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社会热点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公务员社会热点范文

公务员之社会热点解读

2010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解读:群体性事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政治体制调整、社会文化重构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同时,各类社会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转型期的酝酿累积也相继浮出水面,并呈现局部“量变到质变”、群体性事件高位运行的时代特征。

回归到公务员面试真题中,综合分析类面试题往往是以近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社会热点中以群体性事件考查概率最高,题目类型和角度也变化多样。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就2009年社会热点中的群体性事件,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希望能对参加2010年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自从1978年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定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至今,三十余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创造出令世界瞠目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逐渐出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劳资矛盾导致的群体性事件近年逐呈爆发之势。

2009年,河北保定棉纺厂千名职工“徒步进京旅游”事件、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重庆嘉陵工人罢工等群体性事件,都以极其激化和暴力的形式释放出转型时期的社会疼痛。可以说,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目前和未来几十年的一个主要矛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近年来频繁爆发的以劳资矛盾为核心的群体性事件正是以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起点累积而成的。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差距过大、劳动环境恶化、就业保障落后等成为工人利益受损并寻求非理性解决的主要动因。

变化即孕育着风险,转型中的社会摩擦乃至一定程度的激化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难以避免的阵痛。利益分化格局下的劳资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有着其历史性和客观性。

在诸如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以及更早之前的云南孟连事件等经由劳资矛盾引致的群体性事件中,当地产业工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同一化、行动协同化”应当引起深刻的反思。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分化与积压,底层社会潜隐的结构性压力和排斥力量正在增大,且在人与人更紧密联系的互联网时代更容易被激活和表面化,实际上留给社会自主调整的空间已变得逼仄。

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表层的劳资冲突,深入至冲突背后人与人经济关系的利益矛盾,劳动与资本的天然对立是产业工人和企业工厂主利益不可调和的源头,若又逢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之间排斥压力无处疏导,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就成为这股社会压力的可能导向。

从转型期中国社会暴露的各类问题及作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而言,表面上,是民众缺乏社会安全感、产业工人对企业改制漠视工人利益不满等具体问题;实则反映了民众对既有规制和秩序权威的不认可,同时也暴露了社会法治缺失、企业原罪豁免的利益制衡缺失,根本上是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而引致的压力井喷。如何在社会的运动发展中缓解矛盾、平衡各个群体利益,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基本任务之一。

现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矛盾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张力需求与生产关系中的局限性,政府首先应该在充当市场第三方发挥协调人的角色中有所作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逐渐成为渐进、有序、可控的过程。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角之一,要求其自我反省与自我约束并非久治之举,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的法治完善与秩序重立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可靠保证。

总之,站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全面分析当今中国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失衡,充分理解和清醒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困境与挑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逐步走向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伟大复兴。

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申论各题均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作答,准考证号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须用蓝、黑色墨水笔(圆珠笔)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二、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如下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对我国群体性事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50字。(20分)

2.请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简述当前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法。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在350字以内。(3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楚、语言流畅。(50分)

三、给定资料

1.“没事当作有事办,小事当作大事办,发现在小,处置要早。不扩大、不升级、不激化,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非政治问题政治化。”这是江西九江市公安局副局长、浔阳分局局长孙亚平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群体事件观”。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同时,“群体性事件”,也是指社会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从事的活动及其表现。如集体冲击党政机关驻地,拦截交通工具,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违反规定的集会、游行、集体上访等活动。

任何事件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通常都是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呼声得不到及时答复,导致矛盾越积越重,问题越压越多,群众不得已利用极端手段宣泄不满情绪。因此,如何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如何才能翻越横亘于官民之间的鸿沟,成为了考验执政者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难题。

2.2008年6月28日16时至29日凌晨3时左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部分群众和中小学生,因怀疑一名女中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对公安机关不满,聚集到瓮安县公安局和县人民政府请愿,围观群众骤然聚集达2万多人。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极少数不法分子趁机鼓噪,甚至在光天化日下,肆无忌惮地打砸抢烧,县公安局、县政府多间房屋被烧毁、多台机动车被砸坏,数十台办公电脑被抢走,大量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公文、档案、办公用品被毁,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人们称为瓮安“6·28”事件。

2009年3月,一部剖析瓮安“6·28”事件的深层原因、探索新形势下处置群体事件的书《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由原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子富撰写。他在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支持下,深入瓮安,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和深度分析,用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长达14万字的调查报告。

瓮安事件发生后,刘子富主动请命,两次进入瓮安,实地观察,前后经20天时间,走访了当事人、参与者、旁观者、目击者,试图还原事件现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刘子富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新群体事件观”的新概念,这是对贵州处理“瓮安事件”实践的总结。过去处置群体事件的模式是:一是理念上,习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的思维定势看待本是经济、民生诉求的事件,并将其视为反对执政党的反革命行为;二是凡事发生,还未细查就匆忙定性,如称为“有组织、有预谋”、“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唆”、“有黑恶势力操纵”,将成千上万的群众,轻则称为“不明真相的群众”,重则称之为“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不法分子”等;三是处置措施上,随意动用警力,动不动就将公安武警推到第一线压制群众,让警民直接对峙、对抗,随意采取强制措施,酿成流血事件。

从书中介绍的贵州处置“瓮安事件”的实践看,作为执政者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抗议的理念和原则,“新群体事件观”归纳为如下内容:第一,现场第一原则。党委、政府及有关负责人必须以身作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第一线做工作,“靠前掌控指挥”;第二,就事论事原则。不对群体事件作“过度政治化”解读,不轻率地将群体事件定性为“敌我矛盾”,不将群众的集体行动视为是与政府的对抗行动,且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经济、民生利益诉求;第三,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在黄金24小时内公布准确、真实信息;查明多少,知道多少,就公布多少,以后用滚动方式逐渐增加;一定要准确,不能掩盖事实,更不能说谎;第四,反思自责原则。群众聚集事起,首先查找自身原因,检查政府工作中的缺失,公开坦承失误和不足,争取群众信任,重塑政府形象;第五,问责制原则。上级不为下级“买单”、“背书”,迅速启动问责程序,分清责任,罢免失职、渎职官员;第六,慎用警力原则。不与群众发生直接对抗、冲突;在“妥协”和“压制”之间拿捏尺寸,该“柔软的要柔软”,该“强硬的也要强硬”,如发生打砸抢烧,就要果断处置,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3.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厨师涂远高坠楼身亡,有关部门没有对死因深入调查,就草率作出“自杀”结论,引起家属不满。调解时,公安局的领导一口咬定是“自杀”。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后,在长达80个小时中,没有见到当地主要负责人出面,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认为,相对于瓮安事件,石首政府在此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不仅没有进步,原地踏步都没有做到,反而是一种退步”。

4.2009年6月27日,江苏海安县一名开三轮车男子车祸身亡,网友称事故原因是他被两名交警开车追赶。当晚,这个事件的相关帖子在当地论坛全部被删;但仅仅几个小时后,很多当地网友都惊讶地发现帖子不再被删,几个小时后,海安信访局专门跟帖回应,网民情绪得到舒缓。

6月27日晚10时,网民发帖称,当天上午,两名交警在追拦一辆三轮摩托车过程中,摩托车司机在转弯时“一头撞在墙上,导致当场死亡”,“当事的两个交警私下拿汽油处理现场,把血迹洗掉„„”。该帖在当地论坛遭到“全面封杀”。

几个小时后,情况就不同了,当地网友惊讶地发现帖子不再被删。不但不再删帖,到了28日中午,距离事故发生仅1天,距离网友发帖仅一晚,政府已经跟帖回应了。这一天还是星期天休息日。海安县信访局28日12时29分跟帖,感谢网友“对此事的关注”,并介绍了最新情况,承诺调查结果一出来就向网友公布。两个小时后,信访局又发帖:“希望网友们不要猜测,也不要听信他人转述。好吗?”回应不仅在劝解网民,甚至连语气都有些“恳求”的味道:“希望网友们不要猜测,也不要听信他人转述。好吗?最后的结果调查后公开。欢迎大家监督!”

尽管只有这么两个跟帖回复,但显然网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有网民说,“信访局连续几次回帖,我们应该相信政府会公正处理此事。”还有网友认为,这说明当地政府汲取了石首事件不及时公开信息、回应质疑的教训,有助于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2009年8月20日,湖北省恩施市再次召开督办会强调,全面推进“四个一”、“全代理”,目的只有一个:为民办事不能许空诺!

到目前为止,恩施市各级各部门共无偿代民、为企业办事8200余件,有效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根据业主强烈反映,恩施市首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名局长负责、一名政法干警参与、一名纪检干部监督”的“四个一”负责制。市委书记谭文骄、市长秦斌带头协调解决矛盾,相关局长、政法干警、纪检干部跟踪落实。现在,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腾龙水泥全面投产,大唐国际煤矸石发电项目进入可研阶段,老渡口等5座水电站将提前竣工。

2009年,恩施市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最先在板桥试点。板桥镇山大人稀、民众办事极为不便。为此,他们让村干部代理村民办理准生证、低保审批、独生子女证、残疾证明、林权证和其他事务。如今,“全代理”已在恩施市全面推行,建立起市、乡镇、村、村民小组四级服务网络。群众根据服务联系卡上有关干部和10多个部门的电话委托办事,极为便捷。农民以前办建房手续要跑半年,现在给干部打个电话,10天就办结。随着“全代理”的推行,恩施市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直线下降。

6.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现在发生越来越多各类社会群体性事件,原因无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不公,决策违法。很多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采取的某种政策是不公平的,决策是不妥当的、不合法的。人们就是这样,你有不公平的东西,他总是要有反映的途径和渠道,今天不反映,明天会反映。他是随时捕捉泄私愤或者表达政府不满的渠道,有宣泄的欲望和要求。一旦抓住了那一点,比如说“瓮安事件”,实际上它跟政府有多大的关系吗?没有,就是平时对政府政策的不公表达一种不满。而这时正好有一个出气口,所以就通过这种方式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动辄几千人、上万人,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对政策、对决策有意见。

第二,政府不作为。很多事情政府积极作为了,及时的化解纠纷、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的解决矛盾,不会引发或者不会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的升级。就因为你拖延,不处理,明明是政府做的错事你不去处理,或者是明明有人犯了罪你不去追究,它就会激化矛盾,引发升级。

第三,沟通不畅。有些不是政府做错了什么,也不是老百姓恶意的找茬,根本在于双方的沟通不畅,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当然这跟我们的信息不公开,老百姓知情权不落实有关系,由于沟通不畅就有很多误解。比如瓮安事件,政府不及时的向社会宣布事情调查结果是什么,没有抓住黄金的24小时政府权威、主流媒体发声音的过程,就会导致谣言四起。大家就说学生是被轮奸之后扔到河里的,打捞上来是一丝不挂的等等,这就是谣言四起,为什么?就是政府跟老百姓沟通不畅,信息不透明、不公开。

第四,问责不力。很多都是官僚主义导致的,漠不关心导致的,或者说是基层官员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导致的,又没有很强的问责制度。大家觉得GDP上不去是责任,计划生育没搞好是责任,好像法制健不健全不是责任,社会稳不稳定也未必是多重的责任。这两年通过信访等方式加强了问责,但更多的情况下官员对这些东西是麻木不仁的,没有太多敏感性。技术也不够,意识不到有的问题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这是从主观上来讲、制度上来讲的缺陷。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跟传媒的发展有关系,过去不是说没发生过这些事,有些事件天天在发生,但是没有像今天这种发达的传媒和互联网的作用。

正是有了许多门户网站,现代的通讯手段,信息的传递手段,导致了有些东西会被放大。

实际上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放大”效应。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对这些东西没有敏感性,不知道怎么去应对现代的媒体和特殊的环境,觉得按传统的管制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恰恰不是这样,有些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懂得怎么去处理,自然就会有很多深刻的教训,这些实际上都是在交学费。现在每发生一个群体性事件,都等于是基层政府党委在交学费、在学习。

7.2009年5月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张惠新出席全国县纪委书记培训班并作报告。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立足源头防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积极主动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张惠新深入分析当前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的形势。他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国维护稳定和信访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中央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通过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妥善处置一些地区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增多,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集中显现,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更加繁重。

张惠新强调,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及时排查发现各种矛盾和隐患;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张惠新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一是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加强对重大决策的信访评估。二是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优化信访举报环境。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集中化解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加强非正常上访和突发情况处理工作。全力做好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来访接待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明确提出党员干部在群体性事件中应遵守的纪律要求。严格落实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肃查处大规模集体访及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有关善后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张惠新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做好预防处置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工作的能力。

8.记者日前在沪苏渝皖等多个省市采访时发现,群体性事件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在网络上同样发生。而其中的一些负面“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对此,许多地方党政干部还缺乏足够明确的认识,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应提高干部对“两个舆论场”的敏感度,认真回应多形式的群众诉求。

“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车敦安说。

如2008年11月的“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记者2009年2月在网上搜索,仅“温州赴美考察团”一项,相关网页就高达八万多个。仅新浪网一条相关新闻的网页,网民评论就高达8098条。

“这一事件的网上点击数至少是在百万人次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蒋家平说。在相关部门对事件涉及干部作出免职等处分后,这一网上群体性事件才告一段落。

近期“百万级点击率”的“网上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如“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张家港官太太团出国事件”、“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等。

同样,另一情形“网上群体性事件”也同样是“一呼百万应”,比如汶川特大地震中,网民对参与救援干部的好评铺天盖地;中国向索马里派出护航舰队等事件中,在网上均引起了“百万级的点击”。

记者发现,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极容易成为网络热点新闻炒作的焦点。

例如以“史上最牛”、“天价”等词搜索,就会发现“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史上最牛的官腔”、“史上最牛的官员语录”、“史上最牛服务通知”、“史上最牛公章”、“天价烟局长”、“天价薪酬高管”、“天价表县委书记”、“天价公款账单”等话题,无一例外都是网上热点。而且总是呈现为“滚动散发型”,过一段时间总能出现类似的一个帖子引发网民热议。

曾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的张晓宇说,“史上最牛”加“三公部门”型的网络事件,溯其本源其实就是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涉腐”、“涉富”、“涉权”等三类事件。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背景下,人们对于公权力如何参与社会利益的调整非常敏感,因此才会对这些网络事件如此关注。

蚂蚁网CEO麦田等互联网专家说,多元性是网络意见表达的突出特征,但是在涉及“三公部门”的负面新闻时,往往看到的是一边倒的批判浪潮。

9.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近期某些网上群体性事件频发,暴露了基层党委政府对处置这类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薄弱,而这个薄弱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网上群体性事件缺乏清醒认识。

受访的基层干部将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更关键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反映,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目前依然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仅是百姓闲暇之余的聊天,而对其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进而导致人心向背的政治影响缺乏正确认识。

这就导致一些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消息扩散,引发网络民意沸腾时,地方党委、政府仅仅依靠公安网络警察、地方宣传部门去应对处理,孤军奋战。

但上述两个部门在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时都有很大的局限。从公安网络警察看,其力量受到现行体制、技术的限制。安徽省一位公安网监主管干警说,网络没有属地划分,可在现实中,各地公安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网上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是天南海北的网民就某一地的某件事形成聚集,如何把我们本已有限的网络处置手段整合,在紧急时能够做到快速联合反应,加以有效处置,目前尚无良方。

从地方宣传部门看,则缺乏法律手段。目前,我国每天新增3000家网站,其中90%为体制外的商业网站。对他们传播转载不实信息,应依法管理,而现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互联网关键企业,一些网站的倾向明显受到外资影响。

处置手段不足,主因还是基层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识相当不到位。

比如有的县处级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苦水”:“现在工作压力和强度比过去高得多,要完成的考核指标也比过去多得多,就这样累死累活老百姓还是不满意。真是想不通。”

还有的基层干部对互联网存在明显的对立情绪,认为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不足为信,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负责“公共行政与媒体关系”课程教学的王石泉博士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过去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还习惯于“宣传部把关”,结果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王石泉等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提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国传统文化就非常强调个人细节,加上网络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等特点,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他建议,今后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特别增加“互联网时代中,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网上热炒的多起涉公案例,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和教训,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更加健康正确的财富观、权力观,维护好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公共形象。 1.答案提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基层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其问题主要表现有:

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民众了解政府公开信息渠道不畅;

相关领导宗旨意识不强,综合服务水平相对滞后;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依据,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滥用权力;

日常工作中相对忽视了潜在矛盾的延续性,未能即时化解矛盾等等,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态的扩大化。

政府应当本着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群众诉求机制,尽早处置群体性事件,让其消除在萌芽期。

2.答案提示

首先,要把构建以利益表达与利益满足为核心的利益平衡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核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和利益分配的不均与不公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和改变相连。

其次,要把构建以普遍福利化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保障。一个社会的成熟度、和谐度与事关普通民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以及切身利益的有效解决密不可分。在当前来看,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方面。

再次,要把构建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信息沟通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手段。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社会各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力度,增强政府舆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防止群体性事件向恶性方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最后,要把构建以平等协商为核心的社会对话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机载体。群体性事件因直接关涉民众的切身利益、公共安全、心理预期,需要有制度化的运作平台去切实解决,需要构建各社会主体的平等协商、友好对话的氛围和机制,这也是群体性事件最终得到妥善解决的不二法门。 3.答案提示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变动急剧、思想文化冲突增加、社会矛盾相对活跃的时期。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发展到激烈程度的一种极端表现。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多、涉及面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生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因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以及司法不公、干部腐败等。政策因素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个别政策不稳定、不连续、不合理,导致特定群体利益受损。部分群众为了引起重视、尽快解决问题,以极端方式上访请愿,以过激行为制造影响,以违法形式表达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各种社会矛盾进行合理疏导、科学化解,抓住基本矛盾,达到纲举目张,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源头预防。要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注重调解、综合调处,贴近基层、源头化解,还要及时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方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蛋糕”做大,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协调发展,平衡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差别。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发展的着力点,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环境保护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切实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经济领域中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不同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的法律调节机制,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把各种矛盾和冲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通过法制、法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道德的养成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律己,约束不道德行为,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的法规约束。

化解社会矛盾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化解不了,社会就难以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重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社会热点+政府建设

政府建设

一、行政审批改革

【听政】浙江省长李强:改革是赢得未来发展最大红利。浙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要根据企业和百姓急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我们就尽力去改什么,敢于对政府自身权力“动刀子”, 该放的要舍得放,该减的要大力减,该废的要坚决废,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行使,努力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浙江省打造“办事最快”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最高、打造最优投资环境。但还存在审批事项清理不彻底;行政审批设定管理不严以及一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要把浙江省打造“办事最快”政府,我觉得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凡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就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有效治理的就交给社会;凡是政府的服务监管职能要确保到位,做到“到位”不“越位”,“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放手”。

二是把握好改革探索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依法行政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改革既要遵循依法办事的前提,又要有灵活度。要在可改能改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上进行改革,做到于法周全,于事简便。对一些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在法律框架内的要大胆探索推进,遇到问题要加强跟踪决策,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三是处理好“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做“减法”,是要把审批服务中不合理的部分改革掉,使审批管理体制更合理、更规范、更高效。做“加法”,就是要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做好“加法”,增加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

政府建设

二、加强廉政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中公解读】

有尊严的生活,更加充分的民主,是人民的不懈追求。当前,一些地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漠视群众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表述,表达的正是人民群众对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期盼。

正视百姓呼声的热点,直面改革中的难点。“让人民监督权力”“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等等,是切实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切实要求,更是民众热切呼声,必将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报告中提到了加强舆论监督,这两年一直比较受关注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尽管网络反腐现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反腐工具,但不能仅仅靠它。网络反腐具有随意性、任意性以及不规范的成分,是随机性的反腐,要更有效地反腐,还是需要建立长效反腐制度。反腐除了要加强部门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加强人大监督等,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同时要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举报。

【综合分析】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其一,廉政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要从制度上遏制腐败,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入手,建立统一的廉政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廉政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廉政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党内腐败现象严重主要是制度上的弊病,如: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缺乏有效监督,公务员素质偏低,官僚主义严重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严重”。

其二,法律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法治意识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讲依然严重滞后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许多干部不熟悉与职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习惯于按长官意志办事,法律至上的观念、以及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淡薄,以至违法行为的事例司空见惯。在普通民众中,信访不信法,合法权益受损时,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

其三,现有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监督主体的过多过滥容易出现职权不清、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情况,从而导致监督不力、效率不高的结果。同时,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制约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了不少监督环节的空当和误区;重视违法违纪监督,忽视决策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总的来说,我国的监督机制是廉政法制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展;影响党和人 2

政府建设

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影响依法治国进程的顺利进行。因此,进一步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政府建设

三、“三公”经费

回顾近年的两会调查,2010年和2011年两会调查中,“三公”经费作为反腐倡廉的选项内容,受到网友高度关注。

2011年,共有94个中央部门公开了2010年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即“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截止2011年11月1日,仅有京沪陕三个省级政府公开其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

网友投票:

普遍同意将“公款大吃大喝”入罪 超八成不满中央部门“三公”公开情况

从2月7日调查发布到2月28日, 20多天内共有15016人参与了“三公”经费的分项调查。针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情况”,超过50%的网友很不满意,33%的网友不太满意,认为经费使用情况无细节,6%的网友基本满意,认为虽未按时但最终公布了经费,只有4.8%的网友选择相当满意,觉得为地方公布“三公”带了头。

关于“地方政府公开‘三公’经费‘难产’的主要原因”,36%的网友认为是较高的“三公”经费公开后可能招致舆论压力,35%的网友认为公开制度尚未建立,缺少制度强制,23%的网友认为没有具体的公开标准,3%的网友认为开展这项工作确实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三公’经费公开首先应从哪个方面进行改进”,分别有25%的网友选择了尽快建立和落实问责制度、建立审计核查制度、应建立强制公开“三公”经费制度,分别有11%的网友选择了不能仅是数据应配以说明、“三公”统计口径应统一。

针对“是否同意将‘公款大吃大喝’入罪”,高达87%的网友表示同意,9%的网友认为不好说,还是要看具体规定如何,选择不同意的网友只有3%,还有0.2%的网友认为无所谓。

关于“是否同意一些地方人大代表提出的‘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提案”,超过50%的网友同意,42%的网友不同意,认为治标不治本,2%的网友认为说不好,1%的网友认为无所谓。

在调查中,有网友认为合理的“三公”经费支出可以理解,但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有网友建议自上而下取消公款招待,还有网友建议强化“三公”经费预算、使用、监督、审计和公示制度。

专家看法:

公款单位都该公开“三公”经费 需建立严格问责机制

“只要花的是国家的公款,就都应该公开支出,接受百姓监督。”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丕表示,除了国家规定的不公开的一些涉密部门,从原则上来讲,只要是花公款的单位,无论是中央或地方,都应公开。吴丕认为,最重要的是把“三公”经费公布得更加详细、彻底,政府部门最好能做到财政透明,给百姓一个明白交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熙瑞认为去年公布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最大的问题是内容笼统、不够细化。刘熙瑞建议,中央各部门应该效仿基层做法,如四川白庙乡公布每笔宴客情况,将接待费每一笔的去向都如实告知,甚至细化到每一顿饭的菜单,“如果菜单上出现了鲍鱼、鱼翅、燕窝,是否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一目了然”。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认为,公务宴请要明确三点:一要审视接待的必要性,能不请就不请,严格避免无目的的大吃大喝;二要宴客最好采取自助餐或分餐制,最大限度体现节约原则;三要控制饮酒,取消利用公款喝酒。

在去年媒体列出的公布榜单上,还有不少中央部门对公布无动于衷。吴丕表示,要建立问责制,对未及时公布和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相关责任人要坚决问责,树立公信力和威慑力。“要将公布‘三公’纳入真正的监督体系,不要为追求政绩而公布,要真正实现人民监督目的。这才是‘三公’经费公开的最终目的。”

北京大学教授王磊认为,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有钱了更不能乱花,对政府用钱现已到非监督不可的时候。全国人大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除了确实涉及国家机密的,其余预算、决算应全部透明化,并把公布形式常态化、规范化。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高鹏怀认为,应当由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对“三公”经费进行监督,此外还应当加强廉政教育。

政府建设

政策背景:

中央高度关切 政府部门财政经费公开逐步制度化

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提问“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为什么管不住?治理‘三公’消费真的那么难吗?”时,温总理表示,“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其实,我们能够做到,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我曾经引过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和黄炎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解决‘其兴也勃,其亡也乎’的周期律问题,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其实也关系到整个反腐败。”

2011年5月4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指出,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中央财政2010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开。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政府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制定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摊派、转嫁相关费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经费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

政府建设

四、政府网站的“万能回复

热点概述

2013年1月6日13时,记者打开由河南省沈丘县主办的“中国·沈丘”网的《来信选登》栏目看到,两年间无论来信内容是什么,回复全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回复时间全是2012年9月18日。对此,沈丘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称,出现此种情况是因网站改版。

实际上,“万能回复”不仅发生在沈丘一地。比如,媒体曾报道,宁波市民向区长信箱反映居民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等来的回复就两个字“已阅”,被戏称“最牛区长信箱回复”;有人在应城市政府网站上投诉城市创建办,得到的回复竟然是“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谈”,引起网友们一片惊呼。

评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网络来进行沟通。政府成立网站的目的是为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实现官民互动,从而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期待政府网站可以实打实的为其解决问题,题目中出现的这些“万能回复”,颇有些形式主义、浪费资源的倾向,应该立即制止这种行为,让政府网站起到其切实的作用。

政府网站建设是否完善,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与透明行政的理念是否深入。如果政府网站一直是这样的“万能回复”来回答群众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必定会对政府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其公信力下降。而且群众满怀期待的运用新的方式来实现官民互动,结果没有做到真真切切的解决群众的难题,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影响的同时更是伤了群众的心。

政府网站出现“万能回复”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部门及其政府网站的工作人员对政府网站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觉悟不高,没有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

第二,政府网站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机构设置的重叠导致了在职能分配上有所交叉,工作人员的权责不明确,这样出现了管理空白,工作效率底下;

第三,政府对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重视,对高新科技的使用没有与时俱进,导致在建设电子化、信息化工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严重影响到网站的服务水准;

另外,群众所问的问题的类型不同,需要专门部门的工作人员解答,而网站的管理者可能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还拥有就是现在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缺乏,没有将网站管理到作用最大化。

习总书记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根治“万能回复”这一问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

第一,强化政府网站工作人员的职责,引导其提升对“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认识和树立,思想上重视,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觉悟,使其真正做到心系群众;

第二,完善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权责,避免重叠所导致的职能分配交叉;

第三,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内容长期不更新、服务水平不高的政府网站给予曝光和惩罚处理;

第四,对群众所咨询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做到专业部门解答专业的问题,培养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真正的为群众解决难题,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第五,新闻媒体、社会大众也应当积极加入到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的督查与监管,保持对政府动态的关注度。同时政府也应秉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将市民与媒体放在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中的监督主体地位,建立投诉信箱和其他监督机制,从而保障群众的监督权。

最后,相信政府网站的工作人员都本着“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的原则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福利,“万能回复”将会越来越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政府网站建设势必会越加完善,并且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从而真正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建设

五、大额预付卡实名制

热点概述

2012年9月份央行和商务部出台规定,从11月1日起,发卡企业发行的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事实上,国家部委明文规定购买预付卡实名制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国家七部委就颁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商业预付卡市场存在监管不严、违反财务纪律、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公款消费和收卡受贿等突出问题,严重扰乱了税收和财务管理秩序,助长了腐败行为。其中,对预付卡的实名制也作出明确规定。但市场执行效果并不明显。随后在今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分别发布了《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对预付卡实名制的实行办法更加细化,监管也有了从严的趋势。

预付卡实名制监管趋势从严。第一,不记名预付卡不得赎回《办法》规定,记名预付卡应当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不记名预付卡不挂失,不赎回,有效期不得低于3年;第二,禁止用信用卡购买预付卡和为预付卡充值,以防范多用途预付卡套现和信用卡套现风险互相传递;第三,网上使用有限制,办法规定多用途预付卡不得用于网络支付渠道,但三种情形例外,一是缴纳公共事业费;二是在发卡机构拓展的实体特约商户的网络商店中使用;三是同时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卡机构,其发行的预付卡可向持卡人在本机构开立的实名的网络支付账户充值,但同一客户的所有网络支付账户的年累计充值金额合计不超过5000元。

评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创新,预付卡支付服务在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迅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先付款、后消费”。和直接现金交易相比,使用预付卡可以减少携带现金的不便、消费支付快捷,商家还可以利用预付卡来促进消费。

然而预付卡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这种预付卡是不记名购买,如果出现丢失则不能进行补办,这就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不记名消费信息不能进行追踪,这种让预付卡成为了行贿的一种途径。还有,一些人利用预付卡进行洗钱套现等违法违纪活动,这些行为都违背了预付卡出现的初衷。

针对预付卡出现的种种问题,相关机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分别发布了《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对预付卡实名制的实行办法更加细化,那就是超过1000元以上的预付卡要实名购买,预付卡实名制可以说是应需出台。

预付卡实名制彰显了政府相关机构打击和制止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决心、体现出政府部门抑制腐败、防贿促廉、应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执行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老百姓带来了信心。首先,大额的预付卡进行实名制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一旦丢失预付卡,可以进行挂失补救,避免了以往不能挂失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实名制可以对预付卡从购买到使用以及流通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这对于监督行贿和约束购物卡违规使用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额购物卡违纪的现象。

购物卡实名制这项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起来会遇到一些困难,第一,现实中能否将大额预付卡实名制贯彻到位,为了利润不受影响,可能出现有些商家为了避免实名制限制带来的影响,采取一些方法或者不严格执行实名制;第二,虽然购卡方实名制,但是用卡方在使用卡的时候没有相关监管,这样实名制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更好地发挥预付卡在便利公众、扩大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让预付卡实名制的实施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遏制受贿的功效“有名又有实”,要采取一些方法,强化实名制的效果。第一,加强监管必不可少,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让商家树立实名制发卡意识,要求各商家严格执行该规定,在发卡时注意审核,有一定的门槛,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第二,要继续完善预付卡业务管理制度,不但要实名购买,而且要实名消费,将实名制应延伸至用卡者,真正做到全程透明化,从而维护预付卡支付服务市场的秩序;第三,制定发放购物卡的资格,为了使预付卡市场更加规范化,要把企业按规模划分,并且拟定企业可发放预付卡的金额。

新规定实施有一段的过渡期,要取得最终的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中商家、相关机构 7

政府建设

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预付卡实名制最终会取得真正的成效。

政府建设

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热点概述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期间,习总书记谈到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时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

在参观过程中,总书记说:“《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

总书记表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之重,所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史上都是罕见的。但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终于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评论

人生在世要做一个实干的人,不能只会夸夸其谈。总书记说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毕生的力量贡献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

“空谈”不可取。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因“空谈”而导致的恶果不可谓不多,以史为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战国赵将赵括自小熟读兵法,他的父亲身经百战的名将赵奢在战争推演中也不能胜过他,实际上,长平之战的失败不仅让几十万的赵国士兵惨遭坑杀,也让“纸上谈兵”的赵括贻笑万年。更有魏晋时代的文人推崇“清谈”的作风,整个社会陷入浮于表面的境地,而不懂得务实,一味地“清谈”最终导致了两晋的灭亡。

所以说,“空谈”不止误了自己,还误了别人。不仅误了国家,也误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

当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种情况下,有些官员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大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为自己的前途大费周章;也有很多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贪污腐败,捞取不义之财;更有甚者,凭借人民赋予的权力而凌驾于人民之上,不想着为人民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反而给人民制造不公平。从“食品安全”到“拆迁纠纷”,从“表哥”到“我爸是李刚”,这都是当下社会中“空谈”的表现。这是很危险的,也是很可憎的。这不仅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政府的感情,也加剧了社会矛盾,是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

但是,拒绝“空谈”并非“不谈”,关键要谈到点子上,提出的策略和方法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性,最重要的是要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能切实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改善人民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保障国家的发展。

总书记在参观时谈到了“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我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中国美丽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提出的“美丽”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从自身出发,做出改变;

首先,强化思想认识,转变行事作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持道路自信是强化思想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每个人应该将“务实”的作风贯彻到工作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点在哪里,从小事着手,从实际出发,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只有每个人实干起来,才会形成务实的社会氛围,才能造就强大的“实干”合力,才能实现长久不衰的发展。

其次,健全监督机制与法律制度建设。监督与处罚双管齐下,两手并抓。对目前出现的“空谈”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做到出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保障法律威严的同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纵观中国百年发展,中华民族靠的正是实干的精神和行动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这些还不够;每一个 9

政府建设

时代都有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干正是解决问题的精神支柱,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拒绝“空谈”,崇尚实干,把工作落实到保障民生中、社会建设中、国家发展中、复兴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政府建设

七、织好一张“举报监督”的大“网”

据新华社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等主流商业网站19日同步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专区”分别链接到中纪委监察部、中组部、最高检、最高法和国土部五个对应的举报受理网点,为网民举报提供“一站式”服务。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我国已经有5亿多网民,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围观者”。网络强大的聚集效应,无疑将对贪污腐化和违法违纪行为形成巨大的震慑力。善用网络举报,也将使更多的不法行为更早被发现、更快被处理。可以说,通过设立“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不仅拓宽了民意沟通和群众监督的渠道,更彰显了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网络举报已经成为部分网民反映贪污腐败行为、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常用手段。从“天价香烟”扳倒的房产局长周久耕,到“微笑局长”杨达才的落马,“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重要路径。十八大以来,多位级别不低的官员相继落马,网络举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网络举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应当看到,由于网络信息发布主体多元,海量信息真假难辨,有的网络举报出现娱乐化倾向,有的甚至演变成无端的人身攻击,也使网络举报信息鱼龙混杂,给调查和处理工作带来困扰。

“鼠标一点,轻松举报”,“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这对于降低举报人举报成本,提升举报效率,无疑大有裨益。尤为重要的是,“网络举报”让举报意见直通高层,打通了传统举报形式容易遇到的“肠梗阻”,也有利于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应当看到,举报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举报人也当珍视和善用这一举报途径,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发挥网络举报的威力,需要针对网络的特性,扬长避短。渠道拓宽之后,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对举报信息进行及时认真的处理。一方面,有关方面应当切实加强对网络举报信息的重视程度和处理速度,使“举报专区”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切实做好举报人信息保密和权益保护工作,免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织就一张举报监督的大“网”,更好地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建设

八、网络不雅视频

【热点模拟】

继雷政富之后,又一个官员因不雅视频落马。据称,因不雅视频和艳照被网络曝光的河南商丘原信访局官员张民强,涉嫌职务犯罪,已被移送商丘市检察机关并被刑事拘留。尽管张已退休,但反腐败没有退休期。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客观而言,我们关于反腐的法规其实并不少,甚至不乏一些非常严厉的规定,但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些法规主要都是在体制内对权力进行监督,而实践说明,仅仅依靠体制内监督,其实反腐效果比较有限。

特别在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执政党掌握的各种执政资源也不断丰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特权思想在不少意志薄弱的执政者身上已经滋生,且越来越疯狂、越走越变形,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焦裕禄式者越来越少,雷政富式者越来越多。

当此起彼伏的网络举报,以触目惊心的大起底方式让官员的腐败过程、场面一览无余,社会公众就会对整体官员形成不良印象和负面情绪,最终就会连累党的威信。如果不进一步畅通传统反腐渠道,对那些真凭实据的举报推脱不决或泥牛入海,只会把举报力量全部赶到网络等新兴渠道上去。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反腐带给传统反腐渠道的是紧迫感,催促传统渠道必须发力、提速。

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取得民众充分信任,就必须动真格、下重手,让每一条反腐渠道都管用,让每一个腐败分子都没有好下场。如此,反腐败就会越反越释放正能量,越反越得民心。

通常官员对于腐败行为会有一个风险评估,所谓不敢腐,即腐败的风险太大,也就是常说的违法成本过高,一旦有这样的心理预期,官员通常不敢“伸手”,“伸手”的风险过高,怕被“剁手”。“裸官”之所以盛极一时,便是由于他们能够承受预期的贪腐风险。这就要求对贪腐官员的惩戒要具有更大的震慑力。

官员之所以能腐败,凭借的是手中的权力,能给要“办事”的人找到“捷径”。限制官员手中的权力,是反腐的关键。要规范政府部门各项工作流程,特别是在审批以及招投标这类易滋生腐败的领域;规范官员升迁制度,因职位升迁导致的腐败现象不在少数,买官卖官并不少见;限制“一把手”的权力,“一把手”权力过大,极容易形成“一言堂”,在权力催生的自我膨胀下,腐败的概率更大。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是从源头反腐,当官员能“伸手”的地方少了,腐败自然会随之减少。

要使腐败不易,就要让曝光和调查容易,就必须对官员“知根知底”,各国的经验表明,官员的财产公开制度,是目前最好的“防火墙”。一旦公开官员的财产,媒体监督的力量更大,直接从技术上降低了官员腐败的可能性,也为官员处理贪腐所得放置了障碍。从目前网络反腐的案例来看,许多腐败官员都是因为奢侈品、名下房产等被曝光而下台,由此可见,推进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势在必行。

政府建设

九、干部隐匿财产

【热点模拟】

1月16日,原安徽省凤阳县公安局局长陶勇受贿、伪造居民身份证一案,在法院开庭审理。除了收受回扣和受贿,身为局长的陶勇竟然利用职权为自己伪造身份证,以方便“拿回扣”和隐匿财产。对此,谈谈你得看法?

【参考答案】

掩盖在双重身份下的必然是双重面孔,“双户口”的存在,使一些人成为特权公民,让他们在买房、贷款、交税、计生、社会福利等方面享受“双公民”待遇,并为一些官员逃避监管、违法乱纪,甚至出逃境外提供了方便。

涉案官员及其亲属拥有“双户口”“双身份证”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拥有11套经适房的郑州“房妹”,一家人都是双户口。刚刚被披露的陕西神木“房姐”、该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都拥有双户籍、双身份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6条,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因此,“双户口”的存在,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公安机关应当注销其一。实践中的“双户口”现象,有的是微机化管理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由户籍管理中的疏漏或错讹造成的。对此,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公安部均部署开展户籍整顿工作,要求按照户口登记项目,逐人逐户逐项核对,一旦发现双重户口等问题,及时更正。

而一些人及其亲属的“双户口”,显然是人为造成的,背后隐藏的是“户籍腐败”。同样,如果关于“房妹”“房姐”“台母”这些爆料都属实的话,那就不仅仅是违纪问题,而是涉嫌违法犯罪了。司法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将其视为举报线索,认真调查核实清楚。对于发现和暴露的“双户口”问题,必须进行倒查,看看背后是否隐藏“户籍腐败”。户口管理事关重大,即使是因工作疏忽造成失误,也应追究失职责任;如果是收人钱财、故意造假,则应追究受贿及伪造证件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应举一反三,对可能隐藏未暴露“双户口”,展开进一步筛查。

从某些官员秘密取得双重国籍,到不时冒出的双重户口、双重身份,给反腐败提出了切实而严峻的挑战。即便是现下呼声很高的官员财产公开,倘若有了双重户口的掩饰,那公开的意义多少会打折。因而,堵死官员的双重身份漏洞,既是反腐败的需要,也是支撑户籍改革的最起码条件。有关部门不妨也把摸查具有“双重身份”者的合法收入作为反腐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篇: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一)

一、诚信危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其实,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不能不讲诚信,都离不开诚信。许多老字号或是相当有实力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为求一时之利,不守诚信,最后落得个破产倒闭的下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就是对诚信重要性的佐证。难怪有人已把诚信提高到生产力的要素之地位上了。

然而,现在我们的诚信已经出现了危机,人们对什么事情都半信半疑,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漠视诚信的事情一再出现。当黑心月饼、甲醛浸泡的水产品、劣质奶粉、有毒白酒、有毒咸鱼等等食品让人们胆战心惊时,当“放心食品”不再让人觉得放心时,人们不能不疑。物欲的横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备的危机。

2004年4月,安徽阜阳农村假奶粉贻害婴儿的事件震惊全国,再一次加剧了人们对诚信的心理恐慌,“无营养”的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本应提供养料的奶粉,却“残害”婴儿六七十名,造成至少已有13名婴儿死亡。头大、浮肿、低烧,娇嫩的幼小生命承受了不应有的灾难。新华社在报道中写道: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李白说“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回答:因为他喝的是假酒。这样的“幽默”让我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当想到连小学生的脑子里也开始担心伪劣产品,也开始产生怀疑一切的心态时,当人们对一切都冷漠、麻木的时候,这会不会是一种悲哀呢? 俗语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却不能没有钱。”但在当今社会中,似乎除了钱外,还有一种东西更不能缺少,那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良好的诚信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缺乏诚信,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将被别人象躲避瘟疫那样躲着你,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从而得不偿失。

二、提倡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大白天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习惯了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习惯了洗碗时细水长流,复印机旁的废纸张堆积如山……总之,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欲。

因此,当国务院提出2004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当淡忘已久的“节约”二字不断重复于我们的耳边时,一些人觉得“不习惯”。

有人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答案是惊人的: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其依据如下:

(1)我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以上,仅北京市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2)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们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却使我们的耕地锐减,光是小小的实心黏土砖,就能一年毁掉8~10万亩良田,仅砖厂侵占的土地就达400万亩。

(3)因为贪婪和浪费,我国能源也进入了紧缺时代。我国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耗近4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许有人会以我们的技术落后为托辞,孰不知,人为的浪费是最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都未能阻挡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势头。但是,从去年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开始,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之痛。

一些远比我们富裕的国家对于资源利用的精打细算让我们汗颜。

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

我们邻近的韩国人已经节约到牙齿了。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木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桨出口到中国换取外汇。

这些看起来锱铢必较甚至有些精细琐碎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共识:再富有也没有权力浪费资源。

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讲过:“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就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人获得发展的过程。离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在这个问题上,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不仅背离了社会演进的规律,也玷污了人性和人格的尊严。然而,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条件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2)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二是强调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必须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三是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只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获得切实保护时,人的尊严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这样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衡量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起码的尺度。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来讨论以人为本,就失去了评价的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的所有实践,从制度安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尺度。

(3)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也把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就是说,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而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状况,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一定的现代化设备,也不可能自然地使这些资源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社会的和谐与人的需求的满足。社会文明的演进,除了外在地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外,实质上则表现为社会的和谐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那种在实践中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进步,最终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教训;那种专力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结果导致欲速不达的结局,都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因此,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物质生产、外在环境的改善与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兼顾。

(4)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正是为了这样一种“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中,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虽历经坎坷,但目的就是一个,即改变阻碍人的平等权利的获得和人的价值实现的制度桎梏和社会条件。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也在于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约人们平等发展,影响他们聪明才智发挥的种种消极因素,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为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更为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围绕这一目的,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5)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把 “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以革命的方式,摒弃了资本主义使劳动与劳动成果的获得相分离的状况,并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六、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取得可喜的成绩,我国的经济改革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与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民的收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多年的“短缺经济”的结束,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大多数工业产品供过于求,低迷的消费已使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如果我国要想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多,生活水平低,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农民收入能够适当提高,这将有效地刺激我国市场的需求,从而使我国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正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那样,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朱钅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标准。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切实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与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来稳定快速增长,年均收入增幅达到14.3%,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八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18.11%,“九五”前四年,则下降为8.79%,降低9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增长幅度仅为2.22%,大大低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说,农民收入增幅下滑,有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自身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度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二是农民收入过于单一,三是东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五是农民负担过重。

(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必然反映,决不是靠出

一、两项政策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从长远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民增收的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从当前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努力开辟提高农民收入的渠道。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实现增收的目标,各地农村和农民应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最后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各地农村地区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方面,按照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实现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经营格局,是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逐步改变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独立的经营状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途径,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在不改变所有制的情况下,给予农民土地的使用权。这一项土地制度的创新,使农民可以在“包”来的工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经济,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朱钅容基总理指出,要把农村经济搞活,就得把土地搞活,这就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使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入股等等。这一重要措施使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流动起来,实现土地由分散细碎经营向集中规模经营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走上商品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各种方式的土地经营权流动形式,应加快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同时加快农村土地租税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动。

3.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费改税工作进程

1997年,全年农民三项负担支出为108元,其中现金支出有增加趋势,据统计,仅税款一项农民支付的人均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另外,农村内部各种税款的征收是按人头分摊,不考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层次的差异,加重了低收入水平农民的负担。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取消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尽快将农村费改税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摊开,用税、费的法制化、规范化杜绝乱收费行为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增加对农业的战略性投资

城市的过度投资和农村的投资不足是造成当前农村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城乡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的长期投资反差的结果使农村经济结构无法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村生产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进步受阻,农业的发展迟缓,农村市场低迷。当前,农民无力对生产进行进一步的投入,无力在更大规模上组织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缓慢。为此,增加对农业的战略性投资愈来愈迫切了,一是应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改变传统的、纵向的、单一的计划供给资金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资金供给上,公开农业财政和信贷资金各种业务,广泛推行财政和政策性信贷资金委托代理与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放宽农业直接和间接融资限制,增加农业各类投资主体与二级资金流通市场的机会,开辟多条农业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渠道。二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投入。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激发农民对生产的投入积极性。同时,政府的投入对减轻农业生产强度,解放农业劳动力有积极意义。

5.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非农业生产

在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可以繁荣当地经济使工商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分流出去,在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经营活动,才能开辟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新途径,才能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才能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之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各地政府要抓住这个机遇合理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七、克隆技术与人类发展

继多利羊诞生之后,羊、牛、猪、鼠、兔、猫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都陆续拥有了各自的克隆版本。但毫无疑问,克隆技术依然处于“萌芽状态”,人类要达到完全熟练掌握并安全利用克隆技术的目标,尚需时日。

培育出多利的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所长格里芬指出,迄今所有动物克隆试验中,平均只有1%~2%的克隆胚胎可以成活。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望得到不断提高,但“鉴于物种的多样性,对非人类生物进行的克隆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人类自身时,并不能确保安全”。

虽然如此,但仅仅从技术上来说,不断取得的科研进步总有一天会研制成克隆人。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甚为担忧,充满了恐惧。确切地说,这是对滥用克隆技术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恐惧。专家们围绕在克隆研究方面划分禁区的问题争论不休,其核心在于将克隆技术的应用控制到哪一步才是安全的。

正如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布尔曼女士所说,“目前对克隆技术不同的科研方法和目标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生殖性克隆研究与医疗性克隆研究之间的暧昧关系难以界定,恐怕才是专家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以医治疾患为目的而对人类胚胎进行克隆,和以生殖为目的而使克隆胚胎最终成为一个降临人世的生命,两者之间隔着的不过是一张薄薄的纸而已。

克隆人带来的诸如导致物种灭绝、历史人物复生等种种缘于无知的恐慌逐渐消退,至今悬而未决的伦理与道德等方面的冲击也难以构筑起阻止克隆人问世的路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家们急切地盼望通过立法规范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即便是全球立法禁止克隆人研究,也难保没有偏执的“科学疯子”继续尝试。

克隆技术不是第一项也不会是最后一项使人类陷入窘境的技术。人类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需要时刻修正科技发展的方向,修正科技成果应用的范围,使科技发展不偏离为人类服务的轨道。

2012年最新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面试题及详解(3)

1、重庆万人高考弃考,最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1)点题:重庆出现万人高考弃考,以及最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害的,但又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2)有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口素质,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但“读书无用论”一旦广为传播,会加剧人们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教育,进而阻碍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妨碍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弃学者而言,也丧失了一次接受教育、掌握更高技能的机会,使之在社会分工中处于底层,甚至可能在将来被边缘化。

(3)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有些人才严重过剩而职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教育成本高昂,使许多贫困家庭不堪重负。两相对比,使得上大学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危机。

(4)对策: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去西部下基层就业,同时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人才结构上的矛盾,加强对职业技术类教育的扶持力度;三是要降低教育成本,保证贫困大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本题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表现、影响、原因以及对策这一套路进行。

2、单位让你做一个大学生当村官动机和目的的调查,你怎样保证调查的真实性?

【试题类别】计划组织类试题

【能力考核】调查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的一种)

【答题主线】破题+计划+实施+总结

【参考答案】大学生当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目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能够留住人才,更好地培养好、发挥好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大学生当村官的动机和目的进行调查非常有必要(破题,一般说一下调查的意义就可以了)。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要准确理解这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从思想上重视这项活动。

其次,我要根据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查阅各种资料并听取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一个调查问卷。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该调查问卷以非记名的方式进行,在调查问卷内容上用相对婉转的方式来体现对动机和目的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人的人群要相对合理,注意调查的男女比例、人群的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

再次,调查问卷制定完备之后和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取得对方的配合,组织人员把调查问卷发放到几个典型的大学里。

最后,对调查问卷回收并统计相关数字,去伪存真,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获得最后的统计数字,进行量化分析并最终撰写调查报告,呈交领导做决策参考。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其实这道题目考察大家调查的方式、方法,特别强调调查的准确性。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还要有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参考答案给的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其实考生完全可以用网络调查、随机采访、电话调查、开会座谈等方法。

3、基层性工作和研究性工作,你愿意从事哪项工作?

【参考答案】对于我来说,我必须首先界定我的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确立工作方向。

从我的专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我觉得我比较愿意、也比较适合从事研究性的工作。因为……(谈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己为什么适合研究性工作)

但是,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美好的愿景并不代表我现在能够一步登天。我觉得就我目前的情况而言,是不能够直接胜任研究性的工作的。我是个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我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实际操作能力还有所欠缺,这对于我来说是目前最需要提高的,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所以,我现在迫切需要从基层工作做起,在基层性工作中锤炼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便能够适应今后更加复杂、更加专业的研究性工作。 综上,我认为,研究性工作是我的工作方向,而基层性工作是我现在必须要经历的基础阶段,对目前的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愿意从事的。

4、对某地建造五星级医院的事情发表看法?

【解题思路】(1)分清面试题型:就现象谈看法类试题

(2)把握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客观地分析一下现象

②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总结概括

【参考答案】各位考官,我开始答题:

某地建造五星级医院,说明当地有这样的社会需求,可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但是,在我国当前医疗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医疗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建造五星级医院,必然会影响到广大普通患者的就医机会。毕竟,在现实状况下,属于富裕阶层的患者是少数,身处非富裕阶层的患者是多数,甚至部分人时刻都可能面临“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我们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如果不为这些患者的经济承受力着想,而片面追求服务富人,那无疑是不负责任的,是违背医院应该遵循的公益原则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

我认为,各地应该首先把资金投入到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上,优先解决广大不富裕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不应该仅仅从营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毕竟医疗不是普通的服务,它关系到了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力——生存权。如果连普通民众基本的医疗需求都解决不了,就大肆建造五星级医院,势必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调控监管作用,尽量使社会资源更平均、更广泛的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能使它们成为个别人享受的特权。

5、有只母鸡下了一个金蛋,农妇就把鸡杀了想取更多的金蛋。你怎么看? 【试题类别】寓言类试题

【能力考核】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主线】解释+意义+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杀鸡取卵,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利益。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一些小利所迷惑,作出愚蠢的事情,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这种事情,比如商人为了眼前的一些小利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失信于人而导致生意失败。学生考试作弊虽然获取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实际运用知识时却不知怎么办,最后还是害了自己。联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严重破坏了环境。为了短期的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结果造成了草原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湖泊污染,鱼类大量死亡,空气污浊,就连我们喝的水也不能保证。这种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行为应该立即停止。党和国家面对这种情况,英明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们国家的四大建设之一,并且将环保局提升为环保部。

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注意把人民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杀鸡取卵”。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的发展之道,我们的工作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执行下去。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有关寓言类的题目,一般的思路就是三部曲,首先揭示寓言所表达的寓意,然后阐述其意义,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有什么指导意义,最后联系实际,对我们的实践有什么指导,这里一般可以联系国家的政策或者自己的报考职位来谈。

6、领导给你安排了任务,但是和你合作的人与你有矛盾,你怎么办?

【试题类别】人际关系类试题

【能力考核】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答题主线】帽子+沟通对策+表态 【参考答案】领导安排我任务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业务能力的锻炼,我一定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任务。我认为一项工作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高效地完成,我与合作的人有矛盾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展,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会自我反思。如果是私人之间的矛盾我想我会主动和同事进行沟通,私人矛盾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希望我们能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精诚合作,共同圆满完成任务。我想同事也是有这种觉悟的。如果是工作的矛盾,我想可能是我平时说话做事不讲究方式方法,造成了同事对我的不满,那么我会利用这次合作的机会,和同事深入交流,坦陈我平时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同事能够谅解。

其次,在工作过程中,我会积极主动工作,有事情多与该同事协商,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会尽力帮助。

最后,我会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该同事,如果我有业务上的不懂之处,我会虚心向他请教,他有不懂的地方我也会主动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想只要我能够开诚布公,谦虚谨慎,主动合作,同事是会抛弃前嫌,和我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的。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对于领导委派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地完成,但是与我们合作的人和我们有矛盾是工作的障碍,所以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先解决和同事的矛盾。和同事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分情况区别对待。既有个人之间的私人矛盾,也有纯粹的工作矛盾,但是有时候这两种矛盾很难区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差距。一般个人的问题有为人和处事两个方面。为人上有主动和被动之别,被动一般会被别人理解为傲慢,不尊重人,所以沟通的时候要体现主动。为人还要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处事有做事方式、方法和程序的问题。做事方式有民主型、专断型等,所以我们在反思的时候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家在处理矛盾问题时既要有意识层面的认识,又要有具体的方法。这样才能体现个性,展现能力。

7、有人说:“说真话领导不高兴,说假话老百姓不高兴,说笑话大家都高兴。”谈谈你的看法。

【试题类别】社会现象类试题

【能力考核】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权力观 【答题主线】破题+危害+原因+对策+表态

【参考答案】这种现象在我们一些地方和机关是存在的,对于这种现象,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这是一种不良的机关作风,它不利于我们领导干部了解实情,体察民情,体恤下情。不符合我们党历来提倡说真话,反对说假话的优良传统。不符合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是应当加以批判和纠正的。

其次,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说话人的原因,也有听话人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看听话人愿听不愿听。中国历史上说真话丢了脑袋的,可以说举不胜举。同时,因弄虚作假、阿谀奉承而升官发财的也不乏其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关键时刻,往往敢说真话的人少,而明哲保身、含含糊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多,这就形成了说假话,说领导和上级喜欢听的话的不良之风。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喜欢“报喜不报忧”,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些人摸准了领导的脾气,只拣好听的话说,对于真话却故意隐瞒或含糊其辞。“说假话群众不高兴,”这是事实。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说假话最终受害的是群众。

为了鼓励大家说真话,我想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领导干部应该以身作则鼓励说真话,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敢于听真话,乐于听真话,反对假材料,假汇报。形成一种以说真话为荣,说假话为耻的工作风气。

工作人员要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勇于向上级汇报真实情况,要敢于做魏征,善于做魏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利益要求及时地反馈给上级领导。对老百姓要实事求是,敢于面对困难,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要敢于揭发那些说假话的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实大凡明智的领导者都是愿意听真话的,因为听到真话,才能了解实情,才能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可见,领导喜欢听真话,求真若渴,是说真话的重要前提。

我们应该有说真话的市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像温总理一样:善于听真话,喜欢听真话,鼓励说真话。唯其如此,说真话的人多了,干实事的人才能多,求真务实才能形成氛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才大有希望。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说真话领导不高兴,说假话老百姓不高兴,说笑话大家都高兴”,对于这句话,我们要指出其危害,分析其原因,可以从历史、现实,说话人、听话人等方面找原因,找到原因要提出对策,可以从加强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感,党性和为民服务的宗旨等方面来论述。最后总结提升到求真务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上来。

8、某工厂排放污水,领导让你去调查,你如何实施?

【试题类别】计划组织类试题

【能力考核】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答题主线】帽子+三个环节

【参考答案】领导把调查工厂污水排放情况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竭尽所能,全面详尽地调查工厂污水排放的真实情况。我将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开展这次调查:

首先,我会深刻领会领导的对这次调查的要求、意图。详细了解有关污水排放的知识,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调研时间、参加人员、调查方式、保密规定、准备所需物品、安排车辆等。计划报领导审批。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工作注意保密,尽量不让工厂领导知晓。

其次,我会严格执行既定计划,并及时解决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方案。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

最后,我对所取得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去伪存真,然后,对各种材料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并得出初步的结果。认真检查汇总结果,如果没有问题,根据这份材料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上交领导。同时做好个人工作总结,以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注意污水调查要保密,确保调研资料的准确性。

9、如果你与工作中的同事发生了误会,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和途径解决?

【试题类别】人际关系类试题

【能力考核】沟通能力 【答题主线】反省+沟通

【参考答案】我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与同事之间很少产生误会。如果我在工作中和同事发生了误会,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和途径来解决:

首先,我不会因为和同事之间的误会而影响了工作。我会以工作为重,我想同事也是这样的人。

其次,我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因为我工作中太自我,不能听取同事的合理建议和意见,我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事情多与同事商量,发扬民主。如果是我工作方法不妥当,我会改正我的工作作风。如果是我平时沟通不讲究方式方法,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沟通技巧。

再次,如果是我和同事对工作的认识不一致而导致误会,我会及时和同事进行沟通,我们都是希望把工作做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只是工作的方式不一致。所以我相信经过及时沟通,大家都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工作思路,彼此取长补短,不仅能消除误会,而且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我会经常和同事交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防止误会发生。同时我会多参加单位集体性活动,增进和同事之间的私人感情。

总之,和同事之间产生误会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以工作为重,与同事真诚对待,主动沟通,我想误会一定能够化解。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人际关系处理是公务员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会面临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与领导搞好关系、与同事和睦相处,与下级打成一片是一名公职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注意真诚,多包容、多理解、多关心、多沟通,与同事有矛盾要先自我反省,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和同事的误解、误会、矛盾等。

一、诚信危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其实,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不能不讲诚信,都离不开诚信。许多老字号或是相当有实力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为求一时之利,不守诚信,最后落得个破产倒闭的下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就是对诚信重要性的佐证。难怪有人已把诚信提高到生产力的要素之地位上了。

然而,现在我们的诚信已经出现了危机,人们对什么事情都半信半疑,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漠视诚信的事情一再出现。当黑心月饼、甲醛浸泡的水产品、劣质奶粉、有毒白酒、有毒咸鱼等等食品让人们胆战心惊时,当“放心食品”不再让人觉得放心时,人们不能不疑。物欲的横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备的危机。

2004年4月,安徽阜阳农村假奶粉贻害婴儿的事件震惊全国,再一次加剧了人们对诚信的心理恐慌,“无营养”的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本应提供养料的奶粉,却“残害”婴儿六七十名,造成至少已有13名婴儿死亡。头大、浮肿、低烧,娇嫩的幼小生命承受了不应有的灾难。新华社在报道中写道: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李白说“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回答:因为他喝的是假酒。这样的“幽默”让我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当想到连小学生的脑子里也开始担心伪劣产品,也开始产生怀疑一切的心态时,当人们对一切都冷漠、麻木的时候,这会不会是一种悲哀呢?

俗语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却不能没有钱。”但在当今社会中,似乎除了钱外,还有一种东西更不能缺少,那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良好的诚信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缺乏诚信,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将被别人象躲避瘟疫那样躲着你,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从而得不偿失。

二、提倡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大白天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习惯了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习惯了洗碗时细水长流,复印机旁的废纸张堆积如山……总之,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

因此,当国务院提出2004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当淡忘已久的“节约”二字不断重复于我们的耳边时,一些人觉得“不习惯”。

有人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答案是惊人的: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其依据如下:

(1)我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以上,仅北京市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2)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们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却使我们的耕地锐减,光是小小的实心黏土砖,就能一年毁掉8~10万亩良田,仅砖厂侵占的土地就达400万亩。

(3)因为贪婪和浪费,我国能源也进入了紧缺时代。我国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耗近4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许有人会以我们的技术落后为托辞,孰不知,人为的浪费是最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都未能阻挡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势头。但是,从去年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开始,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之痛。

一些远比我们富裕的国家对于资源利用的精打细算让我们汗颜。

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

我们邻近的韩国人已经节约到牙齿了。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木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桨出口到中国换取外汇。

这些看起来锱铢必较甚至有些精细琐碎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共识:再富有也没有权力浪费资源。

第四篇:吉林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面试题

【导读】吉林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面试题

1、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员工、教师和一些企业等,被强制捐出一个月基本工资给一个新成立的基金。对此,攀枝花市外宣办负责人称,这个“扶贫帮困基金”为常设基金,目标是筹集五千万元,但捐款都属于自愿。募捐发起方攀枝花市慈善会也否认强捐,称募捐的并非专门基金而是一个专项资金,且为“自愿捐助”,目前仅市级单位就已筹得900多万元资金。引起热议,你怎么看?

2、2012年5月15日,深圳市25家市直机关的公务员走上街头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内容有擦鞋、理发、红酒鉴别、珠宝鉴定、食品安全鉴定、修理家电手机数码产品、免费照像及打印等。(2012年0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正常来讲,在人们心目当中,公务员是不太亲民的,和百姓往往有着一定的距离,甚至某些公务员是蔑视老百姓的。此事引起热议,你怎么看?

4、今年春节过后,刘洪安在炸油条的时候,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一滴复炸油。这件事在网上迅速引发围观,网友对刘洪安的做法大加赞赏,昵称其为“良心油条哥”。刘洪安:之前也知道隔夜重炸的油不好,但不知道对身体危害这么大。“良心油条哥”每天坚持使用新油引网友热议.你怎么看?

5、根据宜宾市政府发布的消息,宜宾机场将从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迁至宜宾,并将更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华西都市报》5月24日)宜宾“五粮液机场”引起众多网友的机场命名大猜想,以此类推,各级机场新名称新鲜出炉,北京二锅头机场,烤鸭机场,贵州茅台机场等等,谈谈你的看法?

6、日前,深圳交警在进行大规模酒驾检查时,遇到一名驾驶宝马X5的男子在被交警拦停后一直不下车、不开窗接受检查。交警隔窗劝说半小时无效后,将副驾驶位的车窗击破,对司机黄某进行酒精测试。此举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支持交警“给力”做法,也有网友担忧交警此举的合法性。你怎么看?

7、在今年高考英语科目的考试中,为了给考生一个安静的听力环境,南京市交管部门已经提前对有关路段下发了管制规定。但在南京九中门口的碑亭巷,却上演了颇有争议的一幕,家长自发组成了“护考团”,把非机动车也一律阻拦在外面,严重时,还发生家长与路人的冲突。对此,你怎么看?

8、6月11日,崔永元发出一条微博怒斥湖南省教育厅,“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乡村教师培训8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为此,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我们非常愤怒,在此正式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此微博发出后,网友的评论很快达到数万条,公众对此广为关注。你怎么看?

9、近日有两名官员很受关注,一位是邀农民工吃饭的陕西公安厅副厅长,一位是骑车送女儿上学的芜湖副市长。见到官员的新鲜做法,公众第一反应往往觉其在作秀。你怎么看?

10、 为救尿毒症妻子,41岁的下岗职工廖丹私刻医院收费章,蒙混过关,四年间涉嫌骗取医院17万余元。昨日(7月14日),廖丹因涉嫌诈骗罪在东城法院受审。庭审时,廖丹掩面而泣,坦言“被逼的没办法了,只为妻子能先不死”。这对夫妻的故事牵动了无数人,在网络上被称为“北京爱情故事”,甚至被流传成微小说。现实世界的人们为廖丹感动、揪心、解困。(7月14日《京华时报》)你怎么看?

12、近日,厦门大学一名女博士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三天的调研结束后,这位女博士在微博上狂言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由于女博士高学历的特殊身份,一时激起网民的普遍非议。你怎么看?

12、湖南省郴州法院开庭审理了网络上热议的“17岁男孩卖肾买IPAD和苹果手机”。近日又闻,北京中关村,一位妈妈蹲在墙角,手捏纸巾,不时抽泣。销售人员说,女孩儿要去外地读书,要买苹果手机、iPad3和苹果电脑,高配,超过2万元,母亲吃不消„„女孩儿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扔下母亲,扬长而去。你对母亲买不起"苹果三件套" 女儿大喊"太丢脸"和卖肾买IPAD和苹果手机现象怎么看?

13在广州,拾金不昧或将有实质奖励!正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提出: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金不昧者,对此,你怎么看?

14、2012年浙江大学新欢迎模幅:“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生,联系个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5、年时报8月24日报道 杭州一名小伙因为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被与妇女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鼻血直流。女子亦责骂小伙“不知道让座”。小伙当时坐在“照顾专座”上,车厢广播几次提醒乘客给妇女让座,但都没有人起身。你怎么看?

16、奉行高调慈善的陈光标最近又做了一件全国瞩目的大事——他花费3万美元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则“保钓广告”,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消息一经陈光标本人(微博)公布,立刻引发极大的关注。大致舆论分为三派:1.陈光标是爱国商人典范;2.陈光标是在作秀;3.陈光标不理智,在美登广告是白送钱给别人,还有拉第三方站队,向美国“取暖”之嫌,不太合适。抛开种种情绪性的言论,到底陈光标的这则广告有用吗?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7、2012年12月2日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公安机关将大力推进交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研究推动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的工作。为有效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对严重违规造成后果和损害的典型案例、事件要曝光“亮丑。对此你怎么看?

18、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你认为美在什么地方?

19、十八大召开前,民生问题是十八大的重点。央视有调查问卷,问公众你幸福吗。莫言接受央视采访,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的种种苦难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继“咆哮体”、“凡客体”之后,警方微博再以“淘宝体”示人,同样引来大量围观。

“亲,为什么要犯罪呢亲;你这罪给十年已经是最优惠了哦亲”。这条“淘宝体”的警察微博近日出现在了江苏省金坛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金坛警方”的论坛上。微博的内容是八幅漫画,每一幅的画面都是一名警察和一名犯人,还有一句对话。警察对犯人的说话口吻,就像淘宝卖家,一口一个亲。

20、上海徐汇交警支队团总支官方微博也挂出了一个淘宝体通缉令。通缉令中写道“亲,告别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吧,赶紧预定哦。”如此特别的警察微博,立刻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转发量和

评论数都迅速飙升,更被戏称为“警察卖萌”。你怎么看?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请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1、台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办公室主任陈永渊在腾讯微博里透露,天台县副科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中,试题中首现微博考题(“为天台县的香鱼节进行吆喝”,分值为10分。文字生动有创意、能吸引眼球的,8分以上;平铺直叙,没有“吆喝”效果的,5分以下;超过140字的要扣分),参考的300多人中,有60%的年轻干部不知道微博字数不能超过140字,有3人交白卷。你怎么看?

22、青年时报8月24日报道 杭州一名小伙因为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被与妇女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鼻血直流。女子亦责骂小伙“不知道让座”。小伙当时坐在“照顾专座”上,车厢广播几次提醒乘客给妇女让座,但都没有人起身。 你怎么看?

23、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你怎么看?

24、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参赛者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联队,由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选拔出的四名优秀选手。请你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25、一句 “元芳,你怎么看?”正风行于网。元芳原名李元芳,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的副手,因思维缜密、善于推理而备受器重。办案时,狄仁杰常以“元芳,你怎么看?”征询下属意见;对此,李元芳总是回答:“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这一对白遭网友吐槽并跟风援引,“元芳体”就此诞生。近日来,“元芳体”一直位居微博热门话题前列。对于“元芳体”你怎么看?

26、 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由此,引出来了全社会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关注。 对“中国式过马路”处长看?

27、中国新闻周刊网12月11日讯(记者肖虹)12月8日,广东省首届国际慈善义卖活动在广州正佳广场进行,各领事馆将义卖所得交至活动主办方后,平安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统计时发现了假币。

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复并转发称,“实在说,外国领事馆干这种事,其用心就是想丢中国人的脸!中国就少了那33万块钱?而且那33万块钱本身就是中国人自己的钱!我认为真不要脸的是搞‘义卖’的那些人!”“不要脸”一说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对此你怎么看?

28、12月7日,从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钟!”这是120急救中心王医生昨天发的微博。王医生说,7日晚6时许,田村北路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王医生随车抢救伤者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一路上鲜有车避让,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引起广泛关注,你怎么看?

29、2012年10月24日微博上一张女幼师虐童照片流出:幼童被老师面带微笑揪着耳朵生生拉离地面。浙江温岭女幼师虐童事件一经网络传出,立即引发网友声讨。事发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调查,并于当天将这名老师开除。你怎么看?

30、【 2012:网络的热门流行语 】

1、屌丝。

2、逆袭。

3、吃货。

4、奇葩。

5、卖萌。

6、重口味。

7、高富帅。

8、毁三观。

9、躺着也中枪。

10、随时受不了。

11、舌尖上的中国。

12、元芳,你怎么看?

13、你幸福吗?

14、杜甫很忙。

15、我可以说脏话吗?

16、节操碎一地。

17、羡慕嫉妒恨。

18、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请选择一个谈谈你的体会和看法?

【推荐阅读】

历年吉林省公务员面试题汇总(结构化)

第五篇:公务员面试常见题型:社会热点现象类

公务员面试常见题型:社会热点现象类 Tag: 公务员面试 2011-01-10来源: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在公务员面试中主要常见题型有那么几种,具体可表现为个人背景意愿类,社会热点,压力类,人际关系类,组织活动类等几种题型,本文主要讲解社会热点现象类题型制胜解题方法,以供考生参考:

社会热点现象谈看法:关注热点、深度分析、重在建议

这类问题一般给出一些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或者现象,需要考生对这种现象给予分析。对这类题目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要联系到我们国家现在正提倡的方针和政策。

通过这类试题的考查,可以判断出考生思维是否敏锐,严密,能否全面系统的分析试题,能否通过现象看本质,并善于解决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化,对公务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故而就现象谈看法类试题近年来颇受命题者青睐,广大考生要引起注意并多加关注。

这类题目中,考的最多的就是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让考生去分析,一般包括积极的社会现象热点和消极的社会热点,且主要是围绕国内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的回答,福建公务员考试专家总结思路:可以围绕从全局——局部——个体的思路,辩证客观的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办法,办法要可行,要有可操作性。

具体来说:

a.积极的社会热点现象

这类问题一般给出一些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或者现象,需要考生对这种现象给予分析。对这类题目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要联系到我们国家现在正提倡的方针和政策。答题思路

(1)谈自己对事件本身的认识(好还是不好);

(2) 从多个侧面来阐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者影响;

(3) 自己从这个现象中得到的启示。

b.消极的社会热点现象

这类试题通常给出一些反面的现象,要求考生给予回答。此类试题一般要先谈危害,其次谈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谈解决此类问题方法和对策,最后要结合自身谈谈如何加强自律等。答题思路:

(1)解释给出的话所反映的现象。

(2)辩证地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如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还比

较严重,但是是局部现象,这句话以偏概全等。

(3)指出现象的危害性,如:虽然是局部现象,但是危害不可小视等。

(4)指出现象的根源,如:法制不完善、制度不完整、监督不到位、素质没提高等。

(5)找出解决办法。

(6)充满信心,提出希望。要领:社会现象(不可取,反对,谴责,客观存在,丑恶,严厉打击,愤慨)。

(7)针对自己表态,从自身做起……

例题演练

例:山区村民合伙买了面包车送孩子上学,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开始答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偏远山区孩子的教育更是长期困惑我们的难题。在教育资源很难达到这些地区的时候,村民们的这些自发行为既体现了山区人民渴求教育,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隐患,因为山区道路一般不是很好,交通不便,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事我有以下看法和建议:

第一,作为政府来讲,一方面扩大对教育投资,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这才是根本举措,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在党中央、国务院、上级政府援助下,结合自身努力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搞起来,这才是发展山区经济及教育的长远举措。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考虑多方面多渠道解决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如在山区尽可能多建学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给予山村教师更多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同时也要大胆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教育,使山村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教育。第三,对于学校和地方政府来讲,如果确实需要用车,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规范管理,加大安全保护意识和措施,如果有条件安排专门的校车接送,国家对校车有严格的要求,比如黄色车身以及高水平司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四,对于学生家长和孩子们,要做好充分宣传解释工作,为了孩子的安全,尽量不要用面包车接送孩子上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公务员热的弊端范文下一篇:岗位职责各部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