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真题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佛学真题范文

佛学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李万进

随着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在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及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人类不仅失去了青山绿水,失去了蓝天白云,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自我的心灵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侵蚀。人类不仅要在自我生存的环境中去寻求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人类的心灵与精神家园同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样,遭到了物欲横流的污染,也需要进行环保。许多人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享受丰富了,但这些人并不快乐,心灵依然痛苦,精神依然烦恼,当今时代的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活得太累,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活得太累,那是因为人们在当今的社会与生活中,只有物欲的诉求与满足,没有确立与寻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们在了无价值与意义的人生中生活,就会觉得整个社会犹如一台紧张运行的机器,每个人只不过是这台机器上微不足道的小小螺丝钉,在这种紧张而程序化的社会模式中,人们看到的人类世界是充满了痛苦、烦恼与焦虑的社会,自己的心灵与精神也难以得到安顿与清净,由于这种烦躁不安的心绪,人们所营造出的一片心境世界,不再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合一的祥和景象,而是充满了怨恨、充满了愤愤不平的人间景象。对于当下人类的这种心境,佛教唯识学早在一千多年前即以“唯识无境”的命题进行过发人深省的分析,而中国佛教则更注重个人意识与个人心境的修持,由此形成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的观念,以此而观之,这种修持个人心境,提升个人心性的佛教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当今人类的心灵环保提供可资借鉴的内容。

一、欲净其土 当净其心

说起净土,人们自然会想到佛经中宣扬的西方极乐净土,东方的琉璃净土以及南方的兜率净土。但在中国佛教思想理论体系之中,始终有关于唯心净土的说法,“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体悟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之弥陀与净土。因谓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又连称己心弥陀,唯心净土。”①从唯心净土的基本理论中可以看出,当个人的心性不是清净无染之时,而是充满了贪婪的欲望之时,那么由这种贪欲而生成的心境,以及由此而来而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秽土而不是净土。当今的不少人之所以会挣扎于心灵的痛苦与精神的烦恼之中,就是因为那些人的心中充斥着太多的贪欲,在那些人的意念之中有太多的欲求,故而以不净之心而观人世间,自然是处处不平等、处处不祥和的人间秽土、人间浊世,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第2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针对这种当代人类的污浊心理状态,千百年前的禅宗大德早已有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述: 又问:愿生净土,未审有净土否?师曰: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皆为净土。„„发心向佛道,是生净佛国。其心若不净,在所生处,是土不净。净秽在心,不在国土。①

因此净土不在心外,就在众人的清净心性之中。时下人们的心理处于一种浮燥、燥动不安的状态,即使是在开车时也难得一时的心平气和,于是各种心理疾病乃至于由心理而引起的生理疾病纷纷出现,在这种情形下,唯心净土理论的重要性,即唯心净土理论对于当今人类心灵环保的有益启示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净土的构成有着主观与客观两种因素,从客观上而言,随着人类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但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客观环境的改善,并不一定能够使得人们的心理情绪趋于快乐与祥和,这就表明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对于生存状态及生活水平的欲求是无止境的,如若人们在改变客观环境的同时,不注重从主观因素上改造自我的灵魂,去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那么所谓的净土就无从谈起,这正好显示了唯心净土理论对于去除人类心灵污染的重要性,所谓的心灵环保其实就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的观念。只要确立了一种心性本净的理念与价值观念,就能够逐渐去除人类被物欲腐蚀的心灵的污垢,还心灵以本来面目,在这样一种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心灵境界中,就会逐渐减少乃至于消除人类因贪执而形成的痛苦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在没有了贪执于物欲之中的心理状态下,自然就会现出一切平等的清净净土: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净心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②

个人心理状态的迷与悟,其实就是个人心性或心灵的境界是否得以提升,个人的价值观念是否得以转变,迷的状态自然使得人们的心理充斥着物欲与功利的诉求与贪欲,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处于心灵被污染,烦恼与痛苦不断之中。反之,悟或觉的状态自然使得人们心中充满了一种大光明的祥和与安宁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之中去观照人世间,就不再是充斥着焦虑、烦恼与痛苦的人生。从人类心理活动的迷与悟这一角度出发,佛教强调了自净其心、自净其意的重要性,从而显示了唯心净土理论的特殊性,即“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所谓身中净土就是唯心净土,这里的心就是众人本具的清净自性。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净土是因人心的差异而确定的,故而对于觉悟之人而言“随所住处恒安乐”。要获得这种无时无处都“恒安乐”的境界,就必须去除十恶、八邪,特别是要心怀善念、善意,否则即使是口头上念佛,也无法识得自身的净土。这种唯心净土的理论告诉人们,不去注重自我主观、内在的心理活动的改变,就无法见得大光明的净土。特别是在快节奏、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再去希企脱离社会、脱离人类,前往深山古寺之中过隐居的生活。并且,若是自我的内心不清净,即使是身处西方净土之境,人的心理感觉依然是喧嚣的尘世与闹市,体会不到净土的清净。

①《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200—201页,中华书局。 ②《六祖坛经?疑问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42页,中华书局。

因此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因为自我的贪欲而造成了心灵的污染,从而产生了烦恼与苦痛,那么就必须从产生烦恼与苦痛的病根入手,去除贪欲,从而去除心灵的污染,恢复本有的清净心性。这样唯心净土理论主张,秽土与净土的区别不是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也不是截然对立的,秽土可以转化成为净土,并且这种转化的过程其实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人类心理的不同境界,成为了个人能否见得净土的关键。秽土是人类心灵遭受污染的结果,是人类心理处于贪欲而不觉悟的状态;净土则是人类遭受污染的心灵得到了清理,恢复了觉悟的状态。故而人类心灵环保的过程,是秽土转变为净土的必要途径,是人类体悟到唯心净土这一佛法真谛的不二法门,这也决定了人们必须从自我心识意念着手,改造自我的心灵。而改造自我的心灵,其实质在于转变自我的价值观念,不再一味去追求与满足无止境的物欲与贪念,而是放下执著于物欲与贪念的躁动不安的心识意念,去寻得许些与片刻的安宁与祥和,以这种安宁祥和的心态反观自我的内心,这时就会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一个体验了清净心性的自我,再以这种体验为基础,不断反思与反省自我,那么久而久之就可以逐渐恢复清净心性,于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自然合二而一,即体悟、修证与佛无殊别的清净佛性,以与佛无异的心性去观照人世间,自己所看到的与所感触到的就不是秽土与浊世,而是清净乐土,因为尽管观照人世间的主体的个人没有改变,被观照的人世间的客体环境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个人的主体意识却发生了变化,这种主题意识由染而净的转变,将直接决定个人会以怎样的心境去看待人世间变动不已、虚妄不实的万法,这即意味着个体的心识意念的变化完全可以造出一片属于自我的净土,从而营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的环境,这种唯心净土的关键在于个体的心识意念须去除对立、妄执与分别: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行说;随如行说,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①

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我佛国土常净,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②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心境是营造唯心净土的关键,这种心境就是佛法所主张的直心、深心与般若智慧。当今之世的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活得太累,活得没有滋味,关键在于人们的心识与意念犹如永不停歇的流水与瀑布一般,从未有过一时一刻的停留,人们从未在自我内心的深处对真实的自我进行过观照,也从未有过要从内心的深处认识与体会真实自我的念头。佛与菩萨教化众生时,十分强调对于自我内心的观照与认识,唯有通过对于自我内心的真实自我的体悟,才能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才能成就无上智慧,才能“随智慧净,则其心净”,“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因此,人世间是净土还是秽土,关键在于人们的心中是否有分别与执著。佛与菩萨的心中充满了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万法,所观照而得的境界就是“五蕴皆空”,在这种般若空智的境界中,佛与菩萨就不会起心动念去分别与执著于世间万法,更不会为世间万法而污染了本净的心灵,故而佛与菩萨观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光明、处处清净的净土。人们若是能够象佛与菩萨的清净心性一样,不是去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一味去满足物欲的刺激,而是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安宁,那么以这样一种心态去观照世间,则不会再有什么烦恼与纷争,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痛苦与焦虑了,因为烦恼与痛苦的产生,大多是与人们分别与执著的意念有关, ①《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一四,第538页中、下。 ② 同上,第538页下。

一旦去除了分别与执著,也就意味着人们的心灵境界有了提升,人们的心态有了转变。换言之,世间本身没有污浊与清净之区别,人生本身也没有什么痛苦与快乐之不同,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与心境。若是没有一种清净的心性境界,即使是身处净土之中,也无法体味到净土之乐趣;若是有一颗清净无污浊之心,有一种祥和安宁的心情,即使是身处浊世,依然可以体味到净土之乐趣。佛教唯识学倡导的“唯识无境”以及“转识成智”的理论,其实质即在于强调境随心转,而运用于人生智慧的实践之中,则与唯心净土的理论是一致的,都强调了由清净心性营造净土的重要性,这也就是“境由心造”的真谛所在。

从“境由心造”的佛法真谛可以看出,个人心灵境界层次的差异,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对于所处环境的态度。当今世界,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由于时代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再回到农耕的历史,并且今日之人类恐怕也不愿意再去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耕生活,这即意味着今天的人们只能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既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在充满了喧嚣与物欲的尘世中,人们想要寻得一方净土,想要觅得一块沙漠之中的绿洲,那么就必须在改变与提升个人的心灵境界上多下功夫。相对于被污染了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而言,人类自身被污染了的心灵,更需要引起自我的足够重视,否则即使是置身于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之中,也无法体会到片刻的安宁与清净。由此可知,“境由心造”的实质在于营造一种唯心净土,在于以佛法的般若智慧与清净佛性,医治人类饱受物欲与贪婪之苦的心灵。自我心灵受到了污染,必须去除自我贪婪的欲望,必须通过自我心灵境界的提升,才能在一种清净的心态中看到祥和与安宁的净土,这种唯心净土与“境由心造”相一致的理论,可以使得挣扎于烦恼与痛苦之中的人们获得当下的受用,这种真实的受用,就是“境由心造”的佛法甘露,也是医治人类心灵污染,进行心灵环保的良方与妙药。

二、慈悲之心 利乐众生

对于没有开悟般若智慧的人而言,都会存有一定的私心与杂念,都不会自觉地为他人作自我利益的牺牲与自我奉献,因此就会在人世间争名夺利,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种你争我斗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形成了“他人是地狱”以及“人对人是狼”的社会现象,同时在这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的争斗中,人们自然觉得身心疲惫,活得太累,对于人类的这种为了名利无休止的争斗,佛教认为是人类的无明与贪欲造成的,这就是人们心灵得不到片刻安宁与祥和的根本原因。人类虽然是具有理性与社会性的生物物种,但自我的私心也是人作为动物属性的必然体现。对于人类的这种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佛教并不是一概否定,而是以“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的方式予以度化,其中所说的佛智当然是般若智慧,众人一旦有了般若智慧,自然会生起慈悲度众之心,这也就是佛经中一再强调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济世度众情怀,也就是佛教主张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大乘菩萨道精神的核心是慈悲,而慈悲之心是基于个体舍弃自私的小我,而证得无我、法二执的般若空境智慧这一前提,从而才有了发愿度化众生的精神与愿行。在有了慈悲之心后,个人的意念则很少为自我之私利而算计、计较与争斗,一旦把自我放入无我的境界之中,那个处处为己争名夺利的私心意念便会彻底放弃,与之相应则会逐渐改善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个人所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益冲突的冷漠关系,这样个人的心理于内而言,因为不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自然没有了那么多的牵绊与顾虑,也就会觉得在心理上不再活得太累。于外而言,因改善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冷漠与对立、冲突,自然会拉近自己之心与他人之心的距离,这样心灵会变得更为美好。

大家应该知道,佛教关于慈悲之心的理论,是基于佛教的缘起论对于人与社会现象的观照与分析而得来的。众所周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无数的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人集合组成的,因此个人与他人共同组成了社会,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这种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佛教看来就是因缘和合,正是从这种因缘和合、因缘而聚的理论出发,佛教认为个人发起利益众生的慈悲之心,不仅可以度化众生,同时也可以使个人获得众生的回报,因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因缘和合,这即意味着在因缘而聚的复杂世间关系中个人的付出与奉献,从形式上看是为他人、为社会,但在实质上因为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因此间接也就是为个人,这在佛教教义中称之为自利利人、自觉觉人、自度度人:

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成故,则何苦而不收。何乐而不与,则利钝齐观;何苦而不收,则怨亲普救。①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关于发慈悲心、利乐众生的主张,其实并不是一味强调个人的付出与奉献,因为佛教早已洞穿了人类具有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而是强调了个人的付出与奉献是与个人成就无上菩提、获得般若智慧相一致的,普度众生的前提是个人须具有度化众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利、自觉与自度,对于这种能力佛教进一步认为“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②自利就是个体的自我在佛法的行持与修证中获得无上智慧的受用,只有自己获得了受用,证得了般若智慧之后,才具备了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自我要发慈悲之心去度化他人,其前提在于提升个体自我的智慧,在没有获得自利与自觉的时候,是无法去利他与觉他的。故而佛教主张在完成了自度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利人、觉人与度人,这就从无我与私我的因缘和谐的角度,化解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从而在理论上与修行的实践中,为个人心灵意识提供了一份安宁与祥和。也正是从慈悲心出发,进而劝导众人以大慈悲的无畏之心去改造与建设人世间:

如专意净土,当发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为自救故,不为一人得生净土故,不为一人成佛道故。③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④

与唯心净土的理论略有不同,在这种发慈悲之心,建设人间净土的主张中,个人虽然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之智,但却要以慈悲度众为宗旨,要不厌弃五浊恶世及其杂恶众生,以无我之愿力去度化众生,这即是慈悲愿力所致。这种慈悲的情怀与自度、度人相一致的宗旨,体现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无我的统一,以此则可以消融与化解因紧张、对立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烦恼与痛苦,在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中获得真实的受用:

自度度人,将所修功德,悉皆回向大地众生,同成佛道,此即觉心。觉心者,即菩提心也。此心不可分发,当全发;又不可间发,当时时发,数数发,对佛发,对菩萨发,对圣僧发,对善知识亦发,对一切僧友及有情众一切众生前悉发。以此大心,直至成佛,皆愿力故。故知愿力及佛法先导。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佛教主张的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是缓解人与人之间冷漠、紧张乃至于对立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在获得了自我受用益处的基础上,

①延寿:《宗镜录序》,转引自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道德精粹》,第396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②《净土论》,同上,第400页。

③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一,同上,第398页。

④道绰:《安乐集》,卷上,同上,第403页。

⑤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二,同上,第398页。 又可以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内外两个方面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友好、和善的心理环境。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个人长期处于极度的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不仅有损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逐渐导致个人处世法则的不正常,从而引起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这样反过来又会加重个人心理的烦恼与苦痛,如此不断叠加与循环,将有可能最终导致个人心理的失常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人类心灵遭受了严重污染的症候,而慈悲的情怀犹如甘露与良药,可以洗涤被严重污染的心灵,还心灵以本有的清净而健康的状态。要获得这种心理的健康状态,个人发慈悲愿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个人心理的污染就源于个人的自私自利与他人造成的紧张而对立的人际关系,这样在医治心灵的亚健康疾病时,须从病根上入手,慈悲之心正是从个人的心理问题的病根入手予以解决。通过发慈悲之心,并在生活中实践慈悲之行,人们可以发现不仅自己的内在存有问题的紧张、烦恼之心绪,会逐渐变得轻松、安宁与祥和,外在的与他人之关系也会逐渐变得和谐、融洽,在这种内外安宁、祥和与融洽的环境中,被自我私欲与贪念污染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治愈。

对于个人被污染了的心灵之医治,佛教是从慈悲之心与度化众生的互为相依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必须通过发起慈悲之愿心,才能最终在度化众生的实践与修行中成就无上菩提智慧。换言之,个体被污染了的心灵要得到医治,须在发慈悲愿心与实践慈悲愿行的过程中完成,因为佛教主张“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与众生的关系是通过慈悲愿心与愿行联系起来的,以此而类推,个人的心灵能够以慈悲愿心与愿行去利益众生,就会最终成就佛、菩萨之智,这也就是心灵脱离了烦恼与苦痛,去除了污染的大光明状态: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慈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知是解,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①

个人所发的慈悲心包括了令众生欢喜与令诸佛欢喜、生菩提心及成正等觉这些内容。从医治人类已经被污染的心灵这一角度而言,令众生与诸佛欢喜,其实质在于个人因发慈悲心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试想个人能够使他人欢喜,自我本身岂能不欢喜,因为自我与他人是互为依存的存在,个人能使他人欢喜,他人亦会同样以欢喜之心予以回报,这样一旦人际关系中充满的是欢喜与愉悦,而不是冷漠与对立,个人的自我心理自然会轻松、愉快,原来那颗被无明与贪念所污染的心,就会得到医治。另外,发菩提心与成正等正觉是一致的,唯有发菩提心才能够不断精进修行佛法,最终成就正等正觉的般若智慧,这种成就般若之智的正等正觉,也就是个人的心性处于觉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犹如光明驱散了黑暗,犹如良药去除了心灵的污染。而觉悟的状态与发慈悲心及行慈悲愿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佛教强调了慈悲与觉悟的利他与自利相统一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即表明发慈悲心为因,成就正等正觉为果;运用在人类心灵的环保上,发慈悲心、行慈悲愿,将自我融入无我之中是因,心灵逐渐去除污染,个人心理逐渐获得愉悦是果。这样,佛教关于发慈悲心的主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为人类心灵去除物欲的污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人生实践之路。

佛教关于慈悲度众生,以至于发愿心建设净土的理论表明,佛教并不是只管个人了脱生死的自了汉,

①《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十,第846页上。 而是有慈悲济世与积极入世的情怀。众人若是具有了这种慈悲济世的情怀,再发建设净土的大心愿,那么不仅可以营造出一份属于自我的清净心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与建设我们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将慈悲普度众生的心愿与愿行,转化成建设人间净土的动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慈悲度化众生的愿行,一旦得以真正实践,那么就会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效果,这种效果也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必要因素。与之相应,如若人类能以发慈悲心、行慈悲愿而去建设人间净土,其结果是娑婆世间转变为了清净净土,人类生活在这样一种净土的环境之中,其心灵哪里还会受到污染呢?这种以发慈悲心而达到内在自我清净的心境与外在人世间生存环境的改善相一致的理论,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思想:

近之修净土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然遍观一切事物,无不从众缘时时变化的,而推原事物之变化,其出发点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之净土,然可凭各人一片清静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恶浊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去另求净土,故名人间净土。①

从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理论中可以看出,人间净土的建设其要旨在于人类的心灵,在于人类的精神境界,故而“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关键就在如何改造心灵。人间净土在每个人的心中,心中有净土,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就出现净土。”②这就意味着,人类心灵境界的提升,直接影响人间净土的建设,而发大慈悲心、行大慈悲愿,是完全符合提升人类心灵的法则,故而人类若能够从心灵上去除为己之私心,去除贪执物欲、争名夺利的杂念,那么在获得心灵环保的同时,人类居住的世界也会逐渐由浊世转变为净土。这种心灵境界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不做只管自我解脱的自了汉,更要在度化众生的道德修行上有所精进:

一方面,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要有相当的解决;一方面,也要有合于人类理性上的知识、道德上的行为,做成有人格之人,与古来所谓士君子相合,然后把所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拿出来实行。就是先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安全物质的生活,提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善良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到士希贤的地步,成功人中圣人,完成了完善的人格,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到圣希天的地步,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像这样高尚的进化,就是十信心菩萨地位,也就是达到人格优美高尚的地位,使世间受其教化,古来圣贤都如此。这是大乘佛法第一步所行,是人世间一切行为的道德。③

人生佛教关于建设人间净土的理论,一方面否定了做自了汉的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不住张一味与世俗混为一体,而是保持佛法本有的净心、净世的特色。这样,对于人类心灵的安顿而言,人生佛教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入世的层次,主张众人应该过好人世间的生活,并要积极去尽人世间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在世间的道德伦理层次净化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人生佛教还有出世的层次,即要求众人去除贪欲与执著,“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这是从发慈悲心与行慈悲愿、度化众生、了脱生死的角度,为人类的心灵觅得一个安顿处。总的来说,人生佛教的理论是发慈悲心与建设人间净土相结合的产物,于个人而言,自我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心灵能得以安顿;于人类而言,众人都能发慈悲心、行慈悲愿,那么娑婆浊世即由秽土变为为净土,这样对人类而言无论是内在之心,还是外在的生存 环境,都可以得以净化,由此可以完成由内至外的去除污染的彻底转化。

①《创造人间净土》,向子平、沈诗醒编:《太虚文选》(下),第176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

②圣严法师:《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台北《中央日报》1997年10曰31日。 ③太虚法师:《佛陀学纲》,1928年8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总而言之,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作为人类心境营造的结果,表明个人的心绪是否祥和、是否安宁、是否清净无染,是建设净土的关键,这也表明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无差异而建成的。而佛经中主张“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最大”,“佛心者大慈悲是”。众人要修证菩提、获得般若智慧,发大慈悲心是其前提与基础。众人若是发大慈悲心,具有济世的情怀,那么内心就会保有一份祥和与安宁,以这种心情去观照人世间,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娑婆世间、五浊恶世,而是与佛、菩萨居住的净土无实质差别的乐土、善土。由此可知,个人发大慈悲心对于个人内心而言,可以在物欲横流的娑婆浊世,保持一片属于自我的心灵绿洲,从而营造出一种不再苦痛、不再烦恼的清净、祥和与安宁的心境;若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并以无畏、无厌的愿力建设娑婆世间、五浊恶世,那么集合众人的慈悲愿力,所营造出的就不仅仅是一片属于自我心灵的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而是可以变人间浊世为人间净土。“相由心生”是个人发大慈悲心的结果,相是个人的心灵境界;“境由心造”则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行慈悲愿的结果,境是由众人的愿力改造娑婆世界而变成的人间净土。

三、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在当今时代,人们为了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已经开始兴起一股在大自然中、在山水风光之中去陶冶性情、放松心情的热潮。其实,这也是通过心绪、心情活动的放松,在大自然的山水风光中去营造与寻求一种自由自在的心境,这种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境,在佛教特别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禅宗的教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容。历代的禅门大师、参禅悟道之人,不少都是在通过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打交道的过程中,悟得了禅机,获得了安宁、祥和与清净的心境。禅宗主张通过改变个人的心境,从而获得无上智慧,以参悟禅机佛理。人类居住与生活的世界,可以在参禅悟道的人眼中,变得处处是祥和与安宁,时时是人世间的好时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①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是人世间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但在禅宗看来,在这平常的现象中却蕴含了可以使人们参禅悟道的玄机,而这玄机就是要求人们放下争名夺利的分别心、执著心与计较心,这样就可以达到“若无闲事挂心头”的参禅入定的心境,以这种心境再去欣赏与体味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那么人世间自然就是天天、时时都是好时节的净土。自然的风光原本是没有人的感受这一因素的,它只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但个人的主体意识却可以把自我的情感与感受赋予自然风光以人生体验的意蕴,这样自然风光就成为了个人主体意识的感受的外在化的存在物,在这种个人心境的体验中,自然风光充当了载体,成为了参禅悟道的中介: 问: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时有白云来闲户,更无风月四山流。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问:如何是和尚利人处?师曰:一雨普滋,千山秀色。②

由此可以看出,禅悟的真谛在于世间万法的本来面目,在于心识的本地风光,而不是在人世间之外去体悟禅道,更不是在神秘与玄虚之中妄谈禅机。人类心灵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原本如此,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实实,所以东坡居士才有了以观自然风光而入禅境的佳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从这里完全可以体会到禅的生机与活力,体会到“禅宗的基本思想是与人的生命之内部活动相联系,

①《无门关》,《大正藏》卷四八,第295页中。 ②《天柱崇慧禅师》,《五灯会元》卷二,上册,第66页,中华书局。

并且尽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实现而不求助于任何外在的或外加的东西。”①禅的奥妙就是生命与自然的本然与天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而这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不过,当代的人类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更多的不是从天然与本真的质朴中去寻觅人生的心灵价值,而是在物欲与功利中分别与执著,这就破坏了禅所追求的天然与质朴的精神,以至于人类已经体会不到自然风光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人类之所以在当代社会,即使是最为平常的自然风光也无法去欣赏,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心境被名利、贪念所束缚,已经很难在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以至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去体味到人生的真谛,去观照到自我的本来面目,从而也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开辟出一种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心境,为此佛法主张必须去除分别与计较之心: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②

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 ,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月中,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运用。座主会么?曰:不了此意。师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著翠竹,说黄花、著黄花,说法身、发法身,说般若、般若,所以皆成诤论。③

人们之所以可以在吃饭、行走这些日常的生活,以及在翠竹、黄花等自然景物中去体悟禅机,关键在于人们要证得无人相、无我相的心性境界,即去除分别与计较之念,去除了分别与计较之念就不会被名利、贪欲所束缚,就可以使自己活得自由自在。人们之所以会对于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这样的自然之景,无法以自由自在之心境去体味与欣赏,就在于人们的心中充满了物欲的分别与执著,充斥了太多的名利束缚,这样为了物欲的满足,为了名利的获得,永无休止地去争斗,人们就陷入了人相与我相的执著之中,人们的心灵那里能够获得片刻的休息与安宁,这样的人生怎能不活得太累,心情哪能不紧张,心理压力哪能不大?当人类的心理在现代社会的高节奏、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出现烦恼、痛苦以至于被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不少人想到了禅宗,想从禅宗倡导的亲近大自然而参禅悟道的法门中,去医治满目疮痍 、饱受苦痛煎熬的被污染了的心灵,因为“在禅宗看来,宇宙中的一切无一物不含佛性,优美的自然山水,更是佛性凝聚得最多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修行,容易获得灵感,容易顿悟。参禅悟道本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动,因此,就在这花开花落,月升日落之中似乎也能窥见佛法的奥妙。”④禅宗以自然风光的景物,作为引导人们参禅悟道、体悟清净心性的中介与载体,既然人们可以在大自然的无限美好的山水风光中获得心性的清净,那么不言而喻的是人类被污染了的心灵,自然可以通过大自然的风光为载体,得到洗涤与净化,从而恢复人类本净无染的心性。这种在大自然中体悟到的入禅境界,东坡居士在《前赤壁赋》中作了现身说法的描述:“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们在将自我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禅景合一时,是何等的洒脱与自由自在,是何等的惬意与愉悦,哪里还会有为物欲与名利所束缚而产生烦恼与苦痛呢?一旦没有了烦恼与苦痛,一旦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放下贪执于物欲与名利之心,那么人们紧张以至于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会在面

①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40—141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②《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卷四八,第382页下。

③《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195页,中华书局。

④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第57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对大自然时,在体悟到清净的禅景合一的境界中得以医治与痊愈。 禅宗祖师在开示众人悟入禅机时,通过一些大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心境相联系,以此启发众人,并一再开示参禅悟道之人,所谓的佛法不在众人的心性之外,所谓的禅悟就在众人的心中,自然作为外在于众人意念的存在,其境界的变化实际上是与众人的心境相一致的。故而“禅宗常说有三种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这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描写已经破法执我执,似已悟道而实尚未的阶段。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描写在瞬刻中得到了永恒,刹那间已成终古。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也就是禅的最高境界。”①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心绪不宁、烦躁不安,自我心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与人们没有寻找到一种永恒的目的价值与意义有关。因为当今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模式,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自我活着,为什么要去追求时髦的东西,也很少有人认真反思过社会大众的流行生活模式,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于是自我的主体意识便完全在所谓时髦的社会生活中被消解了,个人只充当了一种抽象意志的手段,这种抽象的意志即社会上流行而时髦的各种风潮,犹如一张无形的网,人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无形之网所束缚;同时,这张无形之网又犹如一双无形之手,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的心识与意念,使人们在流行与时髦的社会风潮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以至于认不清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样的结果便是人类心灵的污染程度越发严重,人类的意志越发不得自由。而人类“意志之所以不自自由,其主要原因,即由于心放在外,心为物役。换言之,心为外物的奴隶。„„大概心放在外,一方面好象是神不守舍,我们自己的心飞越在外边,而一方面是外间的东西,或别人的思想意见钻进我们自己的心理,霸占住我们的脑筋,使我们不能自己做主,意志不自由。因此我们的思想言行,不能代表我们的真我,而乃是传达别人的意志思想的工具。但因为我们具有人的外形,具有一副假人格,而我们精神受外物支配,传达别人的思想意志的行为,又须我们自己负道德的责任,所以人生最大的不幸,精神最大的痛苦,实莫过于意志的不自由。”②这种心放于外的意志不得自由的原因,佛教称之为分别与执著,并且佛教的唯识学还认为是人类意识中所形成的“遍计所执性”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人类舍本逐末、舍真趋妄的颠倒的梦幻行为,这就是造成人类心灵被物欲所束缚而不得自由的根本原因。人的这种意志不自由的状态,于今日的人们而言就是指其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处于不断的烦恼与苦痛之中。因此,“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他的行动中,不管这行动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③从人类的心灵摆脱物欲的桎梏而得解脱与自由的角度而言,禅宗所主张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可以为人类寻得与确立一种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可以为人类的主体意识提供一种获得真实自我的途径,因为“禅在其本质上是了解人的存在之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束缚到自由解脱的道路,„„我们可以说,禅彻底而自然地解放了贮藏在每个人内部的一切能力,这些能力在一般环境中是被束缚被扭曲的,以至于它们找不到任何适当的途径来活动。„„因此,禅的目标就是要拯救我们,使我们免于疯狂与残废。这就是我说的自由,它使我们心中固有的一切创造性和仁慈的冲动得以任意活动。”④这也意味着,人们完全可以通过禅宗主张的融入自然,从而营造出一种参禅悟道的心境模式,在与大自然打交道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在参禅悟道的一瞬间,去寻得真正自我的

①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7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 ②贺麟:《论意志自由》,《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319页,商务印书馆。 ③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第二节,《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第317页,商务印书馆。

④ 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3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生存价值与意义,去真正体味刹那见终古,瞬间即永恒的禅机。人们之所以无法识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佛法真谛,乃在于人们的心境没有片刻的歇息与安宁,以始终烦躁不安的心绪,去观看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自然是体味不到自然风光中蕴含的无尽禅机,更无法使得自我的心绪有所改善。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个人的自我心境是怎样一种状态。大自然风光可以随着个人自我心境的变化而变化,个人自我心境的不同也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自然山水风景,这也就是“境由心造”。

这种“境由心造”而形成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景物相协调的禅景合一的状态,体现了禅的奥妙在于转变人类意识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态度,从而净化人类的心灵,最终达到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体味与欣赏禅的玄妙:“是以解道者,行住作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①这种禅机遍布于人生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之中的主张,既没有让人们脱离人类社会而另去寻觅净土与乐土,而是体现了“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的禅法真谛;同时,正因为人们的意识经过了禅机的洗涤,有了禅门妙法的净化,从而自我内心深处便有了一个真正自我的主宰,这就是脱离了物欲桎梏与束缚,而确立了真正意义与价值的自我主体,这在禅宗之中被认为是解脱悟道的自由自在的体现:

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合,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神祗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祗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祗如今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祗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祗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②

这便是禅宗所主张的获得了人生解脱与自由的理想境界,在这种自由的人生境界之中,外在世界与物欲对于人类的腐蚀依然存在,但人们的心灵却不再为之污染,心灵也再不会烦恼与痛苦不堪,因为人们在经历了禅的净化之后,在体悟了禅的玄机与奥妙之后,原先被污染的心灵有了彻底的清理与净化。并且人们的心灵在有了参禅悟道的体验后,自然会在自我内心深处确立起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可以让人们为自己的心灵作主,而不是随波逐流,为外在的花花世界的纷繁芜杂的现象所迷惑。尽管人们在此时仍然要面对外在的人生与世界,而不是将个人的心识与人生、社会完全孤立起来,但由于人们有了一个主体的意识,就不会被各种现象所束缚。从禅宗关于人与自然所证得的禅境合一的理论中,可以看出禅宗并不主张自我内心与外界的绝对封闭,因为“老空守着枯寂的心,绝对不使之放出于外,或绝对不许外间的东西钻入此心,亦非意志自由之道。必须有时故意使此心放出,故意忘掉自己,或故意将此心放开,让外物自己闯进来,然后将此心收回,将外物赶走。使此心的内容更见丰富,使自己的人格更为扩大。对着大自然欣赏艺术,钻研深邃的学术,过庄严神圣壮烈的宗教生活,„„均可以使此心暂为放出,忘掉我们自己的小我,而结果可以使此心更为高洁丰富,使自己觉得自己更超脱、更伟大、更自由。简言之,使此心放

① 《大珠慧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上册,第157页,中华书局。 ② 《百丈怀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上册,第135—136页,中华书局。 于悠久高明博大之域,也就是求放心的一个法门。”①禅宗人生境界的主张,其实与这种“求放心”而达到人生自由的理论有着一致处,因为禅宗关于参禅、悟禅机的三种境界,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与“求放心”的“由心之自在自守,经心之自外自放,而回复到心之自在自为”②的理论互为辉映,这也显示了禅宗人生境界理论对于当代人类心灵的启迪作用,人们完全可以在经过了参禅悟道的心灵净化之后,以个人的经历去体味禅门历代相传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再以这种人生境界为指导,落实到自我的人生实践之中。这也意味着人们只要获得了自我主体的意识与价值,就可以在人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人们的心灵能否获得自由与解脱,其实质仍然在于心灵的境界,心灵得不到解脱就是心灵被污染的状态,而当心灵摆脱了物欲与功利的束缚,也就得到了自由。从禅宗倡导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一人生境界而言,它很好地处理了个人本净心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禅宗倡导的禅景合一的人生境界,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生智慧理论,可以使人们在不封闭自我的环境中完成人格的提升,清除心灵的污垢,还心灵以本来面目,从而营造出一片自由自在、由自我作主的精神天空。 ① 贺麟:《论意志自由》,《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320页,商务印书馆。 ② 同上。

文/李万进(四川大学哲学系)

第二篇:佛学箴言

佛言禅语:生命的智慧

【值得一读再读、一转再转】

※ 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 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 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

※ 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 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 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 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 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 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 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 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都是它变的。

※ 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 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 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 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 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 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 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 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或工作其一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 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 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 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 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 ※ 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 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 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 ※ 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 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 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 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 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 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 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 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 ※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 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 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 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 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 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 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 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 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 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 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 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 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 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 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 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 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 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 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 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第三篇:佛学经典语录

一.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二.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由自己的付出.

三.尽多少本分,就有多少本事.

四.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五.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六.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七.屋宽不如心宽.

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围城男女顶!先收藏起来,空闲时再好生口味吧!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围城男女顶!先收藏起来,空闲时再好生口味吧!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由此可见,健康是最宝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佛家经典名言思想之二: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佛家经典名言思想之三: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佛家经典名言思想之四: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佛家佛家经典名言思想,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 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 am tired。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先说个故事,一位老人养两只鸟儿,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会带着它们一同出去散步。雄鸟和雌鸟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鸟有时会飞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会自己飞回巢里。雌鸟却从未曾离开过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复一日,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从未改变过。直到那天,一切都与往常一样。老头吃完饭,又带着两只鸟儿去散步。忽然右边肩膀上原本安静立着的雌鸟一振双翅,转眼不见了踪迹。雄鸟仰天长啸,不见回音。自此,雄鸟日日在巢中哀鸣,再也不肯离巢一步。三个月后,雄鸟郁郁绝食而死。死前仍哀鸣不止。许多年过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鸟再没有回来过。只有那个早已废弃的鸟巢,在风中独自见证那段历史。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越往上走越为幸福的地方,

那幸福的地方是上师居住的宝座,

望眼看到的都是本尊,

除此之外不会有别的本尊。

没有领悟之前是四大幻影,

若能领悟,那就是佛的坛城。

听到皆为真言,

除此之外不会有别的真言,

未能认识之前只是些嘈杂的声音,

若能认识皆为嘛呢(六字真言)与苏底(莲师心咒)。

一连串的念头皆为心性,

没有别的所谓的心性,

未能领悟之前是贪嗔痴三毒,

能领悟即是佛陀三身,

心与佛法相融是多么的幸福,

来世会更加幸福。

本尊有千尊万佛,

一切集聚于一身的是观世音菩萨。

佛经有甘珠尔与丹珠尔,

总结出来的精华是六字真言。

固然有发心或修菩提心,

最需要的是善良的心。

没有上师犹如盲人,

瞎子不知道去何处,

不积德如同饿鬼,

饿鬼没有饮食。

没有认识心性如同无主人的狗,

无主人的狗就会遭到打击与杀死。

身忌多跑请做顶礼与绕佛!

口勿多言请念观音咒!

心莫多想应修慈悲心!

一切佛法总会囊括在这里。

有大恩德的是父母,

应用温顺的语言和孝顺的心伺候他们。

所谓修行修行,

就是调伏自己的心。

所谓心性心性,

就是自然安住于自心。

一切饮食为会供,

一切为光明之性。

一切行走皆为顶礼与绕佛。

现在即使死亡已来临,

也绝不后悔,

光明母子将会圆融。

中阴也不有痛苦,

因为已经领悟自心显现。

没有三恶道,

只有清净的刹土。

一)人类殊胜,人身难得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世尊告曰:“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良友为善利,出家为善业,有漏尽无漏。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四十二章经》

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

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

若人寿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进。

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 《法句经·述千品》

(二)人间缺陷与社会弊病

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

合会必当散,有生必有死。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

佛言: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

《处女经》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法句经·无常品》

(三)正命生活,得现法乐

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

《优婆塞戒经》卷七《般若波罗蜜品》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快。

《法句经·泥洹品》

(四)知恩报恩

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众生恩者,既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

(五)敦伦尽分,尽职尽责

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族为北方,

僮使为下方,沙门为上方,诸有长者子,礼敬于诸方,

敬顺不失时,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

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此法在世间,智者所选择,

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

《长阿含经》卷十-《善生经》

(六)自塑人格,即人而佛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杂阿含经》卷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慈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

《法句经·刀杖品》

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

《杂阿含经》卷三二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吉祥品》

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

《四十华严》卷十二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长阿念》卷十六《坚固经》

(七)佛法在人间,菩提向心求

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

《华严经·十行品》

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

《华严经·十回向品》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品》

(八)布施奉献,利乐众生

不求自乐,喜他得乐。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涅盘经·梵行品》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牛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身故,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佛说梵网经》卷下

(九)王法政道

人以王为命,王以法为身。世道既和平,佛祛由兹始。

《四十华严》卷十二

共同和合,欢乐不诤,同-一心,同-一教,合一水乳,共同游行。

《中阿含经》卷五二《周那经》

(十)建设人间净土 http://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维摩经·佛国品》

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

第四篇:佛学经典语录

解读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经典之一: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经典虽是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

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

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

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

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由此可见,健康是最宝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

人想通了这一点。

佛学经典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

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

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

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

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

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

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

名动千古。

佛学经典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

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

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

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

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佛学经典之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 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

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 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

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

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佛家妙语,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

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

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

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 呀!

fW6qYKN豐 g舥:N鄀舥0[O禰橸韹緗趮KN

第五篇:佛学智慧

1、生成功的秘诀: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要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小声的说,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的说,自己的事想怎么说就这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事未再说。-

2、莫生气:我本无心生他气,他人生气我不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生气危害真可惧,只恐因病把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3、缘: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结善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冤冤相报何时了!-

4、说话的艺术: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智能;命令只是接受,商量就是沟通;宽容乃是智慧,抱怨带来怨恨;尊重增加了解,关怀获得友 情。-

5、六点笑:一笑烦恼跑,二笑怨憎抛,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

6、 知足常乐:人生原无病,患病皆自作。想象疾病苦,无病即是福。想想机寒苦,温饱就是福。想想生活苦,平安即是福。想象牢狱苦,安分就是福。莫叹自己命更薄,还有他人命更薄;为非作歹内疚苦,多愁多虑病来磨;为人在世一生中,无病无灾应知足;烦恼只为想不开,忧愁都因看不破。本是长寿人,自作命短促,奉劝世间人,知足心常乐。-

7、做人、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计较,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五修吃亏让三分,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心内无烦恼,八修口中多说好。-

8、一点论: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理由少一点,效率高一点;嘴巴甜一点,说话轻一点;做事多一点,脑筋会活一点;行动快一点,微笑露一点。-

9、处事与为人要:两袖清风处世,一生正气为人。-

10、困难的事:看轻别人容易,摆平自己却很苦难。-

11、空:教你唱一首玩空“歌”:天空空,地空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12、健康吃饭:早吃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食后不怒,才能健康。-

13、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和被人欺。-

14、 化解错误的方法:当你做错事情,如果你能向对方诚恳地说:“我真的错了”。则大事化小,小事自然化无。-

15、三思:与其时候懊恼,倒不如事先谨慎。-

16、痛苦和脾气: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17、心胸: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18、好时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9、退后能向前的方法:手执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却向前。-20、真正的残缺: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21、论口气:一般人常言,要争这口气。其实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22、一快乐之道: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23、福:人生尽有福,苦於不知足。思量事累苦,闲静就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善多人。退步思量海样宽,眼前知足就是福。-

24、用心:用心在工作上,那是成功的根本;用心在思考上,那是力量的根本;用心在书本上,那是智慧的根本;用心在结缘上,那是处众的根本;用心在慈悲上,那是做人的根本;用心在无我上,那是修行的根本。-

25、有得有失:有施者得福,慈心者无怨。为善者者消恶,离欲者无恼。-

26、场与报:名场立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终究要报!-

27、保持纯正的心:纯正的心,不怕被人来毁谤,只要做得正,做得诚,任人怎样毁谤,反而能升华我们的人格。-

28、大慈大悲的内涵:有了大慈大悲的心,所有的功德都在里面。-

29、人的痛苦所在: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偏执或错误的东西。-30、看待是非: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你把它看作很正常,就不会难过,因为大家都是凡夫。-

31、适度的赚钱:拼命过分地赚钱,不如说你被钱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32、何谓常乐与自高:万事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33、不生气的好处: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同天地大。好坏事物包藏里,小人气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万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的意?弥勒菩萨笑哈哈,大着肚皮装天地。-

34、对待人气我的方法:他人若骂我,当作小儿戏。高骂上了天,地骂入了地。我若真该骂,给我好教意,我若无那事,他是骂自己。吃亏天赐福,让人懂道理,若不学忍让,气上又加气。因气得了病,受苦无人替。他人来气我,我偏不着气。-

35、人的来与去: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昏昏昧昧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万贯家资带不走,恩爱知己谁能留?人的一生只是空着手来,空着手去。-

36、最重要的是内心踏实:与其使人同情,不如使人羡慕;与其使人羡慕,不如自己内心踏实。-

37、消费者和创造者: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38、看事和做人:放大心胸做事,站稳脚跟做人。-

39、钱的利于弊:金钱是良好的庸人,也是恶劣的主人。-40、缘:缘由心生,随缘而安。身无牵挂,一切随缘。-

41、福与慧: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42、难容的人: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

43、说话的艺术:同样是一种含义,却有两种表达方式。聪明人说的话如和畅的春风,笨拙的人说话如伤人的毒箭。-

44、退与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45、怎样在环境下生存: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忍辱精进。-

46、团结的力量: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是接力赛的成果,故而要勇猛精进!-

47、人的胃口有多大: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子下,小小的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48、苦与福的尽头:吃了苦中苦,苦尽甘来。享了福中福,福尽悲来。-49:造福: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缘。-50、快乐的方法: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很快乐。-

51、活在现在: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将一事无成!-

52、人的后顾之忧:人无百岁命,常怀千岁忧。-

53、说话的艺术: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54、慈悲和智慧的作用: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55、静坐和闲谈要做的事: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

56、心胸的大小:胸量大,虚空装得下;心胸窄,自己也容不下。-

57、自以为是的后果:太肯定自己看法的人,往往后悔会多于成就。-

58、责任的意义:人生因有责任而踏实,若逃避责任,则这样的人生就是虚度。-

59、人应心宽:交通拥挤、车辆多,找不到停车位;内心执著、放不下,找不到安详处。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留下空间,得以安详。-60、无需等待:有多少力量就做多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就会落空。-6

1、人的目的和拥有:人生的目的不是要取得所有权,个人所拥有的的只是生命的使用权。-6

2、智慧、愿望、和行动:智慧是生命的源泉,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6

3、对待是非的方法: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6

4、平安和知足的作用:平安就是福,知足心常乐。-6

5、谎言的后果: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6

6、对待难事的方法: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上没有不能的事,只怕不肯。-6

7、自私者不能做出的事情:自私者的地里,开不出同情的花朵。-6

8、幸福的真谛:正真的幸福,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6

9、春日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犹如九月霜。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闲事忙。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会添两鬓霜。世事本来多磨难,幻躯岂能免无常?举世尽从忙里老。生前枉费心万千,死后空持手一双。-70、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自聪明转糊涂更难。-7

1、知足任何不知足人的不同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7

2、怎样身心健康:不后悔过去,不渴望未来,不自寻烦恼,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则身心健康。-7

3、在什么时候你就不再是一个人:将你的生命投资于大众身上时,你就不再只是一个人了。-7

4、说自己不是的好处:念自己有几个不是,即我只气平也;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即人之气亦平也。-7

5、知足和能忍的好处: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之士身自安。-7

7、淡泊名利:世事忙忙似流水,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7

8、为人的相处之道: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即能享受到生活之真正乐趣。7

9、怎么样的日子不好过: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么,你的日子就不会好过。80、知足和助人的好处: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天天快乐。8

1、好事不能少,坏事不能多: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8

2、求人不如助人: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8

3、成功需要什么:成功的人,需要八十岁的智慧,二十岁的干劲,与五十岁的稳重。8

4、世间有三种人:(1)、象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气,其怒气有如刻的字,长久不失。(2)、象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象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3)、象写在水上字似的人:即使听到他人的恶口、不愉快的言谈,亦不会放在心里,和和气气,如同在水上写字,即刻流失。那种人快活自在。8

5、做人之道:急躁常易惹祸端,为人处事要从宽,莫于人前生嗔怒,-宜在心头蕴喜欢。韩信忍辱成大业,张良塔履得真传。闲话流言全不计,无语埋头直向前。8

6、论大: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8

7、真正的富有与贫穷:真正的富有,是喜欢而不是财富。真正的贫穷,是无知而不是无钱。8

8、忍道:凡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辨不如能忍。8

9、事物的有用期限:任何事物可能长久有用,但却不会永久有用。90、名利:有一位皇帝,登上城墙说:“这么多人,过必胜强”。一位高僧却说:“我只见到两个人,一个贪名,一个图利”。9

1、只有放下烦恼才能受益:别人教的方法再好,还得你肯放得下烦恼才能受益。9

2、竞争之道:在竞争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善待人生。9

3、对比之道: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9

4、论一分: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9

5、容与笑: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9

6、最幸福的人:充满爱心的人最幸福。能为人服务,比被人服务有福。9

7、人的来与去: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达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来是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9

8、以什么对待人生:以慈悲获得尊重,以智慧对待是非。以恭敬接纳大众,以道德修养身心。9

9、时间匆匆的人生:过客的人生,匆匆的来,匆匆的去,人生只是世间的过客。人应该自问的是:我们能为人间,留下一些超越匆匆的纪念吗?100、人应满足:无贪无欲,才能满足自在。满足自在的人,脸上才能挂着知足的笑容。10

1、看透人生,知足足矣:所谓“看破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什么都知足。10

2、无争的境界:与人无争则心安,与事无争则家安,与世无争则国安,真正的心安,就是“无争”。10

3、人所拥有的权利: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人只是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用权。10

4、以什么生活:以勤为富,以忍为力,以舍为有,以忙为乐。10

5、论欲望:同样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常能安稳地终了一生。10

6、看得开,放得下:世界大舞台,人生一台戏,种种的人事烦恼,都随着幕生而幕落,无需执著与心上。10

7、长寿的秘诀:不个人崇拜,不一味逞强,不迷信权力,不一意孤行,不图一己私利,不求一时之快。凡事知道与人和谐及均衡的道理,则可以健康长寿。10

8、听别人说话后再说:多用心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的看法。10

9、真正的好人: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10、比药好的东西:天天微笑容颜好,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薄宁静比药好。1

11、天空与心灵: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1

12、生气的后果: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1

13、论什么:是非曲折见分明,辩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聪明防被聪明误,刁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人生难得开口笑,苦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兄弟姐妹本同根,闹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奸什么?世事一切皆无常,争什么?1

14、真正财富的使用者:财富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用它的人。1

15、钱的作用:钱是相对的需要:当你需要时,它很重要,当你已经用够时,钱放在银行里,剩下的只是一个数目而已。1

1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掌握一个中心:健康第一,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1

17、多福与薄福的人:说话厚道而不刻薄者,乃多福之人,讲话尖刻而锋利者,乃薄福之人。1

18、获得进步和人缘的方法:进步,要在心平气和中才能求得。人缘,要在随喜服务中才能培养。1

19、别浪费一分一秒的事:永远别浪费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120、心不安的后果:心若不安,生活就会形成对生命的惩罚、作弄与煎熬。1

21、对伤害别人的人的见解:在你面前伤害别人的人,在你背后可能也是攻击你的人。1

22、何谓智慧之人: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无挂碍,是智慧之人。1

23、人如房屋与搬家:这个身体,只是借我们暂住而已,如房屋。寿命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著。1

24、何谓好人: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1

25、人最大的弱点:每个人最大的弱点,是他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1

26、人平凡的原因: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1

27、闲谈和静坐时要注意什么: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1

28、凡事做到问心无愧:人生岂能尽如我意,干事但求无愧我心。1

29、平淡看人生:平生修得随缘心,粗茶淡饭也知足。130、过于肯定的人的后果:讲话过于肯定的人,往往后悔多于肯定。1

31、笑出健康:古人说:“笑是百药之王”!如果我们每天对人微笑,相信健康“笑”得出来。1

32、话不宜多: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1

33、被财富所拥有的人: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1

34、困难的不是事本身,而是人:不去做才会觉得困难,如果真的去做,一点也不困难,难就难在不愿踏出第一步。1

35、人的觉悟:话说多了,会破坏心的原态,真正的开始,就是认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1

36、人生无常:人生是个舞台。有些人先苦后甜,也有些人先甜后苦,所以说人生是无常的。谁又能下结论说谁是幸福呢?1

37、可怕的不是命运的低谷,可怕的是情绪的低谷:命运停留在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绪永远停留在低谷。1

38、烦恼和智慧的人: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烦恼。有智慧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1

39、痛苦中的玄机:不要惧怕命运对你的突然袭击。痛苦中,往往蕴藏着希望和机遇。140、说话和措辞的作用:说话小心比雄辩好,措辞适当比恭维好。1

41、善于恶: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1

42、成功与失败: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1

43、人生之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人生的最大的错误是偏见。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傲,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人生最大的收获是知足。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1

44、希望和失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1

45、人活着的奥义:一个人活着,是为了让更多人活得更好。1

46、要认清自己需要有无上的智慧: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就是张着眼睛向外看,对别人称斤论两,对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身在其中,若能跳脱出来,需有无上的智慧。1

47、力与德的作用比较:“力”能折人一时,“德”可服人一世。1

48、渺小的人的作用:现代人的名言:“谁怕谁”?愈能感到自己渺小的人,愈能欣赏别人的伟大。1

49、有钱人和有德人的区别:有钱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的漂亮;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养得完美。150、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选择表情;你不能支配别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支明天,但你必须用好今天;你不能件件成功,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为人处世要如“水”:遇山水转,遇岸水转,遇石水转,倘若他人不转,我转。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佛学真题范文】相关文章: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05-25

佛学心得范文05-16

佛学知识范文05-16

汉传佛学范文05-16

佛学的智慧范文05-19

佛学静心语录范文05-25

佛学文化感悟范文05-25

佛学经典语录范文05-25

佛学关于智慧范文05-25

佛学次第统编范文05-26

上一篇:淡然作文范文下一篇:队课流程范文