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清洗消毒记录

2022-06-24

第一篇:车间清洗消毒记录

车间清洗消毒规程.

陕西事农果品有限公司咸阳工厂 车 间 清 洗 消 毒 管 理 规 程

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规程 1. 目的

规范生产车间场地、管道、仪器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管道、仪器设备、工器具处于清洁状态。开工前,对所有容器、工器具、地面进行全面清洗、清洁,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 职责

2.1 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规程。 2.2 班长负责该规程的实施。

2.3 品控人员负责该规程的监督检查。 3. 适用范围

包括生产车间、配料间、包装间以及更衣室、洗手消毒间。

适用于换鞋间、更衣室、冷却间、包装间、手消毒间、地面、墙面、天花板、空气、工作台、输送带、洗手龙头、电子秤、封口机、容器、烤盘、货架、周转箱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 内容

4.1车间地面、管道、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与生产间歇进行。

4.2 清洁用品包括塑料刷、地拖、水池、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82℃以上热水,75%酒精、塑料桶。

4.3 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3.1 清除室内设备、设施、工器具中所有残留物。

4.3.2 冲洗:用刷子等工具并用自来水冲洗,所有设备、设施容器和工器具、工作台等,去除附着的残留物。

4.3.3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过的表面,用手摸不会感到有污物存在,闻不到异味。如发现残留,重复4.3.1、4.3.2步骤操作。

4.3.4 消毒:墙面、地面、工作台、输送带、容器等用100PPM有

效氯消毒液均匀泼洒,消毒3分钟以上;周转箱用100PPM含氯消毒水浸泡3分钟以上;电子秤、封口机用75%酒精喷洒消毒。

4.3.5 用自来水对所有消毒过的表面(换鞋室、更衣室、电子秤、封口机除外进行冲洗,直到消毒液全部清除掉。

4.3.6 感官检查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痕迹,重复4.3.4、4.3.5步骤操作。 4.4 生产前的清洗消毒

4.4.1 每日开工前,耐热容器和工器具分批用82℃以上热水消毒3分钟,不耐热的工器具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分钟以上后用自来水冲洗消毒液残留。

4.4.2 生产前开启紫外灭菌灯2小时,对车间空气进行消毒。

4.4.3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重复4.4.1步骤操作。 4.5 生产加工间歇的清洗消毒

4.5.1 每连续工作12小时,必须对设备、设施和工器具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其清洗消毒方法按每天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方法执行。

4.5.2 内包装人员每天出去后进入包装区前,用75%酒精对手喷雾消毒一次。 5.相关记录 人员洗手消毒规程 1.目的

生产前进入车间的人员进行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以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职责

2.1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该规程

2.2更衣室负责人员负责该规程的实施 2.3车间品控员负责该规程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规程对人员的卫生管理是有效的。 4.内容

4.1车间门口检查

非车间生产及管理人员,未经总经理批准或厂长批准不准进入车间。 患有手外伤,皮肤病、腹泻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长指甲、佩带妆饰物的人员应剪指甲,去掉妆饰物后才准进车间。 4.2 检查合格,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到更衣室更衣。

4.3更衣:先戴好帽子,头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全部头发不外露,戴口罩。 4.4洗手: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脚踏水笼头下冲洗干净。 4.5手部浸入50PPM消毒液内,并保持30秒以上,手腕以下部分表面应全部浸入。

4.6在脚踏水笼头下冲洗去手的消毒液后,烘干双手后方可进入加工场所。 4.7手消毒后,如有污染,必须重复4.5—4.6程序。 4.8人员的卫生情况应记录在记录表中。

4.9生产期间,其它人员,如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必须按4.1-4.7执行。

消毒液验收、配制、使用规程 1.目的

规范消毒剂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消毒效果,防止对食品和食品接 触面的污染。 2.职责

2.1采购部负责采购有合格证明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消毒剂。 2.2技术品控部负责消毒剂的验收、配制。 2.3技术品控部负责本规程实施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消毒液的验收、配制和使用的管理。 4.内容

4.1采购的每批消毒剂,采供部应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明等的相关证明。

4.2进厂的每批消毒剂,进公司时,由技术品控部进行必要的感官检查和数量验收,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内容应有该批消毒液的生产日期、浓度,并保留存档。并通知实验室取样化验有效氯含量并在盛放消毒剂的桶上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消毒剂的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品名、浓度。

4.3消毒剂应加盖贮存:并专室存放,专人配制。杜绝污染食品和食品接触面。 4.4品控员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观范规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长,应补充消毒液,以保持有效浓度。有的消毒液应按规定要求定时更换,配制人员首先应对各消毒点所使用的容器体积进行计算并记录在册,先计算水的重量,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和药液有效浓度,确定加入液的量,以达到配制浓度的准确,对配制好的消毒液用比色法测定其实际浓度,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及时调整,加工用水的加氯,按加氯器的操作规程执行。

日常使用的消毒液配制方法: 4.4.1消毒液的配制公式C=(C1*L1/(L1+L2L1=C* (L1+L2/C1 C——消毒液浓度(PPMC1——母液浓度(PPM L1——母液用量(升) L2——池内水量(升) 4.4.2 生产期间各加工区域所需配制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液浓度均 按 4.4 和 4.4.1 中要求方法执行,以确保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 4.5 车间班组长对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及时使用,使用方法采用喷、 洒、 浸泡等规定的方法, 使消毒液与设备、 设施、 工器具等充分接触, 接触时间不低于规定要求,然后用自来水进行冲洗 ,冲剩残留消毒液 方可使用。消毒完毕后所使用的消毒工具均应清洗干净,妥善保管, 以便下次使用。地面消毒池不使用时均应放掉残液,冲洗干净。操作 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运输车辆及工器具清洗消毒规程 1.目的 保证运输的产品不受车辆及工器具的污染而影响产品的卫生质 量。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运输产品的车辆及工器具。 3.职责 3.1 车主负责运输车辆的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 3.2 技术品控部负责贯彻并监督该工作的实施。 4.作业要点 4.1 卸货后的卫生 将装货车辆上及周转箱内的杂物清除到垃圾房中。 4.2 装货前的卫生 4.2.1 清除车辆上及周转箱内的一切杂物。 4.2.2 周转箱应定期清洗。 4.2.3 禁止用装过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装产品。

4.2.4 如装货车辆卫生状况不良,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 100PPM 含氯消毒水泼洒车箱表面或用喷雾器喷洒车箱表面,使其接 触 3 分钟以上。 4.2.5 冲洗:用清洗机(或水管)对车辆及工器具进行全面冲洗, 去除残留物。

第二篇:食品企业车间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一、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洁区场地、管道、仪器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管道、仪器设备、工器具处于清洁状态。开工前,对所有容器、工器具、地面进行全面清洗、清洁,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 职责

2.1工厂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2.2 卫生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 质检人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 适用范围

3.1 洁区包括生产车间、配料车间、泡制车间、包装车间以及更衣室、洗手消毒间。

3.2 适用于更衣室、冷却间、包装间、手消毒间、地面、墙面、天花板、空气、工作台、洗手龙头、电子秤、封口机、容器、料筒、炸锅、煮锅、货架、周转桶、烘房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 内容

4.1洁区场地、管道、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与生产间歇进行。 4.2 清洁用品包括塑料刷、地拖、水池、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82℃以上热水,75%酒精、塑料桶。

4.3 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3.1 清除室内设备、设施、工器具中所有残留物。

4.3.2 冲洗:用刷子等工具并用自来水冲洗,所有设备、设施容器和工器具、工作台等,去除附着的残留物。

4.3.3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过的表面,用手摸不会感到有污物存在,闻不到异味。如发现残留,重复4.3.

1、4.3.2步骤操作。

4.3.4 消毒:墙面、地面、工作台、锅、容器等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均匀泼洒,消毒3分钟以上;周转桶用100PPM含氯消毒水浸泡3分钟以上;电子秤、封口机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3.5 用自来水对所有消毒过的表面(更衣室、电子秤、封口机除外)进行冲洗,直到消毒液全部清除掉。

4.3.6 感官检查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痕迹,重复4.3.4,4.3.5步骤操作。 4.4 生产前的清洗消毒

4.4.1 每日开工前,耐热容器和工器具分批用82℃以上热水消毒3分钟,不耐热的工器具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分钟以上后用自来水冲洗消毒液残留。

4.4.2 生产前开启紫外灭菌灯2小时,对车间空气进行消毒。

4.4.3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重复4.4.1步骤操作。 4.5 生产加工间歇的清洗消毒

4.5.1 每连续工作8小时,必须对设备、设施和工器具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其清洗消毒方法按每天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方法执行。

4.5.2 内包装人员每天出去后进入包装区前,用消毒液浸泡10秒钟然后用感应水龙头将消毒液完全清洗掉。 5.做好相关记录

二、人员洗手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生产前进入洁区的人员进行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以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职责

2.1工厂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该作业指导书

2.2更衣室负责人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车间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对人员的卫生管理是有效的。

4.内容

4.1车间门口检查

4.1.1非车间生产及管理人员,未经总经理批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准进入车间。

4.1.2患有手外伤,皮肤病、腹泻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4.1.3长指甲、佩带妆饰物的人员应剪指甲,去掉妆饰物后才准进车间。 4.2 检查合格,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到更衣室更衣。

4.3更衣:先戴好帽子,前部头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全部头发不外露,戴口罩。 4.4洗手: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干净。 4.5手部手部用消毒液浸泡10秒钟左右,手腕以下部分表面应全部覆盖。 4.6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去手的消毒液后,烘干双手后方可进入加工场所。 4.7手消毒后,如有污染,必须重复

4、5—

4、6程序。 4.8人员的卫生情况应记录在记录表中。

4.9生产期间,其它人员,如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必须按4.1-4.7执行。

三、消毒液验收、配制、使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消毒剂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消毒效果,防止对食品和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2.职责

2.1采供部负责采购有合格证明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消毒剂。

2.2品控室负责消毒剂的验收、配制。

2.3乳品加工厂负责本作业指导书实施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消毒液的验收、配制和使用的管理。

4.内容

4.1采购的每批消毒剂,采供部应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明等的相关证明。

4.2进厂的每批消毒剂,进公司时,由工厂后勤保障组人员进行必要的感官检查和数量验收,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内容应有该批消毒液或药品的生产日期、浓度,并保留存档:并通知实验室取样化验有效氯含量并在盛放消毒剂的桶上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消毒剂的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品名、浓度。

4.3消毒剂应加盖贮存:并专室存放,专人配制。杜绝污染食品和食品接触面。

4.4乳品加工厂车间主任应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观范规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长,应补充消毒液,以保持一定浓度。有的消毒液应按规定要求定时更换,配制人员首先应对各消毒点所使用的容器体积进行计算并记录在册,先计算水的重量,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和药液有效浓度,确定加入液的量,以达到配制浓度的准确,对配制好的消毒液用比色法测定其实际浓度,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及时调整,加工用水的加氯,按加氯器的操作规程执行。 日常使用的消毒液配制方法:

4.4.1消毒液的配制公式 C=(C1*L1)/(L1+L2) L1=C*(L1+L2)/C1 C——消毒液浓度(PPM) C1——母液浓度(PPM)

L1——母液用量(升) L2——池内水量(升)

4.4.2生产期间各加工区域所需配制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液浓度均按4.4和4.4.1中要求方法执行,以确保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

4.5车间操作人员对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及时使用,使用方法采用喷、洒、浸泡等规定的方法,使消毒液与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充分接触,接触时间不低于规定要求,然后用饮用水进行冲洗,冲剩残留消毒液方可使用。消毒完毕后所使用的消毒工具均应清洗干净,妥善保管,以便下次使用。地面消毒池不使用时均应放掉残液,冲洗干净。操作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第三篇: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 (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

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五、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目前大部分附件已经做到了一次性使用,对不能一次性使用的内镜附件应注意严格清洗消毒。

1、内镜器械:拆卸所有可拆卸的部分,用纱布及软毛刷在含酶清洗液中彻底清洗,特别注意关节等难清洗部位。消毒流程为:清洗、干燥、消毒流动水清洗、干燥、装塑封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2、内镜注水瓶:将注水瓶和连接管彻底清洗后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后连接好旋紧备用。

3、台车电缆:每日检查结束后用乙醇纱布擦拭。

4、引流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5、清洗槽、酶洗槽、终洗槽刷洗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细胞刷、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七、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八、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

1、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九、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清洗:使用后将内芯从镜鞘中抽出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酶洗:

(1)将擦干后的内镜、镜鞘、内芯、导光束等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5—10分钟,浸泡时注意将官腔内注入酶洗液并拆卸操作部的螺丝等可拆卸的部件。 (2)、用软毛刷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如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并且必须两头见刷头,然后刷洗头上的污物;用清洁低纤维棉絮或海绵球清洗管腔、镜头等外表面。注意清洗低纤维棉絮或海绵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定期消毒。

3、清洗消毒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管道内腔,以去除残留在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 (2)将镜鞘、内芯及附件清洗去除多酶洗液。

将清洗干净的内镜及附件用高压气枪吹干、上油保养,待灭菌。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采用过氧化氢;

3、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

4、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

三、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3、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4、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

三、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硬式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用后处理:硬式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除去血液、黏液等污染物;镜子导光束接头内光钎受污后及时清洗或擦干净。处理后的内镜分别放置在专用篮筐或容器中。避免与其它器械混装,防止因碰撞造成镜身内部柱状晶体碎裂,影响成像。内镜运送到清洗消毒的部门时,还应将盛装内镜的篮筐或容器再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转运。

(二)回收、核查:器械处理前应检查和评估器械的完好状态,注意观察镜身有无变形,如是受力弯折或摔落造成变形,将影响正常成像;观察钳类张开闭合是否灵活;外套管或电凝器械绝缘体有无表皮破裂;镜子前端物镜是否被电刀、激光、动力等辅助治疗设备损伤等。当面交接查对器械完整性和功能状况。

(三)清洗 1.分类预清洗

(1)硬室内镜的镜体宜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应根据器械厂商建议选择使用机械清洗方法。不能使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避免造成镜面的损坏。硬式內镜器械可选用器械清洗方法。 (2)将能够拆卸的器械分解后清洗并摆放整齐,例如分解穿刺器芯、多功能阀;穿刺器套管等器械附件;分解后的器械应按顺序摆放在台面上,不要堆放,避免清洗损坏,利于器械的组合;密封圈等小的零部件应放在带盖的清洗网盒中,防止丢失。

(3)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清洗、冲洗。在流动水下进行器械表面的冲洗、刷洗或软布擦洗硬式內镜的镜身;打开所有的开口,彻底冲洗空腔;使用毛刷刷洗管腔器械,可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以及表面器械铰链、缝隙处冲洗。 2.清洗

(1)机械清洗方法:经过手工预处理后开始常规清洗步骤,采用喷淋清洗器进行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和消毒干燥处理。清洗前,应将硬式內镜装载于专业清洗架上,确保器械表面和管腔内部得到彻底清洗,其它附件应放置于清洗篮筐中清洗。建议清洗硬式內镜的清洗篮筐使用塑料制品,防止不锈钢篮筐损伤內镜和器械表面。

(2)手工清洗方法:预处理之后,如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应将镜体、镜鞘、操作钳等配件浸没于酶清洁剂内。酶清洁剂的配置和浸泡时间参照厂家使用说明,一般浸泡时间5—10min.器械应完全浸没在清洗剂中,浸泡内镜镜体的操作以移动或倾斜的方式放入清洗剂中,排除管腔中的空气。第2步:在清洗液中用软毛刷刷洗镜鞘、操作钳的轴节、齿牙处及器械表面,不应使用金属刷;弯曲部以及管腔内,使用管腔清洗刷,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第3步:不能使用刷子和超声波清洗。避免造成镜面损伤或透镜撕裂,密封受损,或图像中出现尘粒或起雾,成像模糊,甚至视野全黑不成像等问题。第4步:清洗导光接头处,应拆开清洗。如果清洗不彻底会引起镜子导光性能差,图像显示偏暗。清洗內镜镜头可使用75﹪乙醇棉签擦拭第5步:器械附件的关节内必须每次清洗干净。可用软毛刷清洗拆分的手柄、、外套管和内芯三部分,外套上有冲洗孔易清洗。残留污迹会影响器械的功能,造成器械张开或闭合偏紧。第6步:用流动水冲洗器械表面,用高压水枪、气枪反复多次交替冲洗内腔,直至内腔清洁;注意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使用相匹配的软毛刷进行彻底刷洗。第7步:消毒:首选清洗消毒器进行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清洗后即可在清洁的环境条件下干燥处理,操作中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包装后及时灭菌处理。

3.干燥:用清洁软布擦干或用气枪吹干光学视管的各个部位;可耐受机械处理的部件采用机械干燥方法;管腔器械烘干处理后,需要再使用气枪进行吹干处理例如穿刺器等。 4.检查、保养和包装

(1)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 (2)组装器械时检查部件的完好性。密封件和密封环是否出现磨损或损伤;进行目镜检查,是否存在划痕、凸起、末端头灼伤等问题;检查目镜清晰度,透过镜头观察写有文字且不反光的白纸,开始目镜前端先距纸8—10cm然后由远慢慢移近距纸2—3cm处,图像应清晰、变形度最低,如图像模糊,可用75%乙醇擦拭镜头,再次复检。如果仍然模糊或变形,则不应使用;进行器械绝缘层出现裂缝、裂纹和整体松动的问题,可用手检查绝缘体于金属环结合紧密,如果出现移动应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后使用。也可使用电子测试设备进行绝缘性能的检验,检查中出现绝缘体损坏设备自动发出声响;所有器械关节轴、可活动的连接、螺纹、阀门等清洗完毕后必须加入润滑油,部件移动顺畅,不能僵硬;组装尖锐的器械应使用选用适当的防护用具,包括器械保护套,保护袋、器械盒、垫等产品或自制的保护用具。

(四)包装:根据硬式內镜选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

(五)灭菌、存储: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內镜或者內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內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对于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镜头,应该在134℃的温度下进行灭菌,因为134℃下所需要的灭菌时间比121℃短,对材料的损伤相比要小;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內镜及附件的灭菌;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方法处理效率较快,与大部分器械兼容,如果不兼容器械会发生外观的变化和退色;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內镜及附件且没有低温灭菌设备,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h灭菌,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规定《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参照《內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方法;灭菌操作时应根据生产厂商的说明将镜头安全放置,避免造成损伤;灭菌后的物品应按照无菌物品进行储存和管理。须消毒的硬式內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min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內镜及附件进行浸泡和清洗时,水的温度不要超过40℃. 2.刷洗镜面时避免划伤。勿将镜头、照相系统和光缆使用使用超声波清洗。

3.目镜、物镜或光缆玻璃表面的残留污渍可以用生产厂商推荐的清洁剂或操作方法去除。若用以上方法无法去除镜面上的污浊,应将器械送往生产厂商处检测。 4.导光束等线圈类的接头部不可水洗,可用蘸清水软布擦拭清洁。

5.含3%H2O2溶液能够帮助分解高频手术器械上的硬结。管腔刷洗时刷头上的污物,即清除后在继续使用,保证清洗效果。

6.清洗后的器械应干燥彻底,不能残留有水分,防止器械锈蚀。

7.清洗、检查和包装等操作中,不要把内镜及器械等交叉或重叠放置,各个器械应单独平稳放置,电缆线应顺势盘绕。

8.应根据生产厂商的建议选择灭菌方法,建议不要随意变换灭菌方法,利于延长降低器械使用寿命。可以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一般在内镜上标注有“Autoclave”. 附内镜清洗剂选择标准操作规程

1.应选择液体多酶清洗剂,不宜选择固体多酶清洗剂,液体多酶清洗剂应符合以下几点: (1)应有足够的酶含量,酶含量宜在40%。

(2)至少应含4种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糖酶),这样才能有效分解内镜和附件上所有生物污染物。

(3)不应含有毒添加物如乙二醇等。 (4)应透明、易冲洗、无残留。 (5)PH值应为中性或弱碱性。

2.机洗和手洗均应选用低泡多酶清洗剂,但机洗宜优先选择内镜清洗机厂家推荐使用的酶清洗剂。

3.诊疗量多的医疗机构宜选择分解速度快、标准浸泡时间短的多酶清洗剂。

4.选用多酶清洗剂前应先了解当地的水质状况,水质较硬的区域宜选择受水质影响较小的酶清洗剂。一般南方水质较软,北方水质较硬。

5.应选择有良好性价比的酶清洗剂,清洗效果和价格相同时,应考虑酶清洗剂分解时间和附加功能、软硬水适应性、水温等。

(1)应根据多酶清洗剂产品说明书选择适宜水温的水配制多酶洗液,温度较低时应注意保持水温,增加酶活性。

(2)应根据内镜的污染程度和多酶清洗剂产品说明书配置合适浓度的多酶洗液。若内镜污染较重,可适当增加酶的浓度或延长浸泡时间。

(3)应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配置合适浓度的多酶洗液,水硬度越高,酶浓度亦应也应越高。

第四篇: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一、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及物品: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操作台、治疗车、负压吸引器、高压水枪、计时器、通风设施,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无菌巾、治疗盘等。

二、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乾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7、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网篮、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

8、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9、清洗后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时间为10小时,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乾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10、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三、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乾。

2 、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3、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时间为10小时,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4、应当将清洗擦乾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5、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四、注意事项

1、每日诊疗工作结束,消毒后的内镜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内表面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2、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晾干备用。

3、清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4、内镜置入清洗槽时严禁弯曲过度,损坏镜体。

5、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清洗室工作制度

1、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清洗消毒区。

2、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3、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对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须灭菌处理。

4、严格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进行,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行终末消毒。

5、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6、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内镜型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清洗人等事项。

7、消毒剂必须每天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8、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

9、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好登记。

第五篇:ICU管路清洗消毒

一、清洗消毒原则

1、呼吸机外置管路及附件应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2、科室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做到专人负责,定时清洗消毒。

3、消毒前应尽可能将连接部分彻底拆卸,有套管的物品必须拆成最小单元,以免影响消毒效果,并防止消毒后粘连,拆卸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4、清洗消毒时,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自我防护,应遵循先彻底清洁,再消毒的程序。

二、清洗和消毒程序

1、医务人员在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2、管道多为人工合成材料、橡胶、金属等,可用洗洁精、多酶洗液等溶液清洗,尤其注意清洁管道中的痰痂、血渍及其它脏物残留。

3、彻底清洗干净后,消毒剂浸泡消毒。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浸泡消毒时物品必须全部浸入消毒剂中,防止管路中留有气泡。

4、消毒完毕,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放到清洁环境内自然晾干或氧气吹干,再将清洁干燥的呼吸机管道密闭保存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

5、装外置管路前,做好手卫生消毒。

ICU 病 人 管 理

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应有醒目的标识,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如房间不足,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分组护理,固定人员。

5.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的病人,应安置于单间病房并有保护性隔离醒目标识。

6.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和保护性隔离的病人。

7.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8.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采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日四次。

ICU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ICU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践经验, 我们提出如下防范措施, 尽最大可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一、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标准。

ICU的很多护理工作都需护士独立完成, 高度的自律性是保证护理正常运转、提高工作质量、杜绝差错发生的基础。认真学习及执行ICU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标准。

二、科室建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院感防控小组、病房管理小组等质量控制小组, 把责任落实到人, 做到有人管、有人查、谁违反谁负责。

三、严格查对制度: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检查, 八对即对床号、姓名、药名、用药浓度、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法、药品批号。

四、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十不交接。

五、护士责任心培养:作为ICU 护士, 一定要具有慎独精神,应有积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认真完成ICU各项操作,患者抢救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工作认真负责, 确保护理质量。

六、严格无菌制度: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遵守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管理规范, 把好无菌关是防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七、ICU院内感染防控安全管理: ICU 的人员必须经过更衣更鞋,并严格控制进入ICU 的人数, 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以减少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落实VAP、导管相关感染、尿路相关感染预防措施。

八、仪器安全管理:

1. ICU固定仪器设备有专人(主电班护士)管理,护士长总体负责。 2.各仪器定点放置,每班清点仪器数量,并每班交接。 3.根据各仪器不同要求,由工程师来检测仪器。 4.如有仪器损坏应标识后告知负责人员处置。 5.每日对使用仪器进行清洁。

6.终末消毒时按照各仪器的消毒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7.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分开开放置; 无菌物品做到定位、定数量、定专人负责、定时清理、定时补充。 8.保证每台呼吸机备用电源充足。

九、特殊感染的患者, 应放置单间, 按隔离技术规范并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使用的器械应用含氯液浸泡后再清洁消毒。

十、ICU病人留置管路安全管理

1. 向清醒患者讲明各导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取得患者的配合, 酌情使用胸带, 肢体约束带, 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 及时报告医生, 合理使用镇静剂;

2. 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深度、导管粗细, 固定方法是否合适, 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3. 移动患者时, 避免造成插管移位或脱机; 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 在头部加带网帽。

4. 留置胃管患者及时检查胃管固定是否牢靠, 记录胃管的深度及日期。

5. 胸腔引流管置于患者上臂下, 避免被患者抓到; 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时注意管路长度, 搬动患者时防止导管脱出。

6. 动静脉置管选择注射部位时, 避免关节活动处, 操作时应小心以防将穿刺针拉出; 福雷氏双腔尿管要定期检查,避免囊液减少而致尿管脱出。

十一、提高护理专科技能业务素质:鼓励支持ICU护士积极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 积极订阅各类护理刊物, 在加强专科护理能力的同时, 不断了解新技术以提高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 全面提高ICU的护理工作质量。

ICU患者的心理护理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监护病房。为了避免给患者增加身心的痛苦,对于ICU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病房噪声:为降低病房内的噪声,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讲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而监护仪的报警声应尽量调至最低。抢救危重病人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的患者,必要时窗帘遮挡。规定家属探视时间并做好宣教,共同保持病室的安静。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ICU重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较大,随着病情的变化,情绪也随之波动,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极为重要。所谓心理疏导是通过护士的分析和引导,逐步缓解或减轻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使其从不愿合作,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迫切要求治疗,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从而使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转化。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不仅可以保证病人的体力得到恢复,还可以使病人放松紧张的情绪,对病人的恢复尤为重要。如提供柔软、平整、干净的床铺,厚薄适中的被褥,协助其取舒适的卧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减少外界对视、听、触等感官的刺激。尽量使机械声和谈话、走路等人为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并集中夜间的治疗和护理,减少对病人的睡眠干扰,以保持病人正常的睡眠周期。

各项护理措施及操作均应取得患者合作: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要尽量取的患者的理解跟合作,采取任何措施和操作前要跟患者说明目的,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

在ICU这个拘禁性很强的集中治疗和护理场所中,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很强,在尽可能的条件允许下,护士应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说话态度和蔼,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机械地做治疗,翻身等操作而忽视了患者的存在。对病人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耐心解释,以增加病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安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对MDRO患者应做好病人一览表、病历卡及床旁标记,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共同负责病区内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及家属。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4、严格执行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5、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进行清洁消毒。

9、病房应当固定使用保洁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0、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上一篇:创建文明班级总结下一篇:参加科技馆的感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