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文化感悟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佛学文化感悟范文

佛学大师的60条人生感悟

1、立志、努力,纵然不能完全成功,也会得到进步;发愿、向上,纵然不能完全实现,也会得到进展。

2、世间上没有小人物,只要发大心,就是大人物;世间上没有大问题,只要虚其心,就没大不了。

3、做人要如滚雪球,越滚越有人缘;做事要如织锦绣,越织越有成就。

4、一个人要出类拔萃,必须从小养成“接受”的习惯,一味地“我想”、“我愿”、“我要”、“我觉得”、“我认为”、“我喜欢”等等,可能是原动力,也可能是进步的阻力。

5、从一沙一石中看到无限的世界,从飞湍鸣涧中听到真理的声音,从刹那因缘中感受永恒的未来,从明月清风中体悟清净的自性。

6、我,是自私的、痛苦的,有我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痛苦;能无我,自然不会自私执著,自然会拥有更多、更大的空间。

7、树之毁灭,因为役于刀斧;人之毁灭,因为丧失良心。恒心是成功的根本,怠惰是败事的先驱。

8、不择细流者才能成江海,不辞土壤者才能成高山;不耻下问者才能致渊博,不文饰非者才能尽善美。

9、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苛求,此乃事业成功之捷径;善德不嫌多,恶习不沾身,是为修行佛道之初阶。

10、欲知涵养心量,须看乱时气势;欲知谦恭进退,须看利益当前。

11、一个人如果怕吃苦、怕吃亏,则成就有限。每件事情的成功,都是有过程的,就是要耐烦、耐久、耐屈、耐苦。

12、不要强迫别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须知“方便有多门,根机有多种”,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顺从我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职,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

13、不夸小善,终积大德;正如涓流,点滴汇聚,终成大海;不除小恶,终必败事;则如磨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

14、人生如行船,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张满信心的风帆;人生如战场,无论是安是危,都要鼓舞奋发的斗志。

15、少执多放心安泰,少傲多谦人缘好;少色多德名誉佳,少私多公成就大。

16、以平常心面对世事,以欢喜心学习接受;以服务心和人结缘,以感恩心回馈社会。

17、取人之直,疏其谄曲;取人之朴,疏其奢侈;取人之宽,疏其狭隘;取人之敏,疏其懒惰;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此乃用人之道也!

18、职位愈高,愈需要直言不讳的属下;处境愈险,愈需要肝胆相照的朋友。

19、用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能让自己越来越进步;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能让自己越来越慈悲。

20、最高明的管理原则,是让团体能产生共识,是让上下能打成一片;最良好的管理方式,是以授权来代替干涉,是以己心来体恤他情。

21、有计划,则不乱;有分工,则不忙;有预算,则不穷;有欢喜,则不苦。

22、伟大是由血汗堆积,牺牲越多,越是伟大;成功多因勤劳而获,用力越多,越会成功。

23、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是富有的人生;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必是贫穷的人生。

24、日常小事能尽责,当能成就大事;重要大事能尽力,自能顾全小事。

25、小罅可以溃堤,微隙可以伤谊,防微能够杜渐,知错能够弭患。

26、做人,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处世,不以成功为急,而以结缘为尊。

27、一等官员:勤政爱民,理性沟通;二等官员:操守清廉,洁身自爱;三等官员:吹牛拍马,党派营私;劣等官员:公器私用,仗势欺人。

28、以配角的身份,主角的心情入戏,必能全力以赴;以主角的身份,配角的心情上台,将会敷衍了事。

29、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30、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在自已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31、“幸福配方”__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已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已融入群众。每天谈一些益智的事,激励自已增长智慧。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已增加内心的善美。

32、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曲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33、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34、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时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一下。

35、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已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已对工作没有计划。

36、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5分钟的人, 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5分钟的人。

37、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38、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活,要活得有意义,活有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39、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40、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41、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

42、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43、不忧不惧,精进奋发,是袪病第一良方,不排不拒,放下执著,是除恼第一秘诀。

44、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45、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纳不喜欢的人。在做人方面,须具备谦虚特卑下的心,在事业方面,要有舍我其谁的愿力。

46、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47、忙,象一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48、往好处看,往大处想,往细处察,往深处解。

49、龙要游到大海里应付猛浪,才能活动自如;狮要跑到山林里击败群兽,才能展现英姿,鸟要飞到虚空里接受挑战,才能活会遨翔;人要走到社会里承担考验,才能快速成长。

50、倏忽因缘,点滴把握,则跟前一时,跨越千载;一时不异千载。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则虽经千载,尽在一时,千载不异一时。

51、舍生取义,虽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虽生,精神已失。

52、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53、随缘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珍惜当下,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54、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微笑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微笑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微笑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

55、思虑与知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改过,必知迁善;4愚者耻过,必知向上。

56、勇者的风度: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57、真正的内涵:真正的力量是忍耐;真正的智能是宽厚;真正的慈悲是包容;真正的财富是满足。

58、缺陷:人无全功;人无全能;物无全用;心无全善。

59、真正的享受:享受健康不如享受平安;享受财富不如享受书香;享受名利不如享受无求;享受求得不如享受施舍。

60、进退有道:快速而不马虎;谨慎而不保守;谦虚而不卑贱;礼让而不畏缩。 原文地址:http:///detail24780.html

第二篇:论纳兰性德对佛学的感悟及在创作中的体现

顾贞观在《纳兰词·原序》中云:“容若天姿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清凄,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这一把握十分准确,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中屡屡可见佛学印迹,而其本人也和佛教关系微妙。他自号“楞伽山人”,梁佩兰解释道:“佛说楞伽好,年来自署名。几曾忘夙慧,早已悟他生。”楞伽”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的简称,昔日达摩曾以之授慧可,日:“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其词集初名《侧帽》,后更名为《饮水》。“饮水”典出《坛经》,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中国古代文坛上,雅好佛学者并不少见,然而,纳兰性德作为入关不久的满族贵胄,年少成名,任职清要,却也对佛学情有独钟,这一现象颇值得玩味。纳兰性德是在什么条件下接受的佛学?造诣如何?佛学在其创作中又呈现何等面目?下文逐一分析。

一、纳兰性德接受佛学的时代背景及民族传统

(一)清初社会的佛学氛围

纳兰性德之所以能接受佛学,是与当时社会上浓郁的佛学氛围分不开的。清代虽然不是佛教的黄金时代,但它承续了前代千余年的文化传统,社会上的佛学氛围依然十分浓厚。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清代述异·康熙时直省寺庙僧尼总数》记载:康熙六年七月礼部统计,直省“敕建大寺庙共6073处,小寺庙共六千四百九处,私建大寺庙共8458处,小寺庙五万八千六百八十二处。”合计79622所。同书记载“僧共110292名”,“尼姑共8615名”,合计118907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前代。清初佛教各宗,以禅宗为最盛,净土次之,二者均具有易于修行的特点,故而吸引了大批平民百姓,同时也加强了佛教世俗化的趋势。每逢佛教的重大节日,到寺庙朝拜、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一些佛教术语如“阿弥陀佛”、“罪过”、“无常”、“业根”、“十八层地狱”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It常言谈中,而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佛教思想也慢慢侵入人心。士为民之秀,早在明亡前,佛教就大受士人青睐。程朱理学本是外儒内佛的,心学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佛学的翻版。在经历了国破家亡、江山易主的易代巨变,目睹了烽火连天、骸骨蔽地的战争惨状之后,士人之向佛者愈众,黄宗羲言:“桑海之交,士之不得于时者,往往逃之二氏。”⑤佛教清静无为的思想成了士人愈合伤痛与回避现实的良药,寺庙也成了抗清复明志士保护自己的所在,如戒显、澹归、药地、蘖庵、担当、大错、石涛等人都人了空门。在诗人词客之间,禅悦之风更为盛行,以至出现以佛说诗、以禅释词的新景象。王士祯的“神韵”说、刘体仁的“神味”说、袁枚的“性灵”说,均本于佛学。纳兰性德的好友之中也不乏崇佛之士,如顾贞观词集名《弹指》,诸洛释其意:“昔弥勒弹指,楼阁门开,善才即见百千万亿弥勒化身。”@陈维崧词集名《迦陵》,取自梵语妙音鸟之名“迦陵频伽”。

(二)满民族的信佛传统

驰骋在白山黑水间的满民族,原有信佛传统,入关后,信佛之风愈炽,清初二帝顺治、康熙均与佛教大有渊源。顺治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曾说“朕想前身的确是僧,今每到寺,见僧家明窗净几则低回不能去。”⑦并召憨璞性聪、玉林通锈、木陈道态等禅师入内廷讲经,尊通锈为玉林国师;在董鄂妃去世之后还一度欲出家为僧,死后遵从佛教习俗实行火葬。康熙也深知佛教对于稳定政权的重要性,他每次巡幸江南,都要参礼佛寺,据《清鉴纲目》记载,“(康熙)写寺庙扁傍多至千余。”@皇太极第六子镇国悫厚公高塞号“敬一老人”,王士祯称他“性淡泊,如枯禅老衲”@;权倾一时的纳兰家族也有多个成员信佛甚笃,据《皇清诰封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相国纳兰公元配一品夫人觉罗氏墓志铭》(纳兰之母)记载:“(觉罗氏)平日皈心释氏,晨起必焚香膜拜,诵梵经一卷。尝手书《金刚经》,字画精整,锓板流传,缁素皆奉为重宝。”另据其弟《习庶吉士管佐领事加七级谥文端公揆公墓志铭》记载:“太夫人(觉罗氏)奉佛谨,公之嬉戏,惟学膜拜诵佛号。”可见纳兰亲近佛教是有

其种族及家庭原因的。在佛教管理方面,清政府承袭明制,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寺僧衙门,掌管佛教事务,足见对其的重视。据《大清会典》卷五五《礼部·祠祭清吏司·方伎》记载,“凡民有出家为僧道者,置首领以约束之。在就师者,日僧录司:左、右善世二人(正六晶),阐教二人(从六品),讲经二人(正八品),觉义二人(从八品),„„由部选择移吏部补授,在直省者,府日僧纲,„„州日僧正,„„县日僧会,„„(均未人流),府二人,州、县各一人。由直省咨部给扎,择其朴谨者为之。仅服方外衣冠,不得与职官并列。”∞另据《清史稿》卷115((职官志二》补充:中央僧录司,于左、右善才之上,尚有正印、副印各一人;京师“各城”之中,还分设僧人“协理”一人。

二、从人生经历看纳兰性德对待佛学态度的变迁

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佛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呈现由弱趋强之势。第一阶段是他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从其出生之年(1655)起至康熙十五年(1676)殿试告捷。在此期间,纳兰性德的思想是以儒为主,以佛为辅的。

性德自童年时期便已接触佛教,其母觉罗氏奉佛甚谨,蒙师丁腹松也有浓重的佛、道情结,这无疑会对他有所影响。但这些影响都是潜在的,那时的性德年少志高,有经世之心,并未以佛学为重。他“数岁即善骑射”@,“善为诗,在童子已旬出惊人。”@自从入学拜徐乾学为师后,更是以儒家的“治国、齐家、平天下”为己任。据友人描述,他“闲语天下事,无所隐讳。,,@予往古治乱,政事沿革兴坏,民情苦乐,吏治清浊,人才风俗,盛衰消长之际,能指数其所以然。”@在三藩之乱爆发后,他还萌生了从戎之意,曾于风雨夜与友人“展卷论王霸”。在这一阶段,纳兰性德曾编撰二书,其一为《通志堂经解》,该书是在徐乾学等人的协助下完成的,性德在《经解总序》中云:“先生乃尽出其所藏本示余小子日:‘是吾三十年尽力所择取而校定者。余且且喜且愕,抄得一百四十种。„„请捐资经始,与同志雕版行世。”@是书汇集了先秦至明经解140种,1788卷,旨在阐释儒家经义,“表彰先哲,嘉惠来学”。@性德为所辑经解写了六十五篇序言,字句之意洋溢着对儒学的推崇与倾慕。其二为《渌水亭杂识》。性德在卷首小序中云:“癸丑病起,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莅止,传述民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

三、四年,遂成卷,日《渌水亭杂识》,以备说家之浏览云尔。”@该书始作于康熙十二年,完稿于康熙十五年前后,内容庞杂,天文地理、经史百家、国计民生、为人处世无所不包,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性德的思想倾向。《渌水亭杂识》载有与佛学有关条目二十五条,以考证佛家掌故、宗派为主,如“楞严翻译”一条云:“楞严翻译在武后时。千年以来,皆被台家拉去作一心三观。万历中年,僧交光始发明根、性宗趣。暗室一灯矣。”@但对于佛学经义的领悟辨析则未臻上流,往往与道家神仙长生之术混为一谈。如“什师”条云:“什师《维摩经》注有云:‘天人以山中灵药置大海中,波涛日夜冲激,遂成仙药。’又在楞严十种以外。以非人所能为故也。”@“释典”条云:“释典多言六道,唯《楞严》合神仙而言七趣。神仙在天下之人之上,虽是长年,实有死时。”o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儒佛之辨的条目。纳兰性德欣赏万松老人之言:“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他认为对佛典进行研习有助于加强儒学方面的修为,因为“儒道在汉为谶纬所杂,在宋为二氏所杂,杂谶纬者粗而易破,袭二氏者细而难知,苟不深穷二氏之说,则昔人所杂者必受其瞒,开口被笑。”引‘三教中皆有义理,皆有实用,皆有人物。能尽知之,犹恐未当古人心事,不能伏人,若不读其书,不知其道,唯恃一家之言,冲口乱骂,只自见其孤陋。”从《渌水亭杂识》中可以看出,纳兰性德对佛教很感兴趣,翻阅了大量佛学典籍,并且对佛教的“义理”、“人物”及“实用”之功加以肯定。但在他心中,佛学不过是儒学的附庸,研习佛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儒学修养、广博知识。

第二阶段从康熙十五年(1676)开始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性德去世。在这一阶段纳兰的儒家思想有所下降,佛学的地位却提升了,佛学是他调和进退两难问题的润滑剂,是他治疗伤痛的一剂良药,已不仅仅是儒学的附庸了。

康熙十五(1676)年是纳兰性德人生中的转折点。七月,其结发妻子卢氏亡故,这对重情的纳兰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卢氏的灵柩停于双林禅院一年有余,纳兰眷恋亡妻,一有时间便流连其中。守灵之时,时见佛灯明灭,经声佛号不绝于耳。便是在此期间,其创作中的佛教意象逐渐增多。如《望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云:“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寻芳草·萧寺记梦》云:“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

其后不久,他被任命为乾清门三等侍卫,受明珠的政敌索额图之兄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统率。从此便终日为扈驾、入值、巡幸等琐事所苦,终日陷于“蛾眉谣诼”、“冰霜摧折”的疑惧中。而其“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在《送荪友》一诗中,他感叹:“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从中可以看出,性德的经世之心已大打折扣,虽然“身在高门大厦”,却已萌生了“山泽鱼鸟之思”。北宋苏辙曾云:“大多病则与学道者宜,多难则与学禅者宜。”在多重压力之下,纳兰性德的经世之心有所下降,原本潜伏的佛学思想则显露了出来,次年,他便自号为“楞伽山人”,词集亦由当初的《侧帽集》更名为《饮水词》。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日夕读《左传》、《离骚》,余但焚香静坐,新法如麻,总付不闻,排遣之法,以此为上。”够焚香静坐乃净土宗的修行方法。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出入佛寺,与僧人往来。在致友人的信中经常提到“中秋后曾于大恩僧舍以一函相寄”,“华山僧鉴乞转达彼意,求其北来为感”够,“明日欲过尊斋,同往慈仁松下”。

康熙二十一年(1682),性德出使觇唆龙羌,一路跋涉艰险,“卒得其要领还报”。此行似可慰其平生未遂之愿,但由途中词作看来,依然多是“平生多恨”、“百事堪哀”等愁苦语,并无志得意满之意。归朝后,康熙有迁擢之意,性德却无兴奋之情,他致信顾贞观云:“发已种种,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堕尽。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o盖此时,纳兰的经世报国之心已被现实消磨殆尽,人生价值的落空带给他强烈的空幻感。可以说,性德之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数年中与佛教过从甚密,是希望借此淡忘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从而得到解脱。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性德虽不再以建功立业为理想,但儒学在他心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与佛学相互交融。在《与某上人书》的末尾,性德写道:“竺氏求空而反滞于有,不如吾道(儒学)之物物皆实而声臭俱冥,仍不碍于空也。”@由此可见性德对儒学还是怀有很深的感情的,但同时,佛家对他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已经左右了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他并不是要反对空,他追求的是更高层次、更为彻底的空。

三、从纳兰词看性德的佛学情结

《通志堂集》诸体毕备,而以词最负盛名,性德的佛学观也于词中体现最为明显。下文通过对纳兰词主题的探究,来审视作者的佛学造诣。

(一)悼亡词:纳兰对妻子一往情深,生死不渝。卢氏之死是他接受的佛学的一个契机。在悼亡词中,往往富含祈祷意味。如《眼儿媚·中元夜有感》:“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想鉴微诚。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此词作于康熙十六年,卢氏亡故不足两月,适逢中元节,旧俗于此日祭祀亡灵。伤心人值此伤心日,已是欲哭无泪,他亲手书写佛经,并置荷灯于水上,祈盼着能和妻子再续前缘,但夜深露浓,西风无情,吹着载有痴情者希望的荷灯越漂越远,最终归于沉灭。

再如作于康熙十七年的《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佛家谓“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称佛名号“能破除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又云《妙法莲花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纳兰与卢氏的三载情缘,一朝断绝,死者已矣,生者却悲不自禁,遂生痴想。他曾不止一次地跪拜在菩萨脚下,恳求佛法慈悲,使亡妻还魂,也曾在一片篆烟残烛之中,忍泪推详佛经,但无论如何虔诚,都无法如愿,徒惹得愁肠百转。

此二词在写作时间上相差一年,在结构上则颇为类似,都是上阕写因佛法而产生的希望,下阕写随希望破灭而来的伤痛。如果把二词连接在一起看,则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那就是希望一失望一再希望一再失望。所谓希望,其实就是还魂、重生之说。

(二)友情词:纳兰性德笃于友情,他择友甚严,不妄与人交,“达官贵人相接如平常,而结分义,输情愫,率单寒羁孤,佗住傺困郁,守志不肯悦俗之士”。留其“绝塞生还吴季子”一事尤为人称道。

众友人之中,性德与顾贞观情谊最深,顾贞观曾画《侧帽投壶图》,性德为之题《金缕曲》一阕于其上:“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通篇情真意切,肝胆相照,绝非一般酬唱之作可比,尤其是结句,以千劫为期,他生为约,读罢感人至深,诚如前人所言:“情至此,非金石可能比坚。”@后世讹传性德死后转世投胎于顾家(事见武进汤曾辂之《炙砚琐谈》),也是因此调而起。

“后身缘”云云,并非性德-ml-冲动之语,在《大醣,寄梁汾》中,他再次提到来生相会之愿,词云:“当时不是错,好花月、合受天公妒。准拟倩、春归燕子,说与从头、争教他、会人言语。万一离魂遇,偏梦被、冷香萦住。刚听得、城头鼓。相思何益?待把来生祝取,慧业相同一处。”再次直抒胸襟,吐露真情。

(三)边塞词:纳兰性德的边塞词颇为可观,蔡嵩云在《柯亭词话》中说:“尤工塞外荒寒之景,殆语言扈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在性德吊古伤今,感慨兴亡的时候,其词作中经常出现梵钟、清呗等佛学意象。《浣溪沙·小兀喇》作于吉林乌喇城,词人行经于此,遂作是词以兹纪念。词云:“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把兴亡话分明。”当作者缅怀往事之际,恰传来阵阵梵钟之声,这是实写还是虚写,已不重要,当年军垒之迹却在这悠长的钟声中逐渐淡化。收笔处以钟声做结,遂跳出了红尘中的胜负之争,苦乐之辨,颇有警世钟的意味。

在其他塞上江南词中虽无疏钟之声,却自始至终响彻着经声佛号。《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是作者行经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时所作,词云:“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寂寥行殿锁,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Et易斜。”才只百余年的光阴,前朝的皇陵就敝败如此,只剩下梵呗喃喃,琉璃火未灭。全词未加一句情语,纯以景物化出,而世事无常之叹,不胜今昔之感跃然纸上。

将人世间的荣辱兴衰与佛门的清静空寂两相对照得最为强烈的要数《望海潮·宝珠洞》:“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宝珠洞在今北京西郊八大处之顶,登临此处可凭高眺远,北京城、永定河、卢沟桥、昆明湖、玉泉山等尽收眼底。全词词意冷峭,处处以古今对比、虚实对比:昔日的铜驼巷陌、金谷风光,败落为如今的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昔日的帝王离官,却成为如今的童子牧羊之地。经过历史长河的一遍遍淘洗,什么千秋功业,万代江山尽是虚言,在松门凉月的冷冷清晖之中,兴亡无据和世事荣枯都变得格外清晰。

综观纳兰词的主题,除了边塞词时有勘破红尘的了悟之外,在爱情词、友情词中虽然满纸佛音,实际上却没有大彻大悟。他寄希望于还魂、重生之说,执迷于情海,因前缘而喜,并切盼能结后身之缘;这些都是佛教世俗化之后的内容,并不契合佛家勘破生死之本意,性德却眷眷于此,暴露了他对佛学取舍态度。但正是这不能淡忘的深情,令纳兰词拥有了非同别家的词人风貌。

第三篇:感悟自然 感悟文化 感悟生活

感悟自然

感悟文化

感悟生活

第一章 出 行

岁月仿佛一条悠悠的河流,一转眼,和所有的普通夫妻一样,在平凡而琐碎的婚姻生活中,我们的家庭已经走过了二十三个年头。二十三年来,我们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每一天、每一个细节……或是清晰或是模糊……都有值得回味的地方,但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收获了一对儿女,从她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和丈夫就把释放自己的爱当做是一种快乐和满足,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了家庭的责任和完美。

送走元宵,三月如期而至!女儿的婚期也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许受雾霾多发天气的影响,略感烦闷,丈夫的提意给我带来了些许兴奋,他说“女儿和女婿在海南拍结婚照,咱们和他们在杭州汇合,全家下江南”,我忙说“好啊!好啊!”。想到十年之前是一家三口去的,现如今又多了两个儿子,增至一家五口同游江南,兴奋的我好几夜很难入睡……。

3月22日下午,我、丈夫和儿子俊淇入住到女儿相宁预定的北京山西会馆,从服务台得知会馆距高铁站步行紧十分钟的路程,想到女儿为我们明天清晨方便乘高铁真是留了心思,心里多了一些温暖。 3月23日清晨搭乘的是直达杭州的和谐号列车,一到高铁站就是一路贵宾服务,儿子一路小少爷做派,我不禁暗暗偷笑,上了商务车厢,车厢宽敞,坐位豪华,感觉很是荣耀,显然自己挤身到了精英人士的行列,同时又想到就要和女儿相宁、女婿李伟相聚在杭州,更是兴奋

- 1

24日天刚蒙蒙亮,我便醒来,担心惊动孩子,静静地躺在床上,或许是春雨喜夜,或许是上天的眷顾,窗外的雨声已然退去,等到女儿和儿子起来,急忙打开窗子,竟然被眼前的景致惊住了,远处的山,为云雾环绕,像仙客若醉若醒;白灰相间的房屋,幽雅地居于山水之间;享受着油菜花和各种山野花的注目礼,这里真可谓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块养生之地。

早餐后,杭导联系的婺源本地导游与我们聚齐,大家坐着商务车在略显颠簸的道路上向江湾行驶,一路欣赏着婺源的田园风光, 油菜花开得很随意,又很讲究,开满山坳、河边、田垄......乡村小道两边飞檐翘角,灰瓦白墙的徽州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修竹掩映的林间。这样的村景应该融入文人墨客的山水画、诗词和文章中,浑朴有致,平易隽永......婺源导游的高音提示打断了我的思绪,她指着左前方告诉我们,前面就是弯钩上的绿洲——月亮湾,千年流淌的乐安河在这里划出一道漂亮弧线,遗留下月牙般的水中沙洲,只见无数摄影爱好者驻足拍摄,吸引了我们全家在这拍了好几张合影。

一会儿,春雨又开始沥沥地下了起来,丈夫和导游开始谈起路边的植被,婺源导游介绍说“樟树是我们这的树神,建村选址,村口处即是水口处,两边一定要种上樟树,而且决不允许砍伐。护树即是护村,即是护人。说着谈着,我们看见路边的河水中有几只竹排在划动,丈夫就给儿子讲起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故事,主人公潘东子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过,如今,他和他的战友们,虽然已经远离了我们,可这象征着革命小英雄崇高情操的竹排,却依然有着如此富有的

- 3

到孩子的虔诚和祈盼?”历史一定会有轮回!祝愿这孩子能重振家族的辉煌!!

村内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此外还有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景。可能是婺源旅游最旺季的原因,游人很是拥挤,我紧紧握着儿子的手,不敢有丝毫马虎,路边的商铺根本无心顾及,儿子正是相反,兴致勃勃地往一个又一个特色小商铺里钻,说是给奶奶和外婆挑选礼物,我反复告诫他“旅游景区的商品质量不是很好!”可是儿子根本听不进去,哎!总算走到了村子的尽头,这里生长着一棵遮天蔽地的千年古樟树,经过千年风雨,古樟依然郁郁葱葱,仰头望去,无数枝叶像大伞一样向空中绵延伸展开去,树干不空心,靠近根部几个人合抱都围不过来呢!甚是壮观。樟树老了以后就会空心,所以不空心的古樟才是稀有珍贵的神灵之物,于是,我们全家开始围着千年神樟一转平安;二转财源;三转官运;四转愿望全回家。相信神樟能感应到全家的虔诚!祝愿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心想事成!!! 江湾,以姓为村名,村中乡民江姓居多。据说,江湾江姓系汉初萧何、南梁皇帝之后人。唐末,江南节度使萧祯避乱南渡,易姓为江,始有“萧江”。旧时的江湾萧江宗祠于文革年间拆除。2001年,婺源人称“一代伟人”的领导人到江湾寻根认祖。2002年,当地政府斥巨资重建江姓宗祠,2003年9月完工。

雨中走进江湾镇,萧江宗祠以其规模庞大,占地面积广,建筑宏伟、雕刻精细、用料考究所罕见,被称为江南“第一祠堂”。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叫“门当户对”,门上露出的四根柱子称为“门当”也叫

- 5

父母会看到你们每天都在成长和进步!如果我们学会感悟自然和文化的神奇与力量;那么我们始终都会被一种热爱和激情所感染和鼓舞……”。

如今到婺源观光的人,可能大多数还是冲着油菜花而来的。那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婺源古树群、古建筑、古文化,使得婺源的美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民族古老的生命基因,让人感叹不已,春季的婺源,应该是值得去的地方。

第三章 杭 州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表达出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这座充满神话的历史城市的赞美。杭州西湖又以其秀媚、淡雅、富有灵性而被文人墨客吟颂千秋,“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佳句早已把西湖定位到雨中,作为欣赏的绝佳意境了。

杭导和我们带着一路春雨,于24日下午5:50到达杭州J.W万豪宾馆,因为对婺源的流连、对西湖的向往、对《印象西湖》的期待,两个半小时的雨中行程,我们全家没有感到疲劳和倦意,简单地在房间整理了一下行李,杭导便带着我们去吃杭州市民喜欢的快捷店用晚饭,看到我们点了太多的特色小吃,杭导忙说:“少点!少点!看完《印象西湖》还有夜宵呢!”我们哪里听得进去他的劝告,眼里只有

- 7

出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坚持,这个就是父母,给予你们最大关爱的人。他们不会所求太多,只要听听你们快乐的声音,看看你们幸福的样子,就足够了。你们即将离开各自的大家庭,去组建自己的小家,你们将会面临一日三餐、一点三线的平常而琐碎的家庭生活,流年似水,曾经海誓山盟的青涩爱情,会慢慢连同记忆开始淡去,就像一幅素描,被时间抚摸得模糊不清。可是你们总要知道学会如何珍惜身边每一点滴的小小幸福,学会如何将偶而浮动焦躁的心灵驱于平静……许诺自己,感情永远都是神圣美好的!父母为你们过去的真挚爱情贺彩,也为你们现在的幸福结合祝福,更为未来的温馨和睦企盼祈祷;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们两个人一路携手走来,每一片回忆都是那么的甜蜜和幸福……!!!

夜色、细雨、青山、湖水、垂柳柔纤、白雾如烟,一家五口,穿着勾了工笔的雨衣,在一块雨水的夜里相拥,那是一见如故的亲切,那是一往情深的亲情……实实在在,无声无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誓旦旦从这里被渲染到呼之欲出,在我们一家五口的和谐美满中、也在这如梦如幻的意境中得以凝聚和升华。

25日清晨依然是春雨绵绵,昨晚全家睡得很是酣畅,我们没有在宾馆用早餐,又去了一家杭州特色快捷店,因为昨天晚上吃的太多,这次没有像昨天那样点的那么多。早餐之后,我们乘着商务车,在杭导的带领下沿着苏堤慢悠悠地向前走,眼下正是阳春三月,堤上的桃花已经盛开,湖边杨柳依依,春雨不时伴着微风掠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而那柳岸花堤的对面,仿佛弥漫着一种庄严崇高的精神,徜徉

- 9

物当成英雄,也不要将莫须有的神仙、怪物当成英雄,这些神怪身上当然也有长处和优点,但腾云驾雾、乱杀乱打却绝不是长处和优点;其次,要学会辨别英雄的优点和长处,不要学缺点和不足。儿时的我,曾经想方设法地收集连环画《岳飞传》,对岳飞这个人物崇拜备至。此时的我,以岳母为镜子,很是羞愧,想到教孩子一时,要为孩子考虑一世;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考虑三十年,为国家考虑三百年。如何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岳母在幼年的岳飞背上刺字,心里针针见血,可是给岳飞的一生明确了精神导向,妈妈偶而体罚俊淇,也是想让儿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离不开英雄的力量。乱世,人们希望英雄治世安邦;盛世,人们希望英雄能带领大家走上更辉煌的道路。但对于二年级的儿子来说,由于年龄还小,还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成人思维,他们用自己简单的思维考虑问题,渴望有一种超能力可以神话的英雄。可见,你们同样需要自己世界里的英雄。千百年来,岳飞精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如果你们幼小的心中有岳飞所代表的民族英雄,脑海里能领悟中国老百姓所景仰的忠诚、正义、高尚、勇武品质的民族精神,一定就会受到启发,由此端正心态、克服困难、积极进取,那么优秀、崇高的英雄精神则可以千古流传了。

雨更细了,也更密了。撑着雨伞进入灵隐寺景区。雨水也未冲淡故地重游的开心指数,面对 “咫尺西天”照壁,眼前浮现2001年5月5日杨维华、徐佐林、靳向军、秦东和我们一行五家旅游到这儿的情景,当时孩子们看到街边小摊位上煮熟的玉米,欲望强烈,徐研最小,望

- 11

最好的方面祷告,有的重要事情甚至还许了愿。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殿后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我们虔诚拜叩观音圣像,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围着大殿拜完一圈,还真是用了一阵子时间。

我们轻松走出佛殿。细雨还在飘着,湿润的空气,沁透了我们的身心,那样自在,那样舒展。丈夫出乎我意料的一直陪着我叩拜佛主,我愉快的心情易于言表,心想,遇到就是福气,就该珍惜,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海波,我真心谢谢你!今后我们不会给自己添加烦恼,因为我们的内心,已经没有放不下的烦恼了。既然我们站在佛殿,那就是一种佛缘,就要用慈悲的心和智慧的心来面对一切。如果说灵隐寺的创建应神灵感召,那么灵隐寺的兴旺则是世人心诚的努力,灵隐寺的千年传奇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25日中午,我们就餐于杭州市西湖孤山路30号的中华老字号菜馆“楼外楼”,它背靠孤山,面朝西湖。曾先后迎来了不计其数的历史名人,孙中山、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等都曾光临过楼外楼。午餐我们点了桂花糯米藕、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油焖春笋、东坡焖肉等传统名菜,还有两样风味特色糕点。在这里品尝经典的美味佳肴,体验浓郁的文化氛围,实在是赏心悦目之事。

走出楼外楼,又看西湖烟雨的画境,眼前的西湖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安详,那样的美好,而对于西湖,我已无法赞美那美丽的景色与人文的艺术,早已契合到了最佳的状态,它穿越了历史的风尘,走

- 1314 -

第四篇:佛学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李万进

随着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在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及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人类不仅失去了青山绿水,失去了蓝天白云,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自我的心灵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侵蚀。人类不仅要在自我生存的环境中去寻求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人类的心灵与精神家园同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样,遭到了物欲横流的污染,也需要进行环保。许多人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享受丰富了,但这些人并不快乐,心灵依然痛苦,精神依然烦恼,当今时代的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活得太累,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活得太累,那是因为人们在当今的社会与生活中,只有物欲的诉求与满足,没有确立与寻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们在了无价值与意义的人生中生活,就会觉得整个社会犹如一台紧张运行的机器,每个人只不过是这台机器上微不足道的小小螺丝钉,在这种紧张而程序化的社会模式中,人们看到的人类世界是充满了痛苦、烦恼与焦虑的社会,自己的心灵与精神也难以得到安顿与清净,由于这种烦躁不安的心绪,人们所营造出的一片心境世界,不再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合一的祥和景象,而是充满了怨恨、充满了愤愤不平的人间景象。对于当下人类的这种心境,佛教唯识学早在一千多年前即以“唯识无境”的命题进行过发人深省的分析,而中国佛教则更注重个人意识与个人心境的修持,由此形成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的观念,以此而观之,这种修持个人心境,提升个人心性的佛教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当今人类的心灵环保提供可资借鉴的内容。

一、欲净其土 当净其心

说起净土,人们自然会想到佛经中宣扬的西方极乐净土,东方的琉璃净土以及南方的兜率净土。但在中国佛教思想理论体系之中,始终有关于唯心净土的说法,“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体悟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之弥陀与净土。因谓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又连称己心弥陀,唯心净土。”①从唯心净土的基本理论中可以看出,当个人的心性不是清净无染之时,而是充满了贪婪的欲望之时,那么由这种贪欲而生成的心境,以及由此而来而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秽土而不是净土。当今的不少人之所以会挣扎于心灵的痛苦与精神的烦恼之中,就是因为那些人的心中充斥着太多的贪欲,在那些人的意念之中有太多的欲求,故而以不净之心而观人世间,自然是处处不平等、处处不祥和的人间秽土、人间浊世,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第2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针对这种当代人类的污浊心理状态,千百年前的禅宗大德早已有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述: 又问:愿生净土,未审有净土否?师曰: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皆为净土。„„发心向佛道,是生净佛国。其心若不净,在所生处,是土不净。净秽在心,不在国土。①

因此净土不在心外,就在众人的清净心性之中。时下人们的心理处于一种浮燥、燥动不安的状态,即使是在开车时也难得一时的心平气和,于是各种心理疾病乃至于由心理而引起的生理疾病纷纷出现,在这种情形下,唯心净土理论的重要性,即唯心净土理论对于当今人类心灵环保的有益启示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净土的构成有着主观与客观两种因素,从客观上而言,随着人类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但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客观环境的改善,并不一定能够使得人们的心理情绪趋于快乐与祥和,这就表明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对于生存状态及生活水平的欲求是无止境的,如若人们在改变客观环境的同时,不注重从主观因素上改造自我的灵魂,去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那么所谓的净土就无从谈起,这正好显示了唯心净土理论对于去除人类心灵污染的重要性,所谓的心灵环保其实就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的观念。只要确立了一种心性本净的理念与价值观念,就能够逐渐去除人类被物欲腐蚀的心灵的污垢,还心灵以本来面目,在这样一种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心灵境界中,就会逐渐减少乃至于消除人类因贪执而形成的痛苦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在没有了贪执于物欲之中的心理状态下,自然就会现出一切平等的清净净土: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净心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②

个人心理状态的迷与悟,其实就是个人心性或心灵的境界是否得以提升,个人的价值观念是否得以转变,迷的状态自然使得人们的心理充斥着物欲与功利的诉求与贪欲,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处于心灵被污染,烦恼与痛苦不断之中。反之,悟或觉的状态自然使得人们心中充满了一种大光明的祥和与安宁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之中去观照人世间,就不再是充斥着焦虑、烦恼与痛苦的人生。从人类心理活动的迷与悟这一角度出发,佛教强调了自净其心、自净其意的重要性,从而显示了唯心净土理论的特殊性,即“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所谓身中净土就是唯心净土,这里的心就是众人本具的清净自性。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净土是因人心的差异而确定的,故而对于觉悟之人而言“随所住处恒安乐”。要获得这种无时无处都“恒安乐”的境界,就必须去除十恶、八邪,特别是要心怀善念、善意,否则即使是口头上念佛,也无法识得自身的净土。这种唯心净土的理论告诉人们,不去注重自我主观、内在的心理活动的改变,就无法见得大光明的净土。特别是在快节奏、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再去希企脱离社会、脱离人类,前往深山古寺之中过隐居的生活。并且,若是自我的内心不清净,即使是身处西方净土之境,人的心理感觉依然是喧嚣的尘世与闹市,体会不到净土的清净。

①《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200—201页,中华书局。 ②《六祖坛经?疑问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42页,中华书局。

因此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因为自我的贪欲而造成了心灵的污染,从而产生了烦恼与苦痛,那么就必须从产生烦恼与苦痛的病根入手,去除贪欲,从而去除心灵的污染,恢复本有的清净心性。这样唯心净土理论主张,秽土与净土的区别不是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也不是截然对立的,秽土可以转化成为净土,并且这种转化的过程其实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人类心理的不同境界,成为了个人能否见得净土的关键。秽土是人类心灵遭受污染的结果,是人类心理处于贪欲而不觉悟的状态;净土则是人类遭受污染的心灵得到了清理,恢复了觉悟的状态。故而人类心灵环保的过程,是秽土转变为净土的必要途径,是人类体悟到唯心净土这一佛法真谛的不二法门,这也决定了人们必须从自我心识意念着手,改造自我的心灵。而改造自我的心灵,其实质在于转变自我的价值观念,不再一味去追求与满足无止境的物欲与贪念,而是放下执著于物欲与贪念的躁动不安的心识意念,去寻得许些与片刻的安宁与祥和,以这种安宁祥和的心态反观自我的内心,这时就会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一个体验了清净心性的自我,再以这种体验为基础,不断反思与反省自我,那么久而久之就可以逐渐恢复清净心性,于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自然合二而一,即体悟、修证与佛无殊别的清净佛性,以与佛无异的心性去观照人世间,自己所看到的与所感触到的就不是秽土与浊世,而是清净乐土,因为尽管观照人世间的主体的个人没有改变,被观照的人世间的客体环境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个人的主体意识却发生了变化,这种主题意识由染而净的转变,将直接决定个人会以怎样的心境去看待人世间变动不已、虚妄不实的万法,这即意味着个体的心识意念的变化完全可以造出一片属于自我的净土,从而营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的环境,这种唯心净土的关键在于个体的心识意念须去除对立、妄执与分别: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行说;随如行说,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①

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我佛国土常净,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②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心境是营造唯心净土的关键,这种心境就是佛法所主张的直心、深心与般若智慧。当今之世的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活得太累,活得没有滋味,关键在于人们的心识与意念犹如永不停歇的流水与瀑布一般,从未有过一时一刻的停留,人们从未在自我内心的深处对真实的自我进行过观照,也从未有过要从内心的深处认识与体会真实自我的念头。佛与菩萨教化众生时,十分强调对于自我内心的观照与认识,唯有通过对于自我内心的真实自我的体悟,才能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才能成就无上智慧,才能“随智慧净,则其心净”,“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因此,人世间是净土还是秽土,关键在于人们的心中是否有分别与执著。佛与菩萨的心中充满了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万法,所观照而得的境界就是“五蕴皆空”,在这种般若空智的境界中,佛与菩萨就不会起心动念去分别与执著于世间万法,更不会为世间万法而污染了本净的心灵,故而佛与菩萨观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光明、处处清净的净土。人们若是能够象佛与菩萨的清净心性一样,不是去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一味去满足物欲的刺激,而是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安宁,那么以这样一种心态去观照世间,则不会再有什么烦恼与纷争,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痛苦与焦虑了,因为烦恼与痛苦的产生,大多是与人们分别与执著的意念有关, ①《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一四,第538页中、下。 ② 同上,第538页下。

一旦去除了分别与执著,也就意味着人们的心灵境界有了提升,人们的心态有了转变。换言之,世间本身没有污浊与清净之区别,人生本身也没有什么痛苦与快乐之不同,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与心境。若是没有一种清净的心性境界,即使是身处净土之中,也无法体味到净土之乐趣;若是有一颗清净无污浊之心,有一种祥和安宁的心情,即使是身处浊世,依然可以体味到净土之乐趣。佛教唯识学倡导的“唯识无境”以及“转识成智”的理论,其实质即在于强调境随心转,而运用于人生智慧的实践之中,则与唯心净土的理论是一致的,都强调了由清净心性营造净土的重要性,这也就是“境由心造”的真谛所在。

从“境由心造”的佛法真谛可以看出,个人心灵境界层次的差异,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对于所处环境的态度。当今世界,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由于时代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再回到农耕的历史,并且今日之人类恐怕也不愿意再去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耕生活,这即意味着今天的人们只能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既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在充满了喧嚣与物欲的尘世中,人们想要寻得一方净土,想要觅得一块沙漠之中的绿洲,那么就必须在改变与提升个人的心灵境界上多下功夫。相对于被污染了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而言,人类自身被污染了的心灵,更需要引起自我的足够重视,否则即使是置身于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之中,也无法体会到片刻的安宁与清净。由此可知,“境由心造”的实质在于营造一种唯心净土,在于以佛法的般若智慧与清净佛性,医治人类饱受物欲与贪婪之苦的心灵。自我心灵受到了污染,必须去除自我贪婪的欲望,必须通过自我心灵境界的提升,才能在一种清净的心态中看到祥和与安宁的净土,这种唯心净土与“境由心造”相一致的理论,可以使得挣扎于烦恼与痛苦之中的人们获得当下的受用,这种真实的受用,就是“境由心造”的佛法甘露,也是医治人类心灵污染,进行心灵环保的良方与妙药。

二、慈悲之心 利乐众生

对于没有开悟般若智慧的人而言,都会存有一定的私心与杂念,都不会自觉地为他人作自我利益的牺牲与自我奉献,因此就会在人世间争名夺利,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种你争我斗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形成了“他人是地狱”以及“人对人是狼”的社会现象,同时在这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的争斗中,人们自然觉得身心疲惫,活得太累,对于人类的这种为了名利无休止的争斗,佛教认为是人类的无明与贪欲造成的,这就是人们心灵得不到片刻安宁与祥和的根本原因。人类虽然是具有理性与社会性的生物物种,但自我的私心也是人作为动物属性的必然体现。对于人类的这种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佛教并不是一概否定,而是以“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的方式予以度化,其中所说的佛智当然是般若智慧,众人一旦有了般若智慧,自然会生起慈悲度众之心,这也就是佛经中一再强调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济世度众情怀,也就是佛教主张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大乘菩萨道精神的核心是慈悲,而慈悲之心是基于个体舍弃自私的小我,而证得无我、法二执的般若空境智慧这一前提,从而才有了发愿度化众生的精神与愿行。在有了慈悲之心后,个人的意念则很少为自我之私利而算计、计较与争斗,一旦把自我放入无我的境界之中,那个处处为己争名夺利的私心意念便会彻底放弃,与之相应则会逐渐改善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个人所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益冲突的冷漠关系,这样个人的心理于内而言,因为不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自然没有了那么多的牵绊与顾虑,也就会觉得在心理上不再活得太累。于外而言,因改善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冷漠与对立、冲突,自然会拉近自己之心与他人之心的距离,这样心灵会变得更为美好。

大家应该知道,佛教关于慈悲之心的理论,是基于佛教的缘起论对于人与社会现象的观照与分析而得来的。众所周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无数的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人集合组成的,因此个人与他人共同组成了社会,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这种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佛教看来就是因缘和合,正是从这种因缘和合、因缘而聚的理论出发,佛教认为个人发起利益众生的慈悲之心,不仅可以度化众生,同时也可以使个人获得众生的回报,因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因缘和合,这即意味着在因缘而聚的复杂世间关系中个人的付出与奉献,从形式上看是为他人、为社会,但在实质上因为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因此间接也就是为个人,这在佛教教义中称之为自利利人、自觉觉人、自度度人:

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成故,则何苦而不收。何乐而不与,则利钝齐观;何苦而不收,则怨亲普救。①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关于发慈悲心、利乐众生的主张,其实并不是一味强调个人的付出与奉献,因为佛教早已洞穿了人类具有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而是强调了个人的付出与奉献是与个人成就无上菩提、获得般若智慧相一致的,普度众生的前提是个人须具有度化众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利、自觉与自度,对于这种能力佛教进一步认为“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②自利就是个体的自我在佛法的行持与修证中获得无上智慧的受用,只有自己获得了受用,证得了般若智慧之后,才具备了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自我要发慈悲之心去度化他人,其前提在于提升个体自我的智慧,在没有获得自利与自觉的时候,是无法去利他与觉他的。故而佛教主张在完成了自度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利人、觉人与度人,这就从无我与私我的因缘和谐的角度,化解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从而在理论上与修行的实践中,为个人心灵意识提供了一份安宁与祥和。也正是从慈悲心出发,进而劝导众人以大慈悲的无畏之心去改造与建设人世间:

如专意净土,当发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为自救故,不为一人得生净土故,不为一人成佛道故。③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④

与唯心净土的理论略有不同,在这种发慈悲之心,建设人间净土的主张中,个人虽然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之智,但却要以慈悲度众为宗旨,要不厌弃五浊恶世及其杂恶众生,以无我之愿力去度化众生,这即是慈悲愿力所致。这种慈悲的情怀与自度、度人相一致的宗旨,体现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无我的统一,以此则可以消融与化解因紧张、对立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烦恼与痛苦,在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中获得真实的受用:

自度度人,将所修功德,悉皆回向大地众生,同成佛道,此即觉心。觉心者,即菩提心也。此心不可分发,当全发;又不可间发,当时时发,数数发,对佛发,对菩萨发,对圣僧发,对善知识亦发,对一切僧友及有情众一切众生前悉发。以此大心,直至成佛,皆愿力故。故知愿力及佛法先导。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佛教主张的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是缓解人与人之间冷漠、紧张乃至于对立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在获得了自我受用益处的基础上,

①延寿:《宗镜录序》,转引自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道德精粹》,第396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②《净土论》,同上,第400页。

③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一,同上,第398页。

④道绰:《安乐集》,卷上,同上,第403页。

⑤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二,同上,第398页。 又可以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内外两个方面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友好、和善的心理环境。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个人长期处于极度的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不仅有损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逐渐导致个人处世法则的不正常,从而引起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这样反过来又会加重个人心理的烦恼与苦痛,如此不断叠加与循环,将有可能最终导致个人心理的失常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人类心灵遭受了严重污染的症候,而慈悲的情怀犹如甘露与良药,可以洗涤被严重污染的心灵,还心灵以本有的清净而健康的状态。要获得这种心理的健康状态,个人发慈悲愿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个人心理的污染就源于个人的自私自利与他人造成的紧张而对立的人际关系,这样在医治心灵的亚健康疾病时,须从病根上入手,慈悲之心正是从个人的心理问题的病根入手予以解决。通过发慈悲之心,并在生活中实践慈悲之行,人们可以发现不仅自己的内在存有问题的紧张、烦恼之心绪,会逐渐变得轻松、安宁与祥和,外在的与他人之关系也会逐渐变得和谐、融洽,在这种内外安宁、祥和与融洽的环境中,被自我私欲与贪念污染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治愈。

对于个人被污染了的心灵之医治,佛教是从慈悲之心与度化众生的互为相依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必须通过发起慈悲之愿心,才能最终在度化众生的实践与修行中成就无上菩提智慧。换言之,个体被污染了的心灵要得到医治,须在发慈悲愿心与实践慈悲愿行的过程中完成,因为佛教主张“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与众生的关系是通过慈悲愿心与愿行联系起来的,以此而类推,个人的心灵能够以慈悲愿心与愿行去利益众生,就会最终成就佛、菩萨之智,这也就是心灵脱离了烦恼与苦痛,去除了污染的大光明状态: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慈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知是解,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①

个人所发的慈悲心包括了令众生欢喜与令诸佛欢喜、生菩提心及成正等觉这些内容。从医治人类已经被污染的心灵这一角度而言,令众生与诸佛欢喜,其实质在于个人因发慈悲心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试想个人能够使他人欢喜,自我本身岂能不欢喜,因为自我与他人是互为依存的存在,个人能使他人欢喜,他人亦会同样以欢喜之心予以回报,这样一旦人际关系中充满的是欢喜与愉悦,而不是冷漠与对立,个人的自我心理自然会轻松、愉快,原来那颗被无明与贪念所污染的心,就会得到医治。另外,发菩提心与成正等正觉是一致的,唯有发菩提心才能够不断精进修行佛法,最终成就正等正觉的般若智慧,这种成就般若之智的正等正觉,也就是个人的心性处于觉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犹如光明驱散了黑暗,犹如良药去除了心灵的污染。而觉悟的状态与发慈悲心及行慈悲愿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佛教强调了慈悲与觉悟的利他与自利相统一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即表明发慈悲心为因,成就正等正觉为果;运用在人类心灵的环保上,发慈悲心、行慈悲愿,将自我融入无我之中是因,心灵逐渐去除污染,个人心理逐渐获得愉悦是果。这样,佛教关于发慈悲心的主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为人类心灵去除物欲的污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人生实践之路。

佛教关于慈悲度众生,以至于发愿心建设净土的理论表明,佛教并不是只管个人了脱生死的自了汉,

①《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十,第846页上。 而是有慈悲济世与积极入世的情怀。众人若是具有了这种慈悲济世的情怀,再发建设净土的大心愿,那么不仅可以营造出一份属于自我的清净心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与建设我们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将慈悲普度众生的心愿与愿行,转化成建设人间净土的动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慈悲度化众生的愿行,一旦得以真正实践,那么就会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效果,这种效果也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必要因素。与之相应,如若人类能以发慈悲心、行慈悲愿而去建设人间净土,其结果是娑婆世间转变为了清净净土,人类生活在这样一种净土的环境之中,其心灵哪里还会受到污染呢?这种以发慈悲心而达到内在自我清净的心境与外在人世间生存环境的改善相一致的理论,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思想:

近之修净土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然遍观一切事物,无不从众缘时时变化的,而推原事物之变化,其出发点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之净土,然可凭各人一片清静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恶浊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去另求净土,故名人间净土。①

从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理论中可以看出,人间净土的建设其要旨在于人类的心灵,在于人类的精神境界,故而“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关键就在如何改造心灵。人间净土在每个人的心中,心中有净土,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就出现净土。”②这就意味着,人类心灵境界的提升,直接影响人间净土的建设,而发大慈悲心、行大慈悲愿,是完全符合提升人类心灵的法则,故而人类若能够从心灵上去除为己之私心,去除贪执物欲、争名夺利的杂念,那么在获得心灵环保的同时,人类居住的世界也会逐渐由浊世转变为净土。这种心灵境界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不做只管自我解脱的自了汉,更要在度化众生的道德修行上有所精进:

一方面,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要有相当的解决;一方面,也要有合于人类理性上的知识、道德上的行为,做成有人格之人,与古来所谓士君子相合,然后把所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拿出来实行。就是先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安全物质的生活,提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善良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到士希贤的地步,成功人中圣人,完成了完善的人格,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到圣希天的地步,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像这样高尚的进化,就是十信心菩萨地位,也就是达到人格优美高尚的地位,使世间受其教化,古来圣贤都如此。这是大乘佛法第一步所行,是人世间一切行为的道德。③

人生佛教关于建设人间净土的理论,一方面否定了做自了汉的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不住张一味与世俗混为一体,而是保持佛法本有的净心、净世的特色。这样,对于人类心灵的安顿而言,人生佛教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入世的层次,主张众人应该过好人世间的生活,并要积极去尽人世间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在世间的道德伦理层次净化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人生佛教还有出世的层次,即要求众人去除贪欲与执著,“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这是从发慈悲心与行慈悲愿、度化众生、了脱生死的角度,为人类的心灵觅得一个安顿处。总的来说,人生佛教的理论是发慈悲心与建设人间净土相结合的产物,于个人而言,自我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心灵能得以安顿;于人类而言,众人都能发慈悲心、行慈悲愿,那么娑婆浊世即由秽土变为为净土,这样对人类而言无论是内在之心,还是外在的生存 环境,都可以得以净化,由此可以完成由内至外的去除污染的彻底转化。

①《创造人间净土》,向子平、沈诗醒编:《太虚文选》(下),第176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

②圣严法师:《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台北《中央日报》1997年10曰31日。 ③太虚法师:《佛陀学纲》,1928年8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总而言之,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作为人类心境营造的结果,表明个人的心绪是否祥和、是否安宁、是否清净无染,是建设净土的关键,这也表明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无差异而建成的。而佛经中主张“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最大”,“佛心者大慈悲是”。众人要修证菩提、获得般若智慧,发大慈悲心是其前提与基础。众人若是发大慈悲心,具有济世的情怀,那么内心就会保有一份祥和与安宁,以这种心情去观照人世间,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娑婆世间、五浊恶世,而是与佛、菩萨居住的净土无实质差别的乐土、善土。由此可知,个人发大慈悲心对于个人内心而言,可以在物欲横流的娑婆浊世,保持一片属于自我的心灵绿洲,从而营造出一种不再苦痛、不再烦恼的清净、祥和与安宁的心境;若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并以无畏、无厌的愿力建设娑婆世间、五浊恶世,那么集合众人的慈悲愿力,所营造出的就不仅仅是一片属于自我心灵的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而是可以变人间浊世为人间净土。“相由心生”是个人发大慈悲心的结果,相是个人的心灵境界;“境由心造”则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行慈悲愿的结果,境是由众人的愿力改造娑婆世界而变成的人间净土。

三、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在当今时代,人们为了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已经开始兴起一股在大自然中、在山水风光之中去陶冶性情、放松心情的热潮。其实,这也是通过心绪、心情活动的放松,在大自然的山水风光中去营造与寻求一种自由自在的心境,这种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境,在佛教特别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禅宗的教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容。历代的禅门大师、参禅悟道之人,不少都是在通过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打交道的过程中,悟得了禅机,获得了安宁、祥和与清净的心境。禅宗主张通过改变个人的心境,从而获得无上智慧,以参悟禅机佛理。人类居住与生活的世界,可以在参禅悟道的人眼中,变得处处是祥和与安宁,时时是人世间的好时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①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是人世间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但在禅宗看来,在这平常的现象中却蕴含了可以使人们参禅悟道的玄机,而这玄机就是要求人们放下争名夺利的分别心、执著心与计较心,这样就可以达到“若无闲事挂心头”的参禅入定的心境,以这种心境再去欣赏与体味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那么人世间自然就是天天、时时都是好时节的净土。自然的风光原本是没有人的感受这一因素的,它只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但个人的主体意识却可以把自我的情感与感受赋予自然风光以人生体验的意蕴,这样自然风光就成为了个人主体意识的感受的外在化的存在物,在这种个人心境的体验中,自然风光充当了载体,成为了参禅悟道的中介: 问: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时有白云来闲户,更无风月四山流。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问:如何是和尚利人处?师曰:一雨普滋,千山秀色。②

由此可以看出,禅悟的真谛在于世间万法的本来面目,在于心识的本地风光,而不是在人世间之外去体悟禅道,更不是在神秘与玄虚之中妄谈禅机。人类心灵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原本如此,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实实,所以东坡居士才有了以观自然风光而入禅境的佳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从这里完全可以体会到禅的生机与活力,体会到“禅宗的基本思想是与人的生命之内部活动相联系,

①《无门关》,《大正藏》卷四八,第295页中。 ②《天柱崇慧禅师》,《五灯会元》卷二,上册,第66页,中华书局。

并且尽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实现而不求助于任何外在的或外加的东西。”①禅的奥妙就是生命与自然的本然与天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而这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不过,当代的人类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更多的不是从天然与本真的质朴中去寻觅人生的心灵价值,而是在物欲与功利中分别与执著,这就破坏了禅所追求的天然与质朴的精神,以至于人类已经体会不到自然风光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人类之所以在当代社会,即使是最为平常的自然风光也无法去欣赏,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心境被名利、贪念所束缚,已经很难在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以至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去体味到人生的真谛,去观照到自我的本来面目,从而也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开辟出一种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心境,为此佛法主张必须去除分别与计较之心: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②

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 ,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月中,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运用。座主会么?曰:不了此意。师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著翠竹,说黄花、著黄花,说法身、发法身,说般若、般若,所以皆成诤论。③

人们之所以可以在吃饭、行走这些日常的生活,以及在翠竹、黄花等自然景物中去体悟禅机,关键在于人们要证得无人相、无我相的心性境界,即去除分别与计较之念,去除了分别与计较之念就不会被名利、贪欲所束缚,就可以使自己活得自由自在。人们之所以会对于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这样的自然之景,无法以自由自在之心境去体味与欣赏,就在于人们的心中充满了物欲的分别与执著,充斥了太多的名利束缚,这样为了物欲的满足,为了名利的获得,永无休止地去争斗,人们就陷入了人相与我相的执著之中,人们的心灵那里能够获得片刻的休息与安宁,这样的人生怎能不活得太累,心情哪能不紧张,心理压力哪能不大?当人类的心理在现代社会的高节奏、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出现烦恼、痛苦以至于被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不少人想到了禅宗,想从禅宗倡导的亲近大自然而参禅悟道的法门中,去医治满目疮痍 、饱受苦痛煎熬的被污染了的心灵,因为“在禅宗看来,宇宙中的一切无一物不含佛性,优美的自然山水,更是佛性凝聚得最多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修行,容易获得灵感,容易顿悟。参禅悟道本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动,因此,就在这花开花落,月升日落之中似乎也能窥见佛法的奥妙。”④禅宗以自然风光的景物,作为引导人们参禅悟道、体悟清净心性的中介与载体,既然人们可以在大自然的无限美好的山水风光中获得心性的清净,那么不言而喻的是人类被污染了的心灵,自然可以通过大自然的风光为载体,得到洗涤与净化,从而恢复人类本净无染的心性。这种在大自然中体悟到的入禅境界,东坡居士在《前赤壁赋》中作了现身说法的描述:“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们在将自我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禅景合一时,是何等的洒脱与自由自在,是何等的惬意与愉悦,哪里还会有为物欲与名利所束缚而产生烦恼与苦痛呢?一旦没有了烦恼与苦痛,一旦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放下贪执于物欲与名利之心,那么人们紧张以至于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会在面

①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40—141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②《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卷四八,第382页下。

③《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195页,中华书局。

④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第57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对大自然时,在体悟到清净的禅景合一的境界中得以医治与痊愈。 禅宗祖师在开示众人悟入禅机时,通过一些大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心境相联系,以此启发众人,并一再开示参禅悟道之人,所谓的佛法不在众人的心性之外,所谓的禅悟就在众人的心中,自然作为外在于众人意念的存在,其境界的变化实际上是与众人的心境相一致的。故而“禅宗常说有三种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这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描写已经破法执我执,似已悟道而实尚未的阶段。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描写在瞬刻中得到了永恒,刹那间已成终古。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也就是禅的最高境界。”①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心绪不宁、烦躁不安,自我心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与人们没有寻找到一种永恒的目的价值与意义有关。因为当今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模式,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自我活着,为什么要去追求时髦的东西,也很少有人认真反思过社会大众的流行生活模式,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于是自我的主体意识便完全在所谓时髦的社会生活中被消解了,个人只充当了一种抽象意志的手段,这种抽象的意志即社会上流行而时髦的各种风潮,犹如一张无形的网,人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无形之网所束缚;同时,这张无形之网又犹如一双无形之手,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的心识与意念,使人们在流行与时髦的社会风潮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以至于认不清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样的结果便是人类心灵的污染程度越发严重,人类的意志越发不得自由。而人类“意志之所以不自自由,其主要原因,即由于心放在外,心为物役。换言之,心为外物的奴隶。„„大概心放在外,一方面好象是神不守舍,我们自己的心飞越在外边,而一方面是外间的东西,或别人的思想意见钻进我们自己的心理,霸占住我们的脑筋,使我们不能自己做主,意志不自由。因此我们的思想言行,不能代表我们的真我,而乃是传达别人的意志思想的工具。但因为我们具有人的外形,具有一副假人格,而我们精神受外物支配,传达别人的思想意志的行为,又须我们自己负道德的责任,所以人生最大的不幸,精神最大的痛苦,实莫过于意志的不自由。”②这种心放于外的意志不得自由的原因,佛教称之为分别与执著,并且佛教的唯识学还认为是人类意识中所形成的“遍计所执性”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人类舍本逐末、舍真趋妄的颠倒的梦幻行为,这就是造成人类心灵被物欲所束缚而不得自由的根本原因。人的这种意志不自由的状态,于今日的人们而言就是指其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处于不断的烦恼与苦痛之中。因此,“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他的行动中,不管这行动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③从人类的心灵摆脱物欲的桎梏而得解脱与自由的角度而言,禅宗所主张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可以为人类寻得与确立一种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可以为人类的主体意识提供一种获得真实自我的途径,因为“禅在其本质上是了解人的存在之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束缚到自由解脱的道路,„„我们可以说,禅彻底而自然地解放了贮藏在每个人内部的一切能力,这些能力在一般环境中是被束缚被扭曲的,以至于它们找不到任何适当的途径来活动。„„因此,禅的目标就是要拯救我们,使我们免于疯狂与残废。这就是我说的自由,它使我们心中固有的一切创造性和仁慈的冲动得以任意活动。”④这也意味着,人们完全可以通过禅宗主张的融入自然,从而营造出一种参禅悟道的心境模式,在与大自然打交道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在参禅悟道的一瞬间,去寻得真正自我的

①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7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 ②贺麟:《论意志自由》,《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319页,商务印书馆。 ③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第二节,《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第317页,商务印书馆。

④ 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3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生存价值与意义,去真正体味刹那见终古,瞬间即永恒的禅机。人们之所以无法识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佛法真谛,乃在于人们的心境没有片刻的歇息与安宁,以始终烦躁不安的心绪,去观看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自然是体味不到自然风光中蕴含的无尽禅机,更无法使得自我的心绪有所改善。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个人的自我心境是怎样一种状态。大自然风光可以随着个人自我心境的变化而变化,个人自我心境的不同也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自然山水风景,这也就是“境由心造”。

这种“境由心造”而形成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景物相协调的禅景合一的状态,体现了禅的奥妙在于转变人类意识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态度,从而净化人类的心灵,最终达到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体味与欣赏禅的玄妙:“是以解道者,行住作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①这种禅机遍布于人生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之中的主张,既没有让人们脱离人类社会而另去寻觅净土与乐土,而是体现了“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的禅法真谛;同时,正因为人们的意识经过了禅机的洗涤,有了禅门妙法的净化,从而自我内心深处便有了一个真正自我的主宰,这就是脱离了物欲桎梏与束缚,而确立了真正意义与价值的自我主体,这在禅宗之中被认为是解脱悟道的自由自在的体现:

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合,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神祗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祗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祗如今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祗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祗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②

这便是禅宗所主张的获得了人生解脱与自由的理想境界,在这种自由的人生境界之中,外在世界与物欲对于人类的腐蚀依然存在,但人们的心灵却不再为之污染,心灵也再不会烦恼与痛苦不堪,因为人们在经历了禅的净化之后,在体悟了禅的玄机与奥妙之后,原先被污染的心灵有了彻底的清理与净化。并且人们的心灵在有了参禅悟道的体验后,自然会在自我内心深处确立起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可以让人们为自己的心灵作主,而不是随波逐流,为外在的花花世界的纷繁芜杂的现象所迷惑。尽管人们在此时仍然要面对外在的人生与世界,而不是将个人的心识与人生、社会完全孤立起来,但由于人们有了一个主体的意识,就不会被各种现象所束缚。从禅宗关于人与自然所证得的禅境合一的理论中,可以看出禅宗并不主张自我内心与外界的绝对封闭,因为“老空守着枯寂的心,绝对不使之放出于外,或绝对不许外间的东西钻入此心,亦非意志自由之道。必须有时故意使此心放出,故意忘掉自己,或故意将此心放开,让外物自己闯进来,然后将此心收回,将外物赶走。使此心的内容更见丰富,使自己的人格更为扩大。对着大自然欣赏艺术,钻研深邃的学术,过庄严神圣壮烈的宗教生活,„„均可以使此心暂为放出,忘掉我们自己的小我,而结果可以使此心更为高洁丰富,使自己觉得自己更超脱、更伟大、更自由。简言之,使此心放

① 《大珠慧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上册,第157页,中华书局。 ② 《百丈怀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上册,第135—136页,中华书局。 于悠久高明博大之域,也就是求放心的一个法门。”①禅宗人生境界的主张,其实与这种“求放心”而达到人生自由的理论有着一致处,因为禅宗关于参禅、悟禅机的三种境界,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与“求放心”的“由心之自在自守,经心之自外自放,而回复到心之自在自为”②的理论互为辉映,这也显示了禅宗人生境界理论对于当代人类心灵的启迪作用,人们完全可以在经过了参禅悟道的心灵净化之后,以个人的经历去体味禅门历代相传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再以这种人生境界为指导,落实到自我的人生实践之中。这也意味着人们只要获得了自我主体的意识与价值,就可以在人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人们的心灵能否获得自由与解脱,其实质仍然在于心灵的境界,心灵得不到解脱就是心灵被污染的状态,而当心灵摆脱了物欲与功利的束缚,也就得到了自由。从禅宗倡导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一人生境界而言,它很好地处理了个人本净心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禅宗倡导的禅景合一的人生境界,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生智慧理论,可以使人们在不封闭自我的环境中完成人格的提升,清除心灵的污垢,还心灵以本来面目,从而营造出一片自由自在、由自我作主的精神天空。 ① 贺麟:《论意志自由》,《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320页,商务印书馆。 ② 同上。

文/李万进(四川大学哲学系)

第五篇:佛学箴言

佛言禅语:生命的智慧

【值得一读再读、一转再转】

※ 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 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 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

※ 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 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 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 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 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 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 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 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都是它变的。

※ 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 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 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 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 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 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 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 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或工作其一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 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 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 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 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 ※ 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 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 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 ※ 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 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 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 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 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 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 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 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 ※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 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 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 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 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 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 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 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 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 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 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 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 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 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 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 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 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 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 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 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佛学文化感悟范文】相关文章:

感悟人生佛学经句07-02

佛学真题范文05-16

佛学心得范文05-16

佛学知识范文05-16

汉传佛学范文05-16

佛学的智慧范文05-19

佛学静心语录范文05-25

佛学经典语录范文05-25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05-25

佛学关于智慧范文05-25

上一篇:非物质性损失范文下一篇:法务聘用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