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社交平台新闻评论区评论者匿名性、文明性与信服力关系研究

摘要:新闻媒体的数字化发展,丰富了用户新闻参与的途径,社交媒体新闻评论区为用户提供了对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和辩论的机会。然而,社交媒体上公共讨论的质量高低有待商榷。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及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是挑战公共讨论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将公共领域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作为主要理论视角,试图考察在我国的社会语境下,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中,评论者身份的可识别性和评论用语的文明程度如何改变他人对评论者的信任度、其评论观点的说服力的感知,也即探究消息源匿名及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对消息接收者的影响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法,面向全国招募了840位受试者参与到实验中。采用3(评论者的匿名程度:完全匿名&用户名实名&头像用户名均实名)X2(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文明&不文明)的组间设计,分为两个实验,每个实验各12个实验组。研究发现:(1)评论者身份信息线索的缺失不会降低浏览者对评论者可信度及其评论说服力的评价;(2)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与评论者的信服力成正比;(3)在不文明评论对社交媒体平台中用户可信度及评论说服力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评论者的身份线索并未起到调节作用。这表明,在我国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中,普通用户就社会新闻话题所发表的观点,在浏览者心中能有多大信服力,取决于所探讨的事件、评论的语气及评论内容本身。相较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网络社区,我国网民对匿名评论者及其观点更具包容性。这并非对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否定,而是对这一理论所基于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拓展。此外,相比于用户身份线索的多少,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更能对评论者的信服力产生直接影响,社交媒体新闻评论区中的浏览者更信任以文明语气发表的观点,而非全凭身份信息线索进行评价。因此,我国社交媒体平台公共领域期待文明理性的讨论。

关键词:社交媒体;新闻评论区;身份线索;评论语气;说服力

学科专业:新闻学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问题与假设

2.1 研究问题及对象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对象

2.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2.2.1 社交媒体评论区域的公共讨论

2.2.2 网络空间中的匿名性

2.2.3 人际评价和信息处理中身份线索的存在

2.2.4 社交媒体中不文明言论的负面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实施

3.1 控制实验法

3.2 实验设计

3.2.1 选取实验刺激材料

3.2.2 筛选实验刺激材料

3.2.3 配置实验刺激材料

3.2.4 开展正式实验

3.2.5 处理实验数据

3.3 变量说明与测量

3.3.1 自变量

3.3.2 因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实验实施

3.4.1 实验一

3.4.2 实验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发现

4.1 操控检验

4.2 假设检验

4.3 研究结果

4.3.1 评论者身份信息线索的缺失不会降低浏览者对其信服力的评价

4.3.2 评论语气的文明程度与评论者的信服力成正比

4.3.3 匿名程度不在评论语气影响评论者信服力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讨论

5.2.1 我国网民缘何对匿名评论者及其观点更具包容性

5.2.2 匿名与实名评论具有同等信服力之启示

5.2.3 我国社交媒体平台公共领域期待文明理性的讨论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财务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下一篇:金融市场企业筹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