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有感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大学生活有感范文

读《大学》有感

——卫东中学校长 郭贵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号召士人把这种修养所取得的成就恩泽世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解释"在明明德"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亲民",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这种"新民"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因为"新民"更强调的是一种自我革新、社会革新。正如朱熹所说的,"新民"首先要自己"去其旧染之污",对自己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改造和更新,然后再"推以及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办法,通过不停歇地随时反思自我、改过自新从而达到"至善",如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止于至善",是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朱熹说:"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状态,其实是号召士人从精神层面"止"于仁、敬、孝、慈、信,这对于当代社会的我们来讲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经篇勾勒出"三纲八目"的要义,然后传篇对其展开具体阐释。其中"八目"又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在内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格物"指努力穷究事物的道理,当人通晓事物之理后才能够做到认识清晰明确;"致知"作为一个认识过程,指在"格物"的过程中,一个人所获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格物所以致知",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使我思考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对于教师,该怎么样帮助学生更好地"格物致知"呢?以前几千年课上"授受" 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但现在已显然不能适应当代社会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要求了,过去几千年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总和都赶不上这短短的几十年甚至几年的发展总和,现在的社会真可以称为"日新又新、一日千里"了。所以,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格物"单凭传授已无法做到"致知"了。一定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身的内生动力、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更加注重提升学生自己对客观事物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研究思考,通过借用前人的知识和文化,进而达到"致知".精神修养方面亦然,"诚其意,正其心"也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身的内生动力、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是一个学生自身内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中达到的一种精神高境界。

总之,对于当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通过对世上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获得较为客观正确的见解和知识,使自身意念更加真诚;进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心思、修养高尚的品性,弘扬崇高的品德,不断完善提升自己,内心真诚地去追求至善至美的"内圣"极高精神境界!争取做到有利于提升自身修养,有利于国家正向发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灿烂文明的基因和符号在这片热土上继往开来和弘扬光大!

第二篇:读《大学》有感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第42篇,是我国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它是由孔子的门生曾参作于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和武艺,到十五岁时入大学,学习人生哲理与政治理论。因此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曾对此评论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自汉代起,《大学》就与 《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小经”。在唐代,韩愈、李皅等学者将《大学》置于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地位。到南宋,朱熹对《大学》推崇备至,其编写的《四书章句集注》将其连同《中庸》一起从《礼记》中抽出,使之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为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四书》。直至近代,民国国父孙中山亦曾如此赞赏《大学》:“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大学》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大学》依据孔子的“仁政”思想,阐明了新兴地主阶级如何“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大学》之精华,集中体现在第一大段的总论部分,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纲八目”。其中,“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只有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方能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境界。而其具体方法是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大学》要求人人都能正心、诚意,个个皆可修身、齐家。因此,《大学》不仅是“大人”之学,更是我们人人所需要的常人之学。

如今我能在老师的“逼迫”下浅读《大学》一书,乃一大幸事也。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治国平天下”这一雄心壮志对于我而言是可望不可即的,但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对于我则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大学》的内容广博而高深,知识浅薄的我难以做到一一探索,因此我想重点谈谈我最感兴趣的以上三方面。

首先,我想简单解释为何我将“格物”与“致知”这两个定义组合在一起。“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而“致知”的前提是“格物”,因此两者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意思为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实践体会,从而获得真知。因此,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的认识。

古代,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指出了儒家所主张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之所以认识深刻且博学多才,其治学方式必定不会与以上五点相脱离。此后,南宋诗人陆游在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对其子教育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格物致知的内涵阐述得深刻而易于理解。由此可见,古人不断传承格物致知的精神,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内涵。 反观现代社会,我认为我们在逐渐失去格物致知这一可贵的精神。文革时期,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盛行其道,几乎每人手中都有一本红本子,以毛主席语录作为自身的行动纲领。随后,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更是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充满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色彩的“两个凡是”方针。直到1978年11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公开发表才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也打破了将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标准的神学信条。

如今,许多人都将书本上的固有定义当做不可改动的真理;将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权威”当做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至理名言;将各类明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幻想有朝一日能像其一样一夜成名,但他们没有亲身体会,通过实践,检验其真伪,以求得真知。个人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在学习、研究中不可或缺,而且在应付 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如今大众化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即不管专研学问,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获取正确的认识。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依赖“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要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大胆实践,形成自身对事情的正确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其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诚意出自《大学》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其意思为若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要使意念真诚。此外,《大学》对诚意有更具体的阐释。“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可以解释为所谓使意念真诚,即自己不要欺骗自己,要像讨厌难闻的气味,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出于真心。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这不禁让我想到当今我国日益严重的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从震惊全国的原上海书记陈良宇贪污腐败案,到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以8250万元的单笔受贿金额成了全国“第一贪”,再到如今“表哥”、“房叔”等事件层出不穷。表面上,许多官员出现在众多的公共场合,倾听民间疾苦,反映民众心声,倡导清廉,构建和谐,给人民群众“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可背地里却为一己私利收取巨额贿赂,为自己或家人置房产,购买奢侈品,亦或是任人唯亲,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熟视无睹。最终无情地摧毁人民对其的期盼,让自身所在的地方政府蒙羞,自己也落得阶下囚的下场。这就是一种表里不一,一种不诚意的表现。诚意需要我们意念真诚,做人做事,诚恳无欺,不瞒心昧己,无私心杂念。 即使在独处时,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依旧可以心诚意坚,小心谨慎,严于律己,对邪恶丑陋之事坚决抵制,对善良美好之事执着追求,遵从好善恶恶的本心,真诚地面对自己。只有这样。内心的真诚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也会显示在外表上,让人感到真切实在。而自己也做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诚心实意。

正心出自《大学》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其意为若想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另外,《大学》对正心有更详细的阐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如果内心有所愤怒、恐惧、喜好或者是忧虑,都是不能做到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心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欲望和功利让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即便是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大学象牙塔里。如今,参加学每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小学义教以及进行社区服务等活动时,更多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这会为他们带来多少实践分,从而完成大学四年修够两个时间分的指标,但他们却忽略了对自身带来的锻炼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同学热衷于自己喜爱的比赛并要求自己一定要获得名次,为自己为班级增光添彩,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比赛去不屑一顾。诸如此类私心杂念充斥之事,不尽胜数。其实摒弃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端正自身的思想与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待之,可能我们会从中收获更多。

这就是我读《大学》的一丝感悟,但我知道这仅是其中的凤毛麟角,我仍需要更深更细的去研读和体会。我也会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因为我的大学仍在路上„„

第三篇:读《大学》有感

(一):大学之道在"修身"

丁茂顺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后被列为《四书》之首。那么,《大学》讲的是什么呢?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修身"二字。

一章

《大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三纲八条目"."三纲"即明明德、作新民、止于至善三纲,讲的是世界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则是方法论,实现"三纲"的途径和方法。

"三纲"是《大学》教诲人们,学习、求知的要实现的目的,光大自身的德性,在此基础上与众人(带动)一起进步、自新,最后实现人与社会、社会与万物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三纲的起始点是光大自身的德性。"三纲"是推己诸人,由小及大,因近至远的过程,是做学问的真理。

"八条目",讲的是实现三纲的方式方法,从格物到修身,从修身到平天下,由小及大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条都是为了实现"身修",而"身修"又是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关键。"八条目"是自内向外,始轻终重,由微至宏的过程,是获取真理的科学方法。

然而,面对"止于至善"和"平天下"等如此宏大的理想,如"不积跬步"是"无以至千里"的。正如《大学》所言"自天子及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自身不"格物"、不"致知"、不"诚意"、不"正心",是谈不上"身修"的,当然再谈"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更是迂阔了。从简单的做起,从小处做起,从自身做起,是研学"大学之道"的开端。世人说儒者多迂腐,那应该指的是多是空谈大道理,自身修为却很欠缺的"腐儒",他们自身也是背离"大学之道"的"离经者".二章

关于"明明德".《大学》中,引用了《尚书》中西周、殷商、虞舜三个时代,关于"明德"的论述。大有总结承继今古圣王"明德"之道的意味,此处也可管窥孔子总结三代以来文化所付出的心血努力。同时也点明了《大学》以"德"为核心哲学研究内容。

三章

关于"新民".《大学》中,从商汤王的自新,说到西周《康诰》的"做新民",最后到《诗经》的其命维新。从个人,到人民,到国家天下,层层递进了"新民"的范围,一以贯之。

四章

关于"格物、致知".对于这两个条目的解释被认为已经缺失。现存的《大学》中关于孔子论听诉讼的文字可以作为参照。了解万物万事的"事理",便是格物,总结万物万事的"事理"我们就会了解,掌握天地间规律,做到"致知".从"格物"的字面上推导,更接近与对具体事务的联系,对自然和人类实践活动的研究。

五章

关于"诚意"."诚意"的关键是不要自欺欺人。一来自饰自伪无用更无益,二来"诚意"能使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百益无一害。诚意,是对"致知"(通晓万物之理)后对人的看法,得自然之道而做自然之人,可谓是以天理言人事,所以说"知致而后意诚".六章

关于"正心"."正心"的关键是不偏激, 不为外物干扰,能够保持自然理性的态度面对人和事。

七章

关于"修身"."修身"的关键是"正身","心正而后身修",内心不受外物干扰,那么反应到我们做人、做事方面就是要秉持一颗自然之心来来处理人和事,客观、公正来看待问题,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好".

八章

关于"齐家"."齐家"的关键是"其家不可教,而教人者,无之"."齐家"之法有二,一是以身作则,处理好父子、夫妇、兄弟的关系,二是要永保赤子之心来对待父子、夫妇、兄弟。做到,这些才可以"一人定国".特别要指出的是"齐家"是紧接"修身"后的环节,是"推己诸人"的第一个环节,"恕"道的开始,也是《论语》中关于"仁"道产生的发端。正如《诗经》上讲的"宜其室家".九章

关于"治国"."治国"是《大学》的最后一章。内容上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永持"絜矩之道",推己诸人,从自身修为到家到国;二是"得众得民",谨慎自身的行为和操守,"好民之所好、乐民之所乐",通过"德"性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才,有才此有用";三是"尊贤",尊贤远小人,国家方可长治久安;四是"理财",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先义后利",则国治,天下平。

十章

"修身"更是《大学》的通篇所反复叮咛的,三纲的出发点是光大自身的德性(本意也是修身),八条目的关键点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均是实现好修身的前提步走,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修身"之后的推己诸人的结果。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即是学习、获取、掌握和实践"大学之道"的"根本"所在,是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所首要要做的"事".大学之道,其实就在我们身上,一思、一言、一行,而已。

读《大学》有感

(二)

张薇薇

盖因近日天气多雨,窃以为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故把珍藏的《大学》拿出来又读了一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日所读的就是常见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横渠先生曾言读书人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每每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心中总会有难抑的向往与膜拜。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作为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心中更应该时刻警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记住自己的权力来自何处,又要用之于何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难道我们尚且不如2000多年前的古人吗?

谨以此文自警自勉。

读《大学》有感

(三):修 齐 治 平

年过"知天命"之年,又拿起《大学》咀嚼了几遍,更有些感悟。

《大学》为我们指明了人生进修的阶梯: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内涵深刻,振聋发聩,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际的指导意义。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做人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做一个不平庸之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做人要彰显内心的光辉品德,要把普天之下的人民放在心上,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要永葆一颗至真至善的善良之心。在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今天,在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今天,我们扪心自问,为人之本的"德"究竟还存有几何?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温暖的"至善"还存有几缕?

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其实,《大学》早就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事有始终".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需要"适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态去调整、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恒地付出应有的努力。倘若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试问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除了事业,人生的另一头就是婚姻家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之剧增,事业和婚姻家庭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多少人为事业和家庭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顾此失彼,多少人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摈弃糟糠之妻,一些人则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于事业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是个人事业的基础,这也是《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表达的哲理。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等崇高的事业,也不论你工作再忙再累,请记住"必先齐家".无论是立德,成事,抑或齐家,都离不开修身。不重视自身修养,就不会有远大的志向;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奋治学;不勤奋治学,就没有出色的才干,也就无从谈起成就功名。而最好的进业修身之道就是多读书,更要多读"圣人"的书,可以启迪心志,开阔视野,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自然而然也就成就了个人的事业。

回想少年时代,在充斥着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谆谆教导中,耳熏目染,立誓为祖国、为人民做个有用的人,周恩来总理便是崇拜的对象。第一次在课文里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震撼,但是并不知出处。工作后,面对着第一份严重污染的工作及环境,在百无聊赖、情绪低落中,偶尔得到了《大学》一读,激起了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一改颓废,发奋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境遇。

现在,关注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有很多感慨!提高年轻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远大志向迫在眉睫。在班组建设中充分利用早会和大讲堂的时间,带领班员们学习、感悟"四书五经"的精华,以此来滋润心灵。

想起,周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魄和胸怀多么令人肃然起敬!

春天来了,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时代的伟大变革吧!

(国网临沂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 吴学进)

第四篇:读《大学》有感

这个暑假重新拜读了经典儒家著作《大学》,这本书其实不长,全书宋代儒家大师朱熹统计一共有1753个字。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经和传,经有一章共205个字,传10章共1548字。然而就是这不到两千多字的文章中蕴含着巨多的哲理。如今我们随便写一篇文章就是3000字以上,硕士博士论文更是洋洋洒洒就到了几万字,还有些博文、知乎文章却读之无物。“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来墨不在多,有意则灵呀。

这次读后感重点分享我特别喜欢的句子,也是对我非常有启发的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刚开始还真把“大学”当成我们的大学,但是这里的“大学”是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解释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自己理解的意思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意志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沉静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大学》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句子,总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地给我们讲道理,告诉我们我们确实可以做大事,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从小处着手,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把基础打牢了,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目标。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讲的就是这意思。

《大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的一部儒学著作,在其中它特别强调诚信,指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中最后落脚点到了格物致知,但是也在告诉我们“诚”,其实我觉得“诚”也并不是讲的诚意,一个人对别人要诚信,对自己也要诚意。很多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事实不是他所想的,他却偏偏自己安慰自己。有时候明明想做成一件事情,明明知道做那件事情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恐惧贪婪最终还是没有做,自己忽悠自己。“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事杂;为学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段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者”要“诚”,如果不“诚”,那么就不能做善事,也不可能是善良有善心的。这是在做人方面,做事方面也是一样做学问,学习心得事物,如果不诚心,那么事情最后也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注重短期利益,眼光却不放长远,殊不知,不守信约,我们可能有暂时的财利;有了诚信,我们却会获得终生的财富。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在成长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修养诚信的美德,它将会使我们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受益匪浅。

“大德教化,兼善天下;小德川流,独善其身”。在《大学》中还强调我们要修身,认为做人的要诀就在于把全部的力量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古人也说过“兰芳不厌古幽,君子不为名修”、“高于微言,所以修身”、“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苦;君子道玄而修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古人对于修身是多么的看重。在《大学》中写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峻刑法虽可收敛一时,但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择,凭借德政,推行仁义,则山不可当,水不可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治国理念﹣﹣推行仁政。其实纵观整个《大学》,它无处不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它都告诉我们要仁义,要诚信,要着眼长远,要温和。我认为身处在这个物欲横流、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读老祖宗的书,听听他们的话,及时摆正自己的心态,更需要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刻唤醒我们心中的善良。人之性好比千里马,因后天气拘物弊,有的变成千里马,有的变成驽马,有的变成病马。我们本性善良,只因物欲所扰,情欲所障,而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人生的真谛,认识自己,修将自己,明白大道之本,识透生命之源,成就自己。

《大学》已经流传几千年了,这么多年一直被人们钻研学习着,虽然我已经翻阅学习《大学》几次了,但仍然是只有粗浅的认识,想必还是要继续学习学习,可能才会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学一学。

第五篇:读生活有感

读《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之《生活》有感

最近我读了《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之《生活》一书,感触颇深,也使我深刻明白读书学习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能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教会人们如何理解生活,关爱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的日常生产活动和工作经历与过程;生活,又很复杂,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相同,甚至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就意味着吃饭、睡觉、上班、下班;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生活中到处都是新奇、快乐、有趣的事情。有人说,经济水平决定生活质量,人生的幸福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其实不然,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石油工人是世界上平凡的一群人,同样要学习劳动、组织家庭、培育子女。但作为石油工人,我们不计个人得失,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永不言弃,为油区更美默默奉献。

《生活》就是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真正学会把那份恬静和坦然心荡漾在心间,用淡泊和从容的心去品位生活的不同,生活也将回报你一个多彩而健康的人生!

上一篇:单位学法总结范文下一篇:端午知识竞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