圾、牲畜粪便、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了彻底清理,清理了墙壁乱贴乱画等,清理完成了村公共区域、排水沟、道路路面及两侧牲畜粪便、白色垃圾、石头、树枝等障碍物,为本乡环境整治工作保驾护航。

二是村庄净化方面,在村内修建垃圾池,集中存放并处理日常生活垃圾,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

上一篇:创新教育工作机制下一篇:城乡牵手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